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防线叫什么

德国防线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7 18:44:15

A. 谁有二战中德国的齐格菲防线的资料

齐格菲防线(长630千米)的投资是35亿帝国马克,相当于当时的14亿美元。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其西部边境地区构筑的一永备防御工程,以其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姓氏命名。德国人通常称之为“西部壁垒”,世界着名四大防线之一。1936年开始构筑,1939年8月基本建成、投入总计55万人。防线自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地域,全长630千米。全防线共构筑有各 类永备工事1.4万个。有火炮、装甲机枪、指挥所、隐蔽部和弹药库等。防线内设有完善的道路网。便于部队实施机动。防御工事构筑的特点是数量多、容量小、结构简单。防线由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和后方阵地组成,纵深35~75 千米 工事构筑的特点是工事小 ,数量多 ,结构较简单。总共构筑永备筑城工事约14000 个 。包括钢筋混凝土和装甲的机枪、火炮工事及指挥所、观察所、人员掩蔽部、弹药库等 。主要的障碍物有“ 龙牙 ”(多列角锥形钢筋混凝土桩砦)、防坦克壕及有刺铁丝网 。地雷爆炸 性障 碍物设置也较广泛。 1945年2月,西线盟军进逼齐格菲防线,东线苏军进至奥得河,对柏林构成严重威胁。在此情况下,德军不得不把西线半数以上的装甲兵和大批坦克、火炮调到苏德战场。在西线则企图以剩下的大约59个师的兵力,依托沿莱茵河西岸构筑的齐格菲防线,阻止盟军的推进。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当时预言,如果再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就可使法西斯德国受到致命的打击。为此,盟军制定的军事行动计划是:首先歼灭莱茵河以西的德军,尔后强渡莱茵河攻占鲁尔区,继而发动最后进攻,进抵易北河与苏军会师。2月8日,加拿大第一集团军在进行了5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发起进攻,2月13日突破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后向东南推进。2月22日,美军第九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开始强渡鲁尔河,至3月2日,美军抵达靠近杜塞多尔夫的莱茵河,次日与加军会合,使德军15个师陷入被包围歼灭的威胁之中。德军在遭到损失后慌忙撤到了莱茵河东岸。美军第三集团军一部于2月23日发起进攻后,在特里尔附近首先突入齐格菲防线。3月初,该集团军发动进攻,于3月9日-10日抵达莱茵河。3月15日,盟军第六集团军从齐格菲防线南面、第十二集团军一部从北面同时实施强大的向心攻击,于3月25日全部肃清了萨尔盆地的敌人。3月23日,盟军开始强渡莱茵河,并对河东鲁尔工业区进行突击。在鲁尔工业区防守的是西线德军最强大的“B”集团军群。3月23日夜,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发起进攻,一夜之间,英第二集团军和美第九集团军强渡了莱茵河,在河东岸夺取了登陆场。第十二集团军群在辅助方向上进攻的也很顺利,于4月1日与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的部队在利普施塔特地域会合,从而对鲁尔工业区的德军18个师,共32、5万人完成了合围。德军抵抗18天后投降,“B”集团军群总司令莫德尔自杀。鲁尔合围后,盟军统帅部决定立即在全线发起最后的进攻。第十二集团军群于4月16日进抵易北河,19日攻占莱比锡,而后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4月25日,美第一集团军的部队在托尔高地域的易北河上与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会师。从此,反法西斯战线在欧洲的东西两个战场联结起来。此时,法西斯德国灭亡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以反法西斯各国取得胜利而告结束的前景已经确定无疑。在这重要时刻,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的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雅尔塔会议是继德黑兰会议之后,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举行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讨论了铲除NC主义,分区占领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安排等问题,签订了《雅尔塔协议》,并发表了《克里米亚宣言》2003年德国政府决定在这个冬季拆毁6个大碉堡,这些碉堡是当年希特勒建筑的“西墙”的部分建筑,“西墙”原本由总 长630公里的碉堡、战壕以及坦克防空壕组成,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因此这次拆除引起了一些争论。德国的“西墙”,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来防止联军从德国西部边境进攻的。德国政府的一个委员会,鉴于建筑本身不安全,而且也成为新纳粹分子的聚集场所,因此决定拆除这些建筑。但是,一些历史学家和二战时期的老兵却认为这些在1936年至1940年在德国和瑞士及法国接壤边境附近建成的碉堡,是历史的见证,应当保存。 西墙原本具有2万个地堡,但许多地堡在联军于1944至1945年攻入时已经摧毁,当年在此阵亡的德国兵士数以万计。回顾历史,当年希特勒很重视西部防卫,因此曾动员50万工人,拨用全国20%的建筑材料来兴建这道西墙,原本规模是相当宏伟的。

B. 二战时期法国防御德国的防线叫什么防线

马奇诺防线。法国最荒诞的防线。法国兵跟德国兵在一起踢球。。。根本没想到对方是敌人。

C. 世界上最长的防线是什么

世界上最长的防线,是德国1939年构筑成功的齐格菲防线(其名称渊源于德国13世纪初民间史诗《尼贝龙根之歌》),德国也有人称它为西部壁垒或齐格菲阵地,世界上多数国家称它为齐格菲防线。

齐格菲防线,是希特勒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掩护德国的西部战线,屯结兵力伺机向西发动战略进攻而在西部边境构筑的永备性筑垒防御体系。齐格菲防线结构筑于1936年德国占领莱茵兰之后,投入的人员最多时达342000人,到1939年完工。

整个防线自北向南,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累弗,沿着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当面地域,总长达630余千米。齐格菲防线由保障地带、主要防御地带和后方阵地组成。纵深达35~75千米,划分为北、中、南三个防区,以中防区工事为最强。主要有机枪、火炮、观察所、指挥所、人员掩蔽部、弹药库等工事,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总共有14000个。主要障物有“龙牙”(多列角锥形钢筋混凝上桩砦)、防坦克壕及有刺铁丝网。同时也设置了部分爆炸性障碍物。1939年后还补充构筑了大量的野战工事和道路,以保障防御的稳定性和部队机动的快速性。该防线在1944年9月英美盟军从西线向德国本土进攻时,德军以少量素质较差的兵力,依托其防线有效地阻止了盟军的进攻,在战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D. 在一战中,德国防御俄国的防线叫什么

戈尔利防线,德国-奥地利 对 沙俄

E. 二战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是如何被攻破的

每当提到防线突破战,人们总会首先想到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实际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防线突破战并非人们熟知的马其诺防线,而是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被盟军攻破的德国“齐格菲”防线。后者无论从防线本身的工事规模,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以及战役结果所带来的战略意义都要远远胜过前者。巧合的是两次战役中德军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然而其命运却截然相反一一曾成功攻破法军马其诺防线的德军,却在其本国境内的“齐格菲”防线攻防战中输了个一败涂地!虽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德军的失败乃是历史必然,但从军事角度看,作战上接二连三的诸多失误乃是其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

失误一:构造的失衡
“齐格菲”防线是二战前,德国在其西部边境构筑的永备筑垒体系,也称“西线屏障”或“齐格菲阵地”。其建立目的是为防卫德国西线边界,并以之作为向西进攻的出发基地。“齐格菲”之名源于德国民间史诗《尼贝龙根之歌》中的英雄王子——传说他曾经杀死巨龙,以龙血沐浴全身,而后可刀枪不入。德国以之命名防线,取其“坚不可摧”之意。

防线工程于1936年3月开始构筑,至1939年8月基本建成。德国正府先后共投入10万工程兵部队,约35万劳工,工程总耗资高达35亿马克!“齐格菲防线”中设置了“龙牙”障碍物,防线全长约630公里(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千米),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累沃起,沿着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至德国、瑞士边界结束。共划分为北、中、南3个防区。其中,中防区最为牢固,最大纵深达到75公里(马其诺防线最大纵深15千米)。防线共构筑有各类永备筑城工事14000个(马其诺防线永备工事5800个),平均每公里正面上的工事数量达到22个(马其诺防线每千米为15个)。防线内部还构筑有较完备的道路网,以便于军队实施机动。

看上去“齐格菲”防线犹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一如此庞大的防线下,隐藏着许多致命弱点。首先,防线许多地段未构筑斜切阵地,一旦对方机械化装备突入阵地,便可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这在日后的实战中即得到了证明。

其次,该防线缺少能进行环形反坦克防御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对突入战地的坦克缺乏有效抵御手段和能力。

再次,防线中大量小型工事并不坚固且伪装极差,极易被炮火识别并摧毁。

第四,部分工事在构建的时候设计不尽合理,其隐蔽措施严重束缚了武器威力和机动能力的发挥。

失误二:指挥用人的失当
在一场战斗或是战役中,指挥员作用至关重要。此次战役德军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用人失当。

先看参战方盟军部队几员大将:善于布阵造势的布莱德雷。这位“战术大师”坐镇中帐,运筹帷幄,在战役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全方位的大局观;善打大规模进攻战的蒙哥马利。北非战场使这位元帅一战成名,此次战役中同样战功显赫。防线突破口的选择和“手榴弹行动”都由其一手包办;善于攻坚的“铁血将军”巴顿。这位酷爱马术的美军四星上将,天生有着驾御机动“坐骑”——坦克的能力。战场上素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盟军指挥官可谓人才济济。而反观德军一方,时任西线总司令的是伦德斯泰特。此人素以用兵谨慎,作战思想保守而着称。二战期间就曾多次因抵制希特勒作战命令而被后者解除职务。出任西线总司令一职后,伦德斯泰特本性不改,始终坚决避敌。退让的防守策略,致使德军战场形势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可以说无论从前线指挥官的数量,还是经验来讲,德军都完全处于下风。

失误三:作战方针的失误
德军作战方针缺乏针对性。可能是受到接连几次战役失利的影响,希特勒收敛了很多。此次他命令部下一味死守原地,展开积极防御。前线指挥机关随按照他的指示精神,采取了构垒防线,放弃进攻的被动做法。

1940年的法军在马奇诺防线的错误,四年后的德军重蹈覆辙。在“齐格菲”防线重点之一的莱茵河上鲁登道夫铁桥战斗中就体现了德军防御的机械。当时的情形是:盟军已攻克科隆,从雷米根到德国本土科隆之间的区域已经形成了首尾呼应。而此时盟军如果想继续前进,就必须经过鲁登道夫铁桥。况且,德军已经没有能力守住。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炸毁该桥,阻滞盟军的推进步伐,为后续部队驰援赢得时间。但德军指挥官却把精力放到了“坚守阵地”上。直到美军第7装甲师开上铁桥时,再想炸桥为时已晚,只能看着美军的装甲部队轰鸣着驶过。

突破地点的选择对于进攻的一方来说,既要便于进攻,又要便于后撤。这样一个“平衡点”很难找到。因为防御者总是比进攻的一方更熟悉地形,所以不会轻易留下可乘之机。但战斗打响之后就不一样了。动态的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这就要求进攻一方的指挥员具备捕捉战机的能力以及相当的勇气和魄力。在此次战役中,盟军将领蒙哥马利恰恰就是这样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1945年2月7日,随着科尔马战斗的胜利,美军第1集团军左翼继续向北部进攻,在鲁尔水坝与德军展开了激烈对抗。无奈之下德军只好打开水坝造成河水泛滥,美军第9集团军因此被迫推迟进攻两个星期。此时德军集团军司令冯·布拉斯维茨和希特勒本人都认为盟军不可能穿过一边是洪水,一边是德国森林的沼泽地。但事实上德国人大错特错——盟军恰恰选择了这个地点作为突破口。

1945年2月8日上午10点半,经扩编的英军第30集团军在靠近德国、荷兰边界的马斯河和沃尔河之间仅7英里的战线上发起了进攻。第一轮攻势就投入5个师,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当天晚上防线就被撕开了一个缺口,数千名德军被俘。此次“偷袭”的成功同时也宣告了“齐格菲”防线崩溃的开始。

失误四:空战对峙的失败
飞机在二战时期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当时防空战术并不成熟,飞机居高临下的优势非常突出一一受当时技术水平的影响,飞机轰炸准确率其实并不高。但由于参战双方都是利用大规模军团作战,目标面积很大,这使得轰炸的效果仍然会很明显。在此次战役中,两次关键性战斗,盟军都是先通过空中轰炸,打乱德军防线作战部署,而后才发起突击,突破了“齐格菲”防线的德军阵地。

这并不完全是防线本身和指挥官的问题,毕竟齐格飞防线还是成功阻挡了盟军4个月之久,以“世界上没有永远坚固的防线这句话”做依据来看,齐格飞防线还是成功的,毕竟当时的德军已经不是1943年前的德军,甚至不如诺曼底战役及法国战役期间的实力。1945年2月,德军在西线最后的精锐也被消耗在阿登地区,这其中包括大量精锐的装甲部队,飞机以及火炮。再赶上苏军在东线发动了维斯瓦河至奥德河一线的全面攻势,西线有实力的部队都被调去了东线,留在西线“齐格菲防线”背后的德军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的B集团军群,部队里充斥着平民组成的国民军,老弱病残已经不是稀奇事,坦克都被调去了东线,飞机也因为缺少油料和飞行员而不能作战,甚至连弹药都很匮乏。别看在该防线的背后是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由于盟军的轰炸,鲁尔工业区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而德军面对的则是兵精粮足的百万盟军部队,这种局面无论是伦德斯泰特还是莫德尔,都已经无能为力了。防线修的再坚固,没有人驻守,充其量只是一堆建筑而已。这就是德军两线作战最终的苦果。

F. 2战德国在西线修建的一条防登陆防线叫什么名字

大西洋壁垒 早在1941年12月,即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开始遭到失败的时后,希特勒就担心盟军可能在西欧登陆,下令从挪威到西班牙沿岸构筑一道防线,由相互支援的坚固支撑点组成,称为“大西洋壁垒”。1943年11月,希特勒派隆美尔元帅到西线彻底检定和加强“大西洋壁垒”海防。隆美尔首先巡视了丹麦一段海岸,接着观察了法国一段防线。结果令他大为震惊。大肆宣扬的“大西洋壁垒”,与其说是不可逾越的工事,不如说是戈培尔吹嘘宣传的产物。沿岸只有少数地段修筑了一批相距很远的坚固支撑点,多数地段的防御设施不是形同虚设就是根本就没有修筑。隆美尔立即着手加强“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工事,在他的督促下,德军加快了防御设施建。并在海滩高低潮水线下设置了铁(木)桩、混凝土多角体等障碍物;在靠近海岸线的前沿阵地上布设了地雷带;在海岸纵深的开阔地带竖立了防滑翔机木桩。但是由于时间短促,隆美尔的防御设施建设计划远没完成,除了加来地区的工作进展较快外,诺曼底却并没有太明显的成果,海底障碍物仅在高水位地带完成,反空降设施才刚刚开始动工。 到1944年5月底6月初,西线德军兵力共58个师,飞机500余架,100艘潜艇和500余艘轻型舰只。地面部队分为B、G两个集团军群和一个西部装甲集群,由德军西线总司令伦斯德元帅统一指挥。其中B集团军群35个师,由隆美尔元帅指挥,辖有第15集团军(兵力为4个军17个师)、第7集团军(兵力为3个军15个师)和独立第88军(兵力为3个师),部署在荷兰到法国西海岸线上;G集团军群13个师,由布拉斯可维兹将军指挥,辖有第1集团军和第19集团军,部署在法国南部和西南部海岸;西部装甲集群辖有10个装甲师,由吉尔将军指挥,其中4个装甲师拨给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其余6个装甲师作总预备队,由希特勒直接调动。 关于装甲师等战略预备队的部署位置问题,曾引起了伦斯德和隆美尔之间的激烈辩论。隆美尔认为由于盟军享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装甲师在白天将很难运动,这是他在北非所获得的教训。因此隆美尔主张把装甲部队部署在海岸附近,以免盟军的空中力量切断预备队与战场的联系。但伦斯德则认为把装甲部队部署在海岸附近,不利于迅速调动,因此伦斯德坚持把装甲师部署在后方地域,在判定敌军主攻方向后再对其实施反攻击。时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和西部装甲集群司令吉尔也支持伦斯德。希特勒对两种争执不下的意见莫衷一是,只好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将装甲师集结在距海岸不远的地方。拨给B集团军群的4个装甲师中,第21装甲师由隆美尔直接指挥,其余第116装甲师、第SS12党卫装甲师和李尔装甲教导师则必须获得了希特勒的授权才能动用。

记得采纳啊

G. 介绍一下“诺曼底防线”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始扭转了对德的反攻战局,以后就把德国构筑的“诺曼底防线”作为一个最后防线的代名词,如果这个防线被突破,那么局面就会有根本的改变。
诺曼底登陆的背景链接:http://ke..com/view/26467.htm

H. 世界上着名的军事防线除了马奇诺还有哪几个

还有几个非常出名的

  1. 齐格菲防线,齐格菲防线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在其西部边境地区构筑的对抗法国马其诺防线的筑垒体系,目的是为了掩护德国西线,并作为向西进攻的屯兵场以及支援进攻的重炮阵地,与马奇诺防线不同的是,该防线还阻滞了盟军5个月时间。

2.巴列夫防线

巴列夫防线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而修筑的防线。这条防线构筑在苏伊士运河东岸,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以沙堤为基础,加高至20多米。沿线构筑了20多个据点,每个据点由3-4座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群,周围设有铁丝网,并埋有地雷,还配备机枪、火炮、坦克,结筑成一个强大的火力网。但该防线在不到24小时内,就被埃及军队突破,成为了一个笑话。

3.长城

这是中国最着名的一条军事防线,是中国的象征,也的确起到了他应有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德国防线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52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25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08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5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7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60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93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54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1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22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43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5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65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9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6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8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1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4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