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是什么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统一的过程是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
冲突的导火索,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联军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2、普奥战争
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使其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或兄弟之战。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3、普法战争
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终。
俾斯麦凭一己之力发动三次王朝战争
俾斯麦,出生于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的家庭,从小便遗传了容克的那种专横暴戾的作风,好勇斗狠,这种专横的作风为他后来用铁血手腕统一德国打下了基础。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铁血演说”,他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定所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从这句话中看出,德国的统一,必须通过战争。最后,由俾斯麦领导并发动了三场王朝战争,开始了实现德国统一的历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普丹战争、网络——普奥战争、网络——普法战争
㈡ 东西德国为什么能够统一
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成就几百个博士论文,相当复杂,但如果简单化,不外乎以下几点,供你参考,自己认为有点道理,但不一定都对:
1、东西德的分裂是二战的后果,是当时东西方阵营对峙造成的。当代表东方老大的苏联当权派愿意缓和的时候,其统一的最大障碍就消失了,
2、德国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文化、语言、文字、习俗都一样,互相之间的认同度很高,当没有人逼着的时候,走到一起也算是自然,
3、再看中国和台湾、南北韩,其实情况极为相似,但就是无法统一,并非台湾经济有多牛,主要是美国不愿意让我们统一,一旦美国觉得中国应该统一,就如同当年东西德一样。因此,报上时常说,中美关系的实质是台湾问题。
㈢ 1990年德国为何得以统一
1990年东西德“统一”的2个必备条件
二战开打之前,时任德国领导者希特勒叫嚣着用战争,为德国获得前所未有的版图。然而随着1945年4月30日苏联的坦克碾压进柏林城时,希特勒个人在绝望中举枪自杀之后,德国不光失去了战争中抢夺的版图,战前的既有领土也陷入被“瓜分”的命运,
戈尔巴乔夫
首先是冷战基本进入尾声,出于国内民生的压力,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8年,不甘心的放弃了在冷战中时刻保持“进攻”的姿态,全心全意的解决国内问题。
对于包括东德在内的卫星国,给予一种“自生自灭”的态度,不过多干涉他们的内政,如此一来东西德统一在苏联方面基本过了关。
再而是德国的民众之间,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跟德国有一样地缘属性的“朝鲜半岛”,至今没有统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国和朝鲜曾在1950年杀的昏天黑地。
而东德、西德在整个冷战期间并没有全面战争,所以在没有互相杀戮的前提之下,不管是东德还是西德的百姓,都没有把对方认定是一定要干掉的敌人,更多的是认为德国的分裂,是美苏留下的悲剧产物。
当苏联那边已经基本松口,德国全体民众不约而同的认为, 不要再把“悲剧”强加在德国民众身上了。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除
文章来源:网页链接
㈣ 德国为什么会走向统一之路根本原因是什么
德国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解体。
德国统一其实是一次资本主义的胜利,因为在冷战后期,苏联的经济已经被彻底拖垮,导致苏联的地缘政治影响不能覆盖到中欧,苏联也由于内部体制和经济的问题,最后崩溃了。
德国的统一是可以预见的,东德经济高速发展,而西德却十分低迷,可想而知走向统一是必然的,也是德国人所愿意的。
㈤ 德国统一的原因
1990年10月3日0时,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1955年又分别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德长期相互对峙。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民族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 9月12日,两德外长又与美苏英法外长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使德国的统一得到前战胜国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12月2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 背景资料:德国分裂与统一大事简记 进入70年代,东、西德双方敌视、对峙态度有所缓和。1972年5月26日,东、西德政府在柏林签署第一个国家间条约,即关于运输和交通的总协定。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定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 1973年9月18日,东、西德同时加入联合国。 进入80年代,随着世界及欧洲局势的发展变化,两个德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演变。 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发展起着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尔和昂纳克在莫斯科再次会晤,称双方愿在1972年两德签订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决不允许从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 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 1988年9月14日,东、西德再次达成包括过境、扩建高速公路等协议,进一步发展相互交通往来。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从4月1日起放宽民德人去西德旅游的条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涌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纳克总书记宣布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记职务。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 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民德,两德领导人商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议立即开始有关货币联盟及经济改革的谈判。13日,莫德罗和科尔在波恩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德国统一的目标,两国还就建立货币联盟专家委员会达成协议。 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商定,举行“二加四”外长会议,讨论解决有关统一的“外部问题”。 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选揭晓,德国联盟获胜并组阁。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出任总理。 1990年5月18日,两个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民德马克,民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现行法律制度。 1990年8月2日,两德政府草签了选举条约,决定于12月2日举行全德大选。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通过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的提案。 1990年8月31日,两德政府签署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统一条约”。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对统一后德国的边界、军事政治地位、结束4大国对德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1990年9月21日,两德议会批准两德统一条约。 1990年10月1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两德外长们在纽约签署一项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苏4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 1990年10月3日,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1990年10月3日,吴学谦副总理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韩培德时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理解、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统一的愿望。我们尊重德国人民的选择,欢迎德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政府和人民希望德国统一将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过去同两个德意志国家有着良好的关系,今后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统一的德国加强和发展中德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
㈥ 德国为什么统一
一经济的发展推动,德国在二战后的到美国马歇尔计划大量资金,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 二,东德和西德是二战的遗留,是战胜国人为分裂,但“两国”民族,文化,经济,历史都是统一的,人民渴望统一,重新建立强大富裕的新德国。 三外因,占领东德的苏联国内发生巨变,没有能力和精力去管东德。 四美国干涉,出于冷战敌对苏联的需要,展开“铁幕”扶持一个和苏联敌对的炸弹,来牵制苏联。
㈦ 德国统一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原因(1)统一问题的日益紧迫:
①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2)普鲁士的中间作用: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野心勃勃,实力雄厚。
(3)俾斯麦的重要作用:
①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局势的严格控制,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
②另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意义(1)它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解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3)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