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中被德军俘虏的苏军有多少
二战中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士兵有多少?
二战期间,苏联在战争中死伤惨重,但是也有很多苏联士兵选择投降德军。整个二战期间的苏军被俘人数比其他各国战俘加在一起还要多,约有575万人。
苏联刚成立时实行了多年恐怖政策,为了将俄罗斯文化扶为正统,他们将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都划为非法区域,这一行为激起了他们对苏联政府的不满。因此,在德军入侵苏联时,很多东乌克兰以及东白俄罗斯的军人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就直接投降德军了。
2. 二战时苏联有多少兵
30 年代初,苏联红军是一支靠征募入伍的步兵军队。1930 年它拥有 56.2 万 名现役军人和 84.2 万名地方预备役军人。1934 年现役军人数量已增至 94 万 人。1936 年 2/3 的地方预备役部队被改编成现役军,用应征新兵补充他们, 并把征兵年限从 21 岁降低到 19 岁,致使红军总数猛增到 130 万人。
3.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剩下多少兵力
1945年4月18日,苏联军兵临柏林城下。
此时,柏林城外最后一支德军抵抗力量第9集团军,已经被彻底击败。苏德双方在柏林城内,开始了伤亡极大的巷战。
尽管苏联一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依然在柏林城中,占领了一栋又一栋建筑。
等到4月29日下午,苏联士兵已经在炮火声中,把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圆顶之上。柏林城内的德军已经没有丝毫翻身机会。
在5月2日清晨,德军柏林城防司令下令停止抵抗。至此,在之前十几个昼夜的战斗中,苏联军消灭和俘虏了40多万德军。
在5月7日,德国在西方盟军司令部所在地:法国的兰斯,向盟军投降,签署了所有战线的无条件投降书,德国正式成为二战战败国。
但此时的德国,并非弹尽粮绝,不剩一兵一卒。其实在各地的战场上,德国依然有数百万大军。其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如下:
第一,捷克斯洛伐克有90万部队
二战后期,德军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驻军,主要是中央集团军群和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后来被苏军全歼,只剩下中央集团军群。
中央集团军群有超过90万兵力,在德国投降时,该集团军下辖坦克和突击炮1800多辆,飞机1000多架,依然有极强的战斗力。该集团军直到5月11日,才最终向苏联军投降。
第二,丹麦和挪威有30万部队
德军驻守在丹麦和挪威的军队,主要是党卫军和部分国防军。兵力超过30万,下辖坦克和突击炮500多辆,飞机400多架。党卫军战斗力不俗,战绩耀眼。
该地德军在得知德国投降后,全体将士放下武器,在原地等待盟军的接管。
第三,南斯拉夫有40万部队
德军驻守在南斯拉夫的军队,主要是E集团军群余部。下辖坦克和突击炮300多辆,飞机200多架。
在德国宣布投降时,德军依旧和南斯拉夫的游击队在作战。一直到1945年5月15日,波加那战役结束,这支部队才放弃抵抗。
第四,波罗的海有20万部队
德军在波罗的海的部队,隶属于库尔兰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也被称为是二战德国最后的成建制部队。该集团军群在最初时战斗力较弱,但在战火中淬炼为百战之师,重创对手。
在德国投降时,这支部队下辖坦克和突击炮600多辆,战斗机100多架。
但是,当时大约有4000名隶属于党卫军的外籍士兵拒绝投降,他们进入到了周边的密林之中,变成游击队继续作战。最后一位士兵甚至坚持到了1959年。
如此算来,德国在投降时,光是主力部队还有180万,坦克和突击炮3200多辆,飞机1700多架。如果再算上散落的游击队,临时募集的新兵,武装的战俘等,兵力合计至少250多万。
尽管德国兵力依旧庞大,但由于主战首脑自杀,士兵厌战情绪的蔓延,对方盟军兵力更加惊人,终于让德国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4. 被德国俘虏的苏联士兵二战后命运如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向欧洲,苏联,北非和世界各地的海洋派遣了士兵。1941年12月,第三帝国的命运在输给莫斯科的战役中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之后,同盟国开始对德军施加严峻的失败,导致数百万的人员伤亡和战俘。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时,约有20个国家与前纳粹控制的领土结盟,举行了德国战俘会议。在投降的一千一百万人口中,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占绝大多数。大约有500万人几乎立即被释放,苏联的最后一个战俘要到1956年才返回。西方同盟国和苏联人都对战俘犯下了罪行。成千上万的战俘在美国的寨子和法国的工作营中死亡。苏联以及波兰等苏联占领国的战俘运气最糟。它们被部署在各种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准备,而且经常暴露在西伯利亚的恶劣天气中。估计有数十万人死亡。
1945年后的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英美区于1947年合并为双区,而法国区于1949年初合并,不久后宣布成立新的西德州。在占领的东部地区,苏联处于控制之中。苏联人从德国共产党人和东部社会民主党之间的强行合并中推动了社会主义统一党(SED)的创立。因此,他们确保共产党人以民主统一的幌子控制东部地区。
虽然本案例研究回顾了几个不同国家/地区持有的战俘的条件,但主要侧重于苏联持有的战俘。波兰和南斯拉夫在单独的案例研究中得到处理,证据表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持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有超过定义该研究项目的50,000例死亡人数。
暴行(1945-1953)
条件根据持有战俘的国家而异。战争结束时,数百万德国士兵担心报仇,向西跋涉,希望投降给美国人或英国人,而不是向红军投降。确实,苏联从未签署过《日内瓦协议》,因此德国战俘不受战争法的约束,因为战争法禁止过度的工作,每位囚犯每天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卡路里。战俘被用来帮助重建这个饱经战祸的国家。许多人被送到西伯利亚的伐木营地或乌拉尔山脉的采矿场。入狱通常是严厉的。一个年轻的战俘回想起“每天遭受残酷的殴打,饥饿,疾病和感冒。” 直到1948年,他们的处境才有所改善。
德国的占领对苏联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苏联的宣传机器向德国人灌输仇恨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几乎可以肯定,许多在囚禁中死亡的战俘都是惩罚性复仇的伤亡者,但他们的确切人数无法轻易确定。但是,有一个共识是,大多数死亡不是官方政策的结果。大多数德国战俘似乎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死于1945年之前,例如在斯大林格勒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后被俘虏。许多其他人因劳累过度而丧生,而且因为苏联人没有为战俘分配资源,而是为战争投入了资源。战后,苏联的资源又分配给了自己的人民,战后收成不佳只会使战俘的处境更糟。直到1947年,唯一的最高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良,[iii]此外,战俘经常从事自我毁灭的行为,例如拒绝食物和/或吸入,吸收或食用危险物质,以期减弱至可以解雇或早日返回德国的程度。 。由此也无法确定造成的死亡。尽管如此,对于苏联人来说,德国战俘还是有用的。他们将致力于重建国家。在这方面,苏联对待德国战俘的做法不同于纳粹德国的战时政策,后者有意谋杀苏联战俘。
苏联并不是唯一一个对待德国战俘的人。在1945年5月至7月之间,由于疏忽和饥饿,估计有40,000人死于美国寨子。在重建饱受战争war的法国期间,又有20,000人丧生,法国经常肩负诸如清除雷区炸药之类的危险任务。历史学家们再次在这里普遍同意,没有刻意消灭全体德国战俘的企图。尽管制定的政策肯定是出于仇恨和惩罚性情绪,但战后立即的困难条件,尤其是低卡路里饮食,疏忽和劳累过度,确保了战俘的死亡。
但是,出于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了在高死亡率条件下将人口置于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营地”是这种示例的标志)导致的死亡。
死亡人数
很难确定死者战俘的确切人数以及他们在1945年之前或之后死亡的原因。战后不久的混乱状况,以及官方数字与实际失踪战俘数量之间的差异。此外,战俘的话题是最右翼的最爱,它始终旨在夸大死去的战俘和德国人的数量,以制造修正主义和否认大屠杀的叙述。
对于除苏联以外的其他国家中的战俘死亡数字,这些数字最为准确。麦克唐纳估计,由于虐待和营养不良,南斯拉夫有80,000名战俘死于其重建工作(见南斯拉夫案例研究)。波兰矿山和营地中有近10,000人死亡(请参阅波兰案例研究)。他估计在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控制下的战俘死亡人数为63,815。应当指出,美军向法国和比利时人捐赠了数千个战俘,以进行重建工作。[vi]在美国被德国俘虏的情况下,死亡人数分解为40,000人,在德国被英国俘虏的死亡人数为1,254人,在法国为21,886人,在比利时为450人,在荷兰为210人,在卢森堡为15人死亡。[vii]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仍有10万由非苏联人持有的战俘仍然失踪,但是从学术研究中并不清楚由于数据不可靠,“失踪”的战俘与“确认的”死者之间有多少重叠。
对于研究人员而言,苏维埃案最令人烦恼。苏联官方的数字是,有35万至40万德国战俘在苏联监禁中丧生,历史学家认为这太低了。[ix]学者们一致认为,有110万德国战俘在苏联被俘期间丧生,完全是在苏联控制下的所有德国战俘的三分之一。[X]考虑到苏联官员零星的(甚至是恶意的)记录保存,在确定死亡发生的确切时间时会产生混乱。学者们知道,NKVD根据古拉格模式于1943年开始组织德国战俘,并将其作为工人纳入苏联战争经济。他们作为劳动力的重要性确保了苏联人有兴趣在1945年之后将其保持良好状态,这意味着持续的死亡率水平,尽管其百分比低于战争年代。1945年死亡率为14.5%,到1947年已降至1.7%。自从1945年300万德国战俘受苏联控制以来,必须在1945年以后在苏军营地中丧生超过40万。然而,这个数字仍然是一个估计值。
鉴于我们分别对待南斯拉夫和波兰,本研究中包括的德国战俘为:63、815(美国,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40万苏联。
结尾
在纳粹德国,战俘问题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死者家属要他们的男人回来。战后,东西方绝大多数普通德国人认为,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害最多,战俘是失败和德国受害的象征。
被占领的德国分为西方资本主义和东方共产主义。在西部占领区,各个政治派别的德国政客和绝大多数普通公民游说其释放战俘,迫使盟军高级专员约翰·麦考伊释放仍在狱中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美国人和英国在与苏联的斗争中迫切希望德国盟友。西方盟国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署国,该公约规定战俘应在战争结束后不久释放,但战俘的释放,尤其是定罪的战犯的大赦,必须从西德游说的背景下看待。新生的冷战。
在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前,西德人对苏联的影响较小。由于冷战,西方同盟国也无法影响克里姆林宫。苏联拒绝讨论战俘问题。历史学家安德烈亚斯·希尔格辩称,苏联在1953年之前发布战俘的逻辑无视一致的解释。通常,它们严格受到苏联计算的限制。只要战俘是合适和有用的,他就可以继续工作,当他们病得太重和虚弱时,他们就被遣返了。苏联还制定了一项计划,通过该计划,完成工作配额的战俘可以更快地返回家中。在任何情况下,苏维埃当局都没有兑现其诺言。尽管东德人指望战俘,尤其是当他们成为反法西斯甚至是共产主义者时,他们仍然没有条件挑战苏联的战俘政策,以创建新的社会主义德国。相反,东德共产主义者试图在人口中灌输斯大林主义价值观,其中包括将所有战俘改编为法西斯主义者。苏联将战俘的遣返工作服从于其重建需要。在1940年代后期返回德国和德国的战俘都“衣衫,瘦弱”。
最后幸存的战俘将分别返回到1953年和1956年。决定性因素是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以及莫斯科希望减少该国的外国囚犯人数(也释放了许多日本战俘),确保欧洲的现状以及与西德的关系正常化的愿望。此外,他们想在1953年6月东德起义后借东柏林的遣返归功于东德政府,以示王牌。苏联在1953年释放了10,200个战俘。其余的9,262个主要被指控犯有战争罪,并被判处长期监禁,直至1980年代。苏联仍然希望与西德建立外交关系,这将确保东欧的现状,因为德国实际上将在东西方保持分裂。鉴于战俘问题在西德的普遍性,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尔于1955年飞往莫斯科,并告诉赫鲁晓夫,要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前释放战俘。这确保了最后的囚犯返回东德和西德。
5. 二战结束后(1945),苏军有多少人
第一个就是苏联地大物博,人多工业底子厚,德国一口吃不掉一个胖子会被反揍,当然也绝不能忽视英美诸如《租借法案》等对苏联的援助
第二个战役的成败主要指标从来不是看损失人数坦克数,战损比等,而是看其预期目标有没有达到。典型例子是诺门罕战役,这场战役虽然苏联投入了大量重炮坦克飞机等,但是死伤比很难看,阵亡人数基本达到1:1,受伤人数甚至反超日军。坦克挂掉的比日本投入的坦克数都多,说是关东军惨败,我看苏联红军其实也是惨胜。但是这场战役对二战有着深远影响,首先秀了肌肉,无论是坦克质量数量还是火炮质量数量均震慑了日本军部北进派,告诉了日本我苏联也不是好惹的;其次是严重打击了日本战初本就贫弱的军事力量,虽然坦克击毁的比你多,但是我家底厚你底子穷啊,我再死300个都死的起你再死200个国家就要破产了;最重要的挫败了日军北上的野心,保障了接下来一直到日本投降远东地区的相对安全,间接也影响了整个二战的走势。所以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尽管诺门罕战果很难看,但是战略目的完全达标,所以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国内都同意这是苏联的一次大胜。
接下来我来818苏德战争期间主要战役的双方战损比和战略目的:
以战役开始时间轴顺序:
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参战兵力为56个师又2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44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 VS 西方方面军
师:56个师1个旅 VS 44师
兵力: 1555900 VS 625000
火炮: 15800 VS 10306
坦克: 2200 VS 2900
飞机: 1588 VS 1825
战损: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最后苏军共有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但仍有250000名苏联士兵冲出了包围圈。
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1941.7.7-1941.9.26基辅大包围
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 850,000人
德国 500,000人
战损:苏联被包围的包括452,700人、2642门火炮及迫击炮和64辆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从包围圈突围,西南方面军共付出700,544人伤亡,包括616,304人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阵亡、被俘或失踪,结果,苏联4个军(第5军、第37军、第26军及第21军)共43个师被消灭,第40军被严重削弱,与之前的西方面军相似,西南方面军需要重建。
德国 十万余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着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
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个陆军师又1个旅和1个航空队。
苏军: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18个集团军。
战损:此德军共俘虏苏军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苏军击溃德军7个师,重创14个师。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此外。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
参战初期:
苏联
187,000人
2,200门火炮
400辆坦克
300架飞机
德国
初期:
270,000人
3,000门火炮
500辆坦克
600架飞机,9月中增至1,600架飞机
苏军反攻阶段:
苏军
1,103,000人
15,501门火炮
1,463辆坦克
1,115架飞机
德军
1,011,000人
10,250门火炮
675辆坦克
732架(402架可用)飞机
战损:
苏军
478,741人死亡或失踪
650,878人受伤及染病
40,000名以上平民死亡
4,341辆坦克
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
2,769架作战飞机
总共: 1,129,619人伤亡
德军
750,000人死亡或受伤
91,000人被俘
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
总共: 841,000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一次伟大的围城防御战,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消灭苏联黑海舰队海军基地,控制黑海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及仆从国35万人,苏军27万余人
战损:苏军在刻赤半岛损失约17万人,在塞瓦斯托波尔损失约7万余人,合计24万余人。德军及仆从国损失5万人
结果评价:德军胜利,尽管苏联一度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但最后苏联错误地放弃了刻赤半岛,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在丧失后勤后最终陷落。
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 所谓的台风行动 旨在10天内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 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共74个半师,其中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苏军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战损:苏联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结果评价:德军完败,由于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战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成功拖延了德军脚步,不仅让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对莫斯科动员与准备防御,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整场战役从开始到12月5日为苏联防御阶段,从12月5日开始苏联开始反攻。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1942.1.8~1943.3.22 勒热夫战役(火星)
6. 二战德国突袭苏联时,苏联总共有多少兵力
截止41年6月21日,苏军537.3万,数字来自于当时的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
苏军的537.3万当中,陆军占了455.3万、剩下的是47.6万空军和超过30万的红海军。
但是这里头需要做一点小说明——这里面包括了各自的野战部队(苏联称之为战备部队)和后备部队(即苏联所说的预备役部队),其中,苏联的537万军队当中,预备役占据了约50万,剩下的482.7万才是当时的红军战备部队。
苏军另有15.4万内务部队,这是朱可夫总参谋长无权涉及的,它的数字和当时德国的党卫军相当,不应该忽略(在随后的边境交战中,将有7.49万边防和内务部队,和五大军区的苏军一起,抵抗德国的进攻)。
普遍的观点认为,6月22日以前,有268-290万的苏军被部署在了西部国境线附近。
五大军区268万苏联红军:这里包含了西部五军区全部的陆军和空军力量,其中陆军243万,空军25万,两者相加=268万,这个数字早在战争时期就已经得到了确认。
三海两河21.6万红海军:第一个问题出在长期以来被忽略的红海军身上,在34.4万红海军当中,当时有21.6万属于西部的“3海2河”五舰队,在兵力、装备上对当面的德国舰队和罗、芬海军占优绝对优势,但是在三军协同紧密、一路势如破竹的轴心国军面前,这支力量注定将毫无作为,而对面的同行们似乎也没打算跟它拼个鱼死网破,只求将它们堵在港口里别出来找麻烦就可以了,倒是自由陆军、空军来收拾残局,于是,这支重要的红军力量被忽略了。
但是在确认自己在海上将无所作为之后,这支部队最终决定将自己转型成地面部队,参加卫国战争,因此,是不可以被忽略的。
一般表述的时候,这支海上力量被描述成为22万人马的规模,268万+22万=290万。
当时另有7.49万边防跟内卫部队也被部署在西线,加上他们,开战时西部苏军的总兵力总计约300万。
537.3万的资料来源于朱可夫战后回忆录,并被大多数文献所引用。再不明白去买本《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