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时期日本人见了德国人会怎么样,日本人会怕德国人吗
应该是会的,毕竟武器装备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日本人也是杠杠的敢死队
2. 二战时期,为何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给人们的惨痛回忆和给大家的教训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怀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战有三个主要侵略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德国主要战场是欧洲,日本的主要战场是亚洲。从两国的主要战场上来看两国并没有多大的交集。但是为何在二战时期,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两个国家的主要是给自己拉外国援助防止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国结盟之后,日本安心的占领东北无后顾之忧,果断的发动七七事变,开启全面侵华的序幕。
3.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对待二战的态度不同
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并不像阁下从媒体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认罪,德国认罪
实际上,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也不像阁下想象的那般完美
当然,德日两国不同的"声誉"和"作风"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国尽管履行了战争赔款,承认大屠杀问题,审批战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当年德国总理"仅仅"是对犹太人下跪而已----我们都很清楚,二战中德国人造成伤害最多的,死伤最惨的其实是苏联人----苏联人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犹太人
甚至波兰人的死亡数量也和犹太人相当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法国人在二战中死伤极少,纳粹在法国的恶行也并不多(因为他们认为法国人还算高等类民族)
所以,西欧各国都很轻易的原谅了德国(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国人作为对付苏联的桥头堡,德国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装的道路
再说日本
日本不认罪其实和德国当年所关注的类似---涉及领土问题
日本和韩国,中国,俄罗斯均有领土或领海争端,和朝鲜的关系也很不好
认罪有损日本的"强硬"形象,会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实认罪这个动作不难----但是注意,德国认罪的过程不仅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割让了领土的",可以说日本如果认罪的话,在争议领土问题上会落下风
而日本的政客为了拉老兵和其家属的选票,往往要走"极端",各种"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国人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基石,所以美国也不愿意中日韩之间关系走热---出现亚洲集团----美国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来制造矛盾.
美国把日本渗透的很严重,日本高层就有美国间谍----而且至今也查不出来
德国可以认罪的原因在于当时可以获得利益(尽管付出领土代价)
而日本认罪在经济上不会获得多大的利益----东亚的经济竞争和军备竞争的强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的任何地区----不光是向中国认罪的问题,还涉及韩国,朝鲜,甚至俄罗斯的问题
所以日本领导人一向在这个问题上很难做出什么建设性的步伐
当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会跪的
我只想让你明白一点,谁原因没事下跪阿,没人会真心认罪的
参考资料:维京继承人
4. 日本人在一战时期是怎样对待德国战俘的
一战时期,中国并没有加入战争,但是在清朝领土上,有一支日军部队俘虏了6000多名德国士兵,并且送到了日本的战俘营中,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些德国战俘在战俘营中的生活甚至比日本平民还要好。
当时日军的战俘营环境很好,俘虏们不愁吃,不愁穿,没有虐待,还有很多的休闲娱乐活动,这些战俘每个星期都会接受一次身体检查,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生病了也有医生,有战俘去世了还会给他们办葬礼,简直就是一群来做客的客人。
为什么日军对这些德国战俘这么客气?因为当时的日军也想向西方先进国家靠拢,想让西方列强承认,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既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又不想得罪这些“手下败将”,所以就对他们表现的很客气,也是想让他们对自己有个好印象。
5. 听说二战的时候日本和德国的关系不好
二战时日本和德国,双方只是暂时的合作关系,合作之中有很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希特勒本人对于日本的评价不是很高,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利益就被日本剥夺。
日本和德国在二战中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两个国家根本没有共同的利益。
德国在二战刚开始时是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的,凭借着闪电战这一先进的打法,德国使用数量并不算太多的军队就快速攻克了波兰,强大的装甲部队逼得法国军队投降,而到了战争后期,希特勒决定攻打苏联,然而这一个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可是苏联和日本之间却约定好互相不打对方,以致于日本把大部分陆军兵力都投入到了中国战场,而德国军队却在苏联战场上损失重大,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美国所击败,德国和日本在战场上并没有同盟国那么联系紧密。
而后日本偷袭美国。这让德国对日本的意见更大,最后德国也顾不得日本的生死,不想让自己在世界上树敌太多,最后早早的就投降了。现如今这两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任何往来。
因此德国对日本不看好,日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讲盟友之情。对于国家利益的拿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先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
(5)冷战时期日本怎么对待德国扩展阅读: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愿意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日本没有配合德国进攻苏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人不信任德国人。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虽然关系比较密切,但并不是一条心,两国只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不管是德国人还是日本人都不信任对方,双方存在着严重的隔阂。
不过,在二战前,两国在对待苏联问题上目标还是比较明确的,反苏一直是两国的一个共同主题。在德国的怂恿下,日本人对反苏非常积极,以致于日本人在满蒙边界主动挑起了诺门坎事件,和苏联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不过在诺门坎事件中,德国人不仅袖手旁观,而且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和苏联合伙瓜分了波兰。德国人的背叛让日本人非常恼火,对德国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
同时由于日本在诺门坎战役中遭到重创,日本北进战略破产,南下战略逐渐取代了北上战略,进攻苏联的事因此被搁置起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更不可能进攻苏联。一个强大的美国已经让日本焦头烂额,日本当然不想再增添一个强大的敌人。
事实上,由于日本在诺门坎事件中被苏联打怕了,根本不愿意招惹苏联,所以日本人一直在东北地区按兵不动,生怕苏联人打过来。
此外,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物资消耗剧增,特别是石油和橡胶严重不足,日本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不得不南下进攻东南亚。日军南下后,已经无力北上,更谈不上对付苏联。
如果日军北上,不仅增添一个强大的敌人,增加军事压力,也无法获得急需的资源,根本不划算,绝对是赔本的买卖。所以不管德国人怎么拉拢,日本就是不为所动,不仅没有进攻苏联,而且和苏联眉来眼去,保持了一种微妙的“默契”。
在苏联人最艰难的时刻,日本人竟然对悬挂苏联国旗的美国船只视而不见,让美国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苏联,让苏联人顺利的渡过了难关。可以说,日本不仅没有帮上什么大忙,而且给德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在利益面前,德国和日本的隔阂凸显,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所以根本形不成合力,这也是轴心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6. 日本为何没有像德国一样在战后向战胜国进行真诚的道歉、反省与赔偿
太宗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纵观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却有国家逆史而行,一如日本;也有正视历史,一如德国。同为世界大国,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为什么不像德国一样反思自己的罪恶呢?经过讨论及多方对比,得出如下观点:
分析内因,我们先将两国的地理文化进行对比:日本文化有着“服膺强者、欺凌弱者”的特点,日本民族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没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较“辉煌”的历史。加上日本所处的亚洲地区,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性的特点,但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远不能够与欧洲国家相比。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日本在这其中就显得更加孤立。这种状态又进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愿意否定自我。有关人士在日本访问时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团在街头公然集会宣扬“军国主义”,只要不扰乱社会秩序,可以不受惩罚。这就是根源所在啊。
反观德国虽然也是一个性格多元化的民族,服从中不缺少浪漫,残酷中又带温柔。但由德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出,德国文化注定无法相对独立地发展其文化,而是处在各种文化相互冲击、相互交流的漩涡中。而且某些时代,始17世纪的巴洛克时代,外来文化在德国大行其道,甚至支配着德国的文化,所以使得德国要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必须认识到本国所犯下的错误。
其次,将两国政治历史对比,政府的姿态是日本与德国态度不同的很重要的一方面。虽然两国都有军国主义的传统,但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并没有清除完全,日本在战后其产业、经济主体,文化教育体系,政治体系都是从以前的体制中沿革下来的,在美国的干预下虽然有所变化但也只是压制而不是质的改变。再加上日本人认为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国家是永恒不变的,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天皇一家所谓“万世一系”地流传下来,如果否定了历史,也就否定了整个日本,这样日本就永远难以在国际社会站立起来。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日本右翼领导下的日本政府还不断地“失言”,否认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实际上就反映了整个日本对历史认识缺乏应有的正确态度。
正因为德国从勃兰特政府开始,就积极承认历史,反思历史,对德国民众产生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德国全社会才能真正地直面历史,走出阴霾,迎来光明,“政府如果不阐明态度,普通民众也不会觉醒。在德国,当阿登纳政府号召人们“克服历史”时,民众也都对过去闭口不谈;而前总统魏茨泽克在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时的讲话中表示:“一定要记住过去”、“从过去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回忆”。这对德国民众起到特别关键的引导作用。而德国在二战后,将本国的纳粹法西斯势力完全清除干净,使得新上台的政府很快地认识到了德国的错误,于是便有了犹太人纪念碑前的一跪。
再从经济角度分析,美国人占领日本后不久,冷战就爆发了,日本很快成为美国在亚洲最依赖的盟友,而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对战败的日本几无发言权。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很快崛起为第二大经济体,一时风头无二,反观被他侵略过的那些“战胜国”,一个一个都被它远远甩在了后面。在这种情况下,要日本真心反思它的侵略罪行,它还真不太服气。再看战后赔偿,战后,日本只向韩国、南越、西贡政权、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印度等国家赔款,合计支付战争赔款6565亿日元。(按当时360日元兑换1美元换算为18亿美元)
但是不同于日本,战后50年间,德国认真支付了对欧洲各国的巨额战争赔偿。德国众多的企业还直接向民间战时受害者个人,即被抓的各国劳役及遗属们给予了大量的金钱赔偿。据德国财政部战后处理司公布,截止到1993年1月,德国对欧洲各国的战争赔款支付总额已达904亿9300万马克。
而且,就思想熏陶上看,日本作为亚洲国家之一,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强烈的阶级观念,其武士阶层就是最好的体现。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养成了蔑视他人他国生命的观念,面对自己在战争中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其政府阶层可以不以为意。但是德国不同,德国的所在地欧洲,可以说是民主人权思想的发源地,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们的思想绝对是有影响的。正是因为如此,在战后回复理智的德国才会意识到自己对世界上的人们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正因为有意识,才会有悔改之心。
从外部原因分析。第一,日本是在盟军还未进入日本本土时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其国家机器并未被彻底摧毁。美国进入日本后,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实施间接统治,即通过日本政府来统治日本。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进行战争的国家机构,整肃了一部分战争罪犯,铲除了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但是,不久之后的冷战却使这一进程遭到了破坏。美国为遏制苏联和中国,对日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扶植和复兴日本,反而停止了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清算。最终的结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过去旧政权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重新进入政府,甚至有些人还担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职务。不但如此,战后长期以来,日本在对国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总是试图淡化这段历史,有时甚至歪曲历史。不断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后,美苏关系进入“冷战”阶段。作为冷战的必然产物,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个国家。波茨坦协定肯定了苏、美、英、法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状态,确定了对德管制的政治与经济原则:在政治上,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非纳粹化,实现民主化;在经济上,有步骤地消灭德国的军事潜力,改组德国经济,使之纳入和平轨道,控制其战后的生产水平。根据这些原则,战后的德国应该建成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国家。正是德国积极的认错态度,使得冷战后的德国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促进了法德和解,进一步建立了以德法主导的欧盟,促进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