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病毒是什么

德国病毒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2-26 10:11:10

⑴ 世界最可怕的病毒

第一名: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在古代就相当于是死神,只要有人得了,很少有人能够存活下来。

它是欧洲殖民者带到了非洲大陆,而最早的时候,很有可能是由于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导致这些对动物无害的病毒,带到了人类的身上。

天花病毒被感染后,会出现严重的毒血症状。但是传到美洲大陆之后,让美洲大陆上的一亿人口,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减少到了不到1000万,它的存在令人闻风丧胆。

好在,现在天花病毒已经被人类消灭,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人类消灭的病毒。

第二名:埃博拉病毒

该病毒于1976年首次在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附近被发现。

它的发病时间比天花更短,而且死亡率超过了天花,达到了88%,能够让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患病,2014年,NIH宣布首个疫苗通过临床试验,接受疫苗的自愿者均产生抗体,且未出现严重副作用。虽然目前已经有疫苗了,但是一听埃博拉这个名字还是让人害怕。

第三名: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来自于动物身上的一种病毒,包括猫狗在内的各种动物,都有可能是狂犬病毒的携带者。

每年有近55,000人死于狂犬病,人畜共患病毒病通过猫,蝙蝠,狗,猴子和猫鼬等动物传播。

人一旦被携带着病毒的动物咬伤,很容易感染,发病时变得怕水、怕风呼吸困难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基本无法治疗,所以现在所有家养的猫和狗都被要求打狂犬疫苗,而且一旦被咬伤,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疫苗注射,感染后不迅速治疗,死亡率可达百分之百。

第四名: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是现在医学的一大难题,近些年来,艾滋病的感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1981年艾滋病最早发现于美国,能够入侵人类的免疫系统,让人丧失自我防御的能力。

根据研究,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可能来自于大猩猩,人类目前并没有有效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第五名:SARS冠状病毒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

该病时称非典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是中国本土一次非常严重的传染病。

由于它强大的传染性,造成了严重的恐慌,SARS病毒的来源是包括蝙蝠,果子狸在内的多种野生动物。

第六名:马尔堡病毒(死亡率 - 23-90%)

该病毒最早在1967年发现于德国马尔堡,引发的传染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

马尔堡病毒的恐怖程度丝毫不亚于HIV,是一种致命性病毒,可导致马尔堡出血热,与埃博拉病毒类似。

通常病发后一周死亡,病发死亡率为25%至100%,目前没有任何疫苗或医治的方法。

第七名: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包含了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感染后会出现发烧、咳嗽、疲劳、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且身强体壮的年轻人是最容易发病的。

第八名: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有非同寻常的多样性,可以于宿主共同进化,通过各种啮齿类动物传染。

人类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出血、肾脏损害、免疫功能紊乱等症状,死亡率可高达75%。

第九名:肝炎病毒

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切接触、血液和注射方式传播,都是传染性疾病。

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等症状,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而导致患者死亡。

其中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常见的就是乙肝病毒,乙型肝炎与肺结核和艾滋病并列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全世界约有3.5~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第十名: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是这些病毒中唯一只可能在固定地区出现的病毒,在热带非常流行,每年都有一亿以上的人口感染。

该病毒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可引发急性传染病登革热,这种疾病最初发生在热带地区,通常大多是发生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这种环境下极易滋生大量携带病毒的蚊子。

登革热传染病的爆发规模越来越大,登革热出血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1亿个登革热病例,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

这十大病毒来源中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来自于野生动物!

⑵ 十大最致命的病毒是什么

1. 马尔堡病毒

科学家们在1967年发现了这种病毒,当时在德国的一个实验室里发现了一次小规模的爆发。

科学家们接触了从乌干达进口的受感染猴子。这种病毒与埃博拉病毒类似。

症状并不轻微:被感染后,你会发高烧,并开始全身出血——这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在疫情爆发之初,25%的感染者死亡,后来随着1998-2000年刚果和2005年安哥拉的疫情蔓延,这一数字超过了80%。

2. 埃博拉病毒

这种病毒于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同时暴发。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血液和其他体液,或通过受感染者和动物的组织传播。

感染者的死亡率在50%左右,在苏丹甚至在70%左右。

这种病毒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泰国和菲律宾。

随后,它传播到我们星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在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登革热经常存在的地区。

这种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

每年大约有1亿人感染这种病毒。死亡率很低,只有2。5%,但当然死亡人数仍然很多。

⑶ 世界最高级别的病毒都有什么

目前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病毒有↓↓↓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的。造成今天非典型肺炎横行的祸首就来自冠状病毒家族。美国《科学》发表了第一批通过鉴定的两份有关“非典”病毒的基因组序列的论文,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

目前科学研究证明,当今人类发现的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说来源于野生动物。科学家呼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要去吃野生动物。

⑷ 世界十大病毒有哪些

梅丽莎病毒 1998年春天,大卫?L?史密斯(David L. Smith)运用Word软件里的宏运算编写了一个电脑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邮件进行传播。史密斯把它命名为梅丽莎(Melissa),佛罗里达州的一位舞女的名字。梅丽莎病毒一般通过邮件传播,邮件的标题通常为“这是给你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一旦收件人打开邮件,病毒就会自动向用户通讯录的前50位好友复制发送同样的邮件。 史密斯把它放在网络上之后,这种病毒开始迅速传播。美国联邦调查局给国会的报告显示,梅丽莎对政府部分和私营部门的网络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美国联邦政府很重视这件事。电子邮件流量的剧增迫使很多公司停止了邮件服务,直到病毒得到控制才重新开放。 经过漫长的审判,史密斯被叛20个月的监禁,同时被处5000美元罚款。另外,未经法庭允许,史密斯不得擅自使用网络。梅丽莎虽然没有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它是第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电脑病毒。 爱虫病毒 梅丽莎病毒爆发一年后,菲律宾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与梅丽莎不同的是,这次出现的是蠕虫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独立程序。这个病毒的名字叫“我爱你(ILOVEYOU)”。 和梅丽莎相似,爱虫病毒最初也是通过邮件传播。标题通常会说明,这是一封来自您的崇拜者的表白信。邮件中的附件则是罪魁祸首。这种蠕虫病毒最初的文件名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后缀名vbS表明黑客是使用VB脚本编写的这段程序。 根据杀毒厂商McAfee的报告显示,爱虫病毒具有以下攻击手段: ◆它会自我复制,在硬盘的各个分区都有隐藏备份。 ◆它会在用户的注册表里面添加新内容。 ◆自我复制,然后自动替换某些文件。 ◆通过邮件以及聊天客户端进行传播。 ◆自动下载一个名为WIN-BUGSFIX.EXE的补丁,这个补丁会窃取用户私密信息并发送给黑客。 到底是谁制造了这种病毒?很多人怀疑是菲律宾的奥尼尔?狄?古兹曼。由于当时菲律宾没有制定电脑破坏的相关法律,当局只得以盗窃罪的名义传讯了狄?古兹曼。古兹曼没有承认或者否认关于病毒的指控,最终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当局被迫释放了古兹曼。根据媒体估计,爱虫病毒造成大约100亿美元的损失。 求职信病毒 求职信病毒(Klez)病毒传播的里程碑。这种病毒最早出现于2001年,几个月后出现了很多变种。最常见的求职信病毒通过邮件进行传播,然后自我复制,同时向受害者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送同样的邮件。 一些变种求职信病毒甚至会对电脑产生致命性破坏。根据版本不同,求职信病毒可以分为普通病毒,蠕虫或者木马。有些甚至会强行关闭杀毒软件或者伪装成病毒清除工具。 求职信病毒在网络上出现不久,黑客们就对它进行了改进,使它传染性更强。与很多病毒一样,求职信病毒也会使用受害者的通讯录向联系人发送同样的邮件。另外,它还能从中毒者的通讯录里随机抽选一个人,将该邮件地址填入发信人的位置。这就是邮件地址欺骗——看起来邮件是您的某个熟人寄来的,实际上却是其他人发的。 伪装邮件地址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首先,收信人就算阻止了发件人也没用,因为邮件是其他人发来的。其次,由于用户无法辨别邮件是否是垃圾邮件,求职信病毒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收信人邮箱堵塞。另外,由于发信人是邮件列表中的联系人,所以很多人都会打开邮件而导致中毒。 红色代码和红色代码Ⅱ代 红色代码(Code Red)和红色代码Ⅱ出现于2001年的夏天。这两种蠕虫病毒都利用了在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中存在的一个操作系统漏洞,即缓冲区溢出漏洞,当系统缓存器接收到超过它处理范围的数据时,数据会溢出覆盖相邻的存储单元,使其他程序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最初的红色代码蠕虫病毒利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对白宫网站进行攻击。也就是说,所有感染红色代码病毒的电脑都会在同一时间内连接白宫网站,使服务器超载,网站崩溃。 安装了Windows 2000系统的电脑如果中了红色代码Ⅱ,机子就会变成“肉鸡”。蠕虫病毒会在系统中建立后门程序,从而允许远程用户登陆和控制。计算机术语就是系统控制,对于电脑的主人来说,这是个噩耗。病毒的散发者可以利用受害者的电脑获取某些信息,甚至利用这台电脑进行犯罪活动。受害者不仅要为瘫痪的电脑发愁,还有可能因为成为别人的替罪羊。 虽然Windows NT更易受红色代码的感染,但是病毒在这些机器上的危害并不是很严重。使用Windows NT的网络服务器中毒后可能经常死机,但不会产生其它危害。与Windows 2000的用户相比,这其实算不了什么。 微软随后放出补丁修复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NT中的安全漏洞,至此,病毒不再肆虐。但是补丁并没有清除电脑里的病毒,这需要用户自己处理。 尼姆达 另外一种病毒也在2001年出现,这就是尼姆达(Nimda,管理员(admin)的倒拼)。尼姆达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是那时传播最快的病毒。TruSecure公司首席技术官彼得?蒂皮特表示,尼姆达从开始散播到大规模爆发只用了22分钟。 尼姆达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是互联网服务器。当病毒感染电脑后,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尼姆达可以通过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这也是它能够迅速大规模爆发的原因。 尼姆达病毒会在用户的操作系统中建立一个后门程序,使侵入者拥有当前登陆账户的权限。换言之,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受限账户登陆的话,侵入者的权限也将是受限的。当然,如果用户使用管理员账户,侵入者也将拥有管理员权限。 尼姆达病毒的传播使得很多服务器瘫痪,服务器资源都被蠕虫占用。从这种角度来说,尼姆达实质上也是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一种。 SQL Slammer/蓝宝石 2003年1月下旬,一种新型服务器病毒开始在网络上传播。由于很多电脑没有做好防范措施,几个重要的大型电脑系统最终瘫痪。美国银行的ATM机无法使用,西雅图的911服务中心被迫中断,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瘫痪,部分航班被迫取消。 这场网络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是SQL Slammer,也称蓝宝石病毒。在补丁和病毒专杀软件出现之前,这种病毒在全球已经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资料:Lemos]。蓝宝石病毒的传播过程十分迅速。在感染第一台服务器几分钟后,病毒在短时间内开始成倍的复制。15分钟后,网上的重要服务器中有半数被感染。 Slammer病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及时打补丁和升级杀毒软件是不够的,黑客们会利用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漏洞进行攻击,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漏洞。在中毒之前做好防毒工作很重要,同时,及时做好备份工作,防止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也必不可少。 诺维格病毒 这种诺维格(Novarg)病毒也称MyDoom,它同样会在用户操作系统中留下后门。这种病毒后来产生了很多变种,最初的诺维格病毒有两个触发程序。 第一个程序在2004年2月1日开始进行发动拒绝式服务攻击(DoS),第二个程序则在2004年2月12日停止病毒的自我复制。但是在病毒停止攻击以后,留下的后门程序仍然具有危害性[资料:Symantec]。 没过多久,病毒的再次爆发给几个搜索引擎公司造成致命打击。和其他病毒一样,诺维格病毒会搜索被感染用户电脑里的联系人名单,然后发送邮件。另外,它还会向搜索引擎发送搜索请求然后向搜索到的邮箱发邮件。这导致谷歌之类的搜索引擎收到数以百万计的搜索请求,使得他们的服务变得非常缓慢甚至服务器瘫痪。 诺维格病毒通过邮件和P2P网络进行传播。根据网络安全公司MessageLabs的资料显示,当时平均每12封邮件中就会有1封携带这种病毒。和求职信病毒类似,诺维格病毒也会进行邮件发信人伪装,这使通过邮件查询病毒来源变得极其困难。 震荡波和网络天空病毒 有时病毒制造者很容易就能逃脱追查。但是当局也有可能通过追溯病毒传播的途径找到源头。震荡波(Sasser)和网络天空(NetSky)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一个名为Sven Jaschan的17岁德国人制造了这两种病毒并将它们散播到网络上。虽然两种病毒的感染方式完全不同,但是相似的代码使专家认定它们出自一人之手。 震荡波病毒通过微软的系统漏洞感染电脑。与其他蠕虫不同的是,它不通过邮件传播,一旦电脑感染上病毒,病毒会自动寻找有漏洞的电脑系统,然后远程操纵那些电脑下载病毒。这种病毒可以搜索任意的IP地址段来寻找潜在的受害者。病毒会修改用户的操作系统使用户无法关机,只能强行断电。 网络天空病毒通过邮件和网络进行传播。它同样进行邮件地址欺骗和附件进行自我复制[资料:CERT]。在病毒进行传播的时候,会同时进行拒绝式服务攻击(DoS),以此控制带宽资源。Sophos的专家认为,网络天空和它的变种曾经一度感染了互联网上1/4的电脑。 Sven Jaschan并没进监狱,只是被判处1年零3个月的缓刑,由于当时他年龄未满18周岁,从而逃过一劫。 Leap-A/Oompa-A 也许您曾看过苹果电脑的这个广告,里面有贾斯汀?朗扮演的“我是苹果”和约翰?霍奇曼扮演的“我是电脑”。霍奇曼扮演的电脑因为一种病毒崩溃,他同时指出,目前有超过10万种病毒在侵袭您的电脑。而贾斯汀则说,那些病毒只感染装有Windows系统的电脑,对苹果电脑不起作用。大多数情况下,这话说得没错。苹果引其”不公开,既安全“的设计理念,避开了很多病毒的危害。苹果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它们都是苹果公司自己生产的。因此也可以说苹果的操作系统是个”不公开“系统。一直以来,苹果电脑在家用电脑市场占据着第二位的位置,不过离PC极还有很大距离。可想而知,针对苹果电脑的病毒不可能产生像Windows病毒那么大的危害。 但是这并未阻止一位苹果黑客的出现。2006年,Leap-A病毒,也称Oompa-A病毒出现。它利用iChat聊天程序在苹果电脑之间进行传播。当病毒感染苹果电脑后,它会自动搜索iChat的联系人列表并向其中的好友发送信息,信息中附带一个看起来像是不完整的jpeg图像的损坏附件。 病毒并不会对电脑产生太大的危害,它证明了即使是苹果电脑也有可能中毒的。随着苹果机的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多的针对苹果机的病毒将会出现。 风暴蠕虫 我们榜单中的最后一种病毒是可怕的风暴蠕虫(Storm Worm)。专家们在2006年底最终确认了这种病毒。公众之所以称呼这种病毒为风暴蠕虫是因为有一封携带这种病毒的邮件标题为“风暴袭击欧洲,230人死亡”。但是安全公司不是这样为其命名的。赛门铁克把这种病毒命名为Peacomm,而McAfee则把它命名为Nuwar。这是因为2001年已经有一种病毒被命名为W32.Storm.Worm。而这种病毒和2006年的病毒是完全不同的。 风暴蠕虫是一种木马程序。有些风暴蠕虫的变种会把电脑变成僵尸或”肉鸡“。一旦电脑受到感染,就很容易受到病毒传播者的操纵。有些黑客利用风暴蠕虫制造僵尸网络,用来在互联网上发送垃圾邮件。 许多风暴蠕虫的变种会诱导用户去点击一些新闻或者新闻视频的虚假链接。病毒的制造者经常把病毒邮件的主题改为当前时事新闻。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一种新的蠕虫变种通过邮件开始传播,邮件标题一般为“中国发生大灾难”或者“中国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等等。邮件里一般有关于相关话题的视频或者新闻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会自动下载蠕虫病毒。 很多新闻社和博客认为风暴蠕虫是近些年来最严重的一种病毒。安全公司Postini宣称,截止到2007年,已经发现超过2亿封邮件携带了这种病毒[资料:Gaudin]。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邮件都导致电脑感染。 虽然风暴蠕虫传播很广,但是它并不是最难清除的病毒。只要用户时刻记得更新杀毒软件和警惕陌生用户发来的邮件或链接,一般都能防止这种病毒的感染。

⑸ 地球上最强的病毒是什么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这种病毒最早是于1967年在德国的马尔堡首次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再次发现它的存在后,才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周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其死亡率高达50%甚至9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病毒已使大约1500人受感染,其中约1000人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除了通过血液和人体分泌液传染外,接触被病人血液污染的医疗用具也有可能被传染。而且这种病传染极快,所有病人一旦被发现就必须立即被隔离,与病人接触过的人也必须接受定期检查。目前,全球医学界还没有找到预防这种病的疫苗和可以治愈这种疾病的药物。但只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严格隔离病发区,病毒的传染就能得到迅速遏制。 纪事:追踪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 德国,马尔堡——这个位于法兰克福北方的安静小镇风景优美,拥有许多着名的历史古迹,看起来并不象是曾经遭受致死病毒肆掠的样子,而正是因为这个马尔堡病毒,小镇才由此得名。1967年8月,当一个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生高热,腹泻,呕吐,大出血,休克和循环系统衰竭时,这个小镇的宁静从此就被打破了。当地的病毒学家快速调查原因——此种症状同样出现在法兰克福和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首都)——这三个实验室都曾经用过来自乌干达的猴子,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等研究。一共有37人,包括实验室工人,医务人员,和他们的亲戚都感染上了这种莫名的疾病,其中有1/4的人死去。3个月后德国专家才找到罪魁祸首:一种危险的新病毒,形状如蛇行棒状,是猴类传染给人类的。 马尔堡病毒就象它来时那样神秘地消失了,只到1975年南非才报告了一例。但是,到1976年,这个病毒的一个近亲,埃博拉病毒在刚果民主共和国(DRC,以前的扎伊尔)又掀起一阵恐怖局面,杀死了280人。从那时起,埃博拉,马尔堡等其他致死性“出血热病毒”几乎成了一个神话世界里的魔鬼。上个月,埃博拉病毒在乌干达爆发的前期和马尔堡病毒在DRC肆掠的中期,大约100个研究埃博拉和马尔堡的专家,在马尔堡会面并讨论了近来研究的结果。尽管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迷,例如,病毒在不流行的时候潜伏在哪里,它们怎样引起这些破坏性的症状?事实是,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的研究有新的突破。研究包括建立基因工程埃博拉病毒,这是分析它们致病机理的强大分子工具,此外,还有在猴子身上使用埃博拉疫苗的研究。 神秘宿主 尽管乌干达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占满报纸新闻头条,但DRC正在遭受着马尔堡病毒的侵略。根据金沙萨(扎伊尔首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的Jean Muyembe-Tamfum和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的Stuart Nichol所说,流行是从1998年十一月Durba镇北部开始的,Durba镇外的金矿工人是第一批死亡者。但是,地方的偏僻和政府当时的战争使CDC和WHO的专家们知道次年5月才得知此事。1999年中期,流行到达爆发高峰,新的病例只到2000年九月才为人所知,在那时已经有99个人受到感染,死亡率超过80%。超过半数的死亡者是金矿工人,由此可以探知病毒的来源。 Nichol与同事们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国家病毒研究所,与病毒学家Robert Swanepoel一起,测序得到马尔堡病毒的部分基因。令人震惊的是,病毒的基因变异性极大,来自同一祖先的,足有16%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相反,造成1995年科威特,DRC的埃博拉大流行,感染315人的病毒株却完全没有基因变异。由Durba的情况得知,马尔堡病毒至少在人群中分别感染了7次。这些发现提示这个罕见的微生物正在人群中制造新的传播。 为了寻找病毒的动物宿主,工作队在金矿里至少捕捉了500只蝙蝠。许多科学家认为,马尔堡和埃博拉的天然宿主是动物,如啮齿类或猴类,因为人们经常和它们接触(Science, 22 October 1999, p. 654)。Swanepoel曾在早期用实验方法造成蝙蝠感染埃博拉,因此蝙蝠有可能是最早的感染源。但今天Nichol宣布,这个推测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到这次会议为止,大部分蝙蝠经过检测,并没有发现马尔堡病毒感染的迹象。但是,还有一丝希望:部分蝙蝠可能携带病毒,其他的宿主—包括节肢动物,昆虫、蜘蛛等—应该在考虑之列。 毛细血管破漏? 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破坏性症状(休克和大出血)的机理同样复杂。早先的研究表明,病毒侵害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系统的巨嗜细胞和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是否直接受到埃博拉和马尔堡的攻击还不明确。有些研究者(不包括全部)认为这些细胞的损害导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倒流入外周器官,从而造成循环系统的崩溃并使人快速死亡。 CDC的病理学家Sherif Zaki和病毒学家Gary Nabel(NIH疫苗研究中心主任)都肯定内皮细胞受损的关键作用。Zaki通过科威特埃博拉死者的尸检,发现毛细管内皮严重受损。为了找到受损原由,Nabel的队伍和CDC及NIH的人在一起,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了表达埃博拉蛋白GP(GP蛋白是病毒的外壳蛋白)的人内皮细胞,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8月刊上。实验结果令人惊异,24小时内,细胞就不再互相黏附,几天之内,细胞就死亡了。如果将编码GP的基因直接表达在从人或猪的血管上,血管在48小时内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变成流动的液态。在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损害中,“内皮通透性增加及毛细血管的受损看来是病理损伤的关键”,CDC病毒学家Brian Mahy说道。 然而,还有一些研究者持不同意见,里昂Jean Mérieux实验室的病毒学家Susan Fisher-Hoch认为,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的受害者并没有毛细血管缺漏的症状,如肺水肿及头颈肿胀,只是从严重的类休克症状中恢复的幸存者才有严重的内皮细胞损害。马利兰美军医院感染疾病研究所(USAMRIID)的Thomas Geisbert报道的实验猴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初步研究结果支持此观点。他们观察感染期症状严重时不同阶段的结果显示,知道病程末期,内皮细胞的损害只有少许。 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斟酌。 设计埃博拉 里昂大学Claude Bernard 大学的分子病毒学家Viktor Volchkov的一项研究成果使大家对感染机制的研究可能更容易:基因工程埃博拉病毒,使得大家能够通过突变来研究关键致死的基因和蛋白功能。“这是本次会议最让人激动的事”,Fisher-Hoch说。去年,Volchkov与马尔堡病毒研究所的同事们一起,明确了埃博拉病毒的基因序列:18,959碱基的单链RNA。研究者们现在采用埃博拉基因组的互补链构建成DNA分子,将此DNA导入细胞系,并表达埃博拉的四个关键蛋白,包括结构蛋白GP,此细胞系即可产生新的RNA埃博拉病毒。结果是实验室制造出一种能转染给其他细胞系、具全能感染性的病毒。 “我们现在能回答所有关于埃博拉毒力和发病机理的问题,”Bray说。通过改变互补DNA的序列,Volchkov的工作组已经研制出一种埃博拉突变体能够诠释病毒的致死效应。GP蛋白(毒性最强的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使病毒能复制出更多的蛋白质。Volchkov确定了病毒有GP生成“自我控制”机制,以免在病毒传播到其他非感染细胞之前,那些感染细胞就被杀死。Feldmann从中也看到了可制作基因工程疫苗的策略。 几年来,疫苗研究者在努力制造抗马尔堡和埃博拉的疫苗,在几内亚猪和猴身上的实验已经成功。在会上,Nabel报告了他在DNA疫苗上的新进展。采用所谓的“prime-boost”疫苗技术,Nabel和同事们—包括NIH的博士后Nancy Sullivan和CDC的Anthony Sanchez—给四支猴子注射了包含“裸DNA”的疫苗,此DNA与埃博拉的GP蛋白基因互补,随后再注入用腺病毒载体包装的基因。免疫后的猴子在感染埃博拉疫苗后免于死亡,而未接受免疫的对照组很快就死掉了。 尽管这次会议让人感觉到在病毒研究方面有不少进展,可是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在非洲的肆略还将持续,直到我们真正研究出有效的疫苗,我们才有可能战胜它们。 埃博拉病毒在人体发作机制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人类对埃博拉病毒的了解依然很有限。一般认为,这种病毒会侵入并杀死抵抗感染的白血球,由此破坏身体的抵抗力。这种病毒隐藏在免疫系统的“巡逻卫士”———巨噬细胞内,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巨噬细胞可以清除细菌感染,但却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巨噬细胞不会当即死亡,它会发出红色警报,在血液中流动时疯狂地释放细胞激素。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激素的释放会向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发出警告,联合起来打击病毒。但是,遭到埃博拉病毒攻击时,程序就被打乱了。激增的细胞激素会冲破血管壁,血液渗透到周围的组织里。这一循环将不断重复,直到被感染者鲜血流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惟一知道的是:这一过程一旦开始,大量流血便几乎是不可能被阻止的。简单来说,就是逐步扩散的器官损坏。这有点像是被千刀万剐而死。你全身上下会布满无数细小的伤痕。

记得采纳啊

⑹ 德国现在流行的细菌感染是什么引起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新型高传染性菌株
是一种罕见的血清型细菌,患者以急性腹泻,腹痛起病,之后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继而可发生多器官受损,甚至死亡

初步调查是由于生吃被污染的蔬菜所致
6月18日在法兰克福的溪水中发现了EHEC病菌

如果出现急性血样便腹泻,腹泻后无尿或者少尿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告知是否有到欧洲如德国的旅行史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一般都简称E.coli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中大部分无害,且是人体肠道的益生菌,能够提供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并且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一般寄生在人和温学动物肠道中。常规的食品检查需要检测大肠杆菌。

这次这个Ehec实际是个缩写,全称是enterohemorrhagic E.coli,肠道出血型大肠杆菌。它是六种病原性大肠杆菌之一。EHEC的特点是引起腹泻(不含白血球,估计这个可以做诊断标准)痉挛性腹痛、粪便带血、出血性结肠炎、发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有时有血栓性血小板缺乏紫癜(TTP),主要发生在小孩和老人中,尤其容易在食用未煮熟的碎牛肉之后发生。当然这也是一个大概念,其实底下包括了各种菌株,按照血清型划分,这次惹祸的是O104:H4,这个菌株非常少见,因此情况才尤为复杂。

一般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在75摄氏度以上加热一分钟就可以灭活,因此美国农业部规定肉饼的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6.60摄氏度才可以确保安全,该菌在冷冻储藏下依旧可以存活得很好。
现在这个O104:H4产生类志贺菌毒素Shiga like toxin,类志贺菌毒素有两型,这次这个不能很好被志贺毒素的抗血清中和,因此猜是II类。不过据说在Fulda入院的一位孕妇用的是抗体疗法,不知效果怎样。

找到的文献是关于另外一个致病菌株的,其中描述“大部分消毒剂均可以轻易杀死该菌,可用碱性肥皂或70%酒精消毒”,尽管不是一个菌株,但是不会差特别多。
美国1991年麻省有23人饮用苹果汁而造成E.coli O157:H7(注意这里是个例子,是常见的EHEC,不是这次的菌株)中毒,该产品没有经高温灭菌,且该菌株耐酸。1993年,由蛋黄酱(酸性)引发的中毒可能也有关,该菌株可以在Mayonnaise中5摄氏度下存活55天。
日本1996年大阪有1万7千人感染Ehec,13人死亡,原因是萝卜籽芽菜

治疗方法目前有血浆置换和注射单克隆抗体 Eculizumab等
传染源有的不明确,例举出现较多的:汉堡中的肉饼、人人之间接触、碎肉、苹果汁、水、生牛奶、三明治

疑似病例参考,建议对以下人群进行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1.腹泻,大便带血
2.凡是与食品的生产、经销和流通有关联的职业或是在厨房和餐厅工作以及在集体食堂工作
3.已经是HUS病例(Ehec感染不意味一定出现HUS症状,也就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这条具体见下)
4.与HUS患者有接触的人
5.有急性肾病的儿科患者

HUS,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标准
1.前期表现:腹泻、腹痛、呕吐及食欲不振数天;
2.急性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表现广泛出血倾向;
4.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少尿,无尿;
5.其他:如循环系统表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神经系统(嗜睡、抽搐、昏迷)。

RKI(德国负责公众传染病预防与监控的权威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上说感染后腹泻伴随痉挛性腹痛开始至出现HUS综合征的时间平均为3至4天

有初步迹象显示本次流行菌株也可以实现人际传染,但目前感染源的调查仍主要集中在食物特别是蔬菜排查。
迄今的调查结果仍是患者明显比没有患病的人更经常生吃西红柿、黄瓜或生菜等带叶色拉菜和生豆芽。因此该研究所仍然保留消费者应忌生吃上述蔬菜的建议。

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完成欧洲大肠杆菌疫情致病细菌的基因排序,发现该细菌系一种新型、高传染性有毒菌株,并且对部分抗生素有抗药性。“该大肠杆菌系一种高传染性且有毒的新菌株,”研究所的科学家说,该细菌与另一种名为EAEC 55989的大肠杆菌菌株极其相似。EAEC 55989大肠杆菌最初发现于中部非洲,可以引起严重的腹泻。

症状奇特,患者出现神经系统障碍

在临床治疗方面,德国医生报告说,本次流行已有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出现并发症,其中有些病人根本没有常见的腹泻症状,却出现了神经系统障碍。德国媒体引述石荷州大学医院的内科专家莱纳特的话说,医生们在本次流行中遇到了不少完全意外的病程。

德国神经病学学会1日发表公报,建议各地医院让重症患者在病程早期就接受神经病学治疗。

“毒蔬菜”在德致病可能持续数月

德国负责应对境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暴发的公共卫生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赖因哈德·布格尔2日说,疫情可能持续数月,污染源“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他认为,疫情持续时间长短取决于是否还有受污染蔬菜在市场上销售以及最初污染源是否还处于活跃状态。另外,美国方面确诊,两名从德国汉堡返回的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疫情暴发一个月来已有至少470个病例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这种严重并发症,造成肾损伤

研究团队还于5月31日公布了新开发的一种检测O104:H4型大肠杆菌特异性的快速诊断法,4小时内就能确认患者或食物上是否带有这种病菌。中国人没有必要恐慌,因为这次暴发的毕竟不是一种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的疾病,而是一种通过不洁食物或染病人畜排泄物传播的肠道疾病,预防该病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特别是华人很少生吃食物,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耐热性较差,食物在70摄氏度以上的水或汤汁中煮几分钟就能灭菌。

但同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传染性很强,100个细菌就能造成感染,而沙门氏菌等一般要1000个以上才能引起感染。预防肠道感染的最佳方法是谨防病从口入,勤洗手并注意食品卫生。

⑺ 世界上都有那些知名的病毒

世界上都有那些知名的病毒?

病毒是一种比细菌还在要微小的,非细胞生命,只寄宿于细菌,植物,动物,人类当中才能生存。我们都听说过病毒,但对病毒却非常的不了解,非常的陌生。下面列举的一些知名的病毒,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如: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海洋当中,真正的主宰是病毒。拿一个250Ml的杯子装一杯海水,里面所停含有的病毒数量超过地球人口总和,数量高达300亿个以上。但绝大多数都是对人无害的。

要知道20%的海洋生物代谢都需要病毒进行。如果海洋当中没有病毒,整个海洋的生物,生命就会嘎然终止。

下面让我们来认知一下我们听过,熟知的一些病毒:

一:天花病毒。

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仅在20世纪天花就感染杀死了3亿人。

因为疫苗的发明,使得天花病毒传染病,是目前唯一被消灭的病毒。目前天花病毒基本消灭。

到目前为让步,天花是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早在16-18世纪,每年死于天花的人数,欧洲约为50万人,亚洲约为80万人,而整个18世纪欧洲人死于天花的总数,则约在1.5亿人以上。

19世纪至20世纪初,天花依然横行无忌,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直到天花疫苗的产生才终结。

二: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并不是致命的病毒,但全世界约有3.5~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目前中国也有过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情况下都是处于非传染状态。

目前已经出现了乙肝疫苗。肝炎往往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是传染性疾病,患者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面黄等症状。

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而导致患者死亡。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同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同。乙型,丁型肝炎主要通过与被感染的人的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接触传染。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染。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过饮食传染。

三:HIV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是目前最令人害怕的病毒,一旦感染上了艾滋病毒,人体的免疫力几乎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因为艾滋病毒的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地分裂后就变异。

通常别的病毒分裂繁殖后一代都是一样,它却是变异不同的。这使得研发的药物跟不上病毒的变异。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疫苗与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目前全球有3600万人死于艾滋病毒瘾。该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四:马尔堡病毒。

该病毒最早在1967年发现于德国马尔堡,引发的传染病称为马尔堡出血热。在非洲的地区也流行。亚洲地区较少出现。

该病毒可以通过体液(血液、排泄物、唾液、呕吐物等)传播。病患者病状为发高烧,腹泻、呕吐,身体各孔穴严重出血。通常病发后一周死亡。

病发死亡率为25%至100%。对于这种具高度传染能力,而同时致命的疾病,目前没有任何疫苗或医治的方法。

五:轮状病毒。

感染轮状病毒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发病,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怕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表现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症状可持续3~9天。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每年全世界导致婴儿死亡人数约为90万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0-2岁的婴幼儿感染人数约为4000万人,含新生婴儿。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人数的1/4,是引起婴幼儿严重腹泻的最主要病原。

六:登革热病毒。

发生在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球每年发生5000万~1亿个登革热病例,有24.5亿人受到感染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死亡率高达20%。

病毒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可引发急性传染病登革热。这种疾病最初发生在热带地区,通常大多是发生在这些地区的雨季,这种环境下极易滋生大量携带病毒的蚊子。

登革热影响所有年龄的人,但是大部分的登革热却发生在年龄15岁以下的儿童。

七: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流行于非洲,是目前为止,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被称为地球上最危险的病毒。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埃博拉病毒外形组织结构十分的诡异,如同幽灵诅咒的符号一样。一旦感染上,几乎就是死亡。

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

目前还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

从1976年至2012年爆发了23次。2014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像。

八:流感病毒。

流感具有季节性。2019年9月~2020年1月底,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已经有1900万人感染流感,造成至少1万人死亡,其中包括68名儿童。

一旦感染上甲型流感,它就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繁殖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也增大,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

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非常的高。

WHO统计,在流毒爆发的季节,全球死于流感病毒的人数高达50万。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丙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

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

九: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是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狂犬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狗,其次为猫,狼等。如果不小心被犬,猫,狼等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黏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注射疫苗。

一旦得了狂犬病毒,死亡率几乎100%。得了该病毒后,通常会在人体内潜伏1-3个月左左,病毒最终入侵到人体的 中枢神经系系统,而导致死亡。

没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当神经症状出现后几乎必然死亡,通常的死亡原因都是由于中枢神经,即脑,脊髓神经,被病毒破坏,最终死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脏器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十:SARS非典病毒。

该病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病毒可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即我们熟知的SARS。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SARS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该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十一:新型冠状病毒。又称为:新冠肺炎。

2020年1月刚爆发于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到2020年2月10止,其确诊感染了4万多人,死亡人数超过了900人。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管控。期待疫情的好转。

新型冠状病毒,从病毒的形状来命名,是病毒的变异后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人际传播。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有两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症状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发热,干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正处于冬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要增强自我的卫生保健意识,优质饮食结构,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做好规避致病源,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人多集中的地方,外出必须佩戴口罩,注意洗手消毒。在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⑻ 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病毒 当年日本德国为什么只使用报少数病毒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管是人,动物还是其他类似的东西,都是活的,都有权利被尊重。人类的生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为它是珍贵的,但是人类残忍地杀害动物,想象一下动物的感受,它们有思想,有野心,它们把人类当作最大的敌人。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作为最大的传染病,是时候反思一下。.

⑼ 病毒是什么

网络哥!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目录

概念
基本信息
来源
特性
分类
历史
培养和检测
化学组成及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
概念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概述
病毒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其主要特点是:
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过滤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简单理解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病毒的形态
(1)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冠状病毒;(5)丝状病毒
(6)链状病毒;(7)有包膜的球状病毒;(8)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9)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即螺旋对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和二十面体对称(等轴对称,代表腺病毒)。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代表T偶数噬菌体)
病毒的大小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由于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体,故单个病毒个体不能称作"单细胞",这样就产生了病毒粒或病毒体(virion).病毒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core)或基因组(genome),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capsid).衣壳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subunit)——衣壳粒(capsomere)所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核心壳(nucleocapsid)。有些较复杂的病毒,(一般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其核心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glycoprotein)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envelope)。包膜中的类脂来自宿主细胞膜。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spike)等附属物。包膜的有无及其性质与该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功能有关。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病毒出现假说:
1.蛋白质、核酸遗失说:
大生物(此处大生物意思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区别于病毒的非细胞结构生物)由于细胞脱落和破裂,导致游离的蛋白质和DNA、RNA的出现,在某种情况下,这些蛋白质由于化学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可容纳小分子的结构,很多这样的蛋白质,里面裹着DNA或者RNA,甚至单独的蛋白质和单独的DNA、RNA游离,这些散落的游离的分子,有一些个别的和大生物细胞膜有亲和性,大生物细胞通过吞噬作用使其进入细胞,其DNA、RNA得以表达,然后通过进化形成现在成熟的病毒。
2.生命起源说:
病毒是最原始的生命体,早在没有细胞之前就有病毒存在,那时的病毒还只限于蛋白质和核酸,没有表现出病毒的寄生特征,当细胞体生物出现之后,个别这种蛋白质和核酸或他们的复合体表现出寄生性,后续过程同上。
编辑本段
来源

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叶病毒。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
1886年,在荷兰工作的德国人麦尔(Mayer)把患有花叶病的烟草植株的叶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烟草的叶脉中,能引起花叶病,证明这种病是可以传染的。通过对叶子和土壤的分析,麦尔指出烟草花叶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i)重复了麦尔的试验,证实了麦尔所看到的现象,而且进一步发现,患病烟草植株的叶片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还能引发健康的烟草植株发生花叶病。这种现象起码可以说明,致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但伊万诺夫斯基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时代,伊万诺夫斯基未能做进一步的思考,从而错失了一次获得重大发现的机会。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Beijerinck)同样证实了麦尔的观察结果,并同伊万诺夫斯基一样,发现烟草花叶病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但贝杰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细菌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从这些实验结果,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三个特点:1,能通过细菌过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3,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神奇的病毒“诞生”了!
几乎是同时,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Loeffler)和费罗施(Frosh)发现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由于病毒的结构和组分简单,有些病毒又易于培养和定量,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后,病毒始终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在实践方面,病毒的研究对防治人类、植物和动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如病毒疫苗的发展,利用昆虫病毒作为杀虫剂等。1982 年将资料齐全而能分类的病毒划分为7大群:(双链)ds DNA,有包膜;(双链)ds DNA,无包膜;(单链)ss DNA ,无包膜;(双链)ds RNA,有包膜;(双链)ds RNA,无包膜;(单链)ss RNA,有包膜;(单链)ss RNA,无包膜。
编辑本段
特性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 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1.标准病毒与缺陷病毒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由于其基因组因某种微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转录过程的错误而发生突变,以致有装配不全的病毒颗粒产生,称为缺陷病毒,产生缺陷病毒的原亲代病毒,则称为标准病毒,缺陷病毒颗粒有干扰标准病毒繁殖的作用。
2.假病毒与真病毒一种细胞有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在增殖过程中,一种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外壳,这就是真病毒,是这种病毒的应有“面目”;如果一种病毒的核酸被以另一病毒编码的外壳,则称为假病毒,此时一种病毒的本来性质,被另一种病毒的性质所掩盖。
3.杂种病毒和纯种病毒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时,除了出现假型病毒外,还有可能出现病毒核酸重组的情况,即一种病毒颗粒之中,可含有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此可称为杂种病毒,这是病毒学中一个相当常见的现象。
三、病毒病理学的两重性
1.病毒的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关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问题,是同宿主细胞相对而言的,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机体水平,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细胞水平有细胞病变作用,但在机体水平可能并不显示临床症状,此可称为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感染。
2.病毒感染的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急、慢之分,有的病毒一般只表现急性感染而很少表现慢性感染;有的则既有急性过程,也有慢性过程。
目前对病毒的概念可以是:病毒是代谢上无活性,有感染性,而不一定有致病性的因子,他们小于细胞,但大于大多数大分子,他们无例外地在生活细胞内繁殖,他们含有一个蛋白质或脂蛋白外壳和一种核酸,DNA或RNA,甚至只含有核酸而没有蛋白质,或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它们作为大分子似乎太复杂,作为生物体它们的生理和复制方式又千姿百态。Lwoff在“病毒的概念”一文中强调病毒的特殊性时指出,“病毒应该就是病毒,因为它们是病毒”。

⑽ 世界十大传染性病毒,是哪十大病毒拜托各位大神

1: CIH CIH病毒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台湾,是公认的有史以来危险程度最高、破坏强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能够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并据此继续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 CIH的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盖主机硬盘上的数据并导致硬盘失效。它还具备覆盖主机BIOS芯片的能力,从而使计算机引导失败。由于能够感 染可执行文件,CIH更是借众多软件分销商之力大行其道,其中就包括Activision游戏公司一款名为“原罪”(Sin)游戏的演示版。 CIH一些变种的触发日期恰好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病毒。但它不会感染Windows 2000/XP/NT等操作系统,如今,CIH已经不是什么严重威胁了。 2: 梅利莎(Melissa)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 PC。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为 了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 梅利莎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 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而单击这个文件(成千上万毫无疑虑的用户都是这么做的),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更加令人恼火的事情还在后头——一旦被激活,病毒就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台词修改用户的Word文档。 3: 我爱你(ILOVEYOU) 又称情书或爱虫。它是一个Visual Basic脚本,设计精妙,还有令人难以抗拒的诱饵——爱的诺言。 2000年5月3日,“我爱你”蠕虫病毒首次在香港被发现。 “我爱你”蠕虫病毒病毒通过一封标题为“我爱你(ILOVEYOU)”、附件名称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邮件进行传输。和梅利莎类似,病毒也向Microsoft Outlook通讯簿中的联系人发送自身。 它还大肆复制自身覆盖音乐和图片文件。更可气的是,它还会在受到感染的机器上搜索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病毒作者。 由于当时菲律宾并无制裁编写病毒程序的法律,“我爱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过一劫。 4: 红色代码(Code Red) “红色代码”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传播。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从网络服务器上传播开来。它是专门针对运行微软 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的网络服务器来进行攻击。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软曾经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补这个漏洞。 “红色代码”还被称为Bady,设计者蓄意进行最大程度的破坏。被它感染后,遭受攻击的主机所控制的网络站点上会显示这样的信息:“你好!欢迎光临 www.worm.com !”。随后,病毒便会主动寻找其他易受攻击的主机进行感染。这个行为持续大约20天,之后它便对某些特定IP地址发起拒绝服务 (DoS)攻击。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这个病毒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据估计多达100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 5: SQL Slammer SQL Slammer也被称为“蓝宝石”(Sapphire),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现。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蠕虫病毒,给互联网的流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负 面影响。有意思的是,它的目标并非终端计算机用户,而是服务器。它是一个单包的、长度为376字节的蠕虫病毒,它随机产生IP地址,并向这些IP地址发送 自身。如果某个IP地址恰好是一台运行着未打补丁的微软SQL服务器桌面引擎(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软件的计算机,它也会迅速开始向随机IP地址的主机开火,发射病毒。 正是运用这种效果显着的传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钟之内感染了7.5万台计算机。庞大的数据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负,如此循环往复,更高的请求被发往更多的路由器,导致它们一个个被关闭。 6: 冲击波(Blaster) 对于依赖计算机运行的商业领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间受到了“冲击波”和“霸王虫”蠕虫的双面夹 击。“冲击波”(又称“Lovsan”或“MSBlast”)首先发起攻击。病毒最早于当年8月11日被检测出来并迅速传播,两天之内就达到了攻击顶峰。 病毒通过网络连接和网络流量传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个弱点进行攻击,被激活以后,它会向计算机用户展示一个恶意对话框,提示系统将关闭。在病毒的可执行文件MSBLAST.EXE代码中 隐藏着这些信息:“桑(San),我只想说爱你!”以及“比尔?盖茨(Bill Gates)你为什么让这种事情发生?别再敛财了,修补你的软件吧!” 病毒还包含了可于4月15日向Windows升级网站(Windowsupdate.com)发起分布式DoS攻击的代码。但那时,“冲击波”造成的损害已经过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7: 霸王虫(Sobig.F) “冲击波”一走,“霸王虫”蠕虫便接踵而至,对企业和家庭计算机用户而言,2003年8月可谓悲惨的一月。最具破坏力的变种是Sobig.F,它8月 19日开始迅速传播,在最初的24小时之内,自身复制了100万次,创下了历史纪录(后来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伪装在文件名看似无害的邮件附件 之中。被激活之后,这个蠕虫便向用户的本地文件类型中发现的电子邮件地址传播自身。最终结果是造成互联网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从此不再成为威胁。为得到线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软宣布悬赏25万美元,但至今为止,这个作恶者也没有被抓到。 8: Bagle Bagle是一个经典而复杂的蠕虫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这个恶意代码采取传统的机制——电子邮件附件感染用户系统,然后彻查视窗(Windows)文件,寻找到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以复制自身。 Bagle(又称Beagle)及其60~100个变种的真正危险在于,蠕虫感染了一台计算机之后,便在其TCP端口开启一个后门,远程用户和应用程序利 用这个后门得到受感染系统上的数据(包括金融和个人信息在内的任何数据)访问权限。据2005年4月,TechWeb.com的一篇文章称,这种蠕虫 “通常被那帮为了扬名而不惜一切手段的黑客们称为‘通过恶意软件获利运动’的始作俑者”。 Bagle.B变种被设计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后停止传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大量的其他变种继续困扰用户。 9: MyDoom 2004年1月26日几个小时之间,MyDoom通过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传播,顷刻之间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冲击波。它还有一个 名称叫做Norvarg,它传播自身的方式极为迂回曲折:它把自己伪装成一封包含错误信息“邮件处理失败”、看似电子邮件错误信息邮件的附件,单击这个附 件,它就被传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还试图通过P2P软件Kazaa用户网络账户的共享文件夹来进行传播。 这个复制进程相当成功,计算机安全专家估计,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个小时,每十封电子邮件就有一封携带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设计成2004年2月12日以后停止传播。 10: 震荡波(Sasser) “震荡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开始传播,其破坏能力之大令法国一些新闻机构不得不关闭了卫星通讯。它还导致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数个航班,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公司不得不关闭了系统。 与先前多数病毒不同的是,“震荡波”的传播并非通过电子邮件,也不需要用户的交互动作。 “震荡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级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一个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复制,蠕虫便主动扫描其他未受保护的系统并将自身传播到那里。受感染的系统会不断发生崩溃和不稳定的情况。 “震荡波”是德国一名17岁的高中生编写的,他在18岁生日那天释放了这个病毒。由于编写这些代码的时候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德国一家法庭认定他从事计算机破坏活动,仅判了缓刑。 十种杀毒软件 金奖: BitDefender 银奖: Kaspersky 铜奖: F-Secure Anti-Virus 第四名: PC-cillin 第五名: ESET Nod32 第六名: McAfee VirusScan 第七名: Norton AntiVirus 第八名: AVG Anti-Virus 第九名: eTrust EZ Antivirus 第十名: Norman Virus Control

阅读全文

与德国病毒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6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0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