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
李鸿章从德国引进的克虏伯大炮有多牛?四十年后的抗日战争时,一炮击烂日军舰艇。
可是,因为清王朝本身的腐朽,有如此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炮,依然没有挡得住列强的入侵,中国还是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当中。所以说,不管多牛的武器,真正要发挥作用还是要使用这个武器的人足够牛。
⑵ 二战德军的大口径防空炮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型号
1、88毫米高射炮
要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非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莫属。虽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拆高中口径高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
88毫米高旅毁尺炮是由世界着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Krupp)公司在二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在虎门余乎沙角炮台现尚存有一门克虏伯公司制造的155毫米大炮,但从未发挥过作用,它的第一发炮弹至今仍卡在炮膛里)。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他们还设计了一个相当精致的自动供弹装置,使该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当希特勒最终抛开限制军备条约的桎梏后,88毫米高炮马上被德国空军--德军的防空力量是归空军管辖--采用,作为中口径高炮的标准装备。
2 36/37 型 88 毫米防空炮
36/37 型 88 毫米防空炮
88mm Flukabwehrkanone 36/37
88 毫米防空炮的后续型号 - 36/37 型 88 毫米防空炮自1936 年起量产, 和18 型相异之处为炮身的形状. 并于 39 年改良了射控系统, 但外观并没改变.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 令它成为盟军空, 陆军的恶梦。
3、40 型 128 毫米防空炮
128mm Flukabwehrkanone 40
105 毫米防空炮开发完毕后, 莱茵金属于 1396 年着手开发口径更大的防空炮, 并于 1937 年开发完成. 于 1942 年投入量产. 和 105 毫米防空炮一样配备于重要城市, 及装设在火车车卡中成为流动防空阵地. 另外还有双联装的128 毫米防空炮 (128 mm Flakzwilling) 装设在德国国内大城市及首都柏林的高射炮塔中, 大约生产 34 门。
4、75mm Flak L/60
1938式75mm Flak L/60是由1934式75mm Flak L/59改进而来,由于88炮的出现,其在战争中使用较少。
初速:847m/s
射程:14167m
射高:11277m
理论射速:25发/分
实际射速:15发/分
俯仰角度:-3°~85°
回转角度:360°
倍径:60
5、105mm Flak 38
初速:881m/s
射程:17457m
射高:12588m
理论射速:15发/分
实际射速:8-10发/分
俯仰角度:-3°~87°
回转角度:360°
倍径:60
6、127mm Flak 38
战时美军情报中提到的火炮,为德海军高炮
初速:762m/s
射程:17914m
射高:12984m
理论射速:12发/分
实际射速:8发/分
俯仰角度:0°~90°
回转角度:360°
7、128mm Flak 40
初速:880m/s
射程:20900m
射高:11582m
射速:10发/分
实际射速:?发/分
俯仰角度:-3°~88°
回转角度:360°
倍径:60
8、150mm Flak
二战中德国150mm高炮仅有一些设计计划和草案,没有真正实现。
只有一个例外:150mm Flak 39
这是战时美军情报中提到的火炮,该炮为海军使用,主要作为高炮和海岸炮。
初速:1051m/s
射程:31076m
射高:20116m
理论射速:12发/分
实际射速:6-8发/分
俯仰角度:?
回转角度:?
9、240mm Flak
与150mm Flak一样的纸面计划。
⑶ 历史上各国装备的海岸炮火力有多大
⑷ 德国在二战期间都装备过哪些海岸火炮,威力都有多大
德国在大西洋沿岸的150mm海岸炮台,和前面提及的210mm海岸炮一样,均采用堡中塔结构,即炮塔安置在加固堡垒中,得到极高的防护水平,但缺点是射界较为有限。图片出处依然称这些150mm炮是斯柯达炮,依然值得推敲,除非是奥匈时代库存的斯柯达炮身管
正在施工中的一处德军305mm海岸炮台,也是采用所谓“堡中塔”结构,周围的“草丛”其实是钢筋茬
德军在大西洋沿岸的210mm海岸炮,图片出处称装备的是斯柯达炮,毕竟一战后斯柯达厂所在的捷克并无海岸线,未曾开发过专用210mm舰炮和海岸炮,倒是应土耳其的招标业务而开发了210mm陆用机动式重型加农炮,即后来德军炮兵装备序列中的K-39炮,但从图上炮堡内伸出来的火炮身管的特征判断,不像K-39
德国SKL50舰炮身管改造成海岸炮,二战时德国利用魏玛时代留存的旧式280mm和305mm舰炮身管改造了不少杂类海岸炮,图上就是一例。可见炮台纯粹是人力操作的,没有任何防护结构,这样的布局,对于炮台选址和减轻岸防设施后勤压力很有好处,主要是无需电力,并且土木工程量也小,但缺点是一旦炮台在战斗中暴露位置,遭受敌舰炮火急袭,外露的炮手很容易遭受伤害,从而影响炮台的持续战力。
“格奈森诺”号的一座三联装280mm装甲炮塔,安置在挪威海岸充当海岸炮
德国SKC28型150mm双联装舰炮炮塔,原本属于德国海军“格奈森诺”号战列舰,该舰装备有四座这样的双联装全封闭炮塔,另有四座单装非封闭炮塔。“格奈森诺”号受重创后,该舰所有炮塔悉数从舰上拆卸,挪用上岸,其中四座单装150mm炮塔安置在轨道平板车上改做列车炮外,其余全封闭炮塔皆改做固定式海岸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