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的教育制度有哪些

德国的教育制度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3-02 12:34:33

A. 德国的教育制度是怎么的

德国小学有1-4年级,小学生10岁时毕业,家长、老师决定上哪类中学
德国中学种类很多,我知道的就有5种。我上过其中的Hauptschule和Gymnasium。
Hauptschule是最简单的,学生16岁(10年级)就毕业,可以工作(前提是有人聘用你)如果没被聘用可以上技校继续学习。当然理论上Hauptschule毕业生是可以考进Gymnasium的,但由于Gymnasium课程比Hauptschule难许多,所以基本没人会去想这条路。
Gymnasium是最难的,只有这儿的毕业生才可以申请大学(18岁毕业,13年级)当然上什么大学,什么系是得看你的毕业考成绩的(相当于国内的高考),Gymnasium有很多AG,就是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下午上课(因为德国中学是半天值的,下午基本是选修)。至于3外(正常学校有德语、英语)基本属于选修,一般从7年级开始,学生必须选一门3外,一般有西、法、拉(因学校而异)到11年级之后就可以不再学3外了。

B. 德国的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德国的教育体制是其以人为本、终生学习。德国教育体制不属于英美所谓的精英教育,更像是全民通识教育。只要完成12年或者13年中学教育,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就可以选择进入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Hochschule,简称FH)或者大学(Universität,简称Uni)继续学习。

德国作为一个由16个州(邦)组成的联邦制的国家,每个联邦州都享有所谓的“文化主权”(Kulturhoheit),负责各自的教育政策。尽管存在差异,但所有的联邦州的教育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结构。

Primarstufe基础教育

德国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满6岁的儿童就必须入学,这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德国多数地区实行四年制,柏林与勃兰登堡是六年制。

大部分州的德国小学生在四年级以后就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拐点,分流到不同中学,能上哪种中学很大程度要看老师的推荐信,而老师的推荐信则会依据学生的成绩。所以可以说,德国的竞争从小学就开始了。

SekundarbereichI中学初级

小学毕业后的教育阶段,主要分为四个类别:

职业预校(Hauptschule)这个方向以职业教育为主,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

实科中学(Realschule)此方向以高等的职业需求为主,可选择继续升学;

文理中学(Gymnasium)通过高中毕业Abitur,可以直接进入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类型,不论是职业教育体系、技术学院或是大学。

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在一些州也有综合中学,将以上三种形式归集在一起,毕业后通过获得不同的文凭进行升学。



SekundarbereichII中学进阶

这部分主要包括文理中学高年级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在文理中学高年级中,除了升入高等院校的要求的Abitur文凭,也因应社会工作需求,提供各种相关于职业的重点科目培养。

如:以科技教育为主轴的高中Technischesgymnasium、以经济领域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还有高级专业学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毕业的高中生领取高中毕业文凭Hochschulreife。

Tertiar bereich高等教育

德国高等教育我们的中国家长就比较熟悉了,即便在国内,也有不少学生在高中就准备到德国留学。这些大学主要分三类:

综合性大学(Universitet)这类大学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强调系统的理论知识。此类院校可授予本科、硕士以及博士学位。

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 schule)这类大学偏重于实践应用教育,学生通过4至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

艺术院校(Kunsthoch schule)这类大学专门针对艺术类学生,其中包括音乐学院、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等。

德国教育体系严谨且多样化,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均等也是德国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和严格的税收制度使得受教育的机会遍及德国社会各个阶层。无论是一名工厂员工,还是大型企业高管,子女都可以在德国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另一方面的平等体现在德国教学的均质化,在各类高校排名中,德国高校虽说不在前列,但集中扎堆在前500名。将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在中小学也是如此,在同类型的学校间没有巨大的优劣差别。

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均质化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等特点让德国的教育体系为世界所承认,也是使德国成为目前全球的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的重要原因。

C. 德国的教育体系如何

风靡全球的诺贝尔奖已经揭晓,但留给了我们很深刻的思考,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德国教育的快乐天性教育。德国教育学家支持儿童学前教育。他们认为,儿童到7岁之前的教育极为重要。但是不同于中国的学前班,德国学前教育的重点在于创造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孩子能力。

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那么到底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一位旅居德国的妈妈告诉我们,她儿子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个是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使用暴力、不大声说话等。另外一个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但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诸如传话游戏、角色扮演之类的游戏卓有成效。

充满趣味的情景艺术教室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宝宝无意识的心里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里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掘人的生理和心里潜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为2-6岁的孩子量身定制情景剧场与混龄语言开发场景,BBunion独家引入韩国PDM情景艺术课程将认知、品德、艺术与探索完美融合在课程体验过程中,在游戏中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对周边事物的认知水平。在BBunion,孩子们永远会在课程体验中“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原本无聊的概念性学习变得令人充满期待。下一堂课,又有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我呢?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BBunion汲取国际前沿幼儿教育实践精髓,按照适龄发展原则,引进全球超39个国家1000多种品牌教具,源自德国、韩国、西班牙、英国、奥地利、荷兰、法国、瑞士、美国等各地品牌教研团队的成效,并结合BBunion专业课程体系,解锁每个孩子的无限潜能。

BBunion全新概念店的设计理念完整的诠释了我们对孩子的爱与责任,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让孩子出生后不能错过的一堂课。诺贝尔奖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BBunion立志培养创造世界的人。

D.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17、18世纪的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由于封建割据,教派争斗,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德国的资产阶级势单力薄,不敢像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那样起来革命,而是屈从于封建势力。18世纪70年代,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德国教育界出现了泛爱主义,拥护卢梭的思想,注重儿童的自由发展,并开展了广泛的教育活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人文主义运动在德国兴起,古希腊文化和一切有用的东西受到推崇,促进了德国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19世纪初的普鲁士与法国战争对德国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开始经历改革。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德国的经济、教育等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期,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要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德国境内小邦林立,长期的封建割据使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当缓慢,资产阶级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随着工人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德国资产阶级更是不敢进行反对封建贵族的革命斗争。这是德国国内形势的显着特点。当然,整个欧洲政局的发展和变化,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德国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强迫义务教育
德国最初的学校教育和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首先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使新教教派在德国(特别是在其北部)占绝对优势。从路德派到虔信派,基于对新教势力扩展的需要,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受路德(1483-1546)思想的影响,得意志境内各邦从16世纪中期开始先后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使德国成为近代西方国家中最早进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1559年,威丁堡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子女上学;1580年,萨克森也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1619年,魏玛颁布的教育法令规定,8到12岁的儿童都要到学校读书。在众多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的公国中,普鲁士的教育法令最为突出。普鲁士于1794年颁布的《民法》中列有学校教育条款,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包括大学)均系国家机构,管理和教育青年是国家的职责,学校要给学生以有用的知识;学校的设立必须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受政府的监督,政府随时可以派人对学校进行视察、督导。《民法》还规定:即使仍由教会办理管辖的学校,或由政府和教会共同管辖的学校,也必须按照国家即定的立法行事,如遇争执,决定权在政府。《民法》虽然不是专门的教育法规,但在德国,一般把它视为普鲁士世俗教育的"大宪章"。此外,普鲁士的几任国王先后多次颁布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国家办学、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师、家长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虽然其中的许多法令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但它们表明了德国近代教育的世俗化特点。
二、文科中学和实科学校
在17-18世纪,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学,它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或公学,17-18世纪是文科中学古典色彩最浓的时期。文科中学是完全反映贵族要求的一种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这种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升学做准备,使贵族子弟以后成为社会上层职业者,如医生、律师、牧师和官吏等。文科中学与初等学校无直接关系,早在17世纪以前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不成文的法规,到初等学校受教育,是劳动者子弟的义务,而上文科中学学习则是王公贵族们的专权。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有权升入大学,所以文科中学和大学有着直接的联系,文科中学的任务就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训练一般的官员。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近代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18世纪初德国就已经出现了与文科中学相对的实科中学,并逐渐得到发展。实科中学的发展是因为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虽然比较缓慢,资产阶级也较软弱,但工商业仍有所发展,贵族独享中等教育的现象对资产阶级的成长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专门训练贵族子弟的文科中学,也根本不能适应和满足工商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科中学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因而发展较快。1659年,虔信派教徒弗兰克(1663-1727)在哈勒开办了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方法进行教学,以后又创办了科学学校。1708年,虔敬派的席姆勒(Christopher,1669-1740)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育内容除宗教外,还有数学、物理学、机械、天文、地理、法律和制图等。在这些科目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绘画、图表、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以求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747年,赫克(1707-1790)在柏林开办了"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是德国第一所正式的实科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学生先在预备班里学习,然后各按志愿选择一项专科,如几何、建筑、物理、商品制造、贸易或经济等。该校着有成绩,还附设了工艺学习班和师训班。此后,德国实科学校一直延续下来,到19世纪逐渐成为德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科学校的出现,揭开了文科中学与实科中学斗争的序幕,也体现了新的自然学科与旧的古典学科的较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的生产方式的斗争,加强了科学与教育的联系,对文科中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整个18世纪,实科中学的力量较之文科中学要弱小得多,它的社会地位比文科中学也要低得多。
三、泛爱主义教育
18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以泛爱主义为宗旨、创办"泛爱学校"的教育运动。"泛爱派"的创始人巴西多(1724-1790)根据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应培养学生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反对压抑儿童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最主要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和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他们要求教育者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地发展,他们还重视体育,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智发展 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泛爱主义者所办的学校中,户外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巴西多还提出寓教育于游戏中的进步教育主张,并呼吁社会捐资助学。在教学上,泛爱主义者重视发展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1774年,巴西多在德骚创办了一所"泛爱学校",实践他的教育主张,泛爱学校招收6到18岁的学生,对其中准备培养成师资的那部分学生免收学费。这所学校虽然只存在19年,但在改变德国封建教育方面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在它的影下,当时德国还开办了另外一些泛爱学校,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实科知识、本国语、外语、体育、音乐、舞蹈等科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方法,以直观性原则为依据,通过对话、游戏和参观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智力,让儿童主动地学习。
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泛爱主义教育家们还写作、出版了一些教育着作。1770-1774年间,巴西多出版了小册子《初等读物》。这是与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相类似的带有插图的儿童读物,在当时很受赞扬和欢迎。在此期间,他还编写了《教育方法手册》。另外,后来开办泛爱学校的萨尔斯曼在1774-1881年也着有三部通俗教育书籍,分别批评当时教育的弊病,阐述了新教育的要求及师资培养等问题。这对推动泛爱学校的发展以及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进行重大变革的发展时期。1806年,普鲁士战败,促使德国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义的推动下,德国调整、改组了教育领导机构,接着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任德国教育部的部长。他依据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学制、课程、考试、教法、学校管理和师资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四、洪堡德教育改革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进行重大变革的发展时期。1806年,普鲁士战败,促使德国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在新人文主义的推动下,德国调整、改组了教育领导机构,接着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在教育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洪堡德(1767-1835),他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任德国教育部的部长。他依据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学制、课程、考试、教法、学校管理和师资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在初等教育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在学科内容上,他减少了宗教神学课,增设了实用知识的学科,如博物、史地、自然常识,使学生能学到广泛的、有用的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废除体罚和死记硬背,采用实物直观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洪堡德还特别注意小学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改进和提高了师资培训工作。他一方面从瑞士邀请了裴斯泰洛齐的学生席勒(1774-1847)到普鲁士办师范学校,另一方面还派谴18名教师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齐本人学习,以便在德国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小学师资。在此期间,先后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齐学习的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等人,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寻找改进教育的途径。18世纪初,德国就已经建立了师范学校,去瑞士学习的人回国后,按照裴斯泰洛齐的办法又开办了许多师范学校,到19世纪20 年代至30年代期间,德国的师范教育因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有了较大的发展。第斯多惠就是直接接受裴斯泰洛齐的思想在德国办师范教育的一个着名的教育家。此间,德国师范学校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师范生的学习科目范围较广,包括德语及文学、数学、地理、历史、自然、物理、教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也包括神学课,在教学上也采用了一些积极的方法。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多具有一定基础的小学师资,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等教育上,洪堡德的改革使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至教师的质量,都有了较大的起色。1810年制定的中学教育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把语文、数学作为基础课程,还增加了地理、历史和自然科学的科目。这样,教学内容由单纯的古典主义变为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古典中学比较接近于实际生活。此外,洪堡德在改革中规定,凡是要担任中学教师的人必须通过国家考试,合格的给以中学教师称号。这项考试由国家委托大学办理,考试科目和要求都以大学为训练中学教师所开设的课程作为依据和标准。这改变了文科中学教师只能由神学家、牧师担任的现象,打破了文科中学对僧侣依赖的局面,因为在此以前,文科中学的教师一般都是由大学神学科毕业和准备从事牧师职务的神学者担任的。
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1810年,洪堡德在一些同事的帮助下创建了柏林大学,采用新的办学思路和计划,把着眼点放在高深的专业研究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上。在教学方法上,设讲座,不用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提倡师生的独立研究和对学术方面的建树及贡献。在此基础上,很多新大学都仿照柏林大学的模式先后建立起来,如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等。原来留存下来的大学也尽力仿照新大学进行一定的改变。洪堡德提倡的大学办学方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改进和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E. 德国采取的教育制度是什么

德国基本法赋予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 德国的教育政策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自由选择学校、培训场所和受教育的方式。

F. 李工真所说的德国采取的教育制度是

一、普通中等教育改革
20世纪末,德国在普通中等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缩短取得高中毕业文凭所需要的时间,将文理中学的学制由9年减为8年。
2、为保证高校生源的质量,改变大多数州由文理中学自己命题考试的状况,在州一级实施统一的中学毕业考试。
3、对全国文理中学毕业文凭考试所包括的必修科目做出统一规定,至少应该包括德语、一门外语、数学以及一门自然科学科目(即生物、物理或化学)。
4、在课程方面,增加开设科目的宽广性,更加重视普通内容的教学和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适应欧洲统一趋势,加强有关欧洲的教育;改进劳动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把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渗透进各门课程。
二、职业教育改革
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于1994年推出了强化职业教育的重点措施,其要点如下:
1、经济界必须在德国所有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位置。
2、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使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有更多职务升迁的机会。
3、增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融性与互补性,承认两种教育证书的等值性。
4、提高青年人职业培训的比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使学习困难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加那些就业前景有保障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三、高等教育改革
德国社会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在一个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不断削减财政预算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却数次大幅度提高教育和科研经费,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针对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改革僵化的教授晋升体制,设置“青年教授”席位。这项新计划使得那些有才华的青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有可能直接晋升教授而无须参加教授备选资格考试。“青年教授”拥有独立科研、教学和带博士生的权利,有自己的预算,可以成为终身教授。
2、改革学习和学位制度,加强与其他欧洲国家的交流。为加强大学生对欧洲一体化趋势的适应意识和适应能力,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简称DAAD)在2000年决定,今后将把五分之一的德国大学生派送到国外大学学习一个月。同时,德国高等教育界自身也开始加强欧洲课程开发。欧洲课程的特点是课程的国际性和一段时间的国外学习。此外,德国正准备参加扩展中的欧洲学分转换制度(ECTS),从而有利于各高校间的学习和学生流动。
3、吸引国外人才,使德国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基于人才战略的考虑,德国正设法大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员。2001年7月,德国教科研部通过了一项使德国尽快成为“国际教育之地,国际科研之地”的联合行动。德国工会、企业主协会、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德国工商大会、洪堡基金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等有关教育和科研基金会都是联合行动的成员。这次联合行动主要集中于改善外国人在德国居留的框架条件,加强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化。
4、抢占国际教育市场,加强高等教育出口。德国不仅要争取国外的学生来德学习,还要促进高等教育积极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合作或独立办学。教育部长布尔曼最近与DAAD签署了资助德国高等教育出口的计划。
5、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界科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2001年3月,德国联邦政府提出“知识创造市场”的行动纲领,该行动纲领的出台体现了德国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来理解知识和科研成果,也体现了教育与市场联合的倾向。
6、提高高等学校生源的质量,考虑进行大学入学考试。针对德国大学和经济界所抱怨的高中毕业生质量下降的情况,德国联邦工业协会呼吁高校实行入学考试制度,作为对高中毕业证书质量监督的一种措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对大学入学申请者进行测试。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表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高校必然会采取水平测试的做法。
四、学费改革
北欧大学从2010年起结束免费教育,收费后的德国大学依然是工薪家庭负担得起的,一般收取注册费500欧元/学期,一年两个学期,以目前8.7的汇率来算,每年仅需人民币8700元,其余的生活开支约7万元。
五、学制改革
自2010年起,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全面实行统一的学制、学分制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段式的高等教育学位体制。
总的来看,改革后的德国高等教育学制呈现出几大优势:
一是获得学位时间的缩短。据统计,2009年夏季学期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多数仅需6个学期即可获得学位,硕士学位一般用4个学期,总时间比原来一步到位平均少了近4个学期。
二是学业相对量化。所有在校学生毕业时均可获得文凭的补充说明,对其学习内容、专业特色、文凭层次和所在高校体制等进行详细介绍,便于文凭在欧洲境内互认。
三是英语课程逐步增多,许多大学开设了国际课程,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聘请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

G. 德国在一、二战时的教育制度是什么

帝国时期(1871~1918)
1871年普法战争后,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网迅速扩大,确立了三种类型的普通学校:古典文科中学、文实中学、高级文科中学。在这种普通“补习教育学校”基础上创立了职业学校,并在各地迅速推广。职业学校师资的培训工作逐渐得到重视,有关的培训学校也相继建立起来,这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
魏玛共和国于1920年4月28日通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学校法》,废除了贵族化的预备学校,建立了划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四年制的基础学校,增设了一种新型的九年制中学,名为德意志中学。在师范教育方面,《魏玛宪法》规定,所有国民学校教师都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这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型的高等专科学校随之出现。 4.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
1933年以后,德国陷入纳粹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学校管理制度,各类学校进行所谓的“种族教育”,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受到严重破坏,中学几乎减少一半,高等学校的发展处于停顿状态。

H. 美国和德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
请参考http://teacher.zjnu.cn/learn/course/bjjy/images/052.htm

德国
http://www.fusc-ba.org/wlkc/bjjy/images/072.htm

I. 德国的教育体系和中国有什么区别

德国管家提醒您:
德国教育制度下的大学学历一直是全世界公认的含金量高的教育代表。德国的许多大学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德国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去德国留学日益受中国学生青睐,据统计,近两年,共有22828名中国学生在德国高校注册入学,这一注册人数还正呈上升趋势。
下面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德教育的不同。
德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学位德国教育体制不同于中国和其他欧美国家。德国高校的学位没有学士和硕士之分,学生们经过长期的学习获得名为Diplom的学位,在国际上通常被人们认证为硕士学位。这样本硕连读的学制极大保证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动手能力,让德国的毕业生在全世界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J. 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教育体制——实行12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双向分流。
由于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体制复杂,各种情况并存,但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要交。学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学校发的。一套教材,上一届学生用完后,学校收回,再发给下一届学生用,依次类推。
在德国,国家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家长更有责任让自己的孩子读完12年书。其中,小学上6年,前4年相当于我国的初小,后2年相当于我国的高小,德国人称之为“预备性学习”或“方向性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家长和学校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他们今后向哪个方向发展——是升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

阅读全文

与德国的教育制度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2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09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87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1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45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36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6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15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18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598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1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2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29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38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64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3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6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86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24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