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德国人
前半句和后半句有什么联系吗?德国人的人均素质是比较高。奇怪,德国读博士需要考吗?
⑵ 我为什么喜欢德国
算算时间,我回中国已经快两年了,之间没有回过德国,现在想起,忽然十分想念。我很喜欢德国,尽管很多人对德国不甚感兴趣——规矩太多,生活沉闷,不如中国刺激,也不象美国那样机会多多。就算和一些典型的欧洲国家相比,比如意大利,也没那么有情调。所有这些评价我都同意,然而我还是非常喜欢德国,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那里住过十几年,也不仅仅因为那里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的繁文缛节的确不少,似乎所有的行为都有法律规范,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权益。我清楚地记得,在德国读大学的时候,上法律课时知道有一个法律叫做《硬币法》,其中一条规定在超市付款的时候可以以硬币来支付的最大额度:如果用分尼支付,最多可以使用总面值为5马克的分尼硬币;如果用马克支付,最多可以使用20马克的马克硬币。(那时欧元还在酝酿之中。)假如在超市买了6马克的货品,拿着满满一大捧分尼去付款,超市营业员有权力拒绝去数。如果只买3马克的东西,拿着一把分尼,她则必须去数。我当时刚到德国一两年,看到这里,对于德国法律事无巨细的规定简直是叹为观止。在德国,小到垃圾要分拣,晚上十点之后不能制造噪音,大到申请居住许可,购买医疗保险等等都有法律法规的约束。
德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和人距离相对较远的国家,远没有意大利那般热情浪漫,更不象中国不分彼此。在德国,很多邻居见了面不过点点头,很少有拿着蛋糕去彼此家里串门。同事之间也仅仅是同事而已,上班的时候一团和气,下了班便各奔东西,彼此连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就更别提一齐去K歌了。在中国,就象张爱玲曾经说过的那样,也许因为人太多,所有的隐私都不得不暴露在别人的眼里,距离便不得不近了——试想下,在上海的弄堂或是北京的四合院,又该怎样避免邻居谈论你的私生活呢?所以最后你的事情就变成了我的事情;自然,我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天下一统,大家都是好兄弟。
德国的生活实在是不如中国精彩,如果对于生活你的定义是饭局,KTV,还有夜店。在德国,哪怕是法兰这样的大中城市,过了八九点钟,商店关门,街上行人便稀少起来,大家都各回各的家,晚上在家里和家人一齐吃晚饭。在法兰是很少有KTV的,我知道的一家是华人开的,开在法兰火车站对面的地下商铺。我本人不喜KTV,从来也没有去过,不过据去过的同学们说,客人大概也都是东方人。不过德国人也并非从不出门,大家偶尔也聚在一起吃个饭。然而在德国,在外面吃饭不便宜,所以大家也不会天天下馆子;下馆子基本也是AA制。泡吧是周末的事情。德国的酒吧和国内的静吧差不多,两三个好友晚上去喝杯酒,谈个心。很多德国人也喜欢运动——滑雪、冲浪、潜水。在中国新兴的,受小资追捧的一些运动,德国人已经默默地玩了很多年。而他们的确也就是单纯的喜爱,甚至到了为了兴趣改变生活的地步。我以前的一个同事转到慕尼黑办公室,就是为了冬天每周都可以开车去滑雪。
开始的时候我对德国很是不习惯了一阵子,然而呆了几年以后,便开始喜欢德国。至繁至简——正因为德国规矩很多,所以如果遵守法律,按章办事,就不必担心事情会办不成。大家都遵守秩序,生活反而变得简单轻松。以前忙着对付外部世界变化的精力就可以省下来内省,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正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才不用花时间去做不必要的应酬:想见朋友的时候才约人出来,不想见人决不会有人没有约好就上门来。德国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好,所以可以进行很多户外运动,亲近自然。的确,在德国的生活不是那么充满激情和挑战,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和诱惑。平淡、安详是主旋律,比较适合象我这样性格内向,胸无大志,只想平平淡淡过个小日子的人。
⑶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德国
不,我们最多喜欢德国制造,这还是8090年代的事情,现在,倒是没多偏爱。
⑷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喜欢德国
德国人很严谨,而且对历史错误有深刻的忏悔.德国留学不收学费,德国美眉很漂亮,德国还出名车!
⑸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德国产品
高质量自然就有拥趸,不论是那个国家生产的。中国高铁,中国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一样受到用户喜欢,都是世界顶级质量
⑹ 中国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德国而不喜
可能你要说不喜欢日本把。
德国总统到俄罗斯在二战纪念的地方下跪。
安倍在琢磨自卫队。
而且毕竟日本是打到中国了,德国打的不是中国。
日本现在NHK也播了些道歉的,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想法无法在上一代人中消除了把。
顺带一提喜欢德国有可能喜欢的是军事和科技,并不是别的。
⑺ 德国留学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上德国
价格便宜,学历含金量高,德国国家经济好,毕业就业好,留在德国福利也不错
⑻ 中国人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德国而不喜欢法国
德国制造,包括德国人,给人的感觉:严谨认真。
法国首先治安比较乱,人也比较散漫。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同了。
⑼ 为什么中国人普遍对德国比较有好感
大家好,我是“军事前沿观察站”,很高兴今天能与各位军迷见面!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精彩内容!
德国的形象是世界务实合作者,与中国渊源颇深。
在晚清时期;德国从经济利益作手,帮助清朝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着名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装甲巡洋舰“经远号”、“来远号”,均由德国制造,且一分钱一分货,完全不打折扣,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以殖民者身份介入了中国事务,在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时作过恶。后来盘踞胶东半岛攫取中国利益,但并无杀人放火和婪伦掠夺记录。
一战后,德国殖民者身份变为合作参与者,德国的国防、军事顾问成为民国政府的显耀贵客,德国在中国投资了钢铁厂、铜厂、电气、发电厂、机械厂等,改造升级了汉阳兵工厂,德国还提供军事装备武装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西门子中国南京公司总经理人约翰.拉贝,利用德日盟友身份,筹建了南京国际和平安全区,悬挂纳粹旗,收留保护了25万中国难民,并写下《贝拉日记》,揭露了日军种种残酷罪行,成为还原当时历史的关键证据。他被誉为东方“辛德勒”!在特殊特定历史时刻,一个人的大无畏人道善举,足以改变国人对一个国家形象的认知。
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与中国并无地缘政治的冲突和军事交恶。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后,德国积极跟进,不受意识形态差异限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实用技术,早期有汽车制造,上汽―大众“桑塔纳”轿车生产是成功典范;如今,德国高铁技术为中国高铁在世界封杀日本新干线有助一臂之力之功。
中德互为在亚欧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务实合作多余贸易摩擦纠纷,在世界“G7”成员国中,德国的不歧视、务实不跟风,得到中国尊重。
德国的“欧洲大妈”默克尔总理多次访问中国,在支持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的开放性上倾听“北京声音”,与中国同步;她还深入中国腹地,学习品尝中国的文化烹调,与民间百姓友好交流互动,对提升德国人在中国的亲和力,有“亲善推销”之功。
这点点滴滴积累,大概就是中国人普遍对德国有好感的原因。
但要清醒认识,中德关系并不是以好一叶遮目。在对于人权问题的认识上,中德存在意识上的一些分歧;在欧洲呼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态度上,德国的态度暧昧。中德文化差异巨大,人民缺少交流。严谨刻板的德国人,对中国人多维的思考方式、从善如流的灵活变通处世、个性张扬外露的国民性等,并不完全接受认可。两国人民要实现友好感情真正的相互交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⑽ 为什么中国有很多人喜欢德意志第三帝国
因为强大而霸道。相比之下,那时候的中国表现的并不好。没有人喜欢当被侵略者,但是却有人喜欢当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