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纳粹德军的88毫米炮在二战为什么那么出名
要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得最成功的火炮系统,非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莫属。虽然它是一型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
88毫米高炮是由世界着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Krupp)公司在二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在虎门沙角炮台现尚存有一门克虏伯公司制造的155毫米大炮,但从未发挥过作用,它的第一发炮弹至今仍卡在炮膛里)。当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故该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的。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向飞得更高、更快的趋势发展,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使其赋予弹丸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他们还设计了一个相当精致的自动供弹装置,使该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当希特勒最终抛开限制军备条约的桎梏后,88毫米高炮马上被德国空军--德军的防空力量是归空军管辖--采用,作为中口径高炮的标准装备。
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军提供的PzKwⅠ、Ⅱ型坦克只装有机枪和20毫米主炮,不是对方使用的苏联坦克的对手。此时已有德军将领使用88毫米高炮作为反坦克武器。但它真正成为坦克克星是在四零年的法国战场。
当时交战双方的标准反坦克炮的口径都很小,德国的是37毫米,英国采用的则是2磅(口径约40毫米)炮。并且基于坦克炮与步兵反坦克炮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打坦克--这种看法,双方主战坦克的火炮亦采用同样的小口径。但英国与法国均配备有重型坦克,如英国的马蒂尔斯II型,装甲厚度近80毫米。若不是仗着装有无线电通讯设备,联络指挥方便,再加上英、法军战略战术指导思想失误,而德军则战法灵活,操作熟练,德军的PzKwⅢ、Ⅳ型坦克是根本无法与英法重型坦克周旋的。
1940年五月,隆美尔指挥的第七坦克师从比利时境内向敦克尔克高速挺进,中途遭遇一支英军的反冲击。面对英军的重型坦克,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一个高炮连的88毫米高炮压低炮口,向英军开火,眨眼间击毁英军九辆坦克,迫使英军后撤。这一仗,给隆美尔留下了很深印象。从此,88毫米高炮成为他一张得心应手的反坦克王牌。
1941年二月,隆美尔率非洲军团开赴北非战场。与对垒的英军相比,隆美尔手中的坦克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不占优势。但这个不足却令88毫米高炮有机会大显身手。六月的萨拉姆(Salum)战役中,英军以近240辆坦克向德军占据的海尔法亚(Halfaya)隘口发动进攻。当英军坦克接近德军阵地,霎时间,在预先掘好并经过巧妙伪装的工事里,88毫米高炮发出怒吼。英军被打得措手不及,仓惶败退。是役,英军丢下123辆坦克残骸,其中三分之二是88毫米高炮的战果。
一般而言,反坦克炮是一种被动式的防御武器,通常的使用方法是将其预先布置在敌坦克可能经过的地点,待敌上门。但隆美尔逐渐摸索出一套把88毫米高炮作为主动性攻击武器使用的方法。他先把若干单位的88毫米高炮伪装布置好,然后命令一小队德军坦克向英军阵地发起进攻,当英军派出坦克反击时,这队德军坦克就且战且退,逐渐把英军坦克引入设伏地域。等到88毫米高炮一发言,英军坦克就凶多吉少了。22磅重的穿甲弹可以在近两千米的距离上把英军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击出一个直径四英寸的大洞,但德军往往都等它们进入一千米之内才开火。这时,88毫米穿甲弹从炮口飞至目标只需一秒多一点的时间,英军坦克根本来不及反应,更遑论还击了。一个被俘英军坦克手沮丧地说:“88毫米高炮看起来不起眼,但我们没有任何东西是它的对手。”
除了在北非战场令英军坦克损失惨重,在东线,88毫米高炮也成为德军反坦克力量的支柱。当德军在“巴巴罗萨”的节节胜利中初遇苏军的KV-1和T-34型坦克时,陷入了比在法国战场还尴尬的境地。这两型坦克的装甲防护力是德军闻所未闻的,37毫米反坦克炮弹打上去就象搔痒一样。于是,德军又一次倚重88毫米高炮,而它也再一次不孚众望。
由于88毫米高炮在反坦克方面的出色表现,德军决定进一步发掘它的潜力,在其基础上研制出专门的反坦克炮。40年军方责成克虏伯和莱茵钢铁公司展开竞争设计。最后莱茵钢铁公司成为胜利者,其产品被定名为PAK43。PAK43装在一个四脚座盘上,可以环向射击。它具有惊人的准确度和破坏力,是极其出色的反坦克炮。据报告,它有过击毁3,500米以外的坦克的记录。一次,苏军一辆T-34坦克被一门距离它四百米的PAK43击中后部,整个坦克发动机被巨大的冲击力击出5米,而坦克炮塔上的指挥塔也飞到了15米以外。直至大战结束前,仍没有任何盟军坦克能抵挡它的正面一击。
以型号为FLAK18的原型炮作基础,除了PAK43之外,88毫米高炮还陆续推出其它各种改型,有大大提高了射程射高的FLAK36和41改型高炮,有成为着名的“虎”式重型坦克主炮的42型坦克炮,还有的装备在“豹”式和“虎”式坦克歼击车上作为主炮。据统计,前后共有8型88毫米高炮改型投入使用。
即使担当它的最初角色--高射炮,88毫米也表现得十分出色。它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高炮,和105毫米及128毫米高炮一道,组成中高空对空防御火网,保护德国本土的重要工业中心,使其在英美战略空军的大肆轰炸下仍尽可能地维持生产。
一名在北非战场被俘的德国军官曾对英军提出他的疑问:“在最后的阿拉曼战役中,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那为什么不把你们的3·7英寸高炮(一种性能与88毫米高炮相近的英军高炮,作者注)用作反坦克,它要比你们的6磅(口径约57毫米)反坦克炮有效得多。”成为对比的是另一个被俘英军军官的抱怨:“这太不公平了!你们怎么能用打飞机的炮打坦克呢?”
二次大战,是英国人打赢了;但论对手中武器的灵活运用,则是德国人更胜一筹。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 88毫米
战斗全重 5·5吨
俯仰角 -3~85°
方向角 360°
射速 15-20发/分
垂直最大射程 10350米
水平最大射程 14500米
战斗编组人员 9人
⑵ 德国虎王坦克2种炮塔的区别
1、保时捷的是曲面装甲,炮管中置,而亨舍尔的是平面装甲带猪鼻子防盾,炮管偏右。
2、曲面装甲的保时捷炮塔防弹性能要优于亨舍尔的平面装甲,2种车型的防弹性能都很好,总体来说保时捷的要好点,保时捷是110mm~150mm曲面,亨舍尔是180mm垂直。造价成本保时捷高于亨舍尔,时间也多余亨舍尔,当然工艺也比亨舍尔好点,但是性价比太低。
3、保时捷炮塔存在一定缺陷,这就是为什么保时捷的防弹性能好但是没有量化生产的原因,曲面炮塔制造工艺要比亨舍尔的平面装甲复杂很多,耗费的工时多出很多,而防弹性能跟亨舍尔的相比优势不是非常明显。所以德军选择了工艺简单实用的亨舍尔炮塔,所以这就是保时捷炮塔的车型只有区区50辆的原因,而亨舍尔的有480多辆。
4、由于德国在挪威的钼矿被炸,虎王的装甲里已经没有这种元素了,要脆很多,防弹性能大幅度下降。炮管的话,有单节的也有双节的,前期的保时捷虎王就是单节炮管,后来换成双节的,亨舍尔的是双节炮管。安装保时捷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675000kg,安装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为68000kg。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 总体来说,保时捷的炮塔正面防弹性能要比亨舍尔的好,但是制造工艺复杂,同时侧面也存在缺陷(指挥塔那个鼓包),其曲线外形的高难度高耗时的制作工艺使得战争本来就吃紧的德国选择了更易于制造的亨舍尔炮塔。保时捷炮塔要优于亨舍尔炮塔,不过性价比太低,侧面的话,两者都薄弱。两种炮塔其实不分伯仲,看个人爱好哪个,在天敌横生的年代,虎王的命运比虎式还惨。
⑶ 二战德军的超级坦克有哪些
“巨鼠”
一种只停留在图纸阶段的超级大怪物
自重1000吨,安装了一座“沙恩霍斯特”的380mm炮塔
全重:1000t
车长:35.00m车宽:14.00m车高:11.00m
乘员:20人以上
动力:2台MANV12Z32/44型24缸的柴油发动机/2x8500hp
或8台Daimler-BenzMB501型20缸的柴油发动机8x2000hp
速度:40km/h
武器:2门280mmSK.C/34L/54.4舰炮,
1门128mmKwK44L/55火炮,
8门20mmFlak38L/112.5高射机关炮,
2挺15mmMG151/15机关炮
装甲厚度:炮塔正面360mm炮塔侧面220mm炮塔顶部150mm
车体正面360mm车体侧面250mm
另外还有一些100多吨的重型坦克
比如E100
E-100的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137790kg137.8ton
车长10.27m(炮向前)8.70m(仅车体)
车宽4.48m
车高3.32m(战斗高度)3.29m(运输高度)
引擎MaybachHL234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4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120km
乘员5-6人
火力装备128mmKwK44L/55;150mmKwK44L/38;170mmKwK44&75mmKwK44L/36.5;1x7.92mmMG34
弹药128mm:?发;75mm:?发;7.92mm:?发
装甲40-240mm
E100的资料转自铁血,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好东西不少
给出目前唯一能找到的P1000的图
⑷ 坦克世界中的TD哪国综合最强啊
一个游戏做到一定份上没有最强,只有看你怎么玩。
TD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车抗大炮,TD的炮基本相当于下一个级别重坦的炮,而且TD的炮还比坦克炮瞄准,装弹和精准都高。所以玩TD主要就是玩炮。美系车没有TD,也就是看苏系和德系,苏系炮最大的特点就是火炮威力较大,但装弹较慢,瞄准比较慢,精准差,远距离很痛苦。德系火炮精准很高,瞄准快,装弹速度也快,只是普遍威力较小。穿透都差不多。
车体,从7级车开始德系的猎豹到后面的斐迪南、猎虎车体都很高大,不容易隐藏,但斐迪南和猎虎拥有很厚实的正面装甲,正面硬抗也没问题(侧面脆的很)。苏系车车身低矮,比较容易隐藏。
两系TD我都玩了下,德系的毕业了,苏系的只到su152,当然我不好评论太多。苏系的毕业炮BL-10是所有炮(除火炮)里面威力和穿深最强的,精准也适中(相对于其他苏联炮),唯一缺点就是装弹慢。猎虎的毕业炮也很好,特别极高的精准和瞄准速度在远距离上非常强。
打到这个份上我自己更喜欢德国的TD,苏联炮的精准和瞄准速度让人非常恶心,距离远了打不中,靠近了又容易死,装弹速度又要死不活的。
另外德国车研发很多配件通用性很好,前面的车和后面的车有连贯性,比如火炮和发动机,前面的车研发的可以延续到后面的车。苏联车TD的研发几乎没有什么通用的,每级TD的炮和发动机大多不能用到后面一级,这个也是个恶心人的地方。
最后,别去听什么亲爹光环,到现在还说这些话的人只能说明他根本就不会玩。假如要单纯对比的话,704和猎虎要在平原上1对1单挑,704的胜率为0,亲爹在哪呢。
所以说各系有各系的特点,学会扬长避短的使用自己的车和队友好好配合就能取得最大的战果。
⑸ 第三帝国的很多轻型战舰炮塔布置为什么有很多是前一后二(如柯尼斯堡级和莱比锡级)
第三帝国时期,建成的轻巡洋只有柯尼斯堡级和莱比锡级。其中莱比锡级是柯尼斯堡级的改进型,所以莱比锡沿用前者的前1后2炮塔。
柯尼斯堡是德国在一战后开始建造第一级轻巡洋舰。本来就带有实验性质。在设计时候,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吨位控制在6000吨,并且考虑德国总吨位没英法大,所以强调单舰的性能超过对方,火力指标上采用相对于轻巡洋舰来说巨大的三联装炮塔(林仙级是双联装),为了速度选择3轴推进。
最重要的,考虑到破交战需要,会被多数量的英国船追着跑,设计后卫火力比前向火力更强,才形成了前1后2的反常规设计。(作为假想敌的英国林仙级轻巡洋舰是前2后1的追击型设计)
⑹ 德国在二战期间都装备过哪些海岸火炮,威力都有多大
德国在大西洋沿岸的150mm海岸炮台,和前面提及的210mm海岸炮一样,均采用堡中塔结构,即炮塔安置在加固堡垒中,得到极高的防护水平,但缺点是射界较为有限。图片出处依然称这些150mm炮是斯柯达炮,依然值得推敲,除非是奥匈时代库存的斯柯达炮身管
正在施工中的一处德军305mm海岸炮台,也是采用所谓“堡中塔”结构,周围的“草丛”其实是钢筋茬
德军在大西洋沿岸的210mm海岸炮,图片出处称装备的是斯柯达炮,毕竟一战后斯柯达厂所在的捷克并无海岸线,未曾开发过专用210mm舰炮和海岸炮,倒是应土耳其的招标业务而开发了210mm陆用机动式重型加农炮,即后来德军炮兵装备序列中的K-39炮,但从图上炮堡内伸出来的火炮身管的特征判断,不像K-39
德国SKL50舰炮身管改造成海岸炮,二战时德国利用魏玛时代留存的旧式280mm和305mm舰炮身管改造了不少杂类海岸炮,图上就是一例。可见炮台纯粹是人力操作的,没有任何防护结构,这样的布局,对于炮台选址和减轻岸防设施后勤压力很有好处,主要是无需电力,并且土木工程量也小,但缺点是一旦炮台在战斗中暴露位置,遭受敌舰炮火急袭,外露的炮手很容易遭受伤害,从而影响炮台的持续战力。
“格奈森诺”号的一座三联装280mm装甲炮塔,安置在挪威海岸充当海岸炮
德国SKC28型150mm双联装舰炮炮塔,原本属于德国海军“格奈森诺”号战列舰,该舰装备有四座这样的双联装全封闭炮塔,另有四座单装非封闭炮塔。“格奈森诺”号受重创后,该舰所有炮塔悉数从舰上拆卸,挪用上岸,其中四座单装150mm炮塔安置在轨道平板车上改做列车炮外,其余全封闭炮塔皆改做固定式海岸炮
⑺ 德国二战时期最强的坦克是什么名字
虎式坦克。
在二战战场上虎式坦克是绝对的杀手,美军最不希望碰到的就是虎式坦克,战场上美军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坦克手,整个装甲师牺牲掉了,基本4到5辆谢尔曼坦克才可以干掉一辆虎式坦克,而在当时的战场上联军基本耗费了五万辆坦克才消灭了1500辆虎式坦克。
(7)德国最强炮塔在哪里扩展阅读
虎式坦克
1、1942年3月德军装甲部队开始装备少量极初期型虎式,那时虎式坦克被介绍为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坦克,它的88mm炮是非常强大的,它可怕的装甲厚度可以使它几乎不受进攻的影响及时抵达预定目标,最后它渐渐变的几乎象神话一般的可怕。
2、虎式坦克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⑻ 二战德军的虎式的炮塔前装甲厚度是多少
虎I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有135毫米厚
虎I坦克的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
因为其135mm炮盾和102mm炮塔正面是重叠的(虎式的炮塔正面是一个矩形的框子,因此只有边缘部分和炮盾重叠,重叠部分的总厚度约为200mm),使得要从正面贯穿虎I坦克的炮塔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虎I坦克的车顶也拥有25mm-40mm厚的装甲,比当时任何其它国家的重型坦克顶部都厚,和大多数中型坦克的侧面差不多(如III号、IV号坦克的侧面是30mm装甲,M4谢尔曼坦克的侧面是38mm装甲),能够抵挡远距离落下的大口径炮弹。虎I坦克大部分的装甲是垂直与其它结构相连接的,并采用了咬合连接形式,使其获得了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咬合的装甲块之间都采用了焊接(而不是铆接),焊缝质量很高。
二战经典王牌武器——虎式坦克
德国最初开始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是在1937年,即使在当时人们都认为PzKpfwIII和IV将比它更适合于既将到来的战争。但是当德国的装甲车在1941年的俄国遭遇到苏联的T-34's和KV-1's时,战争对于更新重型坦克的急迫性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了。最终这导致了在一辆坦克的规格之内拥有一门88MM炮,45吨的重装甲以及速度和可操纵性。保时捷公司在一开始影响了这种新坦克的设计,但是他们遭遇了严重的复杂因素。亨舍尔(HENSCHEL)公司当时也开始研制并依附于拥有自己的原型,于是设法说服保时捷公司使他们说出早期的重型坦克设计。两个公司将各自研制出的坦克原型准备好,以备在希特勒1942年4月20日他生日的时候视察。保时捷和亨舍尔(HENSCHEL)的坦克在经过这次考验后,希特勒不顾与DR.FERDINAND PORSCHE’S(保时捷公司的老总)的友谊,毅然宣布亨舍尔(HENSCHEL)公司研制的坦克获胜,当然这次获胜一大部分应归于它较高的机动性。
在1942年8月虎式坦克被规划好开始正式生产。建造一个虎式坦克将用去300,000工时,这几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时的两倍。一辆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国马克,对照一辆PzKpfw III的造价是RM96,200,一辆PzKpfw IV的造价是RM 103,500而一辆PzKpfw
V豹的造价是RM117,000,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武器和无线电。这种新型坦克正式命名为Panzerkampfwagen VI H (88mm) (SdKfz182) Ausfüung H1。虎式坦克计划被认为是在1942年3月装甲部队开始提到虎式坦克的时候构思设计的。
那时虎式坦克被介绍为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坦克,它的88MM炮是非常强大的,它巨大的装甲可以使它几乎不受进攻的影响及时抵达预定目标。即使它渐渐变的几乎象神话一般的比例是可怕的,但它初次登场战斗却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初经历战斗的4辆虎式坦克是在1942年8月派遣到列宁格勒地区。虽然他们的装甲是不能穿透的,但不幸的是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它们在越过沼泽地形展开一列纵队单行时四辆坦克全部被破坏,(其中三辆坦克在随后修复)。但是学术上的和其他的单位不顾这个坏的开始,仍然立刻的把虎式坦克的策略很快的培养和装备于虎式坦克上。到1942年底,虎式坦克的编队已经被配制到俄国,非洲和意大利,训练中心则被确定在德国和法国两个国家,最后调度补给的虎式坦克将有十个重型坦克军营,一个训练军营,三个党卫军重型坦克军营和大德意志帝国装甲车手榴弹兵师,还有少许的额外编队被认为是虎式坦克群的少数。
在1943年到1944年期间的俄国,虎式坦克创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纪录。它们摧毁了及大数量的敌军装备,俄国坦克群经常只是在视野里发现了虎式坦克就会导致他们的全体撤退。在北非和意大利他们有着相似的成功,对同盟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在1943年2月1日,英国俘获了一辆完整的虎式坦克随后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测试。结果令他们沮丧,他们找到的虎式坦克有着真正卓越的射击平台和非常好的保护几乎连最大的反坦克炮也不能将其摧毁。
虎式坦克在同盟军士气上的影响,知名的有“虎式坦克恐惧症”,它强大的影响导致了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禁止一切报告提及虎式坦克在战斗中的威力。但或许虎式坦克们最伟大的名声是来源于在诺曼底的一次单独作战,在那党卫队着名的指挥官Obersturmfürer Michael Wittman在很短的时间内仅用一辆虎式坦克摧毁了由25辆坦克组成的一整个纵队,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履带式小型火炮装甲车。由于盟军的空中优势,虎式坦克们在诺曼底和法国主要是担当静止的防御任务,这样即保存了燃料因为虎式坦克通常消耗大量的汽油,同样也保持了机器故障的最小值。
贯穿整个战争中虎式坦克最大的弱点是其极差的机器可靠性。如果预防的维护不能有规则的进行的话,那么机器的传动不久就无法应付这个巨大的重量。结果是多数的虎式坦克由于机器故障被他们的机组人员抛弃和毁坏。由于虎式坦克的重量原因大多数的救援车将不能对受损的虎式坦克进行拖车救援,虎式坦克经常抓其中几辆去执行救援其他那些在外面遇到麻烦的同伴,虽然这样做是违反规定的。重叠的负重轮同样引发一些问题,冻结的泥土和残骸经常会产生阻塞,这个原因让坦克履带脱节或完全被冻在了原地。庞大的尺寸是虎式坦克另一个弱点,很多桥梁不能支撑他的重量,很多路线它需要提前进行侦察以保证道路足够广阔可以使它通过。虎式坦克有其专用的火车来运输,在运送过程中虎式坦克被换上特别的运输履带因为它比较狭窄能更好的适应运输,当然这就意味着运送时换履带的工作不是由坦克的车组人员完成的。
虎式坦克两处最好的实力表现是它的主力炮和它的重装甲。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L/56型的主炮是最强大的反坦克炮比当时任何一个部队中所使用的都要强大,它能够击穿1400米外厚达112毫米的装甲。虎I型坦克拥有所有德国坦克中最优质的装甲,这种轧制的由镍钢作成的金属板其硬度超过了二战期间所有其他坦克上同类装甲的硬度级别,这也就意味着它拥有非常好的防御能力,它的应用使虎式坦克拥有强大厚度,起到了极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也导致了虎式坦克的极端重量。虎式坦克结合了这种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炮成为了几乎无敌的坦克。敌军的坦克手们通常看着他们自己的车辆被来自远方的炮火很快的摧毁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的炮弹打不到远方的虎式坦克。虎I型坦克的重量和尺寸决定了它拥有非常强大的机动性,而且它每小时只比PanzerIII型和Panzer IV型坦克慢2公里而已。
“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药);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I坦克自1942年进入德国陆军服役至1945年投降为止,虎这个绰号是由斐迪南·保时捷所取的。虎I的基本设计概念同时延用到其他车辆上面,包括包括虎II(虎王)坦克和突击虎式突击炮。
⑼ 差点改变历史:二战德国造出这门世界最大超重炮败在哪
机动性
Wehrmacht在目标范围内设置了一个有效的射击场地,并将武器运送到克里米亚25件军列的碎片。大约3,800人花了四个星期准备这个网站,包括挖掘一个26英尺的隧道,以保护武器之间的射击。
武器需要250人的士兵和工程师。组装它需要1,250名工程师,科学家和警卫三天在特制的双轨道上工作。军队得到这种武器,可以每天大约14次开火。大约300次射击后,巨大的桶需要更换,这意味着另一批从克虏伯的工厂回到德国。
重型古斯塔夫在塞瓦斯托波尔共发射了48枚火炮,主要是在苏联堡垒。它从来没有再次开火。在钢铁,劳动力和财富供应有限的战争中,柏林炸毁了超过1000吨的钢铁,数千工时和数百万的帝国标记,只有48枚火炮。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技术奇迹,但是一个军事愚蠢。在未来的岁月里,火箭,原子武器和重型轰炸机将提供与Gustav相同的功能,具有更大的移动性,射程和射击率。
现在他们已经过时,因为自由漫游的轮式和跟踪车辆的效率提高。但火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继续作为战术平台。但是在争取后勤支配的斗争中,铁路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即使今天在重型起重飞机的时代,火车向乌克兰的俄罗斯军队和阿富汗的北约部队提供武器。铁轨可能不再携带大规模的战争武器,但它们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后勤作用。
⑽ 二战德国海军最厉害的军舰叫什么。
俾斯麦号战列舰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舰名命名的来源是19世纪德国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技术参数
概观
舰种
战列舰
舰级
俾斯麦级(1号舰)
制造厂
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
下订
{{{下订}}}
动工
1936年7月1日
下水
1939年2月14日
服役
1940年8月24日
退役
结局
1941年5月27日被击沉
除籍
性能诸元
排水量
{{{排水}}}
标准排水量
41,700吨
标准排水量
{{{基准}}}
满载排水量
50,405吨(1943年)
全长
250.5米
241.5米(水线)
全宽
36.0米
吃水
9.3米
10.2米(最大)
飞行甲板
{{{飞行}}}
锅炉
{{{锅炉}}}
动力
瓦格纳式高压重油专烧锅炉(12座)
布洛姆·福斯式蒸气涡轮引擎(3座)
3轴推进
极速
30.8节
续航距离
8,525海里(19节)
出力
150,170匹
安全深度
{{{潜行}}}
乘员
2,092人
103名军官、1,989名士兵(1941年)
舰载机
4架Arado
Ar
196
设有1台两端弹射器
武装
8门380毫米L48.5
SK-C/34(4×2)
12门150毫米/L55
SK-C/28
16门105毫米/L65
SK-C/37
/
SK-C/33
16门37毫米/L83
SK-C/30
12挺20毫米/L65
MG
C/30(单管)
8座20毫米/L65
MG
C/38
(4连装)
装甲
侧舷145-320毫米
甲板130-200毫米
首尾横向隔墙100-320毫米
炮塔130-360毫米
炮座340毫米
司令塔3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