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是用的哪种炮弹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弹药:L7A3式火炮可发射加拿大、法国、联邦德国、以色列、英国和美国制造的105mm炮弹,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均为整装弹。
该坦克装有55发105mm炮弹,其中13发炮弹布置在炮塔尾舱中,其余42发炮弹布置在车体里,加强员左侧的炮弹储存架是主要储弹位置。
㈡ 豹1主战坦克
这个说起来有一定的渊源,实际上那个时代北约主力坦克基本上装甲都很差,不止豹1,m48,m60,百夫长,酋长,AMX30这些都是脆皮玩意。这可能是由于那个时代的坦克处于转型摸索期,还没能实现中型坦克向主站坦克的转变。
至于这种轻防护的思想是如何在北约坦克设计中流行并影响到德国的,可以归结一下几点。
第一,当时的机械技术不足以支撑防护、火力和机动的全面发展。作为带头大哥美国更是从没装备过具有良好防护的坦克,从谢尔曼到巴顿无一不是脆皮货。对于北约的空地一体作战理念,坦克部队没有攻坚压力,良好的机动和火力才是最需要的。
第二,受50年带前后爆发的前几次中东战争的影响,重坦无用论开始流行。当时的以色列军队用m46小巴顿往往能完胜当时号称北约梦魇的IS-3重型坦克,甚至打到IS-3完全没有还手余力。凭借这出色的火控和机动,中坦可以顺利的碾压重坦,同时也可以更灵活的配合友军支援火力,穿插战场。抱着这样的观念,自此,北约就把防护水平当成了坦克设计中最可以被忽略的指标。
第三,豹1在设计时,其防护标准比巴顿更低下,这只能解释为德国人一贯的死脑经,就跟二战时虎式,虎王,老鼠一步一步片面的加强防御导致实用性能低下是一个道理,德国人在二战后对其曾今外强中干的重型坦克痛定思痛,从而矫枉过正,研究出了操控品质和机动性一流,防御力最差的豹1,他们觉得反正巴顿或者百夫长那种级别的装甲也没有意义,而笨重的铁乌龟又不愿意再提,所以还不如取消掉装甲,能挡住机枪就可以了,这可以说和纳粹的钢铁怪兽处在对立的两个极端,这一点可能中国人不太好理解,但是德国人的逻辑就是如此。
当然豹1的综合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舍弃防御也符合那个时代的思维,从豹1良好的出口业绩就可以看出,这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北约阵营真正意义上的主站坦克则是诞生于70年代美德合制的MBT70,从这里开始,装甲防护才又一次回到了坦克设计的核心要素。
㈢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的发动机有哪些外形特征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发动机: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采用一台MB838CaM-500型4冲程12V90°柴油机,外形呈矩形体,结构采用一缸一盖,并列连杆、推挺杆传动、联身箱体,因而便于拆装和系列化生产;采用机械增压和预燃室燃烧系统,总体布置紧凑。在2200r/min时标定功率为610kW(830马力)。详见“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部分。
㈣ 豹1式主战坦克冷却系统有哪些部分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冷却系统主要由风扇、散热器和水泵组成。在风扇作用下,冷空气从进气百叶窗吸入车内,流经散热器,从排气窗排至车外。风扇转速调节器根据冷却水温对风扇转速进行调节,只有当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风扇才工作。需要对发动机本身加温时,短路恒温器则会切断发动机与散热器的通路。
在动力传动组件两侧各装1个排气混合罐,用以混合发动机排气和冷却空气,可使排往车外的排气温度大大降低,以减小红外特征,降低被红外探测器发现和跟踪的几率。
㈤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是什么时候设计的
1956年,法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对设计文欧洲字新型坦克提出以下技术要求:战斗全重30t,单位功率22kW(30马力)/t,车宽3.15m,车高2.2m,公路最大速度65km/h,安装风冷多种燃料发动机、105mm火炮和2挺机枪。1957年6月,联邦德国和法国同意发展一咱满足上述要求的坦克,除对车宽有争议外,于1957年7月提出联合技术性能要求;1958年9月,意大利加入该项发展计划。
联邦德国为实现联合发展计划,组建了A和B两个设计队,法国由坦克武器技术局任总承包商。
联邦德国A设计队由波尔舍公司、容格、卢瑟和约丹、马克等公司组成。B设计队包括瓦耐克工程局、莱茵钢铁·哈诺玛格公司和亨舍尔公司。炮塔和武器系统由莱茵金属公司和维格曼公司设计。
A设计队于1960年6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同年8月完成第二辆样车;B设计队于1960年5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同年又完成第二辆样车。
4辆样车于1961年初在特里尔和梅佩恩试验场交付试验,次年4月结束,然后决定集中发展A设计队的样车。此前政府还向A设计队订购了26辆样车,向B设计队订购了6辆样车。
这样,第二轮样车的总数量达到32辆。A、B设计队的样车分别安装维格曼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设计的炮塔。这些样车的主要改进包括装甲防护、悬挂装置、10缸柴油机、新型传动装置、火控设备和L7式105mm火炮,样车试验于1963年初结束。
在第二轮样车试验结束之前订购了50辆预生产型坦克,该坦克用光学测距仪代替了样车上安装的试射机枪。联邦德国和法国从1962年开始对研制的坦克进行对比试验,但是在试验之前联邦德国议会国防委员会决定提前生产本国设计的坦克,并将该坦克命名为豹式坦克。
1963年7月,克劳斯-玛菲公司被指定为该坦克的主承包商,并接受政府的1500辆订货。克虏伯·马克公司被指定为生产装甲抢救车、装甲工程车和装甲架桥车的总承包商,同时生产少部分豹1坦克。
1964年秋,联邦德国政府为批量生产该坦克投资15亿马克。
第一辆生产型豹1坦克于1965年9月交付联邦德国陆军,当时的生产速度为每2天1辆。1966年初生产速度达到每3.25h1辆。每辆豹1坦克的价格为93~95万马克。
该坦克除在联邦德国生产外,还特许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生产豹1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完成该坦克生产任务,但为满足希腊和土耳其订货需要,于1981年初重新生产豹1坦克。
㈥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怎样的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L7A3式105mm线膛坦克炮
㈦ 陆战王者——德国“豹2”-A6主战坦克的豹1坦克
豹1主战坦克刚一投产,波尔舍(Porsche)公司就获得了一项进一步发展豹1坦克的合同,以进步该坦克的战斗效能。1967年该合同期满时恰逢德国与美国已经在联合研制MBT-70坦克,联合发展计划不许可任何一国从事自己的坦克发展。
然而,德国为豹1坦克研制了进步性能的新部件,其中一些部件为研制新坦克建立了条件。1968年,克劳斯·玛菲公司获得了一项价值2500万德国马克的合同,制造2辆新坦克样车。这种新坦克与后来的生产型豹1A3/豹1A4坦克相似,装有改进型火控体系、不同的稳固装置、新型动员机和传动装置,还装有1门105mm线膛坦克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挺7.62mm高射机枪。
1969年,当德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MBT-70坦克还停留在样车发展阶段时,德国方便用MBT-70坦克部件发展了一种牡野猪(Eber)实验坦克,克劳斯·玛菲公司制造了2辆样车。然后,在此根基上又研制了一种叫做野猪(Keiler)的新型实验坦克。
1970年MBT-70坦克计划告吹,德国便作出研制豹2坦克的决定。1972~1974年间,克劳斯·玛菲公司制出16个车体和17个炮塔,所有样车均装有MBT-70坦克的伦克(Renk)公司传动装置和MTU公司的柴油机。
10辆样车装有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的105mm线膛炮,其余样车安装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2辆底盘车装有液气悬挂装置,但最终被采纳的是带有摩擦减振器的高强度扭杆悬挂装置。样车上装有各种型式的火控体系,其中1辆样车的炮塔顶上还装有1门20mm遥控高射炮。样车于1972~1974年进行了部件体系技能实验,然落伍行部队实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生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实验场进行热带沙漠实验。1975年2~3月在加拿大进行冬季试车,1975年4-5月在美国尤马实验场进行热带沙漠实验。豹2坦克样车实验情况为:
行车实验 公路行驶34531千米,起伏路行驶27472千米。
动员机实验 共实验MB873型动员机49台,其中23台进行了台架实验,26台装车实验。1975年以前,台架实验总共进行了30000h,单台动员机最长实验时光为2400h,进行了3次按北约实验标准规定的400h运行实验,在起伏地上进行了4327h耐久性行驶实验。
传动装置实验 对41台HSWL 354型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1台为台架实验,40台为装车实验。台架实验运行了8000h,最长一次实验连续1200h。装车实验共行驶158000千米,最长的一次行车实验距离为18400千米。侧传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一起实验,共试制了85台侧传动装置。
举动装置实验 16辆样车底盘装有不同型式的举动装置,按规定的项目进行反复实验。对平衡肘、负重轮和悬挂体系进行了反复实验,仅摩擦减振器在10年内进行的行驶性能实验就有69000千米。炮塔实验 1973年3月~1975年12月实验了炮塔和兵器体系。用9辆样车对120mm滑膛炮及火控体系和105mm线膛炮及火控体系进行了长达15153h的运用实验,其中对装有120mm火炮的炮塔实验了4755h,对装有105mm火炮的炮塔实验了10398h。
射击实验 1972年~1975年12月进行实验,共发射105mm炮弹3742发,发射120mm炮弹1667发。
1974年,美国和德国签订了关于两国坦克发展计划标准化了解备忘录,1977年进行了修正,内容包括两国关于坦克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的部件包括动员机、传动装置、炮长望远瞄准镜、夜视设备、火控体系、履带和主要兵器。
为满足美国需要,德国制造了另一种称为豹2AV(美国称为朴实型豹2)坦克。该坦克装有不同的火控体系和炮塔,车体为间隙复合装甲,还有很多受1973年中东战斗影响进行的其他改进项目。总共制造了2个车体和3个炮塔,向美国交付了1辆完全的豹2AV坦克和1个底盘车,供美国的1976年9月进行与XM1坦克样车的比较实验。但美国没有采纳这种坦克而选择了本国两种竞争车型中的一种——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的XM-1坦克。然而美国却决定在M1的产品改进型M1A1坦克上采纳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mm滑膛炮。
1977年,德国选定克劳斯·玛菲公司为主承包商并签定了大量生产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辆订货中,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990辆,其余810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第一辆预生产型豹2坦克于1978年年底交给德国国防军用于部队训练。1979年初又交付了3辆。第一辆生产型豹2坦克由克劳斯·玛菲公司于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到1982年底年产量达到300辆程度。
德国陆军的1800辆豹2坦克订货分5批生产:
第一批380辆,1979年起头生产时尚未安装处于研制阶段的热成像瞄准镜,但为该镜留有安装地位和接口。为保证部队运用,车上装有PZB200型微光观瞄仪器。
第二批450辆,1981年起头生产,装有热成像瞄准镜,并进步了某些部件和体系的性能。从外观看,取缔了横风传感器、进步了车长周视潜望镜的高度(增高5cm),为方便与车外乘员通话而在炮塔左后侧增设了车外通话接口,加大了三防通风斗尺寸等。
第三批300辆,1983年起头生产,其标准与第二批根基雷同。
第四批300辆,1984年起头生产,采纳了新型SEM80/90车用电台,该电台天线较短,为炮长增装了1个依托支架、使炮长能方便地进行瞄准和射击。
第五批370辆,1985年起头生产,装有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配有弹道程序,还装有训练运用的射击模仿器接口和主动灭火抑爆体系。
前三批豹2坦克的费用为51亿德国马克,5批的总费用为92亿德国马克。
1987年10月30日,德国政府同意了150辆豹2坦克的新订货计划,其中55%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其余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1988年1月新订购的第一辆豹2坦克交货,然后克劳斯·玛菲公司以每月5辆的速度生产,克虏伯·马克公司以低于每月5辆的速度陆续生产。这150辆豹2坦克将代替经过改进后运往土耳其的150辆豹1A4坦克。此外,另有100辆豹2坦克新订货即将被同意,以弥补运往土耳其250辆豹1A4坦克的空缺。这100辆豹2坦克,其中65辆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生产,35辆由克虏伯·马克公司制造。
德国陆军拥有1800辆豹2坦克中的第一批正返回工厂进行大修,用观瞄与测距合一的热成像瞄准镜代替临时性运用的微光夜视装置。该热成像瞄准镜已成为第二批及以后几批豹2坦克的制式设备。第二批豹2坦克的其他变化还包括取缔了横风传感器、改进了排气格栅,修正了工具储藏箱和指挥塔盖等。
第五批豹2坦克运用新的油漆图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机芯和灭火抑爆体系。
结构特征
㈧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的行动装置有哪些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行动装置包括每侧7个负重轮和7根扭杆弹簧、5个液压减振器、4个托带轮、1个带履带调节器的前置诱导轮、1个后置主动轮和1条履带。
负重轮用轻金属材料制成,轮缘和轮毂用螺检固定连接在一起,轮缘外挂有胶圈。在第一、二、三、六和七负重轮位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车体两侧装有锥形钝头限制弹簧,用以限制负重轮的最大行程。诱导轮和负重轮可以互换。托带轮交错配置,第一、三托带轮支托履带外侧,第二、四托带轮支托履带内侧。履带宽550mm,履带板上挂有橡胶垫,履带板之间用履带销、端部联接器和中间诱导齿连接在一起。
㈨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有哪些装置
德国豹1式主战坦克车体用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前部是乘员舱,后部为动力舱。乘员舱右前部位是驾驶员位置,左前位置有炮弹储存架、通风装置和三防装置,加温装置在乘员舱右侧。驾驶员座椅上方的车体顶装甲板上开有驾驶舱盖,舱盖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在准备间可换成红外或微光潜望镜。
炮塔为铸造结构,呈半球型,防盾外形狭长,位于车体中部之上。炮塔内有3名乘员,车长在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向,装填手在火炮左侧。在炮塔顶,车长和装填手各有1个舱盖。此外,在炮塔左侧还设有1个补弹窗口。
㈩ 提倡装甲无用论的豹1坦克,防御饱受诟病,却为何还被奉为经典
豹一诞生在一个“矛与盾失衡”的特殊背景下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穿甲弹技术的突飞猛进,坦克火力提升的速度超越了装甲防护能力提高的速度,“矛与盾”的关系已经失衡。
在苏联坦克面前,2000米内没有任何西方坦克能阻挡苏军现役坦克主炮,甚至部分坦克在3000米以内就被击穿。
而西方坦克面对苏联坦克时,主流的英制L7-105mm线膛炮在1500米左右除了T-64外对T-55和T-62两款坦克均可以击穿。
所以既然我的装甲怎么发展都被你击穿,那我干脆就牺牲装甲,从而获得更为优异的机动性能和火力,通过提升机动性、垂直稳定性、炮控、反坦克炮威力来击穿你的坦克,间接提升生存率。
豹一坦克不仅是一辆独具特色的经典坦克,而且在德国坦克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豹1坦克的后续型号豹2坦克将装甲、机动、防护三方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直至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