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怎么统一的

德国怎么统一的

发布时间:2022-04-13 23:43:51

1. 德国统一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原因(1)统一问题的日益紧迫:
①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2)普鲁士的中间作用: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野心勃勃,实力雄厚。
(3)俾斯麦的重要作用:
①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局势的严格控制,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
②另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意义(1)它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解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3)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2. 德国统一的原因

1990年10月3日0时,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1990年10月3日零时,对于8000万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伴随着联邦德国的国歌声,特制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红黄三色的联邦德国国旗。这一仪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国家。1955年又分别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德长期相互对峙。1989年底,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变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上台组阁,两德政府正式谈判统一问题。5月18日,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规定从7月1日起,两德都使用西德马克,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实行西德的劳动法规。8月31日,又签署了关于两德实行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规定民族恢复1952年7月行政区划改革前的5个州建制,东西柏林合并成一个州,于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体加入联邦德国。 9月12日,两德外长又与美苏英法外长签署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使德国的统一得到前战胜国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统一。12月2日,全德举行议会选举。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科尔任统一后德国的第一任总理。 背景资料:德国分裂与统一大事简记 进入70年代,东、西德双方敌视、对峙态度有所缓和。1972年5月26日,东、西德政府在柏林签署第一个国家间条约,即关于运输和交通的总协定。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签署《两国关系基础条约》,确定东、西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相互之间的正常的睦邻关系,“互设常驻代表机构”等。 1973年9月18日,东、西德同时加入联合国。 进入80年代,随着世界及欧洲局势的发展变化,两个德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演变。 1984年2月,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莫斯科会晤并发表声明,强调两个德国的和平共处对欧洲发展起着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尔和昂纳克在莫斯科再次会晤,称双方愿在1972年两德签订的《两国关系基础条约》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决不允许从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发战争。 1987年9月,昂纳克首次访问西德。 1988年9月14日,东、西德再次达成包括过境、扩建高速公路等协议,进一步发展相互交通往来。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从4月1日起放宽民德人去西德旅游的条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涌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纳克总书记宣布辞职,克伦茨接任总书记职务。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两国边界。 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实行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尔总理访问民德,两德领导人商定双方之间将建立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内容的条约共同体。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议立即开始有关货币联盟及经济改革的谈判。13日,莫德罗和科尔在波恩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在欧洲范围内实现德国统一的目标,两国还就建立货币联盟专家委员会达成协议。 1990年2月13日,美、苏、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渥太华商定,举行“二加四”外长会议,讨论解决有关统一的“外部问题”。 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选揭晓,德国联盟获胜并组阁。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德梅齐埃出任总理。 1990年5月18日,两个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民德马克,民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现行法律制度。 1990年8月2日,两德政府草签了选举条约,决定于12月2日举行全德大选。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议院特别会议通过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的提案。 1990年8月31日,两德政府签署关于实现政治统一的“统一条约”。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4国和两德外长在莫斯科举行第四轮“二加四”会谈并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对统一后德国的边界、军事政治地位、结束4大国对德权利和责任、统一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等作出一系列规定。 1990年9月21日,两德议会批准两德统一条约。 1990年10月1日,英国、法国、美国、苏联和两德外长们在纽约签署一项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苏4国在柏林和德国行使权力。 1990年10月3日,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1990年10月3日,吴学谦副总理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韩培德时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理解、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统一的愿望。我们尊重德国人民的选择,欢迎德国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政府和人民希望德国统一将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中国过去同两个德意志国家有着良好的关系,今后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统一的德国加强和发展中德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

3. 德国什么时候统一的

1、第一次统一: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北德意志邦联与巴伐利亚,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2、第二次统一: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西德(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

自1945年之后,德国一直处于分裂的状况,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行的政策严格控制两德之间的人员流动。1989年3月28日,民主德国开始实施新的边境管理条例,放宽了对公民出境的管制,从而直接引发了一定规模的逃亡潮。

在此后的不到一年间,约有十余万东德公民通过各种途径辗转移民西欧,形成第三次东德居民出逃浪潮。

1989年9月,东德进一步放宽边境管理,西德公民甚至可以在东德的领土过夜。更宽松的边境管理反而进一步激起了东德公民的抗议浪潮,在莱比锡等城市持续爆发群众集会和游行,要求东德当局发扬民主,实行改革,改善供应和服务,开放出国旅行、放宽对新闻媒介的限制。

(3)德国怎么统一的扩展阅读:

两德统一造成的影响:

两德统一后,大部份前东德地区被“反工业化”,导致近20%的失业率。高失业率导致以千计德东人移居到西部找寻工作而令当地人口持续下降,以专业人士的流失尤其严重。

转用欧元作货币亦被视为德国大部份问题的根源。德国中央银行则一直强调经济问题的起因不是欧元,而问题只有德国自己才可以解决;有指这代表中央银行暗示统一才是原因。

4. 德国是怎样统一的

通过三次对外战争,聚拢了人气,促成了德国的统一:

普丹战争

丹麦作为德意志的北邻,经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务,因此俾斯麦第一个便要解决丹麦。在1861年,丹麦国王欲接管普丹边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俾斯麦立即以此制造争端。他首先确保如果普丹开战,其他列强不会干涉,并与奥地利结盟共同攻打丹麦,最后逼使丹麦放弃这两个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签订的《维也纳条约》中,规定丹麦放弃两地。而于1865年8月14日普、奥两国达成《加斯坦因专约》,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统治,荷尔斯泰因则归属奥地利。

但是这其实是俾斯麦处心积虑的阴谋,因为奥地利所得的荷尔斯泰因不但面积狭小,而且被普鲁士包围。这样奥地利很容易便会与普鲁士发生冲突,因此这是一条将奥地利推向与普鲁士发生战争的导火线。

普奥战争

在德丹战争后,俾斯麦决定要将奥地利赶出德意志邦联,以利于将来德国的统一。因此他着手孤立奥地利,首先俾斯麦答允协助俄国取消《黑海中立条款》。并与法皇拿破仑三世会晤,表示普鲁士不反对把卢森堡及莱茵河区让给法国,以此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英国当时继续实行光荣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奥发生冲突时会保持中立。最后,他在1866年4月8日,与意大利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在3个月内与奥开战,意大利则必须同时对奥宣战,只有在奥地利归还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况下,方可与奥讲和。

最后,奥皇因为不满意《加斯坦因专约》的条款,而要求用普鲁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交换荷尔斯泰因,因此俾斯麦以此籍口,指责奥地利毁约。结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国总动员,并于同年6月对奥宣战。意大利亦依据攻守同盟条约,同时对奥宣战。

不久,普鲁士便征服北德的亲奥小邦,并于1866年7月3日以29.1万军力在萨多瓦与23.8万奥军发生大战,即萨多瓦会战,最后奥军战败。

而这时俾斯麦决定与奥讲和,而不是乘胜追击,因为他明白到消灭奥地利并不是其首要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统一德国。因此他在该年8月23日签订的《布拉格条约》中给予奥地利极为宽容的讲和条件,以便于保持对奥的良好的关系。

普奥战争结束后,妨碍德国统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后控制着南德诸邦的法国了。

普法战争

由于法国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地区的各个邦国,阻碍德国统一。因此,俾斯麦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逼使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而普鲁士则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对法国作出进攻。

普鲁士很快便击退了入侵的法军,并向法国作出反攻,在色当会战中,普军大败法军,拿破仑三世投降。随后普军进军至巴黎,协助巴黎新成立的国防政府消灭巴黎公社,以便获得大量赔款。

最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中登基,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并从法国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及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

5.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是什么

德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统一的过程是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

1、普丹战争:在丹麦称为1864年战争,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

冲突的导火索,是丹麦国王去世,但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联军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2、普奥战争

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使其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或兄弟之战。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3、普法战争

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兰西第二帝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而告终。

俾斯麦凭一己之力发动三次王朝战争

俾斯麦,出生于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的家庭,从小便遗传了容克的那种专横暴戾的作风,好勇斗狠,这种专横的作风为他后来用铁血手腕统一德国打下了基础。

1862年9月30日,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铁血演说”,他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定所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从这句话中看出,德国的统一,必须通过战争。最后,由俾斯麦领导并发动了三场王朝战争,开始了实现德国统一的历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普丹战争、网络——普奥战争、网络——普法战争

6. 东西德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1949年5月23日,在美英法三国操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德国西部诞生,首都定在波恩,世人称之为“西德”;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联占领的德国东部成立,世人称之为“东德”。沦落的“第三个帝国”从此分裂成为两个德国。

1989年10月,昂纳克因病辞职后,东德进入克伦茨时代。11月9日,克伦茨宣布开放隔断东西德联系的柏林墙和两国边界。开放的第一天即有5万人涌入西德,此后进入西德的东德公民犹如潮水一般,势不可挡。

面对东德急剧变化的局势,西德的政治家们果断地采取行动,以期结束德国分裂,实现民族统一。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1990年2月1日,东德提出了统一德国的“四步方案”。2月13日,东西德首脑在波恩会谈,商谈统一德国的有关事宜。

1990年8月底,两德在东柏林签署了“政治统一条约”,为两德统一完全铺平了道路。1990年10月3日零时1分,两德实现正式统一。

7. 德国统一的条件

你说的是德意志帝国的统一还是东西两德的合并?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的条件】

必要性:
1.德意志仍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2.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3.资产阶级和人民渴望统一。
可能性:
1.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发展。
2.普鲁士的优势和实力。

【相关背景】
(1)统一问题的日益紧迫:
①原因: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2)普鲁士的中间作用: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野心勃勃,实力雄厚。
(3)俾斯麦的重要作用:
①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局势的严格控制,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
②另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两德统一的条件】
1.苏联实力的迅速下降,戈尔巴乔夫放弃对东欧的控制
2.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国民生活困窘,对当局越来越不满。
3.新思潮等各种否定马列主义,否定GcD的思想的广泛传播,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共产主义理想崩溃,GcD政权从思想上彻底丧失群众基础。
4.西方长期以来的思想渗透,颠覆,和平演变。
5.东欧剧变,身处其中的两德同样是在地区性的震荡中被历史推向统一的。

【背景】
1990年的10月3号,东、西两德正式签订统一合约。但是在西部“联邦德国”和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走向统一之前,曾有很长一段的酝酿期。当时尚无人提到合约或协定等这类字眼。两德能完成统一,曾令许多人大感意外。

“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拆毁这座围墙。”1987年6月,当美国总统里根在被柏林墙围堵的西柏林,向当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出呼吁时,两德已分裂将近40年。

里根的呼吁振奋了人心,却无人奢望它将获得任何回应。虽然东德的东欧邻国,尤其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早已展开了政治开放及民主化进程,但是东德国家领导人昂纳克却拒绝追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政策路线。1989年他威胁说:“如果既有的障碍不能消除,柏林墙在未来的50年甚至100年间仍将屹立不倒。”

当时只有3%的西德人民相信,能在有生之年亲身经历两德统一。然而紧接下去的历史发展有如电影中的快速镜头:大批逃亡潮及街头上的群众示威运动为东德领导层带来了巨大压力。11月初,东德政府火速制定一项有限度开放旅游的法规。1989年11月9日傍晚,中央政治局委员沙波夫斯基提早宣布了这项准许立即出国旅游的规定,并错误解读了这项新法规。他说:“我们今天决议通过一项法规,准许所有东德人民出境旅游。”

当天夜里,在无一枪一炮的情况下,柏林墙边的东德边界关卡就被蜂拥而至的老百姓冲垮。统一社会党权力中心内,每天都上演着戏剧性变化的戏码。中央委员会成员——老共产党员宽特,要求处决党领导层中导致东德崩溃的犯罪团伙。他说:“国务委员会已取消了死刑,但我主张重新引进,以便将所有导致本党在世人面前丧尽尊严,使党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人,根据紧急状态法就地枪决。”

柏林墙倒塌,是受到波兰“团结运动”、匈牙利改革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开放的鼓舞而走上街头的莱比锡、柏林和德累斯顿民众意想不到的胜利。柏林墙的倒塌为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没有了柏林墙支撑的东德,也就难逃分崩离析的命运。组建另一个独立但民主化东德的构想被淹没在街头群众高呼统一的声浪下。

在东德基民盟领导下,主张尽快并入联邦德国的“德国联盟党”赢得了东德首次举行的人民自由选举。

西部基民盟党籍的联邦总理科尔,早就看出统一的时机已告成熟。 在朝野政党支持下,他与东德新政府及二战战胜国同盟同时展开了制定重新统一德国有关协议的谈判。科尔向其欧洲邻国及全世界保证说:“德国已从历史中获得教训。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自由的民族。我们再也不会轻易将民主、自由葬送在反对和平者的手中。对我们来说,热爱祖国和爱好自由,与良好的睦邻关系密不可分。”

德国与二战中的美、英、法、苏四个战胜国签署协定,根据国际法精神规划两德统一的合约条文,从而使德国重新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前提条件之一是,正式承认奥得、尼斯河为德国与波兰的领土分界线。

1990年夏季,在专家们的激烈争论下,东德引进西德马克,从而导致双方的经济及货币大联盟。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决议东德并入联邦德国,并于不久后签署了厚达1100页的统一合约。同年10月3日,全德人民一同欢庆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当时的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发表了感性讲话:“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它如实体现了良好的国民素质。”

1990年12月,联邦德国总理科尔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赢得了自1933年以来的首次全德联邦议院大选。

8. 德国是如何统一的

事实上,这种靠西德的理念和实力完成的统一,已经体现在当初统一宣言上。1990年10月3日零时,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当时,西德总理科尔和东德总理德梅齐埃10月2日晚上分别就德国统一发表电视讲话。科尔在讲话中感谢美英法苏四国同意和支持德国统一,并表示,统一后的德国愿意做邻国的可靠伙伴和好朋友。德梅齐埃在讲话中表示,如果没有苏联的新思维和东欧邻国的支持,民主德国是不可能走上今天的道路的。他在谈到统一后面临的问题时说,不是所有的人对未来都没有烦恼。新的货币、新的经济秩序和实行新的政治结构自然会带来许多困难。10月2日下午,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在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后宣告解散。晚上,民主德国政府举行告别仪式。10月3日上午11时,在柏林举行了两德统一日国家庆祝仪式。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联邦参议院议长蒙佩尔以及前民主德国人民议院议长贝格曼—波尔等讲了话。德国总理科尔、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及其他政府成员、政界要人、教会代表,以及各国驻德外交使节等2000多人出席了庆祝仪式。同日,德国总理科尔致函世界各国政府,表示统一后的德国将致力于在全世界建立伙伴和紧密合作关系。他在这封信中说,德国清楚地意识到,欧洲各国边界的不可侵犯性、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是和平的基本条件。因此德国将不对任何人提出领土要求。科尔说,德国将像谋求其自身统一那样致力于欧洲的一体化,争取与其伙伴一道在1992年底之前完成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任务,并向欧洲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的目标前进。他说,统一后的德国的位置在北大西洋联盟之中。同时德国将推动这个联盟发展,以适应时代提出的新任务。科尔还在信中表示,德国将放弃生产和拥有原子、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权利,并将把德国军队裁减到37万人。科尔还表示统一后的德国军队准备参加联合国维护与重建和平的行动。科尔的这番讲话,为东德在半个世纪后真正进入文明世界,作出了庄严保障。

9. 1990年德国为何得以统一

1990年东西德“统一”的2个必备条件

二战开打之前,时任德国领导者希特勒叫嚣着用战争,为德国获得前所未有的版图。然而随着1945年4月30日苏联的坦克碾压进柏林城时,希特勒个人在绝望中举枪自杀之后,德国不光失去了战争中抢夺的版图,战前的既有领土也陷入被“瓜分”的命运,

戈尔巴乔夫

首先是冷战基本进入尾声,出于国内民生的压力,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988年,不甘心的放弃了在冷战中时刻保持“进攻”的姿态,全心全意的解决国内问题。

对于包括东德在内的卫星国,给予一种“自生自灭”的态度,不过多干涉他们的内政,如此一来东西德统一在苏联方面基本过了关。

再而是德国的民众之间,并没有什么血海深仇。跟德国有一样地缘属性的“朝鲜半岛”,至今没有统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韩国和朝鲜曾在1950年杀的昏天黑地。

而东德、西德在整个冷战期间并没有全面战争,所以在没有互相杀戮的前提之下,不管是东德还是西德的百姓,都没有把对方认定是一定要干掉的敌人,更多的是认为德国的分裂,是美苏留下的悲剧产物。

当苏联那边已经基本松口,德国全体民众不约而同的认为, 不要再把“悲剧”强加在德国民众身上了。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除

文章来源:网页链接

阅读全文

与德国怎么统一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8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4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5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4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7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3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9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6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7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6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30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92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4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1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