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桂太郎的人物简介
桂太郎出身山口县,长州藩士桂与一右卫门之子,1868年参加鸟羽伏见之战和戊辰战争,1870年赴德国留学,学习军事和军制,1873年归国后任陆军大尉,在山县有朋领导下从事日本军事近代化改革工作,被山县视为自己的得意门徒和接班人。
1875年任驻德国公使馆副武官,1878年任参谋局谍报提理,1884年2月16日随大山岩陆军卿出国,1885年5月21日晋升陆军少将,陆军省总务局长。1886年成为日本陆军第一任陆军次官,任中兼陆军省法官部长,兼军务局长。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三师团长,1896年接替桦山纪资成为第二任台湾总督、东京防御总督,1898年-1900年任陆军大臣,1898年晋升陆军大将。(1912年曾被陆军领导层推举为元帅,被其以“现役政治家”的理由拒绝)。
1901年第一次组阁,1902年2月27日升伯爵,兼内务大臣,兼文部大臣,在日英同盟、日俄战争、日韩合并等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推动作用。1906年1月7日第一次桂内阁总辞职,任军事参议官,4月1日受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07年9月21日受封侯爵。
1907年7月14日第二次内阁首相兼大藏大臣。1911年4月21日升公爵,因为日俄战争而发行的外债本息已经超过年度预算的2倍,达10亿日元,而且日本未得到战争赔款,为了还本付息要再借外债。因此扩军只能依靠增税,以及削减行政和财政支出。其结果是内阁和大藏省极力抑制陆海军的扩军预算要求,以致海军和陆军为争夺有限的预算资源再度发生争吵,桂太郎不得不于1911年8月辞职。
明治天皇死后由山县推荐入宫担任内大臣,患有脑病而毫无主政能力的大正天皇完全听任桂太郎摆布,故桂被称为“躲在龙袖后面的人”。1912年12月第三次组阁,遭到强烈反对,他两次拿出天皇的诏书都无济于事,1913年2月终于被赶下台,史称护宪运动。10月10日去逝,年65岁。追授大勋位菊花章项链。曾获三级金鵄勋章。桂太郎是日本大正时期9位元老之一。英日同盟、日本打赢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和完全吞并朝鲜三大侵略战争事件,都是发生在他首相任内的。因此说,桂太郎担任首相的时期,正是日本飞速扩展成亚洲军事强国的时期。毫不夸张的话,他为近代日本帝国的强大和扩张立下的“汗马功劳”仅次于明治维新的十几位元勋们。日本在短短的十几年(1895-1911)内里通过疯狂的侵略战争迅速成为了亚洲的霸主;桂太郎也踏着中朝人民的血泪在16年的时间里由平民变成了公爵,他也是除了(被降为臣籍)皇族成员、旧公家和倒幕元勋外,唯一被授予公爵爵位的人。
⑵ 求 吴于廑、齐世荣先生的 世界史 系列书籍的 详细目录,具体到每章、每节。
近代史部分不是很全
世界史·古代卷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的史前时代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第二节 人类的童年
第三节 文明的产生
第四节 史前文化
第二章 早期的文明
第一节 早期埃及
第二节 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
第三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四节 爱琴文明的产生
第五节 黄河流域的夏王朝
第三章 早期文明的发展
第一节 新王国时期的埃及
第二节 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
第三节 波斯帝国
第四节 迈锡尼文明和荷马时代
第五节 吠陀时代的印度
第六节 商周时期的中国
第四章 印度的列国时期和孔雀帝国
第一节 列国时期
第二节 孔雀帝国时期
第五章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一节 希腊城邦的形成
第二节 希腊古典时代
第三节 马其顿的兴起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第六章 古代世界的强盛时期
第一节 罗马的王政时代
第二节 早期共和国
第三节 罗马的崛起
第四节 罗马共和国的危机和覆亡
第五节 罗马帝国的繁荣
第六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
第七章 古代世界的衰落
第一节 罗马的“3世纪危机”
第二节 早期基督教
第三节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四节 魏晋时期的中国
第八章 欧洲的新格局
第一节 日耳曼民族的迁徙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第九章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
第一节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的统治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
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第十章 西欧和拜占廷封建社会
第一节 庄园制、农奴制及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西欧国家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拜占廷的国家和社会
第十一章 朝鲜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第一节 朝鲜
第二节 日本:从上古到室町时代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纪的印度
第一节 笈多帝国
第二节 戒日帝国及其后的地区性王国
第三节 德里苏丹国
第四节 文学艺术
第十三章 俄罗斯和东欧文明
第一节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第十四章 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第一节 12世纪的“文艺复兴”
第二节 个人意识的沉沦和觉醒
第三节 近代的曙光
第十五章 中国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中国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中国
第四节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世界史·近代卷
第一章1500年的世界(上)
第一节两个相对孤立的早期文明
一、大洋洲及其他太平洋岛屿
二、美洲
第二节相对隔绝的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民族流动与农业传播
二、伊斯兰教国家
三、社会与文化
第三节强势帝国
一、伊斯兰世界
二、中国明朝的对外交流
第四节?跨文化交流
第二章1500年的世界(下)
第一节西欧的早期民族国家
一、早期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主要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二节意大利文艺复兴
一、意大利城市生活
二、“文艺复兴”
三、人文主义
四、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
第三节向海洋进发
一、欧洲人的海上探险
二、全球联系的建立
第三章欧洲的转型
第一节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
一、宗教改革与新教
二、天主教改革
三、排巫运动与宗教战争
第二节君主国的巩固
一、重建大帝国的企图
二、新君主制
三、欧洲国家体系
第三节经济、社会与生活
一、人口的增长
二、早期资本主义和原始工业化
三、社会:变迁与延续
四、教育与科学
第四节资产阶级革命:荷兰和英国
一、革命发生的背景
二、尼德兰革命
三、英国的革命
第四章受到冲击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第一节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与殖民
一、“美洲的伊比利亚帝国”
二、欧洲人在北美的殖民活动
三、?洲的殖民地社会
第二节欧洲人到达大洋洲
一、“未知的南方大陆”
二、太平洋诸岛屿
第三节非洲的政治与社会
一、欧洲人对西非的影响
二、葡萄牙人对东非的控制
三、中非:刚果和安哥拉
四、荷兰人在南非
……
第五章 东方帝国的延续
第六章 地跨欧亚的俄罗斯
第七章 启蒙时代
第八章 大西洋革命
第九章 工业革命
第十章 欧洲:民主与民族的胜利
第十一章 北美和拉美:独立后的不同发展道路
第十二章 亚洲:危机与改革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扩张
结语
后记
世界史#现代卷
目录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
第一节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帝国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第三节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一、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
二、登上世界强国地位的日本
第四节列宁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年革命
第五节亚洲的觉醒
一、伊朗的立宪革命
二、印度的自主自产运动
三、青年土耳其革命
四、中国的辛亥革命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大战的起源
一、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厚根源
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四、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与要求和平的呼声
第二节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性质
一、战争的爆发
二、战争的性质
第三节大战的进程
一、战争的第一阶段:1914年
二、战争的第二阶段:1915-1916年
三、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
四、战争的结束
第四节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一、列强力量的消长变化
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三、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欧洲革命风暴
第一节俄国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
第二节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第三节德国十一月革命
第四节东欧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与灭亡
第五节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第四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巴黎和会
一、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二、巴黎和会的召开与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三、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
二、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国际联盟
一、国际联盟的起源与成立
二、国联盟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第五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第一节战胜国英、法的困扰
一、盛极而衰的英国
二、重建中的法国
第二节魏玛共和国
第三节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一、战后初期意大利的经济政治形势
二、法西斯党的建立及其夺权斗争
三、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第四节美国的繁荣
一、经济繁荣与社会状况
二、繁荣下的矛盾与隐患
三、“无为而治”的企业家政府
第五节日本的政党政治与协调外交
第六节欧洲国际关系的调整
一、德国赔款问题的解决
二、欧洲安全问题与枟洛迦诺公约枠
三、集体安全与枟非战公约枠
第六章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第三节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苏联的对外政策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节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类型
一、各具特色的政治运动
二、地域性特征的改革运动
三、形态各异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二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第三节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
三、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第四节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世俗化改革
一、凯末尔革命
二、世俗化改革
第五节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一、1919年3月爱国运动
二、1924-1937年的护宪运动
第六节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一、游击战争的序幕
二、抗美游击战争的进程
三、性质和意义
第七节墨西哥的护宪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
一、护宪运动
二、卡德纳斯改革
第八章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主要表现
二、危机的根源
三、危机的后果
第二节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经济危机与纳粹运动的迅速发展
二、共和国的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三、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军备战
第三节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世界经济危机下的日本内外矛盾
二、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
三、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四节英、法的衰落
一、走向衰落的英国
二、内部斗争激烈的法国
第五节罗斯福“新政”
一、“新政”的提出
二、“新政”的两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三、“新政”的影响
第九章走向大战
第一节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一、意大利的战前准备和英、法对意大利的纵容
二、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第二节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
第三节西班牙内战及意、德的武装干涉与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一、从共和国的建立到内战的开始
二、保卫共和国的斗争外国的干涉与“不干涉”
三、共和国的灭亡
第四节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慕尼黑协定
一、德国吞并奥地利
二、慕尼黑协定
第五节大战的迫近
第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开始
第二节大战的新阶段: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第三节战争的根本转折
第四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世界史·当代卷
目录
第一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当代世界历史的转折
第一节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
二、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
三、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
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节世界政治的新格局
一、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国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三、联合国活动的开始
第三节世界文化的新潮流
一、人类进步文化的胜利
二、世界文化思潮的多元化
三、国际文化交流的普遍性
第二章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合作与斗争
一、对意、罗、匈、保、芬五国和约的缔结
二、对德国问题的处理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第二节冷战的兴起和德国的分裂
一、美苏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
二、美、苏冷战政策的相继出台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四、马歇尔计划与德国的分裂
第三节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美国主导下的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第三章战后至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
第一节苏联的恢复与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地位的加强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斗争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的逝世
四、1953年至1956年初的苏联
第二节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政治经济建设
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二、东欧国家转向和接受苏联模式
三、东欧各国的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第三节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朝鲜抗美战争的胜利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第四节苏共二十大及其在社会主义国家引起的震荡
一、苏共二十大和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
二、1956年的波兰、匈牙利事件
第四章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节日、德、意三国的民主改造与经济发展
一、日本
二、联邦德国
三、意大利
第二节西欧、北欧各国的政治经济重建
一、英国
二、法国
三、北欧国家
第三节美国的新政式改革
一、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二、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三、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三、菲律宾、缅甸及马来亚等国的独立
四、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新成就
第二节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到非洲的转移
一、埃及七月革命的胜利
二、苏伊士运河战争与“中东危机”
三、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四、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与撒哈拉以南非洲诸国的纷纷独立
二、拉美民族民主运动高潮与古巴革命的胜利
三、印度支那抗美战争的胜利与三国的统一和独立
第四节摧毁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最后阶段
一、诸小岛国与最后托管地的独立
二、种族主义统治的最后堡垒被攻克
第六章两大阵营的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一节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和“社会主义大家庭”
一、苏共二十大前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关系
二、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
三、勃列日涅夫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第二节东西方关系的变动与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一、东西方关系的调整与缓和
二、美苏对抗与冷战高潮迭起
三、美苏对话、合作与争斗
第三节西方阵营的分化
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二、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与戴高乐主义
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四、日美安全条约的修订
第四节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一、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
三、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第七章从经济繁荣到低速发展的西方国家
第一节20世纪60-90年代的美国
一、肯尼迪和约翰逊时代的美国
二、尼克松时代的美国
三、里根时代的美国
四、克林顿时代的美国
第二节20世纪60-90年代的西欧
一、英国
二、法国
三、联邦德国
四、意大利
第三节20世纪60-90年代的日本和环太平洋国家
一、日本
二、加拿大
三、澳大利亚
第八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变动
第一节苏联的改革、停滞及其解体
一、赫鲁晓夫的经济政治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第二节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剧变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发展和联邦的分裂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四、捷克斯洛伐克联邦一分为二和德国的重新统一
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
第三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十年探索和十年动乱
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节20世纪90年代的独联体和中东欧各国
一、叶利钦执政时期的俄罗斯
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
三、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转轨
第九章独立后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亚洲各国独立后的政治与经济
一、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和经济发展
二、“亚洲四小龙”成为新兴工业经济体
三、东盟与东盟诸国的迅速发展
四、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发展模式的整合
第二节中东政局的动荡和经济变化
一、阿以冲突与艰难的和平进程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第三节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曲折发展
二、非洲政局的动荡与民主化进程
三、南非民主化进程与复兴计划
四、非洲的统一与联合自强
第四节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变化
一、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
二、拉丁美洲各国的新一轮经济改革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第十章世界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第一节冷战态势的演变
一、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二、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三、美苏争夺的新态势
第二节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
一、西欧联合趋势的不断加强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失落
第三节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二、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四、中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四节第三世界与新的国际关系
一、南北问题的提出与南北对话的开展
二、南南合作
第五节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
一、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二、苏联东欧剧变与雅尔塔体系的终结
第十一章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化与高科技群的大量涌现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二、基础性高新技术的发展
三、综合性高新技术的发展
四、传统性科技的新发展
第二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的产业革命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嬗变
二、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结构变革
第三节科学技术发展与当代社会生活的演进
一、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变
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挑战
第四节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
二、人类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
第十二章丰富多彩的当代世界文化
第一节人文社会科学
一、当代世界哲学
二、西方经济学新流派
三、当代史学
第二节当代世界文学
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新流派
二、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演进
三、战后苏联文学
四、战后亚非拉文学
第三节当代世界艺术
一、当代世界美术新流派
二、当代音乐、舞蹈新潮
三、当代世界电影
第四节当代世界文化的一些新趋势与新特点
第十三章世纪更替、千年交接的世界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一、经济全球化潮流浩荡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应运而生
第二节国际格局多极化
一、冷战后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二、美国谋求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调整
三、欧洲一体化和欧洲的新格局
四、举足轻重的俄罗斯
五、谋求政治大国的日本
六、扩大对外交往的中国
第三节任重道远的联合国
一、联合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三、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
四、全球性经济社会发展
五、联合国的改革
第四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亚洲和欧洲的地区冲突
二、中东地区的战争与和平进程
三、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⑶ 名词解释德国护宪运动
德国护宪运动:1848年,德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史称护宪运动。这场运动强调了泛日耳曼主义,并反对在旧神圣罗马帝国地区内的39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的专制政治体制。经过三月革命后,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开会议,制定宪法,改组政府。5月18日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全德国国民议会,即法兰克福议会。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但遭到腓特烈·威廉四世和普鲁士和奥地利各邦君主的拒绝。同年 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民众发动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结果失败。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瓦解,德国1848年革命结束。
⑷ 清浦奎吾的组阁
清浦第二次被委以组阁权是在第二次山本内阁总辞职后,当时他已经七十三岁。由于他担任枢密院长一职,名声很大,可是他的能力却被高龄的阴影所掩盖。虽然如此,考虑到预定的众议院总选举在即,人们希望能在一个过渡内阁下进行公正选举,同时人们也希望看到预定的皇太子大婚之礼能在没有政治纷争的气氛中举行,所以清浦的名字再次被提了出来。当时元老松方正义抱病卧床,这个方案是西园寺想出来的。毫无疑问,在皇太子完婚这个问题上内大臣平田东助和宫内大臣牧野伸显的意见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政党方面,由于政友会内部分歧,宪政党在议会只占少数席位,都无法担纲政权。因此西园寺等人作出这样的决定无可指责。清浦组阁并非一帆风顺。其一是因为清浦没有得到政友会的支持;其二是贵族院研究会对清浦提出的阁僚人选非常挑剔。清浦曾一度想放弃组阁,但在平田内相的规劝下最终组成了一个除外相、海相、陆相外全部阁僚均出自贵族院的超然于政党之外的内阁,贵族院研究会还在不经清浦同意的情况下任意对阁僚人选进行变更。虽说是清浦组阁,但他却无法发挥自己的领导力,这就是清浦内阁被称为研究会傀儡的原因。政治评论家马场恒吾甚至将清浦戏称为“喜剧人物”。但从他周围人的角度来看,清浦的高龄和名声却是他担任首相最适合的理由。
国民及政友会、宪政会、革新俱乐部护宪三派对清浦超然内阁上台反应强烈,有如向要求立即实行普选制的舆论火上浇油一般,在清浦内阁成立后仅三天便展开了第二次护宪运动。政友会内部发生分裂,“总裁派”支持护宪运动,“反总裁派”认为既然政友会曾支持过寺内正毅和加藤友三郎的超然内阁,现在反对清浦超然内阁不合逻辑,双方意见针锋相对。反总裁派脱离政友会成立政友本党,作为众议院第一大党支持清浦内阁。1924年1月30日发生了颠覆从关西归来的护宪三派干部所乘列车未遂事件。第二天议会为此进行紧急质询调查时,又发生暴徒冲进议会抢占讲台的事件,议会被迫解散。5月10日举行了大选,护宪三派取得压倒性胜利,在议会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席位。
清浦内阁从成立之日起便受到舆论严厉批判,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政绩,但在大选后却图谋以“处理残务”为名继续占据权力中枢。护宪三派在议会协调一致,清浦无计可施,被迫于6月7日宣布总辞职。
⑸ 【历史】桂太郎怎么死的
自然死亡(含病逝)
桂太郎出身山口县,长州藩士桂与一右卫门次子,1868年参加鸟羽伏见之战和戊辰战争,1870年赴德国留学,学习军事和军制,1873年归国后任陆军大尉,在山县有朋领导下从事日本军事近代化改革工作,被山县视为自己的得意门徒和接班人。
1875年任驻德国公使馆副武官,1878年任参谋局谍报提理,1884年2月16日随大山岩陆军卿出国,1885年5月21日晋升陆军少将,陆军省总务局长。1886年成为日本陆军第一任陆军次官,任中兼陆军省法官部长,兼军务局长。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三师团长,1896年接替桦山纪资成为第二任台湾总督、东京防御总督,1898年-1900年任陆军大臣,1898年晋升陆军大将。(1912年曾被陆军领导层推举为元帅,被其以“现役政治家”的理由拒绝)。
1901年第一次组阁,1902年2月27日升伯爵,兼内务大臣,兼文部大臣,在日英同盟、日俄战争、日韩合并等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推动作用。1906年1月7日第一次桂内阁总辞职,任军事参议官,4月1日受大勋位菊花大绶章,1907年9月21日受封侯爵。
1907年7月14日第二次内阁首相兼大藏大臣。1911年4月21日升公爵,因为日俄战争而发行的外债本息已经超过年度预算的2倍,达10亿日元,而且日本未得到战争赔款,为了还本付息要再借外债。因此扩军只能依靠增税,以及削减行政和财政支出。其结果是内阁和大藏省极力抑制陆海军的扩军预算要求,以致海军和陆军为争夺有限的预算资源再度发生争吵,桂太郎不得不于1911年8月辞职。
明治天皇死后由山县推荐入宫担任内大臣,患有脑病而毫无主政能力的大正天皇完全听任桂太郎摆布,故桂被称为“躲在龙袖后面的人”。1912年12月第三次组阁,遭到强烈反对,他两次拿出天皇的诏书都无济于事,1913年2月终于被赶下台,史称护宪运动。10月10日去逝,年65岁。追授大勋位菊花章项链。曾获三级金鵄勋章。桂太郎是日本大正时期9位元老之一。
⑹ 明治维新后最大贪腐丑闻:德国西门子公司回扣案
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德国西门子集团东京分公司一个名为卡尔·里希特的员工。里希特虽然职务不高,但身为打字员的他却能够接触了西门子公司与日本政府各类交易的核心机密。微薄的薪水和离乡背井的生活,令里希特逐渐产生了从中渔利的想法。1913年11月,里希特从西门子公司离职,随手便带走了几份文件。而里希特刚刚离开日本,一份索价2.5万日元的勒索信便出现在了西门子东京分公司的邮箱之中。西门子集团方面虽然知道里希特手中这几份文件非同小可,却不甘心花钱消灾。于是里希特刚刚回到国内,便被德意志帝国的秘密警察所控制,不久便扭送柏林地方法院,以敲诈勒索罪提起公诉。但就在西门子集团高层认为事情已经画上一个句号之时,又一份勒索信接踵而来。
▲山县有朋
3月24日,迫于舆论和海军军费被大肆削减的双重压力,山本权兵卫内阁倒台了。此时“萨长同盟”可谓正式撕破脸皮,陆军、海军中弥漫的对立情绪,甚至令西园寺公望为代表的公卿有了一种重见武士时代的源氏、平氏相争之感。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中,首相的宝座也成了烫手的山芋。在西园寺公望明确拒绝组阁的情况下,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的养子德川家达一度成为了热门人选,隐然有“萨长腐败,人心皆思江户”之感,可谓是对明治维新最大的讽刺。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⑺ 德国在普鲁士晚期有哪些革命派,哪些封建派
革命派:马克思、恩格斯;封建派:康普豪森、勃兰登堡。
1847年底,由于受到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意志各邦国到处掀起了罢工浪潮和饥民暴动,革命有一触即发之势。巴黎二月革命胜利的消息 传来,毗邻法国的西南各邦国——巴登、黑森、符腾堡、巴伐利亚等首先爆发革命。
在城市,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封建专制政府,要求撤换反动内阁,制定宪法,实行立宪制度;在农村,农民起来捣毁地主庄园,焚毁地契。在革命浪潮冲击下,各邦国的反动内阁纷纷倒台,成立了有资产阶级自由派参加的新政府。
8月18日,各地容克的代表在柏林召开了“各阶级私有财产保卫者大会”,号召全国贵族都应维护容克的共同利 益。这个会议被人们称为“容克议会”。容克势力还渗入了军队,许多有共和倾向的军官被清洗。
奥尔斯瓦德内阁无力阻止容克势力,民主派和广大群众则强烈要求 内阁惩办反革命。软弱的内阁被迫于9月9日辞职。国王任命极为反动的勃兰登堡将军组阁。11月9日组成的新内阁要求议会体会。在国民议会表示抗议后,内阁 调来军队多次驱赶议员,同时封闭了各革命俱乐部和进步报刊。12月5日,国王正式下令解散议会,实现了反革命政变。普鲁士革命以失败告终。
在德意志革命中,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法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巴黎成了欧洲革命的中心。大批德国、波兰、意大利的流亡者纷纷来 到巴黎,掀起了组织革命军团以打回故乡参加革命的热潮。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从布鲁塞尔来到巴黎。在巴黎,他们帮助改组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组成了以马克思为主 席,有恩格斯参加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他们批评了流行一时的组织革命军团,从外界强行输入革命的思潮,并把赞同自己观点的流亡者组织起来,准备回国参加革 命。为此,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了参加德意志革命的斗争纲领,即《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要求》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基本任务,是建立 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制度。
1848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同盟的其他领导人回到普鲁士来因区的科隆,以此作为从事革命活动的基地。与此同时,数以百计的德国流亡者 也陆续返回自己的家乡参加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德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一基本前提,结合德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高举民主主义 旗帜,同民主派结成联盟的斗争策略。他们带头加入了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民主协会。同时号召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采取同样的策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实现《要求》提出的政纲,推动德国革命,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宣传,及时向革命者和广大群众分析形势。1848年6月1 日,由马克思、恩格斯主办的《新来因报》在科隆创刊。《新来因报》以鲜明的立场、犀利的笔锋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当时欧洲各国(主要是德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都及时发表了述评。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写的。这些评论文章有力地声援和鼓舞了德国和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新来因报》出版发行将近 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它坚决捍卫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尽管报纸的股东日益减少,但订户却越来越多。发行量最多时达6000 份,成为当时欧洲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到1849年春,报纸将主要注意力转到了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之上。席卷德意志各邦国的三月革命风暴,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实现德意志国家的 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在各邦国初步掌握了政权的资产阶级,纷纷提出成立全德国民议会,制定统一的宪法,以建立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护宪运动是德意志各邦国人民保卫三月革命成果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盟员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支持并参加了这场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评论,号召人民用革命暴力来对付反革命的恐怖。恩格斯还亲自组织和参加街垒战斗。当时,由于右翼代表纷纷离开法兰克福议会,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已在议会中占有优势。
马克思、恩格斯建议他们以法兰克福议会和临时政府的名义,公开号召武装起义,积极主动进攻,把起义扩展到全国;在起义地 区立即废除封建义务,发动广大农民起来共同保卫革命成果。但是这些建议没有被采纳。6月18日法兰克福议会被反动军队解散。
7月中旬,各地的护宪运动先后被镇压。在镇压护宪运动中,普鲁士军队起了主要作用,这就大大加强了它在德意志境内的地位。随着护宪运动的被镇压,1848年德意志革命便以失败而告终。 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离开德国流亡伦敦。
⑻ 威廉摄政后,是怎么处理德国的大革命的
1840年,威廉三世病故,长子威廉四世继任普鲁士国王。但威廉四世体弱多病,又无子女,难以理政,便封弟弟威廉为普鲁士亲王(即指定的王位继承人),代他处理政务。威廉摄政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1848年爆发的席卷整个欧洲的大革命。在法国“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德国也发生了“三月革命”。柏林市民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在革命面前,威廉充分施展了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干,妄图把革命打下去。3月9日,他被任命为莱茵—威斯特法里亚军事总督和特别军事全权代表。他在柏林近卫军兵营里发表了煽动性演说,唆使军队连续三天向革命群众开枪射击,打死打伤100多人,迫使愤怒的市民于3月18日举行武装起义。以工人为主力的起义者包围了王宫,国王及大臣们惊慌失措。这时威廉挺身而出,下令军队向群众开枪,使许多起义者倒在血泊中。起义者纷纷拿起武器,筑起街垒,同政府军展开激战。经14小时浴血搏斗,起义者付出伤亡1400人的代价,终于打败了拥有74门大炮的1.4万名政府军队,许多士兵纷纷倒戈投向起义者。3月19日,威廉四世不得不向人民屈膝求和,宣布政府军撤出柏林。他还和王后装模作样地向100多名死难烈士脱帽鞠躬致哀。威廉一看大势不妙,换上一身邮差的制服,化妆逃到英国伦敦避难。
三月革命胜利了,但由于无产阶级当时还不成熟,被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以康普豪森和汉塞曼为首的内阁。德国资产阶级害怕革命威胁到自身利益,不惜出卖曾与之并肩战斗的无产阶级,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6月8日,康普豪森内阁又把威廉“请”回了柏林,还谎称他在英国“完成了外交使命”,由他筹建这个君主立宪国并担任首脑,而资产阶级则甘愿充当“掩护这个王朝的挡箭牌”。但威廉并不领情,他回来后立刻充当了反革命阵营的首脑,暗里调兵遣将,妄图将革命镇压下去。他对军官们说:“我只信赖你们。”他在议会演说时竟高呼:“国王和祖国万岁!”的口号。但威廉很有心机,在表面上表示拥护新政府。资产阶级为他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遂放松了警惕,而忙于在法兰克福议会讨论新的宪法草案。经过半年多的高谈阔论,终于制定了一部《帝国宪法》,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由威廉四世任德意志帝国皇帝。议会还派人给威廉四世送去了王冠。但威廉四世此时已做好了军事镇压革命的准备,胆壮气粗,对王冠和宪法不屑一顾。为挽救革命,南德的资产阶级被迫掀起“护宪运动”。威廉这时凶相毕露,亲率6万军队前去镇压,屠杀了许多革命者,并将28名起义领袖处死。威廉以暴力扑灭了护宪运动,并用刺刀把各邦的君主扶上台。威廉因镇压革命有功而被人们称为“炮弹亲王”。
⑼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腓特烈和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都是 简介威廉一世 (Wilhelm I;1797年3月22日—1888年3月9日) 是普鲁士国王(1861年1月2日—— 德皇威廉一世1888年3月9日在位)和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年1月18日——1888年3月9日在 德皇威廉一世位)。他的全名是威廉·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Wilhelm Friedrich Ludwig)。 早期生活和军事生涯威廉一世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第二子,母亲为路易斯王后。由于没有预料到会登上王位,威廉亲王并没有接受多少教育。1814年2月入伍参与反拿破仑战争,服役报告称他是一名勇敢的士兵。1815年后,他也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外交家。1848年他成功地粉碎了针对其兄长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政变,得到“霰弹亲王”的绰号。1857年,无子女的威廉四世中风,身体局部瘫痪,然后精神失常无法料理国事,1858年10月威廉亲王出任摄政。 国王和皇帝1861年1月2日,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亲王登基为普鲁士威廉一世。他登位后,国王和议会仍然不和。他比他兄长较少干预政治,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政治中立的人。但他只不过是寻找一个谨慎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斗争:他任命保守派的奥托·冯·俾斯麦为首相。根据普鲁士宪法,首相只需对听从国王,并不需要搭理议会。虽然俾斯麦说他和威廉的工作关系是一个臣子对他的长官尽忠,实际上俾斯麦拿着管理内政和外交的实权。数次与威廉不同意见,俾斯麦扬言辞职,威廉只好同意俾斯麦的做法。 普军在普法战争取胜,1871年1月18日,威廉在巴黎凡尔赛宫称帝,亦即德意志皇帝。仪式过后,北德意志邦联 (1867-1871) 转改为德意志帝国 (Kaiserreich, 1871-1918年) 。这帝国是一个封建国家;皇帝是封建君主们的国家元首和总统。新领地包括巴伐利亚、符腾堡与萨克森国王;巴登和黑森大公;汉堡、吕贝克和不来梅参议院。威廉不情愿地接受“德意志皇帝”的名号。他曾提议“德国皇帝”的名号,但明显地封建君主们不会接受。 德皇威廉一世在俾斯麦的回忆录里,俾斯麦认为威廉是一个传统、谦恭、绝对有礼的绅士,是名副其实的普鲁士军官。他有些判断偶尔会被“妇人之仁”所影响。 1878年5月11日,叛乱者Max Hödel在柏林企图行刺威廉一世,但失败。同年6月2日,Karl Nobiling试图行刺,伤了威廉之后自尽。这成为清除社会主义法于1878年10月21日设立的原因。法例由俾斯麦的政府提出,并受到国会的大力支持。法例目的是打击社会主义者和工人阶级的行动,并剥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合法地位。它禁止所有党组织、工人大众组织、社会主义者和工人阶级的刊物,并可用以裁决或充公社会主义者的文学作品,但又给予社会民主主义者赔偿。法例每二、三年扩大一次。虽然惩罚严重,社会民主党影响继续扩大。基于大量工人阶级行动的压力,法例于1890年10月1日被废除。
⑽ 大正民主运动的第二次护宪运动
原敬和高桥是清两届政友会内阁仅执掌四年政权。1922年至1924年,元老先后推荐海军大将加藤友三郎、山本权兵卫和清浦奎吾组阁,中断了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这说明藩阀元老仍不甘心丧失政治主导权,企图继续维持专制统治,与政党政治相对抗。这种倒行逆施激起了民众的愤慨和社会的不满,认为“这种内阁与立宪主义不相符”,是“贵族对国民的宣战”。连续三次被排斥于内阁之外的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政友会、宪政会和革新俱乐部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护宪运动,目标是“排除贵族专制,打倒清浦内阁”、“确立政党内阁”。护宪三派团结一致进行斗争,终于迫使清浦内阁奏请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结果护宪三派获胜,由众议院获得最多席位的宪政会首脑加藤高明为首相组成护宪三派联合内阁。第二次护宪运动是大正时代以来不断高涨的群众性民主运动的继续,它宣告了明治宪法体制下的藩阀专制统治阶段的结束。1925年3月,议会先后通过《治安维持法》和《普通选举法》,大正民主运动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