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二战德国坦克的问题
虎王坦克: 是德国二战期间一种重型坦克。它的称呼为:虎II”/“虎王”. 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最大有效射程为10km,装有炮口制退器,其使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 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 9d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门88mm火炮能在3500m的距离上击毁“谢尔曼”、“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这个射击距离远于苏军和盟军坦克的射程。其自身装甲厚实,即使在近距离,也只有很少的武器能真正摧毁它的正面装甲。至今没有任何记录或者照片能看到“虎王”重型坦克在战斗中被击穿正面装甲。它的侧面装甲相对盟军的坦克(T-34/85、JS-2和“荧火虫”)来说还是能摧毁的。
豹:
Ⅴ型号“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苏德战争初期的“T-34危机”。德国原有坦克战术性能偏重机动性,不太重视火力和防护,在“闪电战”运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进入苏联战场,面对火力和装甲强大的T-34和KV-1后,德国的Ⅰ、Ⅱ、Ⅲ、Ⅳ号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临被动挨打的地步。除加紧改进Ⅲ、Ⅳ号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将领在1941年底的时候强烈要求研制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奔驰、MAN等公司研制30吨级坦克以对抗T-34/76。
豹式坦克借鉴了苏联坦克设计上的思路,其最主要是倾斜式装甲,增加来袭炮弹产生跳弹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装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射穿。此外较宽的履带以及较大的路轮也大幅改善了在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豹式坦克的重量由预计的35吨增加至43吨,安装了一台700匹马力的梅巴赫HL230P30 V-12汽油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一般被认为可以承受连续行进2000公里的负荷。豹式行进的速度46千米/小时。悬挂系统由前方的驱动齿轮、后方的诱导轮和八个涂上橡胶的钢轮所组成。豹式坦克在每个减震臂中添上两支扭力杆,越野性能良好但造价昂贵且很费时。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
型号
豹式坦克A型 1942年11月 试验型,又称作豹式坦克A1型
豹式坦克D型 1943年1月-9月生产
豹式坦克A型 1943年8月-1944年6月生产 有时称作豹式坦克A2型 2,192辆
豹式坦克G型 1944年3月-1945年4月生产
主要性能参数
乘员 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通讯员)
长度 6.87米(含主炮为8.66米)
阔度 3.42米
高度 2.99米
重量 44.8吨
主要武器 75毫米Kw.K.42 L/70 火炮(79发)
次要武器 7.92毫米MG34机枪×2(5,100发)
发动机 V-12汽油梅巴赫 HL230 P30,700匹 (520千瓦)
平地时速 45千米/小时
马力/重量 16.0匹/吨
行动距离 250千米
B. 为什么德国坦克是蓝色的 苏联是浅绿色 美国是黄色 法国是纯绿色 那中国是什么色
那个只是游戏的设定罢了
实际上在春夏秋的阶段的西欧,德军的坦克是暗褐和灰色以及少量草绿的迷彩,英军是全草绿色,美军一般是土黄色或褐黄色,苏军的是淡绿色,法军的一般是淡绿和土黄结合的迷彩。
在冬季,各国一般都是以纯白色为主。
在北非战场,英军是天蓝和土黄的迷彩色。德军一般是暗褐红色。美军则是几乎为全土黄色。
至于中国,在建国之初,沿袭的基本是苏军的淡绿色,后来有深绿色涂装,以及由褐色,草绿,土黄组成的迷彩
现在和各国的涂装就比较接近了,也就是小方格的数字化迷彩,颜色也很接近。。。。
C. 二战德军SS骷髅师的装甲兵1945年虎王坦克手制服 是不是纯黑色的 啊
装甲兵 是黑色的 国防军是 灰绿色 武装党卫军 是黑色的
刚开始 装甲兵 是属于 武装党卫军系统的 所以是黑色制服 后来 国防军当中 也发展了 装甲兵 就都同意采用黑色制服 只是 军衔不一样而已
D. 为啥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呢
德国人当然不傻。工业技术也足够,生产个坦克头盔还不是事。你注意观察下波兰战役、法国战役期间的德军装甲部队,在那些早期的一号、二号坦克炮塔里冒出来的德国兵,都戴着一定硕大的黑色贝雷帽,好好回忆有木有?那就是有橡胶内衬的的坦克头盔,正是因为里面塞了东西鼓囊囊的,所以这型坦克头盔看起来真心丑陋,也难怪德国兵不爱戴。
(美军坦克头盔)
到了二战后期,随着兵员的增加和物资大量消耗,德军装甲兵也有部分换装“M1942野战帽”和1943年以后生产的“标准野战帽”(M1943等),显着特点就是带檐了,上面还有俩纽扣,按德国军制,军帽是两年才发一次的,所以战争末期装甲兵的帽子多少有点乱。
E. 二战德军装甲兵为何没有装备防撞坦克帽呢
在有关二战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苏美等国的装甲兵佩戴坦克防撞帽,因为坦克内部空间狭小,在战斗和行军当中免不了颠簸。佩戴坦克帽的目的就是防止撞伤内部人员的头部。但是有的朋友会问,二战德军军工那么发达,为什么少见德国坦克兵佩戴像苏美等国家的坦克防护帽?其实德军不是没有装备,而是士兵们很少佩戴出境。所以造成了德军没有装备防撞帽的错觉。
贝雷帽式样的黑色盔布是由一块毛料制成,分为几种尺寸,以配合同样分为好几个尺寸的头盔。盔布底部装有松紧带以箍在头盔上,顶部还有一个小绒球,与盔布是一体的。黑色盔布的正面有帽徽。早期的帽徽只是一个机织的白色橡叶环加一个金属冲压圆形三色徽,也有人用大檐帽上的全金属帽徽,不过都没有另加国家鹰徽。
德军在1935年10月30日颁布的命令为黑色装甲兵贝雷帽确定了帽微佩带标准,命令规定帽微由一个橡叶环和一个圆形三色徽组成一体,再在其上增加一个国家鹰徽,它们全都是用白、红、黑色棉线机织而成,而军官可以使用银色铝线刺绣的版本。后来帽徽上的白色部分都改成了使用银灰色线。
F. 二战德国虎式坦克(Pzkpfw VI) 车体内部是什么颜色的呢
看过资料应该是浅白色。因为坦克内部光线不好,浅白色可以更好为士兵提供反光照明。但是后来随着德国的没落,坦克损耗严重,制造者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进行内饰,原钢色就代替了白漆,好在磨擦使得原钢色也反光,帝 国就允许了这种做法。但是,又有好多连原色都没有磨去就成废铁了。也有部分坦克使用红色内饰,是因为红色能刺激人,就像军旗一般采用红色是一个道理。希望采纳
G. 为什么二战德国坦克手不带坦克帽
首先说明的是坦克乘员佩戴的坦克帽其作用并不是在坦克被击中时起防护作用,提高坦克乘员的生存力,而是在坦克进行越野行进,由于地面不平产生颠簸,防止坦克乘员因身体与车体碰撞产生伤害,起到保护作用。仔细观察二战时苏式坦克乘员帽,实际上就是以皮帽为衬底,在其上使用皮革包裹固定的横竖长条海绵条(块),其作用仅仅是为了防止碰撞,对枪炮弹没有任何防护作用。
其次,德国早期的坦克乘员也都配发坦克帽(如一、二楼图示),可以发现其帽顶非常厚大,原因就是在其顶部及周围填充了厚厚的海绵衬层,其作用同样是起到防止碰撞作用,只是由于这种帽型对佩戴使用车内通话系统的耳机有较大影响,加之后期坦克设计的发展,于1941年全部撤装,转而使用有沿战斗帽(山地帽)和船型帽。
第三,德国后期坦克后不使用有防碰撞坦克帽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德国坦克减振性能极好。二战中后期德国坦克的主战坦克大多为重型坦克,其负重轮设置几乎全部采用交错排列的双排大直径负重轮,而且每个负重轮都有独立的悬挂系统,相对于采用单排负重轮的苏式坦克以及美英式坦克采用扭杆悬挂系统的小直径负重轮,其减振效果极为优秀,即使在非常颠簸的地面上行驶,也能保持车体非常平稳,故少有乘员身体与坦克车体碰撞现象。二是德国坦克在制造时就在车体内部容易与乘员身体发生碰撞的部位敷设了厚厚的保护层,不仅同样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在炎热状态下,有利于坦克乘员穿着单薄,利于汗液蒸发,避免戴皮质坦克帽的闷热感,长时间保持其良好的精神状态。三是坦克战术的影响。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不仅观瞄系统比较原始,而且火炮没有射向/射角稳定装置(现代坦克火炮全部采用了射向/射角双向稳定器),只能采取短停顿射击的方式(行驶间发现目标,停止间瞄准射击),故此,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坦克战术,如苏联坦克采用高速接敌,高速脱离战术,甚至采用高速撞击战术,而德国坦克依仗其厚重的装甲防护,则采用慢速接敌,快速停车,精确射击的战术,再加上极大的车体重量限制了坦克的车速,故此,德国坦克的行驶速度普遍较低,根本不可能有苏联T-34坦克那种飞离地面的疯狂行驶场面,其坦克乘员更不会像苏联坦克乘员那样在车体内如乒乓球似的左碰右撞,因此,基本不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
H. 为什么二战美国和苏联的坦克是绿色,而德国坦克是铁灰色
德国---
这是因为,二战时期,西欧国家普遍国土面积狭小,这就导致相对而言,西欧诸国的城市化率比较高。
所以,德国就会结合城市化比较高的现实,在德军设计军事装备外部涂装的时候,就会首先考虑,在同样的城市化也比较高的西欧作战,铁灰色的伪装色,有利于装甲车辆在城市作战中的隐蔽性。
德国早就把苏联作为假想敌,但是,苏联西南部地区,也是苏联工业化,城市化比较高的地区,德军使用铁灰色的伪装色,也可以,基本兼容,西北欧,和东欧作战的环境总体特点!
所以,德国二战军事军事装备,也包括坦克,以铁灰色为主流!是有其深刻地域作战预想的。
至于在北非作战的德军装备另当别论!
美国---
美国幅员辽阔,但是国土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加之美国本土地域广阔,森林覆盖了极高!所以,美国虽然工业化程度非常高,但是,仅仅限于美国东部地区,就全美地域环境而已,军绿色涂装,有利于美国陆军作战的隐蔽性!所以,美军装备以军绿色为主,
苏联---
苏联军队使用军绿色涂装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苏联纬度较高,其实不太适合使用军绿色,但是,苏联国土面积极其广阔,而且,地广人稀。使用军绿色涂装,有不得已的成分在里面。
个人感觉原因就是苏联太大了,因为,虽然苏联有一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地区,在二战前的工业化率比较高,但是,和苏联国土总体面积比较的话,苏联二战前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率,那就不值一提了。加之苏联地广人稀,对于自然界,尤其是森林木材的需求不太大。所以,苏联在二战前的植被覆盖率也是世界最高的。
综上所述,半开玩笑的形容一下苏联的环境就是,在二战前,苏联实际是一个被森林和植被覆盖着的雪山!
因此,苏联军事装备使用军绿色涂装,是完全适合,苏军对于自身在本土作战,以及,苏军在东欧的旷野中作战的,基本伪装原则的!
个人看法,大概就是这些,完全手打,望采纳!
I. 二战中表现极佳的德国坦克,在战后是如何发展的
在二战中,德国坦克为德国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仅是无敌的虎王,还有大量的4号和豹式坦克。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坦克却因为政治因素销声匿迹。如果单单看德国在二战时期的科技方面,绝对是独树一帜的。但是令人可惜的是这种傲人的科技却在为一项不正确的事业所服务。从单兵装备的突击步枪,防空火箭筒。一直到二战时期德国引以为傲的航空工业和地面装甲部队。
而最后一种就是猎豹防空车。猎豹防空车目前可以说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型防空车了。但是价格也是世界上比较昂贵的一型。其实德国在二战时期就搞出了类似的防空车。当时被命名为球形闪电,但是当时的球形闪电没有雷达,所以作战性能有限。而如今的猎豹防空车算是正式回归德系动物园。
J. 求翻译,急
太阳发光在非洲的土壤。热
穿过Schelde,Meuse及莱茵河,
坦克推进到法国,
Huzars穿着黑色的元首,
他们已经溢出法国的攻击。
反复:
车轮碾震动
发动机的嗡嗡作响
在非洲的坦克推进
在非洲的坦克推进
太阳发光在非洲的土壤,热
我们的坦克发动机唱歌曲,
德国的坦克在炎热的太阳,
站在对抗英格兰,
车轮碾震动、发动机嗡嗡作响,
在非洲的坦克推进
坦克的元首,英国当心,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消灭你,
他们不会害怕死亡或魔鬼,
在英国的傲慢,休息一下,
车轮碾震动、发动机嗡嗡作响,
在非洲的坦克推进
太阳发光在非洲的土壤,热
我们的坦克发动机唱歌曲,
德国的坦克在炎热的太阳,
站在对抗英格兰,
车轮碾震动、发动机嗡嗡作响,
在非洲的坦克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