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他们之所以走上歧途,就是因能太轻易地获得一切,以至在他们没有“界限”的概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他们的头脑中缺乏清醒的分寸。 在这方面,德国孩子对于事物的理性反映能力在各国的同龄人当中显得非常突出,一位久居德国的美国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也对此予以确认。例如面对雨过天晴窗外的迷人景色,正在读书学习的一位德国少女和一位美国学生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典型的美国孩子式的作法是:情不自禁地起身跑到外面玩上一会;而德国孩子很可能就会想到:我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出去玩。热爱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为什么德国的孩子会有如此强烈的意识来约束自己,是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分不开的。 帮助孩子培养理性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也像种树一样,需要对其悉心栽培,需要有适宜生长的土壤,在某些时候甚至还需要绑缚以实行限制。德国的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有较自由充分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如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起床太晚,便面临放弃早餐、或是迟到的选择;忘了将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便意味着得继续穿脏衣服;人人都有记事本。 一、“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 曾有人问过德国的学生关于逃学的问题,那些孩子的回答是:“学生不上学?除非不想活!”在这一点上德国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只要有一个孩子不接受教育,社会将来就会多一个祸根。所以万一真有孩子逃学,成年人看到后会对其严厉呵斥,警察会将他扣留,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此的态度非常严格,会令孩子马上返校,而家长还要受到罚款或加税的处分。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意识到,在上不上学的问题上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德国人的教育也异常关注孩子的文明修养,他们认为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遵守规范,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具备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为其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固的基石,也能为全社会创造一种团结合作的美好的人际关系,这在德国引起了全民的重视,报名参加专门的礼仪讲座、礼仪讲习班的做法已经蔚然成风。 而家长从细微之处起就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德国孩子在餐桌上都会受到严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由此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观念意识,同时这又是一种磨练。比如德国人在午餐后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很具有诱惑力,但这时父母更不会通融,前提是必须先吃完饭菜。 随着父母对正确行为的反复训练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时间一长成为自然,孩子就会把遵守这些规则当作自己的本分。于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把维护公共纪律,爱护公共环境,在各种场合讲究文明和秩序成为无可置疑的事情。在德国常可以看到人们在耐心地排队等候,或是为他人、为公众着想的举动,全社会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井然有序的文明道德风尚。 二、“是放弃早餐,还是迟到?” 对于孩子的奖惩,赛里希先生的建议是,“尽管奖与罚都不宜太频繁,但它们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长常用物质奖赏来激励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以此让孩子做些家务事。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前进的动力仅停留在外部奖赏上,而体会不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同时他们也会产生错觉,以为不论主动干点什么都能得到钱的报酬。孩子必须懂得上学读书、品学优良是为他自己,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如果孩子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或是作出了如清理花园、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贡献时,也应当享受奖赏的快乐。可以给他们发奖金,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他很向往的地方。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讲究原则,否则惩罚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应该先对孩子予以警告,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他们的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几次起床太晚,但随之赛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惩罚便纠正了他的错误,她告诉菲力克斯,自己不能开车送他去学校,“我很遗憾,但这得怪你自己,你可以作出选择,是放弃你的早餐,还是想迟到。”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诚实、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 三、很遗憾,你还得继续穿脏衣服 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下,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无论是父亲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母亲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还是老师和社会其他阶层的高度职业道德感,这些都令孩子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并把恪守信条、尽心尽责当作一种荣誉。德国的法律上还有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茨格拉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具有典型意义,“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不同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一定会学得很有责任感的。”一次她的儿子从学校回家晚了半个小时,母亲对此予以了充分的理解,但是她也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玩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我们可要遵守。”茨格拉夫人认为在生活细节上尤其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庭教育对此采取了很多措施,譬如让孩子自己保管自己的储蓄存折,在锻炼了孩子自我管制的能力以外,也让他们懂得了勤俭。 茨格拉夫人承认,“有时候作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让他逃避责任。于是,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这只能意味着他还要继续穿脏衣服;而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我们也只能作出很‘遗憾’的决定。” 四、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 在德国同时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人都有自己的记事本,甚至连家庭主妇和中小学生也不例外,德国人把近期和远期的大大小小的约会,计划,公事私事等生活日程都预先记录在其中,所以有人也把德国称作是记事本的社会,人们在作出决定之前多半会参阅一下自己的记事本。也许有的人认为按部就班的生活太过枯燥呆板,可能还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人手一本,但是德国人却认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更关系到对待生活的严肃态度。 德国人认为与时间形成的散乱的关系反映出其自身的杂乱无序的状态,所以很早就会锻炼孩子过一种有计划的生活,孩子学习分配他的零花钱、支配他的时间,完成他的学习任务,发挥他的兴趣爱好,其间形成一种井然有序的关系。而他们认定,笔记本有助于孩子更加准时、守秩序、爱清洁和准确,同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采取一种鉴别的态度。 孩子在周密地设计自己时间,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其自身的周密设计。由此可见德国人帮助孩子确立面对生活的理智观念,并非是要把他们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们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更高境界。
⑵ 如何向德国人学习精细化管理
向死板的德国人学会尊重工作岗位
当德国人看到你在岗位上开小差或是干其他事情时他会觉得不可思议。妻子在丈夫上班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丈夫就会用冰窖的口吻问她:“你有事吗?没事回去再说。”而我们要是在身边,你会以为他们明天就要离婚了。他们认为,在工作岗位上一秒钟的不专心,或许会使产品的质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瑕疵,对于一整套的流水线作业,任一环节的松缓,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性事故。因此在德国企业中,从上至下每一位员工,都会非常神圣而严谨地对待自身的岗位,他们是真正抱着“责任心”在工作的群体。
⑶ 怎么自学德语
1. 抓住一切机会说说说!
不少同学已经吃了“哑巴英语”的亏了,如果你想学好德语,就不能再不好意思开口了哟!网上认识的德国网友、地铁里偶遇的德国帅哥、学校里的德语交流生....
别害羞,抓住一切机会,大胆说出口就是!如果实在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那自言自语也是可以的,一人分饰两角是吧。
很多同学觉得“说出口”很难,是因为之前所学的内容未必都用的上,就算可以套用,也没有那么多的思考时间,因此无法做到脱口而出。所以,经常练习是一定要的。根据小编的经验,最好过一段时间就准备几个Thema,因为你会发现,如果不去更新你的“货”,最后熟练的还是那几句。每次对话中“想说却没说出”的句子,都是要回去查词造句、牢牢铭记的,亲测有效,推荐下。
2. 行走的单词卡片,贴满你的视线
“桌子”德语怎么说?“笔记”德语怎么说?“圆珠笔”德语怎么说?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小物件,都可以是行走的“单词卡片”!所以,拿几张小便签,写上对应的德语单词,然后贴在各种物件上。注意,写的时候要包括词性和复数,不然以后还得再背一遍,多不划算是吧。
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一整天都在学德语!更妙的方法是。是把对应的搭配动词和例句也写上,毕竟咱们是要学以致用的,这可都是长远投资啊各位!
3. 德语儿童读物,给你继续学下去的勇气
除了考试之外,如何检测自己的德语学习成果呢?毕竟那些德语新闻、德语阅读、德语歌曲、德语电影、德国电视剧对初学者来说都是难到想撞墙!这个时候嘛,来点德语儿童读物还是不错的,毕竟在大德语的进阶之路上,咱们还是个宝宝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⑷ 怎样学习西方先进国家优秀的礼仪文化及德国人的敬业精神
一味的仿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 从我们推行苏维埃物产主义就能看出来,美国搬挪英国体制也需要改制才能适合自己。 沙皇彼得一世强硬的改革,效仿西欧各国,最终也失败。
日本明治维新,大久保利通遇刺也证实,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完全的效仿是不可能实现强国之梦的。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尽快寻根,找回文革前前年传承的儒家文化。日本改革脱亚入欧的成功值得我们借鉴,台湾再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西方文化,实现中西合璧也是我们得以借鉴的。 至于德国的敬业精神,你该看看德国的教育,这个国家历史因为常年战乱,国家长期分裂。所以他们民族有强大的向心力,每个公民都知道自己不是为个人而活,而是为国家而活。两次世界大战为何德国恢复的如此之快,两德统一,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国家可能都不会用这种和平的方式实现。为什么德意志人民做到了呢? 因为日耳曼民族知道,只有祖国统一才能得以实现富强。 西德愿意接受东德这位穷亲戚,不愿看到祖国另一部分滞后贫困。虽然牺牲自己利益,但是都无怨无悔。每一位公民都宁为大家舍弃小我,而中国人是宁做鸡首,不做牛后。 小聪明用到了极致
你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每一个公民在工作的时候都带着日耳曼民族为国精神在做事情,他们能做的不好吗? 他们做的工作中,印制着一张张德意志的名片,远销世界各地。 强大的民族优越感,让这个国家的做事情精益求精,以求完美。倘若一个螺丝有问题,就是在损害德国工业百年的信誉。
⑸ 德国人学习汉语该如何
我觉的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汉语环境,对在上海的德国人学汉语可以在早安 汉语时多和自己的汉语老师、同学进行紧密汉语互动,这样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学好汉语了
⑹ 如何学习德语(初级)
学德语必须要经历语音阶段和基础阶段。
德语是一种屈折语。
一、德语单词的特点。
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3类: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连词、介词、副词、语气词、情态词、感叹词、拟声词。前六类有词形变化,称为可变词类;后6类无词形变化,称为不变词类。
德语中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德语名词有3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除了直接对人的名词的性比较规则外其它的词的性往往没有规律。德语还有4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两个数(单数、复数)。在使用中,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代词、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数、格。学习名词就要记住它的性,并且要和冠词一起记住。
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数、时:包括现在时(präsens)、过去时(Präterium)、将来时(Futur I)、现在完成时(Perfekt)、过去完成时(Plusquamperfekt)和将来完成时(Futur II)、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语式(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的变化。如表示现在发生的事用现在时,表示过去的事用过去时,在间接引语时用第一虚拟式等。德语的动词可以分为弱变化、强变化和混合变化动词,学动词时必须要学习它的变位形式。
二、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
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
在普通陈述句中,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如果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由可变部分(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和不可变部分(动词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词)构成,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变部分居句尾,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框架结构”。
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连词或关系代词—主语和句子其它成分—动词谓语。
⑺ 如何学习德语
要学好德语是非常困难的。个人认为学好德语有几个要点: - 初级阶段要选择一个好语言班; - 大量记忆单词; - 多与德国人交流; - 阅读德文刊物-本网提供了许多资料; - 一本德语中级语法书(推荐:übunsgrammatik DaF für Fortgeschrittene,ISBN3-88532-642-6) - 不同难度等级的练习;(明斯特大学出过一本德语中级练习册)
下面是一篇教你怎么学习的文章
怎样学习德语
德语可分成六大板块: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下面我将分别讲讲我是怎么学习这六大块的。
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血液,没有人会怀疑大词汇量对语言学习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这一点在我们做阅读时感觉最为明显。有一种说法是:要想进行简单的对话,词汇量的下限为1000,要想基本看懂德国一般的报纸杂志,词汇量下限为5000。于是很多中国学生狂背词汇,又有很多人反对干背单词。
那么到底要不要背单词,要背多少词汇?我想先说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很迷恋于背单词,他曾经把德语单词背得象字典一样,以至于上课时老师偶而忘词了还得向他请教。然而他的德语水平很一般(尽管最终也过了DSH),而且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去复习那些背过的单词,单词很快就会遗忘。
这个例子说明干背单词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很多单词不常用,背得再熟不用也会忘。不过话又说回来,单词到底还是要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失去血液。既然单词被遗忘是因为不常用,那么我们只需要背那些最常用的单词就行了。另外,常用的单词毫无疑问也是重要的单词,所以必须得背。我估计,这些所谓的最常用单词大约有 2000—3000个。这个词汇量记忆任务应当在初级水平----最晚在中级1之前解决。那么怎样判断哪些单词是最常用单词呢?没有标准!你可以根据它的出现频率高低或者用你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或者干脆买本常用词汇手册。
当然,随着你水平的提高,这些最常用单词数量应该是不断扩大的。
那么,怎样背单词?对不同的单词应当用不同方法记忆:
1. 出现在阅读理解里的单词(这些单词通常比较难,很书面化):背时只需要混个眼熟,知道中文意思即可,不需要会读会写---------最主要是你在做阅读理解时能知道它的意思就行了。
2. 口语中的单词:知道意思,能准确说出,会不会写不重要------最主要是你跟别人交流时能把它说出来。背时尽可能开口,准确的读背。
3. 听力中的单词:要能反应出它的意思,最好能写出来--------这里关键的是要能反应出它的意思,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录音,反复的听熟。
4. 写作中的单词:除了要能正确拼写出来外,它的性数格要清楚,还要知道怎么用,背时最好在句子中记忆。
事实上,在上面四点中,哪些单词属于哪一点并不固定,你完全可以凭你的主观判断去决定对某个单词采取哪种记忆方法。我上面所说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是为了提醒大家外语听说读写中对词汇掌握程度的要求。
关于单词我还想说的一点是,单词的重现对记忆很有帮助。一种不错的方法是,你可以去买一本“分类词汇手册”,接着你背某一特定的分类词汇,例如背和“健康” 相关的一类词汇。背完这一类词汇后你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和“健康”相关的练习,比如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和健康相关的德文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时你会发现,很多你刚背过的单词在文章中出现了。你看的文章越多,背过的单词重现的次数和可能性就越大,这种重现对你的词汇记忆很有帮助。当然,你还可以在老师课堂上开始一个新的Thema前背熟相关的词汇,因为课堂上也很可能会重现你曾经背过的词汇,这样又再次加深了你的印象,而且你上起课来要比别人轻松一些。
事实上词汇量的积累不仅仅在“背”上,在你练习听力,阅读和写作时,你的词汇量也在悄悄的增加,尤其是阅读,它对词汇的巩固很有帮助。
二.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在语法的条条框框中填入适当的单词就形成了语言。要想看懂复杂的语句,要想把话说的准,文章写的对,就得有扎实的语法功底。语法和单词都是学好语言的基础,两者是在初级时最需要打好的基本功。
但有人持另外一种轻视语法的观点,我说的是某些专家。他们反对背语法的条条框框,他们认为语言的表达---例如说话----应该靠语感。说话,应该是一种想说什么就能脱口而出的行为,说话时大脑里不应该先去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然后再说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说话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需要预先思考的逻辑思维。我们说汉语时完全靠的是语感,从来就不会预先考虑它的语法结构。学德语也应该是这样,你不需要知道某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你只需要知道这句话本来就是这么说,并且不断的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养成自然。
听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观点至少对我行不通。事实上很多人也是这样。因为我们都不是小孩了,不能光靠模仿去学习语言,然后再形成只靠语感的语言习惯。我们已经变得复杂的大脑会影响我们对语言的单纯模仿。我认为我们必须好好学语法,尤其是在开始阶段。那学习语法的意义有哪些呢?首先,对于初学者,如果不去了解语法这个骨架,他们甚至学完了初级还不懂得造句,因为德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而我们的大脑一直受着已有汉语思维的左右,但是我们又不能用左右着我们的汉语语感去造德语句子。因此,我们只有先了解和掌握语法这个骨架才能明白,德语和汉语有哪些不同,德语的语序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对初学者涉入德语殿堂意义重大。其次,语法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强项,和其他学习德语的老外相比,我们简直就是语法天才。尽管考试时语法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块容易到手的瘦肉。所以说,语法必须得好好学。
另外,在刚开始时,如果我们学了语法,我们说话,造句,写文章就会常常去套语法,但这只是在开始阶段,只要我们说多了,写多了,熟练了,自然就有语感了,说话和写作就会转向语感而不是套语法了。我想说的是,语法是,而且也只能是德语入门的好工具。
当然,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在语法上花很多时间,我一向很反对一味的钻语法细节,钻牛角尖。和背单词一样,语法不常用的话也会忘,因此我们只要把那些最常用的语法记熟和用熟就行了。例如,象虚拟式这些平时几乎都用不上的语法,你没必要天天都花时间去复习和巩固,因为虚拟式这样冷僻的语法甚至连德国人自己都不是很熟悉。不过它却是考试的重点,所以你有必要在考试前复习一下,再做些练习熟悉熟悉就好。那么哪些是常用的重要的语法呢?等你学德语时间长了你自然会知道,或者你可以现在就直接去问你的老师。
至于语法怎么学我想不用我多说。我想说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德语语法确实比较让人郁闷,当你被语法弄得一头雾水时,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学习德语的天分,你要确信,只要硬着头皮学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事实上,这是所有过来人都有的感受。另外,和外教相比,咱们中国老师能把语法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所以,尽可能的在国内就把语法学好。还有,建议你用中文版的语法书,因为德文原版的语法书常常会让你变得更糊涂。最后,有的语法书说得很细,很全,你完全不需要全部都去学去记,知道些常用的用法就行了。
三.听力。听力是中国人的传统弱项,很多人在考DSH时都有会这么说:只要听力考好,一切都不成问题!既然听力是我们的弱项,而且在大多时候是我们是否能通过DSH的决定因素,那么,从初级开始,请你把最多的时间,最旺盛时的精力献给听力!
有人说,学习外语最先要打通的第一关是听力。听得懂是一切的开始。其次要打通的依顺为口语,阅读,最后才是写作。他们认为这样的顺序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也许是对的。
下面我想讲讲做听力时常遇到的一些麻烦:
1.分心。很多人都会这样,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这可是考试的一大忌讳啊!你在平常练习听力时就应该彻底改掉分心这个恶习。事实上你应该把你的大脑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做听力时大脑要不停的运动,不停的去理解,去猜测。如果你的大脑因为听不太懂而懒惰下来,那分心也就跟着来了。分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是文章太难,很多句子没听懂,逐渐的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分心,或者是文章太长了,注意力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对于这两种情况你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文章。对于太长的文章你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不要一次性听完,每次听一部分,然后总结一下刚才听到的内容,然后再继续听。另外,边听边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心。还有,不要连续不断的听同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听第一,第二遍时注意力通常都比较集中,听第三遍以后就觉得乏味了,也开始分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听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不如就此终止这篇文章,改天再回过头来听,免得养成分心的习惯和形成对听力的厌恶感。
1.回想。很多人常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在老师念一篇听力文章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习惯于去回味和琢磨刚才听到的某句话或某个单词,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刚才那句话我差不多就听懂了,只要我再回味一下就能理解它的意思。或者刚才那个单词我以前背过,就只是一时忘了它的意思,只要回想一下就肯定就能想起。然而事实往往相反,回想通常是徒劳的。可怕的是,在你回想的时间里,你错过了老师念的许多内容。所以,请务必放弃回想!听力考的是瞬间的理解能力,如果你在那一瞬间没有理解的话,干脆就拉倒,别去回想,就当自己确实没理解。虽然有时回想一下或许就会理解了,但你往往不值得这么做。你的注意力应该跟随着老师所念到的内容。如果不幸你已经养成了回想的恶习,那么建议你多做一些速度较快的泛听,所谓泛听就是你听文章时不需要记录细节,甚至不需要任何记录,同时你也不强求要听懂文章中的很多话,你只要总体上知道文章是讲什么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就行了,所以这是不需要回想的,错过了就让它错过吧。例如你可以听听广播,也许很多内容你都听不懂,但不要紧,你只要听懂其中的某些话,知道讲什么的就行了。因为广播语速较快,中间停顿少,你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回想,逐渐地,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变你已经养成的回想的习惯。
2. 听记两难全。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困难。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记方式。
A.老师读第一遍时不记,第二遍时再做记录。当你边听边记时,你的大脑专注的是细节而不是总体。第一遍不记,你便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第二遍再去记录文章的细节。这样做的好处是:因为你已经总体上听了一遍,所以在你第二遍做记录前你心里就已经有个底了,知道了大概要记录哪些东西。即使你在关键的地方没听懂,或者没记下来,这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知道了文章的整体思想和作者的观点,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凭借你对文章的印象去猜测,这种猜测往往八九不离十,虽然不一定能猜全,但答案的方向肯定不会错。
B.上面这种方法是大多老师所提倡的。不过我想,这对于听力水平高的同学值得提倡,但对于听力较差的学生或许就不那么凑效了。因为他们听完第一遍后根本没什么感觉,他们至少要听两遍才能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于这样的同学,我建议,两遍都记。别去管文章总体讲什么,你的注意力要充分集中在关键部分和答案细节,如果两遍都记,那么你记下来的细节会更多,命中可能性会更大,完了最后正式答题时再去整理你的记录。
C. 不论是第一遍还是第二遍,当你边听边记时,你大部分的精力应该紧跟老师念的内容,小部分精力用在记录。千万不要跟丢了,也就是说,你要时刻知道老师现在念的是第几题的范畴,如果跟丢了,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后面的记录出现错乱,也就是文不对题。
D.如果你的听力实在很差,几乎什么都没听懂,怎么办?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跟丢,也就是说你至少要知道老师现在念到哪道题的范畴了,然后你听懂多少就记多少。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往往就是那些容易听懂的部分,或者变相重复几次的部分,也就是说,你能记下来的很可能就是答案所在。另外,注意老师的语调和语速,当老师念得慢或有所停顿或语气念得重时,毫无疑问,这就是答案所在,你不管听没听懂,多多少少都要记下几个单词来。还有,如果老师在念听力前发了单词表,或者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单词,那么这些单词都是重要单词,你必须要听出这些单词到底是在哪些题目范畴中出现的,你需要把它们一一对号入座。最后答题时,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重要单词和你记下来的单词联系起来,并且结合题目的意思,再结合你的常识,把答案“想象”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效果还不错,我以前常用,嘿嘿。
E. 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这样的选择:a.当老师念到某题的答案部分时,你先不记,全神贯注的听,等老师把答案念完了再赶紧写几个关键词,在正式答题时再把关键词连成句子.b.边听答案边记录。
六. 写作: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似乎都很缺乏写作训练。于是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小学生的德语水平总是难以表达出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心里想的东西笔头写不出来,而且经常的要查字典,查语法书,经常要大大超过规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尽管如此,发回来的作文往往都是错误连篇,“一片狼籍”。于是有些中国老师呼吁:你们要尽量用简单的句子,要写小学生作文!
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呼吁:别听这些老师的,大胆的按照你们自己的思路去写。听我的,至少因为我的DSH作文接近满分。(有点骄傲的说,呵呵)
开始时我很烦写作,短短的200字的写作却常常要花上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还要不断的查字典,查语法书。发回来的作文中几乎没有一句完全写对的句子,全是红笔XX-----老师几乎是在我的文章的基础上重新再写了一遍。但是这些红色印记价值非常!它指出了我许许多多在表达上,语法上和粗心大意上犯的错误。但是逐渐的,我写作越来越熟练,犯的错误越来越少,半年后,我终于把我所能犯的错误几乎全都犯了,各种毛病也全都纠正过来了,于是,我的文章不仅能充分地表达了我大学生的思想,而且卷面也干净了很多,因此,我的DSH作文不仅语法拿了满分,内容分也很高。
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写小学生作文。犯错误其实是件好事。你要想不犯错误,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过一遍,然后从错误中找到原因,吸取教训,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还会有错了。
后来老师评价我的文章写得很地道,象德国人的文章,现在,我想告诉你具体是怎样做到的。
1.摘抄好词好句。还记得小时侯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吗?老师常要求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画出来。这一招在我们长大了学习外语时也同样适用。从你的教材中找出那些写得好的文章,以最精细的方法阅读它,然后画出好的句子,好的搭配,好的表达方式。然后记录在你的好词好句专用本里,当然,你需要把这些句子背熟并经常复习。另外,好词好句也需要经常的更新和扩充。随着好词好句的不断积累,你在写作过程中会常常想起这些句子,这时你便可以直接将它套上去,或者稍做改变后使用。这是提高你德语文采的一种好方法,它甚至会对你的听力和口语带来好处。
2. 写过的作文是一笔财富,不能丢,也不能放在厕所里,以避免发生万一缺纸时出现的情况。你要时常复习你写过的作文:包括你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和所犯的错误。
3.你有写日记的习惯,是吗?那太好了。从今天开始,你把它写成德文版的,哪怕只有100个字都好,一直写下去吧,很快你就会感受到进步。如果你的日记不涉及隐私或有某种会让人误会的暧昧,那么就定期的把它交给老师帮你修改。怎么,这样做很幼稚?是很幼稚,我是说在德语上,我们确实处于幼稚水平。
4.你有抄文章的习惯吗?没有?那你可以试试看。要先把文章看懂了再去抄。绝对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先看一句话,了解它的意思后,再根据意思和刚才的印象把它默在本子上,默的过程中不能去偷看原文,不确定的词尾或冠词也不能看,用自己学过的语法去判断。如果句子较长,以至于忘了原文的某些词,那就自己编词来替代。完了再和原文比较,找出错误和比较不同处。这种抄文章的方法首先能够锻炼你的语法和词汇,其次,你抄一遍文章事实上也是默了一遍所有的句子,而且这篇文章的风格多少也会对你的写作产生一些影响。
⑻ 如何学好德语
楼上的真够可以的,黏贴的真是“不留痕迹”,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楼主说不错,英语和德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德语比英语在语法方面较难,但是在发音方面比英语简易,因为只要你会读某个德语单词你一定就可以拼写出该单词。德语中的单词有三分之一与英语中的单词相同或相近,所以你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来学习德语的。德语最初你会觉得语法很难,有很多东西需要记住,但是当你掌握后,就会很轻松的运用他们,而不会有所顾虑或犹豫。这也是我努力学习一年德语的经验。
我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相信你的德语会想你的英语一样好
(PS:我楼上那位的回答楼主你不妨在学习德语一两个月后再看,也别太认真,呵呵,现在看意义不大,不针对你的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O(∩_∩)O~
⑼ 怎样学习德语
众所周知,德语是一门难学的语言,说德语难学,主要是德语的语法难.德语句式与汉语和英语差别较大,动词往往放在句首或句末.这给同声传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德语的名词有性数格之分,背德语单词,如果是名词,不仅要记住他的词性,还有记住他的复数形式.而这些没有很明显的规律.例如,德语中太阳(die Sonne)是阴性,月亮(der Mund)是阳性,女孩(das Mädchen)是中性.这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对德语单词掌握数量的增加,就可以摸索出一定的规律.但更重要的还是死记.
德语的动词最复杂,一个动词有很多种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过去时,第一,第二分词,虚拟式,有的还要变音(特殊变化).除了及物与不及物之分外,还有特定的支配(支配第三格还是第四格).一个动词就能让学习者发怵.但是也不要害怕,那么多人都学过了,不都学过来了吗?另外,德语是一门越学越轻松的语言(是学习,不是研究!).
除了动词,德语的形容词,冠词等都要根据所修饰的词在句子中的成分进行变形或变格.
说了德语复杂的一面,德语其实也有比较好的一面.德语单词一般都不列出音标,即使是新单词也不例外,在一般的词典中你是看不到德语的音标的,除非特殊发音或外来词才予以注明.所以只要掌握了德语的发音规则后就能流利阅读德语文章.也能够根据德语单词的读音在不认识这个单词的情况下拼写出来.所以初学德语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语音的学习.
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学习德语,需要的是勤奋,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听,多背,多说,多练习.
对德语初学者来说,好的德语教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国内出版的德语教材数量与其他语种(如英语,日语,法语等)相比较少。但是综合起来看,国内出版社出版(或原版部分翻译引进)的德语教材还是不少的,各套教材各有特点,参差不齐。
⑽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是怎样的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 "。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 ",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