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哪两个中心
德国的表现主义一个是德累斯顿,另一个是慕尼黑。1905年,德累斯顿美术学院的几位青年学生发起组织了一个名叫“桥社”的画会。他们把在该校任教的蒙克作为该团体的精神领袖。对传统艺术大加抨击。“桥社“是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派别之一。他们发展了一种既激进又古拙的绘画风格,融合了新印象派画家的色彩构成。其主要成员有凯希奈尔、海克尔、罗特鲁夫、诺尔德等。
Ⅱ 表现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1、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
2、印象主义(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
二、背景不同
1、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它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
2、印象主义
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墨守成规。
由于自己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沙龙展出而强烈反对官方的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聚集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三、特点不同
1、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运动是在反传统的思潮中兴起的,在创作方法上它背弃了十九世纪前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或“反映论”美学,而崇尚“表现论”美学,也就是说,创作不再是描摹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是主观情感、意象幻想的表达,出于“内在的需要”。
尽管表现主义者的创作主张和表现方法各有不同,但从主观、自我出发这一大前提则是共同的。
2、印象主义
乐并不以描述实物为主,但是一些音乐作品却的确是应情应景而写的。这些音乐被称为标题音乐。而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几乎都是标题音乐。这意味着这些作品会以风景,诗歌或者是图像为题,例如德布西的《大海》,《春天》。
一如印象主义绘画,倾向于描绘物体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轮廓,这样的作品给人以梦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觉。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全音阶的使用,这在德布西的作品《帆船》得到很好的体现。
Ⅲ 表现主义是什么意思
表现主义的英文名字叫Expressionism,是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它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盛行的文学艺术流派。它首先出现在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和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的美学目标与艺术追求和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和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表现主义的成员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主张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和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主张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提倡突破对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提倡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与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以及作品。它的诗歌的主题是厌恶都市的喧嚣,有的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与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和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有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要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以及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卡夫卡、斯特林堡、托勒尔、奥尼尔、恰佩克、杜肯、衣修午德和奥凯西等。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中戏剧与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expressus”,是“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文学特点是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把这种体验的结果转化为一种激情;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与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它的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与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以及无穷痛苦。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弗兰茨·卡夫卡及其代表作是《变形记》;尤金·奥尼尔及其作品《毛猿》和《琼斯室》。
Ⅳ 德国的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或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内在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主观情感;个人色彩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166-02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
代表先驱:“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现主义的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鸣曲》。他把梦魇鬼魂搬上银幕,将人、亡魂幻影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文艺运动与思潮中,表现主义以其鲜明的外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凯尔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凯尔希纳早期从事绘画与木刻,在慕尼黑艺术学校进行深造学习。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争、疾病与穷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创作画风的影响,强烈崇拜反自然主义色彩的表现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于1905年与海克尔、洛特鲁夫等成员成立桥派。他们期望如巴黎野兽派一样能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1]。凯尔希纳1911年定居柏林,开办现代绘画研习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从美术馆移出、没收捣毁。纳粹上台后迁居瑞士,然而这次的迁徙并没有使凯尔希纳看到希望,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距离凯尔希纳的家25公里。这一次他彻底感到绝望,在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开枪自杀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头五个女人》《桥社画家肖像》《马戏团的骑士》等。凯尔希纳作为桥社的重要一员,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绘画风格上,凯尔希纳以叛逆、抽象躁动、狂放不羁惊世,他崇拜梵高与塞尚,但在作品的表达气质上并不具备欢快的灵动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发的风格。凯尔希纳的作品融于生活,给人以慵懒颓废的讽刺意味。这位狂野不羁极富激情的画家在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特征
德国表现主义从人性所共有的特征出发,随人物内心情绪变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态。表现主义将丑陋与怪咖搬上银幕,在内容上反对客观模仿,要求一切从主观感受出发,并力求突破传统的束缚[2]。虽然表现主义画家对绘画的创作主张与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从主观层次来看却是相同的。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总体来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暴力的激情。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充满着对客观真实的暴力,整个画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现主义画家面对往往表现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忧郁痛苦愁苦等,这同时也在画面中反映出一种比较“幽暗”的美感。最为代表的是梵高与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呐喊》(如图1所示),蒙克,挪威画家,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其艳丽鲜明快活的色彩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夸张的手法把原本安静祥和的云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现为缠绕、扭动、狂乱的色线,从而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克又通过对主人公夸张的动势传达出波的流动和刺耳的听觉感受,将画面的表现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黄背景色使整个画面充斥着动荡与极度焦虑的情绪感。这种简练而又细腻的人物变形表达出了对社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表现主义者大多以主观是唯一事实依据,着力表达出艺术家们自己内心情感而非顺应外界市场的潮流。不再将和作品的真实视觉感作为衡量艺术品优劣的基础,而是把个人情感由内向外表达出去。他们把对社会的不满通过画纸表现出来,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主题具有孤独、恐惧疯狂与死亡的感情色彩[3]。
Ⅳ 德国表现主义的含义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
Ⅵ 什么是德国新表现主义
提到德国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在二战时期他们的表现,士兵作战能力强而且团结,但是他们做的事确实是令人发指,而后现在的军事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创伤,再也不如以前了。但是大家知道什么是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吗,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不一样的德国。
当时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有约尔格·伊门多夫,乔治·巴塞利玆等人,他们绘画作品多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基于新表现主义出发的。比如约尔格·伊门多夫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体现在政治方面的其代表作《德国咖啡馆》就是对当时的德国社会现状做了概括性的描述和批判。
Ⅶ 表现主义的历史起源
表现主义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它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
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
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
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表现主义(2009年版辞海定义):亦称“表现派”。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兴起于20世纪初极盛于二三十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国。 ·要求突破事物表象而凸显其内在本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楔入其内在灵魂,突破对暂时性的现象的描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或“真理”。深受康德、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影响。由于强调描写永恒品质,笔下人物往往是某种共性的抽象与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直觉和下意识,多采用内心独白、梦境、潜台词、假面具等手段;由于注重由作者主观出发,去摄取事物实质,往往有意识的扭曲客观事象。小说代表人物卡夫卡,戏剧代表人物有斯特林堡。
Ⅷ 表现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强烈。
在北欧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早就存在着表现主义的因素:在早期日尔曼人的蛮族艺术、中世纪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中的鲍茨、勃鲁盖尔等画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变形夸张的形象、荒诞的画面艺术效果,这些都表露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倾向。
19世纪末,出现了象征主义的影响和现代风格混在一起的第一个表现主义运动,先驱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他们通过一些情爱的和悲剧性的题材表现出自己的主观主义。
20世纪表现主义的主要基地是德国,这决定于德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受到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斯泰纳的神秘主义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
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
Ⅸ 电影史:简述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是从1919至1924出现在德国的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象来强烈的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焦虑、爱和憎的情绪。布景高度失真变形、摄影角度古怪奇特、照明阴沉朦胧,表达的共同的主题是谋杀、死亡和暴力,描绘了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悲愤、痛苦和恐惧。其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疲倦的死》、《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蜡像陈列馆》等。
二三十年代在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后续发展出了两个分支流派:街道电影和室内剧电影。街道电影的代表作有卡尔格吕纳《街道》、派布斯特《没有欢乐的街》、布鲁诺拉恩《街头惨剧》;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有卡尔梅育尔《后楼梯》、罗布辟克《圣苏尔维斯特之夜》、茂瑙《最卑贱的人》。
Ⅹ 什么是表现主义写法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是二十世纪初欧洲(主要在德国)的文艺思潮和运动,在美术中有鲜明的反映。德国《狂飙》杂志的编辑瓦耳登在1911年首次使用表现主义来称呼柏林的前卫派作家,不久被广泛使用。实际上,在美术中最早的表现主义社团从1905年即已开始。该派从主观 唯心主义出发,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 意象,以过份夸张的形体和色彩发泄内心 的苦闷。
表现主义是从印象派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派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同时,它和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形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
直接对表现主义产生影响的是挪威画家孟克(E.Munch, 1863~1944),幼年时丧母,姊、妹又得精神病,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想。他曾留学法国学画,看过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开始探索激烈色彩和扭曲线条的可能性,以表达焦虑、恐惧、爱及恨等心灵状态,一生创作最主要的两个题材是”死亡”和”爱情”。1892年在德国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展览,对当时德国青年画家刺激很大,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代表作有《生命之舞》(1899-1890,奥斯陆国家画廊)、《春情》(1895,奥斯陆国家画廊)、《呐喊》(1893,奥斯陆国家画廊)。
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是诺尔德(Emil Nolde, 1867~1956)。代表作如《钉死于十字架》(1919),接近表现主义的画风;且十分狂热的还有法国画家弗拉曼克(M.de Vlaminck 1876~1958)。代表作如《河流》(1910,华盛顿国家画廊)。他们是从写实主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走向表现主义的画家,在作品中注意表现主观的内心感受,追求强烈的形式感。
代表人物: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
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
鲁奥(Georges Reault,1871-1958)
缪勒(Otto Muller,1874-1930)
马尔克(Franz Marc,1880-1916)
夏卡尔(Mare Chagall,1887-1985) 等
表现主义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和美学特征。首先,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作家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特别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表现主义拒绝浮面的和虚假的真实,要求表现比日常视觉所见到的更多的真实。塞尚曾赞叹马奈:“仅仅是一只眼睛—但那是多么有力的眼睛啊!”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画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间,摄下了最为真切的感官印象,这种未经心灵过滤和玷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但表现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则告诫:“闭上你的眼睛!”因为只有闭上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才能把心灵暗箱中的东西暴露在白天的阳光之下。他们认为,明眼所见的只是表面现象、子虚乌有的东西,只有刺激、震荡了心灵世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表现主义艺术家激烈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美学原则,主张突破外部的物理表象,表现内部的精神实质;主张突破纯客观的描摹,转向主观情感的表现。在1906年的慕尼黑新美术家协会的宣言中,他们初步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一个艺术家除了对外界自然有自己的印象外,更要不断去积累内心世界的感受。”后来,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画家是创造者,他已经不把模仿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并且应该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内心世界成为表现主义者关注的对象,甚至“线条和形式的涵义对我们来说存在于它对我们展示的生活意义之中。它只有通过我们充满省略的情感,才会容涵它的美,我们以某种神幻奥妙的方式向它注入这种情感”。(沃林格《抽象与移情作用》)表现主义将挖掘内心感受、表现主观激情作为创作的主旨,他们的作品往往渗透着一种充满不安、矛盾、孤独和恐惧的感受,突出地表现对战争茫然无措和惊恐不安的心情。他们声称:“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人的心和一切事物紧密相连,人的心和世界一样,都是在相同的节拍中跳动。为此,就要求对艺术世界进行确确实实的再塑造。这就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画像。这种画像和那种靠经验而能把握的自然主义者的图像毫无共同之处,和印象派那种割裂的狭小范围也毫无共同之处,这一意象必定是单纯的、真实的,因而也是美的。”(卡·埃德施密特《论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主义》)这种不再复制而是创造的崭新的世界画像,就是不再重现客观意象,而是显示人类心灵深处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感受,纤细入微地表现人类不安的躁动和复杂的心绪。认为艺术家就是受内心需要驱遣的创造者,他们要表现的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激情。康定斯基说,艺术家“睁大的双眼应该紧紧盯住自己的内心生活,他的耳朵应该常常倾听自己内心需要的声音……艺术家不仅应当以他的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方式来处理形式,而且他必需这样做”。他还认为:“美是从内心需求中产生出来的,美是那种内心的美”。(参见R·S·弗内斯《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注重的是通过文字的媒介讲述出来的某种内心真实,作品内容愈来愈与客观对象脱离而作为情感心绪的宣泄。卡夫卡的《变形记》以人变成虫,寓意性地表现出了现代人对异化社会的内心孤独、恐惧的心里感受。《判决》谴责了官僚机构和社会权威对年轻人的生命、激情的窒息和扼杀,表露了无比恐惧和无能为力的悲哀。奥尼尔《毛猿》中的扬克在社会上到处流荡,寻找自我的归属地位而不得,最后与大猩猩为伍,表现出现代人对社会的迷惘失望、人生价值的失落、在社会生活中人生无所归属心理真实。在奥尼尔的戏剧中,不断响起的时远时近的咚咚鼓声和人声鼎沸的嘈杂声,在凯泽、托勒尔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面具和影子等,都是人物错乱、恐惧的内心思绪和情感体验的艺术表现,给人们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奥地利的霍尔曼·巴尔在《表现主义》一书中论述道:“人从他的灵魂深处发出尖叫,整个时代变成了一声奇异的、刺耳的呼嚎。艺术也在尖叫,尖叫着进入深沉的黑暗,为求救而尖叫,为灵魂而尖叫。那就是表现主义。”
其次,表现主义大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手法来表现生活。表现主义艺术家大多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危机,到处弥漫的社会异化和堕落,使得他们时时感到精神的压抑和内心的恐慌,犹如生活在梦魇之中,充满了忧郁和孤独。他们常常沉迷于无聊的幻想,在幻觉和梦境中寻找对人生和生活的安慰。与此同时,表现主义提倡的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那种现代人潜意识中的莫名恐惧感和灾难感,自然而然会变为幻觉和梦境。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施密特说:“幻觉成为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整个用武之地。他不看,他观察;他不描写,他经历:他不再现,他塑造;他不拾取,他探寻。于是不再有工厂、房舍、疾病、妓女、呻吟和饥饿这一连串的事实,有的只是它们的幻象 。”在表现主义作品中,错觉、梦境、幻觉甚至鬼魂、地狱的意象经常出现。斯特林堡的戏剧《鬼魂奏鸣曲》让死尸、亡魂和活人同时登场,人世间罪恶隐私和痛苦人生与地狱中噩梦般境界相互交融混合起来。《到大马士革去》整部戏通过主人公的独白和幻觉展开,将梦境和现实交融统一在一起。在奥尼尔的《琼斯皇帝》和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中,人物因恐惧而产生的错觉以及紧紧纠缠着主人公的恐怖幻境,最后导致人物的精神彻底崩溃。在卡夫卡的世界里,真实和幻象同样交混在一起。那迷宫似的旅店,暗淡神秘的阁楼,雪中梦幻般的城堡,都会给人一种惨淡、狰狞的梦境般感受。 强烈的主观性,以及幻觉、梦境和错觉的描绘,必然造成作品内容表现上的扭曲、变形。同时,病态和异化的现实世界,现代西方社会的颠倒混乱、畸形异变,反映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是扭曲变形了的。卡夫卡的《变形记》,是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最典型的写照。《地洞》中的鼹鼠实际上就是人的恐惧灾难、忧郁孤独的扭曲变形表现。在《城堡》中,无论是城堡还是村子,都是现实社会和生活的夸张荒诞、扭曲变形的表现。奥尼尔《毛猿》中的人像猿人,在狭小的舱房中不能直立,是现代人在社会中“非人”生活遭遇的扭曲而真实的表现。恰佩克的《万能机器人》是对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却使得人性异化、科技造福人类却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扭曲变形的表现。 再则,表现主义文学流露出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作品往往具有浓郁深厚的象征意蕴。作家们所追求的心灵真实,实际上是一种普遍地揭示精神本源的真实。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施密特说:“只有当艺术家的手透过事实抓到事实背后的东西,事实才有意义。他在妓女身上看到人性,在工厂里看到神性;他使个别现象作用于构成世界的伟大。”追求真正的本质和普遍的宇宙意识是表现主义的基本主张,于是导致了一种普遍的抽象化倾向。“城堡”是抽象化了的官僚统治机构。《审判》中的法庭被安置在高高的阁楼之顶,阴森可怖,神秘莫测,既没有时代背景和地理空间,也没有具体的环境,象征了官僚统治的国家机器和权力。《毛猿》中的邮船是现代社会的象征,扬克的悲剧是现代人与社会环境的不协调、人的无所归属的象征。在人物塑造方面,类型化、图解化是基本的模式。表现主义者不再塑造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圆形人物,人物常常被抽象出来,直接显示赤裸裸的本质。作品中的人物不再是典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人物,不再是“这一个”。主人公常常是身世不清,来历不明,来无影去无踪,甚至不再给人物取名字,以K等字母代之,或者直接用“男人”、“女人”、“父亲”、“儿子”代替。人物没有个性可言,只是一类人(或整个人类)的抽象代表。如托勒尔的作品《群众与人》中没有出现一个人名姓氏,只有象征人道主义和暴力革命的“女人”和“无名氏”。《城堡》中的K不知来自何处,要去城堡干什么,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象征性符号。即使是《毛猿》中有名有姓的扬克和《琼斯皇帝》中的琼斯,也是作者心目中“人类命运”这个抽象观念的标志。
此外,表现主义文学在语言风格上,常常表现出一种冷漠旁观和平淡冷静的客观态度,用电报式的简洁、冷漠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很少抒情议论。表现主义常用类似于白描或是抽象化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人物主观的内心状态。很少有连贯不断的长句子,很少有描述性语言和修饰,一切都是直截了当的,客观静态的,没有作家个人多余的赘述。作家所关注的只是作品中人物的处境状态,人物丰富真实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凯泽、托勒的“电报式”文字,恰佩克式的机器人语言,卡夫卡式的简洁冷漠描写,还是奥尼尔式的现代寓言叙述,无不流露出表现主义的这种抽象化简洁冷漠的语言倾向。另外。表现主义文学作品中还常常随心所欲地使用新奇的语言,奇特的倒装、定冠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扭曲句子结构等方式,形成了一种过于紧张而急促的节奏,借此表现人物内心激烈狂热、喧嚣不安和非理性的情感情绪。这也形成了表现主义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风格。
网上找的,来个简单总结.哈哈.表现相对与再现,主观与客观的分别.与现实主义相对而言的应该.我的理解,这是艺术上走进的一种改变.长期的对现实的模仿,忽视了人的内心深处的表达.虽然客观准确的描述了事物,但忠实的外在事物还是很难让人理解.所以求于表现.内心的抒发,他可以不合逻辑的,荒诞的,但他抽象的典型的反映了人的问题.比方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会变成甲克虫吗?但在小说中我们却感到异化的危险,发自内心而且并不陌生的危险.浪漫主义似乎也是一种表现,但更照顾现实的合理和逻辑.而表现则舍弃外在的真实,寻求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