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发射人造卫星的前五个国家是哪几个
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
1957年10月4号,苏联发射人类首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1958年1月31日,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
1965年11月26日,法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1)号人造卫星。
1970年2月11日,日本于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德国发射什么卫星扩展阅读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呈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它沿着椭圆轨道飞行,每96分钟环绕地球一圈。
当时认识很少有人了解人造地球卫星是载人宇宙飞船的前导,科学家正在加紧准备载人空间飞行。
一个月后,1957年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重量一下增加了5倍多,达到508公斤。这颗卫星呈锥形,为了在卫星上节省出位置增设一个密封生物舱,不得不把许多测量仪器移到最末一节火箭上去。
在圆柱形的舱内安然静卧着一只名叫“莱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的医学仪器,通过无线电随时把这些数据报告给地面。为了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还安装了空气再生装置和处理粪便的排泄装置。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小狗感到舒适。
另外还有一套自供食装置,一天三次定时点亮信号灯,通知莱依卡用餐。使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这颗卫星无法收回,试验狗在卫星生物舱内生活了一个星期,完成全部实验任务后,只好让它服毒自杀,成为宇航飞行中的第一个牺牲者。
⑵ 发射卫星的前五个国家
火箭卫星是高科技产品,也是国家品牌高大尚产品,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到现在为止,也不是美国国家都能发射火箭卫星的,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标志了航天工业的正式诞生,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
航天工业是技术密集、高度综合、广泛协作、研制周期长和投资费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作用的工业部门之一,足以带动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航天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航天工业是人类向太空发展的新兴工业部门,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工业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的新阶段,
目前,不同程度地建立了独立的航天工业体系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巴西、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瑞典、挪威、西班牙、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韩国、朝鲜、巴基斯坦、伊朗、南非、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航天工业的规模和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上面提到的国家之中,也不是都能发射火箭卫星,目前能独立自主发射火箭的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印度、以色列,朝鲜、伊朗。
在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卫星之前,已经有11个国家用本国火箭发射了卫星,按时间顺序分别为:苏联(1957)、美国(1958)年、法国(1965)年、日本(1970)、中国(1970)、英国(1971)、印度(1980)、以色列(1988)、俄罗斯(1992)、乌克兰(1992)年、伊朗(2009)年.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均继承了苏联的发射能力,所以朝鲜自称为第九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⑶ 各国卫星资料
世界各国发射的首颗卫星
1、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它是一个球形体,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2、美国: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3、法国: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该星重约42公斤,运行周期108.61分钟,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2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三级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4、日本: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吨和1吨。
5、中国: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该卫星直径约1米,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运行周期)114分钟。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远载火箭为“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发射推力112吨。“东方红”1号的发射,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它是中国的科学之星,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6、英国: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该星重约66公斤,轨道倾角82.1 ”,近地点537公里,远地点1482公里,运行周期105.6分钟.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主要任务是试验各种技术新发明,例如试验一种新的遥测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组。它还携带微流星探测器,用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这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7.其他: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⑷ 目前有多少个国家发射过载人航天飞船分别是哪些国家
截止2021年10月28号,目前有14个国家发射过载人航天飞船,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11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上过太空航天员数量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山姆大叔总共将多达346名航天员送上过太空,展现出了头号太空强国的实力。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便开展了对太空领域的探索,于1958年成功发射了本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
六十到八十年代是美国太空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历史性的实现了人类首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载人登月的壮举,先后制造出了5架航天飞机,率先完成了对载人航天器的迭代。
载人航天技术的发达,也让美国送上了数百位航天员到太空,完成空间站实验、太空行走以及登月考察等太空任务。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当时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太空探索成就,主要是得益于跟前苏联开展激烈的太空博弈。
第二个国家为俄罗斯,包括其前身苏联在内,俄罗斯迄今一共有125名航天员上过太空。前苏联是20世纪唯一一个能跟美国抗衡并在很多方面不落下风的太空强国,它于1957年抢先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在1961年又领先于美国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并率先实现了航天员的太空行走。
进入60年代后,苏联在太空领域全方位开花,发射了全世界国家中最多的2000多个各类航天器,多次对包括金星在内的近地天体进行登陆探索,自然也将大批航天员送入了太空。俄罗斯师承其航天衣钵后,因经济衰落和美国的各种制裁,在探索太空上显得非常吃力,至今仍旧以吃前苏联的航天老本为主。
拍第三的为我国和日本,各自均送上了12名航天员到太空。日本虽然在航天员数量上持平了我国,甚至上太空的时间更早于我们,但却在航天技术方面要落后我国一大截。大家都知道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
接下来的神六、神七到今年的神舟十二号,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载人飞船累计将12名航天员送上过太空。然而日本并不具备载人航天的能力,它的12名航天员全部是搭乘美国载人航天器升入的太空,所以不仅无法代表日本航天技术的段位,更加不能同十多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探索太空的我国相比。
排名第四的国家是德国,一共有11名航天员上过太空,而紧随其后并列第五的则为法国和加拿大,各自有着10名航天员进入过太空。这三个欧美国家的情况跟日本较为类似,都是借助美国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器完成的太空探索。
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等十多个西方国家加入了由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其中每个国家在国际空间站都拥有供自己研究的太空舱。
而目前全世界仅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能自主发射载人航天器,所以德国和法国这些国际空间站成员的航天员要进入太空进行探索,就只能借助其带头大哥美国的载人航天飞机升空了。因此目前世界上处在太空强国第一梯队无可争议的只能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21日17时58分),“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由于这是最后一架穿梭于天际的航天飞机,此次着陆也意味着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宣告终结。
美国未来的航天计划将重启载人航天飞船项目,新一代的MPCV飞船正在揭开神秘面纱。不过,在今后数年内,美国将缺乏自己的载人航天器,必须要依靠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只有俄罗斯的“联盟”飞船能运载着宇航员与国际空间站交会对接,俄罗斯已成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的唯一“承运人”。
⑸ 让卫星上天的国家有哪些
火箭技术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一些西方火箭专家们开始考虑,是否可以为即将来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年7月~1958年12月)发射一颗卫星,以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于1955年7月29日正式宣布,要为此而努力。不久,苏联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只是当时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人把这件事当真。
事实上,前苏联的确加快了步伐。1956年末,前苏联获悉美国已于9月间进行了运载火箭的试验。为了赶在美国之前,前苏联政府决定推迟原来在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发射卫星的计划,而改为抢先发射两颗简易卫星。为此,卫星只携带最简单的仪器。
1957年10月4日,一切准备就绪,位于咸海附近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竖起了一个庞然大物。22时许,一个号手吹响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军号,28分34秒、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冉冉升起,并顺利进入绕地球的轨道,它离地面最近和最远处分别为215千米及947千米,绕转的周期为96.2分钟。
“卫星1号”呈球状,外径58厘米,重83.6千克,相当于一个彪形大汉的体重,两个铝合金的半球壳依靠橡胶体密封接合。尽管它总共寿命只有102天(其中的无线电设备仅工作了24天),于1958年1月14日坠入稠密的大气层而被焚毁,科学价值相当有限(有人评价它只是一台无线发报机加一支温度计)。但在世界上引起的轰动和震惊却是无与伦比的。世界各国的主要报刊无不以最醒目的标题作了最快的报道。
尽管美国当局装得若无其事,国务卿杜勒斯还责问美国报界大王“为什么围绕这个‘铁块’大做文章”,但卫星每一次从美国上空飞过时都发出清晰、尖锐的蜂鸣声,它所引起公众的恐慌是无法掩饰的——因为当时两国间正处于冷战的高潮期,所以种种谣言闹得人心惶惶,不少美国人时时抬头紧张地注视天空,生怕卫星上扔下什么吓人的武器……
“卫星1号”上天后一个月,“卫星2号”又于11月3日上了天。它的重量达508.3千克,在天空飞了5个多月。前苏联两颗卫星相继发射成功,而美国在12月的卫星发射却令人尴尬地掉了下来,前苏联的这些成就把一贯自大的美国人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觉得自己成了“龟兔赛跑”寓言中的兔子。
如梦初醒的美国加快了步伐,终于在1958年2月1日也把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送上了天。它的外形象把摺着的雨伞,虽然其重量只有8.22千克,但其中一半以上(4.8千克)是仪器。所以反而比重10倍的“卫星1号”更加有用,它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例如,发现地球上空的两个辐射带(称“范爱伦带”,对航天有重要意义)就是它的成果之一。“探险者1号”飞得很高,所以绕地球的周期是114.8分钟。到5月23日,由于电池耗尽,它停止了工作。经过十几年的默默飞行,在1970年3月21日坠入大气烧毁。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我国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长征号”运载火箭,顺利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了天空。“东方红1号”重量为172.82公斤,几乎是前苏联“卫星1号”的2倍。它的外形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多面体,直径约1米。除了以114分钟的周期绕地球运转外,它本身还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快速自转着。它装有多种科学仪器,以20.009兆赫的频率不停地播放(东方红)乐曲。20天后,由于上面的银锌电池耗完而停止发送信号。由于它最近时离地高度有441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所以估计寿命可达100年。
“东方红1号”发射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空间的国家。到1995年底,已经独立发射成功人造卫星的国家已多达10个。除此之外,靠其它国家的火箭及技术发射卫星的国家及组织则更多,如瑞典、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尼……总共约在20个以上。最多时一年内发射上天的各种卫星可达上千颗。
⑹ 哪些国家发射了卫星,按先后排列
1、前苏联: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它是一个球形体,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2、美国: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3、法国: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该星重约42公斤,运行周期108.61分钟,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2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三级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4、日本: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吨和1吨。
5、中国: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该卫星直径约1米,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一周(运行周期)114分钟。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远载火箭为“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发射推力112吨。“东方红”1号的发射,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它是中国的科学之星,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共同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6、英国: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该星重约66公斤,轨道倾角82.1 °,近地点537公里,远地点1482公里,运行周期105.6分钟.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Woomera)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主要任务是试验各种技术新发明,例如试验一种新的遥测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组。它还携带微流星探测器,用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这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7、其他: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⑺ 中国都为哪些国家发射过卫星
中国为 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美国菲律宾、瑞典、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尔爾利亚、卢森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玻利维亚、白俄罗斯、老挝、斯里兰卡、刚果(金)、尼加拉瓜等国家发射卫星,还为 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厄瓜多爾尔尔等国提供过搭载服务。
中国为外国发射过的卫星有:
1、长征二号丙 , 1987.08.05 ,法国马特拉微重力试验装
置
2、长征二号丙,1988.08.05 ,德国Intospace公司微重力
试验装置
3、长征2号捆,1990.7.16 , 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
4、长征2号捆,1992.8.14,澳大利亚澳赛特卫星B1星
5、长征2号丙,1992.10.6,瑞典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
6、长征2号捆,1992.12.21,澳大利亚澳赛特卫星B2星
7、长征2号捆,1994.8.28,澳大利亚澳赛特卫星B3星
8、长征2号捆,1995.1.26,美国休斯亚太二号卫星
9、长征2号捆,1995.12.28,美国艾科斯达1号通信卫星
10、长征2号乙,1996.2.15,国际卫星组织“国际通信708
”
11、长征二号丁,1996.10.20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微重力
试验装置
12、长征三号乙 ,1997.08.20 ,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
13、长征二号丙,1997.12.08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4、长征二号丙,1998.03.26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5、长征二号丙,1998.05.02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6、长征二号丙,1998.08.20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7、长征二号丙,1998.12.19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8、长征二号丙,1999.06.12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铱星
19、长征四号 ,1999.10.14 ,巴西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
号 /SACI
20、长征四号 ,2003.10.21 ,巴西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二
号
21、 长征三号乙,2007.05.14 ,尼日尔爾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22、长征三号乙,2007.09.19 ,巴西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02B
23、长征三号乙,2008.10.30 ,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
24、 长征三号乙,2009.08.31 ,印度尼西亚 PALAPA-D通
信卫星
25、长征三号乙,2011.08.12 ,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
26、长征三号乙,2011.10.07,欧洲W3C通信卫星
27、长征三号乙, 2011.12.20,尼日尔爾利亚1R通信卫星
28、长征四号乙,2012.01.09 ,卢森堡Vesselset-2
29、 长征二号丁 ,2012.09.29,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
30、长征二号丁,2012.12.09 ,土耳其 GÖKTÜRK-2
31、长征二号丁,2013.04.26,荷兰、土耳其、阿根廷、厄
瓜多尔小卫星
32、 长征四号乙,2013.12.9 ,巴西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
星
33、长征三号乙,2013.12.21 ,玻利维亚通信卫星
34、长征四号乙,2014.12.07,巴西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
星
此外,2015年中国还要为白俄罗斯、老挝、斯里兰卡、刚果
(金)、尼加拉瓜等国发射卫星。
⑻ 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有哪些
苏联在1957年10月4号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掀起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潮。
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该星重约42公斤,运行周期108.61分钟,沿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三级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吨和1吨。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该星直径约1米,重173千克,沿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68°″,运行周期114分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远载火箭为“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发射推力112吨。
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近地点537公里,远地点1593公里。该星重66公斤,主要任务是对各种新技术和新发明进行试验,例如试验一种新的遥测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组。它还携带微流星探测器,用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各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⑼ 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是哪个国家发射的
1978年6月28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卫星-1”号。
国际上海洋遥感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气象卫星、陆地卫星的海洋应用阶段;第二阶段是海洋卫星应用阶段。后一个阶段是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SEASAT-A而开创的。
在海洋卫星出现以前,海洋的遥感资料主要来自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但由于海洋具有不同于陆地和大气的特点,海水的流体性质及运动性质有别于陆地;海面波动与照射在其上的电磁波相互作用使遥感过程复杂化;海洋现象与大气现象的时空尺度相差悬殊,加上气象卫星与陆地卫星的轨道参数和传感器性能不完全适合于海洋,因此必须设计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卫星。
出于以上原因,“海洋卫星-1”号装载5部传感器:雷达高度计、海洋卫星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扫描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它们的测量精度高度误差小于8厘米,风速不高于1.3米/秒,海面温度误差小于1℃。这颗卫星呈圆筒形,高21米,总重量2290千克,飞行高度800千米,倾角108°,每昼夜绕地球14圈,在36小时内可将全球95%的海面覆盖一遍,并向地面发回海面风、海面温度、波高、内波、大气水量、海冰、大洋地形和海洋水准面等资料和信息。
除“海洋卫星-1”号外,美国还于同年10月发射了与海洋学有密切关系的“雨云-7”号气象卫星。前苏联于1979年、1980年发射过两颗海洋卫星“宇宙-1076”和“宇宙-1151”,1979年和1981年还和匈牙利、原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合作发射过“国际宇宙-20”和“国际宇宙-21”两颗海洋监测卫星。
⑽ 世界各国首颗卫星发射都在什么时候
苏联在1957年10月4号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掀起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潮。
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该星重8.22公斤,锥顶圆柱形,高203.2厘米,直径15.2厘米,沿近地点360.4公里、远地点2531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33°34″,运行周期114.8分钟。发射“探险者”1号的运载火箭是“丘辟特”四级运载火箭。
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该星重约42公斤,运行周期108.61分钟,沿近地点526.24公里、远地点1808.85公里的椭圆轨道运行,轨道倾角34°24″。发射A1卫星的运载火箭为“钻石,tA号三级火箭,其全长18.7米,直径1.4米,起飞重量约18吨。
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该星重约9.4公斤,轨道倾角31°07″,近地点339公里,远地点5138公里,运行周期144.2分钟。发射“大隅”号卫星的运载火箭为“兰达”-45四级固体火箭,火箭全长16.5米,直径0.74米,起飞重量9.4吨。第一级由主发动机和两个助推器组成,推力分别为37吨和26吨;第二级推力为11.8吨;第三、四级推力分别为6.5吨和1吨。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该星直径约1米,重173千克,沿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的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轨道倾角68°5″,运行周期114分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的远载火箭为“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发射推力112吨。
英国于1971年10月28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普罗斯帕罗”号,发射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的武默拉火箭发射场,运载火箭为英国的黑箭运载火箭.近地点537公里,远地点1593公里。该星重66公斤,主要任务是对各种新技术和新发明进行试验,例如试验一种新的遥测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组。它还携带微流星探测器,用来测量地球上层大气中各种宇宙尘高速粒子的密度。
除上述国家外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也在准备自行发射或已经委托别国发射了人造卫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宣告人类已经进入空间时代。卫星呈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它沿着椭圆轨道飞行,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是96分钟。人造地球卫星内带着一台无线电发报机,不停地向地球发出“滴滴滴”的信号。一些人围着收音机。侧耳倾听着初次来自太空的声音。另一些人则仰望天空,试图用肉眼在夜晚搜索人造地球卫星明亮的轨迹。但是,当时很少有人了解人造地球卫星是载人宇宙飞船的前导,科学家正在加紧准备载人空间飞行。一个月后,即1957年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重量比第一颗增加了5倍多,达到508千克。这颗卫星呈锥形,为了在卫星上节省出位置增设一个密封生物舱,不得不把许多测量仪器移到最末一节火箭上去。在圆柱形的舱内安然静卧着一只名叫“莱卡依”的小狗。小狗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的医学仪器,通过无线电随时把这些数据报告给地面。为了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清洁,还安装了空气再生装置和处理粪便的排泄装置。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小狗感到舒适。另外还有一套自供食装置,一天三次定时点亮信号灯,通知莱依卡用餐。但惟一的遗憾是,受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这颗卫星无法返回地球,试验狗在卫星的生物仓内生存了一周的时间后,完成了试验使命,最后只好让它服毒自杀,它也因此成为宇宙飞行中的第一个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