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卡纳里斯的特工生涯
英国南部的斯卡帕军港,被称之为“英国的珍珠港”。1939年10月14日午夜,停泊在这里的三万吨级巨型战列舰“皇家橡树号”突遭鱼雷袭击沉没,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786名皇家海军官兵殉难。指挥德国潜艇的幕后人物是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正是他属下的一名间谍韦林侦察到斯卡帕湾东面紧靠陆地的柯克海峡入口处的木栅和防潜网因年久失修,拆掉准备整修,军港防卫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漏洞。卡纳里斯果断采取了行动。
卡纳里斯早在1914年就是德国海军的一名副舰长,后在军队从事间谍工作。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中他结识了戈林,并向戈林表示,自己可以利用军队里的情报机构协助希特勒上台。很快他向希特勒送交了有关德军全体军官的政治倾向、人品素质和经济情况的材料,这对希特勒日后控制德军军官层极为有用。1933年1月,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末任总理冯·施莱歇为了应付经济危机,想通过一项立法取消容克地主的津贴,减轻失业问题。这一改革方案具有极大风险,施莱歇把它锁在总理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卡纳里斯居然把这一文件的副本偷了出来转交希特勒。希特勒拿到后把它摊到兴登堡总统面前,指控“政府机构里窝藏着布尔什维克”。为了保护容克地主的利益,兴登堡把施莱歇赶出内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卡纳里斯从此飞黄腾达,被授以海军上将军衔,并委以德军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的重任。
1935年,卡纳里斯出任军事谍报局局长后,希特勒亲自接见了这位新任局长,并对卡纳里斯满怀希望地说:“我想建立一个像英国情报局这样的机构,团结一群人,满腔热情地去工作。”卡纳里斯不负重托,一上任就立即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是积极网络人才,扩大队伍,在国内外建立一个严密的间谍网,重整谍报队伍。二是与盖世太保、党卫军达成协议,划分职能权限,明确军事谍报局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他的努力,军事谍报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卡纳里斯一当上特务头子,就全力以赴拓展了自己的王朝。而德国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帮了他的忙。1935年1月,由国际联盟主持的一次公民投票使德国重新从法国手中收复了盛产煤的萨尔地区。希特勒因此而受到鼓舞,于当年3月违背《凡尔赛条约》宣布建立德国空军并实行征兵制。迅速的扩军备战促使德国情报机构有所发展。卡纳里斯曾对他的下属说:“随着全民兵役制的恢复,我们必须考虑到敌人的情报机构会加强对德国及德国军火工业的破坏活动。”为了重建德国军事谍报局,希特勒赋予卡纳里斯几乎无限的权力,给了无数的资金。卡纳里斯迅速扩大了从帕特齐格因那儿继承来的仅有150名雇员的小局,将它发展成不仅可以渗透整个欧洲,还可以渗透到南、北美洲和中东地区的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德国军事谍报局大举吸纳前德国军官,还招募到一些大学教授和律师。卡纳里斯喜爱像他那样沉静、守纪律、出身高贵和有工资以外收入的正统的威廉式的人物。他任用这些人很快建立起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庞大间谍网和反间谍网。设在西班牙的间谍网尤其成功,这是他的秘密王国的基石。仅两年时间,他下属的人员就猛增到1000人,而战时的人员更高达1.5万人。卡纳里斯也随军事谍报局规模的扩大而很快于1940年晋升为海军上将。在第三帝国短命的12年里,海军系统中,只有两人被授予海军元帅,11人被授予海军大将,39人被授予海军上将。而卡纳里斯在战争爆发初期就被授予海军上将,可见其地位之高。
卡纳里斯是个讨厌组织和书面工作的人。他管理这一机构的原则是把权力下放。尽管任务由总部下达,但对于各个间谍人员总部则很少加以直接控制。德国军事谍报局下设:负责收集敌对国经济、军事情报的秘密情报处,负责进行破坏、颠覆、心理战和突击队活动的二处,从事反间谍、反情报工作的三处,外事处及中央处等5个处。处下除按专业划分为科外,还设有驻外站,每个驻外站负责规定的地区。其负责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可以招兵买马并训练自己的人员。卡纳里斯还指示每个驻外站建立各自的特别小组——类似间谍圈里的间谍圈。行内人将这些小组称为家庭乐队。每个家庭乐队由一位资深的间谍(称为指挥)来领导。这些家庭乐队的主要任务是揭发德国军事谍报局内部的叛徒、渗入敌人的情报组织、留意发现可能为德国服务的外国人。通常一个家庭乐队可能拥有上百名告密者,三教九流,无所不容。
在卡纳里斯的领导下,德国军事谍报局取得相当的发展与成绩。卡纳里斯首先做出正确评估德国收回莱茵兰地区的国际反应。随后在对英情报活动中卡纳里斯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如卡纳里斯派遣他的一个得力干将来到英国谍报机构MI-6在欧洲大陆的活动中心海牙。这一干将先设法与一个为英国情报机构服务的荷兰人接上了头,然后策反了他,并通过这一双重间谍找到了为英国服务的其他间谍。1937年7月,英国在德国的一名超级特务也被发现。这一超级特务表面上是一名德国工程师,在德国基尔船厂工作,自一战后一直向英国发送德国最新的海军秘密。对他的逮捕实际上意味着英国间谍网在荷兰的终结。
阿道夫-希特勒
在向英国本土派遣特务这一问题上,卡纳里斯的军事谍报局表现得也很出色。由于1937年前希特勒禁止在英国进行大量的特务活动,因此,卡纳里斯的军事谍报局在英国的工作实际上是白手起家。但到战争爆发前,根据德国军事谍报局自己的档案材料,它在英国安插各式各样的特务不下253名,其中包括几名安插在英国高级官员家的佣人。这些特务有时扮成观光者,侦察到了位于英国东部的大多数重要机场、港口设施、军火工厂和油库的地址,帮了德国总参谋部的大忙。综合他们提供的点滴材料,德国军事谍报局和德国其他的情报分析家基本上对英国的战争能力有了清晰的了解。卡纳里斯甚至在1938年宣称:“不仅英国沿岸的设施,而且大多数机场,还包括从伦敦到北海港口赫尔之间的油料贮存仓库我们都画有详细的地图。”
在卡纳里斯的领导下,德国军事谍报局二处还建立了一支日后威名大震的特种部队——勃兰登堡分队。这支部队的队员至少会流利地说一种外语。他们有的能说捷克语、波兰语、乌克兰语;有的则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语言,如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芬兰语,俄语更不例外;有的则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少部分人甚至会说藏语和阿富汗语。这支分队的人还带有大量的护照、定量供应本和身份证。他们还熟知执行任务区域的风俗习惯,很难把他们与当地人分开。用一个德国军事谍报局特工的话说,第一个进入苏联的勃兰登堡队员都知道“如何像俄国人一样吐唾沫”。当然少不了的是,他们掌握了秘密行动和自我生存的技巧。结果,这支部队一经用于实战,就取得了意外的成功。无论是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还是在1940年的西欧战役以及以后的苏联战场,都由于卓越的特种作战技能立下赫赫战功,在一个600人的部队中,竟有3/4的人获得了铁十字勋章。然而随着军事谍报局作用的降低和德国军官团对这种他们认为是“偷偷摸摸”的作战方法的鄙视,勃兰登堡部队后来被改变得逐渐背离原来的作战方式,最后被斯科尔兹内领导的奥宁堡部队所取代。
㈡ 审间谍中的德国纳粹间谍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间谍无国界,有的只是其信仰。间谍,有最好的,也有最差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棒的,能成为间谍,说明他有他独特的一面,只要能掌握其弱点,那间谍就不再是间谍了。曾经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在二战,有一名优秀的德国间谍被捕,盟军使尽的办法也无法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最后盟军想了一个办法:带他去参加盟军间谍培训班,盟军授意培训班的教官在讲课时故意讲错,德国间谍有一次去参加培训班时,再也无法能忍受其讲错的内容,当场指出其错误的地方,久而久之德国培训间谍的方法就被盟军掌控了。
㈢ 二战德国特务头子是谁
二战德国间谍组织派系很多。国防军的间谍组织是军事谍报局,局长为海军上将卡纳里斯。盖世太保最早的创建者是空军司令戈林,后来被划入希姆莱的党卫军属下。党卫军司令为希姆莱,不过她统管所有党卫军,而党卫军下属情报部门创建者与最出名的管理者为金发恶魔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他是党卫军保安处处长。不过恶贯满盈的他1942年5月27日遇刺,1942年6月4日因伤重死去。
㈣ 特工的权利有多大
特工
特工的概念较宽泛的,,他们一般经过训练其实很简单,一般是先精选人才,进行技术培训,比如:外语 心理学 格斗 风土人情 追踪与反追踪 情报网的建立和管理等等很多科目,然后,还要进行长时间的实习经过专业训练执行特殊任务
职责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重要人物的保护工作。
2、保卫首府安全,并在重要场合发生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比如发生爆炸,枪击事件时,要迅速出击,捉拿犯罪分子,制止可能还会出现的危险等。
3、执行国家级的重大任务,比如追捕、狙击重要案犯,刺探情报,深入别国或机构内部完成特殊使命。
4、必要时刻,为了更大利益或保密需要,为国家和特工事业英勇献身,牺牲自己。
暂想这么多,如有其他再行补充。
美国分编制特工与工作关系。绝大多数工作关系不能称特工。特工有一定司法权利与权力,可用批准的武器与装置,可执行批准的卧底渗透调查阻止逮捕灭杀等命令,有的享有独立优先行动权与法律特别豁免权,有特工撰写报告权,有任务经费部分自主权。很多工作关系自以为是特工,实际不是。而一些女特工从不动武肩负重任都不为人知
㈤ 世界四大特务机构是
通常世界四大特务机构指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前苏联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英国军情六处以及以色列摩萨德。
1、美国中央情报局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美国政府的间谍和反间谍机构,是美国庞大情报系统的总协调机关)。
其主要任务是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其它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
它也负责维持大量军事设备,这些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做准备,例如苏联、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连德等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反对者。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
美国中央情报局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情报处、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技术人员多具有较高学历、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该机构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严格保密,即使国会也不能过问。
2、前苏联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现在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国家反间谍与情报侦察机构,是直接履行联邦安全局机构主要活动方向的,在职权范围内为俄联邦安全保障领域实施国家管理的,并协调有权从事反间谍行动的各联邦执行权力机构活动的联邦执行权力机构。
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文:The 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简称КГБ,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以实力和高明而着称于世。
克格勃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及斯大林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下属的国家安全总局,前苏联早期的情报机构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
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其第一总局另外成立俄罗斯对外情报局。
3、英国军情六处
军情六局全称是英国陆军情报六局(MI6=Military Intelligence 6),又称秘密情报局,缩写为SIS(SIS=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代号MI6。
对外又称“政府电信局”或“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办事处”,西方情报界把MI6看成是英国情报机关的“开山祖师”。
从伊丽莎白的开创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严格保密的,也称秘密情报处,原为英国情报机构海外谍报系统。2011年5月28日,《军情六处》中文版问世,解密真实007谍战传奇。以诡秘着称于世。
4、摩萨德
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 缩写Mossad),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4月1日。成立之初,摩萨德有多种名称,“以色列秘密情报局”、“中央协调局”、“中央情报与安全局”。
在摩萨德成立伊始,这一时期的摩萨德局长伊塞·哈雷尔确立了以色列情报系统的性质。作为一个崭新的情报机构,摩萨德缺乏老牌情报机构所拥有的经验和传统,但他们敢于去摸索经验和创造自己的特色。
当特工们接受了任务却不知如何去完成时,他们会被告知:“如果你被扔出了门,那就再从窗户钻进去。”正是凭借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年轻的摩萨德初露锋芒,并逐渐积累了自己的经验。
20世纪60年代,摩萨德完成了从人工情报向现代化情报工作的转变。梅厄·阿米特接替哈雷尔成为摩萨德局长。阿米特推出了更专业的招募和训练方法,并引进了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手段。
之后,美国大型企业的管理方式被引入摩萨德。摩萨德的海外情报搜集和特工步入了正规化的轨道。
(5)德国特工有哪些权利扩展阅读:
代表性事件:
一、英国军情六处
从16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创设秘密情报机关至今,英国间谍机构已有近500年的历史。2013年一名作家向英国媒体透露,提出有力证据,证明英国军情六处(MI6)是戴安娜王妃车祸事件主谋。
与美国“依赖高科技”相比,英国情报机构更注重“人的资源”,即十分注重对关键人物的收买与策反,“放长线钓大鱼”。为了达到目标,长期盯住关键人物,时间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
正是这种情报运作方式,令英国当局可以在十分低调、不易被察觉的情况下,获取大量核心情报。
二、俄罗斯克格勃
俄正式招募间谍之前,一般会对候选人暗中考察3到4年,新学员进入间谍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脱胎换骨”:姓名、年龄、出生地、爱好、父母和兄弟姐妹的职业等都要更换。俄对外情报总局所属的学校大多位于非开放地区,地图上根本找不到。
俄罗斯安全机关下属的特工学校汇集了国内擒拿、格斗、爆破、武器、犯罪心理学、侦察和计算机等方面的顶级专家,他们在继承自己独特的培训方法的同时,还大胆借鉴美英两个国家的间谍训练经验,培养出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高级情报人员。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赫赫有名的克格勃系统干了16年职业“特工”,后被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看中并选定为“接班人”登上总统宝座。
普京执政后,“克格勃情结”表现得尤其明显,其治国方略和执政风格都受此影响。普京也毫不讳言:“始终以克格勃经历为荣”。
三、美国中央情报局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策划暗杀刚果领导人帕特里斯·卢蒙巴,方法就是在他的牙刷沾上一种致命的病菌。如果卢蒙巴使用了这把牙刷,几天或几星期以后他就会死亡。
大概在同一时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健康改建委员会”将一块沾染了毒药的手帕寄给伊拉克领导人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意欲置其于死地。但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这些暗杀阴谋都没有得逞。帕特里斯·卢蒙巴和卡里姆·卡塞姆是被政敌处决的。
美国中央情报局还曾多次策划暗杀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它雇用黑手党在卡斯特罗的食物中下毒,并试图让他穿被马杜拉病菌污染的潜水服。
马杜拉病又叫足菌肿,是一种罕见的热带疾病,该病从脚部发病后向上蔓延,直到损害整个身体。美国中央情报局考虑过的暗杀卡斯特罗的工具还包括会爆炸的雪茄、灌有毒液的钢笔以及当卡斯特罗触碰时会在水下爆炸的贝壳等。
多年来,为了除掉本拉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一直在搜集有关拉登核心集团人士的线索,最终成功策划刺杀本拉登。
四、以色列摩萨德
1、在二战后数十年,摩萨德在世界各地对纳粹逃犯穷追不舍。摩萨德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当属1960年在阿根廷生擒德国纳粹高官、二战大屠杀“设计师”阿道夫·艾希曼。
2、1972年的“慕尼黑惨案”发生后梅厄随即下令摩萨德特工追杀兇手,展开血腥报复。1979年,三名巴勒斯坦人在贝鲁特被暗杀,其中“黑色九月”头目尤赛夫被汽车炸弹炸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有涉嫌参与慕尼黑绑架的巴勒斯坦人遭暗杀。
㈥ 二战德国间谍机构是什么。
你要找的应该是这个: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WilliamFranzCanaris)领导的德国军事谍报局(Abwehr——阿勃维尔)。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加快了重新武装的步伐。德国情报机构和陆海空三军一样很快的发展起来。同年10月,希特勒提出:“国防部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在反间谍与宣传活动方面捍卫军事政策的利益。”随后对国防军谍报组织进行了扩充和改组,成立了隶属陆军部的军事情报局,在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推荐下,卡纳里斯出任局长,并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负责整个德国的情报工作。
为了准备和发动侵略战争,德国于1938年进一步改组了军事情报局,使其直接隶属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此时,军事情报局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军事谍报机构,统一领导德国陆、海、空三军的间谍情报工作。军事情报局下设三个处:第一处主管收集军事情报;第二处主管心理作战、颠覆活动和破坏活动;第二处负责反间谍和保安工作。并在每一个军区、军团建立情报基地,通过其对第三国进行谍报活动。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各国建立了庞大的间谍网。同时还在德国和德战区建立了三百二十多个电报信件检查站,从检查中搜集零零碎碎的情报,对来往的信件包括中立国的信件,最初是抽查,到后来改为全部检查。仅法兰克福检查站,1914年就有97个军官,120个文职官员和2580个雇员,每天检查的信件达12万至15万封。
德国军事情报局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是在战争期间,其情报工作都相当活跃,特别是在德国发动入侵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苏联的“闪电战”中,为希特勒制定作战计划,进行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情报依据,充当了希特勒侵略战争的急先锋。
㈦ 德国特工组织叫什么
联邦军事情报局也叫军事反间谍局、国防部情报局或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第二局,是德国最高军事情报和反间谍机关。
该局总部设在科隆,现有工作人员2500人。主要任务是:汇集各种渠道获得的以军事为主的情报,加以分析、研究和鉴定;保卫德国国防军的安全。
防范外国情报机关对德国国防军的安全构成的威胁;实施对驻外武官的领导和指挥;并负责审查约2万名接触机密文件的人的可靠性。它名义上不搞军队以外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工作范围远远超出了军队。
在国内6个军区内设有分局,总部内设7个处,另有一所国防军情报学校。该局效率在德国的各情报机关中堪居首位。仅1991年一年之内,就破获了谍报案件等1200多起。
德国的情报机构获取情报的能力不亚于美国的中央情报局。组织机构有联邦情报局、联邦宪法保卫局、联邦军事情报局等。
特工组织:
一、美国中央情报局
简称为中情局,这个名词相信在很多电脑中都出现过,作为美国最大的反间谍机构,不仅掌握着美国庞大的数据情报,也为美国搜集各国的情报信息,成立之初,还维持着美国先进武器的研发。不仅如此,作为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对国家机密的保护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英国陆军情报六处
作为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老家,英国陆军情报6处的工作内容包括维护国家机密,保护国家安全,调查海外情报,侦查间谍情报等。对于军情6处,外界所了解的甚少,因其保密措施做的十分完善,也被称为最神秘的特工组织之一。
三、俄国格鲁乌
作为俄罗斯最高机密的情报组织,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成立,是当时克格勃的标志,并且作为俄国的神秘特工组织,在国内的评价而言则是“想进去很难,出来更难”。由此可见,格鲁乌的保密措施有多严格。
四、德国联邦情报局
德国联邦情报局作为非常严密的组织,在首长之位下设置了局、处、科、组四级机构,针对于不同的案件进行任务派发,不仅负责搜索情报,还负责防止他国间谍的渗入,从1985年西德政府延续之今,可见其重要程度。
五、法国对外安全局
法国对外安全局又称第七局,是法国对外搜集政治,军事,经济,反恐情报等信息的秘密机构,不仅其中机构分支较细,并且分工明确,办事效率极高,对维护法国国家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㈧ 特工有什么特权
特工有一定司法权利与权力,可用批准的武器与装置,可执行批准的卧底渗透调查阻止逮捕灭杀等命令,有的享有独立优先行动权与法律特别豁免权,有特工撰写报告权,有任务经费部分自主权。
㈨ 英国谍报机构所预料德国间谍的是什么
正如英国谍报机构所预料的,德国间谍在西班牙的活动极为活跃。毕尔巴鄂港的德国谍报人员意外地得到了“马丁少校”的书信,他们如获至宝。
㈩ 特工与特种兵的区别
一、隶属关系不同;
特工是政府组织的雇员,“特种兵”是军队的士兵。
二、任务目标不同;
特工虽说也有攻击、破坏的使命,但更多的是保护秩序,维护政府建设的任务。
“特种兵”虽然在战区也有部分民事任务,但主要的使命还是破坏、打击敌方目标,配合战争需要。
三、作业方式不同;
特工的手段是尽量不用暴力手段,“特种兵”主要以暴力方式解决;
特工经常是单独行动,“特种兵”协同作战为主。
四、特工与“特种兵”的概念,现在很多人都有误解,包括题主,网络的知识也是谬误颇多。80%以上的特工都是政府白领,就是出外勤的,绝大多数也是为政府承认的。什么爆破、暗杀只是选修课,大概了解就行了。
而“特种兵”……怎么说呢,很多人以为就是蓝波,单枪匹马打天下,其实,就是特种部队的士兵,脱离部队,他也许比普通人强些,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土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