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战二战后德国共损失多少领土(不含海外殖民地)
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共损失领土25.3万平方公里。
德国,一战前在铁血宰相俾斯麦时期从1870年开始拥有领土约61万平方公里,一战失败,盛产煤、铁的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纺织中心西里西亚大部分割给了新独立的波兰,德国面积变为53 万平方公里,与一战前相比损失8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拓展资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376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2017年2月12日,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当选新任德国总统,2017年3月22日正式宣誓就任。
参考资料:网络 德国
❷ 一战后,对德国的惩罚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十五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还给波兰;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
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德国废除皇帝制度,建立共和国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❸ 一战后德国结局是什么
海外利益瓜分,领土被割让,难以承受的战争赔款,国内经济的崩溃,难以想象的通货膨胀,为了节约印刷成本,钞票已经变成单面的了,且面值大的吓人。为纳粹的出现提供了良好的沃土,让战争狂人希特勒成为了领袖
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领土变化对欧洲的影响
1,德国把阿尔萨斯与洛林还给了法国,是法国的力量进一步增强,然而对德国却没有太大损失,顶多只是国土面积又变成了当初还是普鲁士时的面积,因此德国在土地上并没有吃太大亏。
2, 在一战之后,整个世界只有法国真正希望德国被彻底削弱,因为德国的失败就意味着法国重掌霸权——这恰恰是英国最不愿看到的。英国人希望保留一个完整而强大的德国跟法国抗衡,这给了德国恢复的机会。美国作为最大的债权国,如果德国被分解,就意味着战争期间巨额的债务无法偿还,会让美国大资本家损失惨重。日本则希望德国能够和自己联合,牵制苏联,因为日本在东北的扩张很可能引起苏联的不安。因此,战后德国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宽松的。,
3,1918——1932年,德国的赔款在美英的影响下一减再减,赔款根本没有伤及德国的经济命脉。而一战给大多数德国人的不是悔恨,而是羞愤。德国人的“民族心理”被一战激起,因此希特勒的种族灭绝论和扩张理论财大受欢迎,民族力量被完全激起,因此德国在一战后迅速的回复。并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此就战后而言德国并没受太大损失,主要是民族自尊心收到了极大伤害,这才是最严重的,也是最可怕的一点。
❺ 一战后德国是如何重返政治大国地位的呢
一战的战败,使德国不得不面对割地赔款的结果,一切殖民地都放弃,就连本土,也切割大块,分给波兰等国。
但德国并没有被完全打败,尤其是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达成凡尔赛和约的修改,摆脱二等公民的待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再度腾飞,成为欧洲大陆上不可或缺的强国。
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德国确实有这个机会。原因主要有两点:
法国曾打算给赖账的德国人一点颜色看看,所以1923年,法国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结果英美一片哗然,“谴责法国这一行动是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❻ 洛林到底属于法国还是德国法国和德国为何在洛林起争端
首先来回答一下,洛林现在到底属于法国还是德国?洛林现在是属于法国的,是法国的行政区划之一。
总的来说,洛林到底应该属于法国还是德国,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要我本人来看谁是战胜国,谁就拥有洛林的主权。
❼ 一战后德国结局是什么
德国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时,就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北石勒苏益格经过公投,回归丹麦。
·承认波兰独立,并给予波兰海岸线。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归还,包括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称为但泽自由市。
·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1923年)。
·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在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承认卢森堡的独立。
·归还在山东的权益给中国;但后来因为二十一条的关系,则转交到日本。这触发了五四运动,拒签《凡尔赛和约》。中国于1919年宣布与德国的战事结束,并于1921年与德国另签和约。
·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和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以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根据国际联盟盟约第22条的委任统治文件,太平洋的德属新几内亚和赤道以南除德属萨摩亚和那卢以外的群岛归属澳大利亚;赤道以北原德属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为日本所得;那卢岛名义上委托于英国,实由澳大利亚统治;萨摩亚分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共同瓜分;德属东非(坦噶尼喀)归属英国;乌干达——布隆迪地区划归比利时。
·丧失13.5%的领土。
·莱茵河西 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不得拥有海军,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在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战败国德国不能生产重机枪。但是其他国家却纷纷仿效德国,研制、发展重机枪。
·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
·前德皇威廉二世被审判为战争罪首犯。
·部分德军被审判犯有战争罪,其中一些被判处死刑。
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
一般认为这笔沉重的赔偿给德国经济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并间接导致了纳粹党在德国的崛起,但对此观点史学界仍有不同评价。
❽ 德国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后,这两省怎样回归
一战结束后,同盟国和协约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1919年签订),规定将洛林和阿尔萨斯归还给法国
❾ 一战后的德国是怎么样的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千门大炮、2万5千挺机枪、3千门迫击炮、1千7百架飞机、5千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千辆卡车。六小时后停火生效。《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1914—1918年发生的一次国际冲突,使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俄国、美国、中东和其他地区卷入战争。交战双方为同盟国(主要为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与协约国(主要为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日本,1917年起还有美国)。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至1910年,欧洲主要国家结成两个潜在的敌对联盟,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一方,法国、英国和俄国为另一方。1914年6月18日,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地利的斐迪南大公。随即发生了一系列威胁、最后通碟和军事动员,8月中旬终于在两个联盟间爆发了全面战争。
德国长期以来准备在两条战线上进行陆地战,即西线反对法国,东线反对俄国。在西线,其军队迂回绕过法国主要防御部队,向西穿过比利时南下,从而使英国由于烙守条约义务而参战。德军向南直扑巴黎。法国得到英国远征军增援,到11月才沿埃纳河稳住防线,虽使巴黎幸免被占领,但却使这一战争在法国领土上进行。由于现代大炮和机枪的巨大大力,战争迅速转为消耗战,西线出现了僵局,1916年索姆河与凡尔登的多次战役以及1918年初德国的大规模反攻均未能打破这一局面。
在东线,1914年俄国早期的反攻深入东普鲁士、德属波兰和加利西亚,但至年底,俄军被德奥部队截祝1915年5月在德军一次惊人的反击中俄军被赶回本国领土。虽然俄军又发动几次反攻,死伤惨重,却无法突破德方防线或占领德国领土。
其他战场虽在主战场边缘,却也战斗剧烈。其中包括加利波利和达达尼尔;高加索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里雅斯特西北的伊松佐河谷。
在海上,只有德国和英国拥有实力强大的舰队。英国试图封锁德国,切断它从海夕、运输粮食与物资的海上通道。为了报复,德国使用它的最新武器——潜艇,以阻断英伦三岛的海上供应线。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最后促使美国于1917年参加对德战争。最主要的海上交锋亦即世界海战史上最大一次海战,是1916年5月英德两国舰队间的日德兰战斗,但未分胜负。
俄国作战不力,伤亡惨重,引起国内广泛:不满,导致俄帝国于1917年初垮台以及同年、11月间布尔什维克革命获得胜利。在列宁的命令下,俄国于11月26日单方面停战。个月后同德国签汀正式和约,退出战争。德、军从东线撤往西线,企图打破僵局,但因美军、抵达法国,将其力量抵销。
1918年秋,同盟国境况迅速恶化,奥匈帝国因军事失利以及俄国革命所激发的民族起义的震撼,10月间实际上已解体。德国对西线的大反攻遭到失败。协约国军队到1918年10月收复了德军占领的法国领土及比利时部分地区。德国军队士无斗志,民心涣散,在广泛的政治骚乱中,德皇威廉二世于11月9日退位。11月 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8月开始的。1918年11月结束。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 线。一个月后,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土耳其、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 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 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 国军队同奥匈、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争具有决定作用。这次大战可分 为三个阶段: 1914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马 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军队的抵抗和俄军在东线的进攻,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西线的交战 双方接着就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决定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出现了 三次大型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的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战场,日德兰海 战后英国人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的末期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1916年,德国企图突破英国的海上封 锁,出动了北海舰队。5月底,英德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海面遭遇,发生激战,双方都受到 严重损失。结果,德国没有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直到大战结束,德国舰队始终不敢再度冒险出 战。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和 “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牵扯到战争中,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 质和精神损害。它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 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国 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具有划时代 的历史意义;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
❿ 一战后德国丢了多少领土还有2战后
一战后德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法国;北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归波兰;东上西里西亚予捷克斯洛伐克;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克莱佩达地区给立陶宛;卢森堡独立;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承认但泽由国际联盟管理;萨尔煤矿区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所有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分配;·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二战后德国完全由苏、美、英、法四国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