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军是如何攻破巴黎的
6月10日,德军装甲师在塞纳河下游两次强渡成功,驻守巴黎以西和以北的法军全面后撤,整个防线面临崩溃。是日,雷诺总理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今天眼看敌军就要兵临巴黎城下,我们将在巴黎前方战斗;我们将在巴黎后面战斗;我们将在一个省聚集力量进行战斗,万一被赶出该省,就在北非建立根据地继续战斗,必要时我们将在美洲属地继续战斗。
1940年6月14日凌晨,德军第4军的步兵师进占巴黎。
‘贰’ 历史上德国包括普鲁士占领过几次巴黎
第六次反法同盟 1813-1814年 俄、普、英、瑞、奥、西班牙、葡萄牙 莱比锡战役 拿破仑战败,同盟军进占巴黎。法国与同盟国签订《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被囚禁于厄尔巴岛
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年 英、俄、奥、普 滑铁卢战役 同盟军进占巴黎。 拿破仑再次兵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叁’ 德国是怎样入侵法国的。
德国“闪击”波兰得手后,更助长了希特勒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于是,他一手举着“尊重中立国家”的招牌,一手签发了进攻西欧的第6号指令,制定了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计划,将重兵压在北海至瑞士一线,张开了吞并西欧的血盆大口。
德国为实现入侵西欧之目的,保障其翼侧安全,决定首先进攻北欧诸国。在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认为实施“黄色方案”的时机已经成熟。到 1940年 5月初,德军已在北海至瑞士一线集结和展开了 136个师(内有 10个装甲师、 6个摩步师),坦克 3000多辆,飞机 4500架,企图以“A”、“B”、“C”三个集团军群,一举吞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攻占法国。其部署如下:
“A”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第 12和第 16集团军,共 44个师,内有7个装甲师、3个摩步师)担任主攻,由第 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琛至摩泽尔河一线,其任务是由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沿岸总方向实施突击,割裂部署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B”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和第18集团军,共28个师,内有3个装甲师、 1个摩步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集结在荷、比国境线至亚琛地区,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尔后,作为德军的右翼向法国推进。
“C”集团军群(由莱布上将指挥,辖第1和第7集团军,共 17个师,内有1个摩步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其任务是实施佯动,牵制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
德军的预备队共 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在德国的魔爪准备伸向西欧之时,法国仍执迷不悟,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将东侵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需 4—5年以后。荷、比、卢三国却天真地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免遭战祸。因此,直到 1940年3月,盟军才嗅出战争的气味,在法军总参谋长和英、法盟军总司令甘末林主持下,仓促制定了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并调集135个师、3000辆坦克和 1300多架飞机(必要时,还可利用驻英伦三岛的 1000架飞机支援战斗),准备抗击入侵之敌。
其兵力部署是:荷兰 10个师、比利时 22个师分别配置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法国和英国共有 103个师,编为 3个集团军群,第 1集团军群共 51个师,由比约特将军指挥,配置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方各省;第2集团军群共 25个师,由普雷特将军指挥,配置在从瑞士至卢森堡的马奇诺防线上;第 3集团军群共 18个师,由贝松将军指挥,配置在瑞士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军战略预备队为 9个师。另外,法第10集团军配置在法国与意大利接壤的边境上。
正当荷、比、卢三国仍做保持中立之梦时,德军于5月10日清晨,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这一地区展开了全线进攻。德军 3000架飞机如同乌云遮日般袭击了荷、比、卢、法四国的 72个机场,一举推毁了数百架飞机。随后,德军“B”集团军群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展开了进攻。
空降兵紧密配合,在对方纵深地域着陆,并夺占了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 10日零时 30分,在荷兰境内,德军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海牙兵营因来不及发出空袭警报,而使大部分士兵被炸死在床上。此时,德军以 1个装甲师向荷兰东部快速推进,并以空降兵配合作战,对荷兰前后方进行袭击,使其陷入一片混乱和惊恐之中。德军装甲部队大显神威,乘隙而入,于 12日与在鹿特丹着陆的空降兵会合。法第7集团军前往支援时,荷军已开始全线溃逃。荷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见势不妙,便乘驱逐舰逃往英国。 14日德军攻占了鹿特丹。 15日荷兰投降。在比利时,德军“B”集团军的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埃本·埃马尔要塞,强渡了马斯河,粉碎了英、法军队的抵抗,于 17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德军“A”集团军群,于 5月 10日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只有 30万人口的卢森堡不战而降。 14日,德军的装甲师和摩步师编成第一梯队快速通过阿登地区,强渡马斯河,重创了盟军,占领了法国的色当。(16日,英国首相丘吉尔急忙飞往巴黎商讨对策。当他询问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时,这位盟军总司令耸了耸肩回答:“没有。”)随后,德军以每昼夜 20—40km的速度向西挺进, 20日,占领阿布维尔,其装甲部队的基本兵力回师北上,从后方突击防守比利时的盟军。 2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分割了英、法盟军正面,封锁了海峡,阻止了英军的增援,从而将英、法盟军 40个师包围在法国敦刻尔克地区。 23日,布伦沦陷, 27日加来被占, 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看盟军无力支援,便下令比军投降。
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的盟军,三面受敌,一面临海,处境极为危急,唯一出路是从海上撤逃。正当盟军危在旦夕时,希特勒(为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迅速南下击败法国,进而迫使英国言和,)于 24日突然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结果这一命令给了盟军一个喘息的机会。
26日,英国海军开始执行撤退的“发电机计划”,大小船只一齐涌向敦刻尔克海岸。盟军在英国空军掩护下向英国境内撤退。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俘虏法军4万余人。虽然盟军遭受重大损失.但撤出了33.8万余人,保存了有生力量。
正当德军席卷法国北部时,法国雷诺内阁改组,魏刚接替甘末林当上了总司令。魏刚上任伊始,即令第10、第7、第6集团军在法国北部松姆河和埃纳河一带仓促构筑一条“魏刚防线”,企图阻止德军南下。
德军攻占法国北部后,为不使退至松姆河、瓦兹河及埃纳河一线的法军设防固守,,便趁其立足未稳之际,向法国腹地发起了攻击。其计划是:“A”、“B”两集团军群,强行突破“魏刚防线”,占领法国首都巴黎,前出至马奇诺防线的后方,再配合从正面攻击的“C”集团军群占领马奇诺防线,围歼法军,结束战争。
6月3日,德军数百架飞机开始空袭法国机场及重要目标,法国失去了制空权, 900余架飞机被摧毁。 5日拂晓,德军兵分两路在180km的正面上实施进攻。“B”集团军群由于遭法军顽强抵抗,每昼夜仅前进5-7km。为了增强突击力量,德军投入预备队 22个师,于13日突破法军防线;“A”集团军群在瓦兹河和埃纳河之间实施突破,于 12日到达巴黎东北的马恩河后继续向纵深发展。“A”、“B”两集团军群实施钳形攻击,迂回巴黎,前出到马奇诺防线后方。 14日,德军“C”集团军群按计划在 50km宽的正面上向马奇诺防线发起进攻,法军腹背受敌,其防线很快被突破。同时,德军未经战斗便进入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挂起了德国的“+”字旗。 17日德军攻占斯特拉斯堡,近 50万法军被歼。 22日法国全权代表查理·享茨格将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战事遂告结束。战争中法军亡 6万余人,伤 30万人,被俘 200万人;德军共伤亡 14.6万余人。
本次战役,德军仅用 44天即将荷、比、卢、法四国击败,迫使英军退守本岛。同盟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战备不足;二是军事思想落后,三是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而德军进一步总结了“闪击”波兰的经验,充分发挥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快速突击力,在空降兵配合下又一次达成了“闪击”的目的。
‘肆’ 二战时,德国是什么时候占领法国的
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仅仅39天就征服了法国! 以下是详细过程 法国是德军在西线战役中的首要目标。5月10日凌晨在德军突袭荷兰和比利时的同时,战斗就在不利于法军的情况下打响了。德国空军中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有效掩护下,开始了对法国空军基地进行了有系统的突击。停机坪,跑道,仓库等作为首要目标遭到了轮番轰炸,法军大量飞机未能起飞即在地面被毁。德国空军同时还攻击了法国的铁路枢纽和公路系统,以迟滞法军。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和疯狂突击,法国政府和军事当局仓促应战,应变迟疑,决心犹豫,指挥慌乱。空军指挥部没有及时组织力量射炸德军入侵部队,减缓德军前进速度,为己方军事展开赢得时间。甚至因为害怕德军报复,竟然禁止法军轰炸机轰炸德国城镇。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于是顽固地抱着一战经验不放。鉴于德法边境经营多年的要塞防线,法国统帅部认定德军地面主力仍须占领荷兰和比利时后赢得进攻法国的通道才会大举进攻法国,并与之进行一战形式的大规模会战以决定胜负!实际上,德军计划地面主力部队仰仗空军突袭和有效掩护,集中装甲力量,沿卢森堡边境,经阿登森林,度过马斯河,向法国腹地迅猛穿插。而法军在落后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还将能够动员的有限的空军派去轰炸阿尔贝特运河上的桥梁!法军希望在比利时顶不住时通过这一手段延缓德军推进速度(法英均认为重点在东北面荷,比方向,英军在欧洲大陆的部队也主要在这一战略方向)。即使如此,攻击桥梁的法国空军也遭到惨败,前往轰炸的盟军飞机竟然全遭击落,损失惨重。在这一地段,德国空军也掌握着制空权。 5月10日佛晓时分,德军轻松渡过奥尔河及苏雷河。11日夜至12日,德军继续越过塞穆瓦河。在全部的军事行动中,德国空军始终为其装甲部队提供全面的空中侦察,空中掩护和对地支援。甚至由于害怕敌人窃听,连部队的军事命令都是由德国空军空投给地面的装甲兵指挥官们的。
5月12日,由于德军的进攻如此的顺利,装甲指挥官们决心不等步兵到来,即强渡马斯河。5月13日,德国空军集结大量部队,包括12个“斯徒卡”俯冲轰炸机中队在内的大量德国飞机前来支援强渡。上午11时,在渡河之前,德国空军开始分批轰炸河对岸的法军指挥所,炮兵阵地和步兵掩体。德国“斯徒卡”飞机对地攻击时垂直俯冲到几乎接近地面才拉起,除了扫射和轰炸以外,飞机巨大的噪音对当时接触飞机不多的法国陆军普通士兵来说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德国空军的掩护战术也非常的有效,鉴于当时的空军对地攻击仍然有很大限制,德军采用少架多批,低强度高烈度的方式。虽然每次轰炸时间短,威力不大,但是每隔一会就来一次,以此掩护乘橡皮舟分批渡河的德军。尽管法国空军猛烈轰炸河上仅有的一座桥梁和河中的德军,但遭遇了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驱逐。下午4时德军大部均已到达河对岸,法军沿河工事与炮兵阵地均遭摧毁。午夜时分,德军已经进至河以南8公里之远!德军及时控制了马斯河渡口,并陆续将大量部队运过河,至此,法军已呈败像!
面对德军的进攻,法军尤其是法国空军,在开战之初的慌乱之后,也进行了殊死的抵抗。5月14日,鉴于德军涌过马斯河并轻松占领军事要地色当,为了给法第2集团军赢得时间进行军事展开以反击入侵的德军装甲部队。法国空军集中力量对色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轰炸。法空军布雷盖-693型飞机在不洛希152和英国空军的“飓风”战斗机的掩护下,对德军进行轮番轰炸,此外还有13架老式的143M夜间轰炸机也随同进行了昼间轰炸。然而,由于为了避开德军战斗机,法机飞得很低,遭德军地面炮火猛烈射击,有一定的损失。同日,为了阻止德军越来越多的涌过马斯河。以英空军为主,法空军为辅,轰炸马斯河上的德军桥梁(德国工兵早在14日即架起第一座浮桥,以后更是越架越多)。第一次攻击英国空军就损失了85架轰炸机,德军只是3桥微损,很快就修复了。接下来的3天,英空军继续攻击,前后损失250多架各种飞机。由于当时英军早期型的“飓风”不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对手,盟军飞机必须低飞以躲过德空军的战斗机。这一情况造成盟军飞机多损失于德军地面猛烈的高射炮火。(英国空军在法国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除大陆派遣部队以外,又先后调集261架“飓风”战斗机以及后来补充的飞机。从5月10日战斗打响至19日,被击落75架,伤120架,到后来撤回英国的只有66架!)
5月19日,德军占领阿拉斯,20日,占领阿布韦尔,至此,法军北线全坏,战局已近不救!
在接下来的敦刻而克大撤退中,英德空军激烈争夺制空权,以实现战场控制。德国空军在戈林的亲自指挥下,集中所有能够集中的空军计800多架(内轰炸机300多),全力轰炸敦刻而克,甚至在港区投掷水雷封锁港口,阻止英军接援,力争将英法军消灭在滩头上。面对极其险恶的战场态势,英空军更是倾其所有,以每日300多架次的力度与德军争夺制空权。其中,从英国本土出发的战斗机共达2739架次,并在战斗中投入大量的新型“喷火”式战斗机。由于英军的奋力拼杀和地理及气象条件对德军的限制(英空军从本土起飞,海峡只有40-70公里,德国机场较远,且战役期间德国一侧气象条件恶劣,不利空军出动),英空军逐步掌握多佛儿海峡上空的制空权,有力的支援了陆军。德国空军未能阻止盟军撤退。
敦刻而克陷落当天,德军猛攻法军临时拼凑的魏刚防线,第二天即渡过索姆河。此时,法军自知前途险恶,于是集中了全部空中力量,在英国皇家空军的协助下反复攻击了亚眠,肖恩,配隆等桥头目标,但仍然未能阻止德军大量集结。9日,德军在鲁昂,贡比涅突破魏刚防线。同日,法国政府宣布迁都。法空军此时已所剩无几,器材油料等也已经不能保证有效作战了。
5月10日,意大利对法国宣战。法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与意大利空军进行了战斗。
5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5月17日,贝当政府要求停战。18日,英国空军全部撤出法国。
5月22日,法国签字投降。
法国宣布停战后,仍有大量法军尤其是空军纷纷逃往北非,其余部队等待德军解除武装。至此,法国战役结束。
‘伍’ 德国在二战时期都占领过哪些欧洲国家又是如何占领成功的
1935年至1939年的欧洲局势,纳粹德国在中欧迅速崛起,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纳粹运动的狂热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国,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立陶宛的克莱佩达地区德国叫默麦尔地区并入德国;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国的保护下独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兰瓜分 1938年 3月12日 - 德国入侵奥地利。
3月13日 - 奥地利合并入德国。
1939年 3月15日——德国军队占领捷克。
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兰军队袭击德国的一个电台,制造德军入侵波兰的理由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入侵波兰。
1940年 5月17日——德国占领比利时布鲁塞尔。
6月14日——德军占领巴黎。
6月17日——法国总理——贝当向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1941年 4月27日——纳粹德军攻入雅典。
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 1944年 3月18日——德国占领匈牙利。
‘陆’ 二战中,德军是如何攻克巴黎的
6月10日,德军装甲师在塞纳河下游两次强渡成功,驻守巴黎以西和以北的法军全面后撤,整个防线面临崩溃。
是日,雷诺总理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今天眼看敌军就要兵临巴黎城下,我们将在巴黎前方战斗;我们将在巴黎后面战斗;我们将在一个省聚集力量进行战斗,万一被赶出该省,就在北非建立根据地继续战斗,必要时我们将在美洲属地继续战斗。政府一部分已经撤离巴黎。我正准备去前线,目的是让我们所有的部队继续战斗,而不是停战。”然而,法国总理并没有像他对罗斯福所说的那样上前线去,而是在当夜零点撤往巴黎南部250公里处的奥尔良市。
在5月底和6月初的这几天里,法国政府和最高统帅部始终没有决定是否在巴黎城内进行抵抗,它们考虑更多的是把政府迁出巴黎,以免成为敌人的俘虏。所以迟至6月9日,是否在巴黎抵抗的问题还悬而未决。
为了保卫首都巴黎,到6月8日,法军集结了大约1万名军队,配备有200门反坦克炮和数百挺机枪,驻守通向首都交通要道上新修的400个地堡内。此外,还部署了30辆坦克,并设置了长达数公里的反坦克障碍物和壕沟。
6月9日,魏刚命令部队沿“巴黎城防工事”建立一道防线,由巴黎卫戍司令皮埃尔•赫林将军指挥新编的“巴黎集团军”(辖有第10、第7集团军)防守。11日,赫林召集塞纳河地区各县县长和警察局长开会,要求他们死守巴黎。
6月11日,尽管丘吉尔极力劝说法国军政当局不要放弃巴黎,但是魏刚却把当时的军事形势说得一团漆黑,并断言他由于没有预备队,不可能控制战争的进程。如果防御崩溃,他将无法继续进行有组织的战斗,亦无法制止敌方占领法国全境。结果巴黎成为不设防的城市。
6月12日,在西南,德军在巴黎近郊防御阵地的西段强渡塞纳河,从韦尔农附近直扑埃夫勒,然后又进逼德勒。在东面,德军在马恩河地区以南进抵蒙米赖。巴黎处在东西两面夹击之中。是日晚,赫林根据政府和总司令的命令,未经战斗就放弃巴黎以北的防御。13日,法军护城部队撤至巴黎以南的朗布依埃—儒维西一线。当天下午5时10分,德军先头部队抵达巴黎北郊。随后,德军B集团军群所属部队包围巴黎。6月14日晨,屈希勒尔指挥的第18集团军一部开进巴黎,法国政府大厦的上空和埃菲尔铁塔顶端升起“”字旗。B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在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了阅兵式。这座着名的大城市几乎空了,3/4的居民离开了巴黎。法国国内难民多达600万人,在法国各条道路上,难民川流不息,城乡居民为避开希特勒的魔爪纷纷逃往南方。法国政府从图尔迁往波尔多。
‘柒’ 二战时期德国是如何占领巴黎的
在德国穿越阿登森林,席卷英法联军之后,转身向南,攻克色当之后
法国人崩溃了,政府撤往南方,巴黎被宣布为不设防的城市
德国兵不血刃,进入巴黎
‘捌’ 德军是如何占领法国的
1940年6月14日,德军未发一枪就占领了法国首都巴黎,一面黑白红三色的纳粹旗高悬在举世闻名的埃菲尔铁塔上。
当德国军队耀武扬威地通过由拿破仑建造的象征着法兰西骄傲的凯旋门的时候,法国的抵抗也宣告停止了。刚刚上台的法国总理贝当在就职的第二天即向德国提出停战的请求。
‘玖’ 法德交战仅仅10天之后,德国就占领了巴黎
法军人数较多,但主要分布在法国南部。而南部法军有面对不堪一击的意大利军的“牵制”表现的英勇顽强,且战功赫赫。虽然德法交法军战败的一塌糊涂。但法国的军士长官为求战功,均不愿放弃对意大利军的进攻而轻松博得的战功。且,作为一个欧洲古老的陆军帝国,最重视其骑兵发展。但当时德军采取闪电战主要以装甲部队进攻法国。加上德军攻至巴黎时,法国高层还误以为能依托马其诺防线,至少抵挡德军3个月。但德军出其不意,以古德里安旗下第二装甲集团军(德装甲部队最精锐部)由阿登丛林直袭巴黎。并将霍特的第三装甲集团军牵制法马其诺防线骑兵。使得巴黎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直面德国一个装甲集团军。
‘拾’ 二战时期德国是如何占领法国的
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法国实行全国总动员。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凯旋门,但法国节节败退。
1940年6月22日,贝当元帅与德国签订投降协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覆灭。
1940年6月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后,戴高乐将军和法国共产党先后发表宣言,号召人民起来抗击入侵者。1944年初,法国的主要抵抗组织联合组建内地军。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德军节节败退。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内地军游击战争日益发展成为全民的武装起义。8月10日,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使首都与外地的交通陷于瘫痪。19日,巴黎人民在巴黎解放委员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数万名内地军是起义的核心力量,12000名民警队的官兵也参加起义。当时,巴黎城内有2万多名德军和80多辆坦克。起义者浴血奋战,8月24日,几乎全歼在巴黎的德国守军。24日晚,盟军第二装甲师开进巴黎,与内地军相配合共同消灭德军残余据点。
1944年8月25日,戴高乐的法军第二装甲师从巴黎的南门和西门进入首都。这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尔将军奉艾森豪威尔之命,在巴黎接受德军投降,巴黎全部解放。戴高乐将军以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的身份进入巴黎。1944年8月30日,戴高乐宣布法国临时政府在巴黎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