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的女人工作吗
德国的女性跟中国女性一样,有许多人都是去工作的。也有少数人结婚后,在家做家务带孩子。
2. 普通人可以去德国打工都有什么工作
兄弟,扫大街的需要你
3. 二战德国女兵被俘后干什么
德国女人基本是不当兵,连随军护士都很好,因为在当时的德国女人的任务一个是生孩子,另一个是照顾好家里,男人们在外打仗,家里的事情都得女人负责,也就是集中营的看守和医护人员里有些女兵,苏联进攻集中营之后这些被俘的女兵要么被绞死要么被苏联人轮死,真正留到战后审判的很少。
4. 德国什么职业最受欢迎
TOP 10
作家(der Schriftsteller)
像德国着名作家歌德、席勒、海涅等等在人们心中都是很受尊敬的。
TOP 9
外交官(der Diplomat)
掌管国家对外事务的外交官,拥有绝佳的口才和灵活的头脑,在德国人心目中也是位列前十的职业。
TOP 8
药剂师(der Apothker)
药剂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会协助病人并指导病人服用药物时要注意的事项和服用方法,耐心细心的药剂师在德国人心中好感度也是很高哦!
TOP 7
工程师(der Ingenieur)
许多人并不了解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在汽车、电子电气、IT、机械等不同行业工程师都负责不同类型的工作,工程师的薪资高出普通职业许多,同时也相对比较辛苦。
Top 6
中小学教师(der Lehrer)
教师的地位不论在哪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广受人们尊敬的,在德国也不例外,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
TOP 5
律师(der Anwalt)
德国法律以其严谨、浩繁而着称于世,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成功的律师必须是一个法律领域里的专家,越是高级的法院,其法庭审判的学术味就越浓厚。读书做学问于是就成了律师的一个必备的本领。在德国律师也是相当受人们尊敬的职业。
TOP 4
企业家(der Unternehmer)
像马云爸爸这样的企业家在哪都很受欢迎呢!
TOP 3
大学教授(der Professor)
德国评教授的基本程序为:首先选定五名同行专家,因为只有同行才可以对被考察对象的学术成果做出比较准确的评判,防止外行误判;其次,避免同校评委。因为同校者既有可能营私舞弊照顾,也可能因为积怨和过节故意打压报复,影响公平公正;其三是不能有师承关系,以防止荫庇或老师嫉妒学生产生的不正常操作;其四是没有同学关系,其五是没有过科研合作经历,原因也是避免人际以往的情意和怨恨等情绪掺乎其中。如此严苛的条件下才能升到教授职位,难怪德国教授的地位如此之高!
TOP 2
神职人员(der Priester)
神职人员就是在各种宗教中为信仰、膜拜对象服务的人员。目前已知的神职人员有:教宗,主教,司铎,牧师,神父等,他们传教布道,为人们带去心灵的慰藉。因此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也相当高。
TOP 1
最受人尊敬的职业就是——医生(der Arzt)
德国医患关系良好,极少有医闹事件。在德国,最受尊敬的工作就是医护人员。德国医生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刚毕业的医学生就有约4100欧元的收入,大约是普通人收入的两倍呢。
5. 关于德国人的工作问题
德国人工作时间短,是因为他们的劳动供养率高,差不多是6.8,也就是一个人工作可以养活6-7人,但即使这样,德国的全职太太并不多,很多妇女婚后还是工作,仅仅是因为要照顾孩子,才选择半日工作或者一周上三天班的工作。
德国人战后真是过过苦日子,所以养成了节俭和攒钱的习惯,至今德国人的储蓄率在欧洲都是第一。几十年都没变过。
德国是一个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制造业大国,加上德国人保守务实的性格,所以他们一直坚守自己的实体经济不动摇,特别是德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没有跟风去搞什么金融创新,说白了,就是搞买空卖空的投机的胆子小。而同样和德国一起号称欧盟双发动机的法国就不行了,在经济泡沫时代,全去搞虚拟经济或者房地产什么的。
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英法意西等国遭受了重创。
现在欧盟的钱主要是靠德国,荷兰和斯堪地纳维亚国家的钱,德国已经压过了法国,成为欧盟的老大,钱袋都在德国人手里。
6. 德国什么工作
德国有一些专业是可以考虑的,比如:护士、技工等,都是国家项目,会更有保证
7. 谁有关于当代德国女性就业观念的论文资料.比如当代德国女性的就业现状啊什么的.以及这种就业观念对德国的
德国职业女性的生存现状 在描述美国职业女性如何才能进入德国商界时说:“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德国仍然是一个男性统治的国度。因此,你要多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得到你的德国同事的尊敬。” 作家兼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描绘了同样的景象:“德国女性在商界的地位比美国女性要低。德国的已婚女性很少在外工作,德国女性就业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女性。” 1995年,德国女性仅占据不到5%的经理职位。因此,在德国工作和生活的美国和加拿大女性会感受到来自业界男女同僚的不满,同时她们也缺乏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 在德国政府中,女性仅占行政管理职位的25%,这一比例在欧洲居于最低之列。尽管政府也制定了一些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德国女性的前景依然黯淡。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北美女性还是前往德国,因为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幸运的是,英语在德国应用很广泛,尤其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地区,因为美军在当地已经驻扎了50年。当然,像在其他国家一样,会讲当地语言仍然要方便得多。正如诺斯特博士(Dr. Knorst)所说,即使会犯一些错误,说当地的语言仍会为你架起友谊的桥梁。 “我和两位德国商人一起乘车从杜塞尔多夫去往科隆。司机让我留意一下路边城镇的名字。10分钟后,我看到路边的指示牌,称乌姆莱通镇到了。但后来我才知道指示牌上的词的意思是‘绕道而行’,这让我感到很尴尬。不过也让我们大笑了一番,感到很放松。此行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商业行为规范 商业行为规范和礼仪在德国非常重要。尽管,他们并不一定像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那样要求举止高雅,相比之下,他们更尊敬和期望人们“遵守规则”。德国公司的高效、可靠使他们引以为荣,因此,他们拥有关于商业行为的正式规范也就毫不奇怪了。 克劳迪娅·A·班克尔博士(Dr. Claudia A. Becker)是德国人,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德国语言和商业计划研究项目负责人。她建议,参加商务会议时,应该积极果断,而不是仅仅令人感到厌烦地、被动地接受。以会议时就坐情况为例,年长的人需要也得到更多的尊敬,可以坐在桌子末尾的位置,而女性也不应该让别人看轻。 其他在德国工作过的女性告诫,不要太咄咄逼人,这样会损害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一位女性提供了如下战术:与会前,问一下你信任且阅历丰富的德国同事,开会时你坐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进入会议室时,有礼貌地问一下与会的其他人你可否坐在你中意的位置上。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你的要求,因为拒绝这样的要求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班克尔博士提醒,相比美国和加拿大,在德国建立商业伙伴关系的速度比较慢,切忌操之过急。德国男性通常不会完全接受一位女同僚,即使其他条件都与其相当。 你怎样建立自己的信用?职业女性应坚强、不妄自菲薄。开始时,明确此次会议的目的,强调你此次行动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意图、条件,谈判时要清楚自己的底线。发生争执时,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人们并不欣赏过度活跃的商人。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必要随后加以强调。要注意你说话的音调。在德国,大声说话的女性比大声说话的男性更具冒犯性。切忌夸夸其谈恭维,德国人认为这样很肤浅、不可信。开会和讨论计划时不要过于心急,要学会耐心。在德国,最重要的是如何很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强调“时间就是金钱”。 德国宪法明确规定同工要同酬 。但德国《明星》周刊最近通过组织专家对25万个工资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男女雇员从事同样工作,女性雇员的工资收入比男性少30%,而且职位越高,男女工资之间的剪刀差越大。调查结果对于主张性别平等、女权运动十分活跃的德国来说,简直就是个丑闻。但现实就是这样严峻。 同工不同酬例子多 已做到慕尼黑交易所董事位置的波腾兰尔,今年37岁,是一个儿子的母亲,她通过自身经历早就体会到德国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实。回忆当年,她与同龄的一个男生高中毕业后同在一个银行当学徒,同上大学学习经济,同读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博士头衔,更为巧合的是,他们到了同一个就职至今的企业谋求同等职位。她甚至优先于那个男生被指名与人事经理谈话,二人均被录用。但波腾兰尔没有想到,现已成为同事的那个男同学从被雇用的第一天起,年薪就高于自己,时至今日她的工资也未能追上这位同事。 32岁的玛利亚·施密特现供职于着名的柏林经济研究所,她叙说着与波腾兰尔差不多的经历。5年前,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她在一家大公司任董事长助理,当时与她从事同样工作的一位同事每年的年薪至少高于她8万马克,主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位同事是男性。 现年40岁的克吕佛女士更有几分不服气地诉说自己的故事。她从小在家就像个男孩子,帮父亲劈用于壁炉的木柴,而弟弟则喜欢帮母亲在厨房里做饭。结婚成家以后她对一般家务不感兴趣,倒是对汽车的性能了解要比丈夫强得多。她1990年开始在巴符州一家试验室工作,当时工资每月为3500马克,而后来她得知,她的男同事每月比她多挣至少1000马克,她认为很不合理,她不断为自己应得的利益而斗争。她为增长工资而争,为使用公司轿车的权力而争,以后又为配备手机而争,她的生活内容似乎离不开“争”,经过12年不间断的拼争,历经三任雇主,她依然无法达到与男士同工同酬的目的。她累了,作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程师,两年前她不得不下决心单干。 职位越高男女收入差距越大 总体看来,在德国,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所处职位越高,与同级别男性相比,收入差距越大。一个在企业领导30名员工的部门经理如果是女性,她的年薪大约为77500欧元,而一个男性部门经理的年薪收入为114000欧元。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调查结果,女性政府官员和专业公职人员的平均收入比同等职位的男子至少要少28%。一位45岁的女性审计师年薪为42500欧元,同是45岁的男性审计师年薪为61800欧元。在企业咨询行业,一名35岁的女性分析员年收入是48300欧元,而男性分析员的年薪可达68900欧元。 《明星》周刊对人事经理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人事经理中36%承认,同种岗位女性比男性收入少,17%被问卷的人事经理甚至认为同等条件下女性收入会越来越少。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男女收入差距比例平均为24%,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的男女收入差远比德国要小。 收入差距谁之过 尽管人们都知道同工不同酬是不合理的,但谁都似乎不愿去触及这一敏感话题,更很难去改变这一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是德国人忌讳谈工资收入,在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对于收入多少更是不议论、不攀比。二是雇主方的人事经理一向对劳资情况严格保密。三是女性雇员耻于向人事部门提出合理的工资要求,同时往往不了解自己所从事劳动的实际价值。另外,制定工资的人和界定工作性质的人从来就是男性,他们又特别注重诸如机械等生产资料而忽略为人服务的因素,比如大都由女性承担的秘书一职,所获收入要比大都由男性担当的仓库保管员收入要低,根源就是传统观念认为女子干的无非是打打字听听电话,而男子则在看守企业有型的资产。 女性要敢于提增资要求 柏林经济研究所的玛利亚·施密特至今还有些后悔,当初她在那家大企业供职时如果提出增长工资的要求,或许她的要求会得到满足,然而她当时选择的是沉默,她的顶头上司其实了解她的工作能力,但只要她不对工资提出异议,上司是不会主动给她涨工资的。 美国经济学女教授巴博库克经过研究认为,男子和女子对待职业和工资的态度有根本的不同,57%的男性雇员在领取第一次工资后就会向雇主方提出新的工资要求,而提出这种要求的女性雇员只有7%。按照女性思维,只要你好好干活,你的工作就会被认可,工资自然会增加。这种典型的女性工作态度使得她们期望值小,满足率高。男子把与雇主的增资谈判看成是竞技场的搏斗,紧张而又刺激。巴博库克教授敦促女性要拿出看牙医的勇气与雇主谈增资问题,虽然开始感觉不舒服,但必须去谈。 德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很高的,高中毕业生中53%是女性,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占48%,而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据一项专门研究表明,女学生自律、勤奋、有韧性。由此可见,女性就职、升迁、增资的机会并不比男性差。如果女性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去争取应有的权利,那她不只是在降低自身价值,同时也在压低其他女性的劳动身价。 “她们在向上爬的路上比男人还男人,工作竞争往往使她们变得铁石心肠,没有同情心。”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最近,由德国《商报》委托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45%的职员——其中9%是任领导职务的女性——对女上司明显持保留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在女上司领导下,自己晋升的机会远逊于在男上司领导下。女性 又一次在职业生涯中得到了负面评价。与之相对,不信任男上司的下属非常少。 这次有1000多名德国职员参与的调查表明,对女上司的不信任感在新一代人身上也无望改变:在不到25岁的年轻人中,甚至有72%的人对女上司有看法。此外,受访者也一致认为女性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70%的受访者认为,女性想事业有成不是那么容易。这也许正是令人对女上司抱有疑虑的一个原因。 这次调查的负责人米夏埃尔·弗尔斯特说:“女性在工作中总是受歧视,她们会传播这种不愉快的感受,让别人在工作中也轻松不起来。” 柏林一家猎头公司的总裁乌韦·舒里希特则揭示了另一层原因,他说:“女性和男同事的联系不会超出公事范围外,她们不加入男性的关系网。”而私交恰恰可以为下属的晋升铺平道路。“女人很少能成为挚友”,舒里希特这样说,但他没有怀疑女性的工作质量,他说:“为数不多的处在领导岗位上的女性的确都非常优秀。她们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但必须克服重重阻力才能达到目标。” 男权社会的偏见和压力让有些女性做得过火,“她们在向上爬的路上比男人还男人,”心理学家梅希蒂尔德·埃彭贝克说,“工作竞争往往使她们变得铁石心肠,没有同情心。”而同情恰恰是每个领导应具备的品质。缺乏同情心的上司也不能指望下属对他忠诚——而没有下属的忠诚,任何成就都不能长久。 根据埃彭贝克的经验,“放弃孩子努力工作而爬上高职位”的女上司最令人难以忍受,“她们对有孩子的女同事的平常言行往往过于敏感。”此外,“当女人首次晋升到高层职务时,她会倾向于把其他女性排除在自己的圈子外。”与男性不同,女性为实现目的会无所顾忌。 为何如此?心理学家埃彭贝克说,这是因为女性待人处事总是非此即彼: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没有其他可能。值得注意的是,97%的女性始终认为自己是女性间冲突的受害者。 德国汉堡经济政治大学的教授索尼娅·比朔夫对此也有同样消极的看法。她说:“女性有浓厚的竞争意识——这源于进化和争夺男人的竞争。这种竞争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共存。”因此,“公司中女性职工的比例越高,同事间的相互倾轧就越多。”因为女性缺乏客观评价其他女性的能力。 这些德国学者认为,微软、苹果电脑、英特尔和惠普这几家着名美国公司的女经理和员工搞不好关系,于是为了让员工能忍受她们的领导而把他们送去参加特殊培训。这看来并非是意外。
8. 德国哪个专业适合女生工作
不知道你问的是脑力工作还是体力工作?
如果是脑力工作的话,首先对你有学识和学历上的要求。你得是大学本科或者以上学历吧?如果有就好办了,作为女生,你可选择的工作就很多了,比如,你可以从事设计类专业的工作。随着人们在审美方面的提高,不论是服装设计、产业设计、视觉设计、形象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也变得非常得吃香,所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是不错的。你也可以从事外语类的工作,比如翻译,成为架起中德之间的一座桥梁。你也可以从事于IT行业。在这个行业,女生找工作也不难。如果你学识渊博,又想在研究领域有所作为的话,你不妨从事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德国的哲学家闻名世界,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在世界哲学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如果你想从事的是体力劳动,那么就要选择餐饮业的服务员之类的工作了。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可能,都得付出辛苦与汗水。那些既轻松又来钱快的行业,相信也不是很多人有幸能遇到的。
9. 在纳粹德国的时候,女人的作用是什么
在纳粹德国的时期,希特勒曾在1935年9月13日的一次演讲中提到过,他说“成为母亲不是女性身份的降低,反而是她最大的功绩。对女性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儿育女更伟大的事了”。当时的纳粹宣传负责人戈培尔非常赞同元首的意见,声称“女性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美丽,将子女带到这个世界上,正如雌鸟为了雄鸟而让自己美丽,它也为雄鸟孵蛋”。所以在纳粹党人的理念中,生孩子成为了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最高标准。
其实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德国的女性非常时尚,服装的搭配一直走在西方的最前面。可是在纳粹当人眼中,女性应该比较保守,不化妆,穿搭民族传统服装,才能符合他们的纳价值观。特别是过分地打扮自己,用口红、粉饼和其他化妆品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自然和颓废的表现。过度化妆在当时的纳粹看来,就是一种虚假矫饰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全面倒退。他们经常将活泼简单的家庭妇女的照片同西方民主社会任性、放纵、浓妆艳抹的女人相比照,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西方民主社会国家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