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战中的德国到底输在哪儿了
我们知道,在我们世界史的一个发展当中,我们世界曾经遭遇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让我们人们记忆犹新,现在也让我们人类尝到了战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从本质上,我们现在人类是拒绝战争对于我们人类所造成的伤害,那么关于二战当中的德国,直接一国在欧洲战场当中开天辟地。那么关于二战当中的德国,使你如此之强悍,为何会输,究竟输在哪里?
最后就是美国这个国家进入了这场战争当中,因为在战争初期,美国没有加入到这场暗战当中之后,美国一直保存着军队实力。
‘贰’ 二战中的德国是怎么输的
1.德国战略失败,多面树敌,没有解决英国就去打苏联,为其后遭受战略轰炸和诺曼底埋下伏笔。
2.珍珠港事件,希特勒向美国宣战。美国工业强大,顶3个总动员时期的德国。近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国力,军力以国力为基础,指挥艺术和士气退居二线。
3.巴巴罗萨计划准备不充分,没有迅速解决苏联给苏联喘息机会。对苏作战希特勒从头到尾犯下一系列致命错误给苏联太多机会。
4.多线作战,没能集中力量对付苏联,43年后德军在苏联闹兵荒,而希特勒依旧没有放弃南线意大利,而苏德战场有事主战场。
5.陆军技术装备质量的差距,lz说的美国兵在德军面前是渣渣就过于片面。美国陆军全机械化而德军仅仅半机械化。
6.陆军技术装备数量的差距,仅坦克来说德国战争期间生产最多的四号坦克不过2000辆左右,而同盟国同级别的中型坦克数量超过85000辆。德国的重型坦克数量仅为联同级别坦克的1/2弱。
7.德军高质量老兵丧失殆尽却补充缓慢。
8.制空权丧失。
9.同盟国人民付的无私奉献。
‘叁’ 二战时,德国是如何战败的
1944年上半年,苏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德军一再溃退,希特勒只得把大量的预备队和西线兵力调往东线阻止苏军。这为盟军开辟欧洲第2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丘吉尔召集英美参谋长会议讨论了登陆地点,最后确定法国北部的诺曼底是最佳登陆地点。经丘吉尔和罗斯福商定,艾森豪威尔为盟国远征军总司令,英国空军上将泰德为副总司令。
为确保登陆成功,盟军曾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1944年6月6日登陆作战时,英国已经准备好的大量的军队、飞机和船只,计有39个师,美国还有四五十个师要源源不断地运来。为了迷惑敌人,盟军统帅部还根据丘吉尔的建议,广泛采用了疑兵之计。它集结了一支假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仿佛盟军司令部设在肯特,并让美军少将乔治•巴顿闲步肯特街头,而德军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误以为,好像有一支盟军舰队正开往加莱。而实际上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是诺曼底。
6月6日凌晨,盟军利用涨潮时机和刚刚出现的短暂的好天气,开始在诺曼底地区登陆。美英2395架运输机和847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师向南疾飞,到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空降着陆。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勒阿佛尔和瑟堡之间事先选定的敌军海岸的10个堡垒,投弹5853吨。
天亮以后,美国第8航空队的轰炸机开始出击,1083架飞机,在部队登陆前半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弹1763吨。然后,盟军各类飞机同时出击,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太阳升起之后,盟军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
大约早晨6时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和犹他滩头登陆。在这之后,英国和加拿大军队也陆续在事先选定的海滩登陆。到了6日夜晚,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和其他武器已经上岸了,后续部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希特勒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被突破,从而为摧毁西线德军奠定了基础。
当天下午,丘吉尔便发电报给斯大林,通报了顺利登陆的情况。
斯大林收到英国首相的电报后,十分高兴,当即回电表示热烈祝贺。按照德黑兰会议协议所组织的苏军夏季攻势,将于6月中旬以前,在前线某一重要地段开始。苏军的总攻将随着部队之陆续转入进攻而逐步展开。
空降着陆和步兵登陆都非常成功。德军虽组织了反攻,但规模有限,无法把盟军赶下海去。而且盟军后续部队源源而来,补给物资不断增加,滩头阵地逐渐扩大,逐渐向纵深发展。在盟军的强力推进下,法国迅速解放了。与此同时,苏军在1944年夏己经开进中欧和东欧。
然而1944年底,西线出现了对盟军不利的战况,德军在阿登地区反扑,突破盟军防线向前推进了90公里。这种情况迫使丘吉尔于1945年1月6日向斯大林求援,请求俄国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苏军于1月12日重创德军,德军只好中止在西线的攻势。这次苏军进攻到了离柏林只有70公里的地区。
‘肆’ 德国为什么会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德国本身面对的就是整个欧洲,单从人数,装备数量就远不如同盟国。虽然军队素质和指挥官水平可以弥补一定差距,但依然有很大差距,失败是必然结果。第二,德国的闪电战术虽然在横扫欧洲时有很大帮助,但苏联地域广阔,闪电战术就不行了。第三,德国变态的民族主义招到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第四,德国极度缺乏石油,尤其是后期,导致大量装甲部队无法启动。第五,德国的盟友太垃圾,尤其是意大利,北非战场消耗了大量的德军装甲部队。第六,德国海军太弱,无法掌握制海权。第七,德国内部有无数的盟军间谍,情报哗哗的流入盟军的资料库,自身在盟军的间谍却很少。第八,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时常内斗,及其不团结。第九,德国有北非,东线,两个战线,加上后期的西线,总共有三个战线,让资源本就匮乏的德国经济崩溃。第
‘伍’ 德国在二战中战败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就是日本这样的举动让美国彻底加入二战,当初德国在一战中原本是可以战胜的,但就是美国的介入才会战败。所以德国得知美国加入二战以后整个心都是拔凉拔凉的,不出所料德国还是在二战中战败了,因此德国经常说日本简直就是一个猪队友。
‘陆’ 二战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纠其原因有很多,以下简单分析下:
第四点,那就是德国军事上的失误了。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军的闪电战威力巨大,很快席卷世界,但是闪电战在与苏联的战争中变成了持久战,德国的强大部队在苏联国土上被不断的分割包围歼灭。可以说,在战术思想被研究透后,那就很难有所发挥了。另外,二战开始时,德军坦克飞机优势较为明显,到了后期,在苏联美国巨大产能的优势下,德军武器方面已经不占优势了。1942年前后的德国基本是两个不同的时代,前期很厉害,后期被研究赶超的差不多了。(不否认德国的军官是二战这么多国家中最优秀的)
第五点,希特勒个人因素也有。他过于自信,时不时想去干预前线的军事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垮着德国。
‘柒’ 德国打遍欧洲,是什么原因导致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中欧沃土上空硝烟滚滚,德国不宣而战,对波兰发动闪击战,就此也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一代狂人希特勒又将带领德意志第三帝国走向何方?欧洲错综复杂的局势又该如何发展?
回顾德国甚至是德意志名族的发家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当初松散的德意志联邦,发展到后来的普鲁士帝国,从威廉家族的第二帝国到纳粹德国,只是善战者不应好战,邪恶终将被正义击败,单纯从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上看,德国是强大的,所以它可以打遍欧洲,但是在德国人赢了战役却输了道义,最后只能输掉战争,这或许就是“正道的光”吧。
‘捌’ 二战德国到底是怎么输的
最基本的问题应该是输在国力上,指挥失误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希特勒虽然是战争天才,也并非不明白战争国力之于战争胜败的重要性,但希特勒错误地估计了世界形势和各国国力的基本情况。
当时世界上的战略形势和国力强弱当是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特指西方大国),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表现出来了,但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希特勒会藐视美国的存在,希特勒错误地估计成了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虽然正确地估计了苏联的强大,这是英法没有想到的,但致命地低估了美国的实力,是不是由于距离遥远的缘故?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元首,那个犹太人(指罗斯福)统治的国家不足为虑,我们只要消灭了苏联,整个欧洲就在我们脚下。”摘自《第三帝国》。
在以后的战争中,整个欧洲得到了美国佬的有力支持,为英国个打气,致使英国没有投降,这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创造了条件,加上在苏联战场上的天不作美和战争中的重大失误,在后来由于苏联的反扑和盟军第二战场的开辟第二战场,导致第三帝国的迅速消亡。第二战场的开辟,主要是从心理上导致德国的崩溃,战争力量却还是次要原因。
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曾多次要求英美盟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压力,但当第二战场开辟后,第三帝国又迅速土崩瓦解,这是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战后斯大林一定后悔该称英美盟军没打过来时多占一些领地,实际上如果没有开辟第二战场导致德军意志的瓦解,德国不会这样快就崩溃的,斯大林应当知道这一点。
‘玖’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输
第一、1940年在占领法国之后对英国发动进攻,代号海狮计划。由于英法之间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国海军U型潜艇还没大规模投入使用,不能为德国装甲部队的登陆提供掩护,只能用空军决战,战争初期德国占优,当时英国全国共六个雷达站,已经被德国摧毁了五个。
在这关键时刻,德国一架轰炸机误把炸弹投到居民区(只能打击军事目标),丘吉尔下令英国空军报复,他们趁德国柏林防空力量薄弱,连夜轰炸了柏林,希特勒下令作战的德国空军对英国不分目标进行打击,失去了全歼英国空军的机会
第二、攻占法国过程中英法联军三十三万余人被追击到法国敦刻尔克,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全力进发,德国陆军总部却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希特勒不忍心他的装甲部队受到损失,认为仅仅凭借空军轰炸就能消灭英法联军。
还有人说空军司令戈林为了抢夺战功,特意建议希特勒下令把追击英法联军的任务交给空军,可是由于天气原因德国空军作战的效果并不理想.英法联军大部分横渡英吉利海峡,仅仅俘虏了四万多垫后的法军。
第三、对苏联的地理因素军事情况估计的过于乐观,当时德国预计会在冬季来临前会攻占莫斯科,于是没有命令后勤部门准备冬装,战争开始和德国人预料的差不多,空中战鹰和陆地猛虎横扫东欧平原,关键是苏联地盘太大了,到莫斯科已经到晚秋。
这一年的冬天是莫斯科有气温记录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德国燃油全部凝固,最前线的德军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塔尖,但是汽车坦克摩托车燃油全部冻住,实际上当时莫斯科的工厂企业和外国使馆大部分已经迁出莫斯科。
第四、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分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北部是斯大林格勒具有政治意义,拿下可以迂回包抄莫斯科。南部是高加索的油田,如果拿下可以进一步为装甲部队提供燃油保障,在德军马上就要攻占高加索的时候希特勒看到胜利在望。
下令抽点一半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给了高加索的苏军喘息之机,而当时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虽然攻入市区,但是苏军抵抗的异常顽强,与德军在市区陷入激战,后来在北部战场占优又抽调部队到高加索,结果由于兵力不能集中,两个战线进攻均告失败。
第五、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关键时刻意大利托了后腿,本来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是4月份,如果4月份发动进攻,肯定能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但是意大利在北非战场接连失败,被英军赶出北非大陆,墨索里尼开始像希特勒求援。
希特勒只能命令把原本参加进攻苏联的隆美尔调到北非帮意大利作战,浪费了德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进攻苏联推迟了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