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期间为什么德国始终过不了英吉利海峡打到英国去”
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之前的几个战役,首先是不列颠空战。不列颠空战的失利才是真正的原因,早在之前德国就制定了海狮计划,核心就是登陆英国,设置还改装了一批3号坦克,但事与愿违,不列颠空战失利导致德国失去制空权,而德国认为制空权是基础,在没有制空权的基础下,无法完成闪击战,所以被迫放弃了这个计划。
后来在1944年晚期45年早期,德军战俘曾计划集体越狱(当时他们被关押在英国,被关押在英国的囚犯接近10万人)甚至希特勒也调集了军队准备在越狱后接应他们,然后控制英国全境,可惜这个计划被一个德国囚犯泄密,越狱当天,盟军加强了守备,调集了重兵,囚犯感到事情不对,这才结束了这件事,后来盟军一直加强对战俘的监管。这则事例源于《看世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查阅
② 二战时德国没能打下英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1.德国太过大意,锋芒毕露,而英国十分内敛,蓄势待发。2.英国的海军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上称雄,德国海军不行。3.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4.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方法。5.美国参战帮助英国。6.英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1.德国太过大意,锋芒毕露,而英国十分内敛,蓄势待发。
说起二战时期这德英双方给人的印象,德国像凶残霸道的的侵略者,而英国则像是身着西服温文尔雅的老绅士。这两个国家之所以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在战争时期德国始终锋芒毕露,展现出无可匹敌的攻势,相反,英国则十分内敛,蓄势待发一味防守。
这一时期英国曾发生了震惊欧洲的慕尼黑阴谋事件,以及大撤退事件,纵观事态的发展,使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英国相较于德国处于弱势。从军事角度来看,德国的陆军与空军兵员素质过硬,配合发达的武器配备与闪击战术,在欧洲战场堪称无敌,英军在表面上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实际上,我们被英国的某些举动迷惑了,英国的实力并不像该国表现出的那样弱势。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美、德等国跻身强国门槛,英国的进步着实有限,已经无法匹配原本的霸主之称,这也给了我们英国不进反退的错觉。
2.英国的海军足以在当时的世界上称雄,德国海军不行。
英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经历了这场工业革命,虽然,世界局势发生巨变,但是,英国仅仅是发展不如几个新兴强国迅速罢了,并未被甩开距离,所以,英国的实力仍然不容小觑。可能英国在陆、空两军不是德国的对手,可是,英国的海军在二战时期仍足以在世界上称雄。
二战打响之际,英、法二国并非直接硬拭德军锋芒,而是以示弱采取绥靖政策,使德军能够在侵略的路上畅行无阻。随着1940年德国侵占法国后,德国开始将英国定为下一步的侵略目标,并制定了“海狮计划”。
3.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
所谓海狮计划,实际上,就是德军惯用的速战速决战术,德国人希望通过强盛的空军在英国境内发动闪击,将英国击溃进而投降。然而,德国人最终无法如愿,因为,英国的地面雷达系统能够有效的应对德国的空袭,而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又使德国空军很难锁定目标,英国人凭借着这两点成功翻盘,最终,粉碎了德军的意图。
4.英军非常高超的隐蔽作战方法。
在最经典的德英空战中,狂妄自大的德国空军派遣了二百余架轰炸机,并有六百架战斗机从旁保护轰炸机,横渡英吉利海峡打算给予英国致命一击,反观英军,仅出动了三百余架战斗机,在雷达的帮助下对气势汹汹的德国战机展开拦截。由于,双方的雷达水平差异过大,英国空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以二十六架战斗机的损失击落了德国近二百架战机,损失惨重的德国空军不得不选择撤退。
经此一役,德国的空军实力大损,海狮计划最终破产,闪击战术也被英军逼成持久战,德军失去了战略优势,最终,无法进一步侵略英国。
5.美国参战帮助英国。
后来美方参战,最终,与英国联手对抗德军。对德国人来说,原本就日益严峻的英国战场在美军参战后更加危机四伏。英军的实力并未落后德军太多,加上有发达国家美国的援助,英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陌生战场的德军更加不堪重负。
6.英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英国毕竟是岛国,即使英吉利海峡再窄,德军也不可能游过去。而两栖登陆或者空降作战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德海军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谓制海权完全是幻想。不列颠空战虽有2:1的数量优势,德国空军依然不能打败英国空军,无法掌握制空权。
现如今,德国之所以会给后人留下强盛的印象,有很大的原因是德军始终处于攻方,而所有战争中主动的一方都会提前做出完全的准备,所以,也就给人一种装备精良战术得当的感觉。二战时期德国最强大的其实是陆军,而德国的短板正是海军,这就是德国在整场二战中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却对英伦岛无计可施的最主要原因。
德国的陆军在海上战斗力大损,而德国的海军并不出色,只能选用相对强势的空军作战,却被英国发达的雷达技术和得当的隐蔽战术所制衡。事实证明,英国人不但军事实力很强,还能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德军的战术,最终,德军在英国战场上大败而归。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③ 二战时候德国为什么没征服英国
德国当时不具备“征服英国”的能力。
1、英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最广阔的殖民地,资源充足。
英国雷达
④ 二战时期德军为什么始终没有度过英吉利海峡
没有掌握制海权,制空权,制海权制空权始终都在美国英国手上,渡海作战难度大,除了制海制空,还要船只够后勤供应保障天候好等,英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各殖民地和美国等获取力量支持,即使能攻占英国本土,自己力量也会消耗相当大,同时认为打败苏联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能获得更多东西,此时认为苏联对他威胁更多,只要打败苏联,英国就会屈服,美国也会承认其地位,进攻苏联更能发挥其陆地战争优势。
⑤ 二战德国为什么打不过英国
1、实际上二战爆发前,英国和德国的实力总体上是势均力敌,只是德国的战争准备更充分,但是由于海军的发展不是短期能够提升的,使得德国海军一直就无法和强大的英国海军相比。因此德国就像是一个无腿先生,无法走出欧洲大陆,不能进行远洋作战,北非已经是德国的作战极限了,在欧洲本土之外,英国依靠海军优势,可以切断德国的任何补给和摧毁德国任何规模的舰队。而且不列颠空战,德国又失去了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因此无法征服英国。2、不只是二战,从历史上看德国就从来没有战胜过英国(是从整个战争的结局看),英国一直就是压着德国人就像是中国足球一直让韩国压着),不只是德国人,近百年世界级大战中,英国都没有输过,强大的拿破仑也是被英国联合盟国所以绞杀(主要是什么原因:就是英国海权太强大,强大的海军使得英国能够成立全球性帝国,并且主导世界秩序,也因此获得了各种资源优势和国际政治优势(盟国优势,贸易资源优势),因此一个新崛起的国家,如果要想从武力上击败老牌强国,即使比他强大都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因为你没有这么些资源可用,所有的这些资源都是旧体系内的,反对你破坏这个体系的。目前英国的霸主地位(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强国),只有美国取代成功,而且是通过和平方法取代而不是通过挑战它。
来自网络知道
⑥ 德国为什么过不了英吉利海峡
英国海军的实力非常雄厚远超纳粹德国,再者不列颠空战又以纳粹德国失败告终。所以二战德国过不了英吉利海峡。
⑦ 二战德国打不赢英国主要原因是德国海军不行。悄悄挖条隧道通到英国本士是否能战胜英国
不是德国海军不如英国,而是美国对英国的援助,那时美国国内反战呼声很高,但是又想发战争财,英国和美国贸易走的又近,美国在军事上也有暗中帮助英国,德国动作不敢太大,怕把美国带进战场,一战就是德国袭击了美国商船,美国加入战局快速结束了一战
⑧ 二战期间为什么德国始终过不了英吉利海峡打到英国去
1因为邱杰尔在出任英国首相以后,表达了自己战争到底的决心。且同年,英国开始全国总动员。
2不列颠空战并未打垮英国的士气,反而是英国公民热情高涨。
3希特勒考虑登陆战的第一天就会损失一万人。(看诺曼底登陆也知道这种仗很难打)
4希特勒将战争重心转移到了苏联。
5希特勒认为在消灭布尔什维克(苏联)后,德国可以轻松的打败英国。(这种想法很疯狂)
6德国海军以潜艇海战为主,力量弱,不具备大型登陆的能力。
⑨ 二战德国为什么会输
第一、1940年在占领法国之后对英国发动进攻,代号海狮计划。由于英法之间隔着英吉利海峡,德国海军U型潜艇还没大规模投入使用,不能为德国装甲部队的登陆提供掩护,只能用空军决战,战争初期德国占优,当时英国全国共六个雷达站,已经被德国摧毁了五个。
在这关键时刻,德国一架轰炸机误把炸弹投到居民区(只能打击军事目标),丘吉尔下令英国空军报复,他们趁德国柏林防空力量薄弱,连夜轰炸了柏林,希特勒下令作战的德国空军对英国不分目标进行打击,失去了全歼英国空军的机会
第二、攻占法国过程中英法联军三十三万余人被追击到法国敦刻尔克,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全力进发,德国陆军总部却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希特勒不忍心他的装甲部队受到损失,认为仅仅凭借空军轰炸就能消灭英法联军。
还有人说空军司令戈林为了抢夺战功,特意建议希特勒下令把追击英法联军的任务交给空军,可是由于天气原因德国空军作战的效果并不理想.英法联军大部分横渡英吉利海峡,仅仅俘虏了四万多垫后的法军。
第三、对苏联的地理因素军事情况估计的过于乐观,当时德国预计会在冬季来临前会攻占莫斯科,于是没有命令后勤部门准备冬装,战争开始和德国人预料的差不多,空中战鹰和陆地猛虎横扫东欧平原,关键是苏联地盘太大了,到莫斯科已经到晚秋。
这一年的冬天是莫斯科有气温记录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德国燃油全部凝固,最前线的德军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塔尖,但是汽车坦克摩托车燃油全部冻住,实际上当时莫斯科的工厂企业和外国使馆大部分已经迁出莫斯科。
第四、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分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北部是斯大林格勒具有政治意义,拿下可以迂回包抄莫斯科。南部是高加索的油田,如果拿下可以进一步为装甲部队提供燃油保障,在德军马上就要攻占高加索的时候希特勒看到胜利在望。
下令抽点一半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给了高加索的苏军喘息之机,而当时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虽然攻入市区,但是苏军抵抗的异常顽强,与德军在市区陷入激战,后来在北部战场占优又抽调部队到高加索,结果由于兵力不能集中,两个战线进攻均告失败。
第五、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关键时刻意大利托了后腿,本来德国进攻苏联的时间是4月份,如果4月份发动进攻,肯定能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但是意大利在北非战场接连失败,被英军赶出北非大陆,墨索里尼开始像希特勒求援。
希特勒只能命令把原本参加进攻苏联的隆美尔调到北非帮意大利作战,浪费了德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进攻苏联推迟了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