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己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是哪几个
一、在进攻苏联之前,他占领了波兰、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法国、丹麦、挪威、卢森堡、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腊等14个国家。
二、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爆发。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大规模进攻。从19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出动7个师攻陷丹麦、挪威;调动130多个师击溃了西欧国家的147个师,占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迫使英法联军40个师33万人从敦刻尔克退守英伦三岛,之后德意南北合击,迫使法国投降。
三、1941年6月22日,德国投入190个师共550余万人,分3路突袭苏联。苏联经过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防御战等战役,粉碎了德军的闪电进攻。
四、1945年4月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5月2日,德军停止抵抗。
B. 苏联与德国的战争资料简写
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
编辑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与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联红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此后,苏联红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
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东欧国家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苏联一跃成为世界强权。
名 称
苏德战争(苏联称其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地 点
苏联、德国、东欧
时 间
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
参战方
苏联、纳粹德国、德国仆从国(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结 果
苏联胜利,纳粹德国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参战方兵力
纳粹德国动员总兵力:1420万(兵力最多时780万)
苏联动员总兵力:3460万(兵力最多时1280万)
伤亡情况
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被俘16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红军: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
另有约1740万苏联平民及220万德国平民死于战争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曼施坦因、古德里安
重要战役
基辅会战、明斯克战役
重要战役
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
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
结束战役
柏林战役
开始标志
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
结束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所属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二战的时候德国进攻苏联的路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分北、中、南三路进攻苏联:
1、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进抵列宁格勒城下。
2、中部战线,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由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
3、南方战线,由德军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目的在于占领苏联在乌克兰的农业和工业基地,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红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对德军有明显的优势,德军在这个方向的进展最为缓慢。
1941年12月6日,苏联发起反击,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200-300公里,莫斯科会战以苏联胜利而结束,德军损失了50多万人和大量的技术装备,这也是不可一世的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损失,希特勒“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言彻底破灭。莫斯科局势得以稳定。
1941年冬天,苏联红军在各条战线上发动冬季攻势,在南部,苏联红军越过刻赤海峡,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在北部,苏联红军试图解列宁格勒的围并且歼灭包围列宁格勒的德军和收复迭米扬斯克。
1942年5月,苏联又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试图收复哈尔科夫,但被德军分割包围后歼灭,曼施泰因指挥的德军席卷克里木半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在刻赤战役中将红军彻底击溃。最终,苏联红军的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
D. 二战时苏联占领了哪些国家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已经占领了波兰东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芬兰的卡累利阿等地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
苏德战争后期,苏联在反攻过程中占领东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虽然这些国家没有变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是他们失去了自主权,沦为苏联的卫星国,如果这些国家要实行明主改革都会遭到苏联的镇压。
E. 苏联是如何反攻德国的
历史原因当然很多拉~ 最重要的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这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希 特 勒原先设想灭的苏 联 后马上调部队赶往西线 [法国一带] 没想到 苏 联 一打从闪电战就变成了持久战 后勤给不上 [也由于正当坦克生产线交替前方坦克供给不上 使前线没坦克可用` 也由于气候原因] 两线作战一直都是兵家大忌 。 在加上希 特 勒 不听隆美尔 古德里安[闪电战发明者]建议一意孤行!要不然估计会横扫正个 中 东 中 亚!
人数上其实不算什么` 武器装备才是重点 举个例子德国进攻初期
德军最高统帅部指定由B集团军群的由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是当时德国较强的集团军,辖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但是最后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的精锐之师第六军团的全部和第四装甲军团部分。
鄙视我楼下说的`
人海战术? 人在多也抗不住密集的火力 ~~~~~~~~
F. 二战中苏军是什么时候反攻至德国境内的
1943年12月24 日苏军开始进攻乌克兰
1944年 1月14 日 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转入进攻
1月24日 苏军解放乌克兰第涅伯河右岸地区、西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部分地区
5月9 日苏军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5月12 日苏军解放克里米亚
6月23-24日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7月3 日苏军解放明斯克并在东部包围的中央集团军群部分兵力
7月10-10月22日苏军进行利沃夫-散多梅希攻击战
7月29 日苏军强渡维斯瓦河
8月20 日苏军在摩尔达维亚开始进攻
8月31 日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
9月5 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
9月14 日苏军在波罗的海转入进攻
10月6 日苏、捷军队进入捷国境
10月20 日苏军和南斯拉夫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
1945年1月17 日苏波军队解放华沙
2月8-24日苏军下西里西亚进攻战
2月10-4月4日苏军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
4月9 日苏军进入哥尼斯堡
4月13 日苏军占领维也纳
4月16 日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5月2 日苏军占领柏林
G. 二战中苏军是什么时候反攻至德国境内的
1944年7月攻入波兰,1944年10月16日进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当时东普鲁士是德国领土哦.
具体的时间如下:
1943年12月24 日苏军开始进攻乌克兰
1944年 1月14 日 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转入进攻
1月24日 苏军解放乌克兰第涅伯河右岸地区、西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部分地区
5月9 日苏军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5月12 日苏军解放克里米亚
6月23-24日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7月3 日苏军解放明斯克并在东部包围的中央集团军群部分兵力
7月10-10月22日苏军进行利沃夫-散多梅希攻击战
7月29 日苏军强渡维斯瓦河
8月20 日苏军在摩尔达维亚开始进攻
8月31 日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
9月5 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
9月14 日苏军在波罗的海转入进攻
10月6 日苏、捷军队进入捷国境
10月20 日苏军和南斯拉夫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
1945年1月17 日苏波军队解放华沙
2月8-24日苏军下西里西亚进攻战
2月10-4月4日苏军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
4月9 日苏军进入哥尼斯堡
4月13 日苏军占领维也纳
4月16 日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5月2 日苏军占领柏林
H. 苏联是如何反攻德国的
1942年,苏军向德国发动总反攻,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和炮兵支援,苏军又受到了一些挫折。在南部、苏军在塞云斯托波尔,哈尔科夫等地遭到失败。5月,苏军在刻赤、哈尔科夫相继兵败,7月塞瓦斯托波尔失守,苏军损失惨重。
1942年8月23日,德国人开始对斯大林格勒进行最后阶段的进攻。8月底,苏军已经撤退到斯大林格勒防御区的中心。为了加强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的指挥,斯大林把朱可夫从西线调开,同时任命他为副最高统帅。
9月3日,希特勒的一个坦克兵团冲到了斯大林格勒郊区,当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报告形势时,斯大林打断他的话:“你们怎么不懂得,如果我们放弃了斯大林格勒,我们的南部同中部的联系就将被切断,我们还能保持住南部地区?在那里的人员是否懂得,这不仅是斯大林格勒的灾难,而且还会失去一条水路干线,不久还将失去石油!”
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斯大林格勒城下一切还能作战的力量,我们都调集到危险地段上去了,我想,捍卫住城市还有可能。”
但斯大林不放心,他立即口授命令给朱可夫:“……敌人可能在今天或明天就把斯大林格勒拿下来。请您要求斯大林格勒以北和西北各部队的司令立即对敌人发动突击,支援斯大林格勒人……”
随后几天,朱可夫从北面组织了几次攻击。但是由于没有得到炮兵和空军的有力增援,这几次攻击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9月10日,朱可夫用电话向斯大林报告说:“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现有的兵力,我们不能够突破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的部队在市区会师。德军由于从斯大林格勒附近新近调来的部队,敌人的防御正面相当强大了。以现在的兵力和部署继续冲击是没有用的,而且部队必然要遭受重大的损失。
斯大林听完后,要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回莫斯科。9月12日,他们一起去见斯大林。“要消除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会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需要些什么?”斯大林问道。“至少还需要一个精锐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军、3个坦克旅和400门以上榴弹炮。此外,在作战过程中必须补充集中至少一个空军集团军。”朱可夫回答说,华西列夫斯基同意他的估计。
斯大林听完后,拿出最高统帅部预备队配置图,默默地研究着。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从桌子旁走开,两个轻声交换意见,认为显然得另找别的解决办法。
“还有什么解决办法?”斯大林突然问,从地图上抬起头来。
朱可夫非常吃惊,想不到斯大林有这么好的听力。他们回到桌子旁,扼要地谈了大规模作战的计划。斯大林让他们回到总参谋部、制定一个计划,第二天晚上9点向他汇报。
第二天整天,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坐在地图前,同总参谋部人员商量并制订出初步计划。晚上,他们来到斯大林的办公室。斯大林同他们打招呼时气愤地骂了一通丘吉尔,然后他又平静地说:“好吧,你们的意见是什么?由谁谈?”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汇报了大反攻的计划。取名“天王星计划”,计划由两支主力装甲部队采用钳形攻势向前突击,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的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在北,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南。
就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汇报这一大胆而果敢的构想时,斯大林格勒已进入残酷的巷战。德国军队攻进了城里,守城部队工人并肩战斗拼死抵抗。在这以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日夜夜都在进行空前激烈的搏斗。最初,德国军队在西南方向的进攻速度是每昼夜前进几十公里,后来是几公里,9月是几百米,到了10月,这样的前进速度也没有了。从10月14日至11月19日,战斗就在房屋进行。
尽管德国在斯大林格勒投入了22个师的兵力,还有几乎相同数量的盟军一起行动,但德国国防军的战争机器却在原地空转。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时候,大反攻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根据这一计划的设想,在大约60天的时间里,在斯大林格勒顿河地区集中了100万军队,13500门火炮和迫击炮,300多组火箭炮,110架飞机。这是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壮举,是计划和组织工作的出色成就,每一阶段都是在斯大林积极直接指挥下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贯彻执行。
11月19日上午,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从北边发动进攻。第二天,在由于浓雾而推迟了几个小时后,叶廖缅科从南边发动进攻。11月23日,他们已在卡拉契附近会师,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个军。
斯大林立即指示华西列夫斯基集中力量开始实施土星作战计划,这是对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再加上一层合围圈的大胆攻势。这样,在苏联军队掌握了罗斯托夫以后,在高加索的德军的退路就被封堵了。
在南边,德国人匆忙重新组织他们的力量,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曼施泰因指挥。他一直打到接近鲍卢斯防线25英里的地方。但鲍卢斯没有突围与他会师。12月24日,斯大林批准了一次反攻,把曼斯泰因赶回到科捷尔尼科沃,并且更向南赶了60英里。曼施泰因放弃了给鲍卢斯解围的努力。他集中力量防守罗斯托夫与塔曼之间的空隙,以便让高加索和库班的德军部队能够撤退。
在西边,土星作战计划国曼施泰因的进攻而作了修改,现取名为小土星作战计划,取得了成功,5天内前进了150英里。
在北边,朱可夫协调指挥的进攻迫使德国人退出了维亚泽马突出部,并把封锁列宁格勒的敌军打开了一个7英里宽的缺口。
1943年1月31日,德军南部集团军群投降。2月2日,北部集团也投降。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地域总共损失了约150万人,3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3000架飞机及大量的其他技术兵器。这些损失对希特勒德国的整个战略地位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并彻底动摇了其整个战争机器。
1943年2月4日,罗科索夫斯基和沃罗诺夫奉召从前线回到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热情地欢迎他们,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胜利。正如罗科索夫所说,在这种场合,“他确确实实能够以他的热情和关心使人陶醉。”
1943年7月库尔斯克战役彻底摧毁了希特勒的主力,法西斯当局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不再能弥补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损失,从这时起,德国人只能退却。
1943年10月,苏军渡过了第聂伯河。11月6日基辅解放。两天后,日托米尔解放。在北面,9月25日收复了斯摩梭斯克,莫斯科彻底解除了受进攻的威胁。1944年,苏军先后解放了列宁格勒、克里木和敖德萨、明斯克。至此,苏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收复了被德军占领的所有国土。从1944年7月起。转入外线作战,先后解放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I. 关于二战时期德国进攻苏联的路线 当时德国一路进攻北高加索地区,一路进攻斯大林格勒,还有一路进攻哪
1941年9月30日,德国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闪击战,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公里至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最终迎来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
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的一次会战,这次战役历时160天左右,苏德双方投入战斗的兵力达200万以上。战役以德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处,是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水陆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和石油转运站。
1942年7月17日,德军在顿河河曲发动攻势,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才突破顿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斯大林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该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近伏尔加河的敌人。
在苏联军民的英勇阻击下,德军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德军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烈的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高加索调来大量军队、飞机进行强攻和轮番轰炸。然而,英雄的苏联军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近两个月的斯大林格勒争夺战中,苏军击退德军700多次冲锋,使德军始终无法攻占全城。
战争进行到11月中旬,德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苏军的积极防御战术,再次粉碎了希特勒的侵略计划,并为苏军全面反攻赢得了时间。由于德军伤亡过重,苏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开始超过德军。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组织力量进行反攻。1942年11月19日拂晓,苏军开始大反攻,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22日夜间,苏军强渡顿河成功。23日,几支苏军在卡拉奇会师,形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包围。
1943年1月10日,苏军以50门大炮向包围圈内的敌人猛轰。德军开始全线崩溃。苏军指挥部命令被围德军投降,但遭拒绝。1月22日,苏军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德军第六集团司令鲍卢斯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请求希特勒投降,未获同意。希特勒为给鲍卢斯打气,于30日下令授予鲍卢斯元帅军衔,给第六集团军的117名军官以各晋升一级等奖励。但是,无论希特勒怎样封官晋爵,也无法挽救德军的败局。2月2日,苏军生俘德军9万人以上,被围的33万德军全部歼灭。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至此结束。德军在会战中伤亡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对苏德战场,乃至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
J. 二战时苏联是如何反攻德国并打败德国的
1942年11月19日上午,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从北边发动进攻。第2天,在由于浓雾而推迟了几个小时后,叶廖缅科从南边发动进攻。11月23日,他们已在卡拉契附近会师,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个军。
斯大林立即指示华西列夫斯基集中力量开始实施土星作战计划,这是对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再加上一层合围圈的大胆攻势。这样,在苏联军队掌握了罗斯托夫以后,在高加索的德军的退路就被封堵了。
在南边,德国人匆忙重新组织他们的力量,建立了顿河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曼施泰因指挥。他一直打到接近鲍卢斯防线25英里的地方。但鲍卢斯没有突围与他会师。12月24日,斯大林批准了一次反攻,把曼斯泰因赶回到科捷尔尼科沃,并且更向南赶了60英里。曼施泰因放弃了给鲍卢斯解围的努力。他集中力量防守罗斯托夫与塔曼之间的空隙,以便让高加索和库班的德军部队能够撤退。
在西边,土星作战计划因曼施泰因的进攻而作了修改,现取名为小土星作战计划,取得了成功,5天内前进了150英里。
在北边,朱可夫协调指挥的进攻迫使德国人退出了维亚泽马突出部,并把封锁列宁格勒的敌军打开了一个7英里宽的缺口。
1943年1月31日,德军南部集团军群投降。2月2日,北部集团也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