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为什么杀了美国多少人

二战德国为什么杀了美国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5-05 04:20:31

Ⅰ 苏联,美国,英国,德国,日在二战中总共死多少人

二战总共伤亡2000万人左右
苏联死亡人数排名第一,是2050万人(一说2680万人),当时苏联人口是2亿人,其中被德军俘虏的苏联红军中,有575万人死于战俘营,苏联红军一共死亡890万人,加上民兵有1400万人。
美国是流血最少但是获利最大的,太平洋战场死伤5万人左右,欧洲战场死伤不详,这个数字到今天都没有公布,但是超过40万人,毕竟德国人不是日本矮子。
英国死亡40万人(一说44万人)其中军人38万人(一说41万人),仅仅是1943年,就有18万英国陆军死于德国人的轰炸下。
德国二战死亡约800万人,其中军人约600万,其余平民。其中死于西线和北非约有50万,其余死于东线苏德战场,还有一批6万人的战俘,德国人说是失踪,苏联人说是已被遣散,但是他们一直拿不出证据,估计是被苏联人杀了。
日本二战死亡人数近300万,其中士兵死亡约190万(日本历史教科书上写185万),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亡人数约44万(我们现在教科书上写的135万是胡扯,因为多出来的都是TMD汉奸。);在东南亚被英军、中国入缅远征军(消灭日军1万还多)、游击队杀死约18万;在苏日战场死亡10万余人;在太平洋与美军战斗中死亡约120万;志愿人员、童子军死于战争近40万;平民被美军原子弹、炸弹炸死人数约在55万人以上。(要知道俩原子弹扔下去就有20多万日本人见了天照大神。)

Ⅱ 二战中,对德作战中,西线美军与德军伤亡比,东线苏军与德军的伤亡比分别是多少

首先要了解伤亡比就得弄清2战中欧洲几个参战国的伤亡人数,美国伤亡60万人(其中战死38万人)但是美军的60万人还包括对日作战,实际在欧洲战场大约占到%75左右,德军伤亡1000万以上(其中阵亡678万)大致阵亡地段数为,北非约5万人,西欧43万人,中欧105万人(主要柏林战役)北欧2万人南欧(意大利战场)20万人,苏德战场603万人,而苏联军队伤亡在1200万左右,阵亡866万,按此比例在苏德战场的伤亡比例为苏军每阵亡1.436153个士兵德军阵亡1个士兵,如果是伤亡比还是苏军要高!西线美军的伤亡比得从各个战场统计才能得出,第一批登陆欧洲的美军为巴顿的第3集团军1943年3月在北非登陆,在北非战场,德军损失5万人,美军为2.4万这里为德军每阵亡2.083333个士兵,美军阵亡1个,然后是1943年5月后的西西里岛战役以及意大利中南部的战役,德军损失20万人,美军阵亡11万,这里的为德军每阵亡1.818182个士兵,美军阵亡一个,诺曼底登陆后的法国战场和中欧的德国本土战场,德军约阵亡57万人,美军约14万人,这里又为德军每阵亡4.071429个,美军阵亡1个,这样就很好计算了,总体算来,德军每阵亡2.657648,美军阵亡1个!但是西线盟军总共有65个师227万人,美军占到%57,而除美军以外的英军,法军,加拿大军等通常是伤亡大于德军的,如果说盟军和德军伤亡比率应该差不多,德军和美军显然德军高些!这就是我的看法,你满意不?小油条敬上!!!~~~

Ⅲ 二战德国消灭的美军多还是日本消灭的美军多

从战争的最后结果来看,美国在欧洲战场上的损失更大。首先战争的伤亡情况与士兵的战斗力和装备有关。这三国士兵战斗力都差不多,都想完成称霸大业。虽然德国和日本都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强国,也是属于法西斯的轴心国,但是日本与德国之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实力差距。

美军在欧洲战场,比较大的战役,比如诺曼底登陆,死亡16200人,在突出部战役死亡19200人,在法国北部战役死亡17800人,在中部欧洲战役死亡15000人,在莱茵兰战役死亡50000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第一次菲律宾战役死亡1.4万人,在第二次菲律宾战役死亡1.62万人,在瓜岛战役死亡7200人(包括海战),在冲绳死亡1.3万人,在关岛战死1500人,在佩里硫战死1300人,在塔拉瓦战死1000人,在塞班岛战死3100人,在硫磺岛死亡6800人。

Ⅳ 二战中一个德军杀两千美军是真的吗

是假的。这个传言叫“奥马哈滩头之兽”,大意是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一个德军机枪手杀了2000美军,早就被辟谣了。

Ⅳ 在二战中美军被俘飞行员为何被德国百姓群殴致死

二战中,虽然被德军击落生还的盟军飞行员大多数被关进战俘营,报酬还算不错,但也有少数人时运不济,等候他们的是被搏斗的噩运。

1944年12月,5名美国陆航队机组人员将飞机迫降在捷克的一片田地里,随后他们向外地德军投诚。在被押送途中的卡车上,一位纳粹军官斯特拉瑟不知甚么缘由,抄起一把冲锋枪就地击毙两名美军飞行员,盈余的3人也被同车的外地警长林德迈尔杀戮。战后林德迈尔惧罪他杀,斯特拉瑟则被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并于1945年末在牢狱里被施行。

斯特拉瑟被施行绞刑

不是所有的和平罪都是甲士所犯,有时候布衣也会参加作歹的部队。吕塞尔海姆是德国的一个产业重镇,是知名品牌欧宝汽车的产地。二战时期,这里曾发作一同布衣打击并杀死美军被俘飞行员的悲剧二战时期,美国和英国空军屡次对吕塞尔海姆施行轰炸。1944年8月24日下战书,一架美军B24轰炸机在施行空袭任务时被德军的防空炮火击落,全部机组人员跳伞逃生。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落地后被德军俘获,并被带到一个空军基地临时关押,此中一位伤员被送到医院承受手术医治。第二天晚上,除去那名伤员,其他美军飞行员被押上火车送往其他城市都会。在途中,当德国布衣留意到有美军战俘在车上时,他们吼叫着挥动拳头,并向车窗上吐口水,表现出极大的愤恨。

8月25日晚间,英国空军打开无差别轰炸,把吕塞尔海姆炸成一片火海,很多外地住民无家可归。8月26日晚上,因为后方铁路被英国空军摧毁,美军战俘自愿下车换乘别的一列火车。

换乘途中他们被外地住民发明,人们的愤恨忽然迸发。他们高喊:打死这些可爱的家伙,把他们撕成碎片,就是他们毁了我们的故里。美军战俘赶忙辩白:我们没有轰炸吕塞尔海姆住民区,我们只是轰炸军事和产业目的。但是这些辩白都杯水车薪,多量怒形于色的市民和工人挥动石头,锤子,棍棒和铁锹蜂拥而至,霎时把8名美军飞行员团团围住并打翻在地,有人就地被活活打死。在云云紊乱的局面下,担任押送美军战俘的德军兵士也没敢上前拦阻。

这时候,外地的空袭民防队长哈特根闻讯赶来,他把被打得岌岌可危的8名美军战俘拖到路边,然后取出手枪向他们挨个射击,6发枪弹打完,仅剩亚当斯和布朗两名飞行员幸存。余怒未消的市民们将还有人在嗟叹的8名飞行员装在手推车上,预备拉往墓地埋掉。

恰在此时,空袭警报忽然响起,人们纷繁四散奔逃找处所荫蔽,亚当斯和布朗乘隙从装满战友尸身的手推车中爬出来逃脱,4天后他们再次被俘获,不外侥幸地是此次他们被投入了战俘营,不断呆到二战完毕前被盟军挽救并回到美国。

1945年3月,盟军失掉谍报有8名英军被俘飞行员在吕塞尔海姆被残暴地杀戮,因而组织了查询拜访小组专门查询拜访此事。几个月后他们找到了6名飞行员的尸体,这才发明他们是美国人,这些白昼对指定目的空袭的美军飞行员,成了惯于在夜间施行“无差别轰炸”的英国空军的替罪羊。

战后,已回到美国的亚当斯和布朗写信向查询拜访小组表露了惨案的具体进程,这么先前被宣布失落的两名飞行员也有了下跌。依据目睹证人的指证,包含哈特根在内的5名首犯被处以绞刑,另无数人因到场搏斗美军飞行员被判处有期徒刑。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我敢演老虎

动物园,一幕表演吸引小明:一美女口含巧克力,老虎从她口中取出巧克力。表演成功后,老板笑说:“谁敢来试?”全场默然。小明直直的看着美女,大声说:“我敢演老虎。”

Ⅵ 德国为什么在二战期间杀死那么多犹太人

第一、欧洲歧视和迫害犹太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

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巴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直到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再遭惨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巴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各地。当时的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这一切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特别是14世纪,鼠疫在欧洲流行,欧洲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这场瘟疫。这时就有人认为瘟疫是犹太人造成的的,说他们的目的是要摧毁***世界。1492年在西班牙有20万犹太人被驱逐。1881年俄国发生了集体屠杀犹太人的事件。1911年 3月12日,在基铺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具男孩的碎史,俄国司法大臣认为这是犹太人为杀生祭祀弄死的。在古代就有犹太人要不时宰杀信***的小孩以祭祀的传说。后来希特勒也拾人牙慧,鼓吹犹太人有杀生祭祀的习俗。希特勒利用欧洲长期存在的反犹情绪,加以煽动,并将之推向极端。

第二、犹太人经济上的成功,使纳粹德国产生了图财害命的嫉妒心理。
众所周知,犹太人大多是出色的商人,善于经营,经济活动相当成功。如19世纪的犹太人罗思柴尔德家族对欧洲的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在英国废除奴隶制后,拿出2000万英镑补偿奴隶主的损失,1871年支付一亿英镑为法国向德国交纳战争赔款。维也纳的罗思柴尔德帮助奥地利建造铁路。在法国他们控制了北方铁路。这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过着漂泊的生活,没有归属感,因此对于金钱的寄托格外突出,所以历来有犹太人贪财的说法。莎翁笔下就曾有过夏洛克这样贪财吝啬的犹太商人形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的经济很困难,社会危机相当严重,而当时在德国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的犹太人却相当富裕。比如经营大规模商业的百货公司在德国被看作是犹太人的“专业”,引起德国广小店主的恐惧。纳粹德国出于嫉妒心理和经济上的需要,煽动反犹情绪,排犹屠犹,侵吞犹太人的财产,得到了不少经济上的好处。1938年11月9日,纳粹党徒在一夜之间,焚烧并抢窃犹太人在德国开的商店。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第三、***对犹太教历史仇恨太深。
***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被德及奥民族的内部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力量。

第四、纳粹政权认为犹太人比较倾向革命。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犹太财团”的政治学说,因而把反犹同迫害祖国万岁和社会民主党联系起来,以稳固其法西斯统治。在历史上犹太人参加革命的确是比较积极的。19世纪时俄国内政大臣普列韦说过,革命几乎是一种犹太现象。虽然犹太人在俄国人口中所以占的比例率不到百分之五,但在俄国革命中却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犹太人。有不少着名的共产主义革命者都出身于犹太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犹太人在欧洲各地的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比如俄国的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加米涅夫,匈牙利的贝拉库恩,长期在德国生活的波兰人卢森堡等。在纳粹统治时期的德国,犹太人由于备受歧视也积极参加了革命活动,因而希特勒耸人听闻地散布犹太人正在暗中颠覆全世界,法西斯政权自然也就将反对犹太主义和反对共产主义联系起来。而纳粹政权也就顺理成章的把反犹和反对共产主义联系起来。

第五、纳粹德国根深蒂固的狭隘的种族优劣观念作祟。
纳粹政权和希特勒受这种狭隘种族优越论的影响,一直鼓吹“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而犹太人则是世界上最劣等的民族”,“犹太人不是人”等等荒谬的观点。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称“世界历史的一切事件都不过是种族自我保存冲动的表现”。因而纳粹德国出于种族观念在大肆屠杀犹太人的同时也杀害了50万吉卜赛人和10万德国的智育低能者。

第六、纳粹政权对天资聪明的犹太人无形之中产生了嫉恨。
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天资聪明,素质也很高。犹太人在经济、科学和艺术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犹太人所占的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第七、希特勒狂暴和报母仇的病态心理。

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官吏的私生子,从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整天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铸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后来回忆所说的那样:“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被大家认为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和脾气暴躁。”加上他患有痉挛性的神经质,发起癫狂来甚至会趴在地上啃地毯边。从有关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例如,1942年的一天,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外科医师扎尔·伯罗赫奉命去晋见希特勒,希特勒的爱犬就猛扑这位医师,吓得他魂不附体,医师被迫与它细声细语地说话,很快它就平静地趴在医师身边,把前肢搁在医师膝盖上,两眼温顺地看着他,并与他逗笑。希特勒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于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骗去了,我要杀死它。”声音越来越高,简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着威胁要监禁医生,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残忍,希特勒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美国心理学家比尼恩在所着《希特勒与德国人》中根据为希特勒母亲治病的犹太医生布洛施的病历资料,以及为希特勒治病的医生所提供的材料,对“希特勒内心受到的创伤”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因英国施放芥子气中毒,福斯特尔医生以催眠疗法治疗他的伤痛。希特勒治疗时在幻觉中想到他的患有癌症的母亲是被犹太医生误诊而痛苦地死去。希特勒不自觉地把母亲的死归咎于犹太医生布洛施。同时他又在幻觉中把对一个犹太人的恨与对全体犹太人的恨联系在一起。

Ⅶ 德军在二战中打死了多少美军美军又打死了多少德军

日军是不怕死,但德军则更高超,德国军队的官兵素质很高,每个的战斗力都很强,实际上连英美都承认100个德国兵挺125到150个英美军队的士兵。意大利确实是非常菜,但英军可不菜,大英帝国的强权可不是靠菜鸟军队建立的,两次世界大战英国海军都能控制大西洋制海权,其陆军相对海空军确实要弱些。法军不好评价,法国当时就像是突然被打懵了,兵败如山倒,然后就投降了,没有展现的机会了,自由法国的军队跟着美英混,打得顺风顺水,也不好单独作出评价,但绝不是战斗意志最差的军队,1940年法国都已经战败了,墨索里尼想趁火打劫结果还被法军打败。美军才居中?二战美国左右开弓,全球作战同时打击德日意,你估计美军要阵亡多少人?才26万人(也有的资料说是29万人)。美军消灭了几百万的敌军,自己才阵亡26万人(这其中还有很多是在执行非常危险的对德国战略轰炸任务牺牲的),这是一支素质居中的军队能做到的吗?美国人确实不像日本人苏联人那么悍不畏死,他们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们也很理智而非疯狂,同时各方面(指海陆空力量)都很均衡。正是由于强大的实力外加明智的战略战术,美国才能在没有付出巨大的伤亡的前提下赢得战争,从这个角度讲,美军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没有其他那个国家可以做得这点。中国或苏联打一场大的战役都不止死这个数。苏联人确实很强,但仅仅限于陆军(很多人不怕死其实也是被政治委员们逼的),而且是在付出巨大伤亡的前提下取胜。诺门坎战役,苏联的伤亡并不比日军少,但日本陆军就那么点家底损失不起,俄国人可以轻易动员几百万的军队,所以日本人认为自己亏了。苏德战场上,苏联和德国的伤亡比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大于1英国陆军在亚洲大败跟当时英军主力不在亚洲有关,日军占了海空优势,又是突袭,英军被打了个措不及手,兵败如山倒一样的不断撤退导致失败。你看一下因帕尔之战,你就知道英国陆军在日本人面前也绝不是菜鸟,在欧洲战场,英国陆军表现虽不很突出但也说不上菜。
战争并非靠不怕死就可以赢的,英美军队虽不是毫不怕死,但他们的战斗意志也并非那么脆弱,他们不是靠疯狂来打仗,而是靠明智的战略战术

Ⅷ 二战时美国打德国为什么死亡比打日本死得还多呢

跟满级大佬PK会伤筋动骨,自然没有跟战五渣PK那么轻松。德国是满级大佬,日本是战五渣。

Ⅸ 二战期间德国为什么这么痛恨犹太人竟然杀了600多万。

有学者专门写过此方面的论文,以下为摘抄:

反犹主义”一词在英文中为“anti-semitism”,其动词形式为“anti-semite”,它是由前缀“ anti”和词根“Semite(闪米特族)”组合变化而来,从字面意思上看,应是“反闪主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都习惯于用这一词汇来指代反犹主义。有学者认为这一词汇是在19世纪由德国记者威廉?马尔因在《犹太教战胜德意志社会》中首先提出来的,尽管这一词汇出现于19世纪,对犹太人的迫害早在上古时期就已出现。我们一般认为反犹主义是一种把整个犹太人作为迫害和排挤对象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反犹主义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历史上,欧洲的反犹主义最为严重,对历史的影响也最大,欧洲之所以会频频发生反犹的恶浪是由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特点所决定的。

1、历史的惯性作用。欧洲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始于希腊罗马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推行希腊化政策,镇压犹太人的抵制和反抗。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后,一方面帝国内长期推行的反犹政策在社会中形成的反犹排犹思潮并没有一下子消失。另一方面罗马帝国推行的反犹措施被后罗马时代各国所继承。日耳曼部落打败罗马帝国以后,最初并没有积极的学习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而是去继承和发展基督教,也包括对被称为“异教徒”的犹太人的迫害。例如在公元438年生效的罗马提奥尔西法典中规定的针对犹太人的附加条款,后来就成为一些人反犹的法律依据。

2、经济上的偏见和短视。由于犹太人一直被视为魔鬼和异教徒,所以他们的就业和经营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少人只能去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特别是高利贷行业。流散到各地犹太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很快就聚敛起大量财富,但这又会成为当地人妒嫉和仇视的对象。基督教禁止基督徒进行放贷食息,所以犹太人的放贷一直被视为是“罪恶勾当”,实际上“这是一个为自己掘墓的怪圈,其背后则是基督教欧洲对犹太民族的宗教迫害和种族歧视。”1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所描绘的犹太高利贷商夏洛克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欧洲人心中对犹太人的偏见。

欧洲统治者一方面迫害犹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作为“敲竹杠”的榨取对象。法国统治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滑稽,从公元1182年到1321年,法国曾四次驱逐犹太人,为了财税收入又四次召回犹太人。1361年法国国王好人约翰被英国俘虏,为了筹集巨额赎金,允许犹太人返回法国,1394年又把他们驱逐了出去。以色列着名历史学家阿巴·埃班在《犹太史》中曾写道“他们(犹太人)在英国短暂的定居史逼真而深刻地反映了中世纪犹太人的命运:始则受鼓励,继而受辱,受迫害,最后则遭驱逐。”2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后,犹太人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也成为非理性反犹的新借口,一些反犹组织通过联合抵制的办法反对犹太人,把犹太人排除在一些行业和社团组织之外。在奥地利,一些反犹主义者在报纸上和集会上就公开打出“不从犹太人处购货”的口号。法国反犹分子爱德华·阿道夫·德律蒙在《法国犹太人》一书中竟然提出:法国的经济萧条和社会贫困是犹太人的罪过。他认为犹太人在法国人口中虽然只占0.25%,可是他们却掌握着法国一半以上的财富,所以要征收犹太人“显然用非法手段牟取的财产”。这本书在出版的当年就售出了十万册,在社会上起到了极大的蛊惑作用。

3、政治地位的缺乏。犹太人在客居地基本上都是以少数族裔的面目出现的,他们的经济地位凸显了他们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但他们始终没有完全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来保障自身的利益,这使得他们始终是一个脆弱的群体,再加上一些当权者别有用心的纵容和挑唆犹太人常常会无端的成为权力争斗牺牲品。在中世纪,一些欧洲国家统治者为了讨好教会,不遗余力的迫害犹太人。到了近代,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为了转移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视线,又往往拿犹太人作为“替罪羊”。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沙皇政权就利用反对犹太人来转移国内的不满,在当时的反犹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纳粹势力同样是利用人们对犹太人的仇视来一步一步夺取权力的。从历史上来看,从《圣经》中在埃及为相的约瑟到在波斯国为后的以斯贴,从近代欧洲的“宫廷犹太人”到当今美国的犹太人,凡是犹太人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时候,其权利就可以得到较好的维护,就可以有效的抵御反犹主义的攻击。

4、宗教文化上的不兼容性。公元4世纪后随着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宣布为国教后,它就逐渐在欧洲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其地位一直受到来自犹太教的质疑,被基督教奉为经典的《新约》和基督耶稣一直为犹太教所否认,这种否认实际上就是对基督教合法性的一种质疑“几千年来,上帝、托拉、以色列一直是犹太教所包含的内容,犹太人对这些东西的忠诚就成为反犹主义的一个借口。它们使犹太人被视为局外人,更为重要的是被视为是对非犹太人神祗合法性的一种挑战。”3这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欧洲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其次是宗教传说中的犹太人对基督耶稣的迫害,以及一些人别有用心的把犹太人附会成为出卖耶稣的犹大的后裔,这些宗教传说不论其真实与否,在基督教会不厌其烦的鼓吹下,都在一定程度加深着基督徒对犹太人的偏见,并导致了一种强烈的宗教复仇情绪。最后是在宗教价值观上的对立。

犹太人自认为是上帝的“特选子民(the Chosen People)”,与上帝有着某种契约关系;基督教虽脱胎于犹太教,但已演变成一种普世的宗教,它认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归化为上帝的子民,基督徒负有拯救人类和世界的使命。所以,当基督教与具有优越感的犹太教迎头相撞时,冲突就不可避免了,要么被归化,要么成为“万恶不赦”的异教徒。正因为如此,那些狂热的十字军战士在东征时就提出了“干掉一个犹太人,以拯救你的灵魂”的口号,基督教会也想尽办法包括使用暴力手段来迫使犹太人改变信仰乃至消灭掉他们。

犹太人由于在宗教和价值观上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有别于基督教世界。这种差异使他们往往被视为是“非我族类”,进而形成一种深刻的偏见。按理上说这种差异并不一定能成为现实的冲突,一般而言,任何民族文化内部都存在两种机能:排斥性和包容性。排斥性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稳定,它是一种文化出于保护自身的本能而对外来异质文化的做出的反应。包容性则有利于吸收外来文化并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两种机能发挥作用并不是同步的和均衡的,它与这种文化自身的自信程度和开放程度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希腊罗马以后的欧洲世界不具有中国文化上的那种优越和自信,再加上基督教占据社会思想主体地位后所带来的偏执和非理性因素,所以对异质的犹太人和文化表现出了强烈的排斥而不是宽容。这样,以两种不同宗教信仰为主体的社会在文化生活上表现出的差异竟然成了一种现实冲突的借口。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为什么杀了美国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8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7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