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二战德国什么时候开始缺油的

二战德国什么时候开始缺油的

发布时间:2022-05-05 07:18:14

㈠ 二战四三年时盟军轰炸没开始德国怎么缺少石油

实际上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一直缺少油料供应

德国没有油田,在1942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之前,德国的原油供应主要来自罗马尼亚和苏联
此外,德国采用化工方式,将煤炭转化为人工石油

参考一下德军文献就可发现,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都处于缺油状态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苏联停止供应原油,而德国在整个二战中都没有占领巴库这块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只是获得了顿巴斯的煤

而且43年是德国在东线发动大战役的时候,自然需求更加旺盛,结果就是缺少油料

㈡ 二战德国汽油紧缺,那为什么不用柴油

有关纳粹德国坦克大多青睐轻质燃油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和德国本地资源特点有关: 德国本国石油资源稀少(当年,希特勒曾经为了争夺格罗兹尼的石油在斯大林格勒开战的节骨眼上特意抽调霍克将军的一整个装甲集团军群,可见德国对石油资源的执着),而当时国内最大的燃料供应地鲁尔区偏偏是个大煤矿。煤的干馏获得的是汽油、煤油这些轻质燃油。 虎王坦克诞生的时候战局已经逆转,所以发动机设计自然要考虑使用容易搞到的燃油。所以才不得已放弃了能量密度高的柴油。

㈢ 石油储量不足的德国,二战为何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

说起二战时候的历史,当时的德国实力确实非常强大,尤其是战争前期的时候,德国人凭借他们的闪电战术,一举征服了大片欧洲的土地,更是差一点就将整个欧洲都拿下来,连当时强大的苏联,面对德国人的时候,都被打的焦头烂额。


其实严格来说,德国人也并非没有打过中东石油的注意,只不过在北非战场上,他们最终还是败给了英国人。如果当时他们真能占领埃及的话,那么巴基斯坦的英国人肯定会选择撤退,当时候伊朗的石油资源自然可以通过海运以及陆运迅速运到德国人手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历史或许就要改写了,说不定就是德、美、俄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㈣ 有人说二战中德国战败是因为缺油,但为什么德国战败的

1.纳粹高层好高骛远,对英\\苏两国的军事实力估计不足,大战之初就开始四面树敌,导致首尾不能相顾;2.与其他轴心国成员的战略合作不够密切,日\\意两国各怀鬼胎.日本偷袭珍珠港直接把美国拖入战争;意大利侵略希腊\\艾塞俄比亚受挫,其海军也没能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使纳粹德国争夺北非的战斗得不到后勤保障;3.纳粹在占领区的大肆掠夺和屠杀政策激起了沦陷区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的极大仇恨,因此战争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纳粹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了魔鬼,人民自然自觉地联合起来,抵抗纳粹这一毁灭人类文明的恶魔

㈤ 二战的时候,主要的原油产区有哪些,对战争有影响吗

石油这个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它都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战争中石油的作用,国家所储备的石油资源的多少都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我们都知道中东是现在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地区,带在二战时期尽管中东也生产石油但他不是石油的主产区,在二战时期世界的石油主产区集中在美国,苏联,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罗马尼亚以及南洋等地。也就是说中东地区在这个时期里所产油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它所占世界石油总产量仅为5%。而这也就间接了为什么德国当时在极度缺少石油的情况下并没有去攻打中东,因为德国人对中东石油的渴望度并不及德国对苏联的渴望度那么高。

㈥ 德国在二战中使用的石油从哪儿来

贫血——二战德国的石油工业
“如果我无法得到足够石油,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战争。”——-希特勒

“一战”最后两年,德国经历过严重的石油短缺,惟一的来源是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鲁登道夫当时指出:“罗马尼亚石油乃重中之重,但很不幸,罗马尼亚的石油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足以改变德国石油短缺的整体局面。”而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918年8月占领巴库,被鲁登道夫称为“对我们的沉重打击”。

纳粹上台第一年,经济战略专家便指出:一旦发生战争,对原油进口的严重依赖将是制约德国军事行动的一个关键瓶颈。1938年7月12日提出的“凯琳大厦计划”要求1944年初实现石油产量1100万吨,但希特勒显然等不到这个时间,他的战略是先通过储备打响战争,然后在战争中解决石油来源。1939年上半年,德国石油进口达到顶点,最大来源是罗马尼亚。尽管9月后欧洲以外的来源断绝,德国当年仍进口石油516.5万吨,比1938年全年还多20万吨。1940年5月27日,德、罗两国签订石油协定,当年德国进口的207.5万吨石油中有97.4万吨来自罗马尼亚,另外根据《苏德贸易协定》,进口近65.7万吨。1941年,从罗马尼亚的进口增至100.7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28.3万吨。
德国在上半个世纪中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自己的丰富能源——煤。在三十年代末,煤约占美国能源总量的一半,但对德国来说,却提供了能源的90%——而石油大约仅占5 %。可是,希特勒在1932年已经在为未来筹划,石油对于他的雄心壮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1933年1 月,他成为德国的总理,一年半以后他又攫取了全部权力。他不失时机地发动了一项他称之为“德国汽车交通史上一个转折点”的汽车运动。不受时速限制的单向高速公路贯穿全国。1934年,制造一种新型汽车的计划开始。它被称为“人民的汽车”,亦即“大众汽车”。

但对于希特勒企图将整个欧洲置于纳粹帝国——以及他本人——统治之下的宏伟计划来说,这些仅仅是枝节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他迅即开始整顿经济,加强国家对大企业的控制,并建立纳粹的战争机器——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坦克和卡车,所有这些都需要石油。因此,法本公司正在进行的合成燃料生产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固体的煤为什么可以液化变成类似于石油的液体呢?这是煤和石油的成分决定的。煤和石油同属化石燃料,煤是由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前地球上生长的某些树木埋藏在地层中,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地温、地压等的作用,逐渐变化而来的。石油是由低等的动物经过与煤相似的过程变成的。煤和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都是碳和氢,但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构成的烃类小分子,而煤的成分主要是碳氢构成的较大的有机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石油的10倍;煤中氢碳的比值小,大约是石油的一半。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增加煤炭中氢的含量,使煤和石油中碳与氢的比值基本相同时,固体的煤就有可能变成类似于石油的液体燃料。这就是煤炭液化的基本思想,而煤炭液化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氢加入到煤炭中。
煤炭的液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煤首先被分解成—种称为“沥清烯”的中间产物,接着再与氢反应变成与石油的成分类似的物质,由于煤炭中含有杂质,液化装置内的物质是十分粘稠的,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即为煤炭液化生成的油类,是一种暗褐色的液体,再经过分馏加工,去除重质部分,就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煤炭液化产品。
煤炭的液化技术,有两种基本方法,即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制成煤浆,然后在高温、中压状态,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生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即“合成石油”,直接液化的效率约为65%~75%,每吨煤可生产0.3~0.4t液化油。间接液化是把煤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气化,产生合成气(CO,H2等),然后合成气通过催化反应生成性能优良的液态醇类、烃类等。间接液化的效率一般较低。

化学溶解方法在德国,从煤中提取合成燃料的开创性工作实际上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那时,德国已被公认在化学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13年,德国体燃料,大量的氢随同催化剂被注入高温和高压下的煤中,结果制成一种高级液体燃料。十年后,即在二十年代中期,德国人创造出一种叫做“费希尔—特罗普施”的可以与之竞争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煤粒在蒸汽下粉碎后再被注入氢和一氧化碳,使之相互作用,最后制成一种合成石油。贝杰乌斯的氢化法被视为两种方法中较好的一种。除了其他产品外,它还能够生产航空汽油,而“费希尔一特罗普施”法则不行。此外,法本公司在1926年取得了贝杰乌斯法的专利权。
法本公司在二十年代对合成燃料产生兴趣,是因为它有同样的预计,认为正在全世界刺激大规模石油开采的趋势将会使世界上传统的石油供应迅即枯竭。纳粹政府之所以提供资助,是因为对外国石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使至关重要而又不足的外汇大量流失。希特勒明白,德国将为战争作好准备。必须通过新技术和化学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1936年下半年,希特勒采取一些决定性步骤武装德国,以便德国可为预计在1940年将发生的战争作好准备。他开始执行一项四年计划,其中有一个目标是通过新技术和化学来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他在提出那项计划时说:“现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德国的燃料生产。这项任务必须以作战时的同样决心来处理和完成,因为未来的战争行为有赖于这一问题的解决。”他补充说:“这类原料的生产成本是无关紧要的。”
德国确实建立起一个实力非常雄厚的合成燃料工业。到1939年9 月1 日德国入侵波兰、欧洲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止,它已有十四家氢化厂全速运转,另有六家正在建设中。到1940年,合成燃料的产量已有急剧的增长——日产七万二千桶,占石油总供应量的64%。然而,从军事需要方面来看,合成燃料的意义甚至更为重大。贝杰乌斯氢化法提供了德国航空汽油总量的95%左右。如果没有那些合成燃料,德国空军就无法升空。

尽管希特勒拥有战争机器的强大力量,也有日益增加的合成燃料可供使用,石油问题却从未使他感到放心。的确,那种担忧曾促使他形成以“闪电战”为基础的基本战略——集中机械化部队实行兇猛而短期的攻击,以便在燃料供应发生问题以前夺取决定性的胜利。最初,无论是1939年在波兰,还是1940年春季蹂躏挪威、低地国家和法国,这一战略都被运用得惊人地出色。西线战役实际上改善了德国的石油处境,因为德国军队掠取的石油储备大大超过了他们在侵略战争中所消耗的燃料。即使随后希特勒通过大规模空中轰炸征服英伦诸岛的企图在1940年秋季遭到了失败,德国看来仍然接近于称霸欧洲!
也正是1940年,罗马尼亚局势岌岌可危,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苏联都向其提出领土要求,苏联干脆于7月1日出兵强占了比萨拉比亚。11月23日,罗加入轴心国和《反共产国际协定》,当年德国对罗的石油依赖量达到94%,到次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时,208.6万吨的对德石油出口比参战的100万罗军更有价值。

德国认为胜利得来不难。所以,当罗马尼亚最大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受到苏联威胁时,希特勒将视线向东转到他的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苏联。
从巴巴罗萨开始,占领巴库和其他高加索油田就是希特勒心目中的俄国战役中心。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写道:“在经济领域中,希特勒的目标是石油。夺取高加索油田甚至比攻克莫斯科更加重要!对希特勒来说,石油是工业时代和经济力量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战争机器的血液!
1941年10月7日,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局长乔治·托马斯再次报告:“目前航空燃油及润滑油产量为28.9万吨,尚可满足年底前的需求,但到1942年初将只有3.1万吨——这是一个危险的水平。到10月1日,只有不到25万吨柴油,按目前消耗,11月底就将短缺2.5万吨。显然,德国已经不能再向意大利每月提供10万吨燃油。”

进入1942年,德国石油储备降至79.7万吨,仅够一个月消耗,合成燃料虽然增长到近400万吨,但这个增量被罗马尼亚石油产量因为盟国轰炸而下降抵消。2月12日,安东内斯库向里宾特洛甫表示:“在原油方面,罗马尼亚已倾其所有,目前惟一的出路就是占领富产石油的地区。”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欧洲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它使希特勒怒不可遏。德军不再处于攻势。“闪电战”阶段已告结束。从此以后,决定性因素不再是闪电式的攻击,而是军用的人力和经济资源——包括石油在内。

在1943年中,轴心国在俄国和北非都已被击败,德军想攻克巴库或中东油田的企图已成为痴心妄想。因此,德国不得不反过来依靠自己的资源,此外别无选择。合成燃料将成为它疯狂地力图维持战争机器的中心。在作出这种努力的过程中,希特勒帝国表现出它在技术方面的才智和集权政治的强制力。

合成燃料工业像战争经济的其余部门一样,呈现出上升趋势。到1942年,此项工业全面地取得了比三十年代更大的进步——更新生产技术,改良催化剂,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和扩大多种煤作为原料。而且产量也在迅速上升。在1940年和1943年之间,合成燃料的产量几乎增长一倍,从日产七万二千桶上升到十二万四千桶。人造燃料工厂是燃料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944年第一季度,其产量占燃料总供应量的57%和占航空汽油的92%。生产还在高速度上升。若按年度计算,1944年第一季度的产量正在以更高的速度增长。总的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成燃料占德国石油总产量的一半。
可笑的是,1943年德国的石油状况反而有所好转。原因首先在于意大利于9月脱离轴心国,不光石油储备的“下水道”终于被堵住,进占意大利北部的德军反而获得了大量石油储备,德国合成燃料厂的产量也达到历史高峰,超过560万吨。

44年,盟国将对德国轰炸的重点转向石油工业,为了对付空袭。军备部长施佩尔命令迅速修复合成燃料工厂和其他石油设施,或者尽可能地把它们疏散到那些较小的、更易于保护和隐蔽的地点——有些移到被毁坏的工厂的断垣残壁里,有些迁入坑道,有些转入地下。甚至酿酒厂也改产燃料。原计划至1944年将大幅度提高合成燃料的生产能力,但此时那些为增产而准备的机器部件,不得不拆用来修复现有的设施。三十五万多名工人从事这一忙乱的任务。一开始,各工厂迅速得到修复,但过了一段时间,工厂常会再度遭到空袭,以至于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和易受攻击,更加难以修复。产量开始急剧下降。在1944年5 月第一次空袭以前,用氢化法生产的合成燃料平均日产九万二千桶,到9 月份,产量已降到日产五千桶。当月的航空汽油产量仅为日产三千桶,只占1944年头四个月平均产量的6 %。与此同时,苏军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使希特勒失去了主要的原油来源。
44年9月,合成燃料月产量下降92.2%,跌至仅1.7万吨,德国空军的18万吨燃料需求只能满足3万吨,已无法正常出动。1944年秋季,恶劣的气候条件暂时缓解了盟军的袭击。11月,德国人设法提高了合成燃料的产量。但在12月,产量又下降了。
德国人如果有更多的燃料,就可能争取到更多时间。从战略观点看,由于阿登攻势的失败,德国的战争努力已告失败。1945年2 月,德国的航空汽油产量刚好是一千吨——1944年头四个月水平的0.5 %。此后就停产了。但德国人争取胜利的幻想仍未破灭。施佩尔追述说,希特勒周围的一些人‘在早已绝望的情况下,会默默地聆听他的讲话,当时他继续对那些已不存在的师表态,或者命令因缺乏燃料而已停飞的飞机去给部队提供给养。“

在45年德军最后的时刻,大量的新式喷汽战斗机和重型坦克因为缺乏燃料在地面被盟国 空军炸毁,德军已经回到19世纪而成为骡马和人力运输的部队,当希特勒与夫人在柏林地堡自杀时,下命令,要将他们的尸体浇上汽油焚毁,以免落到可恶的俄国人手中。现有的汽油用于执行那道最后命令终于够用了。

㈦ 石油储量严重不足的德国,二战时却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为什么

石油储量严重不足的德国,二战时却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原因:

1、虽然中东的石油可望而不可即,在当时的情况,远没有直接入侵苏联,获得其石油资源来得实在。然而德国进攻苏联,为了石油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原因,主要还是为了夺取重工业基地,摧毁苏联工业,避免形成纳粹德国和苏联的东西对峙。

3、中东的石油,主要是运不过来,中间的战略要地被英军控制,隆美尔的北非军团就是要帮助意大利去拔掉这颗钉子,都打到了叙利亚了,最后被蒙哥马利打败了,意大利军队不堪一击,因为没有撬棍打不开弹药箱都投降,给德军拖了后腿。

所以历史没有给予第三帝国征服世界的机会。希特勒把其对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狂热和偏执压倒性地置于第三帝国的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导致德国难以产生深谋远虑的大战略,最终不得不坐视“失去的胜利”的最根本原因。这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之“不幸”,却是包括德国人民在内的整个人类之大幸。

㈧ 突发奇想,为什么二战时期没有大规模的自行车部队呢二战那会,德国可以说自己缺油,不能发展机械化部队

德国发展的是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装甲没有配属到步兵师而是和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组成以师为单位的装甲师,快速机动,法国直到德国宣战之后才将各步兵师中配属的装甲统一合并成几个装甲师,而且坦克由一个人操作,在德军先进的四号坦克的对比下法国坦克当时太落后。

另外:日本在马来半岛之战中出现了大规模自行车闪击战下面是自行车闪击战的经过(材料来自网络,想要更详细的请直接网络搜索):

由山下奉文将军率领的登陆部队-第5师团、第18师团均为日军的精锐部队。其主力从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陆,而后向马来半岛西南穿插,然后沿西海岸向南推进。牵制分队从哥达巴鲁登陆,而后从马来半岛东海岸南下。两股日军在轻型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数日军备有自行车。
12月11日,由英军希思将军指挥的印度第十一师首先和日军交火,尽管印度军队在数量有三比一的优势,但部队训练很差,装备处于略势,“军官与士兵的团结意识又几乎等于零”,所以这样一支军队与日军对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日军西路部队分队12月19日占领了槟榔屿上的英空军基地,消除了英联邦军队从印度、缅甸方向对马来半岛守军进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东路部队于1942年1月6日攻占关丹,然后向柔佛州前进。西路部队于1942年1月11日攻进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然后继续前进。
“失败的阴影象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装备落在日军手中。日本空军可以在英国的机场装上英国的燃料往英国的阵地上投英国的炸弹。日本步兵骑着自行车紧紧追赶撤退的英联军,他们三人一排,又说又笑,好像是去看足球比赛。数以百计的车轮汇成嘈杂一片,溃退的印度军队惊恐万分,以为是坦克在追赶他们。”(马来半岛灼热的路面令自行车车胎很快爆裂,日军士兵干脆剥去橡胶胎,只用钢圈骑行,数千辆这样的自行车发出的响声确实有点象坦克。)
1942年1月下旬,英军增援部队运抵新加坡,其中包括英军第18师和50架飓风战斗机。由于马来半岛大部分已失守,前者已来不及运往前线;而由于训练和装备问题,后者在与零战的交锋中又一败涂地。1月25日,帕西瓦尔将军已下令向新加坡作最后的撤退。2月1日,英军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长的海峡堤坝,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岛屿。

㈨ 说二战中德国战败是因为缺油,但为什么德国战

二战德国战败缺油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结果导致反对国家结成同盟,德国就是军事力量再强大,也敌不过整个世界。说到底,还是政治上的失败。

㈩ 听说二战德国因大量铁风筝无油不飞,移动碉堡战车因为缺油少粮而成固定碉堡,战士缺衣少人而成坟是真的

是真的,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失去对罗马尼亚石油的控制,这种情况更明显了。

阅读全文

与二战德国什么时候开始缺油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8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7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