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的饮食习惯
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而且,德国人喜欢肉食, 他定会对名扬海外的北京烤鸭赞不绝口。 送礼很受德国人重视。当他们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建义准备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前年我家接待挪威客人时,我赠送的礼物是一对大红色中国结。 希望我的经验之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
2. 和德国人吃饭说什么好啊
能有什么意见。。。又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突然教会你德语。。。你找个懂英语的去吧。。。
不过要注意餐桌礼仪,这个很大程度影响了德国人对你和你公司的印象分。德国人很介意中国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不把嘴巴闭起来,看到嘴里的东西还发出声音,所以吃饭的时候要抿嘴细嚼,咽下去了再开口说话。喝汤也千万不要有声音,德国人喝汤是把勺子送进嘴里抿掉的,不是吸进去的。不要逼德国人喝酒,吃完了喝完了不可以打饱嗝,饭桌上不可以抽烟,如果吃中餐点菜不要挑有刺的如鱼类,德国人吃饭也是分餐制,不要在一个盘子里夹菜。既然你在日企工作,那倒不如带德国人去吃日本料理,虽然德国人不一定会喜欢,但毕竟会看做一次有意义的经历,而且日本料理比较容易避免上面的那些忌讳。
你闻到话题,德国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不喜欢一直谈工作的。工作方面的谈一点擦边的就可以了,不要升入会烦人。你可以就中日德的联系谈谈各地的风俗人情啊,不是也有日本人在场么?还有你说到汽车,德国人第一讨厌日本人,现在也蛮讨厌中国人的,因为这两个国家很会“学习”德国人的技术。所以如果有这方面的误会,你也不要激动,也不要先出这方面的嫌疑,尽管夸德国人的技术就好了。
3. 德国人怎么吃饭
有人说天堂里最好的厨师是法国人,地狱里最好的厨师是德国人。此话虽过于夸张,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国人不会吃的事实。所以在德国,任何一个中国人做的饭都能香倒一片德国人,以至于“梁上君子”不偷财物“偷”食物。
有一次我把头天晚上吃剩的鸡蛋炒洋葱放在桌子上。上课前我打电话给宿舍管理处,让他们派个人给我换换地毯。当一个工人来以后我就去上课了。走在路上我想起书本没带,忙折回取书,推门一看,那位老兄正撅着屁股,一边干活一边用嘴忙不迭地叼盘子里的剩菜。看见我进来,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冲我嘿嘿一笑,说了一句:“味道好极了。”看见德国人这么喜欢中国菜,见吃忘义,我虽然挨了“偷”,心里还是美不叽叽的,忙给他个台阶儿下,说:“很高兴听您这么说,请继续享用吧!”说完我就走了。晚上回来一看,“扫荡行动”还真彻底,盘子给舔得能照人影。
德国人不会吃,首先表现在他们做饭上的“本本主义”。如果菜谱上写着面粉放200克,他们绝不放210克。所以德国人家的厨房里配备着大大小小的量杯和天平称,外加一个闹钟。你要进他们的厨房,还以为一不留神进了实验室呢。煮个鸡蛋吧,德国人也得上好闹钟,时间长了怕煮没了营养,时间短了怕不熟,蛋要煮得黄软而不稀,要恰到好处。所以德国人吃鸡蛋不能像咱们中国人一样剥皮吃,而是把蛋放在一个像小酒盅似的蛋杯里,先用刀把蛋拦腰“斩断”,然后用小勺挖着吃。或者干脆来个煮蛋自动化,买个煮蛋机,到时它会准时断电。我做的饺子香,连楼下的德国同学都来找我“取经”。还没等我“传经”,她先跑回去拿来了笔和本,我告诉她馅里放什么,面怎么和,可这丝毫帮不了照“本”做饭的德国人的忙,她非问我面、肉馅、味精、盐、油和菜到底放多少克,水放多少升,我说要那么准确干什么,你是做饭又不是搞科学配方,她说否则没法做。
咱们中国人既要吃得有营养,也得讲究个色香味俱全,而德国人只吃科学与营养,不但蔬菜常常生着吃,有时连肉馅也生着吃。他们从专门商店里买来新鲜且卫生的生肉馅,往里撒点盐和番茄酱之类的东西,就有滋有味地吃起来了。菜花不能生吃,就放在白水里煮煮,然后再放点什么作料就算完了。因为德国人不怎么做饭吃,所以学生宿舍的公用厨房差不多都是被中国学生“垄断”着。德国人总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每天要花那么多时间来烧饭,而且烧饭时间比吃饭时间要多好几倍。他们宁愿坐在饭桌旁边吃边侃,也不愿意把时间花在锅灶旁。
咱们中国人吃饭重“内容”而轻“形式”,只要味道好吃,管他盛饭菜的碗、碟是什么材料什么形态呢。德国人正经八百吃饭时吃的东西很一般,“行头”可不能马虎。喝啤酒有啤酒杯;喝香槟酒得换上香槟酒杯;饭前餐、正餐和饭后点心都各有各的盛器,吃顿饭还不够看换餐具的。请客人吃饭,餐桌布最好是中国剌绣的,刀、叉最好是银制的,主人的盛情尽在精美的餐具中。咱们中国人吃饭要的是气氛,碗碰着勺,杯子碰杯子,觥筹交错才透着股亲热劲儿。在德国人家里作客您就得悠着点,刀子叉子您得小心拿,轻轻放,别奏“刀叉交响曲”。吃得香了您也别吧唧嘴或嘬牙花子,在德国人家里吃饭得正襟危坐,吃的是规矩。我呢,在德国的饭局不多。因为老请吃,我财力不够;老吃请,我“吃的修养”不够。好在德国人做什么事不以吃开道。
4. 德国人每天只工作5小时,在德国生活是一种什么感受
德国人每天只工作5小时,在德国生活是一种非常好的感受。国内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可能最低也要上到8个小时,但是德国人却只工作5个小时,肯定是特别爽的。
最后,如果各位想要去德国生活的话,就一定要考虑清楚,毕竟是国外,而不是国内,虽然国内很忙,但是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够在工作上实现个人的价值。
5. 德国人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的,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6.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如下:
1、守纪律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2、周末不营业
除了加油站和个别交通枢纽处,像超市、餐厅等商业场所,德国人在周末几乎都会关门,所以如果自己不想做饭或担心没东西吃,要提前囤货。
3、礼让行人
虽然德国跟中国一样,汽车的驾驶座都是在左边,但是德国人开车却习惯于礼让行人。同时也不会把车窗贴上膜,他们认为这样会隔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路上遇到消防车和救护车,所有车辆都会迅速让道。
4、守时间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5、喜清静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
7. 德国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如果要在你家里住几天,该如何接待
饮食: 德国人爱吃油腻食品,且口味偏重,香肠、火腿、薯仔是他们最爱吃的东西。他们还爱饮啤酒,但在吃饭、穿衣、待客方面都崇尚节俭。
礼尚往来: 给德国人赠送礼品,务须审慎,应尽量选择有民族特色、带文化味的东西。不要给德国女士送玫瑰、香水和内衣。因为它们都有特殊的意思,玫瑰表示“爱”,香水与内衣表示“亲近”,即使女性之间,也不宜互赠这类物品。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送人,有“断交”之嫌,也是德国人所忌讳的。在服饰和其他商品包装上禁用于或类似符号,忌讳茶色、黑色、红色和深蓝色。
环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穿戴: 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
最重要的一点 在尊重他们的 民族习惯的同时 要把咱们中国地道的文化向他介绍呀 毕竟是做客他乡,感受异样文化应该是他(她)最想要的。 祝 相处愉快
8.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是怎样的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婚庆葬礼、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事先一无所知,到时免不了会闹出笑话,或者给自己带来不便。所谓 入乡随俗 ,就是这个道理。但怎么才能 随 得好呢?这就要事先有所了解。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但细细想来,这种"不灵活"甚为有益。没有纪律,何来秩序?没有规矩,何有认真?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它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德国人也很重视服装穿戴。工作时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里虽可以穿得随便些,但只要有客来访或外出活动,就一定会穿戴得整洁。看戏、听歌剧时,女士要穿长裙,男士要穿礼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装。参加社会活动或正式宴会更是如此。
守时间 喜清静*
德国人非常守时,约定好的时间,无特殊情况,绝不轻易变动。德国人应邀到别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访朋友,都会按点到达,不会让主人浪费时间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则的话,就是不礼貌,如有特殊原因无法准时赴约时,都会向朋友表示歉意,并请求原谅。
德国人多喜欢清静的生活,除特殊场合外,不大喜欢喧闹。比方说,许多人虽在城里上班,但却把家安在乡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镇,图的就是一个清静。就是那些住在城里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围的无噪音。例如,晚上8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不可以演奏乐器、大声喧哗。如果晚上要搞聚会活动,事先要向邻居讲明情况,请求他们谅解,并尽可能安排在周末,尽可能不大声喧闹。否则,受干扰的邻居会十分恼怒,可能会当面提出抗议,个别人甚至会请警察出面干预。
*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通常来讲,同德国人打交道没有太多的麻烦。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比较干脆。凡是他们能办的,他们都会马上告诉你"可以办"。凡是他们办不到的,他们也会明确告诉你"不行",很少摆架子,或者给人以模棱两可的答复。当然,人际关系和努力的程度对办事也绝非没有影响。
和西方许多国家相似,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 "。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坐的顾客点头问候,真的是"斯文对斯文,礼多人不怪"。朋友见面以握手为礼,告别时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相见或长期分开时可以相互拥抱。正式场合,仍有男子对女子行吻手礼,但多做个吻手的样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用"您"以及姓氏之前冠以"先生"或"女士"(也作"夫人"讲)作为尊称。只有亲朋好友和年轻人之间互相用"你"以及名字称呼。对女性,不管其婚否或长幼,都可以称"某女士 ",但对已婚妇女应以其夫姓称之。
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
在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如进门、进电梯、上车等,都是女士优先。男士要帮女士开轿车门、挂衣服、让座位等。女士对此只说声"谢谢",而不必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同人交谈时,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不询问人家的私事(如不问女性的年龄,不问对方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9. 德国人有哪些生活习惯
nomad46:
你好。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远道来访的德国客人,我强烈建议你用中国式的传统礼节接待,这样做主要有两点好处:第一,德国客人能从中直接感受到新鲜独特的异国风情,大大激发其好奇心;第二,这样的待客方式也是你所熟悉的,能够有效避免纰漏。毕竟年轻人还是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不同于成年人的固定模式。
一般来说,德国人讲究顺序、隐私并严守时间。你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是对客人的不敬,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所以,在与德国客人相处时一定要注意这些。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另外,你问到家里需不需要单独准备卫生间的问题,我想如果不便,则大可不必。但是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却是十分必要的。
饮食方面,我认为德国客人不远万里而来,其目的主要是想全方位地感受一下真正的中国生活,当然应包括体验中餐。我国有八大菜系,随便哪一样德国客人都会乐不思“薯”的。如果他实在吃不惯,洋快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另外,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而且,德国人喜欢肉食,
他定会对名扬海外的北京烤鸭赞不绝口。
至于聊天交谈方面,可以涉及到有关德国的事和足球等,不要谈篮球,垒球和美式橄榄球等。
通常,德国人很注意尊重对方,所以交谈时不要询问人家的私事(如问女性的年龄、收入等),也不拿在场的人开玩笑。就餐谈话时,不隔着餐桌与坐得较远的人交谈,怕影响别人的情绪。
礼物,送礼很受德国人重视。当他们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在欢迎客人(如车站、机场等场所)、探望病人时,也多送鲜花。在祝贺他人生日、节日或者婚嫁等时,可寄送贺卡,如送贺礼,则以实用和有意义为原则,而不是以价格高低论轻重。所送之礼物都要事先用礼品纸包好。许多人常在收到礼后会马上打开观看,并向送礼人表示感谢。建义准备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前年我家接待挪威客人时,我赠送的礼物是一对大红色中国结。我觉得你这次如果准备送出08奥运福娃,他将非常乐意接受。
怎么样,对这样的回答满意吗?希望我的经验之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好运。谢谢你的提问。
10. 德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提起德国美食,不能不提起德国香肠,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1500种以上,许多种类风行世界,像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可以切得跟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那烧得熟烂的一整只猪腿,德国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个人干掉它。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烹饪方法以烤、焖、串烧、烩为主。蓝格的桌布上摆着一筐面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国面包很有咬劲,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据说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的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
此外,德国美食还有着名的德式清豆汤、德式生鱼片、德式烤杂肉、德式肉肠、酸菜、德式苹果酥、煎甜饼等。
一日三餐
德国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在七点,午餐一点,晚餐七点。有的地方午餐和晚餐之间喝午后咖啡,吃蛋糕。
与中国的饮食习惯不同,德国人最讲究、最丰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在旅馆或政府机构的餐厅,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有主食、肉类、蔬菜、饮料、水果等,不仅品种丰富,且色香味俱佳。而在普通百姓家,不论其家境穷富,其早餐的内容一般般都大同小异:首先是饮料,包括咖啡、茶、各种果汁、牛奶等,主食为各种面包,以及与面包相配的奶油、干酪和果酱,外加香肠和火腿。德国人吃饭的效率很高,他们可以在短短的10分钟内把这些丰盛的食品搭配完毕并吃完,为其一上午紧张的工作提供能量。
德国的午餐一般多在单位食堂或快餐馆就餐,是名副其实的快餐,如一个由薯仔、沙拉生菜和几块肉组成的拼盘,外加一杯饮料。在屑彝ブ鞲竞臀闯赡旰⒆拥募彝ィ�绮鸵步霞虻ィ�缫豢槭烊狻⑷獗�渲蟛撕兔姘��蜢琅H馀涿追购蜕�耍�偌虻サ木拖裰泄�拇蚵泵嬉谎��萌庵�枰獯罄�嫣酰�购蠛纫槐�Х然虺砸桓霰�苛堋5鹿�思蚧�绮筒⒉皇俏�耸∏���俏�私谑∈奔洹�nbsp;
德国人的家庭晚餐通常是冷餐,内容是很丰盛的:一盘肉食的拼盘;鲜嫩可口的蔬菜,如小萝卜、西红柿、黄瓜;新鲜的水果,如葡萄、樱桃。有的家庭主妇还摆出各种风味的于酪,主食是面包。晚餐时间比较宽余,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聊。
除了一日三餐外,有些德国人习惯在下午四五点钟“加餐”,即喝杯咖啡或茶、吃块蛋糕或几块饼干。中上层家庭喜欢在此时邀请朋友来家里品茗聊天。在这样的聚会上,客人可以品尝到饮誉四海的德国糕点,德国妇女一般都练就一手烤制点心的手艺。不过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午后清闲的享受也只有在周未、假期或休假时才有可能。
大餐菜谱
德国大餐的典型菜谱是:
冷盘:奶油、干酪、鲜鱼或罐头鱼、灌肠制品、火腿、鱼(肉)冻配鬼子姜、鱼或肉拼盘、煮的或烤的家禽、蒜烤猪里脊、红烧肉、煮舌头、沙拉、稀奶油、酸奶、鸡蛋沙拉、半烹鸡蛋。
第一道菜:肉、鱼、蔬菜、米或豆类等做的浓汤,家禽或野味汤,各种肉、米、通心粉和蔬菜等做的清汤,有摊鸡蛋和馅饼的鸡蛋清汤,家常面条鸡汤,肉或鱼做的稠辣汤,农民汤,酸黄瓜汤。
第二道菜:煮的或烤的鱼配薯仔和蔬菜 ,焖或烤的牛肉,烤家禽或野禽,肉饼炸猪排,煎薄猪排、鸡肉饼、肉饼或炸肉饼;小香肠和短粗香肠配熬白菜、荷包蛋、摊鸡蛋以及焦烤菜肴。
甜食:新鲜水果和草莓;新鲜水果或罐头水果,煮草莓或果冻、果酸、乳脂果汁冻,加水果汁和甜汁的露酒、布丁、苹果泥,冰淇淋;各色各样的点心。
每个人进餐时,桌上必须备有奶油,午餐一定要以黑咖啡或牛奶咖啡结束。午餐和晚餐则用啤酒。水果凉菜必须是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