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国幼儿园为何看似什么都没教,但孩子自己就学会了
德国幼儿园,就是一所森林游乐场
在德国柏林北部的Pankgrafen森林幼儿园,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有21个孩子准时来上学。
即便是零下28度的天气,孩子们也会在户外度过一天。他们很少感冒,因为父母和老师给他们穿好了合适的衣服。
上学时,考试都是要排名次的,据说现在不让排名次了,但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说起自己孩子上小学的情况——班主任会经常在家长群里表扬某些同学表现得好,而这给其他的家长带来了压力。
家长的压力,最后都会转化到孩子身上去。
学校里的竞争从未消失过,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意思是,你越想赢别人,就越会去注重怎样赢得竞争本身,而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发展。
相反,如果你不去管别人做得怎么样,只专注于自己,则能够最大程度地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你自然能够赢过别人。
一个六岁的孩子,他怎么好意思去跟三岁的孩子比呢?真实的社会,有接受帮助,有提供帮助,有合作混龄环境最核心的好处,还在于它的真实性。
❷ 德国幼儿园的“傻玩”教育,为何被很多人推崇
德国幼儿园更喜欢从孩子的天性出发。相比力而言,德国幼儿园的理念更喜欢从孩子自己出发,从孩子自身的天性出发,而孩子在小时候的天性就是玩玩耍耍,所以德国幼儿园最常见的就是老师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场景。德国幼儿园偏向于学能力,海内幼儿园偏向于学知识。德国幼儿园不倾向于学字母、算数等课本知识,而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大自然,让孩子能够生长自身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海内幼儿园则更偏向于教诲孩子知识,为孩子的小学教育打下基础。
❸ 德国妈妈用什么高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在读研的时候就有一位很要好的闺蜜,之后她远嫁到了德国,而我在当地找了份稳定的工作组建了家庭,在我们各自结婚后,常通过社交软件讨论带娃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在这期间让我觉得诧异的一点并不是德国的风景,而是德国妈妈培养孩子的育儿理念。
只有孩子坐得住椅子才能记住老师口中的知识点,
只有孩子专注写作业才能不熬到深夜
所有“天才少年”在学习的时候,都有一颗清醒的大脑与专注的心。
❹ 德国人性化的幼儿教育,具体是怎样的
我研究少儿心智教育多年了,我认为孩子在七岁以前智力被过度的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应该给孩子的大脑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过早的灌输过多的死背硬记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像计算机的硬盘储存器,强硬灌输过度后,孩子就不会主动思考了,那样的后果我想不是母亲们想要的吧?后果是可怕的!我曾经还专门请教过德国教育界的朋友,与他们沟通交流!在中国,如果说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我认为,仅仅三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就足够了。
❺ 德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 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2.学前教育破坏想象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❻ 德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什么区别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诺贝尔奖可以说是最权威的科学奖项之一了,很难有人想到,这项国际权威奖项,单单是德国人就拥有将近一半。虽然的德国本身的科技产品技术含量非常高,但这么高的获奖率,着实是惊呆了不少人。
要知道,德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广东省常住人口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弹丸之国”,以微少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强国。
❼ 德国幼儿园问题
德国的幼儿园确实是个问题,幼儿园位置有限,好多德国人的孩子也送不进去,而且基本上都只管半天。 费用不确定,但是一般学校里便都有幼儿园,用来照顾学生的孩子,基本上属于互助形式的,有空就去帮忙。 父母去的话只能办探亲访友签证,最长3个月。 要是你老公买了保险,就是家庭保险了,你和孩子都不用买。 父母的签证会要求买好保险的,在ADAC可以买,根据时间价格不同。 有问题的话,站内短信联系
❽ 德国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转)
对待孩子的态度 要平等对待,相互尊重 孩子做错了事,也必须让他道歉,而大人自己做错了,也会向孩子道歉。在孩子做对了的时候,家长会很自豪的去表扬他们,有时会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品,比如糖或者冰淇淋之类的。 “我教了很久,才教会他们要拿东西去给父母吃,然后,那个一岁的小孩就会在吃饭的时候用手抓起东西,给一圈。这时一定要谢谢他,然后吃下去,表扬对他们很重要。”倾听孩子孩子早上去幼儿园,中午或下午是由大人接回家的。在接回家的路中,大人就会问他,今天干什么了,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小孩在回答的时候,大人会很认真的去听,然后会说上几句。晚餐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把有意思的事情说给父母听。 遵守规则田芳忆女士深有感触的说,“如果在一起玩的时候小孩耍赖,也不会太纵容,而是很认真的对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这不符合游戏规则,这次我可以原谅你,如果有下次,我就没兴趣和你一起玩了。 一般晚上7点就应让孩子做睡觉准备。孩子晚上上床睡觉,都不会太听话,大人会先说,还有五分钟就去睡觉了,孩子说,好。五分钟过后,当然他不会去睡,这时大人又会说,那你还可以玩一小会儿,然后就必须睡了。过了一会儿,大人就再叫一次。如果这时孩子还是不干,那就告诉他,我已经问过你一次,你的回答是什么,又问了一次,你的回答又是什么,现在你必须怎么做。这时就已经是最后的回答了。”先到原则朱珠举例说,“如果两个孩子在一起争一个玩具,那大人就会问是谁先拿到的,谁先拿到就谁先玩,如果后来的那个不干,就问先拿到的那个,能不能请你给他也先玩一会儿呢?如果小孩说可以,就可以拿走了,如果小孩不同意,那第二个就不能玩。哭,闹都是没用的。如果两个人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那么,在争执不下的时候这件玩具就会被大人拿走,两人都没得玩了。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吃饭朱珠说,“我刚到德国的时候,家里的小小孩是一岁,我看到他的第一天,他已经自己做在自己的儿单木椅上,用个塑料的小盘子在自己吃东西。还不停的要这要那,我很惊讶。而那个大一点的孩子,正是三岁,他已经坐在桌边,和大人一起用正式的餐具用餐了,而在用餐过程中,父母还不断的告诉他,用餐的注意事项。吃晚餐的时候,必须等所有的人都吃完才能离开座位。”自己走路“一岁的小孩一般都是自己走路,要出门的时候会用儿童车来推着他,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的时候,他自己会在地上走手扶着儿童车,等走累了,再让他坐在车上推他。爬山或滑雪的时候也都是一起去的,大人都会和他一起走。 接小孩放学,小孩的小书包,一般都是自己背的,只有他在背不动的时候,他会告诉大人,能不能请你帮我拿,大人才会接过来。” 多些时间陪孩子 “下午的时候,孩子都会到公共的游戏场去玩沙子,水和玩具。或者在家里的院子里或者玩具室里玩。父母会陪他们一起玩。星期六日一般都是陪孩子去骑自行车或者大人跑步小孩骑车。 父母会一起陪孩子去参加幼儿园的化妆舞会,和小孩们一起跳舞,化很搞笑的妆。” 参加家庭劳动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小孩过生日,父母会帮他一起准备生日宴会的请贴,一般都是让孩子自己在纸上按上小手印,由父母去写地址和日期。请一些小孩想请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当然也会准备好很多小孩爱吃的东西。大人一起聊天,小孩一起玩。 幼儿园----不以教学,而以娱乐为主: 田女士比较说,“德国的幼儿园有教会的,当地政府的,和私人的。大数时间孩子们是,一起玩,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而幼儿园也会把今天孩子做好的小饼干、图画之类的成品,写上孩子的名字,给父母。在幼儿园里,小孩自己玩的玩具是要自己去收拾的,而且有一个自己专用的小柜子来放自己的东西。德国的小孩下午比较空闲,所以他们会有一些有趣的课程,比如游泳,唱歌,跳舞,学英语,运动之类的,课程很活泼也很有意思。 而中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和中国的竞争有关。为了孩子,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回家就要做作业。实在太可怜了。三岁之前的教育的确是最重要的,但是这种教育只会禁锢他们的想象力。” 最后,田芳忆女士呼吁到,“请给我们的孩子适当的自由,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完全的尊重!”
❾ 德国在幼儿教育方面远远出色,那么这些德国家长又是如何做的呢
在中国,只要孩子进入学校,面对的就是整整齐齐的课桌、成摞的厚重书本,和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可即便如此,大多数家长还会在课余及校外时间为孩子安排大量课程。这挤压了孩子的放松时间,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相较而言,作为全世界产生最多科学家和科创人才,包揽了一半诺贝尔奖的国家,德国在幼儿教育方面远远出色。
那么这些德国家长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然教育法则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在孩子的探索中给予充分的自由度,找到孩子的敏感之地,让他自己在舒适区找到感兴趣的科学探索的方向与方式,这比大人生硬的将知识灌进孩子大脑中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