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乒乓球是从哪个国家何时传入中国的
您好!
乒乓球是深受我国体育爱好者喜欢的项目,被称为中国的“国球”,,之所以乒乓球能成为中国的国球,是因为乒乓球让中国而赢得了历史上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为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并成为中国的国球呢?
起源英国 来自日本
如果英国很少下雨的话,那么乒乓球也许到现在也不会发明了。乒乓球的英国名字叫“桌上网球”,是19世纪末,一些英国大学生发明的。因为英国经常下雨,所以本来能在室外进行的网球运动,不得不放到了室内。他们以桌为台,书为网,酒瓶软木塞为球,在桌上推来挡去,形成了桌上网球。这便是乒乓球运动的雏形。后来,这项运动在英国贵族中流行起来。
把乒乓球运动引入中国的,是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上的一家文具店经理。他叫王道平,1904年他从日本购买了10套乒乓球器材。
回来后,为了推销生意,他便自己学着打,然后拉上伙计一块打。他把铺面装上透明的玻璃,让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能看到。就这样,当他赚到钱的同时,乒乓球运动在神州大地播下了第一批种子。
当时,乒乓球还算是一项时髦的贵族运动。好在当时的上海有不少外国人,所以这种“小资情调”的玩意儿,还是站住了脚。
承认中国 获得尊重
应该说,国际乒联对中国的态度,是乒乓球能够成为中国国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当年,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曾电邀中国加入国际乒联,并参加第7届世乒赛,但由于经费无着落而罢手。
说到国际乒联,不得不提到英国人蒙塔古(1905-1984年)。蒙塔古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是“国际乒联奠基人”。1926年,22岁的蒙塔古当选为国际乒联主席后,在任时间长达41年之久。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任姚振绪说:“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曾获得过列宁奖,被称为英国的共产党。他对中国人特别友好。他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后,国际乒联是第一个邀请中国成为其成员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当时的新中国,希望在各个方面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既然国际乒联如此友好,我们就把乒乓球作为体育的一个突破口。第一代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乒乓队,大家对中国乒乓球队寄予了厚望。
世界冠军 加速发展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中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男单冠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当好消息传回国内时,整个中国沸腾了!
这个冠军对中国意味着太多的东西:荣誉、尊严、自信。中国人把太多的希望与情感都浓缩在一个小小的银球上。白色的乒乓球,带动了当时5亿多中国人奋发向上的干劲。
容国团夺金后,自然而然地带动了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而且,这种普及完全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渴望。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大赛。中国队在家门口获得4枚金牌。这一次与乒乓球的零距离接触,再次把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开展,推向了一个新高潮、新阶段。
1971年,着名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坚冰,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小球震动了地球,也由此确立了它在中国政治领域内不可动摇的地位。
开销不大 便于普及
当然,乒乓能够在中国普及与开展,也与中国国情相吻合。因为许多项目的开展与普及,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这很容易解释,为何中国不会有高尔夫的伍兹,也不会有F1车王舒马赫,如果要中国拿出乒乓世界冠军,倒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
一块排门板,两块砖头,一根竹竿,弄堂乒乓赛的球台就这样搭好了;下课铃一响,相邻两张桌一并,两个铅笔盒一竖,“大王小王”的课间乒乓赛就此开始;甚至在地上用粉笔画一张桌子,乒乓球赛也能照样进行。
只要有一块光板,一个“三等品”的球,你也能一个人玩得满头大汗。对墙,对天。
球不小心踩扁了,开水一泡,照样能打;有本事的家伙,不用开水,也能用手将乒乓球恢复原状。真的坏了,也不要扔,手工课结束,坏掉的乒乓球变成了可爱的米老鼠。
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曹燕华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块五元钱有胶皮的乒乓板给她。曹燕华激动得难以入睡。“学校体育课,打乒乓球全部是免费的。父亲之所以给我买这块板,是因为发现了我在乒乓球方面的天赋。当时一个月只有二三十元,如果没有前途,怎么会花这冤枉钱?”
乒乓球勾起了许多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其实,乒乓球雄厚的群众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不知不觉间建立起来的。
隔网对抗 注重技巧
与田径、游泳、赛艇、重竞技等重体力项目有所不同,乒乓球是一项集体力、技巧、智力、意志为一体、非常适合亚洲人身体条件的体育运动。
东方人体型虽偏瘦,但动作敏捷、灵活,因此在技巧类的体育运动中,占有一定优势。有人戏说,隔网的体育运动,比较适合东方人,这里面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越是对体力要求小,越是有利于亚洲人。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籍贯英国的乒乓球,在中国发育、壮大,并最终成为中国的“国球”,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② 乒乓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为什么会是中国的国球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是国球的3个原因
一、中国的乒乓球为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得过世界冠军。参加过三次奥运会,一块奖牌也没拿到。外国人嘲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在全国开展比较好。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世界瞩目!国人振奋!此后,中国的乒乓运动长盛不衰。在世界乒乓三大赛事中金牌数均居世界第一位。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可以断言,这样的成绩,任何外国都不可能超过。
二、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十分普及,得到国人喜爱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
而且,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遍水平比较高,因此就可以称作国球。
三、乒乓球为中国的长治久安做出过贡献
现在报纸上关于纪念“乒乓外交”的报道不少。说的是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锦标赛期间,中国选手庄则栋与美国运动员科恩邂逅,毛泽东主席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一举打破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封锁,成就了“乒乓外交”的历史佳话。1949年到1971年与我国建交的只有34个国家,“乒乓外交”后,1971年到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达到了100多个。尤其是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有人称赞为中国的“小小银球转动了地球”。
这样看来,乒乓球成为中国的国球不是理所当然吗?!
是的,乒乓球成为中国的国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在中国,乒乓球也的确为无数中国人带来了荣誉、健康和快乐!
乒乓球无愧于中国国球的称号!
③ 乒乓球运动是从哪国传入中国的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④ 德国队夺得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银牌后,德国媒体是怎么说的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在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获得了男单、女单、男团、女团的冠军,只是丢失了混双一块金牌。在男团的对战中,遇到了德国队,他们有惊无险,以3-0拿下了德国队,让他们见识到我们的强大。德国媒体的评价也是有趣。
德国媒体对德国队拿到银牌很高兴,也是认为,中国队的实力,太牛气了。要是奥恰洛夫带着大家努力拼一把,是不是可以逆袭呢?媒体们没有给出答案,但是,他们承认德国的小伙子们,干得漂亮!
德国队的实力,的确很不错。奥恰洛夫认为他们有实力拿到金牌。那就看他个人和团队的努力了。毕竟,夺冠这个事,不是说就可以做到的。那得到场上显身手才行。大家觉得,德国队能否获得冠军?
⑤ 德国乒乓球女双选手是否是中国人
德国队的女双选手索尔加,是德国人。单晓娜是德国籍,但她是华裔,中国辽宁鞍山人。还有一个韩莹也是中国辽宁的。
⑥ 为什么德国乒乓球女团会有中国面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是奥运会参赛国家和运动员在钻奥运会规则的空子,其实这是算做国家和运动员之间的一种合作:
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乒乓球已经到了无敌的地步,而且出来参赛球员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球员,但是受到规则所限,中国参加比赛的乒乓球运动员只有那么几名,当然这几名球员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但是中国队里还有着一些实力很强劲,但是得不到出场的球员,于是这些球员为了站上国际运动舞台选择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相对的,其他国家因为想在某些运动上多拿荣誉,所以就形成了运动员和国家之间的双赢局面,而且现在每个国家(除了中国,没发现)都在实行或者流行这样一种模式。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太过无敌,造成国内有些优秀球员无球可打,就退而求其次,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站上国际舞台。
⑦ 德国乒乓球为什么厉害
德国乒乓球厉害的原因:
1、德国人普遍身材高大,德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更是平均身高超过1米85。
这点在乒乓球比赛中占有很大的优势。最直接的体现是,身高马大,胳膊长,力量足。身高马大,可以使德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有一个很好视野和全局观。胳膊长可以使德国运动员兼顾乒乓球左右台面,能很好的预防对手左右调角。而力量足更能使德国运动员扣球的速度加强,攻势更加凶猛。
3、德国人对乒乓球这项运动非常喜爱。
德国人可以说是非常喜欢乒乓球了。他们对乒乓球的喜爱程度不亚于我们中国人。因为热爱乒乓球运动,所以他们乐意于花费精力和下功夫学习乒乓球,因此,他们的乒乓球水平一直在稳定提高。源于这份热爱,德国乒乓球打败欧洲无敌手,这也使德国队拥有向金牌发起冲击的能力。
⑧ 德乒主教练为何说中国乒乓球队不再有统治力
国际乒联德国公开赛13日凌晨结束,在东道主选手奥恰洛夫再度战胜队友波尔夺冠的背后,是中国男乒8名队员无人晋级决赛的尴尬。
仅女单夺冠,男乒颗粒无收,德国乒乓球选手奥恰洛夫和波尔先后在男乒世界杯和德国公开赛上连续击败中国名将,包揽冠亚军。
加上男子世界杯,德乒选手奥恰洛夫今年已斩获第7座国际公开赛冠军,他还将在今年12月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参加2017年终总决赛。
下半年以来迅猛的上升势头很有可能让他在积分上完成对男乒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一。
如果成真,这也将是中国男乒14年来首次丢掉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上次有外国选手排在世界第一还是在2003年,奥恰洛夫的老大哥波尔曾经力压国乒的二王一马排在首位。
⑨ 德国乒乓女队为啥有中国女选手
由于中国乒乓球实力太过强大,所以很多在国家队打不上球的中国选手会选择加入别的国家争取参加国际比赛,这就是所谓的海外兵团,望采纳,谢谢
⑩ 德国乒乓球队居然拿了世乒赛亚军欧洲乒乓球水平不就和中国的足球水平一样吗
把欧洲乒乓球的水平比作中国足球是无知的。德国乒乓球跟中国乒乓球的水平必将相当于英国跟巴西比,中国队强,但没到碾压的程度。中国足球跟德国比就是业务跟专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