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国闪击波兰用了多长时间
德国闪击波兰仅用了28天。
1939年9月1日04:45,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德国已经占领波兰。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1)德国闪击波兰为什么几天就能成功扩展阅读: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与其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获得了政权,一反先前德国与苏联交好的关系,提出了纳粹主义向东方扩张的“生存空间”理念,并宣称将建立一个在欧洲大陆拥有霸权的泛德意志国家,德国最终将对苏联展开战争。为达到此目的,希特勒将在德国的周围建立其反共战争的同盟国、卫星国或傀儡国。
德军指挥部为隐蔽的突袭波兰,预先在两个方向上隐蔽地展开了部队。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合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集团军(司令官屈希勒尔上将)和第4集团军(司令官京特·冯·克鲁格,下辖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总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
参考资料:波兰战役-网络
Ⅱ 德国一个月就占领波兰,波兰之前为何大言不惭,说三天就能灭德国
波兰之所以在之前会说自己三天就能够灭掉德国,是因为在那个时期各个强国都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所以波兰认为自己也是强国之一,认为自己的国力远超德国,才会有此言论,但是事实上波兰的国力并不算强,只是当时的强国不想与他计较罢了。
所以在之后德国出动兵力,闪击波兰的时候,波兰毫无抵抗之力,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被德国给灭掉了。当初夸下海口说能够在一个星期攻下德国的波兰,德国直接教他重新做人。所以说无论是人还是国家,都还是要有一点自知之明,还是不要太狂妄才行啊。
Ⅲ 二战时期德国闪击波兰为什么短短几天时间德军就突破了波兰军队的防线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便第一次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边境上万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它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突破防线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境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理论,率装甲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被围的波军还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的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履带碾压波军。波兰人想象中的战场决斗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至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陷入被动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波军统率部原以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德军会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以重骑兵进行冲击,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毫无准备。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就此指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波军首脑)的思想落后了80年。”而波军统帅部又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并指望英法的援助,因此便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以为只要实施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取得胜利。这种毫无进退伸缩弹性的部署,使波军在德军高速度大纵深的推进下不是被歼灭就是被分割包围,成为留在德军后面的孤军,抵抗迅速土崩瓦解。英法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按兵不动,宣而不战。
重创波军
至9月7日,德军南路集团军群重创波军“罗兹”和“克拉科夫”两集团军,占领了波兰工业中心罗兹和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德军中路集团军的前锋第16装甲军于9月8进抵华沙南郊,从南面切断了波军“波兹南”集团军退路。北路集团军群全歼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并重创波“莫德林”集团军,占领了“波兰走廊”,随后强渡维斯瓦河,夺占了从北面掩护通往华沙道路上的阵地。9月8日,北路集团军群的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从北和西北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至9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而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国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背后阴谋
早已同德国商量好收复寇松线以西波兰所占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的苏联,只因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而始终不便动手。波兰政府的出逃,终于使苏联找到了“体面”出兵波兰的借口9月17日凌晨,苏联30万军队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退推进。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随后,德第8集团军开始向华沙发起攻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第8集团军司正式签署了投降书。9月29日,莫德林要塞投降。至10月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
战役结果及点评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只是,历史上对于德国占领波兰的过程的描述,往往倾向于德国人的成功,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波兰的军队做出了英勇的抵抗。与此同时,作为波兰的盟友,英法静坐在西线的“奇怪战争”,最终导致了后来法国的溃败。
战争意义
法西斯德国为侵略和占领波兰而发动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
战后总结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战略失误
在整个波兰会战期间,西线法军83个师面对德军23个师,其中德军只有11个师较精良,其余都是预备役部队。但法军只是在西线作了一个援助波兰的姿态,以搪塞世界舆论。
Ⅳ 德国闪击波兰的理由是什么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波兰人震惊不已,他们下定决心奋起反抗。在欧洲,波兰是第一个遭受闪击战全过程的国家。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0分,德国空军正式开始轰炸波兰的空军基地。5分钟之后,地面部队越过德波边境,进入波兰境内。同时,一艘德国战列舰出现在清晨的薄雾中,开始轰炸位于韦斯特普拉特的波兰要塞。
在前一天夜里,战争的序幕徐徐拉开了。德国企图为希特勒无端袭击波兰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靠近波兰边界的格莱维茨,一名德国集中营里的囚犯因为对一个电台进行袭击,遭到党卫军突击队杀害。由盖世太保头目赖因哈特•海德里希组织的这次行动就是一个阴谋。
8月31日夜,一小队伪装式波兰军队的党卫军队员捣毁了这个偏僻的电台,他们向空中鸣枪,并接管了电台。
收听广播的听众们听到了枪声和一个操波兰口音的嗓音宣布:“波兰人民!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快要开始了,团结起来,打倒德国人,打倒所有反对你们进行战争的德国人!”为了掩人耳目,这名不幸的集中营囚犯,被装扮成一个电台工工作人员后被杀害,其尸体又被放在事发现场,以供全世界媒体报道。
第二天,希特勒就宣布德、波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其中格莱维茨事件就是他入侵的一个理由。尽管波兰最高指挥部已于8月30日向全国人民作了总动员,但波兰后备役人员大多还没到位,很多部队仍在前往前线的途中。但德国的入侵仍然让波兰人震惊不已。当德国开始疯狂进攻时,因此,德国侵略军很快就击垮了波兰边境部队。9月1日下午晚些时候,他们就开始与波兰前线主力军队正式交火。
Ⅳ 德国闪电战的真正时间是多少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闪电战的核心元素是:速度、奇袭、集中。在军事行动中,这三个要素既是战略,也是战术。战略上整体协同,全局性强,战术上精妙奇特,灵活多变。闪电战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战争工具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的速度优势,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
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在二战后期,德国遭遇了拥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航空部队,德军的地面战车都成了美军飞机的活靶子,因此德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
(5)德国闪击波兰为什么几天就能成功扩展阅读
特点
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折叠”空间
“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以尽可能快的机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兵贵神速。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毛泽东,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
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85万。
Ⅵ 德国为什么先闪击波兰
闪击波兰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划归波兰,被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在“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飞地。
因此德国人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报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
由于众所周知的“绥靖政策”,法西斯德国的扩张终于到了露出獠牙的时候了,由希特勒精心策划,德国正式拉开了侵略的序幕,而波兰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
1939年3月,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为了消灭英法在中欧的主要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补充军事经济资源和建立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波兰成为了首要的目标。
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格但斯克),有权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但被波兰拒绝。
3月21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并在31日给予波兰安全保证,这更坚定了波兰的信心。4月3日,德国最高统帅部颁布了《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
(6)德国闪击波兰为什么几天就能成功扩展阅读
闪击波兰经过:1939年9月1日,苏德秘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一周后,100万纳粹德军和5万斯洛伐克军人入侵波兰。两周后,波兰东部又遭受近50万苏联红军攻击。英法于9月3日对德宣战,却未宣战苏联。面对两大豪强苏德的炮火,波兰军民抵抗一个月后投降。
闪击波兰参战兵力:
德国方面:共投入44个师,其中包括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另外还有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达到88.7万人。
波兰方面:共投入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辆轻型坦克和装甲车、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900余架飞机,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约100万人。
Ⅶ 德国为什么能7天就占领波兰
波军主要的败因很多,总体来说可分成战略局势的险恶、装备现代化和机动力之不足、力量的悬殊差距、外交判断上的错误等四方面。
战略上,基于政治的理由而将主力部队布署于不利防御的地域中,并乐观地认为即便无法抵挡德军,也有将部队撤回维斯瓦河的可能。另外虽然波军曾有计划将西部工业区撤往东方,但其后来因为战争爆发而中断,导致为了继续拥有长期抗战能力,波兰不得不死守西部工业区,当决定要放弃时,主力部队又已被德军所包围,波军被迫在非常不利的状态(补给线被切断、来自多方面的攻击、德国空军的炸射和通信被切断等)下进行决战。因此,很大的程度上,波兰的战略态势可以说是未战先败的恶劣。
装备上,1939年时德军亦有许多武器并没有完成现代化,这抵销了波军的一部分劣势,但德国空军的飞机属世界领先之水准,而波兰受制于有限的财政状况和时间上的不足而无法供其飞机现代化,导致战争爆发后波兰空军无法与德空军一搏,最终在开战之初失去制空权,让波兰战役于波兰陆军随时被德国空军轰炸的条件下展开、处于不利的位置。机动力上,波军选择其经验丰富的骑兵作为主要武器,但忽略了德军投入快速部队后将对战争形式的改变,因为后者挺进速度过快,导致波兰最高统帅部难以判断战争的发展,他们仍以法军的步调在计算战争的速度,加之德军轰炸通信站和波军的情报传递既原始又缓慢,更使得开战后的状况混乱、难以协同。倘若波军选择将最具机动力的骑兵与机械化单位集结起来置于中央,以内线作战的方式,在确认德军主力位置后施加打击,波军的骑兵部队和德军机械化部队接战时,前者的打击力颇成疑问,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最终情况将演变成因为波军机动力不足,在未进行交火时就已被迂回包围、为敌所捉,又被迫在不利的条件下决战。再加上,若集结一个大规模的战略机动单位,很可能会被德军集中包围歼灭,更为不利。
数量上,波兰与德国在工业和动员能力又有相当的差距,德国陆军许多单位装备的武器虽然与波军素质相差不大,但数量上是数倍之多,坦克约为后者的3倍(有将后者与坦克性能颇有差距的迷你坦克算进去)、兵力亦为1.5倍(加之波军动员效率低,部队被打散而无法集中,而德军机动力充足,可以适时抽调集结)等,一定程度上,数量优势弥补了德军步兵在二战初期低素质的表现,在波兰战役的许多例子中可以看出,德军步兵的成功乃因于他们可不断遂行攻击的火力之充足。动员上,波兰最高统帅部除了受制于外交政策,本身也误判了德军的动员速度,导致后者发起攻击后,波军还乐观地认为德军并未动员完成。
外交政策亦为波兰的一大失误,波兰同时拒绝与其接壤的两个陆上强权国家的同盟邀请,反而去与相隔遥远的西方国家结盟,后来军事计划也变得过分倚赖西方盟国的协助,以至于在许多行动上欠缺独立作战之能力,如布楚拉战役即是在撤退等待西方的援助与自行发动战略打击间徘徊。西方国家长时间遂行其绥靖以及“祸水东引”的政策,一方面希望遏止希特勒的侵略行动,另一方面又希望德国与苏联交战,但没有想到两个完全对立的敌人会跳脱意识形态签订颇有同盟性质的条约。当战争爆发后,西方盟国也未直接发动攻势,英法两国领导人认为战事仍有婉转空间,进而制止了波军的动员工作,甚至部分波兰政治家也错判希特勒的目标仅限于但泽与走廊地区。英法两国陆上军队按兵不动,甚至连空军都未派往波兰或是用来攻击德国本土,最终使得德军主力能充份地集中,进行理想中的单线战争,而不会重蹈1914年德意志帝国军队兵临巴黎城下时,受因于东线而赶紧抽调兵力、导致马恩河战役失败的覆辙。当波兰最高统帅部忙于对应德国的入侵时,原先潜在的敌人—苏联也加入战局,使得尝试于东部腹地重组战线的波军丧失了最后的希望,波兰最高统帅部也认知到战败的事实。
Ⅷ 二战德国闪击波兰,为何会在但泽打响第一枪呢
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独立,但当时波兰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为了制衡德国,在德国本部和东普鲁士之间划出了一条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走廊。这条走廊被称为波兰走廊或但泽走廊,宽40公里。波兰走廊上没有像样的城市,因此盟国将但泽自由城的关税移交给了波兰。事实上,波兰也可以利用但泽自由城进行进出口贸易。
二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德国没有通过适当的渠道解决领土问题。尽管德国有机会夺回但泽,成为西欧最大的强国,但德国人没有及时停下脚步,最终失去了德国当时想要争取的一切。到目前为止,但泽地区一直被波兰人牢牢控制,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曾经为了但泽这片土地几乎到亡国灭种地步边缘。
Ⅸ 德国闪电战波兰用了多长时间
“德国闪击波兰仅用了28天。 1939年9月1日04:45,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德国已经占领波兰。波兰侵略战大致上...”
Ⅹ 二战爆发时,波兰拥兵百万,为何希特勒却先拿它开刀
向东“以剑犁地”是希特勒上台后的对外扩张的策略
在希特勒的对外扩张中,波兰并不是第一站,墙不是一下子垒起来的,脚上的泡也不是一下子全磨出来的,那都是一步步搞出来的。
希特勒上台后,首先撕毁了一战时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看看英法的反应,英法这个时候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就开放手脚了,随后夺取了苏台德地区,并且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
最后希特勒亲自给斯大林联系,在8月23日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制定了共同瓜分波兰的计划。
针对这个协议,很多人都充满疑惑,为何斯大林不与英法合作,反而是与德国合作,原因就在于,英法的态度太过冷漠,只想得好处,而不想出力,相比之下,德国显得更有诚意,至少也让苏联占到了一定的好处。
斯大林站在苏联的立场,给出了更好的解释,如果苏联与英法签订条约,最后德国可能会导向英法,最终对苏联下手,而英法肯定会坐视不管,如果苏德签订条约,英法必然积极投入到遏制德国发展的行动当中。
当然,对于德国来说,有苏联出面夹击,就是波兰拥有百万雄兵,也经不起两大国家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