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为什么德国战机是木制的

为什么德国战机是木制的

发布时间:2022-05-06 19:22:33

Ⅰ 一战时的木制飞机的发动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

一战时的木制飞机的发动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
飞机发动机要求的是高转速,轻量化的发动机,这和汽油机的特征相符合,所以一定是汽油机,绝不会用柴油机!

Ⅱ 德国Me.163战斗机有什么技术特点

1941年春,Me.163两架原型机先后试飞;同年10月2日在5000米高度作最大推力飞行时速度竟达到1003.77千米/时。系人类飞行速度史上首次突破1000千米/时大关。

Me.163由一个全金属制造的水滴形机身和一副木制的前缘后掠约27°的中单翼组成。粗短的机身前圆后尖,前端装一只发电用的小风车。无框式单座座舱盖与机头背部流线浑然一体。

机载乘员1人。动力装置为瓦尔特109-509A-2火箭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为16.66千牛。

翼展9.32米,机长5.70米,机高2.74米。重量3950千克,最大升限为12039米,续航时间为7分30秒。

主要武器为2门20毫米口径机炮。Me.163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击落敌机6架。

Ⅲ 发明飞机有哪些故事用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做飞机对人类生活有何帮助

自从莱特兄弟1903年第一次进行了有动力的飞行后,时间仅之过了70多年人类就突破了平流层,进入到了外层空间。时至今日,世界上没有哪个表面能躲过卫星的窥视。达芬奇的梦境和设想成为了现实。

人类是一种好战的生物,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让死神上天仅仅用了八年。而首次真正的空战则只是三年后的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装置相继问世,气球的动力来源得到了解决。于是,人们全面展开了对能飞的气球——飞艇的研究。1852年,法国工程师吉法德进行了研究。同年9月,吉法德进行了首次试飞并获得成功。

其后的多次试验发现软式飞艇存在不少问题,飞艇的气囊不仅难以保持外形的恒定,而且容易破损。于是,有人想法在气囊内固定了一个环形龙骨并获得成功。这就是半硬式飞艇。后来,德国一名飞行爱好者用木质材料为飞艇气囊制作了一个外部支架,将气囊固定在支架内保持外形,从而制成了硬式飞艇。这个改进不但彻底解决了保持气囊外形的难题,而且也利于飞艇的搬运。这种结构逐渐成为以后的标准飞艇样式。

1885年底,德国工程师本茨与戴姆勒联合发明了实用的汽油发动机,使人类拥有了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从此以后,飞行器的发展越来越快。

1898年,德国的齐柏林首次设计和制造出了硬式飞艇。这种飞艇使用结构完整的骨架保持气囊的外形,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因而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1900年,齐柏林驾驶他那庞大的硬式飞艇成功飞越了康斯坦茨湖,引起轰动。1903年,法国的勒博迪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实用的飞艇。这艘飞艇在同年11月12日一次飞行了61公里。

此后,气球与飞艇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在军事和交通运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军事方面,德、法、俄、英等国相继组建了飞艇部队,把飞艇引入了战场。例如在1911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战争中,意大利首次使用了3艘飞艇对土耳其进行侦察和轰炸;1914年8月5日,德国使用品柏林飞艇大规模轰炸法国要塞城市列日;一年以后,德国又出动5艘LZ-38型齐柏林飞艇横跨英吉利海峡轰炸伦敦;炸死7人,炸伤30多人,在英国人中造成了"齐柏林"大恐慌。在运输方面,德国于1910年6月28日在法兰克福与杜塞尔多夫之间建立了一条定期飞艇空中航线。在这条航线上飞行的是LZ-7型齐柏林飞艇,它可载24名旅客和12名空勤人员,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70多公里。1912年,一艘齐柏林飞艇还用20天的时间实现了人类首次环球飞行。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有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260米距离。新闻界对莱特兄弟的突破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但这一成功并未引起美国政府及公众的重视和承认。欧洲国家对此则干脆表示难以置信。在莱特兄弟飞行成功9天以后,兰利研制的一架飞机在试飞中失事,这一事件更加影响了飞机的推广。美国人普遍对研制飞机的行为进行了攻击,认为这太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莱特兄弟对几年努力的心血得不到承认备感失望,甚至一度想与飞机告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莱特兄弟决心把研制工作继续下去。他们坚信,迟早有一天他们的成果会得到公正的评价。为了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批评,莱特兄弟将研制工作转为秘密进行。1905年,他们制造出了一架能够在空中停留半个多小时的飞机。莱特兄弟打算把飞机赠送给美国政府,但当局仍然对他们的成就不加理睬。心灰意冷的莱特兄弟在万般无奈中只好暂时中止了对飞机的研究。

在莱特兄弟的成就促进下,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飞行事业在1909年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一年的8月,法国兰斯主办了一次盛大的飞行集会,欧洲的飞行员们相继创造了多种飞行记录。然而,给世界带来强烈震撼的还要数法国飞行员路易·布莱里奥。他驾驶一架飞机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降落到了大不列颠国土上。这个事件不仅给世界公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使英国人大为吃惊:他们意识到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危险。飞机的发展使他们预感到单纯凭借海上防御力量今后已不可能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了。

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军事当局认识到了航空气在军事领域里的发展前景,欧洲的各个强国开始搜罗各种各样的飞机以供陆军使用。不过,这时的飞机还主要用于侦察,飞机的研制工作大多也由私人进行,因而进展相当缓慢。在德国,人们的兴趣还主要集中在体积庞大的齐柏林飞艇上,因为此前公众的捐款使齐柏林得以继续以飞艇先驱者的身份从事研制工作,并最终向德国人证明了这种飞艇的实用价值。在另外两个航空大国法国和英国,飞机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是,军人们已经急不可待地要把这件新式武器用于战争了。尽管飞机此时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还经常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但职业本身就充满危险的军人却顾及不了那么多。于是,飞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露面了。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航空兵还处于相当幼稚的时期,但是,飞机已经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它的非凡作用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飞机上的武器装备也逐渐由手枪、手榴弹发展成为机枪、炸弹。其后的战争实践证明,飞机的参战使战争的整个作战样式、战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类的残杀也从地上海上一下子飞到了空中。

1914年8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在当时是一种令人无法预料的新型战争:庞大的军队、密集的士兵、彼此相隔数码对峙几月甚至几年的战线……战前人们谁也不会料到飞机会在这次战争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事实却向人们证明:空中作战的许多样式是在这场战争中播下的种子,从此以后,空中作战思想就开始萦绕在世人的脑海中,并进而改变了整个战争的面貌。

几百年以来,骑兵一直把自己视为陆军的眼睛,因为它可以搜索敌人,并将敌情报告给司令部。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却使骑兵受到了"威胁",因为一架飞机在几百英尺的高空可以完成同样的侦察任务,而且飞行员在几分钟内即可将获得的情报送交司令部。

侦察是飞机在军事上的第一个应用领域,也是飞机在大战初期的核心任务。1914年9月3日,法国的一架侦察机发现德军已经不再绕着巴黎的西郊向前疾进,而是向东直插这座城市的内部,从而将他们的右翼暴露于外。这一情报使法军掌握了德军的弱点。法军抓住时机,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战役,阻止住了德军的进攻,扭转了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最早飞机上没有安装武器,只是侦查用。你飞过来,我也飞过去,见了面还很有绅士风度的打个招呼挥挥手。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空战的时代到来了。

人类史上首次空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飞行员安德烈驾驶一架双翼飞机飞往比利时列日一带执行侦察任务;与此同时,德国飞行员汉斯也正驾驶飞机前往马恩河岸执行同样的任务。两机在空中迎面相遇,汉斯按照飞行员的规矩绅士般地向对方挥手致意,但安德烈可不吃这一套,反而嘲笑地向他伸出小指头。这一污辱性的动作令汉斯怒火中烧。

报复心促使汉斯立刻调转机头向安德烈扑去,安德烈也不示弱,驾驶战鹰往回盘旋,并再次向汉斯晃动一个小指头。岂有此理!汉斯拔枪射击,安德烈也举枪还击,两人在空中就斗在一起。然而两人却弹弹虚发,谁也没法将对方置于死地,很快便兴味索然。于是两人干脆挥手告别,各干各的活去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空战便这样草草收场了。

但是,两个人在空中的这番斗气却让军事家们茅塞顿开。汉斯回营后一通诉苦,令德国人大为激动,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架武装战斗机由此诞生了

1914年10月5日,法军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机械员兼观察员路易·凯诺中士驾驶一架瓦赞飞机在己方阵地上空巡逻。这种飞机结构紧凑,有两个座位,采用推进式发动机。观察员位于靴形短舱的前部,操纵一挺0.303英寸口径的能活动的刘易斯式轻机枪。刘易斯式轻机枪是当时最先进的机上机枪之一。这种机枪是美国人艾萨克·刘易斯上校于20世纪初设计的一种轻型气冷式武器,它有一个内装47—90发子弹的鼓形弹匣,插在机匣顶部。拆掉枪筒套筒以后,机枪的重量便减轻许多,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机载武器。凯诺中士把这挺机枪架在机头上,机枪的底座是活动的。他摆弄着这挺机枪,怀疑它是否真的有效,很想有个机会试一试。正当他手痒难捺之际,一架倒霉的德国阿维亚蒂克双座侦察机闯入了他的视野。弗朗茨驾机冲了过去,德机并未急着逃跑,因为飞行员没看到那挺可怕的机枪。当两机距离接近时,可怕的机枪吐出了"火舌",惊慌失措的德机一会儿工夫就被击中坠毁。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用机枪进行的空战,空中追逐与歼击的时代由此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还被广泛运用于空地协同作战。在1917年11月20日进行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派出了1000余架飞机参战。这些飞机以低空盘旋的噪音来掩盖坦克开进的隆隆声,以对地轰炸和机枪扫射来支援地面部队的行动,这些飞机还轰炸了德军的炮兵和指挥部。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英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俘敌8000余人,缴获火炮100余门。11月30日,德军在10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实施反击,收复了失地,俘敌9000余人,缴获坦克100辆,火炮148门。这次战役是坦克、飞机、步兵、炮兵的首次协同作战,为协同战役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航空兵的低空强击战术也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德国人在飞机配合陆军作战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他们专门生产了有装甲的J级飞机和轻型CL级飞机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德国的J级"容克"式飞机是现代强击机的雏形,它的机身全部用铝合金制造,飞机腹部装有下射机枪,座舱周围装有5毫米厚的钢板。飞机携带有集束手榴弹和手抛轻型炸弹,可有效地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德国还在1918年1月26日颁布的《阵地战中的进攻》细则中明确了航空兵在诸兵种协同作战中的具体运用办法。1918年3月21日,德国航空兵在皮卡迪进攻战斗中实施了这一细则。侦察航空兵首先期飞,进行战场监视和收集情报,使指挥部随时掌握突击进程;歼击航空兵掌握"制空权";强击航空兵随即投入战斗,对敌步兵和炮兵实施猛烈扫射。第二天,德军步兵又在30架强击机支援下,粉碎了英军第50师和61师的抵抗。第三天,德国强击航空兵有效地阻止了英军第5集团军预备队的开进,并袭击了撤退的英军部队和辎重队。这次战役,积累了丰富的在协同作战中使用航空兵的经验。

1914年8月,英国皇家海军改装了3艘水上飞机母舰,每艘可搭载3架水上飞机。1914年11月,皇家海军决定用这3艘水上飞机母舰从海上对库克斯港以南的一座齐柏林飞艇库发动一次袭击。这将是真正的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将从海上的母舰上起飞,攻击远远超出任何陆基飞机作战半径的目标。

12月24日17时,由3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0艘潜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从哈里奇出发了。在夜幕的掩护下,舰队于凌晨4时30分顺利通过了北海,6时整到达了弗里西亚群岛旺格奥格以北40海里的预定位置。

Ⅳ 二战有木头做的战斗机吗

拉格-1(LaGG-1)是苏联拉沃奇金设计局设计的第一种战斗机,该设计局原本祇是一家木制家俱厂,但由于俱备木材加工技术而当时苏联飞机仍普遍采用木制,故被改组成飞机设计局
当时格契奇金设计局有拉沃奇金,戈尔布诺夫和古德科夫三名飞机工程师,拉格-1正是他们三人联手设计的,所以,其名称都加上了他们的名字(LaGG)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全长:8.81米
翼展:9.8米
全高:4.4米
空重:2,478公斤
载重:2,968公斤
最快速度:606公里/小时
航程:556公里
升限:9,600米
发动机:一具水冷式M-105发动机(1,100匹马力)
武装:1支20毫米口径ShVAK机炮+2支7.62毫米口径ShKAS机枪
设计特点和实战简史
拉格-1全机主要为木制,机翼为木质两段式结构,操纵翼面为金属骨架再披上帆布,蒙皮为产自西伯利亚的桦木胶合板,油箱充入惰性气体以求安全,武装为机头两支7.62毫米口径ShKAS机枪和螺旋桨罩的一支20毫米口径ShVAK机炮,拉格-1于1940年开始生产但仍来不及参与该年冬天和芬兰的冬季战争,而在服役后被飞行员抱怨机动性和爬升率皆不理想,故之后改为生产其改良型拉格-3战斗机,在德苏战争开始时仍有两个航空队使用拉格-1

Ⅳ 飞机的原型是怎么来的

英国人皮尔彻是李林塔尔兄弟的得意门生,他继承了老师奥图的事业,驾驶着一架安装了降落用车轮的滑翔机,滑翔了250米的距离,成功地飞越山谷。同时,他还制成了带发动机的飞机,但是在1899年进行的一次试验中由于发生事故,他不幸遇难。

李林塔尔兄弟的另外一位弟子赫林刻苦地研究滑翔机,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美国的滑翔机研究家夏纽特邀请到美国进行合作研究。在奥图逝世的当年,他们首次制成的滑翔机在密执安湖畔顺利起飞。这架滑翔机和李林塔尔设计的滑翔机样式相同,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制成了带有上下复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滑翔机。这种样式成了后来飞机的原型。

滑翔机的黄金时代出现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制造大型飞机,德国人便充分利用自己在运动学和空气动力学研究上的优势,大力发展滑翔机,使滑翔机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从1928年到1929年,他们开始利用积云和上升气流,拉长了在空中滑翔的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建立了利用大型滑翔机运载士兵和物资的特种部队,一时间相当活跃。

吉法尔的飞艇沿用了热气球的结构形式,在飞艇技术上采用所谓“软式结构”,即采用一个气囊,内部充入轻于空气的气体,使之达到一定压力,这样气囊就可以产生一定的浮力,同时保持一定的形状。这种软式结构保留了气球结构简单性的优点,但承担重量的能力很有限。

Ⅵ 德国Me.163战斗机有哪些动力装置

德国Me.163战斗机:是世界上第架也是惟一的一种火箭动力飞机是德国的梅塞施米特公司研制的Me.163战斗机。1941年春,Me.163两架原型机先后试飞;同年10月2日在5000米高度作最大推力飞行时速度竟达到1003.77千米/时。系人类飞行速度史上首次突破1000千米/时大关。

Me.163由一个全金属制造的水滴形机身和一副木制的前缘后掠约27°的中单翼组成。粗短的机身前圆后尖,前端装一只发电用的小风车。无框式单座座舱盖与机头背部流线浑然一体。

机载乘员1人。动力装置为瓦尔特109-509A-2火箭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为16.66千牛。

翼展9.32米,机长5.70米,机高2.74米。重量3950千克,最大升限为12039米,续航时间为7分30秒。

Ⅶ 一战二战时的飞机是什么材质,很容易生产吗

一战飞机的机身都是木头拼接起来的,大多数飞机你去看,都有“线”连起来,那是钢丝,不是无线电天线,是用来固定飞机结构的。打飞机的时候一旦钢丝被打断,那么飞机就散架了。
一战期间法国飞机生产了51000架、英国共生产55000架、德国生产了50000架,英国在停战前每月能生产3500架,德国差不多2000架。当时候工业生产水平普遍不高,能够保证这个产量也不容易了。
二战的飞机主要是金属蒙皮了,当然材料为铝最好。向苏联铝工业基础不佳只能用木头,但是像伊尔-2这样的飞机内置了装甲板。同样还有英国的蚊式轰炸机。
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飞机30万架、其中4发飞机36000架、双发36000架,英国生产12.5万架,苏联生产8万架,德国10万架,日本6万5千架。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飞机不是很困难,特别在美国。发动机-机身-配套件生产链完整,不受外界干扰,很容易获得高产量……

Ⅷ 被德军称为 黑死神 的是什么飞机

苏联的IL-2强击机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有一种令法西斯闻风丧胆、被德军称为“黑死神” 的对地攻击机——伊尔-2强击机。这种强击机对敌方地面目标特别是坦克具有强大的突击力,在战斗中取得了非凡的战绩。

伊尔-2强击机是二战期间苏军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单翼单发双座机。该机于1939年底首次试飞,但军方认为它的速度、航程和装甲都显得不足,要求将这种双座机改为单座机。在进一步改进时,伊尔-2的水冷失AM-35发动机换装了功率更大的1600马力的AM-38发动机;取消了后部的通用机枪舱;飞行员背部防护装甲厚度也从7毫米增加到12.7毫米。武器装备也有所加强,机翼上安装的4挺7.62毫米机枪中有2挺改为20毫米的航炮,机翼上挂载了8枚当时最先进的火箭,既可对空又可对地发射,还可挂500千克的炸弹。

这种单座的伊尔-2强击机在试飞时最大速度达470千米/小时,但在实战中效果不理想,容易遭到地面火力的攻击,而且一个飞行员精力不够用,难以胜任飞行和攻击的双重任务,因此,后来又不得不再次该成双座机。
双座机的伊尔-2强击机具有较强的生存力,各种性能协调,武器也得进一步的改进,其用途以攻击坦克为主,本身就是一种“飞行坦克。设计师伊留申从以往的强击机被击落的教训中的结论,必须首先保护好飞行员和油箱等关键部位,因此决定对飞行座舱、油箱和发动机等部位提高装甲的厚度。伊尔—2强击机的后机身是木制的,机翼和尾翼是硬铝材料制的,而机身则是钢质材料。

改进后的伊尔-2M-3强击机速度为420千米/小时,航程超过750千米,武器有:2门23毫米航炮,2挺7.62毫米机枪,4枚82毫米和132毫米火箭弹,弹舱和翼下可挂载400~600千克炸弹。自卫武器是后座的1挺12.7毫米机枪。 伊尔-2强击机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3万6千多架,是二战中生最多的飞机,它占整个苏联飞机总产量的1/3,其中大多数双座机。从1942年下半年起苏军强击航空兵部队开始采用伊尔—2强击机。它的后部自卫机枪有效地阻止了敌机从后侧方的攻击,生存率提高了30%。

伊尔-2强击机由于涂迷彩色,在进行超低空攻击时,上空的敌机难以发现它,而它厚实装甲又能很好地抵抗地面高射机枪的射击。伊尔-2强击机常常采用这种战术:以4机编队在高度800米进行巡逻飞行一旦发现地面目标,立即解散,轮番对目标实施俯冲攻击,使用火箭、航炮或机枪对坦克装车进行射击,效果非常出色。加之它在低空俯冲时刺耳的呼啸声,给敌军极大的心理震撼。
1943年夏季,在改变苏德战场局势库尔斯克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伊尔-2改装了2门37毫米航炮,并加装了反坦克炸弹。7月7日,苏军伊尔-2强击机机群对正在突围的德军坦克集群进行了猛烈的突击,20分钟就击毁了坦克70余辆,在对另一坦克集群突击中,2个多小时击毁敌坦克270多辆,为地面部队的进攻做出了巨大贡献。
求采纳

Ⅸ 战斗机来历

战斗机又称歼击机,旧称驱逐机。其特点是机动性好、速度快,空中战斗力强。它们首要任务是与敌战斗机进行空战,夺取空中优势(制空权),其次拦截敌方轰炸机、攻击机和巡航导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14年10月5日,法国飞行员约瑟夫·弗朗茨和路易·凯诺驾驶瓦赞式双翼飞机从前线侦察归来,途中遭遇德军飞机,法机上安有哈奇开斯机枪,而德机上只有一枝来复步枪。凯诺用机枪击中德机,起火坠落。这是首次飞机与飞机之间的空战,所使用的是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机上的枪械也不是专为空战而设计安装的,使用不方便,所以还不能称为是战斗机,法国于1915年初制造的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装有一挺霍奇斯基步兵用机枪,并装有一种由雷蒙·索尔尼埃发明的叫作偏转片的装置。这个装置可使沿飞机纵轴安装的机枪射出的子弹在碰到螺旋桨叶时会被偏转过去。正是偏转片系统使莫拉纳—索尔尼埃L型飞机真正具有了空战的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战斗机。法国的罗朗·加罗斯于1915年4月1日驾驶该机对准一架德军飞机飞去,一举将其击落。几天内,加罗斯就取得了击落敌机5架的战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尖子飞行员”。但加罗斯4月18日因飞机故障而降落在德军占领区,他本人被俘,偏转片系统的秘密也被德国人获得。为德国工作的荷兰设计师安东尼·福克对其进行仿制和改进,研制出了断续器系统。使机枪能够通过隙进行射击,而不会击中桨叶。使用这种系统的第一种战斗机是福克E3型战斗机,此后这种射击众多战斗机所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斗机大多是木结构、外包布蒙皮的双翼机,起落是固定的,不策收放,最高飞行时速仅有200公里左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战斗机发展为单翼全金属结构,飞行时起落架可收起,以减少阻力,机内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飞行时速 也提高到600—700多公里。(图)(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多,战功卓着的雅克-9型竟是木制结构)

喷气式战斗机——世界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由德国于1939年首先研制出的。安装有德国的科学家冯·奥亨研制的喷气发动机的He—178型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该机于1939年8月27日首次试飞。最早投入批量生产并转变被部队的喷气式战斗机是英国的‘流星“式战斗机和德国的梅塞施密特ME-262型战斗机。Me-262首次试飞在11942年7月18日,时速达850公里,这比当时所有活塞式战斗机要快得多。1943年11月,希特勒观看了这种飞机表演后说: “我们总算有了可以用于闪电作战的轰炸机了!”而坚决不同意将其作为战斗机使用。直到1944年秋天,Me—262才得以作为战斗机投入使用。尽管Me-262取得了辉煌的战线,但它已不策挽回纳粹德国的败局了。

超音速战斗机——由美国北美航空公司于1949年研制成功的F—100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超音速平飞能力的战斗机,最高时速为音速的1.3倍。此后,苏联米格—19战斗机也在1953年的试飞中突破音障,最高时速为音速的1.36倍。60年代,美、苏、法等国又研制了最大的时速为音速2倍以上的战斗机。(图)(苏联的米格-1550年代初世界上最 成功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在朝鲜战争中有突出表现)

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世界上第一种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是由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于1966年研制成功的 “鹞式”战斗机,该机从1957年开始研制,机上装有一台 “飞马”型涡轮风扇喷气式发动机,两结喷口对称置于在两侧,喷口可转向后,飞机向前飞,喷口向下,喷气产生升力,使飞机策垂直,短距离起飞和在空中悬停。这种飞机甚至可在空中实现向后和横向的移动,具有极高的机动灵活性。 “鹞”式飞机可大大减少对跑道的依赖,提高作战部置的灵活性。在1982年发生的英国—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舰载的 “海鹞”式战斗机面对数量比自己多一倍、速度比自己快一倍的阿空军法制 “幻影”III型战斗机,依靠优异的机动性能,在空战中取得了12 :0的战线。
(图)(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用来与米格-15相对抗的F-86型喷气式战斗机)

变后掠翼战斗机——世界上第一种变后掠翼战斗机是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65年研制成功的F—111。亚音速和超音速飞机大部分采用大后掠角的机翼,这种机翼和平直机翼相比,更有利于高速飞行,但低速飞行性能不好,转变半径大,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比较长。于是,有人开始研究能在飞行时改变机翼的后掠角度的飞机,着陆和低空飞行时呈平直翼型,在高速飞行时呈后掠翼或三角翼型,较好地解决飞机低速和高速飞行性能的矛盾。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已进行了这项研究。美国战胜并占领德国后,在此基础上于1948年开始变后掠翼飞机的技术试验。F—111就运用了上述技术成果。此后,苏联的米格—23战斗机、美国的F—14战斗机和英国、德国、意大利联合研制的 “旋风”式战斗机也采用了变后掠翼技术。

截击机——截击机是战斗机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有快速反应能力,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在接到警报后能立即起飞,迅速爬升、加速飞临指定空域。由于被截击对象(如轰炸机、侦察机等)机动能力不强,并且为及时发现和准确击落目标,现代截击机装有复杂的截击雷达,配备威力较大的空对空导弹,因此专用截击机一般比较笨重,格斗性能较差。

在早期,截击任务是由普通战斗机来完成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夜间截击轰炸机,1941年8月德国在原先的双发动机的重型 战斗机Me—110和双发动机的轰炸机Ju—88上安装截击雷达,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夜间截击机。

50年代后的截击机强调要飞得快、飞得高,武器以空对空导弹为主,有的甚至取消了机炮。70年代后,在新一代战斗机上都装有先进的雷达和引导设备,其速度、加速性、机动武器威力也远远超过笨重的截击机,能更好地执行截击任务,所以各国如今已不再发展新的专用截击机。(图)(俄罗斯的米格-29高机动性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 “隐身”战斗机并不是肉眼看不见的飞机,而是在飞机的外形、涂料等方面作了特殊处理,使用于对空警戒的雷达、红外等现代探测装置难以发现的飞机,这种战斗机可隐蔽接近敌人,达到出其不意攻击敌机的目的。目前许多先进的战斗机已采用了一些抑制雷达波反射和自身红外波辐射的技术,实现了部分的 “隐身”效果,而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隐身战斗机是美国目前正在研制的F—22型战斗机,它将在下个世纪初装备美国空军。

Ⅹ 二战中英国用木头做的飞机,为何能打得德军损失惨重

蚊式轰炸机是二战中英国人使用的机型,当时也是一架罕见的木制飞机。由于其出色的战斗性能和抗打击能力,它被称为木制奇迹,就连德国人对这种飞机都很赞赏,因为很多德国人在二战中就是死于这种飞机的轰炸下。
二战中英国用木头做的飞机,为何能打得德军损失惨重?

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年,日本公司研究出了这种飞机,在是能够安装两个1280马力发动机,可搭载450千克炸弹,最高时速为639公里/小时,巡航速度为526公里/小时,这是一架高速轻型侦察轰炸机,最大航程为2380公里。

最辉煌的战斗是1944年在监狱中救出了盟军囚犯,首先用纹式轰炸机在监狱墙上炸了一个大洞,同时在地面抵抗成员的协助下把德国军营也炸了 ,大多数囚犯被救出。除这些行动外,这种用木头做的轰炸机还袭击了V1导弹发射基地还有德国的U型艇。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德国战机是木制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5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