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战德军的步兵装备大家觉得都有哪些
二战德军的步兵装备由:
瓦尔特P38手枪:8发弹匣供弹的一种半自动手枪,口径9毫米,有效射程50米,除了装备德军中下级军官以外,MG-34/42通用机枪射手,也配备了该型手枪,用以防身和自卫,但机枪射手真正用手枪的机会并不多。
毛瑟98K步(狙击)枪:德军栓动步枪,步兵最基本的装备,口径7.92毫米,5发弹仓供弹,有效射程800米,由于射程远、射击精度高、动作非常可靠,装上4-6倍观瞄镜,甚至不用特意改造,就是一把狙击枪,由于德军没有研发专职的狙击枪,因此装上观瞄镜的毛瑟98K步枪,就成了战时德军的狙击枪,给盟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PzB38/39/41反坦克枪:此枪基本参数大同小异,枪长1.615米,枪重16.2公斤,口径7.92毫米,药筒口径13毫米,初速每秒1210米,有效射程500米,只在战争初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盟军新式坦克装甲越来越厚重,此系列枪就被铁拳等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所取代。
Ⅱ 二战中德国那种可以透过螺旋桨射击的机关枪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会射到螺旋桨
同步射击协调器.机枪射击与螺旋桨旋转的同步协调器,是利用利用凸轮系统连接螺旋桨的转轴和机枪的发射装置,从而保证只有当枪口与螺旋桨的叶片不在1条直线上时,枪弹正好从枪口射出来。
这里有比较详细的介绍http://www.2zhan.net/simple/index.php?t5213.html
Ⅲ 二战时期德国的主要用枪(全面 详细)
二战时德国枪械分为手枪,步枪,机枪三类。
勃朗宁手枪:
口径:7.65/9 毫米 ;
弹量:8发 ;
重量:850克 ;
弹速:1200英尺每秒(365米每秒) ;
射程:70米 ;
毛瑟 98k/98 步枪:
二战德国主要步兵制式武器。长距离战斗中最有利。可惜射速缓慢,在近距离战斗吃亏不少。配有刺刀以帮助近距离作战,不过刺刀影响射击的准确率,所以平时要脱下来。也可以装上榴弹发射器。
口径:7.92毫米 ;
弹量:5 发 ;
重量:3.92公克 ;
弹速:755米每秒 ;
射距:800米(437码);
Gewehr 43 :
Gew43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装备的一种半自动步枪。20世纪30年代末期德国开始研制半自动步枪。
口径:7.92毫米
重量:5.03公克 ;
弹量:10发 ;
弹速:776米每秒 ;
射速:20发每分钟,半自动 ;
射程:800米;
Sturmgewehr 44: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称MP44),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首批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突击步枪的始祖。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或连发;
口径:7.92mm;
弹药:7.92×33毫米短弹(Kurz弹);
供弹方式:弹匣;
重量:11.5磅(约5.22公斤);
全枪长:940毫米;
枪管长:419毫米;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枪口动能:1666J;
枪口初速:685米/每秒;
射速:550发/每分;
射程:350~500米;
原产国:德国;
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后期出现试用型夜视瞄具;
Maschinenpistolen 38/40 :
MP40冲锋枪(Maschinenpistole 40),常被称为“施迈瑟冲锋枪”,是一种为方便大量生产而设计,与传统枪械制造观念不同的冲锋枪,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
射速:500发/分钟;
弹药: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枪口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供弹方式:弹匣;
弹匣容量:32发;
全枪长:枪托打开833mm;枪托折叠630mm;
枪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MP38式4.086kg;MP40式4.027kg;
全枪质量(含弹匣):MP38式4.756kg;MP40式4.697kg;
实弹匣质量:670g;
瞄准装置:片状准星;U型缺口式照门;
Maschinengewehr 1934:
MG34(德语:Maschinengewehr 34)是纳粹德国在1934年起采用的弹链供弹式机枪、在1935年开始装备部队,MG34的口径为7.92x57毫米(又名8毫米毛瑟弹)。由于一战后的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所限制而不能制造重型武器,因此MG34在德军中定位为轻重两用机枪。MG34亦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
口径:7.92毫米 ;
重量:12.1公斤(轻型)- 31公斤(中/重型) ;
弹量:50发的子弹链/75发子弹鼓/250发弹盒 ;
弹速:755米每秒钟(全自动或半自动,空气冷却) ;
射速:800-900发每秒 ;
射程:500米;
Maschinengewehr 1942 :
MG42,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即为“机枪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gun”)。MG42为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弹的武器作为开发依据,并且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不过最后是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战争结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生产厂商——德国毛瑟公司;
口径——7.92毫米;
初速——755米/秒;
理论射速——1200-1500发/分;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50发或300发弹链;
容弹量——500发;
全枪长——1219毫米;
枪管长——533毫米;
膛线——4条,右旋;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千克;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毫米枪弹;
有效射程——800米(轻机枪);1000米(重机枪);
注:MG42虽然是MG34的改进版,但是由于它使用了卯冲件组装技术,是第一款使用该技术的机枪,使成本和制造时间大幅减少,开创了机枪制造的新形式,所以单独介绍。
Fallschirmjagergewehr (FG-42):
FG-42自动步枪生产与1942年,被称为“纳粹之鹰的大器”,由于要满足空降作战的要求所以这把枪轻便易携带而且还能连发射击。FG-42自动步枪生产与1942年,被称为“纳粹之鹰的大器”,由于要满足空降作战的要求所以这把枪轻便易携带而且还能连发射击。FG-42自动步枪生产与1942年,被称为“纳粹之鹰的大器”,由于要满足空降作战的要求所以这把枪轻便易携带而且还能连发射击。FG42伞兵步枪(Fallschirmjägergewehr 4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空军专门为伞兵设计的自动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空降作战中,特别是1941年克里特岛战役后,德国空降部队认为装备的轻武器不能满足空降作战的要求。
口径:7.92毫米 ;
重量:4.5公斤 ;
弹量:20发 ;
弹速:762米每秒钟(2500英尺每秒钟) ;
射速:750发每秒钟(半自动或全自动) ;
射程:550米(601.5码);
Mauser C96/M1916 :
毛瑟M1916,在中国成为“盒子炮”,分德造和晋造两种。
口径:7.63/9毫米 ;
重量:1.3公斤 ;
弹量:10/20发 ;
弹速:485米每秒钟(1425-1575英尺每秒钟) ;
射速:半自动 ;
射程:50米 ;
Panzerfaust:
反坦克榴弹发射器(Panzerfaust、Pzf,称作装甲拳或铁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德国制造的,廉价的火药推进无后坐力反坦克榴弹发射器。此武器是一种小型的预装填无后座力炮,而并非是坊间所认为的火箭发射器。它被用来取代先前服役的Faustpatrone,而它众多的型号也一直存在至战争结束。着名的RPG-7被认为参考了装甲拳的部分设计思想。
Panzerfaust 30;
口径--------44mm;
携行状态长--------800mm;
战斗状态长--------1050mm;
战斗总质量--------5.1kg;
配用弹种--------破甲弹;
弹头质量-------3公斤;
弹径--------150mm;
炸药质量--------800g;
初速--------30m/s;
有效射程--------30m;
射速--------单发;
破甲厚度--------200mm;
瞄准装置--------简易弹体瞄准;
注:反装甲火箭筒在现代不属于枪械类,但是在二战时期的德国被划归为“反坦克步枪类”。
Ⅳ 二战德国的制式武器都有什么
着名的德国手枪。
看过兄弟连的人应该知道了,那些美军常常想从德军得到的那种枪
口径:7.65/9 毫米
弹量:8发
重量:850克
弹速:1200英尺每秒(365米每秒)
射速:(无资料,大约每分钟24发吧?)
射程:70米
毛瑟 98k/98 步枪
二战德国主要步兵制式武器。长距离战斗中最有利。可惜射速缓慢,在近距离战斗吃亏不少。配有刺刀以帮助近距离作战,不过刺刀影响射击的准确率(好像是会影响发射时枪里子弹的震荡令到射出来后有偏差),所以平时要脱下来。也可以装上榴弹发射器。
口径:7.92毫米
弹量:5 发
重量:3.92公克
弹速:755米每秒
射速:手动腿壳(在精兵手上大约每分钟10发?)
射距:800米(437码)
Gewehr 41(德文,步枪的意思)
也被称为Kar43。德国参考美军的Garand半自动步枪与苏联的Tokerev SVT-40半自动步枪拥有比手动步枪更强大火力后而决定生产的半自动步枪。德国主要把它当作特种步枪来派发多于普篇的兵种步枪(瞄镜为一证据)。由于后来Stg44的出现另到这步枪的影响性与重要性显得不太重要。
口径:7.92毫米
重量:5.03公克
弹量:10发
弹速:776米每秒
射速:20发每分钟,半自动
射程:800米
Gewehr 43
Gewehr 41的改进版
口径:7.92毫米
重量:4.4公克
弹量:10发
弹速:776米每秒
射速:20发每分钟。半自动
射程:800米
Sturmgewehr 44(Stg44)(德文,意思为“冲锋步枪”)
史上第一支冲锋步枪,又被称为 MP 44。拥有步枪长距离的准确射击能力与冲锋枪近距离的扫射力
口径:7.92
重量:5.22公克
弹量:30发
弹速:685米每秒钟(2055英尺每秒钟)
射速:500-600发每秒(可单发或全自动)
射程:300-500米
Maschinenpistolen 38/40 (德文意为自动手枪)
二战德国最常见的冲锋枪。38与40外形与性能上大致相同所以这里不再多开一项。40使用的材料比38更便宜,因此更适宜大量制做。
口径:9毫米
重量:3.97公克
弹量:32发
弹速:380米每秒(1247英尺每秒)
射速:500发每秒,全自动
射程:100米(110码)
Maschinengewehr 1934(德文意思为机关枪)
二战德国的机关枪,是世界上首种现代普及用途机枪
口径:7.92毫米
重量:12.1公斤(轻型)- 31公斤(中/重型)
弹量:50发的子弹链/75发子弹鼓/250发弹盒
弹速:755米每秒钟(全自动或半自动,空气冷却)
射速:800-900发每秒
射程:500米
Maschinengewehr 1942
二战的机枪之王,盟军士兵最恐惧的武器。不过由于它的射速太快,所以弹管也很快的过热而要替换,往往做成让敌人乘机攻击的时机。
口径:7.92毫米
重量:11.6公斤(轻型)- 32公斤(重型)
弹量:子弹链(50-250不等)
弹速:755米每秒钟(2480英尺每秒钟)
射速:1200-1800发每秒(全自动或单发,空气冷却)
射程:500米
Fallschirmjagergewehr (FG-42)(德文意思为空降部队步枪)
跟Stg44一样都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武器。本来是为了德国的Fallschirmjager空降特种兵所用的。其优良性也是无可口非。不过这枪的后坐力太大,射击时的声音高,制做材料也太贵,所以只做了大概7000支。
口径:7.92毫米
重量:4.5公斤
弹量:20发
弹速:762米每秒钟(2500英尺每秒钟)
射速:750发每秒钟(半自动或全自动)
射程:550米(601.5码)
Mauser C96/M1916
与中国的“盒子炮”等手枪同型号的手枪
口径:7.63/9毫米
重量:1.3公斤
弹量:10/20发
弹速:485米每秒钟(1425-1575英尺每秒钟)
射速:半自动
射程:50米
Panzerfaust(德文意思为装甲拳)
德国的廉价,即用即弃,无后坐力反坦克榴弹炮。
口径:100-105毫米
重量:10公斤
弹量:1发
弹速:30-82米每秒(100-273英尺每秒钟)
射速:一次性使用
射程:30-150米
穿甲力:140-200毫米
Ⅳ 谁帮我介绍介绍2战时德国MG42机枪的情况```
MG42,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即为“机关枪”“(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gun”)。MG42为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弹的武器作为开发依据,并且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不过最后是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战争结束。
早在二战前的西班牙内战已经给了德国军方很多满意的测试结果,MG34通用机枪也是其中之一。然而瑜不掩瑕,MG34表现出对于飞沙走石的敏感程度,以及昂贵的成本价格(不管在工时与材料上),因此德军又获得一款MG34S型,算是一种MG34的“增值版”(incremental improvement)。位于萨克森窦柏恩由保罗·库特·约翰尼斯(Paul Kurt Johannes)创办的“大脚约翰尼斯金属烤漆厂有限公司”(Metall und Lackierwarenfabrik Johannes Großfuß AG)的工程师也开始着手进行MG34的量产方式改良计划,希望能压低量产的压力。
这个改善工程由维纳·古诺博士(Dr. Werner Gruner)负责主导。其实古诺博士擅长的是冲轧制造技术,对于武器的了解并非科班出身,不过凭借丰富的钢材知识,古诺博士在其他技术人员的协助下,整个计划在进行中就蹦出两个新的结果;新款机枪以及新的低廉成本。新款的机枪命名为MG39,但是只有命名是新的,并且不久之后就会被重新异动。外表看不出来,因为工程师认为没有必要再重新作不同的设计,以成本来说。以操作上而言,没有变动就能够让官兵更快适应与使用;最大的差别就是原来MG34的弹鼓给弹方式被放弃了,改为弹性大的弹链给弹方式。其他例如照门从直立式改为滑轨式,还有就是射速提高了。
大脚约翰尼斯金属与服装配备有限公司将MG39的射速提升到每分钟1,500发,并且送往实战测试。1941年完成实战的测试之后,其成果受到德国军方认可,因此MG39于1942年开始进行修改与正式量产,同时就定名为MG42。生产的合约商主要包括“大脚”(Großfuß)、毛瑟、古斯洛夫工厂以及其他的小厂。三年多的时间当中超过400,000挺MG42出厂(17,915挺,1942年;116,725挺,1943年;211,806挺,1944年;61,877挺,1945年),一挺MG42的生产工时其实比MG34还少一半,75个工时左右(如果以三班制生产只要三天又3个小时就有一把全新的MG42出厂);MG34需要150个工时,并且透过冲轧的方式还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因此原来生产MG34需要花费327帝国马克,生产MG42的时候下降到只要250帝国马克(当时美金与帝国马克汇率约为1:4.2)。
MG42充任轻机枪的时候含两脚架总重11.6kg,比MG34轻500g;MG34与MG42的两脚架是共同共用的,不同的是MG42的两脚架除了装置在枪口后方枪管肋架下缘之外,也可以装置在枪身中段机匣下方。这个方便性在于如果射手必须进行俯射时不需要加高自己的位置,增加自己的轮廓。MG42也有自己的三脚架可以用,就是新式的42型辅助三脚架(Lafette 42 tripod),但是重达20.5kg。MG42并没有采用重管设计,所以连续射击时枪管的升温速度很快,不过工程师对于更换枪管的程序也下了功夫,因此有经验的射手3秒就能拉出滚烫的枪管换进新的枪管。
如果要维持MG42正常运作的话最理想的人力编组是六个人一组;机枪伍长一名,射手与副射手共两位,余下三员负责弹药之携行与管理、备份枪管之携行、三脚架之携行、构筑机枪阵地以及杂务。为了保护伍长,射手与副射手加配手枪各一只,余下三名官兵仍然背着毛瑟Kar98k到处跑。不过这么理想的编组仍然经不起现实的挑战,所以事实上MG42机枪伍只有三个人,射手、弹药兵以及观测员。德军倾向将射手的职务安排由资浅的下士(Unteroffizier)担任而非兵员。
MG42平均射速为每分钟1,200发,比英国的维克斯机枪以及美国的M1919机枪射速多一倍(两者仅有600发/每分钟);可以听到“啪”或者是“碰”的冷枪,甚至是“咑咑咑咑……”的连贯机枪声,但是你会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在战场上一直把衣服撕开?”MG42的高射速使的枪声以非常密集的波频传递出去,过于连贯的音源使得个别的枪声无法被区隔,因此在人类的耳中至少听起来像是布匹被撕破的声音,如果德军的射手只扣了一下,哪怕只是一下,就是20发子弹上路飞奔而去。
盟军对于熟悉的布匹撕破声也有自己的定义与看法,因此给予MG42各种混号,例如“希特勒的电锯”;也有的官兵恶毒粗鄙地形容MG42是“希特勒的拉链”(Hitler's zipper;意思指希特勒在拉拉链掏生殖器但是掏不着……);苏联大兵比较朴实,算是文雅地称MG42为“亚麻布剪刀”(“linoleum ripper”);连德国大兵也称它为“希特勒的锯子”("Hitlersäge")或者“骨锯”(Bonesaw)。英国大兵就以MG42材料的制造产地史潘朵为名称之。
德军在1940年发行的手册中明令禁止将标准250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50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简短,以及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问题。由于MG42如此地特殊而骇人(terrifying),美国陆军不得不拍摄制作一段训练影片协助官兵跨越心理巨大的障碍(psychological trauma)来面对上阵之后终究还是躲不掉的MG42
大脚公司的工程师之所以要提高射速的目的其原因来自于战场上并没有闲功夫让官兵将作战当作打猎,官兵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躲避爆炸或者四处横飞的弹头,偶尔,逮到机会在掩体后方一发一发地开火,但是仍然不等于发挥作战的效率。工程师认为优异的武器就是基于官兵的开火时间有限,不如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射速,如此就能提升击中与击毙敌人的机率,以及成功压制敌军进行战术运动;具有这种设计理念同时还包括维克斯K空勤机枪。不过从刃之两面理论来看,射速高的武器必然也有夸张的弹药消耗量,加上枪管寿命一定不久以及容易过热,再再地考验持续长效射击的能力。
MG42就可以牵制一整批敌军,让敌军进退两难。
英美两国的官兵被要求训练面对MG42的时候“要躲好”,但是趁MG42在更换枪管的时候,(熟练的射手可以三秒换好枪管,不熟练的射手要花七秒),突袭夺下MG42的阵地,因此MG42射手佩带手枪。
德军向来将机枪视为一个班,或者一个单位的重心,机枪伍与单位之间有相互的责任;既然MG42的威力是不在话下,当然弹药的消耗也是从来不客气的。MG42负责压制牵制敌人,掩护战友或友军进攻,防卫阵地,以及给予大家士气;MG42周遭的官兵会自然地多带一些弹药以备MG42不时之需。
Ⅵ 二战时德国武器
LZ这个问题范围太大了。
德国陆军最优、武器装备也是陆军最好,就说德国国防陆军的两个经典武器吧。
轻武器的话,最着名的是MG42通用机枪。由毛瑟军工厂生产。
德国陆军的战术是以机枪为核心的,所以德国陆军对机枪尤为重视。但是、根据一战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允许配备重机枪,不过德国人设计出了一款从外型上怎么看都不像重机枪的通用机枪。MG42比它的前身MG34看上去更紧凑,从圆形枪筒变成方形枪筒,采用的是金属冲压技术制造的,这领先了当时其他任何国家。说到MG42的话,最着名的就是它射击时独特的声音。一般的机枪射击声音是“哒哒哒”的,不过MG42的声音却是“嘶——”的,听上去像撕开布匹的声音,因为它的射速太快了。这里有一个常识,机枪的射速在1000发/分以下的时候,人可以听清每一发子弹出膛的声音,但是如果超过1000发/分的时候、人就听不清了。MG42的最高射速可以达到1500发/分,试想、1500÷60,等于25,这1秒钟就可打出25发子弹!如果有人在1秒内不幸中弹,那么这个倒霉鬼肯定瞬间被打成筛子、必死无疑。而在实战中,没有任何一款机枪可以在单独对射中压制MG42。而且MG42含两脚架在内只有11公斤重,射手完全可以单人快速转移阵地。机枪阵地对射有一个常识,即能不能快速转移阵地给予敌方火力压制、是衡量一款机枪优劣的最主要参数。MG42无疑在这一点占据了满分。
重武器、最着名的属虎式坦克了。由斐迪南德·保时捷汽车公司生产。
可以这样说。在当时、如果盟军士兵遇到虎式坦克,那么他们活命的几率会非常渺茫。虎式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初代重型坦克中、集机动性、防御力和打击力最优的佼佼者,美军装甲部队平均要损失十几辆谢尔曼坦克才能打掉一辆虎式坦克。虎式坦克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借鉴苏联T34的经验、用斜面装甲,而是一如既往的使用了直面装甲,加厚了钢板厚度和强度,所以防御性与同类坦克相比并不差。难能可贵的是、一辆满载兵员的虎式坦克重达60吨、它的机动能力竟和一辆重35吨的中型坦克一样,装备的88毫米口径火炮更是让其火力达到巅峰,仅仅一击就会让敌人重伤或者直接报废。虎式坦克在二战一共只生产了1715辆,因为它实在太复杂太耗时耗力,但是虎式坦克却摧毁了盟军超过一万多辆坦克、这是其它同类坦克望尘莫及的。
Ⅶ 二战时德军用的冲锋枪叫什么名
整个二战最具传奇色彩的冲锋枪,当属德国MP38/40
详细来说就是MP38式9毫米冲锋枪是德国埃尔马兵工厂为满足装甲部队和伞兵部队的需要,于1938年生产的,同年部队列装,
取名为MP38式。1939年对MP3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P38/40式。后来,为了简
化加工工艺和降低成本,又对MP38/40式作了几次改进,其改进型分别称为MP40Ⅰ式、
MP40Ⅱ式等系列冲锋枪。在1940-1944年间,共生产了1037400支MP40式冲锋枪。
Ⅷ 二战德军STG44和MP40都是哪些兵种配备的
着名的德国手枪。看过兄弟连的人应该知道了,那些美军常常想从德军得到的那种枪 口径:7.65/9 毫米 弹量:8发 重量:850克 弹速:1200英尺每秒(365米每秒) 射速:(无资料,大约每分钟24发吧?) 射程:70米 毛瑟 98k/98 步枪 二战德国主要步兵制式武器。长距离战斗中最有利。可惜射速缓慢,在近距离战斗吃亏不少。配有刺刀以帮助近距离作战,不过刺刀影响射击的准确率(好像是会影响发射时枪里子弹的震荡令到射出来后有偏差),所以平时要脱下来。也可以装上榴弹发射器。 口径:7.92毫米 弹量:5 发 重量:3.92公克 弹速:755米每秒 射速:手动腿壳(在精兵手上大约每分钟10发?) 射距:800米(437码) Gewehr 41(德文,步枪的意思) 也被称为Kar43。德国参考美军的Garand半自动步枪与苏联的Tokerev SVT-40半自动步枪拥有比手动步枪更强大火力后而决定生产的半自动步枪。德国主要把它当作特种步枪来派发多于普篇的兵种步枪(瞄镜为一证据)。由于后来Stg44的出现另到这步枪的影响性与重要性显得不太重要。 口径:7.92毫米 重量:5.03公克 弹量:10发 弹速:776米每秒 射速:20发每分钟,半自动 射程:800米 Gewehr 43 Gewehr 41的改进版 口径:7.92毫米 重量:4.4公克 弹量:10发 弹速:776米每秒 射速:20发每分钟。半自动 射程:800米 Sturmgewehr 44(Stg44)(德文,意思为“冲锋步枪”) 史上第一支冲锋步枪,又被称为 MP 44。拥有步枪长距离的准确射击能力与冲锋枪近距离的扫射力 口径:7.92 重量:5.22公克 弹量:30发 弹速:685米每秒钟(2055英尺每秒钟) 射速:500-600发每秒(可单发或全自动) 射程:300-500米 Maschinenpistolen 38/40 (德文意为自动手枪) 二战德国最常见的冲锋枪。38与40外形与性能上大致相同所以这里不再多开一项。40使用的材料比38更便宜,因此更适宜大量制做。 口径:9毫米 重量:3.97公克 弹量:32发 弹速:380米每秒(1247英尺每秒) 射速:500发每秒,全自动 射程:100米(110码) Maschinengewehr 1934(德文意思为机关枪) 二战德国的机关枪,是世界上首种现代普及用途机枪 口径:7.92毫米 重量:12.1公斤(轻型)- 31公斤(中/重型) 弹量:50发的子弹链/75发子弹鼓/250发弹盒 弹速:755米每秒钟(全自动或半自动,空气冷却) 射速:800-900发每秒 射程:500米 Maschinengewehr 1942 二战的机枪之王,盟军士兵最恐惧的武器。不过由于它的射速太快,所以弹管也很快的过热而要替换,往往做成让敌人乘机攻击的时机。 口径:7.92毫米 重量:11.6公斤(轻型)- 32公斤(重型) 弹量:子弹链(50-250不等) 弹速:755米每秒钟(2480英尺每秒钟) 射速:1200-1800发每秒(全自动或单发,空气冷却) 射程:500米 Fallschirmjagergewehr (FG-42)(德文意思为空降部队步枪) 跟Stg44一样都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武器。本来是为了德国的Fallschirmjager空降特种兵所用的。其优良性也是无可口非。不过这枪的后坐力太大,射击时的声音高,制做材料也太贵,所以只做了大概7000支。 口径:7.92毫米 重量:4.5公斤 弹量:20发 弹速:762米每秒钟(2500英尺每秒钟) 射速:750发每秒钟(半自动或全自动) 射程:550米(601.5码) Mauser C96/M1916 与中国的“盒子炮”等手枪同型号的手枪 口径:7.63/9毫米 重量:1.3公斤 弹量:10/20发 弹速:485米每秒钟(1425-1575英尺每秒钟) 射速:半自动 射程:50米 Panzerfaust(德文意思为装甲拳) 德国的廉价,即用即弃,无后坐力反坦克榴弹炮。 口径:100-105毫米 重量:10公斤 弹量:1发 弹速:30-82米每秒(100-273英尺每秒钟) 射速:一次性使用 射程:30-150米 穿甲力:140-200毫米
Ⅸ 二战德军机关枪战术
你说的时步兵吧,主要作用在于支援步兵。
机枪地位在500-1000米范围,更远靠步兵自行火炮支援(一号B150毫米野牛自行火炮)
对于机枪,二战各国定位基本一致
德国步兵战术中没有机枪战术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