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与德国,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为什么如此不同
战后清算不同`民族推动力也不同`美国当时态度也有区别`周边地区的情况也不同
1、战后清算德国比日本彻底`日本甚至有战犯后来当首相的`有些战犯因为美国有利用就逃脱了审判`比如731部队的某些人
2、民族性格上差异造成民族内部对清算态度不同`所以自我认识清算的推动力也不同`日本还保留了天皇未审判`这样对日本认识有很大影响
3、美国当时对德国清算态度保持较大压力`而对日本为了保证其占领日本及对当时冷战即将开始的需要`未尽全力`所以保留了天皇`审判战犯也不得力`
4、周边地区情况有异`欧洲对德国保持一定的警惕和压力`使德国即使现在国内右翼纳粹势力也不能相对公开横行`而日本战后由于美国需求`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受各种情况制衡`对日本影响力各有不同`
㈡ 日本和德国对待二战的态度为什么不一样
我来帮您回答吧
本人对二战史和国际关系问题还算有些,完全原创手打,希望您尊重
首先----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并不像阁下从媒体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认罪,德国认罪
实际上,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也不像阁下想象的那般完美
当然,德日两国不同的"声誉"和"作风"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国尽管履行了战争赔款,承认大屠杀问题,审批战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当年德国总理"仅仅"是对犹太人下跪而已----我们都很清楚,二战中德国人造成伤害最多的,死伤最惨的其实是苏联人----苏联人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犹太人
甚至波兰人的死亡数量也和犹太人相当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法国人在二战中死伤极少,纳粹在法国的恶行也并不多(因为他们认为法国人还算高等类民族)
所以,西欧各国都很轻易的原谅了德国(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国人作为对付苏联的桥头堡,德国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装的道路
另外,整个德国知识阶层和官僚阶层基本上在二战中都属于纳粹分子或支持者,所以战后重组政府其实根本无法避免任用这些人----以至于有人讽刺西德政府为"第四帝国"
西德由于坚持东普鲁士属于德国(东普鲁士在二战后被苏联和波兰占据),所以一直无法和东欧集团建立任何合作
到70年代的时候,西欧的经济"黄金时代"结束(60年代末就有这种趋势),而美国也开始提防西欧的实力增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德上层才决定在波兰乃至东欧打开外交突破口,进而摆脱美国的控制,使欧洲的冷战结束.
于是就有了"下跪"事件----可以说,从西方政治架构来讲,这么大的决定绝对是经过整个上层的讨论才能付诸实施的------当然这完全不够,后来西德承诺支持现有的波德边境线,这才勉强让波兰和苏联满意.
而且就南斯拉夫等国战后对德国军事将领的审判强度也可以看出,东欧对德国的态度很不好
目前的情况是,东欧的许多重要优质资产被德国廉价获得,许多超市,加油站之类的玩意都是德国人把持了.东欧人对德国的态度可想而知了.
再说日本
日本不认罪其实和德国当年所关注的类似---涉及领土问题
日本和韩国,中国,俄罗斯均有领土或领海争端,和朝鲜的关系也很不好
认罪有损日本的"强硬"形象,会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实认罪这个动作不难----但是注意,德国认罪的过程不仅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割让了领土的",可以说日本如果认罪的话,在争议领土问题上会落下风
而日本的政客为了拉老兵和其家属的选票,往往要走"极端",各种"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国人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基石,所以美国也不愿意中日韩之间关系走热---出现亚洲集团----美国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来制造矛盾.
美国把日本渗透的很严重,日本高层就有美国间谍----而且至今也查不出来
德国可以认罪的原因在于当时可以获得利益(尽管付出领土代价)
而日本认罪在经济上不会获得多大的利益----东亚的经济竞争和军备竞争的强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的任何地区----不光是向中国认罪的问题,还涉及韩国,朝鲜,甚至俄罗斯的问题
所以日本领导人一向在这个问题上很难做出什么建设性的步伐
当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会跪的
我只想让你明白一点,谁原因没事下跪阿,没人会真心认罪的
㈢ 德国和日本战败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德国是彻底忏悔,日本是承认错误。
因为战后德国上台的政府是当初及其反对纳粹的人士,都是在纳粹监狱里挖出来的,所以对纳粹及其的反感。甚至实行法律,买卖纳粹物品、在公共场合行纳粹举手礼,都将被判刑。德国总理伯兰克在华沙犹太墓地跪倒的世纪一跪,真心的对战争中受难的犹太人感到忏悔。
战后接收日本的是美国,日本上台的是反对对美开战的政要,其中很多人都是主战派,只是不同意对美开战。比如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吉田茂,他就是侵华战争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但是他及其反对对美开战,以至于对美开战前期,辞去了政府的职务在家养老。战后美国人就非常喜欢这种人,重新启用再次出任日本首相。
㈣ 同样是二战中战败的国家,为何日本和德国的认错态度截然不同呢
作为二战之中的两个战败国,德国以及日本在其战后的几十年之内,认错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他们两方,至少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一方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另外一方是让世界人民不齿的。甚至日本曾经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谴责,但是他们义无反顾的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相比较而言,日本对于历史的欲盖弥彰,更加说明了他们过街老鼠的心里。和德国一比较,在这一方面,我还真的瞧不起日本这样的态度,但是他们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毕竟欺骗的是自己的后代,迟早吃亏,大家说对吗?
至于他们认错原因如此截然不同,我觉得和民族的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
㈤ 日本和德国对待二战的态度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做为欧洲最强大国,再鉴于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劣迹,遭到欧洲国家的警惕,各国一致对德施压,同时各国联合起来也具有这个压倒性的实力。反观日本,由于二战前的政府,在美国的庇护下没有得到清算,日本现政府依旧延续着军国主义思想。日本周边都是小国弱国无法压制逼迫日本认罪,在当时唯一的一个能与日本抗衡的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军事却相对落后,日本可以说就是一家独大,言谈举止更是有恃无恐,再加上有美国的支持,这就造成了日本不仅不愿意对亚洲邻国道歉,而东亚小国也不敢发出呐喊,不敢让日本来道歉。泰国当时没有受到日军侵略,再远一点的马来西亚和印尼这些国家实力还算一般,但都与二战没有瓜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它们自然就不会自找麻烦,去让日本认罪。这其中,一直喊着要让日本认罪的国家只有中国和韩国,韩国因为与日本同属一个盟友体系,想压制日本必须经过美国的同意才能实施,所以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它喊喊不见它行动。中国在90年代以后国力与日俱增,现在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日本已经有了惯性思维,习惯性的拒不认罪,拒不服软,为了继续做它东亚老大的头把交椅,要与中国力争,因此不断的从经济和军事上压制中国,力图再次掐断和扼杀中国快速崛起的步伐。
㈥ 二战后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德国的纳粹政府被摧毁,持极端主义的政府人员被清楚,纳粹主义基本被剔除。而日本在美国的庇护下,军国主义得以保留,且美国又帮助日本重建了基础工业,迅速恢复了经济,使得军国主义得以繁衍,所以现在德国低调很多,而日本则是在国际上替美国张牙舞爪。
㈦ 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时期战败国,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认罪态度的反差那么大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1.从国民的意识上看,二战德国的国民意识很强,二战前是德国人民把希特勒min主地选为总理,所以德国民众对于德国二战的暴行普遍都有自责的心理;而日本一直是独裁统治加天皇精神世界垄断,所以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都没有做错什么,都是领导的责任。
2.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失败,虽然在两次战争的初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欧战中各个参战国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军备使得德国在两次战争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二战后还被一分为二。可以说德国的反省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厌战,因为两次大战德国都元气大伤,人民也不愿再为无谓的战争牺牲了。而日本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战败,但很快又被美国扶植起来了,正因为没有持续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日本相对来说并不排斥新的战争。
3.德国是欧洲的大陆国家,与法国、波兰等很多国家直接接壤,如果不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边境冲突将十分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认罪的速度。而日本与中国等国家没有直接的陆地领土衔接,即使不认真认错也不用担心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的边境骚扰活动。
4.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强调责任的担当,他们认为做了错事虽然可耻,但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是可敬的行为。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更强调面子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有没有做错事不要紧,要紧的是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或别人是否认为自己做了错事。所以虽然刚刚改革开放时日本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很多经济援助,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当年侵华的罪恶感,但日本从未公开承认自己在二战做了错事。
5.二战后所面对的形式不同。德国二战后面对两类国家,一是如法国、荷兰比利时这类国家,这些国家都被纳粹德国伤害过,而二战后又与西德同一阵营;二是波兰苏联南斯拉夫,也被纳粹德国伤害过,二战后与东德一个阵营。正是因为德国被一分为二,各自属于不同阵营,所以对于各个国家都有道歉的义务和需要。而日本二战后一直依附于美国,所以对于偷袭珍珠港一直表现出很好的认错态度,但因为日本是美国对抗中国的前沿,日本当然不会对中国道歉。而菲律宾等国家一直闹民族独立,在经济上对美国不利,也不是美日的盟友,所以 日本也一直没有对东南亚的国家道歉。
㈧ 二战之后为什么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截然不同
外部压力
德国:纳粹机器彻底粉碎
日本:军国主义余孽重重
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战胜国对日本和对德国改造的不同导致了目前两国对历史认识的不同。德国是被盟国彻底打败并被肢解后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分别占领和统治的,德国的法西斯国家机器全部被摧毁。虽然由于冷战的开始在1949年形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但新政权已经与过去的法西斯政权没有丝毫的联系,参加政权的人几乎都是过去反对纳粹暴政或遭受纳粹迫害的人。因此,德国能够彻底否定过去的侵略战争,不但严厉地追究法西斯战争罪犯,而且教育自己的国民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德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和痛苦。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墓地下跪的一幕,无声地表达了德国人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反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称道。
但是日本却不是这样。日本是在盟军还未进入日本本土时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其国家机器并未被彻底摧毁。美国进入日本后,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实施间接统治,即通过日本政府来统治日本。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进行战争的国家机构,整肃了一部分战争罪犯,铲除了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但是,不久之后的冷战却使这一进程遭到了破坏。美国为遏制苏联和中国,对日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扶植和复兴日本,反而停止了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清算。最终的结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过去旧政权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重新进入政府,甚至有些人还担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职务。因此,日本不可能对自我进行彻底否定,因为执政的一些人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政治家们还不断地“失言”,否认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实际上就反映了整个日本对历史认识缺乏应有的正确态度。不但如此,战后长期以来,日本在对国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总是试图淡化这段历史,有时甚至歪曲历史。不断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内部因素
德国:否定政府并非否定国家
日本: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
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似乎还可以在德国和日本两个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中发现这种不同。首先,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理性的民族,其哲学思想深厚,善于思辨和反思,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其有足够的自信否定自己的某一段历史,而日本民族却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没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较“辉煌”的历史。在德国,宣扬“法西斯主义”活动根本就是违法;而笔者在日本访问时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团在街头公然集会宣扬“军国主义”,只要不扰乱社会秩序,可以不受惩罚。
其次,两个民族对国家的认识也有不同。德国人认为国家是国民的,政府可以改变,因此否定一届政府并不会因此而否定国家,但日本人却认为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国家是永恒不变的,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天皇一家所谓“万世一系”地流传下来,如果否定了历史,也就否定了整个日本,这样日本就永远难以在国际社会站立起来。
除去这些原因之外,德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也导致了两国的不同。德国身处欧洲,这里的国家不论从历史、文化传统,还是从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都有非常大的同一性和相互融合性。长期以来欧洲统一的思想和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使德国很快融进了欧洲国际社会,德国的发展已经与其他欧洲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德国很容易甩掉历史的包袱,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彻底清算。而日本所处的亚洲地区,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性的特点,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远不能够与欧洲国家相比。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日本在这其中就显得更加孤立。这种状态又进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愿意否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