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德国人不晒被子
我在德国住在德国人家里有一年多的。西方很多人的习惯是晚上不洗澡,早上起来洗澡,(我男朋友也是因为和我在一起才会晚上去洗澡的,不过他早上也要再冲一下,真是怪人)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每周他们都会过来要拆我被罩,枕套拿来洗,每周都开洗衣机大洗一次,原来是他们晚上不洗澡睡在床上哦。洗得这么勤快,不晒也罢了。
那边他们住的是大房子,有足够的地方晒(甚至在采光好的地方)。怎么说呢,也看习惯了,我们这边相比下一般都住得很挤,你看一栋楼(哪怕是好大学的学生宿舍)阳台上晒得乱七八糟,确实影响形象的。不过什么条件说什么话,不晒在阳台晒哪里啊。
⑵ 德国的传统木框架房屋在哪个州比较多,可以详细的介绍下吗
南北的的风格不一样,但巴伐利亚会相对比较多些。
德国的半木框架屋(Holzfachwerk or Fachwerkhaus,又称桁架屋),是从中世纪开始发展的一种传统半木结构建筑,房子以各种纵、横、斜交错的木条组成房屋骨架。
“Fachwerk”是德国旧时常见的民居,这种房屋的骨架是用很多木料作成的木架结构,墙面的木格清晰可见,中间用草泥或砖镶嵌,屋顶为陡峭的双面坡顶。这种房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多数传统木框架建筑是将木框架漆成黑色,墙面除了框架以外的空隙则涂成白色,颜色对比明显,建筑造形简洁朴实。
“Fachwerk”的前身是一种简单的支柱性建筑“Pfostenbauten”。Pfostenbau是将房子的垂直木头支柱埋入地里的建筑,然而这样的建筑方式,一来不能完全支撑屋顶(尤其在沿海地区即使加大了支柱的承载力,依然有些摇晃),二来埋入地底的支柱很容易腐朽,因此,人们转而将柱子底部埋在石块中,来巩固墙壁并且防止房子倾斜!“Fachwerk”即是由此逐渐发展出来的:“Fachwerk”内部的墙壁被嵌以倾斜的柱子和横梁,而这两种结构组织有效地承载整个房子的力量!直到15世纪,人们才想到以门槛“Schwelle”来解决柱子底部和地面衔接的问题,换言之,房子被架高、不与地面直接接触!
由于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影响,“Fachwerk”又有一次新的演变:人们慢慢发展出装饰墙壁的美丽彩绘或阳台!直到16-17世纪间,“Fachwerk”的建筑结构才整个发展到高峰!而不同地区的“Fachwerk”也有些不同:有别于南德充满艺术的彩绘墙面,北德的“Fachwerk”着重在梯形山墙(Giebel)和阳台的发展!由于“Fachwerk”是木造建筑,一来容易毁于祝融之手,二来不受世人重视,所以保存不易!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Fachwerk”,是在Minden(汉诺威南方小镇),整个小镇放眼望去尽是古老的传统建筑!有些老式建筑的大门又小又窄(约160公分左右),原因是中世纪(欧洲的黑暗时期)的德国居民身材较矮小,加上不时流行瘟疫,许多人营养不良,因此当时的德国人较瘦小,跟今日身材高大的德国人截然不同喔!
受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Fachwerk”外观上慢慢花俏起来!有些在外观上彩绘、有些则是有美丽的木制小阳台。半圆状的圆形花饰是最常在Fachwerk见到的装饰图案,也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图,叫做玫瑰花饰“Rosette”,应用在建筑上就是所谓的圆花窗或圆花饰,主要的图形当然就是玫瑰花,饰有许多不同的变化,最原始的是源自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希腊时期的贝壳玫瑰花饰“Muschelrosette”!花饰通常出现在小阳台上或者是木头支柱上,在德国Niedersachen的Goslar、Minden等城,还可以看到不少保存完整的框架建筑,德国有一些地区有集中分布的Fachwerk! 如何从民房来区分穷富呢?其实很简单,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房屋是石结构的,这些石块非常昂贵。如果建筑从上到下都是石头建成,那这家一定是富商,如果只有房屋下部为石结构,那这户就是普通有钱人家。这种房子上层楼往街面突出来,有4个好处:第一,房子要交地税,但只算底层的地皮,这样楼上可宽大一点。第二,顶楼多半是储藏室,粮食货物要用吊车往上拉,楼上层往前盖,东西吊上去时不易碰坏墙。第三,楼上住久了,楼板中部常会向下沉,楼上层往前盖,上面的墙与下面的墙不在一条线上,产生的力量可以防止楼板中间部位往下沉。第四,工匠的房屋空间不大,他们常在门口工作,上面的墙还可以稍稍挡雨,下面泥糊的墙也容易保持干燥。
中古时代救火技术原始,又没有自来水,只能用提桶到喷泉取水灌救,所以一遇火灾,常常整条街都烧光。补救的方法是每栋房子之间留空,有一家房子失火,邻居可在自己房子上淋水阻止火的蔓延。有的两间房子中间的缝留得比较大,1楼有个小房间,这就是两家公用厕所,大小便不用水冲,往下掉到一个坑裏,到一定时候要进缝裏清茅坑,拿去做肥料。由于坑不能盖住,所以夏天臭气熏人,现在城市都有下水道,老房子整修时外表不变,裏面都装抽水马桶。中古时代的人十多天到公共浴室去洗一次澡,或用水盆洗,战后老房子才慢慢加建浴室。
⑶ 阳台上的财位在哪里
财位位置不是特定的,就想你说的阳台上也是会有财位的;那么这个阳台上的财位在哪里呢?
位置一、这个阳台的方位是朝正东或正南方向,而且这个位置的阳台也令人感觉舒适,因为它的位置佳、视野开阔、采光通风好。
位置二、朝南的阳台财位,在风水学上也是极好的。
此外,找到了阳台上的财位,那么这个阳台财位的使用讲究也是有的;一定不能空置,而且也不能使用不当;所以,想要你的阳台财位能为你带来好财运,你最好还是结合你的八字运势定制风水吉祥物摆放在此,为你催旺你的财运运势,增财纳福。这建议你到无相铜炉官网定制无相吉祥招财摆件摆放为好。
⑷ 如何做好一个德式阳台护栏
●什么是德式风格?
有业内人士总结说,较为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大胆而时尚,属于现代简约派。如柏林爱乐整体灰色金属质感的立面上,点缀有橘红与黑色组成的窗户,万科青青的外立面五彩斑斓;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如北京印象的起居室采用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开窗设计——“方窗+竖条窗”,加大了墙面,便于家具的摆放,还十分保温,竖条窗是为了增加采光,可以像门似的开启,室内外自然融合,半人高的护栏提高了安全性,从外立面看又显得新颖而别致。这与我们现在流行的大面积落地玻璃窗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四是注重细节设计,如北京印象的窗台下沿采用特别配置的“披水板”,也是德国住宅所特有的,在混凝土上加了一层不生锈的铝制金属板,能挡住雨水污染墙面;五是由德国设计大师担纲设计。如柏林爱乐是设计燕莎对面德国学校的德国GMP事务所设计的第一个住宅小区,北京印象是德国着名建筑大师奥托·施泰德勒设计的。
⑸ 德国人为什么要把花种在阳台上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
德国人养花的特点,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德国战后民生凋敝,城市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借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经济冲上快速道后,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派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了。这种奇特的现象,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看后都惊叹并赞赏不已,但老一辈的德国人都知道,这满目繁盛背后的辛酸与无奈。说到底,深层次讲,是一个倔强民族的社会心理问题。.
⑹ 德国风俗习惯
1、服饰礼仪
德国人在服饰方面不喜欢太过花哨,所有的衣服都非常的注重整洁,如果是穿西装的话一定要系领带。参加宴会或者是去剧院等正式场合的时候,男士多穿深色礼服,女士则穿长裙。在德国的东部地区,如果是已婚人士,出门在外多佩戴金质戒指。
2、相见礼仪
德国人在社交场合和他人会面的时候基本上行握手礼。如果是遇到熟人、朋友或者是家人的话,通常是行拥抱礼。和客人交流的时候,更喜欢称呼对方的头衔,但是大多数德国人不喜欢别人的恭维。如果你和对方刚认识的话除非他说可以直接称呼其名字,否则不宜直呼其名。
3、仪态礼仪
德国人对于任何事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公开场合注重礼仪,讲究风度。德国女性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朴素,不仅仅体现在衣服打扮上,同时在她们的行为举止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德国人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不会看见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
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很克制,认为这些动作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也是自身缺乏友善和教养的表现。
4、餐饮礼仪
德国人在用餐的时候多注意两个礼节,分别是以右为上合女士优先。德国人在举办宴会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在两个星期之前就要把请帖发出去了,宴请宾客时,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酒杯盘子,在刀叉的使用上有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吃鱼的刀叉是不可以用来吃别的食物的。
5、商务礼仪
德国人对待工作非常的严谨,思考深刻敏锐,拥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只要是约定的时间的话就必须要及时到达,不管是迟到或者是太早到的话都被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⑺ 建筑中阳台一般设置在什么位置
生活阳台应该设置在主卧室内,服务阳台设置在客厅旁。生活阳台以休闲为主,而服务阳台则是以使用归置东西或杂物用。
生活阳台一般指的是观赏和休闲阳台,通常与客厅及卧室相连。北方地区宜设置在南侧,可开敞也可封闭。
服务阳台一般和厨房相连,通常是封闭阳台,很多人将燃气灶、洗衣机储物架等放到服务阳台上。也有开敞阳台,放置中央空调主机、大型热水器储水罐、燃气立管及表等(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及规范)各有不同。少量与餐厅和工人房相连。
⑻ 二战时德国总理府,元首发表演讲时,阳台下的那条街叫什么名
德国总理府位于威廉大街和沃斯大街转角处,正式地址是沃斯大街4号,但是希特勒从面向威廉大街的阳台接见群众。对面的广场被称为威廉广场,
⑼ 德国人从来都不用空调,他们是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的
德国人不开空调肯定有自己的避暑方式,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德国人没有空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国人不开空调并不是不开,而是基本上不用开,用不着德国的地理气候人文都对德国文化有影响,但是最近德国空调普及率正在提高。
五,德国租房率高,安装空调不利于搬家。
六,德国人注重生活,空调噪声大,影响生活质量。
但是,自从18年八月之后,随着德国一阵高温天气的影响,德国开始注重降温,空调普及率有所增加,加之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空调的普及率也是大大增加。国人也应该向德国学习,注重环保多向或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