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盟军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德国境内的

盟军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德国境内的

发布时间:2022-05-10 05:39:48

❶ 二战率先攻入德国境内的是 哪个 国家

是盟军,也就是英美联军。苏军是第一个进入柏林,但大规模进入的是盟军。当时在进行最后战役时,英美与苏的关系已经处于危险边缘,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要在苏之前占领柏林,以为在战后在欧洲组织更多的国家抵制社会主义。所以德国的分裂也由此而来。

❷ 二战中苏军是什么时候反攻至德国境内的

1944年7月攻入波兰,1944年10月16日进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当时东普鲁士是德国领土哦.
具体的时间如下:
1943年12月24 日苏军开始进攻乌克兰
1944年 1月14 日 苏军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转入进攻
1月24日 苏军解放乌克兰第涅伯河右岸地区、西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部分地区
5月9 日苏军解放塞瓦斯托波尔
5月12 日苏军解放克里米亚
6月23-24日苏军在白俄罗斯开始进攻
7月3 日苏军解放明斯克并在东部包围的中央集团军群部分兵力
7月10-10月22日苏军进行利沃夫-散多梅希攻击战
7月29 日苏军强渡维斯瓦河
8月20 日苏军在摩尔达维亚开始进攻
8月31 日苏军进入布加勒斯特
9月5 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
9月14 日苏军在波罗的海转入进攻
10月6 日苏、捷军队进入捷国境
10月20 日苏军和南斯拉夫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
1945年1月17 日苏波军队解放华沙
2月8-24日苏军下西里西亚进攻战
2月10-4月4日苏军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
4月9 日苏军进入哥尼斯堡
4月13 日苏军占领维也纳
4月16 日苏军开始进攻柏林
5月2 日苏军占领柏林

❸ 1945年初盟军和苏军都攻入了德国本土之后的纳粹德国还有没有机会扭转败局谢谢回答。

如果纳粹德国在1943年就把生产机器转到地下,把战争拖延到1946年,并生产出数量足够的新式武器,能不能靠这些新式武器扭转败局,在重创盟军后和同盟国达成和约。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
1946年纳粹德国生产出数量足够的新式武器,开始进入反攻,数量足够的V2、A10导弹射向英国、美国苏联腹地,摧毁同盟国的工业基础。无数盟军飞机被纳粹德国新型的喷气式飞机击落,盟军阵地被纳粹德国的轰炸机无情炸毁。新式坦克组成的铁甲洪流彻底压碎了盟军防线,新型U型潜艇击沉无数盟军商船,切断盟军补给。纳粹德国在重创盟军后和同盟国达成和约。

纳粹德国可能在1944年就研制出核武器,一个给墨索里尼服务的意大利记者,曾说过在1944年10月他受命去波罗的海的鲁根岛观看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实验,一场巨大爆炸后,他曾被要求到地下室静坐几个小时,然后才脱下防护服,以消除死亡射线。
另外一个目击证人是一名德国飞行员,他当时正在波罗的海的鲁根岛附近飞行,他声称在他身后出现一束强光过后,身后冒出一朵7000米高的蘑菇云,然后就发现飞机上的电台就联系不上了。
在1944年10月德国柏林的电话系统曾长时间瘫痪,当时德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电话维修系统,可还是花了60小时电话系统才恢复正常,远超出正常修复时间,这次电话系统曾长时间瘫痪可能就是核实验造成的。
纳粹德国有了足够的新式武器和核武器能不能扭转败局?

❹ 盟军选择1944年登陆欧洲大陆,为什么不是更早或者更晚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为什么以美英为首的盟军会选择此时登陆?早在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大败之后,随着苏军的反攻,德军战败已经无法避免只是时间的问题,为什么此时盟军没有登陆欧洲大陆打击德军而是选择一年之后的1944年6月?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把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视为邪恶国家,只是因为当时有共同的敌人-德国,西方国家才会选择与苏联结盟!早在二战之前,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希望祸水东引,希望德国与苏联打起来,自己坐手渔人之力!这就是着名的绥靖政策!只是后来,德军先进攻西方后进攻苏联,这才使得西方选择与苏联结盟!但是就算二者结盟了,西方还是没有放弃对苏联的敌视。因为苏联的准备不足,德军在进攻初期一路大胜,苏联连连败北。在此时苏联向西方国家要求,希望西方国家在西线发动进攻,减少苏联的压力,但是西方国家都是以准备未充分而拒绝了苏联的要求!此时的西方盟军更多的希望德军与苏联以命相拼,两败俱伤!但是随着苏联军民的奋力拼搏,德军陷入困境,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更是连连撤退!而此时盟军也没有选择登陆欧洲!但是随着苏联反攻的一路高歌,盟军开始坐不住了,开始害怕苏联打败德军之后,顺势攻占其他国家,输出自己的红色革命!于是,以英美为首的盟军开始准备在欧洲大陆登录,并在1944年6月实施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两栖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

盟军登录欧洲-诺曼底登陆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作战

❺ 纳粹德国在1933~1945年势力范围变化

第一部分:内部整顿阶段
1933年:希特勒上台
1934年,埋葬魏玛共和国,建立独裁的“第三帝国”。但此刻德国没什么盟友,意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都对德国很提防。德国军队被严格限制,本土西部的莱茵兰地区不允许驻军。
1935年,德国利用英法想拉拢他的心思,突破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扩充陆军、海军,建立空军。同时,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两国开始靠近。

1936年,希特勒进军莱茵兰地区,彻底打破凡尔赛条约。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条约,又和意大利一起支持西班牙法西斯头目佛朗哥。至此,德国有了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三个盟国。

1937年,希特勒改组德国国防军,完全把持了军权。德意日三国轴心建立(西班牙佛朗哥虽然是德国盟友,并不很热心,这家伙比较狡猾)

第二部分:外交吞并阶段
1938年3月,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奥地利本身是日耳曼人为主,很多人希望和德国合并)。10月,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通过“慕尼黑阴谋”把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苏台德地区吞并。
1939年3月,希特勒吞并大半个捷克斯洛伐克,留下一小块斯洛伐克作为附庸国。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也纷纷向德国靠拢,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第一大势力。

1939年8月,德国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约和瓜分东欧的密约。

第三部分:战争横扫阶段
1939年9月,德国在东线进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德军吞并波兰西部领土(东部领土被苏联吞并)
1940年4月,德国在北线占领丹麦、挪威,瑞典也乖乖给德国当小弟。芬兰也和德国结盟。

1940年6月,德国在西线动手,几个星期灭亡法国,顺带灭掉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几个小国家。法国北部被德军占领,南部的维希法国是德国附庸。至此,整个西欧、北欧完全成为德国势力(包括西班牙和瑞典、芬兰几个友好国家)。但随后试图征服英国时,被英国空军击退。

1941年4月,希特勒出兵东南巴尔干,灭掉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政变,亲德政府被推翻),占领其大部,只留下一个附庸克罗地亚。又帮意大利灭掉希腊。派隆美尔帮意大利在北非痛打英军。东欧其他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都是德国盟友。至此,整个欧洲几乎只剩下英国一个国家是反德的。(苏联名义上也和德国有和约。葡萄牙是德国友好国家。瑞士中立,但其实也配合德国存款。)

1941年6月,希特勒率领一群兄弟(意大利啊,罗马尼亚啊,芬兰啊)进攻苏联,半年挺进100多万平方公里,歼灭苏军几百万。虽然在莫斯科遭到挫折,但整体还是风头很盛。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
1942年上半年,隆美尔在北非大败英军,挺进埃及;日本在太平洋闪电般击溃英、美、荷军,占领大量岛屿;曼施坦因在苏德战场南部歼灭数十万苏军,挺近克里木和斯大林格勒。

此时,法西斯国家势力达到极盛。
欧洲,法西斯阵营及其盟友、友好国家和附庸包括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西班牙、保加利亚、芬兰和维希法国、克罗地亚、斯洛伐克等。
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波兰、丹麦、挪威、南斯拉夫、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多国被占领或吞并。还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
瑞典、葡萄牙、瑞士也在和德意或明或暗地做好朋友。
简单说,整个欧洲除了英国以及缺了一大块的苏联,都可以说算德国的势力。
法西斯阵营还在北非占领了大片领土,地中海也基本变成了法西斯的“内海”。同时德国的潜艇在大西洋上肆虐,击沉大量盟军船只。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不但占领中国大部分城市,还占领英美荷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
但随之法西斯就要挨打了。

第四部分:衰退阶段
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击败日军,开始反攻。
11月蒙哥马利击败隆美尔,盟军在北非反攻。

12月,德军主力在斯大林格勒被围。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德军投降。
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投降,法西斯阵营被从非洲赶走。
1943年7月,盟军攻占意大利西西里岛,法西斯本土开始丢地盘。墨索里尼被政变推翻。虽然希特勒派人救出墨索里尼,占领意大利大部分领土,但法西斯已经陷入了困境。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输给苏军,从此失去进攻力量。
同期,德国的潜艇战也在英美护航舰队打击下失去威力。

第五部分:崩溃阶段
1944年:
东线苏军连续反攻,收复了失地,战线退回到边境线。
南线盟军一步一步推进到意大利,

❻ 德国历史的盟军占领时期

军事占领 参见: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
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后,美、苏、英、法4国于1945年6月5日发表关于管制德国的联合声明,决定4国分区占领德国,并由4国占领军总司令组成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虽然声明强调在占领期间应视德国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各国在自己的占领区内却拥有自行其是的权力,潜伏着分裂的因素。
美英法3国的3个占领区位于德国西部,面积24万多平方公里。西方3国占领区首先进行清除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分子的工作,审判了战争罪犯,解散了一些垄断组织,但保留了按规定应拆除的军事工业设备。
为了使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西方占领国采取了“重建德国”的方针。 1946年12月美英达成协议,合并两国占领区,以促进经济上的统一。1947年1月双占区成立。1948年2月,美英把它扩大为类似国家的实体,成立了联合州议会和行政管理委员会。6月7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签订了《伦敦协议书》,法国同意加入,成立了3占区。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国开始在3占区单独进行货币改革,用新马克代替旧马克。为了发行和监督新的货币,成立德意志联邦银行。艾哈德根据其社会市场经济的设想,取消了管制经济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西方3国的货币改革被苏联视为违反了波茨坦协定,苏联因此也采取相应的货币改革措施。东、西占领区的经济被完全分割开来。 政治分裂 与此同时,政治上的分裂也在加剧。1948年7月1日,西方3国驻德国军事长官在法兰克福召开西占区11个州总理参加的会议,向各州总理散发 3个文件,后被称为“法兰克福”文件,阐明了西占区发展的设想,并为未来西德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范围定下了基本方针。会上还授权各州首脑着手召开立宪会议,制订“基本法”。9月1日,在波恩成立了议会委员会,由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阿登纳任主席。议会委员会根据法兰克福文件精神讨论和制订宪法。
1949年4月,西方3国制订了对西部德国的《占领法规》,规定西德国家成立后,军政府将撤销,代之以由3国文职高级专员组成的高级专员委员会,主管德国对外和安全事务,并对西德议会的一切行动有否决权。在国内问题上,德国政府则可以在盟国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制订立法。5月8日,议会委员会会议结束,制订出临时宪法——基本法。新的国家以议会民主制的面貌出现,国家结构为联邦制,其外交、国防、货币、海关、铁路、航空、邮电等属联邦管理,并给予各州较大的自治权。基本法于1949年5月12日经西方占领区的军事长官批准,又经各州议会通过,于1949年5月23日公布生效。

❼ 二战时期盟军在什么时候登陆诺曼底 盟军有几个国家多少人组成 盟军伤亡多少

战役时间: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战役地点:法国诺曼底
战役海滩: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犹他滩。
行动代号:霸王行动
参战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波兰。
盟军指挥官: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总司令)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陆军)
伯特伦·拉姆齐 (海军)
阿瑟·威廉·特德 (空军)
奥马尔·布拉德利 (美国第1集团军)
米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
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
德军指挥官: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
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
双方兵力:盟军:287万6千人 德军:138万人
伤亡情况: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装备情况: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

具体作战情况:宝剑海滩
宝剑海滩(Sword Beach)紧邻奥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战”(Operation Overlord) 五个抢滩地中,最东边的一个海滩,而法国北部的航运中心康城(Caen),便位于海滩南边9英里处。从宝剑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在抢滩后,很快地便击溃德军轻装步兵的火力,并于午后与先前空降内陆的伞兵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第21师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从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后,盟军才成功击退德军的装甲部队。当天登陆的29,000名英军中,伤亡人数仅有630人。
朱诺海滩
以库赛叶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为中心向两侧伸展的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区,宽约6英里,德军的轻装步兵便部署于海滩沙丘后方的村落中,这样的地形优势对必须穿越沙丘进攻的盟军部队而言,是极大的威胁。登陆作战一开始便极为惨烈,有三分之一的盟军登陆艇惨遭德军的水雷和障碍物摧毁。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很轻易地越过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火力无情的攻击,使得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接近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挺进,并与来自黄金海滩的英军会师。参与裘诺登陆战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
黄金海滩
黄金海滩(Gold Beach)是整个登陆行动的中心点,登陆的时间则比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晚了一个小时。由于涨潮和海相不佳的缘故,盟军无法彻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碍物,这也使得想迅速抢上滩头的英军陷入苦战。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La Riviere)和阿梅尔(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公尺的内陆设置了四门155公厘的重炮,直接瞄准海岸。英军在皇家海军艾杰克斯号(HMS Ajax)的强力炮火轰击下,终于摧毁这四门重炮,压制了德军的防卫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军顺利登陆,并迫使防守的纳粹部队往内陆撤退6英里。英军仅有400名官兵伤亡。
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
然而美国海军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以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结果发现所谓155mm海岸炮居然是电线杆伪装的。没了后顾之忧的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
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开设了指挥所。军长罗杰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犹他海滩
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意义: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❽ 二战盟军攻入德国柏林整个柏林都被毁了

基本上是的。

二战后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战役”,炸毁了东起蒂尔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门子施塔特的整片区域。

随后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盟军的(轰炸)“柏林战役”一共对柏林发起了13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次的轰炸规模在500架以上,摧毁了柏林1/4的市区,四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工、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致使1万多人死亡,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

最后到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开始对柏林发动总攻。苏军在柏林战役初期再次对柏林城实施大规模炮击和轰炸,至战役结束时,柏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❾ 二战时期盟军是哪一年逼近德国本土的

进入德国本土是在1944年9月11日英美联军抵达德国边境,开始了进入德国本土的作战。再此之前,入德国控制区是在1942年11月英美联军北非入登陆。

❿ 二战为什么是苏联红军先攻入了德国首都柏林西线的盟军怎么了

楼主我来给你完美的回答下:
首先从政治上;苏联红军急需雪耻的民意,拿下纳粹的标注柏林是最具象征性的!
其次:从战略上,急速前进扩大影响范围是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为战后摆脱约束和孤立的筹码,并从相应的地域上获取资源,弥补战争中经济遭受的巨大损失!
最后:军事上,美国的核威慑已经成型。而德国也掌握着最全面和最先进的核技术。得到是必须的>
攻入柏林成了其的必然(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块骨头没有人想先开口)
西线盟军;政治上(以英美联军为主,并未承受失去家园的悲情,民意更希望能在小伤亡上获胜)所以以轰炸为主;陆军前进为辅!
战略上:美军拥有强力的经济和技术不会担心战后的弱势地位,拥有一支具有战火经验的军队,磨合各兵种间的配合是最需要的,以此能够更好的确保其霸主的位置(带有训练的目的)
最后,军事上盟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有现,只能利用优势的和数量的火力来压制德军。所以不具备急速前进的能力。
下面是攻克柏林的事迹:1945年春,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入德境。德军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对付苏军。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损失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法西斯德国就此灭亡。

名称: 柏林会战
地点: 柏林
时间: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
参战方: 苏联,德国
结果: 苏联获胜,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参战方兵力: 苏军250万,德军约100万
伤亡情况: 苏军33万,德军48万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崔可夫,凯特尔,魏德林
实际上
进攻柏林的苏军伤亡是66万,德军48万。而且就损失的情形看苏军损失远超德军。以致后期每前进一步都是困难无比的,直到德国投降。被盟军捡了个大便宜
有点像霸王决战秦军主力和精锐,而刘邦轻取战果
美国人看到立即嘉奖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
1945年5月3日,盟军司令蒙哥马利在德国卢内堡接受纳粹德国的投降。苏军拒绝德国的投降后,德国重新进行受降仪式向苏军朱可夫投降
这就是真正的原因!(盟军都同情苏共的士兵)
进攻柏林市区的战况非常惨烈10个苏军只有3个是完好的活着站在柏林首府上!
苏军失去得太多了.

阅读全文

与盟军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德国境内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