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爱之谷在哪里

德国爱之谷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0 20:04:01

㈠ 德国旅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

作为柏林乃至德国象征的勃兰登堡门是游客打卡必去之地;而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南部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或许是最受欢迎的景点;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很多人偏爱阿尔卑斯山周边的景点,例如国王湖;如果您喜欢登山的话,德国最高峰楚格峰及其周边地区值得一游;喜欢古典皇家建筑和园林的可以选择德累斯顿、波茨坦等;喜欢古典音乐的,必然要去拜罗伊特朝圣;喜欢自然风光的,可以在黑森林里漫步;而对于球迷来说,或许慕尼黑又是一个必去之地。

㈡ Leipzig 是德国什么地方

莱比锡
原民主德国中南部的专区。面积4,966平方公里。人口139.2万(1983)。
莱比锡位于德国东部的莱比锡盆地中央,在魏塞埃尔斯特河与普莱塞河的交汇处,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大部为平原,南部属厄尔士山山前地带。气候温和,年降水量超过600毫米。易北河流经东北端,穆尔德河流经中部。工业发达。褐煤开采和加工、化学、重型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加工、印刷、烟草为重要工业部门。西南部以种植小麦、甜菜、饲料、蔬菜为主,东北部种植黑麦、燕麦、马铃薯。乳用畜牧业和养猪业发达。有稠密的铁路和公路网。德国统一后成为萨克森州的一部分。重要城市有莱比锡、阿尔滕堡、德伯尔恩等。
德国中东部城市。属萨克森州。在埃尔斯特河畔,普莱瑟河入口处。人口55.5万(1984)。1015年作为要塞见于记载。1160年建市后迅速发展为商业中心。十八至十九世纪成为文学艺术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中心。陆运、空运枢纽。出版印刷业着称,机械制造(印刷、农业、纺织机械等)、仪器、乐器、造纸、纺织和化学工业亦很发达。设有莱比锡大学(1409年创办)、图书馆、博物馆,莱比锡动物园以繁殖和出口狮子着名。有十二世纪圣托马斯教堂和十六世纪市政厅等古迹。十二世纪即开始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每年两次(春、秋季)在此举行。
德国萨克森州城市。位于莱比锡谷地中央,魏斯埃尔斯特河、普莱瑟河及帕斯河的汇流处,其中魏斯埃尔斯特河流经市内。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约56万 。1015年作为要塞首载于史册。1160年建市。地处欧洲重要商路之上,中世纪起即成为商业中心,20世纪初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染料及橡胶生产兴盛。印刷出版业渊源甚早 ,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书在此问世 ,500 多年来一直是德国印刷出版业中心。市内书店林立,素有书城之称。手套及乐器制造业久负盛名。交通发达,为铁路枢纽。为科学文化名城,设有卡尔·马克思大学及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等学院和萨克森科学院、地理与大地生态学研究所等。拥有各类图书馆 250个 ,其中有欧洲最大的教育图书馆科曼尼斯图书馆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每年春 、秋两季举行。市内德意志哥特式的古建筑保存完好。街道呈环形-辐射状结构。
介绍二
莱比锡 (德语:Leipzig; 索布语/波兰语:Lipzk) 是德国萨克森州最大的城市,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意思是“酸橙树”或“椴树”。歌德称它为“小巴黎”。
在1015年的一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莱比锡城堡”的名字。1165年这里建立了一个市场。这个日期现在被认为城市的建城日,以后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大的商业性集会;1268颁发的特许状,使莱比锡集市更加规范化,成为博览会的雏形。
1409年,莱比锡大学成立,莱比锡开始了成为出版业中心的的发展历程,此后又成为1912年建立的德国国家图书馆的所在地。从1497年起莱比锡被允许开展博览会。150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下诏,规定莱比锡周围15德里的范围内享有集市优先权。从此莱比锡的贸易集市地位日益突出,最终发展成今日世界闻名的博览会之城。莱比锡图书博览会是世界最大的图书交易及博览会之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723年至1750年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工作。
1813年,莱比锡成为拿破仑战争中着名的莱比锡战役(又称“民族战役”)的主战场,拿破仑的军队被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的联军击败。为纪念这次战役100周年,德国于1913年建立了“民族之战纪念碑”(de:Völkerschlachtdenkmal
莱比锡曾经是德国第一条长途铁路的终点站,该铁路建于1838年,从莱比锡到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莱比锡后来成为中欧铁路运中的重要枢纽。莱比锡车站的建筑也享有声誉,现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客运车站。
1863年,斐迪南·拉萨尔在莱比锡成立了德国的第一个工人政党——全德工人联合会(Allgemeiner Deutscher Arbeiterverein)。1920年代,法本化学康采恩在莱比锡附近的洛伊纳(de:Leuna)建立了庞大的化学及石油工业综合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比锡遭到盟军的猛烈轰炸,1945年4月20日被美军第60步兵师占领。
从1952年到1990年,莱比锡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专区的首府。1989年爆发了针对昂纳克政权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德国统一后,莱比锡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居民已超过五十万。
莱比锡是申请主办2012年奥运会的城市之一。
介绍三
莱比锡是德国的着名城市,北距柏林165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
莱比锡街头莱比锡地处中欧交通要道,早在中世纪就是东西方贸易中心。1170年开始出现商业性的集市,这便是莱比锡博览会的前身。15世纪,莱比锡博览会已成为欧洲各国商品交换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览会的大部分设施被毁,商品交流一度停顿。战后在1946年又恢复举办。莱比锡博览会的展室面积共达3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两次:3月份的春季博览会,以工业产品和综合性产品为主;9月份的秋季博览会,重点展出轻工业品和各种消费品。 世界上第一届样品博览会(1895)和第一届技术博览会(1918)就是在莱比锡举行的。
莱比锡还是一个有名的“书城”。早在15世纪初,这里已是德语地区的出版印刷中心。现在,莱比锡已有100多家设备精良的印刷厂,印刷质量举世闻名。在全市60多万居民中,从事印刷业的职工就达二三万人。自1914年以来,莱比锡每年定期举行国际书籍展览会。国际书展在市中心展览大厦举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书商和出版社都云集于此,参加展出。 莱比锡国立图书馆
则收藏着自1914年以来出版的所有德文图书,是一座修筑于公元前825年的城堡。
莱比锡的居民酷爱音乐,差不多都会拉小提琴等乐器。这里是德国音乐会的发源地。
“莱比锡”一词在古斯拉夫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浓郁的菩提树处处可见。每当鲜花盛开季节,满城花香阵阵,沁人心脾。除国际博览会外,城内还有古皇宫、列宁旧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馆、莱比锡动物园等名胜古迹。
介绍四
莱比锡位于德国东部的莱比锡盆地中央,在魏塞埃尔斯特河与普莱塞河的交汇处,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
莱比锡早在1051年就作为要塞见于历史记载。由于地处中欧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东西方的贸易中心,每年的春季举办“工业技术博览会”,秋季举办“消费品博览会”。
在古斯拉夫语中,“莱比锡”一词意为“种有菩提树的地方”。莱比锡的市区和郊外,茂盛的着提树处处可见。每逢菩提花盛开的季节,阵阵花香沁人心脾。城内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如古皇宫、战胜拿破仑纪念碑。巴赫纪念馆、列宁旧居、季米特洛夫博物馆等,还有饲养和繁殖出口狮子的莱比锡动物园。
莱比锡是着名的音乐之城,1743年就建立了德国最早的大型音乐厅。伟大的作曲家巴赫曾在市内的圣托马斯教堂工作,他的《圣乐》和《耶稣受难曲》就是在莱比锡首演的。这里的居民爱好音乐,差不多都会弹奏乐器。
“战胜拿破仑纪念碑”坐落于莱比锡近郊,是莱比锡着名建筑之一,正式名称为“民族大战纪念碑”,是为纪念在大胜拿破仑军队的莱比锡战役中阵亡的联军士兵而建的。碑高91米,全部由大块花岗石砌成,碑的外表饰有巨大的人像浮雕。顺50级石梯盘旋而上,可俯视菜比锡全貌。
季米特洛夫博物馆原为1933年德国法西斯审讯季米特洛夫的莱比锡法庭。这是一座古老的建筑,建于19世纪末,1945年以前,一直是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所在地。博物馆的大厅里设有一座高大的季米特洛夫雕像,馆内阵列着大量有关季米特洛夫的照片和珍贵实物。
作为欧洲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早在14O9年创建的莱比锡大学(1953年改称卡尔·马克思大学),设有世界闻名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等学院。
图书出版业是莱比锡最着名的行业。在莱比锡的大街上犹如置身于书海。人们称莱比锡为“书城”。一年一度的国际书展有近百个国家的书商和出版社参加。菜比锡还拥有大大小小的图书馆25O座,其中莱比锡国立图书馆是规模较大的一座。
莱比锡市中心有一座着名的盲人公园,占地面积6.5公顷。园内景物多为圆形,园中道路用特殊的方法销成,盲人不用手杖,凭双脚便可认路。公园里放置的石头浮雕可以帮助盲人辨别方向。
名胜
莱比锡老市政厅老市政厅(<noinclude>):最初建于1556年,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现存者为战后重建。内部现为莱比锡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德意志图书馆(<noinclude>):建于1913年,收藏自那时以来的全部德文书籍,现藏书超过800万册。
托马斯教堂(<noinclude>):该教堂以巴赫精心培养的托马斯合唱团及巴赫的指挥而闻名。1723年-1750年,巴赫在此担任管风琴师兼合唱指挥。他创作的《马太受难曲》等名曲均在这里首演。
巴赫博物馆(<noinclude>):展品有巴赫的乐谱手稿和当时的乐器。
格拉西博物馆(<noinclude>):也称乐器博物馆,是建于1925-1929年间的装饰艺术风格(<noinclude>)的建筑。含3家博物馆,展品有3000件16到19世纪的乐器。 尼古拉教堂(<noinclude>):是莱比锡最大的教堂。初建于1165年,是罗马式和后期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教堂内椰树状的巨柱和天花板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1989年前民主德国的革命发源于此。
新音乐厅(<noinclude>):着名的莱比锡音乐厅交响乐团就设在这里,1981年落成。
印刷与艺术博物馆(<noinclude>):原为帝国法院裁判所,展品有2700幅油画和750件雕塑。涉及到的作家有伦勃朗、鲁本斯和丢勒等名家。
交通
市内交通有轨电车(Strassenbahn)、公共汽车(Bus)、城郊列车(S-Bahn)等。
经济
莱比锡以机械制造业 展会业 印刷为主。
2002年后,保时捷(Porsche)和宝马(BMW)这2大汽车业巨头将工厂迁入莱比锡。
教育设施
大学
莱比锡大学
莱比锡科技,经济,文化大学

㈢ 谁知道德国乌尔姆这个城市怎么样请介绍详细点 最好有图 谢谢啦

乌尔姆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城市,位于多瑙河畔。它附近的大城市有东南部约70公里远的奥格斯堡和130公里远的慕尼黑和西北约100公里远的斯图加特。乌尔姆与与其隔岸相望的属于巴伐利亚州的新乌尔姆一起是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乌尔姆(Ulm),一个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城市,距西北方向的斯图加特约100公里,距东南方向的慕尼黑约180公里。人口约12万(2005年),面积约118平方公里。乌尔姆是欧洲经济最强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尤其在工业、高科技和科研方面被看作是欧洲联盟创新力最高的地区。乌尔姆

乌尔姆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城市,位于多瑙河畔。它附近的大城市有东南部约70公里远的奥格斯堡和130公里远的慕尼黑和西北约100公里远的斯图加特。乌尔姆与与其隔岸相望的属于巴伐利亚州的新乌尔姆一起是这个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爱因斯坦老家在这里1879年对乌尔姆这地方来说可说是非常重要日子,扭转整个天文物理界的爱因斯坦,就是在这年诞生于此。今天,与爱因斯坦有关的遗迹,已成为旅游名胜地。虽然其故居已不存在,但位置仍用红线划出来,上面还竖立着爱因斯坦的纪念像。城里的成人教育中心亦被命名为爱因斯坦大楼。当中最为游客津津乐道的,是爱因斯坦喷泉。雕塑用了大师着名的鬼脸,代表其相对论理念;喷泉对面墙则镶有一大石,代表他的姓氏(Einstein德文的意思是一块石头),整个设计十分风趣幽默。乌尔姆

要追寻更多与他有关的事物,市政厅的爱氏出世纸,可证明他是如假包换的乌尔姆“产品”。此外,大教堂亦故意放弃传统宗教图案,特辟大玻璃镶上爱因斯坦头像和代表其理论的抽象画面。还有老牌咖啡店Troglen的爱因斯坦巧克力与咖啡杯。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乌尔姆位于伊勒河和布劳河注入多瑙河的入口处,它的西部是施瓦本山,城市的北部是山地。乌尔姆的大多数城区位于多瑙河西部,只有三个城区位于多瑙河东。在巴登-符腾堡方面乌尔姆被阿尔普-多瑙县三面包围,在拜恩州方面乌尔姆与新乌尔姆隔河相望。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乌尔姆分18个区,其中有8个区是在1970年代的行政改革中被纳入乌尔姆市区的。以下是这18个区的名字:乌尔姆

乌尔姆市中心比分根多瑙施带腾多瑙谷埃京根恩新根埃尔明根埃塞尔斯贝尔格格格林根格林梅尔分根均林根赖尔梅林根东城区苏负林根下外伊勒西城区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早在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今天的乌尔姆地区定居了,在今天的埃京根和赖尔发现了过去人类居住的遗址。在市中心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约850年左右乌尔姆成为一个国王的行宫。854年7月22日德意志国王德意志路德维希在Hulma签署了一份文件,这是乌尔姆第一次被提到。Hulma这个词可能是日耳曼语中沼泽地的意思(英语中humid,潮湿,可能与它同源)。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下这个地方被加固。118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将它提升为城市,从1184年开始乌尔姆是一座帝国直辖的城市。从1960年开始乌尔姆在市区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这些发掘证明乌尔姆在854年以前就已经有人居住了。当时的行宫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只有行宫的小教堂以及一些护城沟的遗迹还存在。考古发掘还证明当时行宫外还有一个平民居住区,其中有许多手工业作仿。在行宫的保护下这里还建立了一个市场,这个市场显然是城市的起步点:这里有城市最古老的石结构建筑,到今天为止这里是市政府的驻地。1377年6月30日乌尔姆大教堂开建。此前乌尔姆的教堂位于城墙外,城市被包围时市民无法去教堂。1397年乌尔姆的市宪法生效。它规定市长的义务和权利,行会在市议会中获得30席位置,而城市贵族只获10席。同时城市贵族没有选举权。市长必须在每年7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向市民做报告,从此开始在乌尔姆这一天是节日。爱因斯坦1500年左右乌尔姆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继纽伦堡后它是帝国的第二大城市。三个城市和55个村庄属它管辖。它是重要的铁、木和葡萄酒市场。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威尼斯的武力奥格斯堡的繁华纽伦堡的幽默斯特拉斯堡的大炮乌尔姆的钱统治着这个世界。当时乌尔姆出产一种棉花和麻织在一起的高质量的布,在整个欧洲这种布拥有极高的名声。1492年美洲的发现和1497年新开辟的通向印度的海路使得新的商业中心产生,乌尔姆渐渐没落了。1529年乌尔姆皈依为新教。到1546年施马尔卡尔登战争时期乌尔姆因战火失去了35个村庄,最后它不得不向天主教的皇帝投降。乌尔姆大学

在此后两个世纪中,乌尔姆的财富被战争、疾病和不同的占领者的要挟和勒索中一荡清尽。约1770年城市完全破产而不得不出卖地盘。在拿破仑的统治下乌尔姆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成为巴伐利亚的一个城市。八年后,1810年,它又被划给符腾堡并再次丧失地盘:多瑙河另一边的地区依旧属巴伐利亚,成为新乌尔姆。一年后乌尔姆获得了向州议会送一名议员的权利。从1819年到1924年乌尔姆是符腾堡多瑙县的首府。1850年6月1日从斯图加特开往腓特烈港的铁路通过乌尔姆开通。19世纪后半叶乌尔姆成为德意志联邦的一个要塞,在城市周围乌尔姆大学一共建立了41个碉堡。1890年乌尔姆的大教堂终于完工,它的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1913年乌尔姆有6万居民,其中约一万是士兵。乌尔姆成为了一个兵营和工业城市。在两次世界大战间乌尔姆非常安静,但纳粹也进入了乌尔姆。从1933年到1935年他们在乌尔姆附近的一个堡垒中建立了一座集中营,许多他们的政治敌人如库尔特·舒马赫被关押在这里。1938年11月9日到10日的水晶之夜中,乌尔姆的犹太教堂也被毁。从1944年末到1945年初乌尔姆被空军轰炸损失惨重:老城的81%被毁,但大教堂未被损坏。战后乌尔姆开始重新建设。乌尔姆

1951年第一个工业区开始使用,1953年在这里成立了乌尔姆造型学院(至1968年关闭),1960年成立了一个工程师学院,1972年一个经济和技术专校。此前,1967年乌尔姆大学开始营业。1980年乌尔姆的居民数超过10万。19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迫使乌尔姆从一个工业城市转化为一个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城市。2004年乌尔姆庆祝:从第一次被文件中提到1150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25年生日。

编辑本段人口变化

乌尔姆

年居民数

1300年约4,000

1400年约9,000

1550年约19,000

1750年约15,000

1834年15,173

1871年26,290

1890年36,131

1900年42,860

1910年56,109

1925年6月16日57,427

1933年6月16日62,472

1939年5月17日74,387

1950年9月13日71,132

1961年6月6日92,700

1970年5月27日93,200

1975年6月30日98,400

1980年6月30日100,600

1985年6月30日99,300

1987年5月27日103,494

1997年6月30日116,000

编辑本段宗教文化

1529年在施派尔召开的帝国议会上乌尔姆加入新教派。1531年进行宗教改革,首先采用瑞士的新教,从1533年开始采纳马丁·路德的改革。从此开始乌尔姆是一个新教城市,但从19世纪开始市内又有天主教活动。乌尔姆的天主教徒一开始属于康斯坦茨主教的管辖,后来归奥格斯堡主教,从1817年开始属罗腾堡主教。随着城市的扩大,周围本来天主教的村镇被并入乌尔姆后,两个教派之间的比例变化很大。今天45%的居民是天主教徒,33%是新教徒(1992年数据),其他属其它宗教或无宗教信仰。

编辑本段政治体制

从13世纪开始乌尔姆有城市的议会和市长,市长同时是议会的执行官,从1345年开始是议会的主席。市长由议会选举而出,往往任期只有1至2年。随着历史的变迁议会和市长的权利和形成变革多次。从1802年开始乌尔姆自己的宪法失效。现任市长是仪佛·古纳,他从1992年开始就职。市议会目前每5年由市民选举而出。最近的一次选举是2004年,起结果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12席德国社会民主党:9席德国绿党:7席自由选民联盟:10席德国自由民主党:2席市徽乌尔姆市徽是上黑下银两色的徽章,市旗也是黑白两色的。从1351年开始乌尔姆的市章上就开始使用这个市徽,一般由一只帝国鹰附着以表示乌尔姆是帝国直辖的。1803年后没有这只帝国鹰了。这个市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现在无法考证。友好城市从1986年开始乌尔姆是尼加拉瓜希诺特加的友好城市。

编辑本段经济基础

在乌尔姆重要的工业有汽车、金属加工、医药和园艺。交通乌尔姆是一个重要的交通交叉点。南北方向的高速公路A7(维尔茨堡—肯普滕)与东西方向的高速公路A8(斯图加特—慕尼黑)相交。此外多条德国联邦公路经过这里。乌尔姆

德国的高速铁路列车ICE通过乌尔姆,每小时有ICE列车开向斯图加特和慕尼黑。乌尔姆是当地ICE列车与地区列车的联系点。从乌尔姆有地区列车开向博登湖的腓特烈港。市内交通主要有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媒介乌尔姆有一份地区性的日报。此外德国西南广播在这里有一个制造地区性节目的播送台。乌尔姆本市也有一个小的、非赢利性的电台。在埃尔明根有一座德国电信的远程通讯塔。博览会乌尔姆的博览会场地位于城市的东北部,博览会场地上有多个大厅。旁边是乌尔姆的会议中心。

编辑本段科学教育

乌尔姆大学,1967年成立。位于乌尔姆的Eselsberg山上。2005年冬季学期注册的学生已经超过七千两百人。乌尔姆高等学校。1960年成立为“国家工程师学院”,1971年改名为“乌尔姆高等专业学校”,2006年更名为“乌尔姆高等学校”。

编辑本段文化名胜

剧院乌尔姆

乌尔姆剧院口袋剧院博物馆德国面包博物馆多瑙施瓦本中心博物馆建筑物乌尔姆大教堂(高161.5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钟楼,向顶一共768阶台阶)市政大厦位于大教堂旁边,用于举办一些展览会,同时也是乌尔姆的旅游信息中心。市图书馆位于市政厅旁边,外观是一座用蓝色玻璃构成的金字塔。爱因斯坦纪念碑由瑞士雕塑家马克思·比尔(他也是前乌尔姆造型学院创始院长)雕刻,位于爱因斯坦已毁故居所在地Bahnhofstrasse大街。纪念碑于1982年9月4日揭幕。12块竖立着的石块象征着白天的12个小时,12块横放的石块则象征着夜晚的12个小时。爱因斯坦大楼位于Kornhaus广场,就是现在的乌尔姆成人教育中心。

编辑本段重要节日

UlmerVolksfest,每年会在多瑙河边的UlmerVolksfestplatz举行为期数天的游乐活动。2007年的UlmerVolksfest从7月13日至7月23日。宣誓星期一,宣誓星期一来自中世纪市长的就职宣誓。每年7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一。2007年的Schw&ouml;rmontag是2007年7月23日。国际多瑙节,国际多瑙节从2000年开始,是以多瑙河沿岸国家为主题的文化、音乐和娱乐节日。2006年7月7日至16日举行了第五届国际多瑙节。圣诞市场,乌尔姆的圣诞市场是南德最大的圣诞市场之一。地点是大教堂前。2006年的圣诞市场从11月27日至12月22日。

编辑本段相关名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乌尔姆爱因斯坦

希德嘉德·内夫,德国演员,1925年12月28日出生于乌尔姆克劳迪娅·罗特,德国绿党政治家,1955年5月15日出生于乌尔姆约翰内斯·开普勒的鲁道尔夫星表是在乌尔姆印刷的反纳粹的白玫瑰组织成员绍尔兄妹汉斯·绍尔和苏菲·绍尔是在乌尔姆长大的马克·福斯特(MarcForster),电影导演,1969年出生于乌尔姆

编辑本段华人团体

乌尔姆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中国留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乌尔姆分会南德华人联谊会乌尔姆中文学校乌尔姆华人基督教查经班

㈣ 魔鬼谷的地理位置!!!发生过什么事~都要!

魔鬼谷西起若羌境内的沙山,东到青海省内的布伦台,全长100千米,宽约30千米,海拔3000~4000米。谷地南有昆仑山主脊高耸入云,北有祁连山阻隔着柴达木盆地。这里经常会发生诡异的电闪雷鸣,并伴有大量的牲畜死亡,被当地人称为魔鬼谷。 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端,若羌县与青海省交界处的昆仑山区,西起库木库里沙漠,东到布仑台, 魔鬼谷全长100公里,宽30公里,海拔3000-4000米。南有高耸入云的昆仑山主脉,北有祁曼塔格山阻挡着柴达木盆地夏季干燥而炎热的空气,两山夹峙,雨量充足,气候湿润,那棱格勒河穿越其中,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牧草繁茂,好似一条绿色的地毯。然而,就是这个景色迷人的峡谷,却被人们视为有魔鬼的禁区,充满着恐怖的气氛。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魔鬼”的神秘传说:“当黑云笼罩着山谷,伴随着电闪雷鸣,即可看到蓝莹莹的鬼火,听到猎人求救的枪声和牧民及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嚎”。因而,人们都远离这神奇的地方,并把那棱格勒(太阳沟)改叫为“魔鬼谷”。经科考人员考察,发现魔鬼谷是一个雷击区,这里有大面积强磁性的玄武岩,还有大大小小30多个铁矿脉及石英体。由于湿空气受昆仑山主脉和祁曼塔格山脉的阻挡,汇集谷内,形成雷雨云,加上地下磁场的作用,常产生“雷暴”现象。魔鬼谷之谜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正在努力探索,以期尽快揭开魔鬼谷之谜。 在我国西北有一个长100公里、宽30公里的狭长谷地,东起青海省茫崖镇,西至新疆若羌县境内的沙山。谷地平均海拔3200米,是个很好的天然牧场。但这里却被人们称为“魔鬼谷”,千百年来视为禁地,因为曾有许多人和畜群在这里丧生。 “魔鬼谷”天气晴朗时还好,一旦遇上天气变化便阴森恐怖。平地生风,电闪雷鸣,特别是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成片的树林被烧焦,人和动物一碰上了便要遭雷击,绝无生还。 经地质工作者多次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实地考察,终于揭开了谷地奥秘。原来谷地的地下全都是强磁体玄武岩体,同时还分布了30多个铁矿及石英闪长岩体。这两种岩体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使之空气放电形成闷雷炸响。雷电一遇上地面突出物体,就产生了放电现象,牧场上的人畜自然就是雷击的目标。 在遥远的阿尔金山,有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被称做“魔鬼谷”。去年初冬时节,年近七旬的老地质工程师赵子允,徒步穿越了长约90公里的“魔鬼谷”,并通过科学考察首次拿到了“魔鬼谷”的地理地貌和历史隐秘的第一手资料——“沙漠王”勇探“魔鬼谷”。 编辑本段 初进“魔鬼谷”处处险厄丛生 2003年11月18日,对出征“魔鬼谷”的赵子允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日子。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尽管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但阿尔金山高高的雪峰银光闪闪,像美丽的昆仑玉一样远远地招手,令赵子允兴奋不已。 赵子允驱车一天一夜连续跑了1000多公里,才从乌鲁木齐赶到若羌河的源头,尽管这儿海拔在6000米以上,但赵子允丝毫没有心慌气促的症状,甚至一点倦意都没有,他对两位临时雇用的驼工说:“这次进‘魔鬼谷’,我是没打算活着回去,你们可千万要想好呀,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驼工刘江东和儿子刘新文是土生土长的阿尔金山人,也许常年在生死线上行走惯了,满不在乎地说:“赵工,你这么大岁数都不怕,我们还怕啥?”于是,他们一行3人,每人骑一峰骆驼,从苏巴什向“魔鬼谷”进发了。 初冬的阿尔金山,草木凋零,一片肃杀,从海拔6000米沿河而下,至海拔4000米时,还看不见树,只有矮小丛生的灌木和枯黄的牧草。偶有一群一群的藏野驴、盘羊和青羊,站在远远的山峁上,警觉地向赵子允他们凝望,似乎在判断这批人会不会破坏它们宁静的家园和恬静的生活。 下行到海拔2000米时,草木渐渐地丰茂,沙棘、红柳、胡杨……种类也渐渐地增多起来,成群的乌鸦和叫不上名字的小鸟从空中飞过,留下各种各样的叫声,这正是赵子允希望看到的。他长年累月在野外作业,最怕的并不是豹狼野兽和危险,而是孤寂。 越往山里行,路越难走。到处是横生的荆丛、红柳和露着尖牙利齿的乱石,让人和骆驼每走一步,都心惊肉跳。何况,还有密布丛生的暗河。有时,只能听见哗哗啦啦的响声,却看不到水。一不小心踏上去,就会“咕咚”一声掉进水里,全身覆没。 进入“魔鬼谷”的第一天,才趔趔趄趄地走了七八公里,赵子允已摔了20多个跤。弄得浑身透湿,冻得发抖。待晚上宿营时,赵子允脱下衣服烘烤,才感觉身上这儿疼,那儿也疼,驼工仔细一瞧,惊叫:“赵工,你受伤了,流血了!”原来,他身上早已伤痕累累。 “这才是刚刚开头。”赵子允笑着对刘氏父子说:“最可怕的恐怕还在后面呢!” 果然,第三天过河时,那峰身强力壮的骆驼突失前蹄,不容分说将赵子允从高高的驼峰上扔下,狠狠地摔在湍急的河流中,差点没让冰冷的河水给淹死!原来,骆驼被花岗岩刺破了脚踵,疼痛难忍,才不得不出此“坏招”。驼工父子惊叫着双双去救助,赵子允才从湍急的冰水中爬出,虽然自己惊魂未定,但一看到骆驼脚下鲜血直流,心疼得不得了。他忙着先给骆驼包扎好伤口,然后才下定决心对刘氏父子说:“你们看,河越来越深,树木越来越多,骑骆驼还不如步行安全和快,干脆把骆驼放在这儿,咱们徒步吧!” 可以说,骆驼是驼工赖以生存的最忠诚的朋友,刘氏父子和赵子允一样爱驼如命,听赵子允这么说,也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把3峰骆驼放在一片有水有草的开阔地,开始了更为艰难的徒步跋涉。 编辑本段 接二连三目睹动物间的“弱肉强食” 凭多年在西部野外考察的经验,赵子允一直怀疑“魔鬼谷”是狗熊称霸。果然,弃驼步行的第二天下午,赵子允突然发现地上有许许多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硕大足迹,和一滩滩冻得硬邦邦的动物粪便。“是狗熊!”赵子允低声警告刘氏父子,“咱们小心点,别惊动了这些家伙。” 号称“山大王”的狗熊,此时虽已进入冬眠,赵子允开玩笑半认真地介绍说:“熊是最蛮不讲理的家伙,见人就扑,它那一巴掌,就能拍碎一头野猪的头骨。这家伙胆儿还忒大,不怕枪炮声,不怕火光,要不是冬眠,我说啥也不敢进来送死。我好歹也是个高级工程师,喂了这家伙,我还真不甘心呢!”但是,此次进“魔鬼谷”的目的不只是探险,更是为了科学考察,因此,赵子允决定循迹去寻找狗熊冬眠的洞窟。 循着熊的足迹和粪便刚爬上一座黄土山崖,便有难闻的腥臭随风刮来,“找到这家伙的窝了!”赵子允发现在一片枯黄的芦苇的掩映下,有个一米见方的洞口,被一块块褐红色的花岗岩堵住,只留下西瓜大小的一个透气口,透气口四周又结满了长长的冰棱。“这是狗熊的哈气结成的。”赵子允给刘氏父子介绍说:“狗熊这家伙看上去笨头笨脑,其实挺聪明的。瞧!它知道搬石头,挡住自己的家门,以便安稳地睡觉。就是太不讲卫生了,你们闻,真是顺风能臭十里地呀!” 离开狗熊冬眠的洞窟,赵子允就进入了充满杀气危机四伏的“动物世界”。次日清晨,赵子允一行刚吃过早饭,准备出发,突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一只浑身开满“梅花”的雪豹,正在追逐一只盘羊。雪豹有早晚捕食,中午休眠的习惯。只见那只盘羊慌不择路在前面奔跑,雪豹在后面紧追不舍。盘羊从山崖跳下,摔倒在沟底,雪豹也随着跳下,它身轻如猫,一纵身扑上去,紧咬住盘羊的脖子死死不放,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分钟,才慢慢松口。盘羊显然已死,雪豹这才开始剖腹挖心,看得赵子允三人心惊肉跳,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因为虎豹都有护食的习惯,在它进餐时,假如听到什么动静,或者有人打扰了它,它会一改平日不主动攻击人的习惯,毫不犹豫地扑上来。 刚看罢雪豹勇擒“大头羊”(盘羊的俗称),赵子允又目睹了另一幕惨剧。当他们正走在一处山坳时,突然发现前面约50米处的草丛中,有动物在活动。“停!”赵子允轻轻地叫了一声,并用手势示意刘氏父子蹲在地上,不要出声,他自己则拿出高倍望远镜仔细搜索。赵子允清晰地发现有几只红背雪肚的藏狐,在草莽荆丛中跳来跳去。起初,他以为那是藏狐一家在嬉戏玩耍,不料,却听到几声猫一样的惨叫声。再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几只藏狐是正在围追一头弱小的动物。也许是野兔吧?赵子允大步走过去,藏狐们一哄而散,地上留下的一具尸体,竟然是“扫雪”。这就让赵子允纳闷了:“扫雪”和藏狐都属食肉类动物,虽然比狐狸弱小,有点像黄鼠狼,因行走时用尾巴扫去身后足迹而得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狐狸一般是不会与“扫雪”打斗的,更不会也不可能吃得了机敏勇敢的“扫雪”呀?后来,赵子允才得知,藏狐一般情况下的确吃不了“扫雪”,除非是藏狐非常饥饿,或者是这只“扫雪”病了、伤了,才遭遇不测。 编辑本段 走出动物世界又进“石头城” 进入“魔鬼谷”后的第八天,赵子允一行顶寒风,踏荆棘,攀危崖,疲惫不堪地走着,突然他们被一座百米高的大瀑布挡住了去路。大瀑布声响如雷,水花四溅,景象颇为壮观!看来,攀登悬崖是无望了,于是,他们顺一条黄羊踩成的小道往上攀援。这一路攀高爬低,幸亏赵子允带着一条50米长的攀登绳做帮手。“如果没有这条绳子,我们也许早死过几回了!”赵子允得意地说:“这可是今年中亚四国登山队攀登慕士塔格峰成功后,俄罗斯队长特意赠我的纪念品呢!”当赵子允三人终于爬上山顶时,只见一座孤零零的石头城赫然呈现在眼前。 石城四周围墙均用大石砌起,虽已残破不堪,但可以想象当时的壮观景象。赵子允经过丈量,测得城长300米,残存的围墙高3米,厚2米,有一座城门。城里有砖石修筑的房屋(洞窟),地上散落着成堆的石片、陶片(红、黑色加砂陶),还有冶炼铁、铜残存的炉渣。 “这是一座军营。”赵子允肯定地说。 站在这座海拔2000米的石头城上,极目望去,只见若羌县城尽收眼底,而四周除那条黄羊小道,皆是百丈深渊,“这才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赵子允不由打心里对古代军事设施的建筑赞叹不已。 回到乌鲁木齐后,经过查阅资料和请教相关专家,他们才得知这座石头城有史料记载,是一千多年前西域36国的“石城镇”。 赵子允终于走出了“魔鬼谷”。这次探险考察,赵子允用双脚走了17天,初步揭开了人一旦进了“魔鬼谷”就出不来的谜底:这是一个猛兽毒蛇肆虐的世界,也是狗熊的天下,不容许有人去无端地骚扰它们,那些失踪于“魔鬼谷”的人,其实是被狗熊或毒蛇夺去了性命。 赵子允还有一个最大的发现,那就是“魔鬼谷”里宝藏丰富,不但有满山遍野的红色花岗岩,更有宝石、玉石、云母、铜、锌和铅等矿藏。 从“魔鬼谷”回来,赵子允刚喘了一口气,又忙着预备下一次出行的行囊:再赴罗布泊!

㈤ 德国有什么标志性建筑

新天鹅堡:(英语:New Swan Stone Castle、德语:Schloss Neuschwanstein)全名新天鹅石城堡,是19世纪晚期的建筑,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邻近年代较早的高天鹅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称旧天鹅堡),距离菲森(Fussen)镇约4公里,离德国与奥地利边界不远。

(5)德国爱之谷在哪里扩展阅读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德国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个州,12229个市镇。各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州、巴伐利亚州、柏林市、勃兰登堡州、不来梅市、汉堡市、黑森州、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下萨克森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萨尔州、萨克森州、萨克森-安哈特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和图林根州。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为市州。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㈥ 全球最优质的四大奶源基地分别是哪里

全球最优质的四大奶源基地分别是:

1、北欧的丹麦、瑞士;

2、西欧的英国、荷兰;

3、美洲阿根廷;

4、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

判断奶源好不好,除了看地域环境,还要看原料奶验收的质量控制,包括控制牛体及牛场卫生、清洗消毒挤奶设施、规范挤奶程序、冷却原料乳等等。

(6)德国爱之谷在哪里扩展阅读:

几乎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有牧场,都畜养着奶牛/羊,因为乳制品是跨越地域与种族的、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乳制品与红酒、咖啡、茶叶一样,产地是决定其品质最重要的一环。

正如最好的红酒在欧洲、最好的咖啡在南美、最好的茶叶在中国一样,世界上最好的牧场都集中于南北纬的大约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四季的温湿度、土壤成份的构成、水源与降雨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牧草和奶牛/羊的生产环境,也成为了鲜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蛋白质含量、乳脂肪含量、乳干物质或乳总固形物、洁净度等等指标)。

这些全球最好的牧场与最好的乳制品,都出产与南、北半球的这两个纬度区间,因而,人们称之为南北半球的两大“黄金奶源带”。

“黄金奶源带”指:在南北纬大约40°~50°之间的温带草原。这一区域内的草原常年被温带气候所环绕,湿润多雾的空气虽然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却为多汁牧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饲养带。在这个区域内奶牛生长舒适健康,从而可为消费者带来高产量高品质的奶源。

因素

这里位置偏北,气候湿冷,适合牧草生长。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发达。

关系

纬度是气候条件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自赤道向南北级,不同地区的全年日照时间逐步递减,降水条件也随之产生变化,地球由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的过渡就取决于纬度。

而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牧草的生长,如黑麦草、白三叶草等优质牧草,特别适应温带草原的生长环境。同时,气候也决定了奶牛/羊是否能在当地舒适居住、健康繁殖。

通俗的说,奶牛/羊的食宿问题,是奶品品质的决定性因素,鲜奶的营养成分构成、奶牛的产奶量,都与牧草的优劣、奶牛的机体健康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是衡量黄金奶源带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近代以来,整个地球环境不断在恶化,工业污染、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而只有那些牧场丰美、无污染的牧场,才能出产纯净无污染的奶制品。

同时,环境往往也是奶牛/羊疫病问题的起因,这也直接关系到了乳品的健康与安全。最后,各国家/地区的牧场生产管理技术,也是评判黄金奶源带的重要因素,奶牛/羊的选种与培育、牧草的管理、牧场的畜养密度,也都影响到奶品最后的出品品质。

㈦ denmark是哪个国家

丹麦(Kongeriget Danmark),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两个自治领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 北部隔北海和波罗的海与瑞典和挪威相望,并与之合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南部与德国接壤,首都兼第一大城市是哥本哈根。[1]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8~11世纪进入维京时代的北欧海盗全盛时期。14世纪成为欧洲强国之一,1397年6月在女王玛格丽特一世的主导下与瑞典、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 并成为联盟的领导者。世界上第一面国旗便是1219诞生的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1]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北约创始国和欧盟成员国之一。拥有极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经济高度发达,贫富差距极小,国民享受极高的生活品质。
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狩猎为生。

公元前4200年~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这一地区的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垦土地,耕耘农作。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

海盗时期
丹麦人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在夏季纠众出海进行抢劫。

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和丹麦海盗媾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这个帝国在1042年瓦解。
12世纪中期以后,瓦尔德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开创了强盛的君主专制封建王朝,通过侵略战争占有爱沙尼亚、易北河以北地区和果特兰岛。

1397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年~1412年)主持下召开卡尔马会议,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卡尔马联盟前后共维持了126年。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经济支配权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长期战争耗费了丹麦大量财力,导致赋税加重。富豪贵族兼并土地引起农民暴动。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又夺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为平息不满和动乱,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年~1481年在位)于1468年召集了四级会议寻求支持。但是暴动连绵不断,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年~1523年在位)于1520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触发了达拉纳起义,1523年丹麦军队战败,瑞典宣布独立。此后,丹麦为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和周围地区同瑞典反复较量,如1563年~1570年北方七年战争、1611年~1613年的卡尔马战争等,但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致使疆土日益缩减。

三十年战争期间,丹麦情况更为不利,1657年全境为瑞典所占领。其后,在1675年~1679年斯堪尼亚战争、1709年~1720年北方战争中也败于瑞典。由于国力削弱,丹麦避免卷入当时欧洲大陆的混乱纷争。在七年战争、英法战争(1766年~1783年)以及法国大革命初期丹麦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麦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16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几内亚拥有殖民地。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瑞典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善其身,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再次中立,英国便不宣而战,于1801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见彩图)。又于1807年派遣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部覆灭。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一世,1807年~1814年期间同法国结盟对抗英国。拿破仑失败后,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又从丹麦手中抢走了挪威。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连年战乱使丹麦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农业尤烈。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799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在1804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印度和几内亚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纪中叶,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影响和普鲁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局势动荡不安,1848年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德意志联邦。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 3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1864年丹麦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并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普鲁士便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848年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丹麦立宪会议颁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行君主立宪制,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1870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1871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19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后应德国的要求布雷封锁了松德和贝尔特海峡水域。德国投降后,丹麦要求在石勒苏益格举行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组成政府。面对棘手的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社民党政府提不出妥善解决办法,执政两年后被迫辞职。1929年经济大衰退时期,社民党大选获胜,和激进左翼党联合组阁,此后除有几次短暂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党单独或联合组阁。在经济方面,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亦波及丹麦,1933年失业率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英国、德国先后签订了农产品协议,并相应调整了农业生产,缓和了经济萧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1944年冰岛独立,格陵兰、法罗群岛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1947年丹麦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丹麦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加入欧洲委员会。

1950年5月11日丹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丹麦再度修改宪法,规定丹麦为君主立宪国家,议会为一院制。对外积极发展北欧合作。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丹麦女王为玛格丽特二世(1972年登基)。1982年P.H.施吕道任首相。[4]

2015年3月28日,丹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日德兰半岛上。东靠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濒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南部毗连德国。

本土由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西兰岛、博恩霍尔姆岛等406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为4309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自1953年起正式成为其领土的格陵兰岛(面积217.5万平方公里)和享有自治权的法罗群岛(面积为1399平方公里,由21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7314公里。

地形地貌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日德兰半岛西部是起伏低缓的冰水沉积平原,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这里海风习习,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区。日德兰半岛东部和中部是欧洲研究冰河期沉积地形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广阔的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部沿岸夹湾和沟谷横切其中,有些沟谷又宽又长,两壁十分险竣,谷底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河水。东海岸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保护得很好,所以形成许多深湾和优良港口,如奥尔堡港、腓物烈港、奥胡斯港等。半岛中部到处是沼泽地、湖泊和突起的丘陵地。

㈧ 你心中最宜居的城市是哪里

肯定是珠海啦,真的是太适合宜居了!

有些城市,它的一举一动也许并不是那么的吸引你,但它每天的一点一滴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许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你会非常舍不得它,会依恋,会留恋这个地方。珠海正是这样的!

珠海的空气质量非常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多天都是优良的,这样的空气质量就非常适合人们的居住,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群。

并且它依山傍海、景色宜人,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整个人的心情都会舒适快乐起来,这是在很多城市里体会不到的。

整体看下来,珠海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完善,经济条件好,环境宜人,的确是一个十分宜居的城市。

珠海这座城市给你带来的悠闲感觉,关键是你可不可以慢慢的在这座城市待下来,用心去体会,不要着急,去静静的感受这里的悠闲就好了。

㈨ 世界最着名葡萄酒之都都有哪里

法国的波尔多、勃艮第,意大利的托斯卡纳、皮埃蒙特,西班牙的里奥哈,美国的纳帕,澳大利亚的巴罗萨,葡萄牙的多罗,德国的法尔兹。

阅读全文

与德国爱之谷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