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国着名的风景有哪些
德国着名的山有阿尔卑斯山、弗尔德贝格山、大阿尔伯峰。
阿尔卑斯山
有着名的巴伐利亚森林,也是迷人的旅游景点
B. 求卢森堡宣传资料
卢森堡,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由于其地形富于变化,在历史上卢森堡处于德法要道,地形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号。卢森堡是工业国家,也是欧盟中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经济高度发达,钢铁、金融、广播电视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中文名称: 卢森堡大公国
英文名称: TheGrandDuchyofLuxembourg,LeGrand-DuchédeLuxembour
简称: 卢森堡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卢森堡市
国庆日: 6月23日
国歌: 我们的祖国 (Ons Hémécht)
国家代码: LUX
官方语言: 法语、德语
货币: 卢森堡法郎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政体
国家领袖: 国家元首:大公亨利(LeGrand-DucHenri)
人口数量: 493,500人
主要民族: 卢森堡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国土面积: 2,586.3平方公里(世界第176名)
GDP总计: 549.73亿美元(2008年)
目录[隐藏]
简介
自然地理
行政区划
政治
经济
新闻出版
外交
简要历史
着名人物
着名景点
语言教育制度
简介
自然地理
行政区划
政治
经济
新闻出版
外交
简要历史
着名人物着名景点语言
教育制度
[编辑本段]简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红、白、浅蓝三色。红色象征着热烈和勇敢的国民性格,还象征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牺牲烈士的鲜血;白色象征人民的纯朴和对和平的追求;蓝色代表蓝天,意味着人民获得了光明和幸福。三色联在一起又象征平等、民主和自由。
卢森堡国徽
国徽:为斗篷式。在顶部有一金色王冠的金、红、白三色斗篷内,有一枚盾徽。盾面由白、蓝相间的平行条纹组成,其上绘有一只头戴王冠的直立着的红狮,红、白、蓝三色为国旗颜色。盾徽上方有一顶公爵金冠,两侧各有一只金狮,周围饰有绶带,下端悬垂着一枚奥康勋章。国徽图案象征卢森堡是一个大公国。
人均GDP: 113,043美元(2009年,IMF)
HDI: 0.960-极高(以2009年估计)
国家格言: Mir wëlle bleiwe wat mir sinn(卢森堡语,一如既往)
国鸟: 戴菊(戴菊莺)
国花: 玫瑰——(蔷薇属)
同北京时差: -7
国际电话码: 352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面积为2586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地势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区占全境1/3。最高点布尔格普拉兹峰海拔约550米。南部为古特兰平原。属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卢森堡(Luxembourg)、迪基希(Diekirch)、格雷文马赫(Grevenmacher)3个省,省下设12个专区和118个市镇。省长、市(镇)长由大公任命。
[编辑本段]政治
大公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统帅,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实际上,议会行使立法权;政府行使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为一院制,为最高立法机构,有议员60名,任期5年。2005年7月,卢森堡全民公决通过《欧盟宪法条约》。
[编辑本段]经济
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居世界首位。自然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大。钢铁工业、金融业和广播电视业是卢经济的三大支柱。卢资源贫乏。森林面积近9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3。卢以钢铁为主,化工、机械制造、橡胶、食品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口的40%。卢素有“钢铁王国”之称,人均钢产量约5.8吨(2001年),居世界首位。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有耕地12.5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4%。主要农产品有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
[编辑本段]新闻出版
有6家日报:5家德文报,1家法文报,日发行量共约13万份。其中,《卢森堡言论报》(德文)日发行7.5万余份;《日报》(德文)日发行2.5万余份;《新闻》(德文)日发行2万余份;《洛林共和报》(法文)日发行2万余份。卢森堡电视台用法、德、荷、卢语播送,星期日还有意大利语节目。卢森堡广播电台用法、德、英、卢、荷等多种语言广播。
[编辑本段]外交
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准则是:平等、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反对军备竞赛、遵守国际法、尊重人权、尊重小国利益。卢对外政策以欧洲为重点,与比利时、荷兰结成经济联盟,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1972年11月16日,卢中两国建交。2004年11月,容克首相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006年9月,卢森堡大公亨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编辑本段]简要历史
卢森堡乡村古代卢森堡属高卢地区,居民属比利时部族,公元前1世纪为罗马凯撒军团征服。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侵入,成为法兰克王国一部分。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卢森堡地区在963年成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领地。1060年其后裔康拉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卢森堡伯爵,卢森堡领地基本形成。
1308年卢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选为神圣罗马皇帝,称亨利七世,开创了帝国的卢森堡王朝 (1308~1437) 。卢森堡于1364年升为公爵领地。
15世纪卢森堡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16世纪初转归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统治。1556年又转归西班牙国王统治。
16世纪末起,卢森堡的冶铁业开始发展起来。
17世纪卢森堡卷入三十年战争。
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和约》,卢森堡南部一些地区划归法国。
1684~1697年法国曾占领卢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卢森堡随西属尼德兰一起转归奥地利。
1795~1814年法国占领卢森堡。
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卢森堡升为大公国,以尼德兰国王为大公,同时又加入德意志邦联,由普鲁士军队驻防,卢森堡东部一些地区划归普鲁士。
1830年尼德兰分裂为荷兰与比利时两个王国后,1839年伦敦条约规定,卢森堡地区西半部划归比利时,东半部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有独立地位的国家。
1848年欧洲革命波及卢森堡,开始制定君主立宪性质的宪法。
1866年卢森堡脱离德意志邦联。
1867年《伦敦条约》确定卢森堡为独立的中立国。
1868年制定君主立宪制宪法。
1890年彻底摆脱荷兰王的统治,由拿骚-瓦尔堡家族专领,卢森堡大公国独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卢森堡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冶铁炼钢业成为国家主要工业,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占领卢森堡,大公及政府为德国控制。1921年卢森堡与比利时订立关税经济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军队于1940~1944年占领卢森堡,将卢森堡兼并为德国行政区管辖地。大公与政府流亡英国。卢森堡人民进行了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卢森堡于1945年加入联合国。
1948年与比利时、荷兰建立关税经济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放弃中立国地位。
1958年加入欧洲共同体。
1972年卢森堡第4次修订宪法。现卢森堡有一院制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主要政党有基督教社会党、社会主义工人党、民主党。大公让亲王于1964年11月12日即位。
1974年以来,为适应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改变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局面,卢森堡政府推行工业多样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经济进一步发展,80年代钢产量人均达16吨,远居世界之冠,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卢森堡于1972年11月1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编辑本段]着名人物
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女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871年3月5日,卢森堡出生在波兰东部卢布林省萨莫希城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她的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有时甚至靠典当度日,她两岁时随家迁往华沙。
波兰自十八世纪末以来。遭受沙皇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的多次瓜分,十分之九的土地被沙皇统治着,卢森堡对沙皇的民族压迫深恶痛绝。1887年,她中学毕业,加入了青年革命组织波兰无产阶级党,开始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无产阶级党”很快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年青的卢森堡也被列入沙皇军警追捕的黑名单。1889年,卢森堡流亡到瑞士的苏黎世,第二年进入苏黎世大学。在大学的七年生活中,她非常关心波兰、德国和俄国的各种问题,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有关问题。经常出席国际社会主义者的集会,给各国代表当翻译和担任联络工作。1893年3月,卢森堡同她的战友马赫列夫斯基、约吉歇斯一起创建了革命的社会主义政党“波兰社会民主党”,她主编的《工人事业》杂志就成为党的机关刊物。1896年7月卢森堡作为波兰社会民主党的代表出席第二国际伦敦代表大会。
1897年5月,卢森堡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了,并且得到法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她迁移到德国,目的是为了在波恩和上西里西亚的工人中进行革命工作。她积极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活动,还参加了德累斯顿和莱比锡党的机关报工作,后来,她定居柏林。从此,卢森堡的革命活动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马克思主义者正在同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者进行论战,卢森堡积极参加了反对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1898年,在德国党的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以卢森堡和蔡特金为代表的左派,同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机会主义派展开了激烈斗争,卢森堡批判了伯恩施坦提出“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谬论,她指出:“如果运动不和最终目的联系起来,运动作为目的本身是算不得什么的,对我们说来,最终目的才是一切。”1899年,卢森堡针对伯恩施坦写的《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这一叛卖变节的作品,写了《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这一优秀着作,批判了伯恩施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阐述了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观点。卢森堡还揭露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目的”,指出:“根本上说,修正主义不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只以改良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不是要消灭雇佣劳动制度,而是争剥削的多些或者少些,总之,它是为了清除资本主义的赘疣,而不是为了消除资本主义本身。”卢森堡在以后德国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不断地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189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汉诺威代表大会上,她同蔡特金一起,提出要把伯恩施坦开除出党,由于当时德国党内机会主义已经泛滥,这个要求未能实现。在1903年德国党的德累斯顿代表大会和1904年第二国际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上,卢森堡团结革命左派,坚持斗争,终于使这次大会通过了谴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决议。卢森堡还发表了许多反对修正主义的卓越演说,她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革命左派中的杰出革命活动家。
1904年2-5月间,列宁写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关于党的组织原则。卢森堡看到列宁的这篇着作之后,写了《俄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问题》一文,于1904年先后刊登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火星报》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新时代》杂志上,对列宁的建党思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列宁所主张的是“极端的集中主义”,有布朗基主义的倾向。卢森堡离开俄国党的具体情况,大谈反对“官僚主义”、“极端集体主义”等等,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她不了解列宁主张按照严格的集中制建党,是为了克服当时俄国各地党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小组习气。因为俄国是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革命斗争需要有一个集中统一的党。卢森堡的批评有些文不对题,所以列宁说,卢森堡“向读者介绍的不是我这本书,而是别的什么东西”。俄共(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906年即载入俄共(布)党章中。列宁很重视发扬党内民主,在1922年通过的、经过列宁校订的党章中规定:“党生活中的一切争论问题,在决议末通过之前,党内可以充分自由地进行讨论。”俄共(布)的重大政治决议都是通过民主讨论后作出的。
在二十世纪初的国际斗争中,卢森堡在反对修正主义、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问题上,都和列宁站在一起,成为第二国际着名的左派。卢森堡热烈欢迎和拥护1905年俄国革命,积极向德国人民介绍俄国革命的经验,号召德国工人支持俄国工人的斗争。1907年5月,卢森堡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敬慕已久的列宁。她坚决支持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卢森堡和列宁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07年8月,卢森堡以波兰社会民主党的代表资格出席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会上,她同列宁站在一起反对国际修正主义。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是战争与革命问题。德国党的领袖倍倍尔起草了一个决议案。这个决议案虽然正确地指出,战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战争才会消灭。但是他错误地用"防御"或"进攻"的概念来区分战争的性质,只提出通过议会斗争来反对军国主义和战争,这就给修正主义以可乘之机。列宁同卢森堡一起,对倍倍尔的提案作了原则性的修改和补充,明确地指出了当时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必须用一切革命手段反对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一旦战争爆发,要利用战争引起的政治经济危机,进行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大会通过了列宁和卢森堡的修正案。以后在第二国际的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和巴塞尔代表大会上都重申了列宁和卢森堡修正案的精神。
卢森堡说:“不管有怎么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这样的接受这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
[编辑本段]着名景点
大公馆: 是卢森堡大公居住地、卢森堡议会所在地。1554年大爆炸古堡被毁后按西班牙王宫风格重建。
卢森堡的小瑞士大峡谷: 深45米,整个城市就建在峡谷两边,众多座桥梁将新老城区连接一体,极富田园风光。
亚当夫吊桥: 它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桥跨越峡谷,很壮观,由火车站外过马路沿AUENUE LIBERTE 走10分钟就到。
卢森堡古堡: 早在公元三世纪,在现在市区的布克(Bock)附近的岩石上就开始修建城堡。公元963年,伯爵希热弗鲁瓦又在原地重建一座要塞城堡。这被认为是卢森堡建市的雏形。
宪法广场: 宪法广场的英雄纪念碑是1923年完工。当时是为了纪念一战中阵亡的将士,而在二战被毁坏之后重建的它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
阿道夫大桥: 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建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桥高46米、长84米,是一座由石头砌成的高架桥,位于卢森堡车站西北方.
圣母教堂:建于1613-1621年之间,以前这座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并没有当作教堂,而是作为教会学校。1935年扩建工程之后,三个尖顶的帽子被加上去,成为了圣母堂。这座教堂又被成为圣子圣母教堂,里面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北部门的结构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与巴洛克式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内坛饰以名贵的雪花石膏雕像,墙柱上雕刻着阿拉式图像。
大公宫殿:为当时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所居住,该建筑在历史上多次被修复,曾将于1554年在一场大火中被毁坏的原市政府大楼也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随后被其西班牙统治者重建。现位于圣母教堂北方的土姆广场上,该建筑物的风格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内部装饰十分的讲究且精致,特别是主会厅,国王的房间和宴会厅。
[编辑本段]语言
卢森堡官方语言是法语、德语和卢森堡语。
法语多用于行政、司法和外交。
德语多用于报刊新闻;
卢森堡语为民间口语,亦用于地方行政和司法。卢森堡语是德语的一种方言,是四世纪起源于德国来茵及Salian Franks移民的语言,很少有外国人能讲此语言。
多数卢森堡人都会说四,五种语言。多数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人能懂及说很好的英语。许多年青人还讲意大利语及葡萄牙语,这是由于在“宏伟公爵”时代几十年南欧大量移民的结果.
教育制度
在卢森堡,国民义务教育是11年:由2年幼稚园、6年基础教育和3年进阶教育组成。卢森堡因此有一个三层的教育制度(幼稚园、小学、高中)。学生就学率达到99%。卢森堡的教育制度有许多问题,例如花费许多时间在德语、法语和英语的语言课程上,以及特别是从德语课程不成功、讲罗曼语族语言的国家来的外国学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自从1999年以后,在2年的幼稚园之前设有1年的学龄前儿童预备班;这使得学童在例如语言、社会、学校方面,有可能获得一个较好较完整的社会化。在6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可以在两种中级的教育路途之间选择:
科技高级中学(67%的学生),为期至少3年,并且到毕业(CATP)或能进大学之前总共至少6至7年。或者 普通高级中学(33%的学生)。7年后毕业拿到证书可以进大学就读。 这个教育体制包含占国家经费第二高的社会预算的11.3%。然而卢森堡在PISA测验的结果和德国一样差。
C. 内蒙古阿尔山市被誉为“小瑞士”,去一次就等于环游整个欧洲,这种说法有何依据
旅游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娱乐项目。更是有一些人追求的是高大上的旅游,她们觉得到国外去能够看到一些自己在国内看不见的风景,但是在这里我想讲的是内蒙古有一个阿尔山,它是被誉为小瑞士,如果去那里旅游的话就等于环游了整个欧洲,如果你真不信的话,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以上我所讲的也只是阿尔山的一些皮毛而已,它里边还有很多你见识不到的美景,需要你自己去进行感受。我只能说当你进入阿尔山之后,你就好比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D. 东方小瑞士在中国哪一个城市有什么好玩的可以推荐下么
一路上景色超美真的是人间仙境,路上有牦牛群和羊群在公路上出没,偶尔还会看见胖胖哒土拨鼠,配上触手可摸的蓝天白云,美到窒息。
甘南真的是值得一去的,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
E. 有'小瑞士'之称的是哪个国家
1、卢森堡:有'小瑞士'之称;
2、卢森堡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所以就有了“欧洲的绿色心脏” 及“小瑞 士”的美称;
3、卢森堡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个内陆小国,面积相当于中国一个县。也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首都卢森堡市。因国土小、古堡多,又有“袖珍王国”、千堡之国”的称呼。
4、卢森堡地理位置:
F. 瑞士有个城市(或者是小镇)在德国境内的有谁知道啊
瑞士是有一个城市如你说的情形,不过巴塞尔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
巴塞尔位于莱茵河湾和德法两国交界处,是瑞士连结德国和法国边界的一个交通重镇,每年在这里举行瑞士最大的国际展示会,这里还有在国际金融方面举足轻重的国际结算银行(BIS/BIZ),是个和日内瓦一样的国际性城市。
她被莱茵河分割开来,左岸称为大巴塞尔(Grossbasel),是经济商业及消闲购物中心,右岸称为小巴塞尔(Kleinbasel),主要是花店,画室、工艺坊、与及以精致木台供应奶酪小食及饮品的咖啡室。早期的巴塞尔从传统的纺织业和染场起步,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目前已成了瑞士的化学工业中心。瑞士的3大化工集团都集中在巴塞尔。巴塞尔工业的发达和它自古以来学术研究的繁荣不无关系,这是一个和伊拉斯漠(Erasmus)、荷尔拜因(Hans Holbein)有关的文化都市,设有瑞士最古老的大学,自古以来印刷业租出版业就很发达。它对艺术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人到这里来只是为了到巴塞尔的美术馆看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每到春意尚浅的2月和3月(每年会有所变化),在巴塞尔会举行盛大的迎春庆祝活动狂欢节(Fasnacht)。到时,人们会戴上魔鬼和小丑等奇特的面具,一边演奏着各种乐器一边在大街上游行。这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从这个狂欢节到复活节,4月份的巴塞尔国际首饰展览是世界上最大的,乃至到5月份国际样品展示会为止,是巴塞尔最有活力的一段时间。
G. 德国风景的资料
德国是一个城堡的世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的教堂和古建筑,到处都是高高的塔尖和美丽的城堡,走进就像走进一个美丽得神话世界。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着名、最壮丽的大教堂之一。位于科隆市中心,高达161米,始建于1248年,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整个建筑由磨光石块砌成,内部装饰极为华美。教堂四周还有圣格雷隆、圣泽韦林、圣乌尔苏格等众多的小教堂,与科隆大教堂交相成辉,庄严肃穆。新天鹅堡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富森,背靠雪山,下临翠湖,风光之美,天下罕见.城堡童话般的建筑风格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否则它也不会被迪斯尼乐园选中,为每年络绎不绝的旅游者所朝拜。
德国是一个博物馆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有着众多的各种类型的、题材广泛的博物馆。其中州立、市立、协会的、地方的和私人的博物馆就有3000多个。此外还有教区的、大教堂的、官邸的、城堡的、宫殿的和露天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大多都是在过去几百年中在王宫贵族、教会以及市民收藏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德国的博物馆主要有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技术博物馆和文化历史博物馆。比如科尔贝博博物馆、柏林古代雕塑博物馆、扑克博物馆、面包博物馆、奔驰博物馆、妇女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慕尼黑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全和最多的,其中建于1906年的德意志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大的科技博物馆,而车迷则不可错过宝马博物馆。
德国的全年游客最多(排名前十位)的景点有:科隆大教堂,路德斯海姆老城,柏林,波恩文化艺术展览馆,保留德国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城市--路登贝克,德国历史老城巴德-明斯特艾弗和德国着名大腕歌星海诺开的海诺咖啡馆,慕尼黑德国博物馆,海德堡城堡,阿峨高的天鹅堡,德雷斯顿油画艺术馆。
德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大大小小的民间节日有一千多个,平均每天就有三个节日。节日庆祝得范围小到村镇,大至全国乃至全世界。象全国性的圣诞节、狂欢节、复活节、射手节等;地域性的有慕尼黑的啤酒节、斯图加特的感恩节、巴伐利亚的民间服饰节;行会之间也有很多的节日,象五朔节、渔民节、牧羊人节、厨师节、葡萄农节等。
狂欢节是德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有关节日的来历众说不一。从每年的11月11日11时起就算狂欢节开始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复活节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是它的高潮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前三天,在这发狂的三天,德国的狂欢节达到了顶峰:他们进行化装大游行,进行大型的狂欢集会和舞会,还有“星期四女人节”,这一天许多的妇女手拿剪刀上街,专门去剪男人的领带,特别是一些漂亮的领带,她们把剪来的领带作为战利品订在墙上自我欣赏。
世界杯城市汉诺威的射手节就是在世界杯决赛期间举行的。每年七月初举办的下萨克森州汉诺威的射手节是德国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隆重的射手节,有近万名射手参加。节日期间,由近万名射手、120个乐队和无数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的市民组成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彩车花团锦簇,鼓乐齐鸣、旌旗翻舞,美不可言。节日会持续十天,其盛况并不亚于狂欢节。\
这里有德国的风景图
http://www.9tour.cn/Photo/Photo_LIST_2999_2
你可以看下有29页
1、名胜: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汇处,是柏林市区着名的游览胜地和德国统一的象征。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筑共有14座城门的柏 林城,因此门坐西朝东,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便以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命名。初时此门仅为一座用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的简陋石门。1788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帝国,为表庆祝,遂重建此门。当时德国着名建筑学家卡尔·歌德哈尔·阆汉斯受命承担设计与建筑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设计了这座凯旋门式的城门,并于1791年竣工。重建后的城门高20米,宽65.6米,进深11米,门内有5条通道,中间的通道最宽。据史书记载,中间的通道在1918年德皇退位前仅允许皇族成员行走。门内各通道之间用巨大的砂岩条石隔开,条石的两端各饰6根高达14米、底部直径为1.70米的多立克式立柱。为使此门更辉煌壮丽,当时德国着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又为此门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背插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鹫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在各通道内侧的石壁上镶嵌着沙多创作的20幅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大力神海格拉英雄事迹的大理石浮雕画。30幅反映古希腊和平神话“和平征战”的大理石浮雕装饰在城门正面的石门楣上。此门建成之后曾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
无忧宫(Sans Souci Palace)位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宫名取自法文原意“无忧”(或“莫愁”)。无忧宫及其周围的园 林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时期仿照法国凡尔赛宫的建 筑式样建造的。整个园林占地290公顷,座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宫殿”之称。无忧宫全部建筑工程前后延续了约50年之久,为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无忧宫前是平行的弓形6级台阶,两侧由翠绿丛林烘托。宫殿前的大喷泉 是用圆形花瓣石雕组成,四周用“火”、“水”、“土”、“空气”4个圆形花坛陪衬,花坛内塑有神像,尤以维纳斯像和水星神像造形最为精美、生动。据说,整个宫内有1000多座以希腊神话人物为题材的石刻雕像。正殿中部为半圆球形顶,两翼为长条锥脊建筑。殿正中为圆厅,门廊面对一座大喷泉。瑰丽的首相厅的天花板装潢极富想象力,四壁镶金,光彩夺目。室内多用壁画和明镜装饰,辉煌璀璨。宫的东侧有珍藏124幅名画的画廓,多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在无忧宫的花园内有一座六角凉亭,被称为中国茶亭。茶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伞状圆形屋顶、上盖碧瓦、黄金圆柱落地支撑的建筑结构。亭内桌椅完全仿造东方式样制造。亭前矗立着一只中国式香鼎。据说当年普鲁士国王常在此品茶消遣。
无忧宫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德国 科隆市中心的莱茵河畔。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厅高43.35米,顶柱高109米,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这两座157.38米的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整座建筑物全部由磨光石块砌成,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在大教堂的四周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整个大教堂呈黑色,在全市所有的建筑中格外引人注目。
科隆大教堂
2、城市
杜塞尔多夫:有条“世界最长酒吧街”
德国工业发达,重中之重当数位于西部的鲁尔重工业区,杜塞尔多夫就是鲁尔的中心城市。许多日本大企业没有把欧洲总部设在巴黎、法兰克福,而选择了位于莱茵河边的杜塞尔多夫,可见这座城市环境之好。
循着莱茵河边,可见杜塞尔多夫的现在与过去。城市的标志性风景当数市政府所在地的集市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8吨重的约翰·威廉公爵骑马铜像。别看这位18世纪的城邦君主身材矮小、外貌不佳,但非常有艺术品位,他娶了一位富有的妻子,妻子的丰厚嫁妆供他扩建了城市,并建造歌剧院、创办美术馆,使杜塞尔多夫一跃成为德国的一大艺术中心,为今日之繁华打下了基础。
杜城的另一次扩建是在拿破仑时期。19世纪初,拿破仑兵临莱茵,他下令拆除杜塞尔多夫的城垣,改公园为大道,小城市容一改旧观。就在那时,人们修起了一条非常宽阔的大街,街道两边种下了120颗栗树,它就是今日杜城最繁华的商业大道——栗树大街,大街上会聚了众多高档购物中心和名牌专卖店,在一所名为KO的商厦里有一条名人步道,步道设计极富艺术气息,上面刻有舒曼、海涅的名字,这些名人当年都曾居住在杜城。
杜塞尔多夫值得留恋的地方还有很多,从莱茵码头乘船45分钟便可到达一个叫国王岛的小镇,这里过去曾是河中的一个小岛,由于莱茵河改道才与河岸相连,历史比杜城还要早。镇上如今还留有1174年红胡子大帝巴巴罗萨建造的宫殿,以及一战时南丁·格尔曾经工作过的圣母医院。入夜时分,老城的酒吧街就是德国人展现啤酒文化的地方了,杜塞尔多夫的酒吧街号称“世界最长的酒吧街”,共有260多间酒吧。夜幕降临,街上满是站着喝酒聊天的人。据说去年世界杯时全城一半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杜塞尔多夫
德累斯顿:易北河上的“建筑殿堂”
从杜塞尔多夫乘坐“欧洲之翼”,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德国东部的名城——德累斯顿。矗立在易北河畔的德累斯顿曾是19世纪欧洲最着名的城市,沿河而建的一幢幢巴洛克建筑富丽堂皇,就像一座座艺术的殿堂。历经二战的磨难,有些已经残破不堪,但透过残垣断壁依然还能看出昔日的辉煌。
德累斯顿临近中欧,历史悠久,它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萨克森王国所在地。由于11至15世纪这一地区矿产丰富,加上易北河上贸易往来频繁,使这座城市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当时的萨克森王子因此修建了大批宫殿、教堂,斯考威宫就是欧洲最美的巴洛克建筑之一。
有趣的是在德累斯顿市郊还有一处与中国“结缘”的地方——夏宫。夏宫的建筑仿中式风格,斗拱飞檐,曲径通幽,虽然有些仿得让人觉得滑稽,但看得出主人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夏宫建有一座“中国亭”,1804年会六种语言的国王John曾在这里把但丁的《神曲》译成了德文。距离捷克30多公里有一处名为“萨克森小瑞士”的地方,这里方圆400公里全是景色秀丽的砂岩地貌。德国人觉得这里像瑞士因此叫它“小瑞士”,而中国人看了一定会认为它更应该是“小张家界”。
世界上最昂贵的手表产在哪里?是德累斯顿的玻璃城表;欧洲最名贵的瓷器出自于哪儿?是有着交叉蓝剑标志的迈森瓷器,迈森小镇就位于德累斯顿附近,而至于大众汽车最新的工厂在哪里?你也能在德累斯顿一窥其真容。
德累斯顿
柏林:一墙抚今追昔
乘坐欧洲城际快车是非常舒适的享受,这种享受从德累斯顿至柏林的列车上就能体会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柏林墙的轰然而倒结束了一段历史,也让不少人失去了对柏林的兴趣。从1993年起,东、西柏林旅游局整合成一家,新的柏林要向人们展现大都市蓬勃建设的景象,友人把它比作”欧洲惟一的都市工地“。
现在的柏林每天都要举办1500个大小活动;柏林将荟萃各种风格的建筑;1/3的城市要变成陆地和水域;欧洲最摩登的酒店也将建在柏林,而同档次的酒店在欧洲是最便宜的……
德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柏林,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的发生地——德国国会大厦,屋顶已被改建成透明的玻璃圆顶,游客不仅可以上去就餐,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议员们在下面开会。柏林墙今已不在,但柏林政府特意保留了一段两公里长的墙供游人观光和纪念,并请艺术家用各种形式的绘画喷涂于墙壁之上。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柏林人还把原先东西两道墙的开阔地带向全世界招标修建了现代化的波茨坦广场,总投资近400亿欧元,建有最现代化的剧院、影院、酒店、赌场和索尼欧洲总部,据说这里每平方米的售价已高达1万欧元。除了这些,柏林的贝加蒙博物馆不能不看,该博物馆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ttp://203.192.15.114/web/webportal/W5270694/Uzbhua/A272695.html
H. 大家觉得德国什么地方最值得去游玩呢
德国有着众多各具特色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也有不同的风俗文化,还有多样的美食风格……尤其不同的游客会有不同的兴趣。面对多姿多彩的德国,很难用一篇文字来完整地介绍德国旅游必去的地方。只能针对完全不了解德国旅游资源的朋友,从不同的兴趣角度,对于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景点,做个初步介绍。
作为柏林乃至德国象征的勃兰登堡门是游客打卡必去之地;而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南部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或许是最受欢迎的景点;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很多人偏爱阿尔卑斯山周边的景点,例如国王湖;喜欢登山的话,德国最高峰楚格峰及其周边地区值得一游;喜欢古典皇家建筑和园林的可以选择德累斯顿、波茨坦等;喜欢古典音乐的,必然要去拜罗伊特朝圣;喜欢自然风光的,可以在黑森林里漫步;而对于球迷来说,或许慕尼黑又是一个必去之地。
I. 摩洛哥在哪儿,有哪些景点
摩洛哥王国,简称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濒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伊斯兰教是摩洛哥的国教。99%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其余人口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哈桑二世清真寺:伊斯兰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建筑面积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屋顶可启闭,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