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军队人数为什么多

德国军队人数为什么多

发布时间:2022-05-11 09:52:15

Ⅰ 二战德国战败仍有300万大军,为何轻易投降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战争,由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起。期间一共波及了61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共计9000万军民的伤亡,5万亿美元付诸东流,二战的转折点如今公认为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从此战过后,德军的主力开始被迫后退,呈现防守的态势。到了1945年4月27日,苏联军队打进了柏林市中心,希特勒原本打算选择在5月5日这天自杀,因为这是拿破仑去世的日子,但是苏军的攻势无法让他选择离开的时间了,最终在4月30日,希特勒在地下室开枪自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已经死亡,一些德国人失去了信仰,而剩下的德国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乱,清醒过来的也不再少数,自然也没有什么人愿意陪希特勒一起下地狱了。

Ⅱ 二战中远比中国人口少得多的德国为什么军队如此庞大

根据《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中得到准确数字是1933年,德国人口66030000,被德国合并时,奥地利有近700万人口 ,合计有总人口达7300万人 。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人口众多 的大国 。组建 数百万常备军 是不难的 。

德国掌握当时全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有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全世界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一大批卓越的军事统帅,狂热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潮,执着的复仇心理,巨大的扩张野心,使得德意志第三帝国具有世界上最伟大、最强悍的军队。

德军的 机械化程度很高 ,拥有 “装甲集团军群”这样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 。

1, 1939年9月1日与苏联联合入侵波兰前,德军拥有108个师(还有一种说法是103个师),总兵力约230万人。
2, 1940年,在德国入侵法、比、荷、卢等国的战争中,德军投入136个师,330余万人,当时德军总兵力大约为350万人。
3, 1941年,德国用于进攻苏联的陆军为152个师又两个旅,加罗马尼亚、芬兰、匈牙利等国提供的29个师又16个旅,共计181个师又18个旅,连同空军、海军,总共约550万人。当时德国总兵力约为723.4万人。
4, 1942年德军总兵力达到810万.其中570万部署在东线.
5, 到1943年12月1日,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时 ,德军总人数为1016。9 万人(陆军709 万人,空军191。9 万人,海军72。6 万人)。其中作战部队为668。2 万人,后备军为348。7 万人。
6, 1944年德军总兵力大大减少 ,约700万.
7 ,1945年春天,盟军兵临城下的时候 ,德军兵力还有350到400万.
从东线和西线的战果来看,在二战中,德军大约损失了1800万人。

这种超大规模的军事力量 ,是以强大的GTP为后盾的 。

中国当时的GTP不可能养活一支强大军队的 。


二战最好的坦克

Ⅲ 德国在二战中军队有1000万,而苏联在损失这么多人的前提下还是取胜了,为什么德国不在增加兵源

首先更正一下,其实德军并非都是德国人。

德国军队最多的时候总数为1040万(官方统计),但是很多是雇佣军和其他部队,也就是说由纯正的德国人组成的军队不是全部(但是德国军队一般都是精锐,如党卫军)。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国的军队人数方面给它国家本身造成的压力还不是这么大。军费可以从所侵略的国家那里榨(如维希法国),军队可以组成雇佣军(如匈牙利)。攻占重要矿点可以获得矿石资源等。

人数虽然多,但是到了后期能用的并不多。因为自从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以来,德国就一直两线作战,战线大幅拉长,这种战略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不能再派出更多的部队。一个苏联,就能让400多万德军被拖住,其他地方肯定也是很紧张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情况:苏联战场还在艰苦作战,北非那边也在挣扎,大西洋上也不太平,本土时不时的还总被轰炸。虽然基本征服了欧洲(除了英国等),但是战争形势还不能太乐观。德国在一开始攻入苏联的时候很顺利,但是随着战线拉长和时间推移(到了冬季),苏联战场上德军就开始逐渐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进攻的步伐缓慢,大城市屡攻不下。

德军一开始的确是增兵的,因为1941年一开始用来进攻苏联的军队只有150——200万(平摊到几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在战争前期德军取得重大进展,比如创造过全歼苏军一个方面军的战绩(基辅大会战,击毙苏军司令基尔波洛斯,使苏联损失66.5万人),苏军也确实遭到了极大损失。

但是由于战略的失误、冬季的来临和苏军的反击,德军也有损失,双方开始僵持,德军于是增加兵力。但1942年春季苏联大反攻失败,而德军又没有趁机集中兵力击破苏军防线,终于丧失战机。之后再增多少兵也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里涉及到双方对于战争之“势”的把握。一旦苏联开始了有效的反攻,德军就很难再站住脚了。

到了中后期,德军几个方向兵力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所以几乎也派不出什么兵。有的时候军队派过去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苏联及其所在的同盟国扩大优势,逐步收复失地,击败第三帝国。

到了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的一次讲话中就指出,男人作为战士应该去战斗,而女子就要为帝国培养未来的战士。这句几乎是厚颜无耻的一句话也确实道出了德国那时的窘况。所以军队的锐减当然在情理之中。

说句题外话,苏联进攻柏林的时候,德军有70万,苏军200万。战役结果是苏军胜利,损失30.8万(据说因为围攻柏林的时候苏军人太多,很多人是被自己人的炮弹打死的)。德国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200万人战线分散、士气低下,不可能与同盟国抗衡。

所以总结一下:

1、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军取得巨大胜利,没有增兵,也没有必要增兵。但是希特勒错误地估计了苏联军队的顽强意志和反击决心,认为击败苏联就如同踢倒一座腐朽的老木屋一般简单。

2、苏德战争中前期和中期,由于苏联的反击和一些其他因素,德军付出一定的伤亡。由于那个时候欧洲战场基本已经被德国占据,在这种战略局面下,德国增兵苏联来试图达到其击败苏联的目的。苏联领土上的德军最多达到400万。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完全结束的标志是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役,德国损失数十万精锐(保卢斯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中后期,开始于盟军的大规模反击。德军在苏联的情势已经逐渐走下坡。由于其他战场军力分配不均匀,及军力的匮乏,各地的战场均要求增加援兵(比如隆美尔就是因为得不到补给和援兵而被迫撤退的)。德军已经不可能稳定住苏德战场的局面。

4、苏军全面反攻,大举收复失地;德国丢失大量侵略地,全面收缩的时候,德国几乎是捉襟见肘。

5、战争末期,德国覆灭。

所以,德国不是没有增兵,具体的增兵情况及原因和后来的战况是有联系的。而当德国想再往苏联增兵的时候,因为各地区的战略原因,已经缺兵可增。

希望对你理解这段历史有帮助。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对历史也有些兴趣。我的分析你可以参考。

Ⅳ 历史上军队规模最庞大的国家排名,前两名人数超过千万吗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人数确实过千万,希特勒吹嘘现在连15岁的小伙子都可以操作加农炮。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也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加起来人数也很多。一场战役动不动就是60万对战80万

Ⅳ 德国投降时还拥有数百万军队,为何德国没有继续抵抗呢

在苏联红军攻破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之后,根据希特勒遗嘱,被任命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海军元帅邓尼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并1945年5月8日24:00,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随后,各个战线上的约400万德军向苏联、英国、美国投降,欧洲战场以盟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成为战争废墟的德国城市

而显然,此时即使有冥顽不灵的德国人想继续抵抗,也不过徒增德国人的伤亡而已,没有充足后勤和精良的装备,德国的抵抗不过是无谓的自杀,根本毫无意义,只会将德国进一步拉进亡国灭种的深渊。

Ⅵ 为何德国拥有700万军队,面对苏联250万军队,还是保不住柏林

德国拥有700万军队,面对苏联250万军队,还是保不住柏林的原因在于德国700万军队是总的人数,而当时在德国的军队远远小于这个数字,苏联的250万军队则是指攻入柏林以及柏林外围的军队数目,面对巨大的人数差距,以及德国很难在短时间内调集其他军队保卫柏林,所以才导致德国柏林失守。

德国在确信苏军置捷克于不顾,提前发动了柏林战役,此刻的柏林周边已经没有强大的重兵集群可以调动,就连后来作为保卫柏林的主力,国防军第56装甲军,也是因为掩护其主力第三集团军向西撤退,还留在了柏林附近,才被元首临时下令让他们回来保卫德国,不然整个德军在柏林战役中,都不会有一支像样的部队参与。

Ⅶ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是不能再拥有军队了,为什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有这么大的庞大的军队

先从德国内部(自身)来说:
一次大战结束后,德国军队处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

凡尔赛条约第一部分就明确规定:德国只能保留一支10万人的军队,确保德国职业军队保持最小的规模。第二部部分,德国军队成为服役年限最长的军队,军官的服役年限为25年,士兵为12年,防止德国建立起一支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军官队伍。第三,禁止德国生产重炮,坦克,飞机,潜艇等一些进攻性武器,并对德国武器的进口进行限制。第四,取消德国总参某部,让德国无法制定作战计划和大规模军事演习。

除了条约的限制外,德国军队和社会都面临着很大的经济问题,战争后德国国内通货膨胀,失业人口剧增,艰难的经济环境又造成了严重的正治动荡。总之,此时的德国军队是一支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军队,德国军队在束缚,恐惧,哄乱中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德国军队的改革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个人,西特勒在1939年全面发动全面二战是不可能的,德军横扫欧洲,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大军队也只是痴人说梦。这个人就是冯.西克特。

冯.西克特在许多军事领域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他主张一支职业军队必须满足四点要求:1、必须是高度运动的,能够利用交通工具快速运输。2、必须是有效装备的,具有可以使用的现代化武器。3、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军队后勤体系,能够不间断的为前线部队提供所需的一切。4、后备军事力量可以不经过预备役训练就可以全面动员和部署。

具体的措施如下:
人员方面: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一支10万人的军队,所以军队人员的改革必然是放在第一位的。冯.西克特要求这10万军队不是一支普通的军队,他应该是一支具有职业化军事水平的军官队伍。这10万军队是德国军队的精英,是德国军队的希望。

组织和编制方面:德国依据1919年3月的《武装部队法》从新组建。最上层是总统,任总思令。国房部监管陆军和海军。国房部长之下是军队思令部。西克特上任后将德国的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编成为2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设指挥部。西克特让每一个师来委任一个地域性的用于招募和管理的地区,用来训练和招募新兵。

到了1926年,他又将10个师扩充的21个。到了西特勒上台前,又有36个师加入国防军。

另外,德国空军和装甲部队的组建也被提上日程,每年都有从4000名优秀军官中挑选出的180名军官加入西克特的所谓的“影子空军”,每年有30名军官在苏联专门设立的空军训练基地接受训练。在西克特的授意下,1929年,古得里安组建了德国第一个装甲营,这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雏形。

正是以上得力的军队改革措施,才有了二战中德军1个月灭亡波兰,7周打败法国,以及后来德军在北非、巴尔干和苏联战场初期的一系列胜利。

再从德国外部(国际环境)来说:
一战结束后,特别是苏联的出现,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隔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出现的。等到了二战爆发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英、法、美等为了防范苏联,将祸水东引,积极扶植(在一战中)战败的德、日充当防苏的屏障和打手。因此,这也为德国借机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扫清了障碍。

Ⅷ 二战德军总兵力是多少

虽然二战爆发于1939年9月1日,但纳粹德国在此之前做了周密的准备。


早在1934年,希特勒就突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疯狂扩军备战,把国防军从10万扩大到30万。


1938年3月11日,在奥地利狂热法西斯分子的配合下,德军“解放”了奥地利,从此迈出了侵略扩张的第一步。


势均力敌,希特勒把屠刀伸向捷克和斯洛伐克,获得了大片土地和军队,为发动全面战争奠定了基础。




1939年9月1日,强大的纳粹德国派兵南下,与苏联一起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从而拉开了二战的序幕。


不到一年(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的铁蹄遍行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在内的广大领土被这些法西斯军队占领。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百万大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来到莫斯科。


苏联人民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抵抗了德国的进攻,逐渐转入反攻。盟军于1944年6月成功登陆诺曼底,开辟了西线战场。德军两面夹击,路死了,步步为营,1945年5月8日投降。


纳粹德国是二战元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

然而,一个国家必须有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以及来自各条战线的雇员,如医生、官员、教师、法官和行政人员。所以说德军动员了一千七百万是不准确的。

Ⅸ 为什么1943年德国军队最多

让我来帮您回答吧。当然1943年的德国军队不是最多。
最高的应该是在1941年~1942年期间,也有人说是在1940年(光到42年德军就有200万的伤亡,所以之前也有可能是最多的)
最近事情多,就按自己的思想说一下吧。
看看吧:
(高峰时段)
Heer - The Army 1935-1945(德国国防军,陆军 1933年~1945年)
Between 1939 and 1945 close to 13 million served in the Heer. Over 1.6 million were killed and over 4.1 million were wounded.
累计接近1300万人

Luftwaffe - The Airforce 1935-1945(德国空军 1933年~1945年)
Between 1939 and 1945 over 3.4 million served in the Luftwaffe. Over 165,000 were killed, over 155,000 went missing and over 192,000 were wounded.
累计超过340万人

Kriegsmarine - The Navy 1935-1945(德国海军 1933年~1945年)
Between 1939 and 1945 over 1.5 million served in the Kriegsmarine. Over 65,000 were killed, over 105,000 went missing and over 21,000 were wounded.
累计150万人

另外
Waffen-SS - The Armed SS 1933-1945(武装党卫军 1933年~1945年)
By the end of WWII over 1,000,000 soldiers in 38 divisions would serve in the Waffen-SS, including over 200,000 conscripts.Waffen-SS - The Armed SS in 1943 is only 54 ten thousand.
在1945年时超过100万----我的数据认为,累计数据接近300万

对比:1943年的德军。(网络上的废话……)
希特勒在1943年依然(是依然!说明德军在43年不是最多)拥有一支非常庞大的军事力量。整个德国武装部队的总人数达到948万人。
其中野战陆军425万、后备陆军等230万、空军170万、海军78万、武装党卫军45万。
按4月1日统计,德军共有坦克和强击火炮5625辆。第1线飞机按3月1日的统计为6107架。

不过在剔除了各种后备部队、大量在医院疗养的伤病员,海空军,以及占领区的维持部队后,德国可以用于东线的野战部队就远远没有那么多了。

截至1943年7月初,德国及其盟军,在苏德战场一共拥有近400万正规陆军(200个德国师,40个盟军师),约4700辆坦克自行火炮,3665架飞机,约4万门火炮迫击炮。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追问。谢谢。
满意吧?

Ⅹ 一战后的德国只能保留军队10万,为何二战中却有1800万人参战

把这十万人的军队,大部分培养成军官,再让军官去培养士兵,就这样慢慢培养,到二战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千八百万人了。

世界第一次大战,德国佬儿输的非常彻底,没事儿闲的发动战争,输了就没啥选择权,立马滚去签订《凡尔赛条约》,这个条约的存在,就是为了约束和限制德国发展,但是那群二百五的英国佬儿为了压制别的国家,就允许德国方面保留10万军队,当时法国在欧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德国进行制衡,英国佬就没办法跟法国进行对抗。

虽然起势非常的凶猛,但是还是再一次的失败了,毕竟不义之战,不能久也。

阅读全文

与德国军队人数为什么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