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
一、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凡尔赛体系和《凡尔赛和约》引起了德国国内的复仇主义情绪。
3、为了弥补大危机给德国带来的损失,转移国内矛盾。
4、纳粹的极端种族主义理论的影响。
5、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色彩的影响。
二、德国发动二战的目的:抢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征服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⑵ 德国为什么要发动二战默默发展实力不行吗
德国当时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发动二战,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如果当时德国不是面对经济危机的话,那么相信德国也不会过快发动二战,因为德国也想要缓慢发展,但是发动二战实在是逼不得已。再加上当时德国的军工业本身就已经处于了世界领先位置德国在军工业的扶持之下,军队实力也不断提高。德国也是在自己有能力之后才发动二战。
所以希特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会选择以发动二战的方式来解决国家的经济危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整个德国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都是比较强悍的,希特勒肯定在发动二战之前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才决定的。如果当时德国周围有其他国家的实力超过德国的话,那么希特勒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发动战争。
⑶ 二战前夕德国经济高速发展,那么为何还要发动二战
二战前夕,德国经济似乎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有几个数据,我们需要关注:
年均20%的经济增速;
工业产值占到整个资本主义的13.4%(1937年数据),高于英法,仅次于美国;
失业率逐年降低,1933年为20%,到1936年已经降到5.7%。
于是,一种思潮出现了,就是扩大势力范围,建立德意志人统治的经济区域,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原料、粮食等物质。这种思潮影响了经济,也促使经济走向了战争的一面,乃至后来出现了希特勒争取“生存空间”的说法。总体来看,在经济危机面前,德国选择了战争的道路。表面上经济的恢复,并不是经济的真正发展,而是埋下了战争的伏笔。
⑷ 德国为什么一定要发动二战默默发展实力不好吗
中国也想默默发展自己的实力,闷声大发财,美国现在能允许吗?中国还想着和美国一起合作赚钱呢,美国会允许吗?
德国在二战之前,面临的就是这个处境。实际上在一战之前,就是如此。就是因为德国崛起太晚,世界上的资源都已经被先发展起来的列强瓜分完了,德国没赶上趟,很快就碰到了天花板,无论是资源、能源还是市场,他再要发展,就要从其它列强嘴里抢食了,于是和列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帝国主义战争。
从德国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德国的地缘战略位置很不好,处在几个大国的包围和夹击之下。每次当德国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触及欧洲其它大国的利益,就会和其他大国发生冲突,尤其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在德国19世纪统一之后开始崛起的时候,法国和俄国就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德国。二战一定程度上就是一战的延续,因为一战并没有彻底解决欧洲的危机,也就是欧洲大国之间的竞争。
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欧洲自从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碎片化状态,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大国在崛起之后,都会谋求在欧洲获得主导权。比如英国在崛起之后,也与法国进行了百年战争,就是在争夺欧洲的主导权。德国在俾斯麦时期完成统一之后,发展速度很快,到19世纪末,本土的各方面实力都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法国,自然会危及英国和法国在欧洲的主导权。
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欧洲各主要大国都遍体鳞伤,又要面对苏联的巨大威胁,于是美国在欧洲驻军,为欧洲提供核保护伞,提供军事保护,欧洲各国也没什么好争得了。因为无论欧洲哪个大国,在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面前,都是小国。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起,欧洲大国之间开始合作,不再你死我活的竞争了。到2000年后,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现在的欧盟,并且统一使用欧元,经济上走向区域一体化。
⑸ 从经济方面来看,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
因为德国的货币膨胀,经济后退了。
一些德国妇女在做饭时也直接靠金钱来做饭,可以说这种方法在其他国家非常豪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纸币相当于一堆废纸。面对经济危机,国内通货膨胀严重,失业人数增加。德国人民的情绪爆发到了极点,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分子进入了历史舞台。希特勒是一名士兵,率领德国军队疯狂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不仅是紧急和激烈的,而且是不人道的,尤其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态度令人恐惧。希特勒一直在争夺国家,可以说他会使用各种生物和化学武器来实现自己统治世界的愿望。
⑹ 德国为什么要发动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与反法西斯同盟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⑺ 德国为什么有实力发动2次世界大战
对这一问题,应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政治方面,建立一党专制的极权政治体制。希特勒法西斯上台之后,立即利用恐怖手段和“授法权”,取消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取缔除纳粹党之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纳粹党一党专制,镇压一切政治反对派——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清除异己,德国成了一个盖世太保(秘密警察)、党卫军和集中营国家。1934年8月,希特勒将党政军大权据为己有,成为一个大独裁者。德国按照“领袖”原则,从上至下,层层任命各级“领袖”,完全听命于立于权力顶端的最高领袖——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德国,德国就是希特勒”。德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极权国家。希特勒确立的法西斯极权政治体制,成为发动战争的高效力运转的政治机制。
二、在军事方面,扩充军队,从各方面建立一支适合于扩张侵略的军队。1933—1939年,希特勒在执政6年之内,德国军费开支增加近9倍,由19亿马克增加到184亿马克。德国陆、海、空军三军俱全。陆军由10万人增加到370万人;空军从无到有,达37.3万人,战斗机4,093架,比英、美、波三国的战斗机总数还多;海军舰只总数由33艘增加到107艘。纳粹德国具备了发动战争的强大军事能力。
三、在经济方面,希特勒从夺取“生存空间”的战争目标出发,建立国家干预的统制经济体制。根据恢复经济和战备经济需要,国家在经济领域按行业部门——工业、商业、金融、手工业、保险业、动力和对外贸易7大行业,组成7个经济组合,下设44个经济组,350个专业组,640个专业小组,并按地区——省、市、区,将全国经济从横、纵两个方面统制管理起来,控制消费工业生产,使军工生产恶性膨胀发展。希特勒法西斯用降低民众生活水平的办法扩军备战、发展军工生产,推行经济军事化,军备生产大大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德国工业发展速度不仅超过美、英、法等国,而且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德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把英、法抛在后面。1939年德国的军火生产量已是美、英两国总和的2倍以上。到1939年9月1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德国许多最重要的合成产品的生产,如氮、燃料、橡胶和人造纤维等,都遥遥领先,居世界第一位。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希特勒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奠定了有力的经济基础。
四、在社会方面,希特勒法西斯实施控制与笼络的双重政策。首先,希特勒法西斯在对反对派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和革命民主人士实行恐怖镇压的基础之上,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不论男女老少,均纳入各类行业、各类社团组织。在整个德国,纳粹党建立了一个以该党为核心,辐射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机构重叠、组织繁杂的社会组织网络,其中有希特勒青年团、希特勒少年队、纳粹主义妇女团、纳粹主义德意志大学教师联盟、德意志公务员联盟、纳粹主义德意志医生联盟、纳粹主义教师联盟、纳粹主义人民福利会,等等。通过上述一整套社会组织网络,纳粹党对全体德国民众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控制,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⑻ 从经济方面解释一下,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
1939年9月,纳粹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战火迅速波及全世界的主要国家,最终结果惨烈,9000余万人伤亡,主战场欧洲被打成一片废墟。关于二战爆发的原因有的说是希特勒、墨索里尼等人的野心,有的说是严苛的《凡尔赛和约》留下的怨恨,但从经济角度考虑,当纳粹党掌握德国权力,希特勒执行新的经济复苏政策开始,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但是希特勒的经济政策是有极限的,首先德国政府扩大财政支出造成了巨额的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不可能无限的扩大下去;其次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出口,而因为贸易保护政策,德国商品很难打入英美等国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市场有限;最后为了解决失业人口,刺激经济发展,德国军工生产扩大了7倍,这些东西不能吃不能喝,占用了大量资源。说白了到1939年,德国经济缺乏支持继续发展的市场和资源,当时的德国经济就像一个橡皮筋,越扯越长,但没有新的橡皮筋加入,最终总有拉断的时候。而市场和资源没人会免费给你,只能去抢,战争机器一开启就停不下来了,抢到资源就继续扩军,扩军后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去维持还得接着抢。
回顾纳粹德国的侵略过程,对于市场和资源的争夺一直伴随其中。1939年波兰战役,德国夺回了重要的农业产区;1940年4月挪威战役,德国是为了保护瑞典的铁矿石运输线;1941年4月南斯拉夫、希腊战役,德国为了保护重要的石油来源,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1940年5月法国战役,德国夺回了矿产资源地阿尔萨斯和洛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在进攻莫斯科的关键时刻,希特勒抽调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给南方集团军群,用以进攻苏联的主要粮食、石油和煤炭产区。而每攻占一个国家,德国的产品自然随之充斥该国市场。
经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所谓的捷径带来的都是灾难!二战爆发之前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几乎都是走的相同的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军工制造畸形的经济繁荣,然后在危机爆发前对外侵略掠夺满足自身发展。二战9000余万人伤亡、5万多亿美元经济损失到今天依然触目惊心,这个代价过于惨痛了!
⑼ 为什么德国一定要发动二战它的意图是什么
因为德国在一战后,国内的经济一直都处于萧条的状态,在一战失败后,德国的大部分劳动力都集中在欧洲几个国家的手中,这时的德国因为战争失败所以要赔付大量的赔款。而那些战败的士兵都直接到受害国中重建去了,虽说有工资,但是总归不是为自己国家工作。
这时候经历了一战的德国经济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后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德国的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了,德国甚至还有人大量的饿死。因此,这时候的德国为了寻求生机,只好向当时的美国借款求助了。同时,这时期的德国对一战后的社会主义分配是极度不满意的,于是当时的希特勒将借来的款项都直接用于发展军工业,而德国之所以会发动二战,也是为了挽救德国的经济。
其实,德国之所以会发起二战,这其中还有希特勒的原因。希特勒当时是有一个复兴德意志梦想的,不过因为一战之后,德国的国内经济很不乐观,因此希特勒便直接放弃了和平路线,转而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在希特勒上台之后,他便用一种很巧妙的演讲方式,直接让当时的德国人陷入一种很疯狂的战斗状态。
⑽ 德国发动二战的起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1、起因: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大战遗留下一些无法和平解决的所谓对德国的不公平条约和待遇,作为第一次大战的战败国,德国的很多利益被其他强国瓜分,同样只能是通过战争来索回失去的利益。
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问题,法西斯就是在经济危机中上台的,但不是经济的发展,正好相反,当时德国国内经济正在走向崩溃,通过战争手段进行经济掠夺是最佳方式。这种经济掠夺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被某国发挥的淋漓尽致。
2、目的:抢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征服世界。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60余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由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在二战中受重创,亚非地区的殖民地人民发起了殖民地解放运动。印度的独立给了大英帝国致命一击,越南,埃及都取得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胜利,中东,非洲先后独立数十个国家,最终导致由西方地理大发现后在全球形成的殖民地体系彻底瓦解。
二战后初期,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美国一枝独秀,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