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时德国的bf109战斗机和fw190战斗机哪个更厉害
Fw190比较厉害,福克-沃尔夫 Fw 190 百舌鸟是德国库尔特·谭克博士于30年代末期设计的单座位单引擎战斗机,由不莱梅的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建造。它被德国空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并于1941年取代了部分单位的Bf-109,而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与Bf 109战斗机同为两大主力机种之一。
不说别的,它在1942年开始投入所有战线,并使BF-109在德国空军成为标准辅助战斗机!生产从1941年开始直至战争结束,期间这架飞机不断改良。它后期的型号保留了优良特性与盟军战斗机不相上下。因此被视为二战期间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而且就火力而言,以A3为例,装备了两挺MG17 7.92毫米机枪、2门MG151/20 20毫米机炮和2门MG FF 20毫米机炮!
⑵ 德国哪些技术世界第一
德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世界第一,如车床、发动机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业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在德国各个工业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无疑又是其中的翘楚。发展到今天,无论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到硬件设施都相当完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众多德国知名大学承载了自二战以来的大部分机械科技研发,并使科技成果得以应用,所以德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械产品出口国,依靠成品机械以及机械技术产业出口使得德国经济始终稳居世界前三位。
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林德叉车、大众的整条成熟品牌生产线以及遍布德国波罗地海海岸的大小造船厂都有产品销往中国及世界各地。德国制造更是成为品质的保证。
机械制造在德国是最大的专业,德国高校对他的重视程度在对其投入的科研经费中有清晰的体现。
以亚琛工大为例,亚琛工大截止到2007年有5448名学生注册机械制造专业,科研工作者20人左右,每人平均研究经费为2024000欧元,这足以看出德国社会和大学对这个专业的期望。同时,大学更花费重金建设一流的实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
⑶ 德国机械制造为什么那么强大
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人仍将继续牢牢掌握引领尖端技术。中国要想实现伟大复兴,科技兴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我们不能总是靠操作简单设备在流水线式上完成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必须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薪资水平,同时加强重点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政策引导和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知识、具有技能、具有创新的新时代工人。
安全用气,温馨你我,关注订阅讲燃堂公众号,获得更多燃气知识。
⑷ 德国的发动机厉害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汽车也似乎成了普及。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辆汽车,在逛街或者走亲访友办事情的时候都开着车,会节省了许多时间,而且也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但是汽车的发动机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它决定着汽车的寿命是否能够长久。而一些人则会采用外国的发动机,他们认为外国的发动机比中国的好。那么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德国的发动机很厉害吗?
其实很多人都说看商品的话不能只看价格,的确是这样的。其实价格也能从客观上反映一些事情,如果生产者非常用心的话,那么他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比较好,相应的价格肯定会贵一点。但如果只是买了几万块钱的车,那么质量也肯定没有几十万几百万车辆的质量好。这些东西都是大家所公认的,没有必要进行反驳。
⑸ 为什么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的高铁技术这么厉害
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但事实大抵是这样,西方对中国的高技术的最严厉封锁的.核心技术根本不可能给中国人的,甚至都不会卖,所以中国人很难追得上西方的技术水平。
⑹ 二战时期德国哪个喷气机最厉害
当时德国只研制并生产了一种喷气式战机,那就是梅塞施密特ME262。
⑺ 三国合力破译,二战时期德国使用的埃尼格玛密码机有多厉害
埃尼格玛密码机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更加确切的说,埃尼格玛是对二战时期德国使用的一系列相似的转子机械加解密机器的统称,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型号。 主要是德国科学家们针对当时一再失密的情况,费尽心机发明的密码再加密机,是当时最复杂的保密机器。直到1939年9月,在破译精英们不懈努力和波、法突破德国陆军埃尼格玛密钥的帮助下,英国密码专家们才破译了德国空军的“红色”密钥。但是,埃尼格玛的“黄色”密钥,仍无法掌握密码规律当时,这个密钥还不是被破译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战斗中,英国海军在挪威海岸的一架德机的残骸中,找到了一本密码本表,这才揭开了埃尼格玛的神秘面纱。
⑻ 德国、日本的机械制造是最先进的吗比美国还先进
机械设计能力日本是最强的
美国强在电子系统与机械的结合。
如果是机械制造,那么非小日本
德国,比如西门子,奔驰重工,德国的精密机床业是世界最强的。
日本,比如三菱重工,住友机械,日本的装备制造业都很强。
美国,比如卡特彼勒,工程机械世界第一。
⑼ 二战时期的德国都有哪些高超技术
二战时候德国科技确实很发达,当时美国、苏联、德国的军事实力排名 德国排名第一,依次为德国、美国、苏联,二战结束之后就是美国强。据说二战德国一天能造20辆坦克,每个月大约600辆。
航天方面
提到德军的航天飞行方面,不得不提冯布劳恩,他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发明了V-1,V-2火箭,战败后投奔美国,1969年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确实是妖人,22岁一毕业就带队,毫不含糊,而且仅用了10年就搞出了完全可用的运载火箭(他那时候和从0开始也差不多),而同期其他国家还停留在科研的程度。他的同事,包括死在试验场的一堆人,也都是大师水准,像低温上面级之父埃里克当初就是东线的炮手,死前被救回佩内明德搞科研了。德国航天和其他国家的区别,打个比方吧,类似老工程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区别,一边是身经百战,一边是毫无经验。战后德国科学家实际上起到了师傅带徒弟的作用。当时的所有构想,无论是奇葩的还是可用的,德国人都交过学费了,后来者可以少走弯路。
当时纳粹德国的确有在研究飞碟与时间机器,这听起来很科幻,不过都还尚在构思设想阶段,要知道在大势已去的时候,希特勒甚至派遣了探险队远赴西藏找到能够摧毁世界的神器。
陆地方面
德国陆军的装备不仅先进,而且工业设计非常漂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收藏与参观用,而不是实战。比如坦克,很多人认为德军的虎式和豹式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坦克,但是对比于苏联的T-34和斯大林坦克,其实德式坦克真不先进。德式坦克使用垂直装甲,炮弹的杀伤力全靠厚重的装甲来吸收,而苏式坦克都采用倾斜装甲,炮弹打中后倾斜的角度可以抵消一部分冲击力,所以苏式坦克装甲不如德式的厚,但防护能力相等甚至更好,这点在斯大林坦克上体现的更明显,拥有122mm口径舰炮的斯大林坦克和拥有88mm口径高射炮的虎王坦克都可以一炮击毁对方,但虎式坦克平均装甲厚达200mm左右,重60吨以上,而斯大林坦克仅重44吨,越野时速却是虎王的两倍左右。其次德式坦克采用后驱底盘设计,而苏式坦克是全驱底盘,经过苏联战场的证明,全驱底盘对战场适应性更好,尤其是受反坦克武器的影响更小。当时德式坦克均是烧汽油的,而苏式坦克是烧柴油的,柴油坦克被击中后更不容易起火,而且冬季寒冷条件下启动会快很多。再加上德式武器机械复杂,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高的吓人,这其实说明德国坦克设计能力不足,因为真正好用的武器不仅是单挑强,也必须是易于大量装备而且简单可靠的。经过二战的多次证明,后来苏式坦克设计思路成为了战后坦克设计的主导思想,而德式坦克除了选美和比武之外是无法在实战中与苏联坦克抗衡的。虎王坦克可以一挑五、一挑十,但苏联的坦克是拖拉机厂都可以制造的,几十辆换一辆也不亏。
海军方面
与坦克相同境遇的还有德国海军,且不说德国统帅部思想怪异,戈林元帅竟然认为航母应该归空军指挥,德军在大型水面舰艇的设计思路上仍沉浸在巨舰大炮的时代,唯一比日本人聪明的就是认识到潜艇的作用是打击补给线而不是打海战,但是直到战争结束才只有一艘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只能说德国海军不论造出多么大的战列舰,在整体理念上跟英美的差距实在是大。战争初期所有巨大而昂贵的建造计划消耗了大量贵重的原材料,严重影响了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和运行。加上希特勒本人对潜艇感兴趣并不重视海军,脾斯麦、提彼茨这种排水量两倍于英国皇家海军旗舰的战列舰再先进也是落后的,日本还有武藏与大和号这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但是有什么用呢?
德国当时的军事和科技的确很发达,但真正用在实战上的似乎只有航空和坦克的一些方面,只能说是帮美苏试错了,很多完全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当时德国人都做了。德国的航天先进性无可置疑,主要是冯布莱恩本人,V2导弹发动机完全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与苏联和美国前辈彻底拉开了5到10年差距,不光先进,而且特别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第一代航天器的需要。德国只是迫于战争形势把一些还在实验阶段的武器过早的用于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