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时期 德国与日本是轴心国 日本是怎么评价德国的
据我了解,他们就是签了个战略伙伴协议,就是现在新闻上中国到处和别人签的那种,没多大意义,如果他们瓜分世界成功了,他们相互肯定还是要打起来的。
这点从二战中的一些事件中就能看出来。比如他们说到的,德国进攻苏联时,要求日本从东边进攻,日本却因惧怕苏联,加上极度想吞并中国的野心,拒绝了。结果导致德国战败,最后自己在中国占的那点地还都被苏联打回来了。又比如日本在东南亚侵占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时,当时的法国已经战败,法国的殖民地属于已经投降德国的维希政府,但日本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占为己有,日本这时有多少点在乎与德国的”友谊“,当然他们也有过包括核研究在内的一些军事合作。所以他们在二战期间也就是相互利用的军事盟友关系。
2. 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时期战败国,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认罪态度的反差那么大
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1.从国民的意识上看,二战德国的国民意识很强,二战前是德国人民把希特勒min主地选为总理,所以德国民众对于德国二战的暴行普遍都有自责的心理;而日本一直是独裁统治加天皇精神世界垄断,所以日本人一直认为自己都没有做错什么,都是领导的责任。
2.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失败,虽然在两次战争的初期都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欧战中各个参战国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军备使得德国在两次战争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二战后还被一分为二。可以说德国的反省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厌战,因为两次大战德国都元气大伤,人民也不愿再为无谓的战争牺牲了。而日本第一次世界 大战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战败,但很快又被美国扶植起来了,正因为没有持续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所以日本相对来说并不排斥新的战争。
3.德国是欧洲的大陆国家,与法国、波兰等很多国家直接接壤,如果不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边境冲突将十分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认罪的速度。而日本与中国等国家没有直接的陆地领土衔接,即使不认真认错也不用担心他国政府或民间组织的边境骚扰活动。
4.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传统文化强调责任的担当,他们认为做了错事虽然可耻,但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是可敬的行为。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更强调面子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认为自己有没有做错事不要紧,要紧的是别人知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或别人是否认为自己做了错事。所以虽然刚刚改革开放时日本政府对中国进行了很多经济援助,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当年侵华的罪恶感,但日本从未公开承认自己在二战做了错事。
5.二战后所面对的形式不同。德国二战后面对两类国家,一是如法国、荷兰比利时这类国家,这些国家都被纳粹德国伤害过,而二战后又与西德同一阵营;二是波兰苏联南斯拉夫,也被纳粹德国伤害过,二战后与东德一个阵营。正是因为德国被一分为二,各自属于不同阵营,所以对于各个国家都有道歉的义务和需要。而日本二战后一直依附于美国,所以对于偷袭珍珠港一直表现出很好的认错态度,但因为日本是美国对抗中国的前沿,日本当然不会对中国道歉。而菲律宾等国家一直闹民族独立,在经济上对美国不利,也不是美日的盟友,所以 日本也一直没有对东南亚的国家道歉。
3. 二战时期,为何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虽然已有近百年了,但是留给人们的惨痛回忆和给大家的教训是所有人都不能忘怀的。大家都知道的是,二战有三个主要侵略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德国主要战场是欧洲,日本的主要战场是亚洲。从两国的主要战场上来看两国并没有多大的交集。但是为何在二战时期,日本会选择和德国结盟?两个国家的主要是给自己拉外国援助防止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所以在日本和德国结盟之后,日本安心的占领东北无后顾之忧,果断的发动七七事变,开启全面侵华的序幕。
4.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想过吞并德国
毕竟苏联的资源都是靠近德国那边的,而日本帮德国攻击苏联到头来只是陪太子读书,日本自然不愿意和德国夹击苏联,况且,攻击美国舰队,若成功,日本可以直接在东南亚获取他所需要的石油等资源,以便他们可以继续吞并东亚南亚直至阿拉伯半岛!
5. 日本和德国分别是怎么对待二战罪行的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德国人毫不避讳自己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诚恳的向被他们伤害的人民道歉。总之,德国人肯面对事实。德国人天性严谨认真。
而日本人正好相反,他们一直不肯承认自己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就像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一样,甚至一些日本极右翼分子甚至不承认他们是在侵略,而是坚持在帮助亚洲人民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因为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一直向着帝国列强迈进,他们瞧不起弱国,就像几十年前的中国,。他们认为只有强国才有资格在世界上说话,而他们也自认为自己是强国,所以他们不愿承认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6. 二战之后为什么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截然不同
外部压力
德国:纳粹机器彻底粉碎
日本:军国主义余孽重重
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战胜国对日本和对德国改造的不同导致了目前两国对历史认识的不同。德国是被盟国彻底打败并被肢解后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四国分别占领和统治的,德国的法西斯国家机器全部被摧毁。虽然由于冷战的开始在1949年形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但新政权已经与过去的法西斯政权没有丝毫的联系,参加政权的人几乎都是过去反对纳粹暴政或遭受纳粹迫害的人。因此,德国能够彻底否定过去的侵略战争,不但严厉地追究法西斯战争罪犯,而且教育自己的国民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德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和痛苦。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墓地下跪的一幕,无声地表达了德国人对过去历史的深刻反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称道。
但是日本却不是这样。日本是在盟军还未进入日本本土时就宣布了无条件投降,其国家机器并未被彻底摧毁。美国进入日本后,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实施间接统治,即通过日本政府来统治日本。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取消了日本进行战争的国家机构,整肃了一部分战争罪犯,铲除了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但是,不久之后的冷战却使这一进程遭到了破坏。美国为遏制苏联和中国,对日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扶植和复兴日本,反而停止了对日本战争罪行进行清算。最终的结果,不但保留了日本天皇制,而且过去旧政权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重新进入政府,甚至有些人还担任了首相和外相等重要职务。因此,日本不可能对自我进行彻底否定,因为执政的一些人与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今天,日本的一些政治家们还不断地“失言”,否认日本的侵略战争历史,实际上就反映了整个日本对历史认识缺乏应有的正确态度。不但如此,战后长期以来,日本在对国民的教育中也缺乏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总是试图淡化这段历史,有时甚至歪曲历史。不断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就反映了这一事实。
内部因素
德国:否定政府并非否定国家
日本: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
如果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似乎还可以在德国和日本两个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中发现这种不同。首先,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理性的民族,其哲学思想深厚,善于思辨和反思,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其有足够的自信否定自己的某一段历史,而日本民族却既缺乏理性的思辨和反思,又缺乏自己独特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没有自信否定自己唯一一段比较“辉煌”的历史。在德国,宣扬“法西斯主义”活动根本就是违法;而笔者在日本访问时看到,日本的右翼集团在街头公然集会宣扬“军国主义”,只要不扰乱社会秩序,可以不受惩罚。
其次,两个民族对国家的认识也有不同。德国人认为国家是国民的,政府可以改变,因此否定一届政府并不会因此而否定国家,但日本人却认为国家与政府难以分割,国家是永恒不变的,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天皇一家所谓“万世一系”地流传下来,如果否定了历史,也就否定了整个日本,这样日本就永远难以在国际社会站立起来。
除去这些原因之外,德日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也导致了两国的不同。德国身处欧洲,这里的国家不论从历史、文化传统,还是从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都有非常大的同一性和相互融合性。长期以来欧洲统一的思想和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发展使德国很快融进了欧洲国际社会,德国的发展已经与其他欧洲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德国很容易甩掉历史的包袱,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彻底清算。而日本所处的亚洲地区,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一种多元性的特点,其同一和融合的程度远不能够与欧洲国家相比。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日本在这其中就显得更加孤立。这种状态又进一步使得日本更加不愿意否定自我。
7.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对这么多国家宣战
我说一个好理解的个人观点吧,日本,德国,和其它法西斯同盟,致力于侵略全世界,在欧洲战场,德国和英军,苏联,打得是如火如荼,美国为欧洲战场提供的军备物资非常多,但是英军和苏联拿着这些物资又实现不了相应的价值。美国宪法规定不能主动参加战斗,美国为欧洲战场提供军备物资主要是靠船运,这样就有了偷袭珍珠港的事件,也是给美国参与进来提供了条件,日本作为德国的同盟国,自然是想和德国会和,但是日本,就是一个小岛国,长时间的战争日本消耗不了,就只有打中国这种国力弱小的国家,实现以战养战的作战方式,先吃掉中国,然后回合其它比如,马来西亚,菲律宾的日军在太平洋跟美军决一死战,美国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才会援助中国,但是中国的士兵当是是很弱的,有这么一句话代表当是的中国军力,日本一个联队,中国要出动一个军才能打赢,所以美国提供的物资10成力只有1成落到了中国人手里,其余的物资全投放到了欧洲战场,但是哪知道中国是非常难缠的,拖住了日本,为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决战提供了时间,为美国国内以工业为战争业的转换,
8. 二战的时候,日本对德国更好,还是德国对日本更好
其实也不是谁对谁好的问题,而是互相之间有需要。
德国和日本位于苏联的东西部。德国需要日本在东部牵制苏联的重兵集团,这样德国面对的苏军的压力就要小很多。同样,日本把满洲看成是日本的生命线,满洲的煤炭、粮食和钢铁等资源是日本侵华战争的支柱,鉴于日本既无资源又山地多耕地少,地震还多发,所以日本在二战后期的策略是在不得已时放弃日本本土,而把满洲作为日本复仇的基地。日本既把满洲看得如此重要,所以它就非常担心苏联信中兵力横扫满洲,报当年日俄战争的一箭之仇,所以它再有求于德国。
日本和德国的目标是东西对进瓜分苏联,然后南下会师中东,由德国控制欧、美二洲,意大利控制非洲由日本控制亚洲和太平洋和大洋洲。
德日很鬼,苏联也不是好人,苏联分别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稳住了日本和德国,在德苏战争的关键时刻,日本出卖了德国,与苏达成协议,苏联把东部的部队调到西线,从而形成了对德国的优势,对德国发起强势反击,并在欧洲解放后三个月将主力东调,闪击满洲,消灭八十万关东军,使日本完全绝望,其实战略预备队关东军的覆灭,才是日本投降的关键因素。
9. 同是二战战败国,为什么日本敢对战争罪行反复无常,而德国却始终深刻反省-
不是,德国发动二战是为了复仇,德国在一战失败后,各方面都被英法等列强处处压制,希特勒上台时期,正处于德国经济复苏,国内复仇情绪高涨,而到了德国正式发动二战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法等大国国内动荡时期。而二战虽以德国失败而告终,但某种程度上来说,德国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它把整个欧洲的经济拉到了和它同一条水平线上了,二战后的欧洲只能用一片废墟来形容,而目前德国领跑欧洲经济。
对于日本,它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不如德国充分,它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也卷入了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国内局势不稳,所以发动对外战争以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顺带掠夺财富,更长远的考虑则是离开日本岛,全面移民到大陆上去,包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最终目标也是澳大利亚。二战失败之后日本只把自己变成了一片废墟,因为当时的中国,无论二战前还是二战后都是一片废墟,相反二战后的中国实现了统一,看到了崛起的希望。
所以德国深刻反省,而日本执迷不悟的原因和你说的恰恰相反,德国现在领跑欧洲经济,它已经实现了在数千年来德国在欧洲终于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有影响力的国家。而日本,在二战后的初期,虽然也得益于美国的马歇尔复兴计划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从日元大幅贬值至今,日本的经济已经停滞了二十多年了,而周边国家中最大的假想敌——中国——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调整后,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
而且,德国发动而战的是希特勒政府,希特勒政府承担了一切实际上的罪责。日本发动侵华的是昭和天皇,如果日本承认二战错了,意味着天皇要为死去的无数日本军人负责,而天皇至今仍是日本文化的精神支柱,其对国家的实际控制力仍在。
10.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对待二战的态度不同
德国和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并不像阁下从媒体得到的印象那般---即日本不认罪,德国认罪
实际上,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也不像阁下想象的那般完美
当然,德日两国不同的"声誉"和"作风"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德国尽管履行了战争赔款,承认大屠杀问题,审批战犯等等
但是可以注意到----当年德国总理"仅仅"是对犹太人下跪而已----我们都很清楚,二战中德国人造成伤害最多的,死伤最惨的其实是苏联人----苏联人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犹太人
甚至波兰人的死亡数量也和犹太人相当
你可以注意到,德法的和解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法国人在二战中死伤极少,纳粹在法国的恶行也并不多(因为他们认为法国人还算高等类民族)
所以,西欧各国都很轻易的原谅了德国(西德)---而且在需要德国人作为对付苏联的桥头堡,德国很快就走上了重新武装的道路
再说日本
日本不认罪其实和德国当年所关注的类似---涉及领土问题
日本和韩国,中国,俄罗斯均有领土或领海争端,和朝鲜的关系也很不好
认罪有损日本的"强硬"形象,会失去一定的利益
其实认罪这个动作不难----但是注意,德国认罪的过程不仅仅是要跪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割让了领土的",可以说日本如果认罪的话,在争议领土问题上会落下风
而日本的政客为了拉老兵和其家属的选票,往往要走"极端",各种"雷人"的玩意也就出
美国人很清楚这一点,日本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基石,所以美国也不愿意中日韩之间关系走热---出现亚洲集团----美国人往往利用日本人的自尊感和"野心"来制造矛盾.
美国把日本渗透的很严重,日本高层就有美国间谍----而且至今也查不出来
德国可以认罪的原因在于当时可以获得利益(尽管付出领土代价)
而日本认罪在经济上不会获得多大的利益----东亚的经济竞争和军备竞争的强度远远超过当今世界的任何地区----不光是向中国认罪的问题,还涉及韩国,朝鲜,甚至俄罗斯的问题
所以日本领导人一向在这个问题上很难做出什么建设性的步伐
当然,一旦有利益---自然就会跪的
我只想让你明白一点,谁原因没事下跪阿,没人会真心认罪的
参考资料:维京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