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青岛德国老宅在哪里

青岛德国老宅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4 09:00:27

① 西安百年老宅面临拆迁,守护者却百般阻挠,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有能力建无数座纽约曼哈顿,但永远没有能力建第二个北京。"——美国前总统卡特

民国时期着名才女林徽因曾含泪指着时任北京副市长、历史专家吴晗的鼻子道:"你们把真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个假古董!"那一瞬间她将名媛的优雅与从容全部抛弃了,她有的只是一颗想要保住珍贵遗迹的心。

德国历史学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都会有;而你们曾经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你们也不会再有了。"珍惜我们如今仅剩的那些古建筑吧,不要等它们全都消失后再去一座座重建,那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② 建国至今有哪些被拆掉的着名建筑

镇远邹泗钟祠牌楼,生于1813年,卒于1960s-1970s,牌楼为六柱五间三层重檐庑殿塔式牌楼,门楣上方竖刻“敕建邹太常公祠”楷体石额,曾是镇远最雄伟的牌楼

开封二曾祠,生于1893年,卒于1960s-1970s,河东河道总督许振玮为纪念其乡试恩师曾国藩而建。因祠内祀曾国藩和曾国荃,故名二曾祠。二曾祠规模宏大,分东西两大院落。中间双脊建筑为瓣香楼。

沧州水月寺,卒于1960s-1970s。历史上,沧州市水月寺闻名遐迩,享誉海内外,是京、津、冀、鲁的文化活动中心,曾有“天下第一关,地上无二寺”之美誉。目前延参法师正重建此寺。

沧州闻远楼,卒于1957年,俗称鼓楼,实际是钟楼,楼上悬挂一铁钟,以前于正午和早晚各敲击一次。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楼高7丈,上有巨钟,晨昏叩之,声闻数里。

成都锦官驿,卒于2003年。从汉代起四川就因蜀锦闻名天下,官员把织锦工人集中起来,由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别称“锦官城”,锦官驿顾名思义是供锦官们居住的客栈,一些商人赚钱后在锦官驿周围便建起了一排排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形成了后来的锦官驿古建筑群。

杭州火车站,第二代,生于1941年,卒于1997年。第一代车站建于1910年,抗战被炸毁,下图为日据期间由日伪政府重建。

灵宝县城墙和城楼,卒于1956年,国家决定修建三门峡大坝,灵宝古城为淹没区。1959年秋,县城迁往南面四十多里地的虢略镇,原县城沉于湖底。

赣州八境台,卒于1960-1970s。现存的八境台为1984年重建。

长春基督教会礼拜堂,又称西五马路教堂,生于1902年,卒于1996年。

兰州雷坛河握桥,生于明永乐间,卒于1952年,为兰州八景之一“虹桥春涨”,因城市建设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出面阻拦未果。握桥建造方法特殊,在两岸堤坝插木,挑梁凌空对握,河中无柱,不惧水冲之患,称得上是建桥史上一次技术革命。

昆明金马坊,卒于1960S-1970S,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昆明碧鸡坊,卒于1960S-1970S,现在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在原址按原风格重建的

邯郸彭城东阁,亦称玉皇阁,卒于1958年,阁上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彭城是瓷都,不知是否因此而摆了好多坛罐,有网友读出了城门所挂的牌匾是“寅宾出日”意为恭敬地迎接初生的太阳。

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的鼓楼,也是北门,卒于1958年,比新城鼓楼早一年被拆,归化城鼓楼的设计和建造却别出心裁,在鼓楼的城楼上又加了一个高耸起来的钟楼。

杭州鼓楼,最后一次消失于1960s-1970s,现鼓楼为当代重建。

天津南运河边的敕建大王庙,生于1746-1751年间,卒于1960s,镇水之用,大王庙的主神是金龙四大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仪门,卒于1985年。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第,同治元年(1862)在衙门院内东侧设立京师同文馆,称“东所”,培养外语人才,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

长安右门,卒于1952年。昔日长安左门称作"龙门",长安右门称"虎门",每年阴历八月中旬,刑部在西千步廊举行"秋审"。死罪犯人从南门洞入听审,然后与该年的冬至日砍头,也是过此门入广场。

济南八卦楼,生于1914年,卒于1997年。民国初年建成不久的济南第一楼。位于三大马路纬七纬八路间,为回字形二层建筑。八卦楼是商业楼,楼后有排列整齐的小院落,因与日本领事馆邻近,昔日是济南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红灯区。

青岛望火楼,青岛地标性建筑,生于1905年,卒于2009年,塔身拆除重建,系德式建筑,位于青岛市南区观象一路坡顶,高18米,设计望火楼的是德国人库尔特 罗克格,当时是作为消防望塔使用, 24小时安排人员守侯观望。

南昌万寿宫,卒于1960s,因纪念江西人的保护神,道教宗师许旌阳真人而建,时名“旌阳古祠”。万寿宫是江西人心中的圣地,有江西人的地方必有万寿宫,一般江西会馆即是万寿宫所在。

奉化市溪口镇雪窦寺,卒于1968年,现已重建。南宋时与杭州灵隐,天台国清,宁波天童寺齐名,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时被列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嘉兴三塔,嘉兴古代七塔八寺之一,原茶禅寺前,最早建于唐代。在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卒于1971年。现又重建。

北京天桥礼拜寺,卒于约1960s-1970s,重建为完全阿拉伯风格建筑

北京城墙(西直门段)

南京通济门,生于1386年,卒于1963年

阳和楼曾是河北古城正定的主要象征,生于金末元初,卒于1960年代。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外观内南大街上,下为重台,砖台下开两券门如城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

青岛老火车站,生于1901年,卒于1991年,现在的火车站,是老火车站后移15米以后按照原样放大1.5倍重建的,仅仅是钟楼部分。

重庆万州桥 生于1870年 卒于1970年

哈尔滨江北尼古拉教堂,生于1924年,卒于1969年

哈尔滨圣尼古拉大教堂(喇嘛台),生于1900年,卒于1966年

北京庆寿寺双塔,生于1257-1258年间,卒于1955年,800多年历史,修西长安街时消失

北京地安门 卒于1954年底 北京皇城四门之一

济南老火车站 生于1912年 卒于1992年7月1日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着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建筑

北京宣武区包头章胡同着名的“转弯抹角”,卒于2007年宣武区大吉片拆迁改造

浙江古淳安城和古遂安城,1959年因兴建新安江水库而沉入千岛湖湖底
(望采纳,谢谢)

③ 大家帮帮忙用文字描述一下《困惑的浪漫》的大概内容吧!!!

困惑的浪漫》----爱与死的缠绵 What lives that does not live from the death of someone else? 难道人类非得吃掉别的生物才能生存吗? 影片一开始就看到这段话。 急切荒凉的配乐在一个车祸现场中摇摇晃晃的钻进了我的耳朵。 看过很多次这部电影了,却从没有好好的来记录一些片断和内容还有感触,这次打算自由的写点什么,来向这部我最喜欢的电影致敬。 影片正式开始,画面质感很粗糙,像是拿这一部DV随随便便拍一个小成本恐怖片一样,色彩模糊浑浊,配乐也相当粗陋,简单的乐器和旋律,即使是柔和点的曲子,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一种病态的绝望。 我一直相信这部影片的尸体是假的,不过不影响这部爱情影片的主题。只是借用死亡和尸体来诠释一种极端的爱,或者是极端的性。 第十三分钟,女主角杯蒂把自己年轻的身体浸泡在驿池发乌的血水中沐浴,哼唱着小曲,惬意又滋润,眼神单纯可爱,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美女,罗伯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里讲述恐怖症的治疗方法,陷入了一种惶恐的幻想里。 一直不太理解影片中杀死兔子的片断有什么意义,也许杀死一个人,和杀死一只兔子没什么分别吧,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就是爱上它,迷恋它。 罗伯穿起解剖服,拿着手术刀站在一具男尸前,对照着人体构造体开始解剖,这时,杀兔子的画面又穿插进来,背景音乐混乱刺耳,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 每次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都不再想吃兔子。 这一切或许只是回忆吧,画面切回卧室,罗伯依然在看电视。 欢快的音乐从影片间接的地方响起,依旧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感觉不到一丝快乐和明媚。 果园中的中年男人拿着抢猎鸟,却失手杀死了年轻的帮手,音乐停止了。中年男人在近似偷拍的视角中慌乱的处理了男青年的尸体。 2010-5-31 02:57 回复 2楼是我后代 2楼 我认为这是一部成本极其低廉的恐怖电影,只是导演用荒诞恐怖的情节来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 生硬的剪接,寥寥无几的对白,昏暗的画面,简单的色彩,导演用惊世骇俗的创意来重复一个俗套的故事。 美丽和丑陋,生命与死亡,交织在一片混乱的背景音乐中,贝蒂和罗伯在一具重度腐烂的尸体前抚摸着对方。 演到这里,我只想说说这段音乐与画面的配合,钢琴的节奏抑扬顿挫,与男女主角的动作相辅相成,画面呈现一种虚幻的感觉,许多重影让人想入非非,含蓄婉转,却自有一种哀伤腐败的气息,如梦如幻。 尸体被定在墙上,后面贴着一张女人自慰的海报,很幼稚的点题画面,却很有视觉效果,尸体不知从头上的什么地方开始滴血,像眼泪一般,贝蒂和罗伯吃着牛排。 贝蒂卧在床上,吃着零食一边给旁边的尸体念着书上的文字,又开始了一阵生与死的交合。 这是音乐清亮了许多,远景,一座典型的德国老宅,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贝蒂在罗伯失业之后带着尸体离开了罗伯。只剩一墙尸水和一只猫陪着罗伯。一切都结束了,罗伯的痛苦开始了。 他把泡在瓶子里的内脏喂给猫吃,烧了贝蒂的照片,虐杀了猫。一切都很疯狂。 罗伯把自己泡在浴缸里,像死人一样,死掉的猫放在高处的毛巾架上,罗伯掏出小猫血淋淋的内脏在自己身上摩擦,像试用浴液一样,猫的血染红了浴缸里的水。 在《困惑的浪漫》中,有一段罗伯自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看的是一部恐怖片,我感觉很不错,想必也是一部老片子,希望可以找到看看,感受罗伯感受到的颤栗与催眠。 惨白的月亮在纯黑色的夜空中分外耀眼,阴影沟壑像是一个大大头骨。罗伯一个人回到了家中,在药物的作用下,他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五十四分钟,在罗伯的梦境里。我认为这里是全片的第一个高潮。 腐烂的罗伯从黑色塑料袋中挣脱出来,身穿白衣的贝蒂像仙女般朝他走来,打开面前的盒子,是一个干瘪的人头,贝蒂牵着罗伯的手,在这片草坪上,与他对抛人头玩耍,罗伯抓起一片内脏,走向草地深处玩耍...... 这一段曾带给我无数的灵感,美丽与腐烂,快乐与哀愁,死亡和生命,明亮与阴暗,缠绕交织的画面与单纯的钢琴曲,罗伯梦境中的快乐让我感动。 罗伯与一名妓女在坟地做爱,死亡的影子无处不在,而面对一个活人,罗伯的无能遭到了妓女的嘲笑。当一个鲜活的妓女成为一具尚有余温的尸体时,罗伯的能力恢复了,与妓女的尸体紧密的交合在一起。 天亮了,墓地看护人到坟地巡视,看到了妓女的尸体和在旁边呼呼大睡的罗伯,慌乱中,罗伯抄起铁锹,杀死了年迈的墓地看护人。

④ 中国租界历史

中国第一个租界是怎么形成的
提起租界,人们不禁会想到旧中国的那段屈辱历史。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作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租界成了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然而在中外最初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并没有租界这一说法,它的出现竟然是一名英国领事和一名中国地方官交易的结果。

中国商人主动巴结,英领事挤进上海城

从18世纪中叶开始,为了在东方开辟新的通商口岸,英国殖民者曾多次以各种方式在中国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刺探寻觅良港。很快,他们就看中了上海这块风水宝地。

鸦片战争后,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条约签订之初,散居在上海的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只有25人。但参加条约签订的英国侵略军头子璞鼎查却认定中英贸易会迅速增长,来华英国人将大幅增加。1842年10月初,他迫不及待地从南京赶到上海,预选英国人在上海的居留区。经过几天考察,璞鼎查看中了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今上海外滩一带)的一块地方。当时那一带还是芦苇丛生的荒滩。但璞鼎查认定此地交通便利,便于贸易运输,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1842年12月,璞鼎查推荐巴富尔上尉为首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为英国人寻找长期定居地。1843年11月8日晚,巴富尔带着6名助手来到上海。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往道台衙门,拜会上海的地方官———道台宫慕久。宫慕久客气地把巴富尔领到客厅嘘寒问暖。巴富尔刚一落座,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台大人,根据贵我两国签署的条约,上海已被辟为通商口岸。我此次登门就是要和道台大人商讨具体开端口时间的。”

作为清政府的地方官,宫慕久当然不敢对朝廷签署的条约存有异议,于是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看到宫慕久那么爽快就敲定了开端口日期,巴富尔来了精神,来时他就琢磨着在上海县城内觅一上好地皮,建造气派的英国领事馆。“我初来贵地,今后与大人会常来常往。如果不嫌麻烦地话,能否请大人帮忙在城内物色一块地供建领事馆之用。”巴富尔不露声色地说。

这几句话让宫慕久出了身冷汗,想想今后如果华洋杂居,难免会闹点乱子出来,到时朝廷怪罪自己可担待不起。他强压心中的不悦,定了定神说:“领事先生,上海县城素有‘小苏州’之称,人口众多,城内已拥挤不堪,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供建馆。如果领事不嫌,我倒愿意代劳在城外替领事寻觅。”

宫慕久的拒绝让巴富尔很是懊恼,但他哪肯罢休。一连几天,他一方面派人在城内四处寻找出租房;另一方面,不断对宫慕久施压,并扬言如果找不到房子,甘愿在城里搭建帐篷居住和办公。正当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一名中国商人主动找到巴富尔,愿意出租其房屋给巴富尔作领事馆用。巴富尔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马上就租下这座有52间房的老宅。

看到事已至此,宫慕久也只好以此处不扰民为由,奏报朝廷后予以默认。

谈判持续两年,每亩年租金仅1500文

巴富尔在上海安身后不久,就发布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端口。开端口后一个半月内,就已经有11家洋行涌入上海滩。英国传教士、医生、领事馆人员等也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从国内各地赶来的冒险家、暴发户、买办、金融家、商人甚至帮会流氓等各色人等也汇集其间。一时间,黄浦江中汽笛声不断,跑马路旁灯

火彻夜长明;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话与欧美语言混杂一处。

由于上海普通百姓之前很少看到过洋人,每当看到洋人成群结队招摇过市时,百姓们都不免好奇。洋人们吃饭、穿衣、喝茶甚至走路等一举一动都有路人围观。同时,一些洋人仗着清廷软弱,到处滋事,因此华洋之间纠纷和摩擦不断。一次,一位姚姓基督徒因为非作歹被拘捕,巴富尔为迫使清政府放人竟威胁出动军舰,事情最后以宫慕久放人并道歉收场。

事后,巴富尔又不失时机地来拜会宫慕久。“道台大人,我们之间的很多不愉快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块自己的居留地。我看中了县城外黄浦江边的那块荒滩,不知大人能不能卖给我们作居住用。”巴富尔设想买下整片土地,然后再分租转让给侨民。

其实,宫慕久也有这样的想法。为避免纠纷,他几天前曾向两江总督璧昌和江苏巡抚孙善宝建议:给洋人一块地,实行华洋分居。但是两个老官僚既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而是把上海地方对外交涉全权交给他一个人办理,让他自己定夺。明知是上司有意推脱责任,他也不得不接过这个烫手山芋。

听罢巴富尔的建议,宫慕久摆了摆手,“按照大清律例,土地是不能卖给你们的。但是租给你们是可以的。”

在其后的两年间,巴富尔与宫慕久为租地进行了时断时续的谈判,最后双方就租地范围、租地手续、外侨应遵守事项等达成谅解。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23款。这个被视为上海租界“根本大法”的章程划定了租界界址: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北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东至黄浦江,西至界路(今河南中路,1846年确定),面积约830亩,每亩年租金1500文。章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出现。

租界建在“棚户区”,最初由清政府管理

在早期英租界,领土主权、土地管辖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等还归清政府掌管。

不久,住在上海城内的外国侨民陆续迁入租界。为防止华洋纠纷,巴富尔与宫慕久协商后还规定,租界内不准中国居民居住。到了后来,规定更加苛刻,华人只被允许白天进入租界做买卖,晚上必须回城,就连洋人雇的华人用人也不得与主人同住。那时租界里的人口也很少。据记载,在租界出现两年后,外侨人数也仅有134人。租界里的生活设施也不健全,建筑基本上是一片“棚户区”。最早来上海的侨民,英国植物学家福钧曾这样回忆他住过的陋室:“每值晨雨,则衣被尽湿。天雪,则六出飞舞,自窗隙而进。”直到1849年初,各洋行才在外滩建起第一批砖木建筑,竹草棚子才慢慢被淘汰。

随着来沪的各国侨民不断增多,英国领事也在酝酿着扩大租界面积,并谋求更多权力。1848年,新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正式提出了扩充英租界的要求。11月,中英双方订约将英租界面积向四周扩为2820亩。1853年,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大批避难华人涌进租界,这给洋行商人提供了一个发财的绝好机会。因为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很多从事贸易的洋行生意清淡,他们正好利用闲散的资金在洋泾浜沿岸造了800多幢简易住宅,供中国难民居住,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随着人口和大笔资金的流入,英租界出现了繁荣景象。租界内土地、房屋价格暴涨。其中外滩一带的地价上涨最快,1852—1862年的十年间,平均涨幅高达200倍。同时,英租界当局乘局势动荡之机,逐渐夺取了对租界内华人的司法管辖权,独揽了租界内一切诉讼案件。

此后,英租界当局多次单方面修改《上海土地章程》,权力不断扩大。租界逐渐发展成为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警务权、军事权于一体,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曾露骨地表示,上海租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租界内,华人备受洋人凌辱,洋巡捕甚至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娼妓、赌博、贩卖毒品和人口等也成了受租界当局保护的公开行当,租界成为了罪恶的代名词。

继英租界后,法国、美国等国也争先恐后地在中国设立租界。到1902年奥匈帝国在天津开辟租界为止,列强已先后在中国建立了27个租界,仅天津一地就有八处之多。直到1943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才通过谈判收回了租界,结束了这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
参考资料:http://world.people.com.cn/GB/14549/4152246.html

⑤ 谁最近住过青岛翠文天成宾馆我预定房间了,那里好吗

给你推荐个南美商务酒店,环境牛逼,
价格不贵。
地址在 镇江北路 59号。

⑥ 国内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知道的便宜介绍几个。

入门级的穷游族一般从身边的风景看起,如果一辆单车猛骑俩小时就能看到漫山花开,当然不会破费千儿八百的交通费远走他乡;如果在境内就能感受到悠闲浪漫,也不必费尽周折地从签证开始准备起。

小家碧玉枫泾

古镇枫泾之所以能列入穷游者的出行名单,一来因为它较之其他更负盛名的古镇,相对冷门,一般不会有只看到人头看不到风景的情形,二来它可以从上海市区坐地铁直达,市区地铁乘一号线换枫梅线。大城市的消费高,但通过多乘公共交通,住青年旅舍等方法也能控制成本,而且前往大城市航班多,常能拿到低至两三折的特价机票。

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枫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老宅、巷弄、清流、石桥、古树。枫泾水多,水流交错,两岸屋舍俨然,河道上有船来来往往,穿行在岸边的树影下,古朴的小桥连通两岸,也自成一景。

枫泾还有很多小小的画馆、博物馆,精巧别致,值得一看。位于古镇北大街的丁聪博物馆,庭院里有奇花异草四时飘香,陈列馆是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共有7间展厅,展出100多幅作品,有讽刺落后生活习俗的幽默画,也有鲁迅、老舍、巴金、钱钟书、冰心、沈从文等名人的肖像画,还有部分上述名人名作中的插图画。毛泽东像章珍藏馆收藏的是一位私人收藏家的藏品,有各个时期各种式样的毛主席像章3000多枚。还有吕吉人画馆,里面收藏了旅美华裔画家吕吉人先生的中国画作品。

治愈系厦门

厦门在一般人眼中都与“小资”绑定在一起,小资情调不一定是用钱砸出来的,穷游也可以很小资。如果“小资”多少让人觉得有伪装的嫌疑,说它是座治愈系的城市是一点不错的,暖阳、海风、花树、用心装修的小店面、慢悠悠散步的人,都让人感觉亲切安宁。

时间充裕的话租辆单车在开满鲜花的街道上乱转也是件惬意的事情。住宿是比较花钱的一个项目,可以住青年旅舍,几十块钱一晚,也可以提前在网上订一间客栈,如果方便的话,旅行期间就住同一家客栈,而且有人同行的话,几个人一起订,且不止一晚,可以和店家谈个比较合适的价钱。

鼓浪屿是必去的,过去时候的轮渡免费,回来要8块钱门票,白天可以尽情玩儿,考虑到性价比,还是回厦门岛住宿比较划算。而且鼓浪屿的门票网购比去实地或在客栈买要便宜。厦门的小吃好吃不贵,在景点注意别被宰,食这一块也不会破费太多。

穷游族不会错过免费的景点,有“海上花园”美誉的厦门大学自然应欣然前往。学校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相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若是赶上凤凰花开的时候,路边若云霞浮动,坐在大榕树下的长椅上,读上两页书,享受青葱校园时光。厦大的人类博物馆珍藏了史前时期至现代的人类发展相关的文物资料,极其珍贵,鲁迅纪念馆则保留了鲁迅在厦大任教时的印迹。

秀丽绵山

山西绵山就是春秋时介之推携母亲隐居,后来被晋文公焚山的绵山。

绵山除了有奇树、“天梯”、叠瀑等自然景观,也有奇特的建筑。“天下第一道观”大罗宫建筑群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现在的大罗宫是近几年复修的明清时风格的建筑,楼群依山壁而建,层层高耸,富丽典雅。现在大罗宫所处的地方据说是当年介之推看到的“大罗仙境”。

绵山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春天时山涧融化,山花盛开,是踏青的好去处。每年三四月份,绵山有传统的寒食清明庙会,人们祭拜介之推,也在这儿打秋千、放风筝。夏天则适合消暑,水涛沟十里深沟,林木浓荫蔽日,水帘洞清凉的水花飞溅,西水沟的苔藓和藤萝营造出安宁静心的氛围。秋天的红叶与松柏的苍翠交相辉映,还有山葡萄、核桃、猕猴桃等野果的芳香。冬天的绵山冰雪覆盖,但庙宇山殿中都有暖气,里面的梵音香火不断。

到太原后乘火车到介休,如果几个人同行也可以租车过去,两个小时车程,挺方便,费用人均摊下来也不贵。绵山的门票和住宿区分淡旺季,4月初到10月底是旺季,门票110元,标房住宿80元一晚,淡季时门票90元,标房住宿65元一晚。

小清新青岛

郁郁葱葱的绿化树,红顶的小洋楼,即使是德国风格严整的楼群,也因为岁月洗礼而蒙上一层怀旧色彩,加上近海湿漉漉的空气,使得青岛成为一座色彩丰富、和气湿润的小清新之城。

栈桥太有名,以至于即使人流巨大,还是非去不可,它是青岛的象征。栈桥的东侧和北侧是绿树红瓦的景象,西侧则是一片现代化的高楼。小青岛的白色灯塔给人无穷遐想,礁石、沙滩和海鸥,让大海的气息弥漫周遭。

位于观海山公园与八关山之间的信号山公园是市内的最高点,有兴致环顾岛城的可以登上信号山。网上流传的一张“蒙骗”网友的欧洲某座小城的照片就是从信号山山顶拍摄的。信号山很多小景点, 观景楼、露天茶座、六角亭、玉兰亭、休息长廊、拱桥,虽然没有太多别致的地方,坐下小憩,或约友人聊个天儿,很放松。

八大关是着名的风景疗养区,许多国家领导人曾在这儿下榻。这一带一年四季有鲜花名木,更有俄、英、德、法、日等多个国家风格的建筑,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

去青岛旅行的吃、住、行,如果提前做好攻略,比如订好旅舍、查好公交线路,都不会有大的消费负担。

⑦ 青岛有哪些老房子

大学路~~无敌老

⑧ 德国是什么时候侵占青岛的 德国侵占中国青岛的历史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1897年,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因欺压平民被杀,这本是当时在教会和中国民众矛盾不断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却因为德国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胶州湾而被载入史册,这就是“巨野教案”。

1897年11月14日,德国的军舰在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轻而易举从栈桥登陆,随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1891年才开始建置的“年幼”的青岛(当时称胶澳)就这样落入了日耳曼之鹰的爪牙之下,从此揭开了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

(8)青岛德国老宅在哪里扩展阅读: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端口。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⑨ 《一生一世》拍摄地老宅在哪里

《一生一世》拍摄地老宅在苏州木渎古镇古松园。

老宅中的藏书楼取景地是位于苏州木渎古镇古松园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不过电视剧中写在藏书楼墙上的上林赋没有了。

古松园是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建筑,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是一座古典园林风格与现代设施相融一体的建筑。

主要介绍

《一生一世》是由沈阳执导,任嘉伦、白鹿领衔主演,此沙、王瑞欣、王悦伊、骆明劼、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剧。

该剧根据墨宝非宝小说《一生一世美人骨》改编,讲述了业内顶尖配音演员时宜与海归化学教授周生辰在点滴相处中逐渐产生默契,携手保全家族传统手工艺,并在一连风雨后决定相伴此生的故事。

阅读全文

与青岛德国老宅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