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德国资讯 > 德国为什么先投降

德国为什么先投降

发布时间:2022-05-14 21:29:58

‘壹’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700万大军,为什么会选择投降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虽然有700万大军,但是后勤补给无法供应,而且在战争中德国的伤亡人数非常的惨重,所以才会选择投降。虽然还有700万的士兵,但是德国不可能把这些士兵全部都放在这个场战争。而且德国也不会孤注一掷,把700万士兵全部都用在一个地方。因为这700万人如果回到战场的话,那么德国最后就会被灭国。

军事实力崩溃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德国当时的700万大军也很难保证,是否能够取得胜利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领导人在那个时候自杀了,而且也造成德国军队没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合作,同时德国的军事实力也慢慢的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这也让美国和苏联抓住了机会,所以这才是德国会投降的原因。

‘贰’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选择投降

一战德国战败原因:

首先:德奥联盟实力不行!我一般是这样评价德国,如果论单打独斗,那德国世界无敌!但是如果论外交、结盟水平,在俾斯麦以后基本就是个“白痴”水平!一战、二战都是如此!别是强强联合、它总是强弱联合.结果一加一减等于没了!

其次:小毛奇明显没有其叔叔老毛奇老道,在进攻法国时候,更改了作战计划,削弱了迂回包抄的兵力,结果对法国不能速胜,才引发了后期的持久战!这一点还与当时欧洲各国战术有关系,基本上市拼消耗,铁丝网一栏,机枪压制,一夫当关即可!不像以后二战,装甲兵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战争态势!

再次,德国海军太年轻了,基本海军对于德国就是一”花瓶“,而不像英国那样是”传统“(看看英国王子大婚穿的就是海军军服就可见海军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所以制海权丧失是必然的! 最后,楼上提到了美国参战,这一点嘛!其实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德国前期取得的优势,美国估计依然会“隔岸观火"甚至帮助德国也说不定!

‘叁’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比日本先战败

1、战线方面
德国的战线太长了,基本上全欧洲、加上北非、苏联都是德国的对手,这极大地分散了德国的实力。相比较而言,日本在远东战场上,虽然侵略的对手也很多,但是由于远东国家普遍实力比较弱,对日本能构成威胁的几乎没有,只有中国战场在能勉强牵制。
2、对手方面
欧洲战场上的对手,几乎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等,还有战斗民族苏联这样难啃的骨头。而远东战场,几乎没有工业化国家,绝大部分在日本面前毫无抵抗能力。

3、同盟国战略
同盟国前期的主要重点就是放在欧洲战场,同盟国主要投入的兵力也是放在欧洲战场对付德国、意大利。直到德国投降了,才把目光转向远东战场。
因此,综合以上原因,德国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先于日本投降是正常的。

‘肆’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呢

要说纳粹德军还是挺有刚的,真真正正的战斗到了最后一棵,直到苏军把红旗插到柏林帝国大厦的顶峰,才标志着战争的结束,首都都被人攻破了,还有多少军队都白扯啊,可以说在二战中,德军是值得敬佩的军队。

不像当时的小日本,说好的一亿玉碎,结果还没到本土作战就投降了,说话就跟放屁一样,你的承诺呢?

本文就来说说二战后期德国投降的事情。

即使如此,德国依然没有投降,直到1945年4月16日柏林会战爆发,苏军集结250万兵力进行攻城,而德军集结一百多万人防守,在柏林会战时,希特勒还抱有幻想,认为只要其第九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赶到柏林就将给苏联致命一击,实际上第九集团军在柏林东南已经被分割包围,自身难保了;而第十二集团军在柏林西南已经被美军和苏军阻击,根本无法前进,但是手下并没有向希特勒报告实情,在柏林总统府地下室的希特勒像个傻子一样还不断的发放电报调兵遣将,最后柏林守备司令告诉了希特勒实情,德军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希特勒才中梦中醒来。

经过激烈的对战,苏军以伤亡33万人的代价,歼灭德军48万人,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伍’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我先吹毛求疵一下,对这个题目提点儿意见。
首先,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反了,柏林战役结束后,德国在1945年5月9日投降,而二战结束的时间一般按照日本投降的时间来计算为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其次,对于德国这七百万大军很多人可能觉得比较夸张
二战时期德国动员的兵力超过1700余万人。
闪击波兰德军出动了88万人,算上预备役,兵力超过160万人。
“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德军出动了大约500万人。
结合各个战线投入的兵力德军总数超过1000万应该是靠谱的。
二战后期,德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希特勒之所以坚持不投降,恐怕依仗的还是数百万德军有生力量。

既然有这么多军队,那么德军为什么要投降呢,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一、这些所谓的700万军队恐怕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能实际参加战斗的远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且精锐兵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现存部队的战斗力是个大问题。
二、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德军内部也出现了厌战情绪,将帅意见不统一,甚至有些部队秘密和盟军接触,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队伍不好带啊。

三、柏林战役德军最后的精锐被苏军歼灭,首都被攻陷,元首自杀,德军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了理由。
四、大势已去,随着德军在东线战场的节节败退,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溃败,德军的失败已经是注定的。

综合上述原因,当苏联攻陷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象征帝国大厦时,希特勒选择了自尽,而德国也只能选择投降。

‘陆’ 苏军攻进柏林时,德军还有百万之多,为什么迅速就投降了呢

虽然二战时德国只有不到7000万人的总人口,但得益于德国高效的动员体系,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一共动员了超过1000万兵力,动员率远在美苏两个人口过亿的大国之上。

经过数年战争造成人口消耗,到1945年4月柏林战役打响时,除了固守柏林的约80万德军,德国在其他地区还有200万以上兵力,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希特勒已经制定了死守柏林的计划,为什么仅凭手中80万兵力与226万苏军死磕,而没有调集各路援军回防柏林,与苏军决一死战?

德国确实已经是穷途末路了,鲁尔和西里西亚早已落入盟军和苏军之手,元帅将军们都已经明白败局已定,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尽最大努力挡住苏军,把英美先一步放进柏林,企图借英美之力一起对付苏联,于是战争末期出现这样一种奇景:一支又一支德军精锐部队被从西线调走,一个接一个被填进东线这个血肉磨坊,布达佩斯、布拉格等东欧城市血流成河。

‘柒’ 二战最后还有几百万军队的德国为什么选择了投降

二战时期,德军可谓战斗力强悍,曾经几乎横扫欧洲,然而后来被美苏等盟国军队给揍扁了,最后选择了投降。很多人和我一样会不禁而问:当时德军尚且有几百万的军队,为何会选择投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总之,德军在尚有几百万军队的情况下,是不得不选择投降,并且也是当时德国最好的选择了,可谓明智之举。

‘捌’ 德国在二战时军事实力强于日本,为什么比日本先投降

盟军的战略重点定在欧洲,英美苏三国定下了先结束欧洲战场,在集中力量解决亚洲,而且德国的对战的是老牌对手英国和苏联,都是比较强劲的对手,而日本的对手是中国和一个没将全部精力放在日本的美国,所以德国虽然实力强劲还是先被打败了!

‘玖’ 1945年,德军还有数百万兵力,为何选择了投降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三个法西斯国家中,德国是第二个投降的。1945年的5月8日,德军的最高统帅部派出了以凯特尔为首的代表团,参加在柏林近郊举行的德军无条件投降仪式。随着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中的欧洲战场上的战事宣告结束。每年的5月8日也成为了值得欧洲人纪念的“欧洲战胜法西斯日”。

最后一点,二战初期德军的实力强是没错,它一路碾压,差一点就连苏联都被攻占。但是美苏英也不是吃素的,几年的战争下来,德军的精锐已经打光了,到后期就连十几岁的少年都要被拉上战场作战。失去精锐的德军更不是联军的对手了。所以,对于德国来说,继续战争下去也是必败的结果,还不如早一点投降,减少人员的伤亡。

‘拾’ 一战德国为什么投降

第一,是因为德国国内爆发了革命,霍亨索伦王室被推翻,新成立的魏玛共和政府急于掌控国内局面,因此投降;
第二,当时德国虽然并不是没有一拼之力,但整个战争的局势已经明显是倒向协约一方的,再打下去也只会越来越糟。事实上德国当时以为停战后的谈判会依然如同之前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列强战争一样,只是利益的让步而已,谁知道法国杀红了眼,下了决心要弄死德国;
第三,当时德国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而协约国一方还有美国根本没有进入战时体制,完全可以支撑整个协约国继续进攻,所以为了避免苏联成立后对德国的“输出革命”行动引发真正的严重后果,德国也必须停战。

阅读全文

与德国为什么先投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7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2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