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国布谷鸟钟 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
德国三重锤一周上弦的机械布谷鸟钟有夜间自动停止报时的款式,晚八点半以后到第二天早八点自动停止报时
‘贰’ 布谷钟挂好后顺时针拨分针了小鸟不叫是坏了吗
(1)布谷钟依墙悬挂姿态务必完全垂直,包括前后和左右二组姿态。
(2)钟表的底板左侧的拉杆,完全拉下时,钟表的半点和整点时有音响和人偶动作;当完全推上时,钟表无音响和人偶动作。
(3)钟面上方的小鸟门的门钩一旦别上时,小鸟也将不会鸣叫。
(4)钟摆配重在摆杆上的位置,决定钟的走时精度,当配重向上移动时,钟将走快;当配重向下移动时,钟将走慢。
(5)钟表悬挂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不应该低于2米。
(6)每天拉链条提升重锤时,应该逐一的慢慢的拉升,不可3个锤一起拉或生拉硬拽。
(7)钟表的走时精度和季节和环境温度有关,冬季和夏季的时候需要做适时校正。
(8)不可随意打开钟表后板,乱捅乱动钟表机芯的机件。
(9)钟表不可以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洁净,干燥和无风的环境最适宜。
(10) 3组重锤:最右面的 一个,负责小鸟鸣叫和音簧的打点,中间那个负责人偶和水车动作,八音盒的奏乐,最左面的负责钟表的走时。
(11) 拨针最好顺时针拨动,拨针要缓慢,只能拨动分针。
(12)布谷钟尤其以搬运为重要,务必勒缠住链条,去掉摆,锁住鸟门,控制好水车,护住房子的突出部位,卡住气囊,要以抱在怀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 心态处置这事~~~为盼~
‘叁’ 布谷鸟钟的布谷鸟钟介绍
德国作为现代钟表的起源地,对于钟表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德国钟,瑞士表”更是成很多钟表爱好者的初印象。黑森林地区作为德国钟表的起源,直到如今仍然是德国高端钟表的集中生产地。
而黑森林钟表业中最特别的莫过于有着300年历史的布谷鸟钟,与普通钟表的华丽与时尚不同,黑森林布谷鸟钟是当地生活、文化气息与时钟的最完美结合。赋予了钟表美感与灵魂,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爱的融合。
黑森林工业创于十七世纪的德国,据书典记载,由于黑森林冬季漫长,白雪皑皑。农人们在闲暇之余,以木头为材料做出许多有用的器械及工艺品。大约在1640年,一对名叫库兹的兄弟在他们的玻璃作坊发明了一个指示时间的仪器那就是世界上最早问世的黑森林时钟(木架钟)。
1738年——法朗安顿.凯特尔先生(Framz AntonKetterer)巧妙地用风箱设计出模仿当地布谷鸟的叫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布谷鸟时钟,也是第一代的布谷鸟钟,因主要以漆画作为外形的设计与变化又称“漆画布谷鸟钟”。因其坚固耐用,设计精美,钟声悦耳受到人们的热爱与追捧。1805年,仅在特纳伯(Triberg) 和卢思达(Neustadt)地区便有688间制钟工厂和582间时钟商行。
1850年——富有创意且勤劳的黑森林居民,凭着他们的想象力、天赋、智慧与技巧将布谷鸟钟与当地盛产的木头原材料及精湛的木雕工艺相结合,制成第二代布谷鸟钟——传统木雕布谷鸟钟。
以房屋、生活场景为原型的布谷鸟钟不仅是精美的工艺艺术品,更多的饱含工匠对生活的热情;而写实的风景木雕更多的蕴含着工匠们对于这片土地上一花一草一树一鸟的感情。此时的黑森林地区钟表制造业已相当盛行,许多家庭都以造表为生。19世纪后半叶起,布谷鸟钟成为世界闻名的纪念品和外国人眼中德国的一种标志。
2005年—— 黑森林布谷鸟钟的领军代表人物Haas夫妇给布谷鸟钟引入了“革命性”的时尚理念。将有着300年历史的布谷鸟钟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创造了第三代——时尚布谷鸟钟。让300年历史的古董更多了一份现代家装的时尚主义,时尚、简约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恰到好处的融合,让布谷鸟钟成为现代家装的时尚艺术品!
2010年——整个上海世博会期间,黑森林布谷鸟钟作为巴登符腾堡州绿色之都 弗莱堡的象征之一,一直参展于德国馆。布谷鸟钟的传承人哈斯(Haas)夫妇亲临世博会现场,向游客表演200多年前的制钟技艺。
2013年7月24日—— 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一台时尚布谷鸟钟作为礼物赠送给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2014年——德国足球国家队教练勒夫的夫人,专门找Haas夫妇订制了一款布谷鸟钟,作为送给丈夫的圣诞节礼物。
直到如今,布谷鸟钟一直在谱写着它的时间传奇。
‘肆’ 关于德国咕咕钟的安装方法
你买的是两重锤的还是三重锤的呢?打开后盖,有固定风箱的卡子要取下,挂好钟要保持垂直,先挂钟摆,再挂重锤,有控制布谷鸟报时的开关打开,轻轻推送钟摆左右摆动,就ok了。
http://blog.sina.com.cn/grandfatherclock锏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伍’ 布谷鸟钟的历史
布谷鸟钟是黑森林地区特产的一种木质机械钟,按照传统工艺,它的外壳是由手工雕刻的木质结构,往往以黑森林的传统小木屋作为主体,而在钟体内部是十分精确的机械计时装置,最有特色的是,每到半点或者整点时,钟体上方的小窗户里就会蹦出一只小鸟,同时还有伴以“布谷,布谷”的鸟叫声,布谷鸟钟也因此而得名。
经典的布谷鸟钟外壳是用榕树木材制作的,这也是为什么布谷鸟钟的颜色看上总是黑灰色的。因为在17世纪中期,布谷鸟钟工业在黑森林地区刚刚兴起时,钢铁还是非常昂贵的材料,而木材则随处可取,不用分文。这一传统保持到了现在。不过,近年来,由于美国客户对于布谷鸟钟情有独钟,因此很多厂家在设计产品时更多的考虑到了美国人的口味,做出了一些变动,比如钟壳的颜色变得更为艳丽,在钟声响起的时候,不但会出现布谷鸟,钟面上的一些其他木偶也会随之起舞。
目前,黑森林地区所出产的布谷鸟钟有60%销往美国。尽管出现了新潮流,但还是有人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依然获得了成功,德鲁伯家族就是其中的一家。他们在蒂蒂湖畔的布谷鸟中心是当地最知名的商家之一,同时也是少数几家能够保证所有商品都是本地出产,完全手工制作的。
布谷鸟中心现在的当家人彼德---德鲁伯先生为我们介绍说:“我们家族在大约1956年左右搬到黑森林地区,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我们随着蒂蒂湖和这里的旅游业一起发展壮大,并且已经成为了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情况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布谷鸟钟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640年左右,黑森林地区就生产了第一批布谷鸟钟。布谷鸟钟的特别之处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手工生产,也就是说,没有工厂式的大规模生产。而是以手工的方式雕琢出钟表上那些精细的部分。也正因如此,每个布谷鸟钟都是不可复制的。布谷鸟钟也因此而一直被作为黑森林地区最受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陆’ 布谷鸟钟的正品识别:
自1738年黑森林布谷鸟钟被发明以来,一直广受欢迎。世界各地仿版频出,但制作工艺及用材的差异,致使品质千差万别。
1987年在布谷鸟钟的发源地,德国黑森林的匠人们成立了Vds协会,以确保高品质的正宗布谷鸟钟能受到保护。
通过Vds认证的布谷鸟钟必须保证:
1、所有原材均来自德国黑森林
2、全部生产均为纯手工工艺制造
每一款正宗的黑森林布谷鸟钟都拥有唯一的Vds认证证书。
Vds(德国黑森林布谷鸟钟协会)
‘柒’ 布谷钟的布谷钟简介
布谷鸟钟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而最早的布谷鸟钟出现于1730年到1750年之间的黑森林地区,那时的黑森林地区钟表制造业已相当盛行,许多家庭都以造表为生。19世纪后半叶起,布谷鸟钟成为世界闻名的纪念品和外国人眼中德国的一种标志。
‘捌’ 请教德国布谷钟的调整方法
用手将布谷钟的分针(较长的指针)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布谷钟的时针(较短的指针)及布谷钟机械装置会自动随之调整到正确位置(注意不要用手转动布谷钟的时针)。在逆时针方向转动分针的情况下,布谷鸟不会鸣叫(音乐/跳舞)报时。
布谷鸟钟鸣叫原理:
传统的座钟、挂钟、落地钟一般都有整点报响或报时的功能,通常是用几个小锤敲打铃铛或发音簧来出声响。
但布谷钟比较特殊,它是在模仿布谷鸟的发声(一高一低的二声叫),发声构件中有气箱和气囊。此外,它还有个鸟形,在整点鸣叫的同时,鸟形还会有扇翅,翘尾巴,张嘴的动作。还有的是在钟上有一扇小门被打开,小鸟跳出来,在鸣叫报时完毕后,小鸟退回,门关闭。
钟内部有左右2个气箱(发音腔喉),气箱的口径大小是不一样,所以,钟发出两声鸟叫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压缩气体是由气箱上面的气囊产生的,在以前气震是用羊皮制成,而现在都是用一种特殊的厚纸,并在表面上做了防潮处理。
黑森林布谷鸟钟:
黑森林布谷鸟钟(德语:Schwarzwlder Kuckucksuhren),产自德国西南部与法国、瑞士交界处着名的德国黑森林地区。作为当地最负盛名的手工艺术品,更是外国人眼中德国的国家标志之一。
因为,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 布谷)叫声,也被称作咕咕钟。
布谷鸟钟有着300年的悠久传承及发展历史,更是黑森林地区人文精神的最好承载物,因其繁杂和精湛的手工制作技术及特别的报时声而受到钟表及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布谷鸟钟
‘玖’ 布谷鸟钟
布谷鸟钟
开放分类: 钟表
布谷鸟钟(德语:Kuckucksuhr),产自德国黑森林地区,与同一地区出产的拉克施尔德钟(德语:Lackschild-Uhr)齐名天下。它的内部有设计精巧的齿轮装置,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的叫声。因此,也称作咕咕钟。
布谷鸟钟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而最早的布谷鸟钟出现于1730年到1750年之间的黑森林地区,那时的黑森林地区钟表制造业已相当盛行,许多家庭都以造表为生。19世纪后半叶起,布谷鸟钟成为世界闻名的纪念品和外国人眼中德国的一种标志。
布谷鸟钟的来历
1650年《Musurgia Universalis》一书中布谷鸟造型的机械管风琴。布谷鸟钟的最初来源仍然未知,但是关于它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7世纪。
1629年,奥格斯堡贵族菲利普·海恩霍夫(Philipp Hainhofer,1578—1647,商人、银行家、外交官和艺术品收藏家)在去德累斯顿的路上第一次提到布谷鸟钟,这个布谷鸟钟的主人是生活在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1526年7月31日—1586年2月11日)。
1650年,耶稣会信徒、文艺复兴人Athanasius Kircher(1602年5月2日—1680年11月27日)在他的音乐指导作品《Musurgia Universalis》中描绘了一种机械管风琴,这种自动演奏的管风琴可以有不同的造型,其中一种便是布谷鸟造型,这只布谷鸟能够自己张开鸟嘴,扇动翅膀和尾巴,同时两个风琴管还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布谷鸟叫声。
1669年,意大利建筑师Domenico Martinelli(1650年11月30日—1719年9月11日)在他介绍钟表基础技术的《Horologi Elementari》一书中建议用布谷鸟的叫声来报时,这是关于布谷鸟钟机械结构的最早记载。
随后,布谷鸟钟开始出现在先前不曾掌握钟表技术的地区。数十年后,生活在德国西南部黑森林中的人们开始制造布谷鸟钟。
‘拾’ 布谷钟的介绍
(德语:Kuckucksuhr),产自德国黑森林地区,与同一地区出产的拉克施尔德钟(德语:Lackschild-Uhr)齐名天下。它的内部有设计精巧的齿轮装置,每到半点和整点,钟上方的小木门就会自动打开,并且出现一个会报时的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的叫声。因此,也称作咕咕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