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如新跟疫情有关系吗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从今年一月以来有所缓和,包括纽约市、蒙大拿州、艾奥瓦州、北达科他州在内的多个州和地区正逐渐放松疫情管控措施。
针对这一情况,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26日发出警告,美国当前抗疫进展似乎陷入了停滞。
01:04
福奇表示,当前美国疫情形势仍然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把美国推向另一个疫情高峰。福奇认为,扩大新冠疫苗接种规模以及降低检测阳性率才能使美国国内各项疫情数据进一步降低。而在此之前,福奇建议各州政府不要放松管控措施。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 福奇:我们不愿意总是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但还是要现实一点,所以我们必须仔细观察下周疫情数据有什么变化,才能对放松管控措施表示认同。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传染性更高变异毒株或已在美广泛传播
同一天,美国疾控中心主任沃伦斯基表示, 与一周前相比,在过去三天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数有所增加,死亡病例数也在上升,这可能表明传染性更高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已经开始在美国广泛传播。沃伦斯基说,如何正确防控疫情,事关美国是否会迎来另一个疫情高峰。
《华尔街日报》消息称,这套系统设立于2013年,起初是为了应对流感,后来进行了长达5年的测试并被定名为“CDC协助”(CDC Assist),在2018年还新添了疫苗接种预约服务。在面对一场疫情时,美国疾控中心可以选择启动这套系统,为来电民众提供卫生信息和专家资源。
该系统设计的初衷是,在一场疫情期间为出现症状的民众提供一个免费的信息分享平台,减轻医疗服务机构的压力。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美国疾控中心官员和研究者曾表示,这套系统“在疫情期间可以有效帮助致电者获取药物,并指引患者得到合适治疗”。
整套系统在2020年夏季还曾进行过又一次测试,但一直没有被用于应对新冠疫情。本周,美国疾控中心启动了另一套连接至“CDC协助”的新冠疫苗系统,允许民众查询接种信息,但现在并不能提供预约服务。
参与“CDC协助”设计的一家医疗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尼德尔曼表示,这套系统没有被启用十分可惜。他表示,新冠疫情初期的美国医疗机构和服务商一直忙于应对公众的担忧,而电话和网络工具本可以用来帮助民众预约检测和接种。
❷ 关于德国留学问题(回答的详细再加分)
写的很具体,很不错。
下面逐一答复。
1. 女生学习工科类的专业其实在德国反而容易找到工作,这个是事实,因为学工科的女生本身就很少,用人单位很多时候反而优先把职位给女生,为了平衡过大的性别差距。找工作一般不会有性别歧视,主要看你的成绩和你的工作经验(自然包括实习经验)。
2.这个问题要综合你的大前提了,因为你想去汽车行业。其实,汽车公司什么人都招的,包括电子,机械,汽车,环保,经济等等(前几天ccd还在司徒开了个招聘会,bmw等汽车公司,以及汽车供应商都有招人,囊括了很多专业)。这个需要你考虑,是打算做技术还是做经营类的。我建议你,综合一下你的爱好。如果喜欢静,那学技术挺好(以后可以做工程师的职业规划),反之如果你喜欢沟通交流,那可以学经济类的,例如营销(这里要提示一句,很多国人认为营销就是销售,其实不是这个回事,具体的不再详细描述,本人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其实二者有联系,但是又不相同,不过的确需要很好的沟通力以及想象力)。
学工科,那好学校很多的,达姆,亚琛,司徒等,学经济类的,可以去曼海姆,科隆,马尔堡等。
国内大学,我个人认为同济很不错,我就是在同济留德预备部学的德语,的确教的好。另外同济很多专业不错,像建筑(这个扯得有点多)。其他的上海大学我不是很清楚,这个你可以看一下往年的高考招生简章,上大什么的也还不错吧,另外看看能不能考入211大学,这对审核会有帮助(可以做一个列表,把大学名,专业,以及是不是211标注出来,录取分数线等(这个可以上网查),然后分析一下,这点对你会有帮助的)。
3. 关于是不是本科毕业后出国,我的答复很明确,最好(甚至是一定要)大学毕业,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德国不能毕业(仅仅是假设),那至少还有个文凭(而且加上海外经历),回国找工作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反之,如果国内学了一半或者刚刚开个头(学个一学期),到德国不能毕业的话,那就废了(这个我身边已经有例子了)。
如果到德国读本科,一般3到4年。硕士的话,一般也就是2年,不过这个时间内能不能读完可不一定,完全看个人努力(以我对身边人的分析,在以上时间内毕业的比例不是很大)。
德国的生活费不是很高,一般情况下,一年的生活费7000欧左右吧。学费的话,有很多州是不收费的,就算收,也就是一学期500欧,再加上注册费也就是700到800欧(注册费因学校而异)。社交什么的其实不是很花钱的,因为基本是aa制。
4. 慕尼黑工大应该不太容易,但是也有很多中国学生申请到位置,所以建议本科的时候成绩考好点,aps也考好点(尤其是德语口语)。难毕业这个不是慕尼黑的特产,德国一般的大学也不是人人都能毕业的,还是一句话,努力就有希望。
❸ 欧洲车企都开始“借鉴”中国模式复工了,美国车企还在和工会扯皮
“公司建立了一个健康信息收集系统,员工每天早上8点上班之前要扫码填写个人信息,我们员工加三方人员4万多人,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报,包括现场保洁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等等。同时,所有人每天上班到单位进门之前都要测温,连董事长、总经理他们也不例外。”李鹏对出行一客说。
而要想真正实现汽车生产,主机厂复工远远不够,供应链的协同配合也必不可少。一位主机厂采购部的中层告诉出行一客:“供应商和我们是一衣带水,他们复产不了,对主机厂的影响特别大。”
德国三大车企的高管更认为,单个国家复工没有意义,欧盟一盘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供应链也得跟上。此前已有先例,由于供应链限制,在宣布美国工厂停工之前,戴姆勒工厂的产能已经减少。
为了管控供应链危机,各主机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吉利汽车(0175.HK)宁波工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登上了《新闻联播》:宁波各区县市组建微信群,相关部门和配套企业都在里面,省内的供应商由政府直接帮助复工,至于省外一时无法管控的企业,宁波市经信局梳理了全市4000多家零部件企业,帮助吉利临时匹配合适的本地替代供应商,实现整车生产。
前述采购部人士也对出行一客透露,以往主机厂只管一级供应商,疫情期间把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全都管起来了。在内部也加强了沟通,产品、研发、质量、采购、生产等部门都参与进来,针对单个供应链的风险管控做出详细预案。
“汽车行业是以销定产的,通常生产比销售滞后2-3个月的时间,”德国美茨勒银行(BankhausMetzler)的分析师JürgenPieper对出行一客表示,重新建立供应链大约需要4周-6周的时间,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使消费者的信心显着恢复。相较于销量下降这一根本性因素,供应链或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就不算是真正的问题了。
咨询机构IHSMarkit预测,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2%。JürgenPieper认为,下半年开始销量情况将有所改善,并在年底前加速增长。(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疫情影响波及全球 欧美车企大面积停工 复产日期不明朗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目前在国内环境已经开始逐渐好转,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开始慢慢进入正轨,但是在全球其他国家,疫情却正在呈现增长蔓延的趋势。
截止3月20日12:00点,在欧洲,意大利累计确诊超过4.1万人,西班牙累计确诊1.8万人,德国累计超过1.5万人,法国累计超1万人。在美洲,美国累计确诊超1.4万人。其他地方就是伊朗态势严重。欧洲与美洲都是汽车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而汽车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影响也是首当其冲的。
欧洲,大面积停工/闭店
意大利,疫情最严重地区
意大利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所以这里的汽车工业也是最早开始停工的部分。作为意大利最出名的两家车企,兰博基尼和法拉利在3月中旬就宣布停工停产。原计划停工两周,兰博基尼计划3月25日恢复,法拉利计划3月27日复产,但显然在月中时他们低估了疫情的发展和控制的能力,按照这个状况发展下去,至少3月是完全没办法恢复正常秩序,甚至4月都可能会处于停滞状态。
说到经销商,从中国环境的经验来看,疫情势必会影响经销商的销量,目前美国、欧洲的经销商们都已经在准备面对销量的下滑,只不过无法预测具体的下滑数字。根据欧洲市场行业人士分析,最为严重的意大利目前对新车的需求急剧下滑,与2019年相比,3月份前两周的登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仅3月份第二周就接近50%的下滑,如果无法恢复正常秩序,3月份整体登记量可能会下降85%,这比中国市场2月份下跌80%还要多。
从车展取消或者延期、汽车相关的赛事运动暂停到工厂大面积停工、新车销量下滑,全球车市都在经历一场“渡劫”,中国车市预计将会从4月开始逐渐恢复生机,也希望全球市场尽快恢复正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❺ 2020年美国加州GDP有多少呢我国广东省超过其一半了吗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蒸发了约160万个就业机会——酒吧、餐厅、主题乐园、体育活动、小型商业企业等纷纷关门,商用房地产市值跌幅曾一度超过三成。
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广东省的2020年GDP约为1.61万亿美元,大约是加州3.09万亿美元的51.9%。南生注意到,前几年广东省GDP只是接近加州的一半,现在则是已经超过其一半了,并且是“首次超过”。
当然了,美国加州的人口只是略微超过4000万,而我国广东省的常住人口超过了1.1亿。在人均GDP方面的差距更大,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发展经济、科技、民生等各项产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❻ 德国防疫政策放宽,各大车企陆续复工复产,大众最早复工!
德国政府放宽防疫措施之后,许多德系车厂像是大众、奔驰等等,都在近期宣布将会在本周重启某部分的德国工厂生产线;虽然德国并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像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地限制汽车生产,但经销商还是因为疫情爆发关闭、工厂在一开始也都暂停生产,整体新车产业大受打击;不过,德国政府上周三已表示,在疫情已经渐渐趋缓、封锁政策也放宽之下,本周,部分经销商店面已能重新开放,并会在5月4日重新开放学校。
另外,同为德系车厂的宝马则在上周表示,目前车厂尚未定下恢复生产的时间表,因此,将会维持之前决定,到四月底之前都将暂停各工厂的生产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❼ 【汽车人】欧美车企复工,疫情重塑结果显现
?
疫情后时代,车企们可能不再执着于规模扩张,而是更倾向于亲自管控一整条供应链。
?
文/《汽车人》黄耀鹏
5月4日,对几乎所有美国车企来说,是个尴尬的日子。
在3月份停产的时候,它们中的大多数给出4月底或者5月4日复工的“预测”。站在28天之前,它们设置的5月4日复工节点,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复工准备的一周时间,没准儿还包括某些“裕度”。
计划5月4日复工的企业包括通用、FCA、大众北美、特斯拉加州工厂和丰田肯塔基工厂。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一天定为“工厂返工日”。
美企复工听谁的
在5月4日来临之前,人们就已倾向于“返工日”泡汤。截至5月5日早晨,美国疫情确认人数超过120万人,且尚无减缓迹象。丰田肯塔基工厂的工人吐槽称“DMV(车辆管理局)都没开门呢”。
通用也“修正”了复工时间表,改为计划5月18日恢复部分美国本土工厂的生产。
和通用延后计划相比,福特没有给出明确的复工时间。福特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克尔斯滕·罗宾逊表示,12.4万名白领,作为最后一批重返岗位的员工,预计“6月底到7月初逐步返回办公室”。鉴于目前形势,她拒绝给出复工时间。
严格说,通用和福特的整车生产设施虽然自3月以来一直关闭,但它们都加入了生产呼吸机和防护面罩的生产。通用高层表示,公司生产呼吸机没有任何利润,但该项目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助于接下来更安全地复工。
眼下的事实是,没有UAW(北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的首肯,复工不会有什么时间表。4月下旬,UAW就警告称:“5月初重开汽车生产,为时过早且风险太大,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构成风险。”
现在,北美车企们仿佛都刚刚认识到UAW的否决权力。通用、福特、FCA都在和UAW就重启条件展开协商。
UAW在一份声明中称:“恢复工作日期应该由传染曲线的科学来决定,而不是经济因素。如果我们做错了,所有人都将面临长期的经济困难。”让科学来做决定,貌似没毛病,但在资方看来,不过是提高要价的委婉说法。
工会领导人声称,最终协议的前提有两个:工人不损失工资,以及具备自我隔离能力。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则意味着工序和流水线要做调整。
FCA试图在临近工位中间焊接硬隔断,或者采用安装树脂玻璃的方式来取悦工会。
而福特董事长比尔·福特则另辟蹊径,他命令研发部门开发了一款蓝牙手表,当两个佩戴这样手表的员工距离在6英尺距离之内,手表将示警,而且能记录佩戴者的接触史。显然,在得不到类似中国运营商“绿码”技术的支持下,蓝牙手表不失为小范围解决办法。
特斯拉没有UAW这样的“太上皇”,但马斯克对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无法复工深表不满。他称加州的居家隔离令是彻头彻尾的“违宪”。弗里蒙特工厂所在阿拉米达县,刚刚把停工令延长到5月底,这导致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飚了脏话。
值得指出的是,各州对于“隔离”的要求多种多样。加州要求非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厂停工,不强制要求人们一直呆在家里。而密歇根州和得克萨斯州则颁布了严格得多的隔离令。疫情严重的纽约,则派遣大批警察驱赶在草地上休闲的市民。州政府的举动引发了连续不断的抗议活动。白宫虽然摇摆不定,但大体上和这些抗议者站在一起,间断性地唱“复工”调子。
关于复工的标准,已经使美国国内的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劳资双方陷入分歧。
2008年魔咒会重演吗
研究机构AutoAnalysis测算,北美工厂每关闭一周,经济损失达75亿美元。在特斯拉披露第一季度盈利的第二天,福特宣布同期亏损20亿美元,而且Q2将因为同样原因再亏损50亿美元。通用也采取了暂停股票回购、停止派息等影响资产负债表的计划。
但是,迄今为止北美车企都在咬牙顶住,没有向政府申请援助。
现在问题比3月份更严重,北美汽车市场可能在Q2下降50%,而汽车企业通常是以销定产的。由于库存的存在,生产比销售应滞后1-2个月,而激活(如果无须重建的话)供应链,需要4-6周。整车复产显然是结果而非先决条件,它建立在社会秩序恢复、市场恢复活力、供应商们不再困于同样问题的基础上。
美国车企的艰难处境,意味着它们正在为联邦政府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和连续错过决策窗口而埋单。这种日子如果持续到6月底,2008年加诸北美车企的魔咒,可能又将上演。这一次,就不是释放流动性能解决的了。
欧企复工,电动是首选
相比美国,西欧可能已经挺过了新冠病毒传播最严重的时期。4月底,WHO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说:“我们已经看到,西欧疫情稳定或呈下降趋势。”
目前,德国的新增确诊病例在下降,德国汽车工厂率先重启。事实上,它们从未彻底关闭过。德企大多维持了起码的物流运转,整车厂则忙于囤积零配件。从“停工”的那一天起,德国人就在为复工做准备。在这一点上,他们表现得很精明。
大众则表示,率先恢复产能的10%-15%。它们选择先恢复茨维考工厂的ID.3电动汽车生产。倒不是因为大众有电动情结,而是因为和燃油车比起来,电动车所需的零配件种类少70%、一线装配工人少75%,物流和后勤保障的压力也因此减少了。
大众负责电动汽车的高管吴博锐(Thomas Ulbrich)称,大众希望这款售价2.4万欧元的电动车,带领集团实现重新扩张,就像高尔夫曾做到的那样。
疫情曾经最严重的意大利,也在放开管制。4月27日,FCA把750名工人召回南部的工厂,比意大利官方规定的5月4日更早。
在瑞典,沃尔沃已经于4月20日重启了哥德堡工厂生产,但恢复到什么程度,尚不得而知。
标致-雪铁龙公司在3月关闭了所有欧洲工厂,但复工日期一直未定下来。有消息称,其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工厂已经复产。
和大众的选择类似,FCA也率先恢复电动车生产。工厂为Jeep指南者、自由侠的PHEV版下线做好准备。复工已经启动,在5月3日,就已达到70%的预定产能。
戴姆勒也声称实现了小规模复产。但各大德国车企的高管都认为,单个国家复工没有意义。因为它们的供应链深入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斯洛伐克等国家。
在特殊时期,戴姆勒和大众都倾向于管控供应链。此前普遍的看法认为,整车厂只要求Tier1供应商对其负责就可以了,现在它们必须关注Tier2供应商的生产情况。
在供应链上,电动车固有的优势再次显现。供应链更短,供应商更少,零部件集成度更高,整车厂管控更容易。在相同的境遇下,管理机制不尽相同的欧洲车企,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在自然界,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生物进化出相似的功能,这叫进化趋同。电动车,就是汽车界的“进化趋同”。至少在特殊时期,这一趋势被明显加强。
规模效应反转
还有一个明显现象是,豪华车生产商都表现得很淡定。宾利、法拉利、兰博基尼、布加迪、保时捷,都没有公布新的复工日期。它们也都表示,对市场需求减少做好了财务准备,不会遣散工人,也不会减少员工工资。例外的是積架路虎和阿斯顿·马丁,它们在英国的工厂已于4月底复产。
这些相对小众的品牌,选择也大致趋同,这很有意思。这反映了,规模更像双刃剑。通常,规模是抵御风险的正面因素;而在特殊时期,规模较小的车企,对市场冻结的耐受力更强。这来源于后者的单车利润更高、雇员较少、不大依赖广泛意义上的市场激活。
疫情第一次让欧洲车企硕大无朋的规模成了催命符。疫情尚未结束的时候,它们必须冒着风险复工,是否会有点羡慕豪华车生产商?
当前,欧美车企的重启百态丛生。无论如何,它们必须指望自身和供应商所在区域稳定。疫情虽然趋缓,但它对汽车生产要素,形成了愈来愈有力的重塑作用。疫情后时代,在欧美汽车业的身上,重塑的结果将一一显露。我们将会观察到更激进的电动化投资,车企们可能不再执着于规模扩张,而是更倾向于亲自管控一整条供应链。(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❽ 跨省需要换健康码吗
需要切换到各省的健康码。
❾ 【汇总】疫情下的全球汽车产业停工表!
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184976例,死亡病例7529例,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达159个。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以外地区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由于疫情在欧美等国家的大范围爆发,当地汽车产业开始出现较大波动。截至目前,包括大众、福特、日产等主流汽车制造商在欧洲陆续关闭共70多家工厂。尤其从3月15日以来,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三个国家的汽车工厂几乎都处于停工状态,甚至有车企表明此次停工期限或长达6周左右。另外,在多家宣布停工的汽车生产制造商中,部分工厂因零部件缺失导致生产计划完全停滞。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之中,汽车行业恢复正常运营的时间无法确定,但整个影响已率先在汽车行业中显现出来。今天,汽车预言家将从整车企业、零部件厂商等方面梳理疫情中的生产变化(以下内容为网络检索,不完全统计)。
整车企业工厂关闭情况:
1
2月28日,现代汽车蔚山工厂因一名员工感染,第二工厂被迫关闭。
2
3月初,本田旗下的菲律宾分公司Honda Cars Philippines宣布其生产设施将在3月底之前正式关闭,停止圣罗莎工厂的制造业务。
3
3月2日,宝马位于德国慕尼黑总部的一名员工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连带让曾与病例接触过的150位员工进行居家自主隔离。3月11日,宝马南非分公司确认,一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4
3月12日,兰博基尼表示将暂时关闭在意大利的工厂,直到3月25日。
5
3月13日,由于西班牙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西班牙当地轮毂供应商所在的Odena小镇遭到封锁,雷诺已经暂停了在西班牙一切工厂的生产。
6
3月13日,大众旗下西雅特的西班牙工厂宣布暂时停产,本次停产有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目前还不确定具体复工安排。据了解,西亚特马尔托雷尔工厂共有7000名工人。
7
3月13日,福特汽车宣布,由于福特西班牙工厂的三名员工确诊患有新冠肺炎,关闭位于巴伦西亚的西班牙工厂,为期一周。
8
3月13日,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宣布,如果工作性质允许,通用汽车的正式员工和外包员工自3月16日起进行远程工作(中国境内的通用汽车团队除外)。
9
3月14日,意大利超级跑车制造商法拉利表示,由于意大利出现疫情和零部件短缺,该公司将关闭两家工厂,直至3月27日。
10
3月15日,大众汽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工厂宣布,将于当地时间3月16日关闭,从3月17日起复产。关闭期间,将对工厂办公区域进行深度清洁,以防止新冠病毒传播。
11
3月16日,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宣布,该公司关闭了在欧洲的8座工厂,预计停产至3月27日。
12
3月16日,雷诺汽车表示,将立即暂停在法国的工业活动。同时关闭12家工厂,并将1.8万名员工停工回家躲避疫情。
13
3月16日,奥迪品牌在匈牙利的工厂宣布停产,德国布鲁塞尔工厂也将停产。
14
3月16日,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宣布关闭欧洲所有工厂,包括标致、雪铁龙、欧宝和沃克斯豪尔,直至3月27日。
15
3月16日,日产在英国最大的汽车工厂停止生产,当下日产对英国供应链中断和需求下降影响展开评估,此次日产工厂的关停是疫情爆发以来英国汽车行业所遭受的最大规模关厂行动。
16
3月16日,沃尔沃汽车关闭了在哥德堡的工厂,有1500名员工回家。停止生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国家的沃尔沃工厂停止生产后,供应链中断和材料短缺。
17
3月17日,戴姆勒集团宣布关闭其在欧洲的大部分工厂,为期两周。此次停产计划适用于戴姆勒在欧洲的轿车、货车以及商用车工厂,将于本周开始实施。
18
3月17日,为了响应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为遏制新冠病毒扩散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宝马集团宣布自3月17日起,宝马世界( BMW Welt),宝马博物馆( BMW Museum),宝马集团经典车中心( BMW Group Classic)将暂停向公众开放,恢复开放的时间将另行通知。
19
3月17日,通用汽车和福特透露,两家公司都有一名在美国工程中心工作的员工在冠状病毒检测中呈阳性。
20
3月17日,丰田汽车表示,从3月18日至31日将暂停其法国工厂所有三班制的生产。除法国工厂外,受疫情影响,丰田已停止了葡萄牙工厂与菲律宾工厂的生产,但不会影响出口美国的车型。
21
3月17日,大众宣布将于下周起在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工厂实行为期三周的停工。本周五的轮班将是3月大众的最后班次。此前,大众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斯洛伐克的工厂已经停工。
22
3月18日,宝马集团在财报线上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宝马已经开始关闭在欧洲和南非的工厂,停产预计持续4周,到4月19日。
零部件厂商、经销商停工情况:
1
3月13日,意大利刹车片制造厂商布雷博(Brembo)表示,将于3月16日起暂时关闭其在意大利的四家工厂。布雷博的四座工厂位于伦巴第大区的贝加莫和布雷西亚两个省,这四家工厂也为法拉利、保时捷等高性能汽车提供制动零部件。此次法拉利零部件短缺导致停产,很可能就是因为布雷博制动零部件短缺造成的。
2
3月16日,世界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Magna宣布工厂停工两周。
3
3月16日,米其林轮胎的法国工厂宣布关闭,意大利和西班牙工厂于3月17日开始关闭,具体关停多久未公布,视疫情情况而决定。
4
3月17日,据外媒报道,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传播,Waymo、Cruise和Argo宣布暂停涉及备用人类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Uber与Lyft暂停美国和加拿大的共享乘车服务。
5
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Giugiaro早在2月24日因有员工确诊新冠病毒而关闭位于都灵的所有办公室。
6
3月16日,意大利最大的汽车经销商Autotorino将关闭该国所有门店至4月3日。
7
截至3月16日,海外媒体统计,福特在欧洲最大市场英国的400家经销商中,有多达180家面临倒闭风险。
8
3月13日,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Pirelli)表示,在一名工人检测出冠状病毒呈阳性后,该公司将削减都灵附近的Settimo Torinese工厂的产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❿ 疫情期间车企都如何花式自救涨价、裁员还是改卖口罩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的境况下,车企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从美洲到欧罗巴,当下车企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生机?且看车企们的花式自救方式吧。
欧洲工厂陆续复工
当中国疫情整体得到有效控制之际,2月中下旬,欧洲开始爆发新冠疫情。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份,欧洲乘用车市场新车注册量下降明显,同比跌幅达51.8%。自3月中旬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始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汽车经销商店面也纷纷关闭。
不过好消息是,随着德国等地区疫情好转,包括大众、奥迪在内的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逐步复工。在4月底时,匈牙利杰尔工厂的发动机生产量已逐步开始提升。奥迪德国工厂将随后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而供应商们也在努力为复工做着准备,供应商伟巴斯特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日前该公司宣布,其位于德国、罗马尼亚和捷克的工厂已经从本周开始恢复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的时候伟巴斯特还从德国采购了价值100万元的医疗物资,捐赠给其武汉工厂所在地的蔡甸区人民医院用于前线医务人员防护。
除了欧洲本土车企,像丰田这样的"外来户"也开启了复工计划,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已经重启了法国瓦朗谢讷工厂的生产工作。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产丰田YARiS车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工厂已经停产五周时间。
虽然多数车企都已经逐步复工,但停产的影响依然存在。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欧洲汽车销量将同比下降23%至1100万辆。而大众和戴姆勒两家公司也都呼吁德国政府介入,帮助车企提升市场需求。
丰田:削减日本工厂50%产能
丰田在欧洲的工厂复工了,但本土的情况却依旧不容乐观。丰田汽车计划将日本工厂5月产量削减50%,6月产量削减40%,此举将涉及丰田日本18家工厂和数十家供应商。如果减产计划持续,丰田维持全年300万辆的日本生产规模恐较难达成,对相应零部件厂商影响也将增大。
目前,丰田在日本已经实施减产措施,4月上半月丰田将旗下5家日本工厂的生产线停工数日,希望能使新车供应与下滑的海外需求相匹配。据悉,5月和6月的减产举措将使丰田在日本国内年产量面临降至300万辆以下的风险,而300万辆是丰田制定的一条所谓的产量"红线",如果低于这条"红线",丰田将会考虑裁员。
此次丰田日本工厂减产将涉及丰田普锐斯、4Runner等车型,雷克萨斯旗下部分车型也将受波及,产量和销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美国:停产裁员、复工遥遥无期
作为目前全球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世界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美国的情况牵动着太多利益链。
产量、销量双双下跌,大量工厂停产、项目暂停,裁员显然成为了车企们的一条自救之路。FCA已告知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工作的近3000名合同工中的2000人,由于工厂停产需要节省资金,该公司将暂停部分项目,提供外部支持的分包公司也已被要求暂停运营。
而特斯拉也要求无法在家办公或未被视为"从事重要岗位"的员工们,则被要求强制休假,没有薪水,并且特斯拉已经要求终止所有外包人员的工作合同。
针对疫情发展的情况,美国多州均在考虑延长"居家限制令"。虽然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纷纷计划于5月18日开始重启生产。丰田、大众、宝马等汽车制造商也在美系三大巨头之前就已经决定在5月初复产。但是复工似乎要比各企业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中国:转线生产口罩等抗疫物品;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实施新车消费补贴
再来看看我们的汽车市场,在经历过疫情前期带来的阵痛后,基本控制住局面的中国市场正在逐渐复苏。虽然汽车市场仍然处于下滑的态势,但多项扶持政策还是让车企们充满信心。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该通知针对促汽车消费政策实现了落地化。包括从免征购置税及财政补贴两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延期国六排放标准、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等措施,都在鼓舞着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多地也都发布了放宽汽车限购政策的措施。例如深圳就发布了放宽个人新能源汽车指标申请条件、纯电车型补贴2万元的政策;海南也推出促进汽车消费临时性措施,购新能源车奖励1万元。
当然,在疫情期间中国车企们也没有闲着。包括上汽、比亚迪等车企,纷纷转向生产口罩等疫情需要的物资。比亚迪的口罩甚至出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拿到了10亿美元的巨额订单。
写在最后:新冠疫情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全球车企都要面对不同程度的销量下跌。但疫情终将过去,市场总会回暖,只要保持善良、积极的态度,这次疫情又何尝不是一次新的机遇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