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战后德国与俄国的政治局面
请问是世界近代史的问答题么……高中还是大学?如果要官方的说法,请到教科书去找,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战争从属于政治,一次世界大战,本质来说就是新崛起的大型财团与传统既得利益贵族之间为了重新划分利益引发的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后期,德国容克贵族们发现胜利已经无望,所以不得已向以罗斯菲尔德为首的犹太财团“割地求和”,让出了大片的殖民地和资源产地,以求保全实力。“德国人民反战情绪高涨”,只是国内教科书的一家之言,你可以认为是容克贵族们为了停战而操纵舆论,向威廉二世营造舆论压力。而埃卡特和起义的德国水兵们,只不过是贵族们推到前台的替死鬼,停战了他们自然也就没用了,稍加引导,民众的愤怒也就集中在他们身上,“老爷仍然还是老爷”。
至于第二个问题,教科书会告诉你“那是因为德国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狼狈为奸,在一战中没有得到彻底清算,所以旧势力强力镇压了新生的革命势力。”我才不会说一战末期俄国人民已经被逼上了绝路,不得已为了口饭吃才推翻了沙皇,至于以后是谁来当领导,几乎90%参加者都没想过,然后剩下想过的那10%,一番“政治斗争”之后,“十月革命成功啦!”至于德国嘛,虽然输了战争,但人民好歹还有口饭吃,没有了90%的支持,那10%怎么看都是少数派,所以自然就没法成功了。
德国右翼势力强大这一说不知从何说起,“左右翼”本来就是 共 产 党的独有概念,评价的基点是它自己,反对自己、不利于自己的都是右翼,赞同自己、迎合自己的都是左翼,这是一个参照系的问题,没有绝对性。国际上通用的说法应该是“保守派”和“激进派”。我们在新闻里常看到的“日本右翼党派”其实包括了日本激进党派、反华党派等等。如果你的“右翼势力”指的是“纳粹”,那么现在纳粹主义残留最厉害的是东欧地区和日本,甚至在美国都有所谓的新纳粹主义,而德国恰恰是把纳粹清算的最彻底的国家。
‘贰’ 德国社会反犹主义现象依旧严重,从何方面体现
在近年来经济不断下行,国民幸福指数不高的时候,右翼分子和一些闯入德国的穆斯林对犹太人的仇恨当然很大,毕竟要引起民众的兴趣,往往调动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根据德国当局的数据,与往年同时期相比,19年的反犹太暴力案件激增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样的情况下,欧洲人和中东难民都讨厌犹太人是很正常的,毕竟有着历史原因。在欧洲疫情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下,欧洲民粹主义抬头是一件值得人们警惕的事情,针对犹太人的暴力行为也应该得到遏制,对于一些网上媒体的恶意宣传和煽动民众对犹太人的延误的报道,德国的有关部门可能也会去加以惩戒,他们自诩是“民主”的国家,如果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的话,恐怕世人也会对其嗤之以鼻。
‘叁’ 什么叫"极右翼势力
我们今天所说的极右翼势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并不是什么新鲜角色,随着法西斯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崩溃,它就一直存在了。只不过在不同历史阶段它显示出不同特征,它的声势时高时低罢了。尽管极右翼势力多年来还无碍世界大局,并未构成对世界和平的直接威胁,但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冷战结束带来的影响,极右翼势力有了新的发展,它对地区稳定和和平、对国家间关系的直接或间接破坏,以及由它产生的种种问题,不能不使人保持警觉和感到忧虑。
一、 极右翼与法西斯
在欧洲,极右翼势力已经遍及各地,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形形色色的极右翼组织。其中,尤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为典型。说它们是典型,当然首先是因为这三个国家的极右翼势力与法西斯有着极深厚的历史渊源,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是法西斯的滋生地。在亚洲,极右翼势力主要集中在日本。因为与德国(奥)、意大利一样,日本同样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东方法西斯的滋生地。
历史上的极右翼势力,主要是指与传统概念上的左翼右翼相区别的一种政治思潮、政治范畴,自有政治派别划分以来,它就存在了。法西斯不一样,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右翼势力泛滥的基础上,经第一次世界大战,集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于一身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反动历史现象。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垮台,法西斯一词也就演化成了表述法西斯反动、反民主、凶残、侵略本性的代名词。因此,严格地讲,极右翼的概念,在内涵上要比法西斯广义得多,而法西斯是极右翼势力中的典型表现。这就是当前谈到极右翼势力的时候,往往把"新法西斯"、"新纳粹"之类突出出来的原因。
既然法西斯是在极右翼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就要清醒地看到极右翼势力与法西斯之间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更要警惕有人利用各种借口否认或掩饰这种内在联系,蓄意为新法西斯铺设温床。
在东方,"日本法西斯"这个词已经被人淡忘了,已成为中国和某些亚洲国家只有在文艺作品中才能看到的历史名词。在日本,极右翼势力从来就拒绝承认日本出现过法西斯,更不存在过法西斯政权,也就更无从谈起自己与法西斯有什么关联。因为20世纪的法西斯是与侵略战争紧缚在一起的,要否认侵略战争罪责,就不能承认法西斯的存在。日本极右翼势力无视法西斯共同本性,仅以德意日之间某些不同形式和特点为依据,否认日本法西斯的历史存在,是站不住脚的。如果这种推论能成立,在今天,西方朝野上下也无需对"法西斯卷土重来"忧心忡忡。因为西方的极右翼势力,包括新法西斯、新纳粹,与战前相比较,无论是形式还是特点,都难说一样了。
在西方,欧洲的极右翼组织面目繁多。其中,有的公开坚持老法西斯的政治主张,颂扬希特勒、墨索里尼的"历史功绩",就连活动形式也处处追随效仿冲锋队、党卫军,手段残忍,它们被称之为新法西斯、新纳粹。在德国,频频出现的以排外为目的的暴力事件,主要是这些新法西斯、新纳粹所为。由于法西斯臭名昭着,在法律和舆论的约束下,这些新法西斯、新纳粹组织及其活动,都属非法。因此,尽管影响极恶,还是比较容易引起警觉的。
欧洲真正可虑的,不是这些赤裸裸的新法西斯组织的非法活动,而是那些大量存在的,有着合法地位的,与法西斯有着若明若暗内在联系的极右翼势力。我们还记得,2000年春夏德国"新纳粹"活动猖獗时,德国政府发言人曾表示:如果证据确凿,德国政府支持通过法律程序取缔极右翼的国家民主党。这是因为国家民主党这个合法政党的新法西斯面孔最近暴露得太充分了,它竟然作出决定,要为当年希特勒的助手赫斯自杀13周年公开举行纪念集会。但是怎样才是证据确凿,怎样才是合法程序,也决不会简单。因为按德国法律,只有宪法法院才能就政党是否合法作出判决,而判定非法的依据是违反宪法、危害国家现行民主制度,要取证这一点,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困难的无期过程。因为这些极右政党和组织已经学会如何披上合法外衣了。
欧洲舆论界认为,这些极右翼组织"经历了思想上的整容,装出了民主的样子","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们能够同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形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们表示遵纪守法,丝毫不见法西斯的歇斯底里狂态;它们以反对党的身份攻击执政党腐败以争取选民;它们打着解决社会难题的幌子,将犯罪和失业归咎于外籍移民,以掩盖煽动种族仇恨的排外主义;它们公开或者隐晦地赞赏法西斯的政策主张,却小心地不留下违法把柄;它们知道利用合法身份,经过合法程序去夺取政权。这种极右翼势力,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可见,于20世纪产生的法西斯这个怪物,看来还不会随着20世纪的结束而消失,在极右翼势力这片土壤的滋润下,它还将随着我们一起进入21世纪。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过去的法西斯专政,既反对社会主义民主,也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今天的极右翼势力,仍然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威胁,也是资产阶级民主的威胁。对此,世人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极右翼势力与国家政权
在东西方一些极右翼势力猖獗泛滥的国家里,极右翼势力窃取国家政权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普遍现象。
在东方,战后的日本国家政权从来没有摆脱极右翼势力的控制或影响。战争期间,日本实行的是天皇制法西斯政权,国家权力掌握在誓死效忠天皇的军人法西斯分子手中。战争结束,在占领军的庇护下,天皇制未动分毫,大批法西斯分子的战争罪责不仅没有得到清算,反而在天皇制下受到庇护渗入国家政权。曾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捕的岸信介,在战时内阁出任过多年高官和内阁大臣,战后,于1955年竟然出任日本自民党干事长,1956年任外相,1957年任首相。在日本战后政治史上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极右翼倾向表现最明显。关于修改历史教科书,关于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关于将回避历史问题作为经济援助的条件,这些政府行为,都是日本极右翼势力利用国家政权的结果。
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极右翼势力渗入国家政权已不是个别现象。勒庞领导的法国国民阵线,已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第五大政党,勒庞三次参加总统竞选,他拥有4万多党员,近500万选民。瑞士中间派民主联盟,在1999年大选中得表票率22·6%,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丹麦人民党,1998年议会选举得到7·5%的选票,到2000年民意测验,它的女领导人皮娅·克雷丝的支持率竟达18%。意大利的北方联盟,也是议会第五大党,实际控制着意大利北方4省地方政权。在英国,在比利时,在挪威,在德国,都有极右翼势力在不懈地向国家政权进军。当然,其中应以意大利和奥地利极右翼政党执政最为典型。
1994年,由新法西斯党演变而成的意大利北方联盟,在詹弗兰科·菲尼的领导下,在大选中获得15%的选票进入联合内阁,新法西斯分子占据了五个部长席位。这一振动当时欧洲政坛的惊人事件,尽管因为意大利政党政治的"短命"特征而延续的时间不长,但毕竟在法西斯政权被摧毁50年后,又使欧洲极右翼势力和新老法西斯分子燃起了希望。同时,它也为欧洲政治破了一个禁忌,开了一个先例:因为长期以来,欧洲的政治家们,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都不敢同极右翼势力结成联盟,更不用说联合执政。今年5月,历史在意大利竟惊人地重演:曾在1994年联合内阁中出任总理的贝卢斯科尼,再次与北方联盟联手组成中右联盟,击败中左联盟,重新执政。这个不肯放弃排外主义、带有明显极右色彩的中右政府,又一次在欧洲政坛掀起波澜。
奥地利极右翼组织奥地利自由党在约尔格·海德尔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1999年在大选中获得27%的选票,一举成为国内第二大党。2000年初,奥地利人民党与自由党妥协组成联合政府,不顾欧盟其他14个成员国的一致反对和制裁,奥地利自由党人出任了政府副总理,以及财政、社会、国防、司法、基础设施部的部长职务。这是欧洲极右翼势力继意大利北方联盟之后的又一次成功尝试。奥地利自由党成为执政党,给东西方极右翼势力带来的精神振奋,其程度远远超过1994年在意大利的表现。它不仅在欧洲搅起了轩然大波,也惊动了联合国,惊动了美国、加拿大和以色列等诸多国家。这场风波的影响至今未完。
极右翼势力成为执政党,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振动,是因为人们对法西斯执政的历史不敢忘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当年德意日法西斯虽然有法西斯组织,有法西斯行动,但最终没有建立法西斯国家政权,那20世纪的历史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未来是可以假设的:如果有一天,极右翼势力掌握了众多国家的政府权力,那21世纪的历史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三、 极右翼从加害者变受害者
意大利北方联盟和奥地利自由党有那么多选民,一跃而成执政党,可见它有足够的社会政治基础。如果要赢得社会同情心,莫过于将自己描绘成受害者。这是我们在认识极右翼势力时需要注意的又一个问题。
在西方,欧洲的极右翼势力将自己既看成是现实受害者的代表,也看成是历史受害者的代表。所谓现实受害者,是指欧洲社会上比率始终居高不下的失业大军,以及日益感到不公正、贫困、犯罪威胁的普通群众。极右翼势力认为,加害于他们的,是伴随各种犯罪一起来到欧洲的2000万外籍移民。于是,反对外籍移民的排外主张,就赢得了相当的社会同情,而在各种暴力活动中惨遭不幸的外籍移民,本来是受害者,却变成了罪有应得的"加害者"。这是当前欧洲极右翼势力发展的普遍社会基础。所谓历史受害者,就是将自己也说成是历史上老法西斯的受害者。这一点,在奥地利最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同德国一样被四国占领。到1955年,由于冷战的需要,四国结束占领,奥地利成了中立国。中立国的地位,使奥地利大大减轻了清算历史错误和罪责的国内外压力。人们不再提奥地利传统的反犹情绪,不再提希特勒出生并发迹于奥地利,不再提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时,奥地利的公民投票支持率竟达99%。奥地利许多人认为,奥地利是1945年被盟军解放的,不是被战败的,奥地利是希特勒德国的"第一个受害国"。这样,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即使不是加害者,也是"帮凶者"的奥地利,却变成了"受害者"。奥地利自由党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奥地利这种社会情绪,为自己执政铺平了道路。
在东方,日本的极右翼势力则普遍认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而不是加害者。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有这样几条:第一,否认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他们至今仍然坚持"大东亚战争是圣战"的口号,认为大东亚战争是为了实现"大东亚共荣圈",实现"亲善"、"提携","目的是把所有亚洲人从白人优越论者手中救出来"。第二,拒绝承认在战争中犯下的法西斯罪行。他们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认为是"历史的谎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说"慰安妇"是"一个错误的用语"。第三,无视亚洲成千万在日本屠刀下的无辜牺牲者,说"日本也有300万同胞之死",认为日本是唯一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日本极右翼势力这种"加害者"变为"受害者"的论调,使许许多多的日本公众,特别是日本的年轻一代,陷入对自己历史的模糊认识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善良愿望出发,希望和平,不要战争,但这只是从日本在战争中有"300万同胞之死",而不是从日本在战争中杀害了成千万他国无辜百姓的历史观中得出的结论。它是脆弱的,可变的,在日本极右翼势力的利用下,更是危险的。
可见,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揭露极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真相,呼唤敢于正视历史,彻底铲除极右翼势力滋生泛滥的土壤,对于所有真正热爱和平的有识之士来说,仍然是一项不可懈怠的工作。
‘肆’ 欧洲极右翼政党“逆袭”能走多远
欧洲极右翼得势的背后有着多种因素,与就业、移民、安全等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紧密相关。奥地利总统选举之后,欧洲极右翼势力是否会延续既有势头,真正挑战乃至取代中左、中右传统大党,值得密切关注。
【极右渐成气候】
极右翼是相对于传统右翼而言的,主张更为极端和偏激,表现为民粹主义、排外主义以及反欧洲一体化倾向等,比如对外来移民采取排斥乃至仇视态度,反对社会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和媒体对于“极右翼”没有统一概念和区分标准,存在不同的称呼,比如“右翼民粹主义”“激进右翼”等。
先前,欧洲媒体提及极右翼政党时,通常贴上“少数”“非主流”等标签,但时至今日,它们俨然已经成为欧洲政坛一股不容轻视的政治力量,影响遍及欧洲多国。
在西欧,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去年5月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25%的选票和24个议席,超过社会党和共和党这两大主流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当前在民意调查中领先,成为2017年总统选举热门人选。
即便是二战后对极右势力最为警惕的德国,近年来极右势力也明显抬头。2014年10月以来,不少民众组成“欧洲爱国者抵制西方伊斯兰化运动”,定期在德累斯顿集会,呼吁对穆斯林移民严格管控。原本相对稳健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现阶段也正以反欧盟、反难民的态度吸引支持者。德国媒体机构日前一份民调显示,德国选择党支持率达到创纪录的15%,接近传统大党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北欧,瑞典极右翼政党民主党现已是议会第三大党,丹麦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丹麦人民党是议会第二大党,是执政联盟重要一员。此外,中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更是成为极右翼主要阵地。
【借助危机上位】
针对极右翼“逆袭”势头,不少专家认为,这与近年来欧洲大环境变化直接相关。欧洲当前正处多事之秋,债务危机阴影尚未完全消散,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威胁又接踵而至,导致欧洲各种社会矛盾出现集中爆发的态势,助长了选民的失望情绪。民心浮动之下,极右翼政党借助危机造势,迎合选民情绪,容易成为盛极一时的议题党或话题党,进而拉到选票。
图为3月27日,极右翼分子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处悼念恐怖袭击遇难者的场所举行示威。
相比之下,欧洲各国一些传统大党,无论属于中左还是中右,政见日趋中间化和同质化,面对危机应对乏术,失去对选民特别是年轻选民的吸引力。
以奥地利为例,虽然其经济状况好于其他多数欧洲国家,但许多奥地利人依然认为难民融入、欧债救助计划和全球化威胁本国前景,进而对当前政治现状不满。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欧洲问题专家沈孝泉认为,不少欧洲选民眼下认为由传统政党引领的所谓“精英政治”失败,无法解决当前困局,进而转向极右翼政党。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萌萌说,难民危机和恐怖袭击是欧洲极右翼政党崛起的催化剂,而根本原因在于,欧债危机后主流政党在拉动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就业率上“鲜有成效”,增加选民失望情绪。
此外,一些极右翼政党近年来积极调整策略,淡化极端色彩,增强自身吸引力。以法国为例,玛丽娜·勒庞执掌法国国民阵线后,提出“去妖魔化”的理念,即改变国民阵线的极端政党形象。她还拿出较为具体的经济方案,倡导捍卫法国经济主权,主张退出欧元区。同样,在奥地利总统选举中,霍费尔也一直拒绝承认属于极右翼,自称为中右,以吸引更广泛的选民。
【民众心态矛盾】
从以往经验看,欧洲极右翼势力的起伏伴随经济枯荣,往往会有周期性变化。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倡导民族融合、欧洲一体的声音更强;而经济不景气或是遭遇危机时,民众往往会寻找“出气筒”,用选票“惩罚”传统政党。
沈孝泉认为,欧洲民众现阶段心态矛盾,一方面希冀于极右政党帮助国家摆脱当下困境、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担忧国家重蹈二战历史的覆辙,极右翼政党上台给国家带来惨痛灾难。
只要欧洲没有真正走出危机模式,极右翼政党依然能够得势,欧洲政治“向右转”的趋势仍会继续。但黄萌萌指出,极右翼政党主要通过危机议题的出位言论来吸引选票,上台后如果在内政方面无法解决社会困局,比如改善就业和发展经济,那么支持率就会丧失。此外,一般来说,极右翼政党即使上台,其内政与外交主张也会减少极端色彩,否则将承受巨大国际压力甚至政治制裁。
‘伍’ 德国现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中有右YI政党吗势力大不大德国还可不可能军GUO主义复辟
有右翼政党,势力不大但影响力不小而且逐渐曾强。军国主义复辟是不可能国际形式政治形式经济形式都不会允许。
‘陆’ 几万发子弹不翼而飞,德国国防部如何回应
德国国防部的回应和处理方法非常常规,那就是对KSK的成员进行整编和部分解散。其实德国从二战结束之后就开始大肆打压国内的右翼势力。所以这次也是借助整编的名义,消除部队内部大量的右翼分子。
这也算是目前德国作战部队最大的问题了,要知道KSK特种部队拥有四个作战单位,每个作战单位一般情况下拥有70到100名左右的士兵。而整个单位右翼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所以目前德国政府方正在对这些特种部队成员进行个人调查。
‘柒’ 德国为什么要调查“精锐部队”右翼分子背后有人指示么
二战时期的德国右翼势力纳粹党为全世界带来了大量的灾难。所以在二战之后,德国一直对国内的右翼势力采取高压政策,不允许其有一点点抬头的迹象。所以这一次德国调查其精锐部队的右翼分子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德国精锐特种部队的成员战斗力都非常强大,一旦其中出现了任何右翼分子,对德国的危害是无以复加的。其次就是德国人对自身错误的反省是非常到位和深刻的。最后就是德国这样做是想要让纳粹分子和纳粹主义彻底灭绝。
最后就是德国希望在战后彻底的消除整个德国境内和纳粹有关的任何右翼势力。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德国不再受到纳粹党余孽的干扰,防止纳粹主义的再次抬头。
‘捌’ 德国的右翼势力在二战胡被彻底消灭了吗
没有。德国右翼势力至今仍然存在。不过,德国人比日本人精明,德国人能够正视历史,社会环境不利于右翼势力发展。结果德国与各国关系融洽,给德国营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日本人很蠢,妄图否定历史,政府及舆论在引导人民方面起了很坏的作用,给日本右翼势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温床。日本右翼势力较为张狂,进而对日本社会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结果日本因为历史问题与各国摩擦不断受到曾经被其侵略各国的强烈谴责。
‘玖’ 德国特种部队遭渗透,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德国特种部队遭到了纳粹的渗透,他们想要在部队中传播纳粹思想政治计划军事政变。
并且这已经不是ksk特种部队第1次出现右翼的思想。早在之前里面的多名士兵向长官行礼时居然行的是纳粹礼,这已经就很值得人引起重视了,到后来士兵也经常播放右翼摇滚音乐助兴,可以看出这些右翼分子在其中渗透之身已经潜移默化的对士兵思想进行了洗脑,并且还在军营住宿地里面发现了许多纳粹时期的物品。
之所以会让右翼势力有机可乘,主要就是德国的联邦国防军没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审查,在对士兵的教育上也缺乏了重视。如果在此之前一直对士兵进行政治教育,在二战之后进行彻底的去纳粹化运动,并随时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一旦发现右翼势力严惩不贷的话,那么也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拾’ 欧洲,法国右翼政党和日本的,德国的右翼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主张侵略别国骂如果有区别,说明在哪里
现在的右翼是不敢公开主张侵略的,否则其根本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不会有任何政治势力的。现在的右翼表现得更多的是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