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损失严重,为什么德国能在一战后快速崛起
世界第一次大战战败后的德国签订了条约,军事上也被限制了发展,但它仍能够只用21年的时间就再次快速崛起,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点就是当时德国的工业比较发达,而且德国本土并没有受到战争迫害。在当时第一次大战之前,德国的工业已经尤为发达,仅次于美国之下。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本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战争场所,所以很多的工业设备都被完好的保存下来。最重要的是在战争前期德国是优于其他国的,因此他的伤亡也比较少。所以说即使在战败后赔了很多钱,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但是德国仍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除此之外,德国能够快速的恢复还有许多的原因。这其中我认为最基本还是在于德国的底子比较丰厚,作为工业大国的实力仍然存在。
2. 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但为什么现在发展成世界强国
德国人口多,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工业早完了,由于德国人精益求精的性格让他们的工业产品在世界上很受欢迎,因此德国有很多工厂,德拥有工业体系比较健全,加上人口多,还有欧洲大多国家的帮助,一个国家的强盛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3. 战败后的德国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战后,德国受到了制裁,因受美英法苏的牵制,最终美国基本接管了德国军事,失去了国家主权,德国在惶恐中度过。不过,很显然,德国也不用再为那庞大的军费买单,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了沉重的军事开支,便可以集结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于经济发展中去。
1947年7月,美国启动了马歇尔计划,对二战中被战争破坏的欧洲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而联邦德国(西德)也在被援助者之列。从地里位置来看,德国地处欧洲核心区,又毗邻这苏联,是美国对抗苏联的桥头堡。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遏制苏联向西跃进,将德国这个战争前线变得强大很有必要。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联邦德国在金融、技术、设备等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援助,也坚固了西德经济发展的基石。
4. 一战失败后,为何短短20年,德国又成为令人恐惧的世界强国呢
德国和奥匈帝国再加上打酱油的意大利这三个国家挑起了世界第一次大战。而英法联合俄国花了大把大把的钱终于把德国给打败了。按道理来说,英法肯定不会放过罪魁祸首的德国。但是为什么短短二十年德国又再次崛起,并有能力调起规模更为巨大的二战呢?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在这二十年间德国生产总值超过英国,仅此于美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为后来发动二战提供了基础。
最后便是《凡尔赛合约》制约着德国,而德国人对一战的结果也不服气,一直卧薪尝胆,而希德勒利用民族情绪,掠夺犹太人的财产,使德国军队快速发展起来,走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
5. 普法战争之后,德国为什么崛起了呢
普法战争后,法国的优势逐渐丧失。虽然两国势力差不多,但德国人明显更好战,普鲁士军队是出了名的能打,所以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更有优势,一举击败了法国,成为了普法战争的胜利者。
普法战争的失败对法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法国不仅向德国赔偿50亿法郎的巨额战争赔款,而且割让了媒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和洛林地区。
半闲以为:虽在这世间依旧有一些地区纷争,但战争总算是可以不再成为大国间交流的最终手段。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百年劲敌——德法终于握手言和,双方的角逐最明显的形式也无非在那绿茵的足球场上,这是多么让人欣慰的盛世好景。愿德法两国的佳话永存,世间不再会被战争掀起波澜。
从此致力于德国的统 事业,并且由于他在实际中所取得的成绩而成为19世纪后期德国乃至欧洲最着名的政治家。俾斯麦特别欣赏德国着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观点,认为要实现德国统一的道路只有一 条,那就是“通过剑,由一个邦支配其余各邦”。
1862年9月30日,出任首相不久的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铁血演说”,他声称:“ 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人的决议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通过铁和血。”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王国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与丹麦的战争、与奥地利的战争和与法国的战争最
6. 在二战中惨遭世界三大强国暴打的德国,他究竟凭借什么重新成为欧洲老大
因为德国在二战战败以后,虽然被解除了武装实力,但是后来,因为美国为了制衡苏联的威胁,所以大力开始扶持德国,就和扶持日本一样,而德国有着扎实的工业基础实力,所以经济建设起来也是非常的迅速,美国当时对欧洲各个国家都进行了复苏计划,而德国也是受益者。
加上德国发展时期,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德国的发展前景是欧洲最强的一个地方,因为德国正好处于欧洲的中间,可以辐射到别的国家,而且德国也是东欧与西欧之间贸易必经的一条路了,随着这种趋势之下,欧洲就开始成立了欧盟组织,并且发展的也是越来越好。
7. 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为何每次战败后都能迅速崛起
众所周知,德国曾发动过两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血腥的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法治愈的伤疤和无法估量的损失。虽然德国以失败告终,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虽然这个国家没有最大的人口、最大的陆地面积和最佳的地理位置。每一次打击之后,德国都会迅速崛起,似乎所有人类无法解决的问题都会在德国人民面前得到解决。
虽然战争使德国成为废墟,但德国的教育、技术和人才等基础并未遭到破坏。由于德国本身在战争前有很强的工业基础,战后德国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完成战后重建。
8. 德国原本是一个不太强的国家,为什么能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
说起二战,我们现在都知道是因为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大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灾难深重的一次战争。后来二战的结束,当然也是伴随着这三个国家的失败而来的,作为战败国,这三个国家自然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原因二:有援助
前面说到第一个原因里,他们具备崛起的必要条件,但是还缺少一件东西,那就是钱。所以这第二个条件,就是钱,这时,一个重要的角色出场了,那就是美国。美国当时给日本和德国都提供了援助,而且一开始给日本的援助还是无偿的。
9. 德国一战后国家几乎破产,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失业,可三年后德国却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军事等强国,为什么
历史学家这样概括德国民族“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他们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他拷问世界的时候留给世界的是理性;而当他拷打世界的时候留给世界的却是灾难。”的确,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民族,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敬畏的民族。回顾德国统一后,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他们带给我们的要么是魔鬼般的梦魇,要么是巨人般的惊叹。我想人们敬畏德国绝不是因为那一个个不堪回首的噩梦,而是那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尤其是在经济中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对于这些奇迹,我一直以来怀着一份佩服和疑惑的心情。特别是最近在学到一战后的德国经济状况时,觉得德国在短短十年就能完成经济的恢复、发展、腾飞,仅从课本上的一些回答和传统的观点不足以消除我心中的疑问。于是我试图从其他的一个角度去探讨德国在一战后经济快速崛起的原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德国在一战后经济之所以能够由破产状态到重新振兴,是因为“美国的再造”,即美国的投资贷款和大量的科学技术再生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对于这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只是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共同原因,并且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这属于外部的原因,而外部的条件是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到决定作用的。因此要解释其发展的关键还必须去思考德国在一战后本身的内部经济发展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列一组关于德国在一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数据:在工业生产方面,1927年已经恢复并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1929年恢复到压倒英法的优势,生铁产量达1320万吨,钢达1600万吨,而英国为980万吨。化学工业产量比英国多1.5倍,比法国多2倍多。电机工业方面占绝对优势,1925年时超过英国2倍,超过法国4.5倍。国际贸易方面,德国又上升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美(英美在当时有广阔的殖民地,而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在一战后几乎全部丧失)数据或许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在一战后的短短十年内德国的经济确实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上述的“美国再造说”之所以不能够解释我的疑问是因为,如果德国经济的恢复和腾飞是发生在在一战后的一个较长而又符合当时德国的经济状况的历史时间段内是可以让人接受的,而我们面对的德国的战后的经济状况却是这样的:一战中,德国有200万人死于战争,150万人致残,100万人死于饥饿,瘟疫,经济濒于崩溃,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实际工资减少,再加上1320亿马克的巨额的战争赔款,德国基本完了。试想一下,如此的残破不堪,而在短短的十年内就达到了压倒英法的绝对优势,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并且美国再造论只是局限在从外部原因的角度,而德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内部情况却被忽视了,尤其是德国经济在一战后的内部结构。
所以我对传统的观点是否夸大德国在一战中的实际损失以及“美国再造“提出质疑,我认为,德国经济在一战后的快速腾飞,美国的再造只是起到的是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是一战后来自其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德国在一战中的经济削弱的程度远远要比我们想象的要小,与协约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和工业潜力受战争影响更小。其具体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一.工业设施较少的遭受战争的破坏。一战爆发,德国的战争手段是采用速决战,而速决战的精髓即是先发智人,强调进攻,这种战术的实施使得从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开始到战败投降,整个一战的主战场并不在德国的境内,即使在战争的后期的相持阶段,战争的主战场还是在德国境外。因而尽管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消耗,其工业基础设施在一战中并没有遭受多大战争的破坏,而与之相比法国的经济基础受到的破坏则大的多。战争使得法国约7%的领土和大部分工业和富足的地区遭到德军的占领和蹂躏,1/4的产业遭到战争的破坏,物质损失高达1340亿法郎。工业基础的完整存在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一旦战争结束,生产需求的产生,资金的到位,这些工业生产必然会迅速运转起来,从而为经济的快速恢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同一时候的法国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对伤痕累累的战争破坏地区进行重建。可以这么说,1919年时德国经济较其邻国的优势比1913年更明显了。
二.一战中容克地主和垄断公司在战争中实力加强。德国的工农业虽然在一战中遭到巨大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已经到了面临濒临崩溃的地步,但是这些损失都承担在了劳动人民身上,并且工业的损失只是局限在小型企业,轻工业以及一些日常生活领域。而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家在战争中却大发横财,克虏佰公司1913——1914年获利7500万马克,1916——1917年增加至175000万马克。可以说一战不仅仅没有使德国的垄断遭到损失,反而使垄断进一步增强。这就使得德国在一战后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德国经济中的强势群体在战争结束后变得更强;而那些弱势的经济体在战争中已经被淘汰,应该说战争中摧毁的是德国经济结构中的弱势经济,而德国的经济和工业潜力并没有收到多大的影响,反而加速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这种集中是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的,一旦发展经济的条件到来,其经济必然会有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垄断组织成为各国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些新兴的大型产业(化学,机电,钢铁石油)只有通过垄断组织生产,才更易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效的科学管理方法。所以德国这些新兴的工业能够在一战后的几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其国内的容克地主和垄断组织在一战中保留了实力,也就具备了在战后中迅速发展的能力。1925年建立的法本化学公司和1926年建立的联合钢铁公司,是两个最突出的例子。法本化学公司几乎完全控制了德国的合成炸药以及人造纤维和颜料的生产,联合钢铁公司则垄断了德国石煤和生铁的50%和钢生产的40%.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德国在一战后经济中的钢铁、化学、机电能够对英法形成绝对的优势。
三.德国在战后获得美英的资金和技术的援助。凡尔赛会议上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后减至1320亿帝国马克。1921年赔偿金额确定为49.9亿英镑,即1320亿马克。而德国采取了“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的策略,消极对待战争赔款,并且利用英法与美国, 英国与法国的矛盾,以赔偿战争赔款和经济危机为借口,使得协约国在1924年8月的伦敦会议上通过了援助德国的”道威斯计划”大量美国英国资本注入德国(其中70%是美国资本)。根据计划给德国的贷款就达326亿多马克,而这期间德国支付的战争赔款只有114亿马克。由上可知,凡尔赛合约中对德国的赔款要求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压在德国脆弱经济上的沉重的包袱,而德国正是利用了这个“包袱“,通过”借鸡下蛋“的手段,吸纳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技术。大量的资金的到来,实际上是协约国内部资金的流动,这些资金不仅替德国偿还战争赔款,而且为经济的恢复提供资金,大量的资金和投资无疑为德国经济的恢复注入了"强心剂",我并不否认这些资金和技术对德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要有前提的。如果上述两个因素不存在,即使有大量的资金也是不会促进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当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传统上认为的德国战后的经济状况),需要输血(缺乏资金和技术),而如果他自己的身体机能缺乏造血的功能(德国的工业基础完全破坏)那么再多的输血也无济于事,相反而且还是有害的。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对德国经济在一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这样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但与其他协约国家(美国除外)相比(尤其是法国)德国的经济和工业潜力受战争影响更小,而且让德国的容克地主和垄断公司在战争中实力加强,再加上在执行凡尔赛条约中的德国赔款问题的“仁慈“,以及美英”大方“的对德资金援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德国经济在一战后的十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
10. 一战德国战败后为何迅速发展成为二战强国
德国在第1次世界大战之后能够迅速崛起,主要是由2点原因造成的。首先要明白当初虽然德国失败了,但是德国的基础非常雄厚。由于当时德国还是有着一定实力的,所以并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并且在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英国等战胜国都反对削弱德国,所以德国就利用这个机会可以有发展的机会。当时美国和英国也想要利用德国来压制苏俄的势力。那些战胜国不仅没有惩罚德国,反而向德国提供了非常大的经济支持。就是因为当时这个决定,所以德国才可以在战争结束后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