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德国的忌讳
1、忌讳数字13。视13日星期五为不祥。
2、不喜欢红色,红黑相间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绿色。
3、法律禁用纳粹或其军团的符号图案,不可使用。
4、讨厌菊花、蔷薇(只用于悼亡)图案和蝙蝠图案。
5、忌讳核桃。
6、送花时禁止送菊花、玫瑰、蔷薇,只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者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
7、禁止送太个人化的物品。礼品包装纸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彩带包扎。
(1)德国人为什么要大声擤鼻子扩展阅读
德国的文化:
1、音乐
德国是全欧洲第二大及世界第四大音乐市场。20世纪及21世纪德国流行音乐形式与运动包括新德国浪潮、流行、东方摇滚、重金属/摇滚里最有影响力的乐队是德国战车(Rammstein)、朋克、流行摇滚、独立及施拉格流行等。德国电子音乐在发电厂乐团和橘梦乐团引领之下产生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德国铁克诺和浩室领域的DJ和音乐家亦获得广泛的声望(如罗宾·舒尔茨、保罗·范迪克、保罗·卡尔布雷纳和Scooter等)。
2、哲学
德国哲学可以说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石。进入21世纪,德国与法国、奥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维亚各国持续发展当代分析主义。
4、建筑
德国在建筑方面作出的贡献包括卡洛林和奥托风格,这二者为罗曼式建筑的先导。中世纪砖砌哥特式风格亦发源于德国。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德国亦发展出相应的地方性风格(如威悉文艺复兴和德累斯顿巴洛克)。巴洛克时期的着名建筑师包括马特乌斯·丹尼尔·珀佩尔曼、巴塔萨·纽曼、格奥尔格·温策斯劳斯·冯·克诺珀斯多夫和阿萨姆兄弟。
韦索布伦派主导18世纪南德的灰泥建筑风格。上施瓦本巴洛克之路途中,雕塑家约翰·米夏埃尔·费希特梅耶、灰泥匠兄弟约翰·巴普蒂斯特·齐默尔曼和多米尼库斯·齐默尔曼的贡献一览无遗。德国民居建筑以其木骨架(Fachwerk)传统闻名,不同地区风格各有不同。
欧洲工业化时期,古典主义和历史主义风格在德国发展起来,因19世纪的经济繁荣而时被称作“繁荣时期”(Gründerzeit)风格。区域性历史主义风格包括汉诺威派、纽伦堡风格及德累斯顿森佩尔-尼柯莱派。新天鹅堡为最着名的德国建筑之一和罗曼复兴式建筑的代表。18世纪一些亚风格在德国的矿泉疗养地及海水浴场中发展起来。德国艺术家、作家和画廊家如西格弗莱德·宾、格奥尔格·希尔特和布鲁诺·穆赫林亦为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
B. 德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哪些
语言。德语是必须要掌握的,虽然德国人英语普及度很高,但是很多店员和大部分老人只会说德语,更何况,德国人会更加尊重能说德语的外国人。
饮食。禁止吃饭大声喧哗,嘴巴要闭着吃,不要狼吞虎咽(中国人会认为饭菜好吃的表现),绝对禁止打嗝,这是最知名的饮食差异,德国人会认为打嗝很恶心。一般的你吃饭慢是不会打嗝的。你是男生就最好训练自己的酒量,能更加容易交到朋友。女生就无所谓了。牛排和香肠是最常见的荤菜,色拉是最常见的素菜,薯仔是最常见的食物,粗面包、果酱和牛奶自然是很普遍的。德国是很典型的欧洲食物体系,中餐馆的价格和味道都很坑爹,总之去了一次再也不去第二次了。
派对。德国人几乎每周末都会搞一次派对,形式各种各样。酒吧看球,家庭花园烧烤,生日派对等,多参加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参加者都需要带自己的东西去分享,不能空手去。
购物(生活必须品)。生活主要必需品都在超市获得,很方便,小镇上也会有菜场,种类更多更便宜(但是离我宿舍远我就不去了),如果你是住别人家的话,一般烧饭人家会替你搞定的。那边的薯仔跟不要钱一样的。
购物(非生活必需品)德国货基本都是高质量的,雨伞鞋子等轻纺织物品几乎都是made in china,不过没有低劣产品,非常耐用。
交通。有公交车,有DB(Deutsch Bahn),德国火车很强大,全国通达,购票方便,跟上海地铁似的,公交车有月票,你还可以买二手自行车,质量没话说,买一手的也可以,我只想说土豪你好。
作息。德国是高纬度,夏天八九点才天黑,冬天四点就黑了,德国人所有空调都是暖气,没有冷空调,他们夏天不是特别热。勤洗澡,德国人很爱干净,几乎每天洗澡的。他们的房间也是打理很整齐。无论是不是住家,都需要把自己房间整理干净。
时间概念。正如在国内所接收到的讯息,德国人或者说外国人很喜欢准时,有约定不要太早抵达,如果怕不认路早到了,四周逛逛好了。
节日。除了国定假日外,每个州,每个古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节日,很有意思。
1、2、3、7是最主要的风俗习惯,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里的主人,德国人很好客也很礼貌,只是在泡吧和看球的时候激情了点..
C. 德国的风俗习惯
1: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2: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 3:德国生活小事忌讳多,守纪律 讲整洁,守时间 喜清静,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送礼在德国也很受重视。应邀去别人家做客时,一般都带礼物。大部分人带束鲜花,也有一些男性客人带瓶葡萄酒,个别人带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者是自己写的书)或者画册之类等,女士在许多场合下都受到优先照顾. 4:德国是220V,50hz 插座:圆型 供电情形:供电良好, 买买转换头的话可以买几个接线板,然后接上转换头,或者直接在德国买个插头换上去就行。德国大概1欧左右一个。各大电子商店都有买,网购也可以,见Conrad.de,那里有卖。
D.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
网上搜搜就有啦。
德国人的精细,让大大咧咧的中国人不太容易与他们亲近,没关系,您注意以下几十个生活习惯就不会让您觉得德国人不可思议了,克服了心里问题,也就自然了。
1)中国人晒衣物,通常是挂满户外阳台,临空而飘,犹如彩旗高高飘扬,手法高调,张扬.德国人晒衣物却是在地下室,若天气好的话,则晒在自家花园里.
(2)中国人晒衣服用衣架撑着,德国人则用小夹子夹在绳子上,而且衣服和裤子都是倒着晒的.
(3)中国的窗户向外开或是左右开,德国的窗户向里开.
(4)中国人家庭夏天没空调不行,睡凉席,吹风扇,闷热蚊子多.德国人家庭不装空调,夏天中午热一阵,晚上还要盖被子,不闷不热蚊子少.
(5)中国人骑自行车爱怎么骑就怎么骑,带人载物,管它有灯没灯,只要自己不摔交就OK.德国人骑自行车有专门自行车道,夜间得亮起自行车灯,假如骑远途的还带上头盔,穿上自行车服,就象一个专业赛车族.
(6)中国加油站有专门的工人为车主加油.德国的加油站车主就得自己动手加油.
(7)中国的地摊可以讨价还价,喊价上天还价下地,复杂但其乐无穷.锻炼人脑.德国的地摊没人讨价还价,明码销售,简单,不用动脑.
(8)中国人干活靠眼力.德国人干活靠工具.
(9)中国人累了蹲地上.德国人累了坐地上(因为街道干净)
(10)中国的周末街上热闹非凡.德国的周末街上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11)中国的汽车在路上多按喇叭.德国的汽车在路上很少按喇叭(在欧洲车主按喇叭等同骂人,是不礼貌的行为).
(12)中国人开车大多是抢道,,抢红灯,抢车位,抢空间.什么次路让主路,拐弯让直行,汽车让行人,都是瞎扯.德国人开车习惯把步行者当作重要角色,在路上行使的各种车辆各行其道,遵守秩序是德国人认真,严谨的一种表现.
(13)德国人大夏天爱烧烤,烤肉,烤香肠,烤玉米,烤辣椒,每到周末家家户户在花园里,烤得"乌烟涨气",炭烤得肉上的油吱啦吱啦的冒.中国人大夏天爱吃清补凉,绿豆汤,苦丁茶,龟令膏,小米粥.
(14)德国人做菜少不了牛油和黄油.中国人做菜少不了盐和酱油.
(15)德国的鸡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中国的三黄鸡又嫩又鲜,吃了让人回味.
(16)德国的鸡旦壳薄,无腥,质嫩,个大,(德国人喜欢水煮鸡旦7成熟加盐加胡椒粉拌着吃)中国的鸡旦壳厚,个小,有腥味.
(17)德国人吃生番茄爱撒点盐和胡椒粉.中国人吃生番茄爱撒白糖.
(18)德国人吃完美食,遗留在手上的还要舔手指.中国人把遗留在手上的美味,赶快用纸擦,用水洗
(19)德国的小孩是先吃早饭后刷牙.中国的小孩是先刷牙再吃早饭.
(20)德国人吃冰淇淋爱伸舌头添个圆滑.中国人吃冰淇淋不伸舌头用牙齿咬.
(21)中国人吃面喝汤的声音吓德国人一跳.德国人拧鼻涕清鼻子的声音吓中国人一跳.
(22)中国女人做月子,吃好休息好,整整一个月不出门.德国女人不知月子是啥东东,生完小孩一周后又去游泳,又去散步吹吹风.
(23)德国人爱点蜡烛.中国人爱挂灯笼.
(24)德国人的枕头都是80x80cm正方形.中国人的枕头都是长方形.
(25)德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人与狗之间的感情特别深厚.中国人亲情友情浓厚,富有人情味.
(26)德国人与家人朋友吃饭买单AA制(平摊分帐),中国人与家人朋友吃饭抢着买单.
(27)德国人同事,朋友,熟人分得清清楚楚.中国人喜欢称兄道弟,相识即是朋友.
E. 德国人的幽默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冷幽默,德国人的幽默他更多的就是冷幽默,突然之间跟你来了一个冷笑话一样的东西,如果你不去仔细听,不了解他们的文化,你不清楚他们突然之间来这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幽默文化更多的就是语气上的转折,突然之间讲到了某个场景,或者引用了某一个梗。德国人他们更多的侧重于文字上的东西,就有一种文化人的搞笑一样的东西,将文字拆开或者用文字的谐音这些东西。
F. 中国和德国的文化有什么差异
不少外国人去中国溜达一圈之后跑回自己的国家出书介绍他们在中国经历的文化休克。我觉得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入乡随俗,即便不随俗他也能很快就做到见怪不怪,所以很少有中国人写外国的文化休克。但是,仔细想想,中西毕竟还是有差别的。
G. 关于德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我感觉最鲜为人知的冷知识就是他们鼻子里有鼻涕时不能吸,这样会被认为很不礼貌,一定要大声的擤出来,即使是在饭桌上也要大声的发出来,这个要是放在中国真的是难以忍受的。
H. 德国人的礼仪
1、德国人忌讳数字13,视13日星期五为不祥 。送花时禁止送菊花、玫瑰、蔷薇,只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者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禁止送太个人化的物品。礼品包装纸不用黑色、白色和棕色,也不能用彩带包扎。不喜欢红色,红黑相间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绿色。
2、德国妇女的特点是素,这不光是体现在穿着打扮上,也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与德国人相处时,几乎见不到他们皱眉头等漫不经心的动作,因为他们把这些动作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友情和教养的表现。
3、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在与客人打交道时,总乐于对方称呼他们的头衔,但他们并不喜欢听恭维话。对刚相识者不宜直呼其名。
4、德国人在宴会上和用餐时,注重以右为上的传统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德国人举办大型宴会时,一般是在两周前发出请帖,并注明宴会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生宴会则是在八至十天前发出。他们用餐讲究餐具的质量和齐备。宴请宾客时,桌上摆满酒杯盘子等。
(8)德国人为什么要大声擤鼻子扩展阅读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吞并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德意志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完成德意志统一。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德国社会重视性别平等及障碍者权利,社会及立法上也对同性恋者相当宽容,同性恋者可收养伴侣的亲生子女,并自2001年起承认民事结合。德国对移民态度也有所转变,自1990年代中期起,德国政府及多数民众对经过资格审核的移民表示欢迎。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I. 德国的风俗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面积35.69万平方公里,人口7860万。德语是公用语,英语只在旅馆行得通。
德国还是世界四大食品出口国之一,其中酒远销140多个国家。德国人喝酒也是世界有名的,他们有个规矩,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在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
德国人一般早晨起得比较早,早晨7点左右,大街上就已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食品。他们还比较注意购置家俱、布置家以及衣着的享受。他们平时还是较节约的,但在一年一度的旅行期间,则希望尽可能地享受一番。
德国商人的礼俗,宜穿着背心三件式西。往访北部,戴帽子更佳。当地可快印英、德文对照名。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不宜订约约会。营业时间,每周5天工作日,通常早晨9时至下午5时,中间有1小时午餐时间,一些商店星期六开业,银行周未都休息。8月份是多数工、企业的夏季休时间。
交谈时尽量说德语,或携同译员同往。商人多半会说一些英语,但使用德语会令对方高兴,尽量以握手为礼,绝不多。握手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称呼对方多多合用“先生”、“女士”等关。如果对方身份高,须得他先伸手,在于之握手。对方多半为你穿、脱外套,不妨接受,再说声“谢谢”(Danke)。有机会,也替他或其他人穿脱外套。
德国商人不愿浪费时间,所以宜先熟悉问题,单刀直入。如果你就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通常宜带鲜花去,鲜花是送女主人的最好礼物,但必须要单数,5朵或7朵可。送就送鲜花。据德国花卉进口批发商分会统计,该国花卉市场每年内销总额达60亿马克,每人平均支出110马克。而全世界花卉年消费总值约300亿马克,德国占了20%多,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场。在五彩缤纷的万花丛中,德国人尤其喜欢矢车菊,视它为国花。白鹳是德国的国鸟。白鹳是候鸟,喜欢在屋顶或高大的树上筑巢。当地人把白鹳筑巢看成吉祥之兆。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餐后,喝完咖啡如果桌上根本没有烟灰,那就忍着,别吸。德国人甚至从国家意识出发,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
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德国人的口味较重,偏油腻,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是不爱吃鱼,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还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拿马铃薯为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的生活习惯,早餐简单,喜欢咖啡、小面包、黄油和果酱,或少许灌肠和火腿。午、晚餐稍丰盛,一般家庭都有备有各种和盘子和碟子、杯子和刀叉。
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若送剑、餐具,则请对方会一个硬币给你。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你们之间的友谊。送高质量的物品,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烈性威士忌比低度威士忌爱欢迎。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很讲究,但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此外,在德国,送上一束包好的花,是不礼貌的。
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比如男的是小呢帽,帽上插一枝羽毛。在德国,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住得分散,上班、办事、买东西、看朋友,串亲戚都坐车,有高速公路近万公里。大学里的学生上课也要坐车。总之,自已没有小汽车,在德国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人们注意到,连60岁的老太太出门,也自己开小车。
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勿往访。慕尼黑及科隆嘉年华会也宜避免。
邮政局规定,可可粉和“对国家安宁有害”的文学作品一律禁邮。
J. 德国人的风俗习惯及禁忌
在德国和荷兰的一线城市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这2个国家英语普及还是很高的。德国的电压220V/50Hz,插座和插头形式和中国不一样,用的是两项圆柱项插头,需要转换插头。
(10)德国人为什么要大声擤鼻子扩展阅读——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语: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是位于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接壤,南邻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和波兰接壤,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中欧的日耳曼人。10世纪时日耳曼人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后发生分裂。1871年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各邦国建立德意志帝国。1914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并战败。194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实现两德统一。目前,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欧盟的创始会员国之一、还是北约、申根公约、八国集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