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三种发展农业模式中,属于法国,德国的是什么
世界上三种发展农业的模式中,属于法国、德国的是人地平衡。
这类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
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由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
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政策。
(1)德国怎么耕地扩展阅读
以人均占有耕地资源来划分,世界现代农业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和土地、劳动力适中型,针对不同国情和农情,各自国家采取了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并获得了成功。
1、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
这种类型最典型的国家是荷兰,其农业的主要特色是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
除荷兰外,还有以色列。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2~3千克粮食,是我国的2~3倍,水肥利用率达80%~90%。
2、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
美国是这种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主要特色是以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
与美国情况差不多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都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⑵ 德国主要农业区域类型
德国位于中欧西部,北临北海和波罗地海,南接阿尔卑斯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两个广东省那么大,人口约8200万,人口密度为228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
德国着名的泰宾勃格门市以拥有繁华的街道而着名,这座城市附近的农村是德国农业的核心。卡萨安哈尔村庄位于马森堡密里,是德国最肥沃的土地之一,耕地辽阔,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大麦、小麦。冬季大麦的平均产量为75吨/公顷,自然风景与农业风景紧密相连。这里的农家园地有着悠久的传统,蔬菜、水果都是自己种的。村庄规模日益增长,众多的土地拥有者在这里对小面积土地进行整体耕种,
劳斯兹是德国另外一个城市,这里的农村山地多,土地贫瘠,但湖泊广阔。这里的鳟鱼和鲤鱼养殖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每年约产8000吨。60个私人养殖场,共占地125公顷。大量的草地、鱼塘、水渠和别致的山区风格,构成了劳斯兹独特而又和谐的农业风景。
向西250公里的莱茵地区,有一个规模集中的村庄。几乎与所有的地方一样,三样东西促成了这里的农业风景——风格雅致的房屋和教堂、农田、草地和牲畜。这里地形变化丰富,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平原和山丘,也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耕地,造就了德国的农业风貌。牲畜也是典型的农村风景,牛、羊、马、猪和山羊等,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里的红花牛很出名,在德国除了黑花牛和花斑牛以外,红花牛排在第3位。 德国家畜物种丰富,尽管有些已经绝种。在最北方,有古屯绵羊,它们刚被迁移到霍兰登保一带饲养。在最南部,有平兹高尔羊,在圣法兰根的克勃克有克勃克羊,在徒尼根有森林山羊。在阿尔卑斯山区有高山羊群。猪是德国最普遍的牲畜,在奥登堡的阿马兰有贵族猪。最后还有濒临绝种的牛种之一,莫老牛。
继续沿着德国的农业区域北上,到达富饶的霍尔斯塔因平原。这里的牲畜主要是黑花牛,羊牛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手段。比牲畜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斜顶房屋。 再往东到德国的东北地区,是自然风景和农业紧密结合的旅耕半岛。这里以种粮为主,有大麦、小麦、燕麦和饲料草等。饲养牛及产奶的牲畜是农业组成部分。勃尔马羊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这种羊容易饲养,肉质鲜美,深受当地人喜爱。
从黑根到尼克萨斯的哈兹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农田和森林交织在一起,中间还有草场,但这里土地生长条件不好。所幸的是,哈兹红牛已经适应了这块贫瘠的生存条件,哈兹红牛的优良特点是:产奶量高而且出肉率高,它的寿命非常长,可以做肉牛,也可以做奶牛,最早它们还被用来耕地或者负重。
德国地域中心的丘陵地带,连接着四个州--徒尼根、萨克斯森、巴伐利亚和黑森。森德海母村位于徒尼根的罗纹地区,这里的农业就是饲养产奶的牲畜和羊,70-80%的土地面积都是草场,其余是耕地。这里风景秀丽,但农民生活较艰苦,罗纹羊在巴巴利亚和黑森已经见不到了,但在徒尼根还是主要牲畜。
马根普藤堡州的斯威斯地哈尔地区是自然景观悠美,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这里的农业都是中等规模的。人们通过村庄土地和这里特有的牲畜,斯威斯地哈尔州仍能找到传统农业的痕迹。当地的猪健康壮实,但是不如当今人们喜欢的猪种那么容易饲养,它们比现在的猪生长慢,饲料消耗较多,但是饲养者利用他们较好的肉质以高价格投放市场。
黑森位于德国西南角的巴登甫登堡州,这里的花园简朴,有作坊式的斜顶小屋,开阔的田野很少见。
与巴伐利亚相似,当地农民的收入来自5个方面:草地、耕地、牲畜、森林和旅游。他们的农业耕作都以家庭为单位,相传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从事传统的农业收入低,人们依靠向旅游者出租房屋,而获得更好的收入,旅游者则希望看到有草场的田园风光。
最后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巴伐利亚,巴伐利亚最美的地区之一是尚巴伐利亚区,那里有多姿多样的地貌风景,山丘、峡谷、起伏的草地、溪流和湖泊,这儿的主要作物是饲料。
农业地貌多种多样,耕作方式也就各有不同,南部和西部多为小型农场,东部和北部多为大型农场。在风景迷人的地方,农业与旅游相结合。
从南到北到梅克墩堡的普尔帕姆,旅根是德国的最大岛屿,这里的农业结构是纯粹的粮食耕作,平均每个农民拥有500公顷土地。 萨克森漫布尔市的一个村庄位于马哥德堡低原地带。这里的农业是大规模的,农业企业机构是农业有限公司,前身是前东德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农村,而是一个农业企业。
这个农业公司中,农业耕作占70%的生产额,还有一个蓄量为4800吨的原塔和蓄量为3800吨的库房,拥有土地数千公顷。70%的土地用于种粮食,其他土地主要用于种甜菜等作物。公司共有45名职工,一部分职工主要从事修理和维护农业机械。
这个村庄里一望无际的豆子地,在整个德国仅此一处。豆子收获后留在地里的根和叶是极好的自然肥料。邻村一个年轻的农民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阿尔彼特路舍开始发扬村里前辈农业耕作传统。一家3代同堂,自1553年来就在这里,依靠家庭式耕作50公顷地。他们仅仅8口人,却从43家土地所有者手中租赁到600公顷土地。在这个有450口人的村子里,只有路舍一家是个体农民。
德国现在是欧盟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统一后国内市场扩大,进口需求增加,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近年来积极扩大了对德国农业产品的出口。德国在开发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葡萄等不占农田的多年生物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国家学习。
⑶ 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
⑷ 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是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任答两点得1分) 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任答两点得1分)
⑸ 为什么德国小麦种植区在中部和南部而不再北德平原
1.北德多城市城市和工业区,耕地小。
2.北德有限的耕地由于市场区位选择,发展产值更高的花卉等产业。
3.最主要的是,北德气候积温低,不利小麦生长。
⑹ 德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种植大麦等,是缘于南部山地的日照充分,降水较多,所以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农业较为发达。
⑺ 法国和德国耕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
法国气候温和湿润,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任答两点得1分)
德国热量条件较差,耕地面积较小,土壤较贫瘠(任答两点得1分)
考卷答案里找来的
⑻ 欧洲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什么农业结构是什么
欧洲西部的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这几种都有,其中耕地比重较小。
农业结构:
种植业(各种农作物的时空安排)和养殖业(家养动物的时空安排),及后续的加工业。农业是乳畜业为主。
欧洲西部地区。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广义是自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半岛到意大利。地形以平原为主,次为高原;山地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英国西北和法国东南。
平原地形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西欧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因此乳畜业发达。大多数地方发展混合农业,种植小麦的同时发展乳畜业,形成互补。法国是欧洲西部农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发达,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法国和德国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着名的乳畜大国。其中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火腿、熏肉、香肠、奶酪是主要出口产品。欧洲西部从事畜牧业的农民以饲养牛,羊等牲畜为主,同时种植谷类作物及牧草,主要生产肉类,鲜奶及乳制品,羊毛等畜产品。这里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列如,乳畜业从牧草及饲料作物的耕种到挤奶工作,都采用现代化机械操作。
⑼ 德国北部为平原,但小麦种植区却在中部和南部的河谷地带,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原因。
1.北德多城市城市和工业区,耕地小。
2.北德有限的耕地由于市场区位选择,发展产值更高的花卉等产业。
3.最主要的是,北德气候冷湿多阴雨积温低,不利小麦生长。
4.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贫瘠夏季温和,冬季阴冷,日照时间少(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发展畜牧业;南部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