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小螺栓为什么成了高端产品,几乎需要100%进口
我国高铁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但是高速行驶的列车和铁轨摩擦,震动之大可不是一般螺栓所能承受的,不想脱轨,那螺丝和螺母就要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永不松动才行,就是这么小小的螺栓却不得不从日本进口,这颗小小螺栓到底有什么秘密?
使用国产螺栓重新进行拧紧扭矩的试验验证。这种可能性也非常小。首先,合资整车厂的变更权限基本上掌握在外方手中,人家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愿去做这件事。其次,就算有这个意愿,代价也非常大。要重新进行扭矩的试验验证,需要把整个装配线停下来,而且不是停一两个小时,是以天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B. 为什么德国的高强螺栓没有扭矩系数这个要求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0-11-30
C. 好多人都不知道,拧螺栓为什么要拧三圈回
您好,拧螺栓为什么要拧三圈,那是因为螺丝在拧紧后,为了防止松动,应额外施加一个预紧力,因此松半圈后预紧力将消除,螺丝在拧紧后处于弹性形变中,尤其是在高温和震动载荷的情况下,长期这样持续压力会产生蠕变,螺丝变成塑性变形后,其强度会大幅下降甚至失效。退回半圈是让弹性形变恢复一些,同时消除预紧应力,以后螺丝在持续压力的变形还是在弹性形变之中,产生塑性应变和失效的几率大幅降低,使螺丝能保持持续高强度的压力,而直接拧两圈半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D. 为什么螺钉、螺栓等等向顺时针方向拧就是拧紧
螺钉、螺栓顺时针拧紧的原因:
1、 人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但是90%以上的人都是右撇子,螺钉、螺栓顺时针拧紧,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以转轴为参考系的速度方向遵从右手定则,拧起来好使力、方便,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2、螺钉、螺栓在生产过程中,右旋螺纹比左旋螺纹加工工艺更加方便,尤其是在大螺纹车削加工方面,右旋螺纹加工起来比较容易。
螺钉、螺栓顺时针拧紧不是制造规定。
(4)德国工人为什么拧螺栓扩展阅读:
螺纹有两种,分别为右旋和左旋,两者拧紧拧松的方向刚好相反,右旋螺纹是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拧松。左旋螺纹是顺时针拧松,逆时针拧紧。
螺纹的加工方法:
1、模具:直接用模具加工出螺纹;
2、滚压:用成形滚压模具使工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螺纹;
3、搓丝:用两块带螺纹牙形的搓丝板错开 1/2螺距相对布置,静板固定不动,动板作平行于静板的往复直线运动,动板前进搓压工件,使其表面塑性变形而成螺纹;
4、切削:用成形刀具或磨具在工件上加工螺纹;
5、螺纹铣削:在螺纹铣床上用盘形铣刀或梳形铣刀进行铣削。盘形铣刀主要用于铣削丝杆﹑蜗杆等工件上的螺纹铣刀梯形外螺纹;
6、螺纹研磨:用铸铁等较软材料制成螺母型或螺杆型的螺纹研具,对工件上已加工的螺纹存在螺距误差的部位进行正反向旋转研磨,以提高螺距精度。
E. 为什么德国人拧螺丝拧三圈半后再松半圈
螺丝在拧紧后,为了防止松动,应该施加一个预紧力,因此松半圈后预紧力将消除,因此不应该是为了防松,况且要防松应该加装弹性垫圈或是止动垫圈或是其他方法,用这种方法似乎不妥。
F. 为什么德国人以谨慎着称于世界,这与它的民族历史有什么关联吗
德意志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民族,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是德国人,他做事特别的严谨,每次组装零件的时候,他只能按照说明书上的顺序组装,不会掺杂自己的想法,每一个螺栓都要排上编号,按照编号才可以组装,虽然因为这样,他和工人技术及管理人员闹过不少矛盾,但是他依然按照他的做法,德国人严谨的态度真的很让人敬佩。
脾斯麦当政的德国,普鲁士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学校的,而普鲁士精神就是忠诚顺从勇敢而德国人以荣誉,忠诚,勇敢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德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而且,德意志产生了许多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产生了莱布尼茨,黑格尔,等等,着名的哲学家,正是由于他们严谨的态度,才使他们的思想被世人所接受。
所以,德德国人严谨的态度是深深的受着他历史的原因影响这种影响已经完全的渗透到德国人的身体当中,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做事都会渗透着严谨。
G. 为什么拧螺丝要对角拧
因为螺栓在拧紧的时候,螺牙都被摩擦,罗螺栓本身内部的毛刺都被抹掉,所以松螺栓的时候所需要的扭矩会比拧紧的时候要小。这个是正常的。弹性小,近似不可压缩的,松的时候用力小。
螺丝旋紧时应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因为右撇子使用右手沿顺时方向针拧螺丝时力量较大,而大多数人又是右撇子(比例大概为70%~90%)。由于发明之初的螺丝皆为人工打造,螺纹的细密程度并不一致,往往由个人喜好决定。
(7)德国工人为什么拧螺栓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如果说螺丝没有陷入太深,那么就用手钳子夹住螺丝的裸露部分,然后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可将其取出来。
2、如果整个螺丝没有露在外面,那就要用电钻在坏螺丝的前面打个孔,使用专业的断螺栓取出器插入这个孔中,这样同样可以将其取出来,一般的五金店都有断螺栓取出器卖的。
3、如果螺丝拧的材料比较软,也可以将坏螺丝的旁边凿一个洞,这样将改锥伸进去将其旋出来。
4、扭螺丝的时候,大扳手在上,小扳手在下。这样的好处是大扳手在上,可以使上劲。螺丝就扭得紧。
H. 拧螺栓着么简单的事情为啥还有一个操作标准规范
第一、螺栓具有连接作用,螺栓预紧力使被连接件接触面之间产生压力,接触面之间压力越大,可传递横向力就越大。当接触面压力足够大时,横向力就全部由摩擦力传递了,螺栓仅承受预紧力,不再受剪应力和压应力了,螺栓的安全性就增加了很多。
第二、密封作用。当总的螺栓预紧力不小于接触面间流体的压力,此时螺栓连接用于压力管道或压力容器时,能起到密封作用。
第三、防止结构开缝。一般受疲劳载荷的螺栓连接是不允许被连接件开缝的,一旦被连接件之间产生缝隙,螺栓拉力就会随着外拉力载荷的增加而快速增加。
其实螺栓拧得过紧与不拧紧发生事故是一样可怕,都会使连接件松掉下来。合适的拧紧螺栓是保证物件、设备的质量、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使螺栓拧紧的程度合适,国家有规程,行业也有标准。
I. 相同条件下,为什么德国工人生产出来的零件比中国的要精密
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好:
①德国机床先进。以压力式机床为例,数控机床相比传统的机械式的精度、效率都要高;送料机代替人工手动送料,效率提升很高;而且德国机床多是多维加工机床(如三维、四维甚至更高),国内很多都是一维、二维的;维数越高,工序越少,而工序的减少带来的好处就是不良风险下降:
例如一个冲压件,在国内分为落料冲孔、3次折弯等4个工序,德国机床可以将3次折弯变成2次甚至1次;
②模具;国内很多模具生产厂家由于材料、加工工艺不高,导致模具寿命短,经常出现损坏等问题,而导致不断返修;而国外模具不论是材料硬度、强度、打磨精度都优于国内,同寿命周期内,返修次数少;这个你可以和现实做个比较,如同家里买了一台彩电,一开始是好的,后面显像管多次烧毁,反复更换,其画面效果就往往不如原厂原装的了;
③5S管理;国内很多企业不是发展起点低就是管理模式落后,不注重5S(西方称5C)管理,现场多是“脏、乱、差”,不利于6σ品质管理;
④现场管理;现场作业中的核心除了5S外,还有JIT(Just in time准时生产)、目视化、标准化,这是很多国内企业往往缺乏的;
⑤严谨;德国人以“严谨”着称(往往会被说成是死板),对于品质、效率、交期等都十分注重;以前有个例子,说同样一个零件要拧上一个固定螺栓,要求是正转3圈,反转半圈;德国工人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书要求的动作、时间等进行操作,而中国工人直接正转2圈半。
其它方面还有很多,但个人认为除了设备、模具等物质方面的差距外,最主要的是思想和管理上的差距。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一些IE工业工程方面的书籍,看下日本(丰田)的TPS、TPM等有关内容,再对比下现在的国内企业,就有一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