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球最冷的城市是哪里
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腹地——雅库茨克,位于北纬62°,冬季气温常降到-60℃以下,全城建在坚如岩石的永久冻土层上面。
建筑房屋时,必须考虑到地表1.2米厚的活动土层冬冻夏融,因此木桩必须深深插入活动土层之下,将房屋建在距离地面1米的木桩上,以免表层冻土解冻时,导致建筑物被毁。
自来水管也铺设在路面,而且每隔一段路还要设一个加热站,以免水在管内冻结。为了防止寒冷空气进入室内,门窗一般要设3~4层。
冬季,人们呼出哈气可以听到立即变成冰碴的声音。距离雅库茨克东北650千米的居民点奥伊米亚康镇,一月平均气温-51.5℃,历史记录的绝对最低气温达到-71℃,是地球上北半球的“寒极”。
(1)德国奥伊廷在什么城市扩展阅读:
冬天保暖:
1、核心部位要保暖
气温下降,增加衣物保暖也有窍门。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暖和。手脚冰凉,尽量不要总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焐热,可以多泡几次脚,每次泡脚20分钟,同时可按摩脚掌。在家感到冷时,可以穿件保暖背心,还可以穿上一个脚套,把脚踝也包裹住,这样可以保持身体核心区域的体温。
不要因为天气冷,睡觉的时候不脱衣服,这样会阻碍血液循环。如果觉得冷,可以适当在脚下加一条毛毯。外出时,换上厚实的鞋袜,同时做好头部保暖,老年人头部暴露在外容易受寒冷刺激,引发血管收缩,增加病发几率,要注意防护。
2、室内巧妙增温
改善家居环境可增温。一些老式的铝合金门窗和钢窗没有密封条、一些新式门窗密封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老化,可以加装密封条和重新更换密封条。家中如果是实木的沙发或床,可以用布艺材料包裹木质座椅。
客厅、卧室的石材和瓷砖地面可铺装地毯,照明设备可更换为暖光源的灯,墙面挂壁毯。窗帘尽量换成布质厚密、隔热保暖效果好的窗帘。对冷色调的皮质沙发可以进行“全棉”处理,利用纯棉坐垫和抱枕,让居室感觉更暖和。可以在床单上铺一层毛毯或铺一块绒面的毯子,睡起来会比较暖和。
㈡ 韦伯 F大调大管协奏曲介绍
(1786年生于奥尔登堡的奥伊廷;1826年卒于伦敦)。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其父为城镇乐师兼经理,母为继室,职业为歌手于演员。幼年在萨尔次堡曾受米夏埃尔??海顿(Micheal Haydn)的教诲,1798-18—年在慕尼黑随宫廷管风琴师卡尔希尔学习。至1800年已作有歌剧、弥撒曲与钢琴作品。1803年去维也纳拜福格勒(Vogler)为师,靠老师的力量,1804-1806年任布雷斯劳市立剧院乐团指挥。1806-1807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作,在那里写了2部交响曲。2807-1810年在斯图加特宫廷任秘书之职,在此地时得到过当地乐队指挥但齐(Danzi)的鼓励。曾为《图兰朵特》(Turandot)写配乐,并作有歌剧《西尔瓦娜》(silvana)和其他一些作品。因无端蒙受盗用公款的嫌疑,被赶出斯图加特来到曼海姆,在那里,他得到格特弗里德??韦伯(Gottfried Weber)(彼此并无亲属关系)的扶助,然后去达姆施塔特,在该地在此遇见福格勒,并和迈耶贝尔(Meyerbeer)以其跟他上课。于此期间,作有喜歌剧《阿布??哈桑》(Abu Hassan),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1811年旅行到了慕尼黑,为当地宫廷管乐演奏员写了大管协奏曲;随后去布拉格,他的钢琴即兴表演受到热烈欢迎。1813-1816年被任命为布拉格歌剧院院长。1817年任德累斯顿的德国式歌剧。1818年写下了降E大调弥撒曲,并开始从事歌剧《墨弹射手》(Der Freischutz)的创作。工作不断受到意大利歌剧指导莫拉基的反对而受挫。韦伯尽心竭力地进行歌剧的排练,亲自负责演出的每一项工作,他在歌剧理论方面的见地,是他的信徒瓦格纳的先行者。1821年《墨弹射手》在柏林上演,引起巨大轰动,并在整个德国演出,使韦伯一跃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与此同时,他也在着手创作喜歌剧《三个平托斯》(Die drei Pintos),然而他没有完成这部作品,后来是由马勒整理成可供上演的版本。他中止这一创作,受维也纳科恩特纳托尔剧院的委托,为1822-1823年演出季节而创作歌剧。这就是《欧丽安特》(Euryanthe),1823年10月在维也纳上演。韦伯在维也纳期间回家了贝多芬,他们曾有书信来往。此时,韦伯因患结核病而健康严重受损。1824年,科文特花园剧院经理肯布尔委托他写一部歌剧,韦伯同意用普朗什的英文脚本《奥伯龙》(Oberon)来谱曲。1826年到了伦敦,与乔治??斯马特(George Smart)爵士同住在大波特兰(Great land)街,监督科文特花园剧院的排演,还智慧过几场音乐会。《奥伯龙》首演后,病情恶化,7星期后于斯马特家中逝世。一体被安放在穆尔菲尔茨小教堂。1844年,忧郁德累斯顿教堂乐长里德夏??瓦格纳的大力倡议,灵柩用船载回德国。12月15日,在瓦格纳发表葬礼演讲、男声合唱队演唱瓦格纳的无伴奏合唱《(在韦伯幕前)唱一支歌》Hebt an den Sang (An Webers Grabe)后,葬于德累斯顿大教堂公墓。
韦伯在德国音乐史上是解放者,他使德国音乐摆脱了意大利影响的束缚,表明本国民间曲调形式怎样可供歌剧及其他题材所用。马施纳(Marschner)和洛尔青(Lortzing)直接继承他的衣钵,而瓦格纳则在这领域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韦伯的器乐和声乐作品,技巧精湛,运用普通乐器而能取得惊人的效果,在形式与技法上也有所创新,这无一不对肖邦、李斯特、柏辽兹、乃至马勒有所启迪。按德彪西的话说,韦伯管弦乐的音响,是从“对每件乐器有深入骨髓的了解而获得的”。尽管受拙劣剧本之累(出自古怪女诗人海尔米娜??冯??谢齐的手笔),《欧丽安特》的音乐非常精致而有力;而在《魔弹射手》中,借助于诗人一般意境的确立,创造出那种“大自然”音乐的强大的迷人气氛。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韦伯之所以重要并非仅靠他自己的成就,而更多是由于对别人的影响。今天,他作为大师的应有地位已经得到公认。
㈢ 有关于“奥伊米娅康”资料
世界上最冷的城市--奥伊米娅康
世界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吗?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绝对最低气温达-88.3℃,也曾出现过-94.5℃的记录。这由于那里的纬度高,而且是一个冰封的大陆,同时又是世界上风暴最大的地区。此外,在有人居住的大陆上,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可以算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娅康地区了。
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娅康地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冬季3个月在-40℃以下。维尔霍扬斯克绝对最低温度是-68℃(1892年),奥伊米娅康更达-78℃(1933年)。
维—奥地区之所以特别冷,是由纬度和地形决定的,这里地处高纬,北极圈通过其中,温暖的海风根本吹不到,特别是这个地区的东面、西面、南面被契尔斯基山脉所包围,只有北面项北冰洋敞开大门,而这两个地方又都是处在谷地中,所以南面的暖空气被挡在门外,而北面来的冷空气倒可以长驱直入,并在谷地中停滞下来。本来这里由于太阳辐射少,气温已经很低,再加上冷空气助威,真是雪中送“冰”,使这里更加寒冷。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马萨瓦在红海边上,1月份平均温度在26℃左右,七月份平均温度为35℃,全年平均温度在26℃左右,七月份平均温度为35℃,全年平均温度为30.2℃。可见这里月月高温,热不可耐,几乎天天都是盛夏。
为什么会这么热呢?它虽然在海边上,但是红海是一个温度非常高的海,而且这里全年主要风向都是东北风,从炎热干燥的阿拉伯沙漠上吹来的信风横扫过去,马萨瓦城海拔不到10米,东北信风只有加强了这里的炎热程度,而很少下雨,全年只有180多毫米的降水,丝毫不起减退酷热的作用,又干又热就成了这里的特点。
至于世界上绝对最高温度出现的地点,是在非洲的索马里。在那里阴影处测得的温度高达63℃。据说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温度更高,鸡蛋放进去自己会熟,不过那是沙温而不是气温。
㈣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里呢是南极和北极吗
不是,是奥伊米亚康村位于东西伯利亚的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以东800千米处,面积约422平方千米,是北半球寒极之一。1926年1月26日,人_在此测出了-71.2℃的最低气温,从此它成为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也是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气温绝对年较差达105℃。 奥伊米亚康的意思是“不冻的水”,指村庄附近的一眼温泉。这里的常住人口只有500人,唯一通往城市的科雷马公路因过于寒冷,被称为“白骨公路”。在奥伊米亚康,食物的供给是件麻烦事,这里的村民几乎不吃蔬菜,主要以鱼、驯鹿、马等肉类为食物。吃不完的东西随手一放,几十秒就结冰了,所以奥伊米亚康的居民家虽然有冰箱,但那是用来解冻的。当地最有名的一道菜是生冻鱼片,原料是鲟鱼、秋白鲑和宽鼻白鲑,味道十分鲜美,据说口感类似着名的“西班牙火腿”。 因为天气太寒冷,所以奥伊米亚康的房屋构造很特殊:房子建造在木桩上,与地面最少有一米的间隔。如果直接建在冻土上,室内的热气可能会让冻土解冻,房子就有倒塌的风险。金属在极低温下非常脆弱,所以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质的,而且会用上三层木板,中间再夹着苔藓等保温的物质。奥伊米亚康村中大多数家庭仍依靠烧煤或木材取暖,据说在冬季,每家每天几乎要烧掉一整棵大树。在这样的取暖措施下,室内温暖如春,人们平时在家甚至可以穿着短袖。奥伊米亚康村的供电依靠煤炭,一旦煤炭供应中断,村庄会在五小时内陷入瘫痪。 在极寒天气中,出行是件困难事儿,外国车在奥伊米亚康寸步难行,只有俄罗斯产的乌拉尔越野车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吉普车在喷灯火焰加热下才能在这里发动。车辆启动后,在行驶的最初几千米内,一定要小心地沿直线驾驶,否则轮胎很可能会在转弯时脱离车轴飞出去。 人们在户外行动,若无任何防护措施,可能在几秒之内就会被冻伤脸,甚至被风吹伤。在室外呼吸,人们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呼出的气变成冰碴的声音。低温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譬如钢笔墨水冻结、玻璃镜片冻裂、电池电量流失迅速,汽车发动机只要熄火片刻,就可能无法重启。 但面对恶劣的气温,奥伊米亚康村民总能想出应对之道。 走在街道上,你会看到水管堂而皇之地铺在地面上,因为冻土层可能破坏水管。为了方便检修,沿途还设有加热站,保证管内水的流通。 奥伊米亚康的冰冻天气给村民造成的另外一个困扰就是怎样埋葬逝者。村民们只能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让泥土解冻,然后开始挖坑,遇到冻土挖不动,再点火解冻,反复多次。挖一个能放下棺材的墓穴需要花费三天以上的时间。 对于手机控,尽管这里有网络,但因为低温,手机根本无法开机,这对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来说,绝对是个噩耗。 奥伊米亚康村因长寿而闻名于世。这里纯净的空气和水、积极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的饮食习惯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寒天气下优胜劣汰明显,只有身体非常强壮健康的孩子才能存活,且当地人饮食虽然结构单一,但营养充足,对人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尽管冷得刺骨,但奥伊米亚康村民表示:乐在其中十分享受,甚至渴望着日日严冬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来源:小读者之友
㈤ 韦伯哪个国家
1786年11月18日生于奥伊廷,1826年6月5日卒于伦敦
㈥ 韦伯的生平简介
1786年11月18日韦伯生于德国奥伊廷城。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也是一个城镇乐队和旅行剧团的领班。母亲曾是一位歌唱演员。韦伯自幼受环境的薰陶,对他后来走上歌剧创作道路有一定影响。1798年,韦伯曾在J.海顿之弟M.海顿门下学习理论作曲,到1800年他14岁时,已写了不少作品。他还写了他最早的几部歌剧:《森林少女》(1800)《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1802)等。这些歌剧在风格上接近歌唱剧,虽不成熟,但已看出他歌剧创作的一些特征。1803年在维也纳从师G.J.福格勒学习作曲。福格勒对民歌的爱好启发了韦伯对民间音乐的兴趣。1804年经福格勒帮助,韦伯谋得在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职位,后因在上演剧目、乐队组织以及指挥方面的改革想法不被理解,被迫辞职。1807年他在斯图加特任该地符腾堡公爵路德维希的秘书,除进行创作和给公爵的孩子们上课外,主要是管理账目等事务工作,直到1810年才又重新全部投入音乐活动。这时期他写了他仅有的两部交响曲(1807)和歌剧《西尔瓦纳》(1810)。1820年以前他在欧洲许多国家旅行演奏和指挥演出。1813~1816年曾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并再一次在上演剧目和指挥中贯彻他改革的设想,但仍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韦伯作为钢琴演奏家,和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J.N.胡梅尔、I.莫谢勒斯、F.卡尔克布雷纳以及C.车尔尼等大师齐名,他的演奏风格亲切而富于技巧。由于他有一双大手的优越条件,可以毫无困难的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他在小协奏曲等作品中那些惊人的大跳和八度滑奏等,就是为适应他演奏技巧而写的。他还曾轻松自如的把他的原《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在#C大调上演奏,受到同辈音乐家们的赞扬。20年代前后正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蒙受屈辱的梯尔齐特和约和拿破伦的侵略战争等,都曾激起广大德国人民的爱国情感。韦伯就曾为爱国诗人T.克尔纳的诗集《琴与剑》中的诗篇谱曲。1815年他还写了康塔塔《斗争与胜利》等,在群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1817年由布雷斯劳迁到德累斯顿,同年和歌唱家卡罗琳·勃兰特结婚。在德累斯顿的10年是韦伯最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成熟时期。着名的钢琴曲《邀舞》(1819)和《钢琴小协奏曲》(1821)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他创作的高峰是1821年完成的着名歌剧《魔弹射手》(一译《自自射手》),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魔弹射手》的出现,使韦伯获得了巨大声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1823年他又写了歌剧《欧丽安特》,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的邀请,写了他最后的一部歌剧《奥伯龙》。但是这两部歌剧都没有达到《魔弹射手》的水平。自于《欧丽安特》的演出遭受冷遇和长期劳累,1826年6月5日在伦敦病逝。
㈦ 韦伯是谁啊啊
[编辑本段]1、音乐家 Weber,Carl Maria von (1786-1826) 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 [1] 。 他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如《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等,已孕育着浪漫主义倾向。 ①概述 1786年11月18日生于奥伊廷,1826年6月5日卒于伦敦 。出身于音乐家庭 ,曾从J.海顿之弟学习作曲,14岁就写了不少作品。1803年在维也纳从G.J.福格勒学作曲,1804年任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后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辞职。1807年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公爵的秘书,1810年重新投入音乐活动 。1813~1816年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1817年起定居德累斯顿,并与一女歌唱家结婚。1820年以前还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奏和指挥。他有一双大手,可以轻松地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演奏风格亲切而富于技巧 。韦伯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如 《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等,已孕育着浪漫主义倾向。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魔弹射手》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对1823年写的《欧丽安特》进行了新的尝试,丰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剧中的功能,改说白为朗诵调,对突破关闭式分曲结构作了探索,配器及和声运用也有进一步发展。但这部歌剧在题材方面没能摆脱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音乐也缺乏个性,以至演出后遭到冷遇。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是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之邀而作,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其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韦伯还作有不少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协奏曲占有一定地位。他为钢琴和乐队而作的小协奏曲是具有浪漫派特点的新型协奏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单簧管协奏曲采用奇特的配器手法,同样富有浪漫气息。他的钢琴曲《邀舞》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曾两次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韦伯还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其中较重要的是带有自传性的小说《音乐家的生活》。他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 ②生平 1786年11月18日韦伯生于德国奥伊廷城。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也是一个城镇乐队和旅行剧团的领班。母亲曾是一位歌唱演员。韦伯自幼受环境的薰陶,对他后来走上歌剧创作道路有一定影响。1798年,韦伯曾在J.海顿之弟M.海顿门下学习理论作曲,到1800年他14岁时,已写了不少作品。他还写了他最早的几部歌剧:《森林少女》(1800)《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1802)等。这些歌剧在风格上接近歌唱剧,虽不成熟,但已看出他歌剧创作的一些特征。1803年在维也纳从师G.J.福格勒学习作曲。福格勒对民歌的爱好启发了韦伯对民间音乐的兴趣。1804年经福格勒帮助,韦伯谋得在布雷斯劳的歌剧指挥职位,后因在上演剧目、乐队组织以及指挥方面的改革想法不被理解,被迫辞职。1807年他在斯图加特任该地符腾堡公爵路德维希的秘书,除进行创作和给公爵的孩子们上课外,主要是管理账目等事务工作,直到1810年才又重新全部投入音乐活动。这时期他写了他仅有的两部交响曲(1807)和歌剧《西尔瓦纳》(1810)。1820年以前他在欧洲许多国家旅行演奏和指挥演出。1813~1816年曾领导布拉格歌剧院工作,并再一次在上演剧目和指挥中贯彻他改革的设想,但仍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韦伯作为钢琴演奏家,和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J.N.胡梅尔、I.莫谢勒斯、F.卡尔克布雷纳以及C.车尔尼等大师齐名,他的演奏风格亲切而富于技巧。由于他有一双大手的优越条件,可以毫无困难的弹奏十度内的四部和声,他在小协奏曲等作品中那些惊人的大跳和八度滑奏等,就是为适应他演奏技巧而写的。他还曾轻松自如的把他的原《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在#C大调上演奏,受到同辈音乐家们的赞扬。20年代前后正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蒙受屈辱的梯尔齐特和约和拿破伦的侵略战争等,都曾激起广大德国人民的爱国情感。韦伯就曾为爱国诗人T.克尔纳的诗集《琴与剑》中的诗篇谱曲。1815年他还写了康塔塔《斗争与胜利》等,在群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1817年由布雷斯劳迁到德累斯顿,同年和歌唱家卡罗琳·勃兰特结婚。在德累斯顿的10年是韦伯最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成熟时期。着名的钢琴曲《邀舞》(1819)和《钢琴小协奏曲》(1821)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他创作的高峰是1821年完成的着名歌剧《魔弹射手》(一译《自自射手》),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魔弹射手》的出现,使韦伯获得了巨大声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音乐家。1823年他又写了歌剧《欧丽安特》,1826年应英国科文特加登歌剧院的邀请,写了他最后的一部歌剧《奥伯龙》。但是这两部歌剧都没有达到《魔弹射手》的水平。自于《欧丽安特》的演出遭受冷遇和长期劳累,1826年6月5日在伦敦病逝。 ③创作 韦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音乐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积极工作,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他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那种富于幻想性的特色,那种追求民族和民间情趣,以及作品中带有戏剧情节的构思和注重色彩变化的手法,都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歌剧舞台为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所统治的情况下,韦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民族歌剧,不论从题材上和风格手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韦伯早期创作的歌剧作品,已可看到一种和他的先辈们不同的浪漫主义倾向。他的《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和《西尔瓦纳》,不论是用管弦乐巧妙地描绘森林阳光和风暴,或是剧情中骑士的爱情传奇以及命运的巧合等,都孕育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等歌剧的风格特征。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魔弹射手》。这部作品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韦伯在音乐史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这部歌剧取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剧中主人公马克斯为追求爱情和幸福,动摇在善和恶之间;为达到目的,终于屈从卡斯帕尔的诱惑与魔鬼定约,到狼谷去炼制魔弹,在比赛的关键时到,由于隐士的相助,魔弹没有射中美丽善良的阿加特,而阴险的卡斯帕尔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最后在隐士的调停下,马克斯得到奥托卡尔公爵的宽恕。歌剧表达了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这一主题思想,在当时黑暗而令人窒息的封建复辟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歌剧中山林景象、生活风俗的描绘,以及作者对民族民间音调的运用,都和当时那种卖弄歌唱技巧、追求华丽辉煌效果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德国人民备感清新、亲切。作者在歌剧结构上,把现实的纯朴生活(如第1、3幕)和充满奇幻色彩的狼谷(第2幕)对比起来,追求一种新的浪漫主义气氛。歌剧序曲中使用了主导动机,序曲中的主题主要取自歌剧中的曲调,主题间的联系和发展体现了人物的关系和剧情的发展过程以及歌剧的主题思想,为以序曲概括剧情的写法提供了经验。整个歌剧的风格、内容、结构、配器等对后来浪漫派歌剧的写作,尤其对R.瓦格纳的歌剧有很大影响。 为实现建立德国英雄性大歌剧的理想,以及追求在歌剧中道德力量的戏剧对比,韦伯在《欧丽安特》的创作中进行了新的尝试。这部歌剧结构上摆脱了德国歌唱剧的影响,丰富了重唱、合唱在歌剧结构中的功能,同时改说白为朗诵调,对突破传统的关闭式分曲结构作了一些探索。如将咏叹调放到更大的场面结构中或各种性质不同的朗诵调的连接等。歌剧在配器及和声运用上,也有进一步发展。如建立在全音阶和半音阶对比上的和声使用,8个加弱音器的小提琴与1个不加弱音器的中提琴的颤音对比等,都很有代表性。特别是在《魔弹射手》中使用的主导动机手法,在这里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如剧中人埃格兰婷的主导动机随着她思想感情变化而变化的手法,对以后瓦格纳的歌剧创作有明显的影响。由于德国消极浪漫主义的影响,这部歌剧在题材方面没有能够摆脱中世纪骑士传奇的神秘色彩,音乐也缺乏个性。但是这些新的探索在德国歌剧发展史上仍是有意义的,受到R.舒曼、F.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肯定。 《奥伯龙》是韦伯最后的1部歌剧。剧中描写众仙之王奥伯龙和仙后蒂塔尼娅争吵后,找到一个获罪的骑士到东方经历了种种荒诞的冒险和爱情纠葛,最后骑士和他的情人在魔法号角下脱险,奥伯龙和仙后和好如初,骑士也被赦免,双双爱情大团圆。这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在伦敦上演时受到欢迎。歌剧的结构松散,音乐缺乏内在的统一和连贯性,更像一部戏剧配乐。但是序曲写得概括、生动,继承了《魔弹射手》和《欧丽安特》的传统,是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 除歌剧外,韦伯还写了不少的戏剧音乐、器乐和声乐作品,其中协奏曲在他的管弦乐作品中占有一定地位。韦伯是把标题性和协奏曲这种传统形式结合起来的最早作曲家之一。1821年他为钢琴和乐队写的小协奏曲,就是这种具有浪漫派特点的新型协奏曲。乐曲通过几个段落概括了骑士出征、妻子孤寂等待以及骑士凯旋等内容,音乐表现虽不够深刻,但这种手法对后来浪漫派器乐写作有一定影响。另外他的一些钢琴协奏曲还常常喜欢在乐队部分采用奇特的组合(如第1、2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等),这种新的配器手法是和他在歌剧中丰富管弦乐、重视色彩和效果相一致的。韦伯的音乐会乐曲中单簧管协奏曲也写得富有浪漫气息,他对单簧管以及其他一些管乐器的喜爱,也体现了浪漫派作家们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感情。 韦伯的很多钢琴作品是为他本人演奏而写的。其中1819年写的降D大调华丽回旋曲《邀舞》就是一首着名的标题钢琴舞曲。他用通俗易懂的音乐,描绘了绅士邀请女伴共舞和舞会中欢腾热烈的气氛,以及舞蹈结束时男女落座的情景。由于它本身就具有一种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所以曾两次被改编为管弦乐曲(1841年由H.柏辽兹,1896年由F.魏恩加特纳)。这种把生活风俗性内容和舞蹈音乐结合起来的写法,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性的钢琴舞曲提供了范例。在舒曼、F.F.肖邦李斯特以及п.и.柴科夫斯基的一些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此外他写的一些变奏曲和舞曲,也都带有一种华丽的技巧性。 韦伯还写了不少音乐评论文章,除一些零散的短文和音乐会评价外,较重要的是他从1809~1820年间写的带有自传性、形式自自的小说《音乐家的生活》。韦伯的评论文章中,除一部分是对当时音乐生活的评论和推荐不为人所知的有前途的音乐家外,主要的是他对歌剧的看法,特别是对建立德国歌剧的关心。他的评论文章反映了一定的进步美学思想,如他认为音乐评论必须具有思想性和洞察力,并应支持艺术的进步等等,但有时也不免片面,失之偏颇。 (1)生平简介:威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歌剧的先行者。和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一样,威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舞台上发挥了他的天赋之才,同时又是一位评论家、作家。威伯的音乐创作领域很广,其最着名的代表作体现在歌剧和钢琴作品两方面。 (2)代表作品:歌剧《魔弹射手》、《奥伯龙》等,钢琴曲《邀舞》等。 (3)艺术成就: ① 《魔弹射手》的诞生(1821年首演于柏林)标志着欧洲歌剧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之作,威伯也被誉为西欧浪漫主义歌剧的创始人。 ② 威伯的《魔弹射手》使德国歌剧摆脱了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它的特点在于: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特征,用说话代替宣叙调,咏叹调中常渗透着民谣素材,音乐描写着重于渲染气氛,富有浪漫的幻想性。歌剧序曲与剧情联系紧密,而且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这些特征为瓦格纳的歌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并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捷克、波兰等民族歌剧的兴起。 ③《邀舞》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的一首杰作,乐曲描绘了舞会前相互结识、交往、邀舞的生动过程。这首钢琴作品后由柏辽兹改编为管弦乐曲,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
㈧ 丹尼尔·里希特的介绍
中文名: 丹尼尔·里希特外文名: Daniel Richter1962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小城奥伊廷(Eutin)1991年至1995年在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 Ku t Hamburg)维尔纳·比特内尔(Werner Büttner)画室学习,此后作为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该校工作。2004年至2006年里希特担任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
㈨ 廷河50字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花的娇姿,树的雄挺,山的屹立,以及河的绵长……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
不久前,我独自到一片森林游玩,花香,林静,一片祥和。当我走向了森林的腹地时,眼前展现了一条河。它很窄,但水很清,犹如一块无暇的和氏璧,让我赞叹不已。于是,我靠着小河,躺在松软的泥土上,听着哗哗的流水声,不禁想到了几年前故乡的那一条小河。
孩提时。
那时我特别喜欢水,只要父母不叫我回家,我能在河水中泡上一整天。
那时的天总是蔚蓝蔚蓝的,草是绿油油的,搭着家门前的那一条河,三点一线,绘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
天穹上时不时飘来一朵朵白云,像肥嘟嘟的羊羔羔。白云倒映在河水中作文https://www.zuowen8.com/,连成一条线,有羊羔在水中游之感。
如果正值烈日,那平滑的河面便成了一面镜子,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时,也是孩子最喜欢的时候,三五成群,扑通地蹦入水中,溅起一阵阵水花。
夕阳西斜,河面刹那间变成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夕晖照耀,五光十色;鱼儿翻跃,生动活泼。假如,陶渊明看到了如此景象,估计也要弃南山而去,搬河边而居了。
回到现在,小河已经不再展现在人们眼前,而是被高楼大厦所埋没。但,我依然能够记起故乡的小河。它不仅是自然的美景,还是我孩提时的回忆。
㈩ 德国城市名称列表
1,柏林:Berlin
柏林(Berlin),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有人口约350万(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9亿美元。
2,汉堡:Hamburg
汉堡是德国三大州级市(柏林,汉堡,不来梅)之一,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有着“世界桥城”的美称。
3,慕尼黑:Munich
慕尼黑(德文:München),也称明兴,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分为老城与新城两部分,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
4,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
杜塞尔多夫 (德语:Düsseldorf或,英语:Duesseldorf),人口57万,位于莱茵河畔。杜塞紧邻世界着名的鲁尔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欧洲物流中心城市。
5,科隆:Cologne
德国西部莱茵河畔历史文化名城和重工业城市。科隆市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人口97万。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市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